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通安全调查社会实践报告(推荐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交通安全调查社会实践报告(推荐5篇)》。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康庄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中部和沿海地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各自然村、户之间也基本联点成线,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农村机动车及驾驶人数量急剧增加,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淡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匮乏,造成了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比较混乱,交通事故频发。为了切实掌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作者选择了我国东部沿海一个县的城郊结合村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交通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现将调查情况做如下分析研究,旨在引起各级领导及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实现和谐交通。
一、调查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一)调查的基本形式
1.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选择了我国东部沿海一个县的城郊结合村,对象为居住在该村的常驻和外来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98%。
2.家访调查。调查组对50个村民户进行了家访,其中常驻人口家庭40个,外来人口家庭10个。调查中采取提问和反问的方式,对有关交通安全情况进行了了解。
3.实地调查。对村内近50公里的道路进行了实地观测,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和道路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调查的基本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村民拥有机动车与驾驶证的申办状况,对交通安全常识、交通事故、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以及对乡村道路安全评价和对今后乡村道路建设的建议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村民对摩托车牌证制度漠视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调查对象中无车的6人(全部为女性),占调查总数6.1%;有车的92人,占调查总数的93.9%。在拥有机动车的人中,既有驾驶证又有车辆牌证的54人,占55.3%(其中16人拥有汽车,驾驶证、车辆牌证齐全);有驾驶证没有牌证的6人,占11.1%;既无驾驶证又无牌照的32人,占33.6%(其中摩托车占9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摩托车不上牌,驾驶人不办驾驶证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些无牌无证的摩托车驾驶人,往往认为摩托车类似自行车,不需要太高的技术,自己在乡间道路上简单练习后就可以上路了,没有必要取得牌证。同时,调查发现,农村汽车驾驶人申领了牌照后都能按有关规定参加定期检验,而其它车辆则处于失控状态。
(二)村民对交通法规认识不足、交通安全意识薄弱
在调研中,设计了有关交通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的三个问题:
第一,“您是否知道且学习过交通安全法规?”。结果是:“知道且学习过”的60人,占调查总数的61.2%;“知道但没学习过”的12人,占调查总数的12.3%;“不知道且没学习过”的26人,占调查总数的26.5%。
第二,“您是否认识所指定的交通标志”(10个常见的交通标志)。表示“全部认识”的24人,占调查总数的24.5%;表示“部分知道”的58人(其中以认识2-3个者居多),占调查总数的59.2%;表示“全部不认识”的16人,占调查总数的16.3%。
第三,“您认为喝酒后是否能驾驶机动车”。表示“可以”的22人,占调查总数的22.4%;表示“不可以”的76人,占调查总数的77.6%。
通过问卷调查和交流发现,村民的交通安全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导致了大量的交通安全隐患和管理工作难度。
(三)村民对道路交通安全性认识存在偏差
调查中发现,村民对农村道路安全性的认识与其实际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不一致。当问及“您近两年是否在道路上发生过交通事故”时,表示“发生过”的70人(事故多以轻微碰撞和刮擦为主),占总数的71.4%;表示“没有发生过”的28人,占总数的28.6%;当问及“你觉得在乡村道路上行车是否安全”时,表示“安全”的60人,占总数的61.2%;表示“不安全”的38人,占总数的38.8%。也就是说,在他们认为安全的道路上,绝大多数人却发生过交通事故。可见,村民对道路安全性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这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村民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偏差还表现在对交通工具的使用上,当问及“拖拉机载人对交通安全存在哪些影响”时,一部分人表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方便村民的出行,对交通安全不存在什么影响”;一部分人表示“交通法规不太懂,不知道存不存在影响”’;还有一部分人表示“拖拉机载人对交通安全存在很大的影响,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导致人员的伤亡”。
在调查中还发现,除了农村道路、交通设施等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外,人的因素非常明显。农村人口趋向老龄化,所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同时,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人该地区,给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增添了很大的压力。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从车流量相对较小的中西部地区进人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主要表现在骑自行车随意进入机动车道、任意跨越公路隔离设施、车辆横穿道路等交通违法行为突出,这些都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
(四)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前几年,公安部推行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五进”工程,让交通安全常识走近百姓家庭,但由于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村民的文化素质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农村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和有效平台。
(五)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力量有限
在有些地方,虽然建立了村级警务室,事实上农村交通管理力量非常薄弱。本次调查的这个县,有农村交警中队6个,配置警力37人,担负着17镇,街道办事处的交通管理任务。农村交警中队现有的警力配置,只能处于应付状态,很难实现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管控,部分乡村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虽然每年要组织人员到乡镇道路对无牌,无证车辆及其他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但管理的覆盖面毕竟有限,成效并不明显。
(六)农村交通安全设施不足
“康庄工程”使农村道路不断延伸,路面条件不断改善,但交通安全设施严重不足。通过调查所知,个村约50公里的道路上,只有11处设有交通标志,没有一处划有交通标线,其达标率仅占20%。一方面,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的不足,影响了道路信息的提供,元法向交通参与者预告前方路况;另一方面,发生交通事故后缺乏认定事故责任的依据,交通参与者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同时,由于农村道路缺乏科学规划,事故多发路段较为常见。
三,强化农村交通管理之对策
(一)建立健全农村交通管理社会化机制理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是强化农村交通管理的当务之急。必须建立由乡镇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协作,村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参与的交通安全管理协调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办事机构具体抓,全体村民积极参与的交通管理格局。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责任人,建立详细的交通安全考核制度。对已经暴露的交通安全问题,组织公安,交通,工商,运管等部门进行综合治理,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社会化机制。杜心全,沈纯:农村交通安全调查报告
(二)加强乡村道路科学规划
乡村道路规划是交通管理的前提条件,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通过政府的主动介入,乡镇,村委会与规划,建设部门一起做好乡村道路的科学规划。对农村区域内的道路建设,要实行城市建设,公路部门和乡镇,村民委员会的有机结合。交通管理部门要改变原来"非市政道路不管辖的做法,增强交通安全的全局意识。交通管理各职能部门,要主动与乡村和相关建设部门联系,介入规划过程,发挥职能优势,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规划设计方案,在源头上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隐患。
(三)加大农村道路管理执法力度
乡镇交警中队要加强对农村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科学安排勤务开展交通秩序整治,重点查处无牌无证,拖拉机,摩托车,电瓶车等货运机动车载人,超载,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减少交通安全隐患。针对目前警力不足的现状,一方面向素质要警力,对公安交通民警进行农村交通管理业务培训,突出农村交通特色,培养适应农村交通管理的民警。同时,加强对村警务室交通协管员的配备和专业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这支力量在农村交通管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向社会要警力,謦力有限,民力无穷"。结合进乡村,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的"五进"宣传教育活动,发挥村,组长与村民的距离最近,生活习惯最了解,沟通最方便等优势,扩大交通安全管理的覆盖面和效率。
(四)转变宣传理念,构建农村交通安全宣传阵
农村交通安全宣传阵地是长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地方,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交通安全宣传模式。树立交通安全宣传长期性的观念,建立村委会,小组长,户户联合的交通宣传网络,把村组告示栏建成交通安全宣传的主阵地,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和沟通,形式多样,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交通安全宣传,把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到村民的生活中,送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以改变农村交通安全宣传不足的局面。
(五)加强农村交通安全设施建设
1、加强乡村道路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四级标准验收。首先要完善对施工企业的监督制度,加大惩治力度,将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施工中,确保道路质量。同时,做好对现有道路的并线,开口等控制工作,减少交叉路口,尽量设置分隔带,拓宽道路,清理道路两侧障碍物,保证行车视距,确保交通安全。
2、加强农村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不足的.现状。对坡陡,弯急,路口,桥梁和穿越村庄,学校的路段,必须设置交通标志和防护设施,尽可能在人车流量较大的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以确保过往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
3、加强乡村道路的维护工作。遵循修路,管护,受益相统一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实行适当报酬与义务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把乡村道路维护任务落实到户,明确到人,真正实现道路维护责任制。
4、加强乡村道路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治工作。组织公安,安监,交通等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全国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要求,对农村道路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六)加强农村机动车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农村机动车登记,检验和报废工作。严禁无牌无证,无保险,报废的机动车上路行驶,切实把好交通事故的源头关。通过不问断地路检路查,发现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一律扣留,并从严处理。同时,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车辆管理服务上门,定期到农村进行车辆登记,检验和驾驶证的管理工加强车辆交易场所的管理,控制报废车辆等不法车辆的交易和流通渠道,把好车辆准人关。对违法交易市场要坚决取缔,严禁不合格的车辆进入市场,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确保车辆质量。
2、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根据农村道路的特点和村民出行的需求,合理安排时问,在早晚赶集,节假日,春节等村民出行高峰期,加大运力调度,增加公交车辆,缓解村民出行难的问题,降低村民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的概率,从而减少事故隐患。
结束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何借助"康庄工程"的大好契机,提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创造和谐的交通环境,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是交通管理工作的崭新课题,也是公安机关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本质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一定要了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正视农村交通安全问题,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和畅通。
随着青岛XX区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建设更是突飞猛进。然而,居民的交通意识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好多居民交通意识淡薄,走路闯红灯、逆向行驶、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甚至翻越隔离栏等等,对交通的安全产生了一定的隐患。我们化学与药学院在暑假期间,组织我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向交警学习,了解体验交警工作的辛苦,进行义务值勤,协助维护交通管理。
我们和交警共同执勤了几天,通过几天的相处,我了解到了交警的辛苦与默默奉献,他们认真站好每一天的岗,我们同学协助他们管理好交通秩序。站岗的时,虽然很累,但能和交警一起合作,我感到很光荣,也很自豪。
社会实践这几天,通过和交警的相处,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我知道什么是交通协管员。
首先明确,“交通协管员”不是执法人员,不具备执法权。
其职责从其名称就能看出来了,顾名思义,“交通协管员”就是“协助交通警察管理交通秩序”的意思。
“协管员”本身也有岗位之分,其每天的工作内容,依岗位而定。其次,“交通协管员”是交通管理的一支辅助力量,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其管辖权的归属问题由各地自行决定。是否属于交警队管辖,视地区不同而不同。
交通协管员每天虽然只工作4,5个小时,但他们很辛苦,有好多协管员都是年轻的同志,他们站在车流量最多的地方,指挥着来往的车辆,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人敬佩。另外其服装样式与交警制服有明显的区别,“交通协管员”是否统一着装?着装样式如何?我们国家没有统一规定,由各地政府自行制定。但有一条要求是明确的:必须与真正的警察制服有明显区别。
我还知道了交通协管员的职责:公安部最新颁布的《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明确交通协管员可以承担的具体工作事项。在总结分析交通协管员直接参与执法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工作规范》专门规定了交通协管员的工作要求、工作任务和禁令规定。
一是明确了交通协管员要在交通警察指导下承担部分执勤工作。
二是明确规定交通协管员可以“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违法行为”、“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交通安全宣传”、“及时报告道路上的交通、治安情况和其他重要情况”、“接受群众求助”等5项工作。
三是规定交通协管员不得从事其他执法行为,不得对违法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决定。
在我实践期间,我了解到了城阳的交通现状:城阳各主要道路都存在交通秩序乱的现象,机动车辆还很好,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驶,但电动车、自行车、行人在机动车道行走、闯红灯却屡见不鲜。因此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交警,管理这方面的问题。
在交管工作中,我们非常重视加强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管理,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目前,正在起草在主要街道设置部分电动车禁行标志。另外,对电动车辆的管理,除交警严格管理外,利用媒体对全社会进行宣传也是一个好办法,只有提高人们安全行驶的自觉遵章意识,才能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环境。近期,我局交管部门在市区范围内开展了非机动车、行人违法专项整治月活动,将每周二、四定为非机动车、行人专项治理日。市区各大队分别在主干道设立违法宣传处理点,并采取发放宣传材料与办班学习等手段,对行人和骑车人交通违法行为做到管理、教育、处罚相结合,全面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意识。
交通三队为了保护我们学生的安全,提高我们交通的知识,交通队专门培训了我们,通过培训使我意识到其重要性:
1、加强协管员队伍的规范化管理是当前交警队伍自身建设的需要。协管员是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补充力量,协管员在正式交通民警的直接带领下,协助交警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其工作形象好坏直接关系到交警队伍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讲,协管员队伍状况直接反映了交警的队伍状况。因此,加强交通协管员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应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2、加强协管员的规范化管理是协管员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个事物的发展必然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协管员队伍从无到有、从素质低到高素质本身也是一个逐步学习、提高、完善、发展的过程,目前这支队伍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而规范管理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规范管理将对协管员队伍的成熟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只有加强协管员队伍的规范管理,不断发展完善,这支队伍在交通安全管理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3、协管员队伍有其自身的优势。大部分协管员年龄在25岁左右,是一支年轻化的队伍,在学习方面、体能方面都存在着一定优势。如:现场抢救、协助追逃抓扑犯罪嫌疑人等都存在一定的优势。
通过交警和协管员的共同努力,邯郸的交通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没有违规现象,车辆都按照指定的路线行走。同时我们实践大学生还加大宣传力度,使居民更加了解交通规则,使他们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大学生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受益匪浅,使得这次暑假社会实践非常有意义。
我希望下次假期的社会实践还能够与交警合作,为了城阳交通的有条不紊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在这次实习中,给我收获最大的是我觉得很多工作需要我去摸索和探讨,要不怕吃苦,勇于激流勇进,有的工作虽然单挑又重复,但这是磨练意志最有效的方法,我告诫自己要认真完成,对每项工作都要他看成是公司对自己的一次考核,做到每一件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一定要争取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战斗”,只要希望还在,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在此次专业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公司a,公司b,并参加了两次讲座,从实际到理论,加深了我们对____专业的理解,和对于与社会接轨的深刻感受。
作为学生,我们更多的是课本的知识的理解,理论的优势是我们的特色,但是怎样将理论结合实际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而参观公司a和公司b正视给了我们直观的解读。公司a建立了一整套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成本和交付体系,软件开发质量控制和过程改善能力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秉承“用开拓的意识、创造新的价值”的企业理念,不断跟踪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思想,研发和提供优质软件产品和技术服务,为客户不断创造和提升价值。正是因为秉持这样的理念其完整的价值链和细致的软件服务,给了我们以____专业的具体实际的体验。与此同时,公司b企业的参观使我们对中国物流企业的现状有了大概的了解,参观过程中不同仓库的设施和地面的设置的挑选更是让我们多了超出理论的认识。通过指导人员的讲解我们对中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有了大致的了解:中国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是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这包括:标准不统一,资源浪费严重;大型应用软件系统应用不普遍,应用层次低;现有各软件系统之间相互孤立,形成“信息孤岛”;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造成“信息鸿沟”;硬件设备的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综合信息系统是物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如果说前两次的参观实习是给的我们直观的视觉冲突和心理震撼,那么后来的信息化讲座就揭开了信息化和____专业的神秘面纱。通过经验丰富的演讲者的ppt演示我们了解了多个行业的信息化实施过程和具体的商务转变成____专业活动的流程。现实中简单的商务活动一旦设计成成功的____专业流程将涉及多个业务流程,整体的实施过程是复杂而艰难的。鉴于中国____专业并不是很成熟,各方面的支持还不够完备,这使得中国____专业的发展还是受着局限。
作为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的这次专业实习,无疑是给了我们对____专业的清晰认识,这也是最为____专业专业的学生的最大感悟。
当然实习中还有着更多的感触,包括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
就学习而言,专业实习它更偏重于应用,更加细致,要求也更加严格。作为应届毕业生的我们要想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实际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需不断的增加自己的能力,做事情更加专注。
就生活而言,专业学习展示给我们看各个不同的行业的人们的生活,不同行业的人们将自己的行业融入自己的生活,这样大的人群的生活展示给我们未来的生活远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也是我们现在的最重要的抉择。一旦下定决心,也就要开始为自己的生活做准备,胜利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现在的我就要为自己的生活做准备,不断的充实自己。
就工作而言,无疑的本次的____专业专业实习,展示给我们了多种职业,而作为应届毕业生,择业的选择是大多数人所面对的问题。就我们____专业而言,面试时常遇见的问题就是“____专业是干什么的?”或许大多数的学生跟我一样对____专业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所以也并不能很好的回答这样的问题。不管怎样,勤劳的人是让人钦敬的,但所接触的朋友说“多年的工作让我清楚这个社会的运转不是控制在辛勤劳动的人手上,而是那一班根深帝固的政治家、资本家手中...工作中的认真负责不是为了讨好表现,而是为了要冶练自己的品性,是在为自己,不是为老板”。
上面的认识都是正面的,也是自己受益的主要部分,但就个人而言,本次的____专业实习更多的是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应届生,通过此次的实习,更多的是对大学四年的回顾和反省。进入了社会,和学校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在刚进入公司的一个月里,大家还把你当作新人,时间久了公司的领导就把你与其它同事相比较;当你开始跑客户时,客户把你与做了很多年的销售相比较,没人把再把你当新人看待,而你把你当作一个正式的有能力的人使用。
看着那些员工忙忙碌碌的来来去去,坚定的态度是那么一点一滴在铸就起来,一个被人认可的人首先一定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一个认真负责的人无论到哪里都可以站得正。相对于经验和技术而言,这些都是可以积累的,可以日久能熟的,但是否能有正确的态度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永远让人感觉畏锁。我从来没有把现在的工作当作实习,我就是认定我是在工作,而不是来学习东西的。我是为工作而学习,学习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
总的来说,我们这一次实习是比较成功的,大家都能学习到了很多在校园、在课堂上、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了解很多和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特别是体会到生活中的艰辛和找工作的不容易。
感谢这次实习,感谢这次实习的教师,感谢为我们争取了这实习机会的领导。这次实习,一定会令我的人生走向新一页!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康庄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中部和沿海地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各自然村、户之间也基本联点成线,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农村机动车及驾驶人数量急剧增加,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淡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匮乏,造成了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比较混乱,交通事故频发。为了切实掌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作者选择了我国东部沿海一个县的城郊结合村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交通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现将调查情况做如下分析研究,旨在引起各级领导及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实现和谐交通。
一、调查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一)调查的基本形式
1.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选择了我国东部沿海一个县的城郊结合村,对象为居住在该村的常驻和外来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98%。
2.家访调查。调查组对50个村民户进行了家访,其中常驻人口家庭40个,外来人口家庭10个。调查中采取提问和反问的方式,对有关交通安全情况进行了了解。
3.实地调查。对村内近50公里的道路进行了实地观测,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和道路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调查的基本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村民拥有机动车与驾驶证的申办状况,对交通安全常识、交通事故、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以及对乡村道路安全评价和对今后乡村道路建设的建议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村民对摩托车牌证制度漠视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调查对象中无车的6人(全部为女性),占调查总数6.1%;有车的92人,占调查总数的93.9%。在拥有机动车的人中,既有驾驶证又有车辆牌证的54人,占55.3%(其中16人拥有汽车,驾驶证、车辆牌证齐全);有驾驶证没有牌证的6人,占11.1%;既无驾驶证又无牌照的32人,占33.6%(其中摩托车占9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摩托车不上牌,驾驶人不办驾驶证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些无牌无证的摩托车驾驶人,往往认为摩托车类似自行车,不需要太高的技术,自己在乡间道路上简单练习后就可以上路了,没有必要取得牌证。同时,调查发现,农村汽车驾驶人申领了牌照后都能按有关规定参加定期检验,而其它车辆则处于失控状态。
(二)村民对交通法规认识不足、交通安全意识薄弱
在调研中,设计了有关交通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的三个问题:
第一,“您是否知道且学习过交通安全法规?”。结果是:“知道且学习过”的60人,占调查总数的61.2%;“知道但没学习过”的12人,占调查总数的12.3%;“不知道且没学习过”的26人,占调查总数的26.5%。
第二,“您是否认识所指定的交通标志”(10个常见的交通标志)。表示“全部认识”的24人,占调查总数的24.5%;表示“部分知道”的58人(其中以认识2-3个者居多),占调查总数的59.2%;表示“全部不认识”的16人,占调查总数的16.3%。
第三,“您认为喝酒后是否能驾驶机动车”。表示“可以”的22人,占调查总数的22.4%;表示“不可以”的76人,占调查总数的77.6%。
通过问卷调查和交流发现,村民的交通安全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导致了大量的交通安全隐患和管理工作难度。
(三)村民对道路交通安全性认识存在偏差
调查中发现,村民对农村道路安全性的认识与其实际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不一致。当问及“您近两年是否在道路上发生过交通事故”时,表示“发生过”的70人(事故多以轻微碰撞和刮擦为主),占总数的71.4%;表示“没有发生过”的28人,占总数的28.6%;当问及“你觉得在乡村道路上行车是否安全”时,表示“安全”的60人,占总数的61.2%;表示“不安全”的38人,占总数的38.8%。也就是说,在他们认为安全的道路上,绝大多数人却发生过交通事故。可见,村民对道路安全性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这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村民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偏差还表现在对交通工具的使用上,当问及“拖拉机载人对交通安全存在哪些影响”时,一部分人表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方便村民的出行,对交通安全不存在什么影响”;一部分人表示“交通法规不太懂,不知道存不存在影响”’;还有一部分人表示“拖拉机载人对交通安全存在很大的影响,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导致人员的伤亡”。
在调查中还发现,除了农村道路、交通设施等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外,人的因素非常明显。农村人口趋向老龄化,所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同时,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人该地区,给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增添了很大的压力。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从车流量相对较小的中西部地区进人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主要表现在骑自行车随意进入机动车道、任意跨越公路隔离设施、车辆横穿道路等交通违法行为突出,这些都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
(四)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前几年,公安部推行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五进”工程,让交通安全常识走近百姓家庭,但由于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村民的文化素质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农村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和有效平台。
(五)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力量有限
在有些地方,虽然建立了村级警务室,事实上农村交通管理力量非常薄弱。本次调查的这个县,有农村交警中队6个,配置警力37人,担负着17镇,街道办事处的交通管理任务。农村交警中队现有的警力配置,只能处于应付状态,很难实现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管控,部分乡村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虽然每年要组织人员到乡镇道路对无牌,无证车辆及其他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但管理的覆盖面毕竟有限,成效并不明显。
(六)农村交通安全设施不足
“康庄工程”使农村道路不断延伸,路面条件不断改善,但交通安全设施严重不足。通过调查所知,个村约50公里的道路上,只有11处设有交通标志,没有一处划有交通标线,其达标率仅占20%。一方面,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的不足,影响了道路信息的提供,元法向交通参与者预告前方路况;另一方面,发生交通事故后缺乏认定事故责任的依据,交通参与者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同时,由于农村道路缺乏科学规划,事故多发路段较为常见。
三,强化农村交通管理之对策
(一)建立健全农村交通管理社会化机制理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是强化农村交通管理的当务之急。必须建立由乡镇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协作,村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参与的交通安全管理协调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办事机构具体抓,全体村民积极参与的交通管理格局。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责任人,建立详细的交通安全考核制度。对已经暴露的交通安全问题,组织公安,交通,工商,运管等部门进行综合治理,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社会化机制。杜心全,沈纯:农村交通安全调查报告
(二)加强乡村道路科学规划
乡村道路规划是交通管理的前提条件,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通过政府的主动介入,乡镇,村委会与规划,建设部门一起做好乡村道路的科学规划。对农村区域内的道路建设,要实行城市建设,公路部门和乡镇,村民委员会的有机结合。交通管理部门要改变原来"非市政道路不管辖的做法,增强交通安全的全局意识。交通管理各职能部门,要主动与乡村和相关建设部门联系,介入规划过程,发挥职能优势,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规划设计方案,在源头上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隐患。
(三)加大农村道路管理执法力度
乡镇交警中队要加强对农村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科学安排勤务开展交通秩序整治,重点查处无牌无证,拖拉机,摩托车,电瓶车等货运机动车载人,超载,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减少交通安全隐患。针对目前警力不足的现状,一方面向素质要警力,对公安交通民警进行农村交通管理业务培训,突出农村交通特色,培养适应农村交通管理的民警。同时,加强对村警务室交通协管员的配备和专业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这支力量在农村交通管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向社会要警力,謦力有限,民力无穷"。结合进乡村,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的"五进"宣传教育活动,发挥村,组长与村民的距离最近,生活习惯最了解,沟通最方便等优势,扩大交通安全管理的覆盖面和效率。
(四)转变宣传理念,构建农村交通安全宣传阵
农村交通安全宣传阵地是长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地方,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交通安全宣传模式。树立交通安全宣传长期性的观念,建立村委会,小组长,户户联合的交通宣传网络,把村组告示栏建成交通安全宣传的主阵地,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和沟通,形式多样,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交通安全宣传,把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到村民的生活中,送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以改变农村交通安全宣传不足的局面。
(五)加强农村交通安全设施建设
1、加强乡村道路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四级标准验收。首先要完善对施工企业的监督制度,加大惩治力度,将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施工中,确保道路质量。同时,做好对现有道路的并线,开口等控制工作,减少交叉路口,尽量设置分隔带,拓宽道路,清理道路两侧障碍物,保证行车视距,确保交通安全。
2、加强农村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不足的.现状。对坡陡,弯急,路口,桥梁和穿越村庄,学校的路段,必须设置交通标志和防护设施,尽可能在人车流量较大的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以确保过往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
3、加强乡村道路的维护工作。遵循修路,管护,受益相统一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实行适当报酬与义务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把乡村道路维护任务落实到户,明确到人,真正实现道路维护责任制。
4、加强乡村道路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治工作。组织公安,安监,交通等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全国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要求,对农村道路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六)加强农村机动车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农村机动车登记,检验和报废工作。严禁无牌无证,无保险,报废的机动车上路行驶,切实把好交通事故的源头关。通过不问断地路检路查,发现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一律扣留,并从严处理。同时,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车辆管理服务上门,定期到农村进行车辆登记,检验和驾驶证的管理工加强车辆交易场所的管理,控制报废车辆等不法车辆的交易和流通渠道,把好车辆准人关。对违法交易市场要坚决取缔,严禁不合格的车辆进入市场,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确保车辆质量。
2、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根据农村道路的特点和村民出行的需求,合理安排时问,在早晚赶集,节假日,春节等村民出行高峰期,加大运力调度,增加公交车辆,缓解村民出行难的问题,降低村民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的概率,从而减少事故隐患。
结束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何借助"康庄工程"的大好契机,提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创造和谐的交通环境,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是交通管理工作的崭新课题,也是公安机关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本质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一定要了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正视农村交通安全问题,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和畅通。
交通拥挤社会实践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进入家庭,交通堵塞开始出现,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交通拥挤社会实践报告,欢迎阅读!
交通拥挤社会实践报告一、调查时间:20xx年7月――8月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目的:城市道路交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群众的日常出行,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政府关心,百姓关注,媒体聚焦的热点话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交通顺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营秩序,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城市的整体对外形象越来越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对道路拥堵情况进行调查,掌握了解道路交通拥堵现状,并在此基础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建议,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作用。
四、调查方式: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走访了解查阅文献
五、调查正文:
(一)基本情况
其地理位置位于省东北部,京沈线上重要城市之一,不仅是我国北方对外贸易重要的口岸,更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目前,拥有常驻人口约310万人,此外,该市每年来接待全国各地旅游人口约160万人。
目前,公路通车里程约3604公里,路网密度为41.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109公里,一级公路148公里,二级公路471公里,三级公路1009公里,四级公路1488公里。目前,全市75个乡镇实现村村通,通油路率达89.7%。已形成了以“大字型”高速公路和“三纵六横九条线”为主骨架、农村公路为分支,干支结合、内外通畅的现代化公路网体系。全市目前拥有参加营运的载货汽车2.07万辆,载客汽车8363辆,公路货运量能力年8494万吨,货运周转量年60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年8133万人,客运周转量年37.5亿人公里。
此外,根据统计,截止2012年年底,作为市民交通出行的主要工具公交车,全市已有公交营运线路共37条,线路总长度565.7公里,运营时间间隔约为2-5分钟,人均拥有公交车数量为每万人拥有10台。出租车8219量,城市私家车约每25户家庭一辆且此数字还在不断上涨。
(二)交通调查发现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交通主要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
1.工作日道路拥堵。道路交通拥堵主要表现为工作日的拥堵,近年来,随着的大发展,尤其是作为旅游重镇,人口与规模逐渐增大,各类企业事业单位较多,因此,每逢工作日上班期间,车水马龙,尤其是主城区更是如此,工作日道路拥堵已成为道路交通的`主要表现。
2.主城区道路拥堵。主城区道路拥堵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又一大难题,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主城区道路内路网系统薄弱,未能形成合理连接、有效管理的快速路骨架系统、主干道路网络系统;
3.次干道道路拥堵。近年来,在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已经蔓延至次干道路上,在一些次干道路上,道路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以市西北地区为例,次干道断头路多,道路弯曲和狭窄,道路通行能力低,加上城市扩展速度的加快,原本属于城郊等偏远地区近年来开发的力度也逐步加强,人口数量的不断递增,人流量、车流量也逐步加大,这些都是造成城市次干道道路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城市市道路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1.少数市民交通意识有待提高。少数市民交通法制意识欠缺,公共交通道德缺乏,这些是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可以随意见到车辆的乱停乱放、车道中车辆随意变道、助力车、电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市民交通意识的缺乏。
2.道路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道路规划必须与城市发展的速度相互适应合拍,才能不断保障城市交通的秩序,原先道路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着一定滞后性,尤其是没有完全将城市发展速度等因素考虑到道路规划之中,加上近年来,旅游业的逐年发展,旅游人数的聚增,这些都是造成了现在道路出现各种问题主原因之一。
3.传统交通出行方式的改变。传统交通出行方式改变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私家车辆涌现。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截止2013年7月私家车保有量320万辆,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提升,给城市交通顺畅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四)改善城市道路拥堵的建议
1.提高市民交通法制意识。城市的文明建设依靠广大市民,城市的交通问题也是依靠广大市民,只有市民的交通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才能彻底得到有效的遏制,要实现这一切关键在于要加大城市的道路交通的宣传力度,利用宣传,普法,利用宣传的功效,提高全民的交通法制意识。
2.交通整体规划设计要提高前瞻性。逐步提升城市整体规划的前瞻性,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城市的发展也呈现出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大量人口涌入,二是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原有的城市交通整体规划设计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新要求,所以,在我市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优化交通规划设计,尤其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整体规划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这样才能避免劳力伤财事情的发生。
3.形成全市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大格局。道路交通管理要依靠社会的共同力量,这样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格局,因此,要在提升交通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多形式多渠道的加大补充交通管理人员力量,要在城市的社区中,充分利用退休企业事业干部,老同志,街道社区委的力量,在学校、厂矿企业要建立交通宣传联系员,聘请教师兼任交通宣传管理员,同时,要发挥高校青年志愿者、党团组织的作用,让他们也参与到交通协助管理的工作中,这样多渠道多形式的充实交通管理力量,对于实现交通管理全覆盖,保障城市交通秩序意义重大。
结论:城市交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伴随着现代城市的大发展,尤其是大中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加,交通管理的压力与日俱增,只有提高市民交通法制意识、交通整体规划设计要提高前瞻性、形成全市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大格局,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城市交通秩序,共建美好家园。
推荐专题: 交通安全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