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实践报告 > 详情页

三农问题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六篇)

2022-11-06 01:11:5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农问题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农问题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六篇)》。

第一篇:大学生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8篇

调查报告是一种需要深入了解的一种方式,而过程中结合了实践与操作,从而让自己在调查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加多的东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三农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目的】:体察民情,了解国情,增长才干

【形式】:深入农村,与村民攀谈,搞调查

【时间】:2014年1月

【地点】:

【摘要】:“三农”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的总称。其实质是我国城乡产业、城乡收入、城乡社会发展差距过大。通过对我国“三农”政策分析,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并给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本文就大学生应如何为三农问题服务,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 三农问题大学生 统筹发展 农村经济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工业化发展缓慢,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农村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进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农民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和城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差距在不断的拉大从而促使三农问题的生产。

而我想,作为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也许,不,不是也许,而是肯定有着很大一部分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是“三农”,什么又是“三农问题”。“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 2014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14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 在家乡本溪,市领导十分重视城乡统筹的发展问题。市领导作了题为《加大统筹力度,夯实发展基础,推动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报告。他指出,2014年本溪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重大任务,把加强基础设施作为重要支撑,突出助农增收惠民生、科学规划调结构、强基固本增后劲、改革创新促统筹、繁荣农村谋和谐,奋力推动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农村经济发展再创新局面。2014年,本溪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本溪市实现项目农业投入总额22亿元。其中,龙头企业确保投入14亿元,农业园区确保投入8亿元;农业合同利用外资完成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5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3万亩;新增土地流转5万亩,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市长强调,围绕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本溪市上下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即更加注重彰显特色、落地可行、适度超前,加快落实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更加注重做大规模、延伸产创优品牌,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典型示范,不断改善农民

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注重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更加注重就业创业、改善民生、脱贫帮困,扎实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完善机制,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为何三农问题会变的越来越严峻呢?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在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三农”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农民的利益并未切实保障,农民的困难依旧存在,发展农村,提高农民的水平,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政府及人民齐心协力共同解决,更是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奋斗。只有“三农”问题得以解决,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才有可能尽快实现。

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的当代大学生 ,“三农”问题既是我们的人生机遇,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第一:大学生要抓住“三农”问题所提供给你们的人生机遇。毛泽东曾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一方面,

农村、农业迫切需要需要有现代知识的青年,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村和农业,提高农村、农业的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村、农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长期困扰着国家,其主要原因还是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不愿再回到那个环境待遇不是太理想但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实现人生价值的农村,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宁愿呆在城市做一些不能让他们发展潜能而且为别人服务的事情,或者说没有自己到农村开辟自己事业的意识,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他们就业观念。现代大学生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更要有创新创业观念。我们要转变就业观念---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论是学习农业还胜业,学习理工还是人文,什么专业在农村都大有用武之地,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发展机遇,不要错过。

第二:我们大学生要担当起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历史责任。“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大学生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上促进、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振兴”,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责任。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社会问题,需要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去担当,现代“三农”问题的历史责任需要我们现代大学生去担当。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的当代大学生也正在积极组织、参与一些相关的学习调研,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不断努力着。

如今,大部分大学生对三农问题的默然视之,甚至有些人都不知何为三农问题,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大学生中可以来说百分

之八十的来自农村。作为农民的后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三农的现状。可事实却是大部分同学却选择了抛弃农业、远离农村、脱离农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错误的引导,我们从小到达就被灌输了走出黄土地的思想,因而长大后总想脱离农村。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民以食为天”即农民才是粮食的创造者。我们需要改变这种观点对人们的束缚。

其次:错误的观念,大部分人总是把体力劳动与农业联系在一起,认为搞三农就是卖劳力,其实不然随着科学的发展农业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就拿发展最快的国家美国来说,很大部分有钱人却是农民。我铭家现在的目标就是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农业上。

再次: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很多人把农村人和城市人划分了严格的界限,甚至在某些人潜意识里对其贴上了三六九等的标签,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思想糟粕,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努力改变,但改变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慢慢去引导去启发争取用比较短的时间去实现这种思想质的飞跃。

基于以上三点,我校应引导启发,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又一个宗旨,希望通过一些交流讨论活动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通过一些名师讲座来改变一些错误的观念,通过下乡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三农,从而唤起大学生支援三农的热情。

第二篇:

我这次寒假社会实践的主题是“三农”问题的调查,为了这个社会实践报告,我特地回到老家进行实地调查。主要调查方式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家里我先查了“三农”问题的一些信息,自己了解了“三农”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然后针对这些内容制定了一份问卷调查表,我一共印了20份,本来想多印一点的,但是当时赶时间,就只印了那么多。然后我还根据找到的三农问题信息制定了一份三农问题的宣传资料。准备带回老家进行宣传使用。

回到老家后,我首先找到最熟悉的人,给他们每人一份问卷,然后还找到两个姐姐专门为我发问卷的时候拍照,来增加我社会实践的真实性,这不是在作秀。虽然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想法来做这件事的,也觉得这是徒劳的浪费时间没有一点价值可言。可是当我站在他们旁边看着他们做问卷的时候,我却突然发现,我自己在做的这件事情是多么的有意义。因为我发现,在这个不算落后的小乡村里面的居民,却居然大多数连三农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而且,不少人都不关心三农问题,认为这个问题和他们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认为这种问题应该是政府机关里面的人关心的问题,与平民老百姓无关。问卷里面有道题是问三农问题中的三农指什么,有五个选项,农民,农业,农村,农户,农田。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农田要算一个,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农田才是最大的依靠,因为农村土地就是农民朋友的命根子啊。可喜的是,我调查的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其中有一项就是农业税被取消了。他们对与这点都是很高兴的,因为这减轻了他们很大的负担。“这个政策好不好?”我问到,“当然好啊,不用交钱了嘛!”虽然说现在的农村条件比以前是好了很多了,但是家庭负担也还是比较重的,能帮助农民减轻负担,减一点当然就好一点。“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问题政策,你支持吗?”几乎所有的人都选的大力支持,虽然我不确定他们是否了解那些具体的政策究竟是什么,究竟有没有落到实处,究竟有没有给农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究竟那些政策是不是只是空中阁楼,但是我觉得,农民朋友们都是相信国家政策的,他们相信,国家不是违背农民的,他们相信,国家会对他们好的。里面有个问题有一个填写着让我觉得值得思考,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有个人就说他不知道三农政策,所以没有选项可以选择啊,因为四个选项,看电视,听广播,别人告诉,政府宣传。我相信这是位唯一说出实话的人,其他人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知道这些政策,都什么都没说就选,大多数选的政府宣传,我问政府给你们宣传什么政策了,他们说什么都没有,其实他们也不知道有哪些政策,“哪有这么好的政府啊。”有个人感慨。我不禁想到,究竟是什么让现在的老百姓不敢说真话了,让老百姓对政府盲目崇拜,都说要跟着政府走,跟着领导走,可是,政府呢,政府又做了什么可以让老百姓心甘情愿跟着走的事情啊,都说要让农民朋友们得到实惠,得到好处,可是,话谁都会说,但是实行了吗?就算实行了,那也得经过层层审批层层考验最后实行的时候恐怕都过了不少年了吧。中国现在政策实施得就是如此滞后,政府宣传的是什么,宣传政府的又是什么,这些宣传,给农民带来的是什么,只是树立了政府在农民心目中高高在上不可亲近的崇高地位,让大家都怕政府。我在网上查找怎么样解决三农问题,我发现政府出台的政策都显得太空洞太抽象太不具体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大力发展劳务产业”“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等等。这些政策都说的好空洞好空洞,你说,你这么说农民会明白这和他们究竟有什么关系吗?中国就搞这些面子工程,表面上弄的好看,可实际上呢,老百姓却得不到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也难怪农民朋友们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政策,因为知道了也没有什么用啊。日子也根本就不会因为这几点空洞的政策就得到什么具体的改变的。其中有一个问题,“农民问题是指什么的问题?”选项有素质,减负,技术指导。大多数都说是减负问题,少数人说是技术指导问题,只有极少数人说是素质问题。当初我设置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在想农民朋友们认为自己的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当时在网上查到的是素质的问题,可是却只有极少数人选择,而大多数人却认为是减负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样子,我很想知道。是他们对自己的素质十分自信,还是因为在他们心目中素质问题不算是问题呢?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减负才是真真实实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可以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问题。农民更关心的不是你说的天花乱坠的政策,而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行动,哪怕只有那微小的行动,哪怕只能带给农民微小的实惠。“农业问题主要是指什么的问题”产业化,专业化,技术化。很多人都选择了技术化。我想,在农民的心目中,也许技术的不成熟才是导致农业的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在农民的心中渴求政府能有人对他们进行技术上的指导,而我们亲爱的政府呢,又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什么呢?都说要去亲民,要去下到农村,与农民们交流想法,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可实际上呢,又真的有几个领导经常亲民了呢?就算真的有人去了,也只是极少的吧。其实这个问题查到的答案是产业化的问题,只是农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产业的概念。什么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许多人都在粮食和土地之间徘徊。他们说粮食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土地,哪里来的粮食呢?可见农民朋友们真的是把土地当成自己的命啊,虽然很多农民现在都不是主要靠农田来维持生活了,但土地毕竟是他们的财富,是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产业。

这次社会实践调查,虽然时间很短,调查人数也不是很多,但我真的是收获很多的。有的时候,我真的想做一个官,然后为农民朋友们,为老百姓们实实在在的做点事,让他们享受一点实实在在的幸福。

第三篇:

为积极响应团省委,省青联的号召,我们云南警官学院治安系06级的13名青年志愿者在两位队长的带领下来到怒江州兰坪县开展了为期10天(7月14日—7月23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入户调查,为此,我们采取了与青少年座谈、和小学生联欢、深入农户家同吃同住,亲身体会等多种形式。在兰坪县,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一些制约当地农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现以新建村为例,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兰坪——“三江之门”,地处祖国西南边境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四周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县和云龙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以及本州的福贡县和泸水县毗邻接壤,并通过剑—兰公路、黄—金公路、维—兰公路、丽—兰公路等呈星型与周边各县相连,是内地县和边境县的结合部。幅员4325平方公里,辖4镇4乡106个村民委员会801个自然村,人口20万。兰坪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彝族、怒族、藏族、纳西族和独龙族等14个少数民族,占全省24个民族的58,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服饰、民居、节日、风情、习俗给景区增加了绚丽的色彩。兰坪的矿藏资源得天独厚,早已名扬中外。其中金顶凤凰山特铅锌矿,以储量大,品位高,成矿集中,易开采等特点,荣居全国之首世界第二,储量达1429万金属吨,潜在价值可达2014多亿元。除矿藏资源外,兰坪的旅游资源也独具特色,境内山峦叠嶂,江河纵横,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兰坪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中心地带,地理和交通呈星型向“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各县辐射,是滇西四地十县旅游环线的中心节点和主要入口,自然成为三江并流区旅游通道的中心驿站,所以“三江之门”作为兰坪的一个旅游文化品牌正被世人关注。的确,兰坪有着多种多样的丰富资源,兰坪县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振兴,其关键在于如何加大开发力度,尽快把兰坪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不光是开采矿藏,而是要学会加工矿藏。

二.目前存在的困难:1、交通不便。进村的唯一一条主道尚未修建好,从村上到镇上的路大部分是土路,交通极为不便,人们出行基本上都是走路。2、经济收入太低,导致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起来。全村都分布在山上,只有一个村委会办事处的房子,农民人均年收入600元左右,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种土豆,养猪。从整个村来看,贫富也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村里的房子只有少部分为两层房,靠土墼建成,家里有电视、vcd、和小型发电机,人均年收入1800元左右。其他的村民住房多是五六十年代建的,用木头搭建、瓦片堆砌起来的略显低矮狭窄的房子,一副破落不堪的样子,家里几乎没有一件象样的现代家具。村里有8所小学,其中:一师一校6所、两师一校1所、完小一所,三年级后的孩子们需要走很远的山路去完小读完高年级的课程。学校里的课桌、板凳都很简陋,几乎没有一块象样的黑板,校舍更是一栋危房,操场仅是一块凹凸不平的空地。大部分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小学还没念完就不得不辍学回家。长期以来,村里的文化发展水平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他们之间的交流都是靠傈僳语,有的村民甚至听不懂汉话。全村有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打工赚的钱是主要的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人均的几亩田地只能保证温饱,解决不了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和家庭里的其他开支;偏远山区则根本谈不上商品经济发展。我们此行在新建村也只找到了一个卖便宜烟酒糖茶的小卖部。显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很明显。3、资源开发晚。这属于一个政策上的原因。新建村本身处偏远山区,国家对于当地上午政策性投资不够,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振兴经济。4、地理环境特殊。这里属于山区丘陵地带,交通不便,长期以来与外界的交流很少导致封闭落后。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很落后。同时,当地的土壤十分贫瘠,土地多,平地少,根本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农业灌溉条件不方便,山坡上的庄稼基本靠天收。5、缺乏科学的种植养畜知识。由于农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所以根本谈不上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饲养。

二、我们的建议:1、加快农村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调整,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2、兰坪县资源丰富,特别适宜发展畜牧业。应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3、加强公路交通建设。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所以兰坪必须将县、乡、村三级公路建设好,这样兰坪的东西才能外运,外边的物资才能运入,招商引资,以促进经济的发展。4、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兰坪有着旅游资源,境内山峦叠嶂,江河纵横,山川秀丽,景色宜人。神奇的冰川雪原、高山湖泊,碧绿的山间草甸、滔滔江水,无不使人心驰神往,留连忘返。加之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集度假、观光、旅游、考察、探险为一体的云南处女地,故应加强旅游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5、加强对矿藏资源的开发。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开发,以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地方财政的税收收入。6、牢记“治安也是生产力”,搞好社会治安,让游客平平安安来玩,平平安安回家。总之,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怒江州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的时候,既要进行短期的政策调整,更要着眼于长期的制度建设。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采取措施标本兼治、长短结合,才能为今后兰坪县“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第四篇:

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铭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15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

㈠ 扶风县概况

1.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扶风县辖池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扶风县是农业大县,竖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河北拆迁律师,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㈡ 扶风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 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扶风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我们自己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能再准确的对以前的资料进行分析,我貌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 b农业 c农村 d农户 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 b农业特产税 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 b听广播 c别人告诉我的 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 b支持 c我不在意 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第4题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62 36 63.265% 72 26 73.469% 56 10 24 8 21 45 21 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扶风县,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扶风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扶风县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㈢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3.1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3.2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 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2)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 3)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加其数量。 4) 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3.3从农村内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我认为,除了以上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从农村内部入手,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来解决有些问题。

3.4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我们既不能走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特征的道路,也不可照搬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术为侧重的道路。我们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农情、农力,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上,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3.5.1农业土地制度创新。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1)制定农业用地有偿转让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当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确保土地流传依法有序进行。 2)设立农用土地转让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的替代机制。 4)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3.5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㈣结束语 “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关系民生国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挑战,而如果从我国农民的根本出路入手,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由于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我的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我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实现城乡的差距,减少人民不满情绪的发生和蔓延,保持国家的长远高效发展,建造和谐家园,维持社会稳定!

第五篇:

一、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主要指户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者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

二、调查目的:

掌握本镇农民工的现状,了解和研究这部分群体的工作生存环境、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问题,为家乡制定小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社会特别是我们大学生了解、关注农民工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三、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

调查对象:外地来我市县工经商的和我市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这部分人是年龄在16—60周岁,户籍在农村,由外地来我市务

工经商,或者我市在镇区外或在当地镇上务工经商的农村居民。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根据农民工居住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在本市9

个行政村,313个村民组中,总共调查了150名农民工(其中:外来人员

75户,本地人员75户)。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回收率100%。

四、调查时间:2014年2月5日---2014年2月10日

五、调查内容:

(一)我镇农民工现状

1.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a、我市县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的青壮年为主。据调查,在被访问的农民工中16—20岁的占17.3%,21—30岁的占25.3%,31—40岁的占38%,41—50岁的占14.7%,51—60岁的占4.67%;男性占62%,女性占3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2%。可以看出,农民工的主体是农村的壮劳力,也是在农村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群体,他们总体素质已经有所提高,不再局限于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b、从事的职业分散。被访农民工中生产工人有48%,个体户有10.67%,服务员有4.67%,技术工人有9.33%,小摊贩有18%,建筑工人共占9.33%。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正从以前简单的体力劳动向多种职业延伸,对城市发展所作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c、以长期务工经商人员为主。“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呈季节性的“候鸟式”的这一务工经商方式已被固定式务工经商方式所取代。据调查,有97.33%的人是常年外出务工经商,只有2.67%的人是兼业式的农闲时节打工和临时性外出。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仍主

要依托以亲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据调查,76%的农民工靠亲友或熟人推荐获得现有工作,21.33%的人是通过自己应聘找到工作,中介组织介绍的占

2.67%。靠亲友介绍或帮带依然是农民工务工经商的主要渠道,因为这种就业方式的就业成本低且成功率高,这与农民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少、对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诚信的认同感低有关。

d、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仍以挣钱改善生活为主。在外出务工经商的4个主要原因中,选择“出来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学技术”的有3.33%,选择“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和职业”的有2.67%,选择“家乡收入低,外出挣钱改善生活”的有86.67%,选择“其他原因”的有7.33%。由此可看出,农民工在经过常年的务工经商磨练后,挣钱糊口观念仍为主导,也有少数人员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关注个人自身的发展。

2、农民工的收入和生活现状

a、收入水平有所较高,收支相抵有结余。据调查,16%的人收入在501—1000元,45.3%的人收入在1001—1500元, 22%的人收入在1501—2014元,2014元以上的有16.7%;从农民工月平均支出来看,支出300元以下的占2%,301—500元的占10%,501—700元的占58%,701—1000元的占24%,1001元以上的占6%。相同档次的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基本一致,大部分农民工收支相抵有一定结余,能够给家里一些经济支持。

b、居住条件较好,家庭为单元的租房户增多。据调查,在75个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和15个本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有56.67%的人是一家人租房居住,与他人合租的有14.44%,6.67%的较高收入农民工在购房自住,还有22.22%的人居住在由所在单位提供的宿舍。

c、生病以选择私人诊所为主。由于城市医院的检查费和药费又贵,因此,农民工生病时,由于难以承担城市医院高额的医疗费用,使92%的农民工在生病时选择去私人诊所,只有8%的人选择上医院。

d、农民工保障制度仍不完备。据调查,有98.67%的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有3.33%的人参加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有15.33%的人参加了工伤保险。

e、具有一技之长者不多。技术是农民工在城市立足的根本,但大多数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技术培训,一般都是边干边学,没有过硬的技术,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工作和较好的收入。据调查,只有35名在从事现在的工作前接受过技能培训,占被访者的23.33%,在这部分人中,有6人受过半个月的培训,有29人接受过1个月的培训。

3、农民工的心愿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工也享受到了一定的成果,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家人和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打工最大的心愿(多选)调查中,有100%的人希望提高工资水平,有62%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有100%的人希望家人平安,有28.67%的人希望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有30%的人希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1、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仍不理想

一胜资水平偏低,欠薪现象依然存在。二胜作环境条件较差,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许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没有配备必需的安全培训,使农民工成为了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高危群体。三是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普遍存在,休息权利没有保证。据调查,农民工日工作时间平均在10小时,每月工作时间超过29天。

2、农民工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由于现行的农村、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以及各级政府财力和企业的认识差距等因素,绝大多数农民工没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一胜伤保险参保率低,从调查数据来看,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仅为15.33%。二是养老保险覆盖面太小,农民工后顾之忧难以解决。调查表明,被访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3.33%,

3、农民工维权比较困难

一是维权成本太高。目前,涉及农民工的高发维权案件,主要胜伤和劳资纠纷。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确实困难,请律师维权成本又太高,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在遇到侵权时,都放弃了维权。二是农民工面对企业处于弱势。农民工大多在劳动密集性的私营企业工作,很多就业岗位会随着产业更替和市场周期而频繁流动和变化,许多农民工面临随时被解聘的风险,因此签订劳动合同率很低。

4、政府的关怀不能使农民工满意

据调查,只有8%的人认为政府关心农民工,有74.67%的人认为政府关心得不够,有17.33%的人认为不关心,这说明政府和政府部门对农民工的关怀工作只是得到了近1成农民工的肯定。

六、调查建议:

1.大力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 ,监督和规范用工单位的用工行为。

2.拓展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教育培训,切实加强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领导。

3.适时提高工资标准,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

4. 健全和完善农民工保障体系,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5. 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6. 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7. 切实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并提高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卫生意识。

七、调查总结:

此次对家乡农民工现状的社会调查增进了我对家乡农民工的了解与认识,对这一弱势

群体有了全新的感受。农民工现象将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还有很多需要思考、探索、解决的问题,让我貌同努力,为解决农民工问题以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

第六篇:

现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愈来愈凸显其重要性。不仅是大城市等供工业发达的地方存在环境问题,而今,农村的环境污染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经济的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例如,家里的水不再清澈,泛黑的池水长满水草,随处漂着肮脏的杂物,水里还会出现好多死鱼的现象。查其原因,因为我们村里有了几个小型工厂,化工厂的排污是主要原因。近些年来,农村频频出现这种情况。除此之外,现在农村开始现代化,居民集中居住,工业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因此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大量的生活污水和乡镇工业废水排入我们周边的水域,从而造成大面积的水域受到污染。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农家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日常生活的污水,而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伤害,农药、化肥、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使大量水域造成严重的化学性污染,并且这些难以处理的。

再加上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从而农村固体垃圾污染加重。目前我国农村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并且这地固体垃圾大部分是那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废旧电池之类的有害物质。

还有,最重要的是白色污染问题。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了一些教师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发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进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这么高的温度怎能不破坏地球?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坏,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辅射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

由于农民思想意识落后,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他们不知道一旦环境遭到破坏,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恢复不起来的。谁会知道每天随意丢的一个塑料袋,每次无意的扔一个农药瓶,日积月累,也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呢?这个结果不能不引起注意,在文化素质较城市人口低的农村加强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传播势在必行。

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主动制止!

第七篇: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民的关注。环境问题也随着恶化。美好的环境有助于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我们身体健康也有着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才选了调研环境这个问题来研究,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对环境状况有一些帮助,也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要保护环境。希望尽我们所能的提出几条建议,改善环境,尽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一、调研目的

当今境污染时人类面临的一大严重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固体废弃物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排放废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近4亿吨。因环境污染造成上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成千上万的疾病和死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每年废水排放量360亿吨,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据调查523条河流中有436条受到污染;在47个有地下水的城市中受到不同层次污染的有43个;在2亿城市居民中仅有2能获得安全的饮水,而农村中仅有/7人口能得到安全饮水。我国每年排入大气的粉尘约____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高达7亿吨,占用了大片土地,造成污染。此次调查,通过分析环境污染的现状,找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几点对策,撰写此篇调研报告。

二、调研途径

(一)公众方面的调研

公众对于环境保护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如;90%的公众对于“迅速增加的汽车所排放出的烟尘与其所带来的迅速、快捷相比微不足道”持反对意见,62%的公众认为“农业烧荒”会引起大气污染。当时当环境保护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公众的分歧就显示的比较明显了。如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的问题,人们在认识上是十分深刻的。82%的公众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但在使用上却只有4.2%的人选择“坚决不用”,应为这样污染的是环境,方便的是自己。此外据观察和调研,我们发现:公众对于环境保护个人的参与行为还比较积极,但对于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问题上,表现出的积极却并不多。如看到他人浪费水时不到5%的公众会加以制止,而对于乱扔垃圾一事加以制止的人就更加的少还只有2.5%。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公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又一次体现出来了

(二)企业方面的调研

说起污染,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性污染,即企业。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方面的调查时十分必要的,他不仅对于环保政策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决定环境和经济发展能不能齐头并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份面向2个企业发放的____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7%,比____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86.3%,提高了25.0个百分点;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88.%,提高了37.9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提高了0.0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到35.3亿元,提高近3倍。这应该算得上是一个飞跃吧。

企业的环保状况还体现在各企业环保人员的状况,据我们调查表明2个企业中,有2个企业拥有专职环保人员3人,平均每个企业一人。此外我们还对环保装置的运行进行了调查表明:“基本正常,无障碍”的占7.0%(全国平均数为50%);“有时出故障”为24.%;“经常出故障”的为4.3%,而环保装置主要出现的问题为费用不足,专业人员少,故障率高以及其他问题。

(三)政府方面的调研

20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和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法(试行)》,把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任务和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走上法制轨道,也标志着我国的环境法制体系开始建立。之后,国家陆续颁布了许多重要的环境保护 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制定和颁布了一批环境保护条例。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环境法律体系,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二十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环境立法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90年代,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成立,加快了资源环境立法的进度。到目前为止,制定了8部环境保护 法律、5部自然资源法律,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0余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____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环境污染整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离我们经济社会日益发展,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还相差很远,老污染纠纷的处理还存在较多的遗留问题,并且深层原因涉及到移民、国企改制等问题,情况较为复杂,这也是污染纠纷的一个特点。

以邻为壑,地方保护一些地方在规划中,仅仅考虑了如何避免功能布局对本地居民的污染影响,而无视对相邻区域可能造成的危害。受害地政府对排污单位鞭长莫及,排污地政府受利益驱动对污染问题是能拖则拖或仅做出象征性的处理,而上一级环保部门在协调处理时往往难以决断,导致不少跨界污染纠纷的出现。比如我县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受到辰溪钒厂直排废水的严重威胁问题,峒河水质污染问题等等。

第八篇:

调研时间:20____年12月27日

调研对象:树木和水的污染

调研方法:观察周围的环境,访问过路的人,查资料

调研过程:首先,我们去金色华庭小区,那里的花草树木,还有清澈见底的河水,但我们不知道树木在减少,也不知道河水在变脏,于是我们就访问了小区里的叔叔阿姨们,请问你们这儿的树木减少了吗?叔叔阿姨门回答道:现在的树木不停地在减少。接着,我们又访问了一位老人:老太太,凭你多年的经验,你觉得,这里的河水清澈吗?那位老太太说:这里的水啊!不是脏,就是臭,而且我发现,这里的鱼儿死的死,脏的脏,让人人们见了就恶心!

调研结果:我们应该多种树,少砍树,这样子的话,如果每人种一棵树,那么全中国就种了13亿棵树,如果每人砍一棵树,那么,光是中国就砍去了13亿棵树木。当然,也有保护环境的人,比如说:清洁员阿姨或清洁员叔叔在帮忙扫垃圾,有的人随地吐痰,人们就提醒她说要保护环境,不要随地涂痰了

我们那儿的树木比较少,但人们都喜欢在人行道上扔果皮纸屑,导致路上垃圾多。

希望大家多种树,少扔垃圾,多骑自行车,我们应该要节约水,我们可以把洗澡水,洗脸水用来冲厕所,洗车子,淘米水可以洗脸,洗头发,洗碗,所以我们要节约水源。

第二篇: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我随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当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关键在于和韩国合作的200亩高效田,其实这对村里既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又是一种劳动力的利用。韩国人出种子,出技术,村里出劳力,出土地,收获后,韩国人回收所有果实和种子,付给村里的报酬只是收益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还规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种,否则将受重罚。这完全是一种劳动力的欺骗,可是以我们的知识就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技术关键。而我们为了这笔可观的收入,还必须甘受韩国人的这种技术欺骗,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试想如果村里有这么一批农业知识相当丰富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韩国人的技术,从而为我们自己所用,那时所有的收益都将归我们自己所有。村里将远比现在要富裕!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采访的过程当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下乡过程当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第三篇: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

根据全国妇联XX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x.x0%,占全国儿童的21.88%。全国农村流动儿童达28xx万,两者之和约占全国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省份。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x3%。从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等省份已超过50%,而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的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也已超过40%。可见除中西部地区外,留守儿童也分布于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根据妇联《报告》,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入学率在96%以上,但是近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近1/3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10.x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3.3x%的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

基于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我们社团总会为了调研留守儿童相关问题,前期由覃桂东团长等同学来到覃排社区考察调研场地。

一、 明确调研目的:

关爱留守儿童,提高自身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

二、 考察调研背景

1.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劳动力素质低,科技应用推广不足,造血功能差,是造成覃排社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居居民文化水平较低。

2、经济结构单一,覃排社区的产业结构以种养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以糖蔗、葡萄、百香果种植为主,缺乏特色产品和名优产品。

3、因病(因残)致贫,覃排社区属于边远山区,工作条件、医疗条件、卫生条件等生活条件较差,各疾病发生较高。

4、因学致贫,现在学生上学费用较高,特别是大学学费,因此使有大部分学生的家庭致贫。

三、调研时间

XX年x月19日—x月25日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通过和覃排初中蓝老师的谈话中得知,覃排社区的儿童中95%

的儿童为留守儿童。很多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覃排社区外出打工主要原因

1.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劳动力素质低,科技应用推广不足,造血功能差,是造成覃排社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居居民文化水平较低。

2、经济结构单一,覃排社区的产业结构以种养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以糖蔗、葡萄、百香果种植为主,缺乏特色产品和名优产品。

3、因病(因残)致贫,覃排社区属于边远山区,工作条件、医疗条件、卫生条件等生活条件较差,各疾病发生较高。

4、因学致贫,现在学生上学费用较高,特别是大学学费,因此使有大部分学生的家庭致贫。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XX年x月22日,调研组在覃排社区第一书记黄书记的带领下,来到瓦窑庄,为留守儿童进行安全课的宣讲。

通过对瓦窑庄覃书记的采访得知,瓦窑庄是一个由清水河环绕的村落,由于上学需要通过摆渡,然而很多

推荐专题: 高中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三农问题社会实践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