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实践报告 > 详情页

德育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二篇)

2022-04-04 11:13:5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二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二篇)》。

第一篇:实践体验德育报告

实践体验德育

为了使学生过一个充实而又愉快的暑假,引导全校学生积极参与暑期教育活动,我校有序地开展了各种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成长。虽然活动时间短,内容有限,但学生在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一、开展夏令营活动

夏令营是夏季开设的供青少年短期休息、娱乐等的营地。夏令营活动是学生走向社会和大自然的大型活动,它寓娱乐、教育于一身,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利用学生暑假组织课外活动小组成员参加一些具有学科特色的小区域野外考察、社会实践和主题夏令营活动,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夏令营活动把教育人、培养人放在了首要地位,并把它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的始终。为了使夏令营活动按计划顺利完成,我们对每一环节、每一细节都作了较周密的安排,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活动纪律,注意安全,不断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安全意识。游览时我们时常提醒学生不要污损建筑物,不攀折花木,不随地乱扔废弃物,教导他们遵守社会公德,保护环境。在营地生活中,我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理、勤俭、互助的作风,让他们自己克服生活上的困难,自己动手去做,走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娇生惯养的生活圈,亲身体验生活的快乐与艰辛。

2、增强学习兴趣

其次,夏令营活动能够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轻轻松松地掌握知识。如在去年的青州夏令营活动中,我们首先推出了地理摄影、青州历史地理沿革、青州城的古建筑特点、青州历代名士等讲座,又安排了仰天山植被的野外考察,游览云门山、驼山、范公亭等名胜古迹,参观大型企业青州卷烟厂及青州黄楼的十里花街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从野外考察到参观车间、农业科技大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高,书本知识得以巩固活化。在活动中,学生个个激情高涨,采标本、作记录、拍照、测量„„,兴趣不减。许多学生在每天的日记中对活动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记录。

3、陶冶学生的情操

夏令营活动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在大自然实验室里获取真知,在社会的大课堂上受到锻炼。在这里,学生的志趣和爱好得到发展和展现,思想灵魂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同学的友谊,集体的温暖。因此他们都由衷地感到“ 我长大了”、“我懂事了”。他们还亲身感受到了祖国的山水之美,了解社会的巨大变化。这们,深化并浓厚了他们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建设好家乡的热情,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升华。

二、开展以“实践体验、读书感悟、关注时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1、关注时事

2010年的暑假是一个特别的暑假,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上海市举行。,作为东道主的一名成员,虽然远离上海,但同学们都能积极关注上海世博,关注每一个展馆。每一个同学都在以不同方式关注世博,宣传世博,积极参与到“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很多同学能随口说出一个又一个上海世博会之最,还有不少同学纷纷参加“我最喜欢的世博馆”为主题的活动。学生第一次近距离地领略世博风采,感受世博精神。

2、读一本好书

“好书是帮助我们成长的伙伴”。根据学期末的安排,向学生推荐一批好书,让学生在假期开展读书读报活动,扩大学生的读书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还组织学生在假期收看收听新闻广播,并做好记录,不少学生养成了记录新闻的习惯,还有同学在记录新闻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为了让学生管住自己,使学生能科学地收看电视,发挥电视的作用,学校开展了科学看电视活动,使电视在学生的生活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3、深入社区作调查

2010年是改革开放32周年,为了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30多年家庭、社区、农村、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让学生深入了社区,通过看(近几年发生在身边、社会的变化)、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老师讲生活、家庭、学校的变化)、查(调查身边人的实际生活状况)等活动,然后撰写一篇以“变化”为主题的文章,以此来纪念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4.感恩,让心灵飘香

在暑假期间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我们还开展了“计算成长和代价,感谢父母的付出和恩情”等孝敬父母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孩子表达了要树立勤俭和节约意识的思想,为感恩教育打下了基础。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学习在家庭中当一天家,在打扫房间、买

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的过程中体验父母持家的辛苦,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培养生活自理的习惯。

夏令营活动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线,把学生从单一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通过火热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去汲取课本以外的营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在暑假活动中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了道德素质,学生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中体会到了祖国的变化,感受到了伟人博大的胸怀,增强了对国家时事的关注。参与活动的学生面也逐渐拓宽,活动组织趋于完善。在今后工作中,还要不断积累经验,使我们的活动开展的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乐于参与,从而提高实效性。

第二篇:社区服务实践报告

社区服务实践报告20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服务实践报告20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社区实习工作总结报告时光飞逝,转眼间三个月的实习工作即将结束,在这期间我逐步了解了社区的真实情况,基本掌握了社区的办事流程。说实话刚迈进工作的大门,一切都是那么的模糊,那么的茫然,对社区工作感到很陌生,不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在西霞社区实习的第一个月,在社区领导的关怀指点和同事言传身教下,使我逐渐的走上了正轨,让我在宏观上对社区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社区可以说就是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工作内容是具体而细致的,从社区党建、经济、文化,到社区服务、保障、治安、环保、科普、计生、征兵等等,几乎涵盖了政务工作的所有方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西霞社区的这段时间,我的主要工作是社区信息平台的整理和低保申请登记工作。通过信息平台的整理,使我对社区所辖地段、小区以及居民的基本信息有了大致的了解,为日后工作做好铺垫;而通过低保申请登记工作,更使我了解的社区贫困居民的生活状况。这一批西霞社区申请低保的居民有15户,每一户都有不同的情况,有罹患重病的、有身体残疾的、有老年丧子的等,但生活却是相同的艰辛。贫困家庭的生活十分令人同情,同时也更使我感到社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我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工作之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

在西霞社区工作一个月后,我被调到了新义社区,来到了新的环境,一切又将重新开始,有句话说“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只要工作需要,在哪里都是一样。

到了新义社区后,由于已有了一些经验,我的工作比在西霞,社区时多了一些,主要是配合老同志,负责社区服务、社区创建以及社区三产服务业等工作,分管的地段是南上河边以及北大街一带。工作任务增加了,就更需要沉下心来,理清头绪,从点滴做起。

我分管的地段,都是老式的平房,而且大部分都比较破旧,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外面刮大风,屋内“刮小风”,社区大部分的低保户、三无人员、残疾人都集中在这一片,他们生活的困苦,不亲眼见到是无法体会的,他们可以说是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的最底层的人群了。通过翻阅档案和实地走访,我对辖区内的贫困户、残疾人、孤独老人等弱势群体重新进行了登记梳理。我还参加了社区“居家养老”等活动,走访老人家里,寻问老人身体状况并填表为老人建挡;对于社区那些独居老人,还到他们家里为他们打扫卫生并与老人谈心,了解老人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并记录在案以便日后尽快解决。

社区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不仅考验的是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也考验工作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洞察反应能力,更需要有真真切切为居民解决困难的爱心和责任感。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积极地与居民融合,保持良好、融洽的社会关系才能把社会政策、方针、规章等落到实处。

在这期间,我感觉社区工作是艰辛的,但同时又是快乐的。艰辛的是要不厌其烦的面对社区每位居民,为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琐碎问题,同时还要面对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快乐是能够为社区,为居民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社区工作中,我给自己定下了几点要求和目标:一、加强学习。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文件及上级会议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切实增强做好社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加强沟通交流。社区是一个整体,团队精神很重要,社区工作不是只靠单方面的力量就能处理得好的,需要同事间相互沟通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把工作做好;三、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定期不定期的做好排查和走访工作,做好社区工作计划;四、及时记录,做好软件资料;五、善于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拓展思路,积极进取,创新地开展工作。三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它留给我的绝不仅仅是业务技能的提高,更多是一种精神的同化和感召。实习的结束同时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新的起点上,我将重新审视自己,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加强技能训练,使自身在原有水平上再创新高,力求做一个说话让人相信,办事让人放心,服务让人满意的优秀的社区工作者。

推荐专题: 社区工作者述职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2000字 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