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开题报告 > 详情页

开题报告选题题目(合集)

2022-08-05 07:45:0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题报告选题题目(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开题报告选题题目(合集)》。

第一篇: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校提出“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是基于校本化研究的需要,是一线语文教师们结合当前课改形势和本校实际情况,通过研讨、论证后提出的。

我国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面对我校学生的表达交流的差异,探索既面向全体、又促使人人成功的新型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是十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1、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发展合作精神。”显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认字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随着世界逐步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向能言善辩、善于与另人交往与动型转变。

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有利于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别人。这样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口语交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课标指出“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

如何使教学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已成功成为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将成为必然,其重要性、迫切性已成共识。

2、从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来看:认识片面,把口语交际训练定位于口语交际课的事,导致训练不足,训练的内容狭窄,时间少;没有把握“口语交际”的特点,缺少开放式情境的创设,没有实现从“听话、说话”到“交际”的转轨,导致学生没有由单向个体静态式活动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动态的口语交际活动;缺乏趣味性、实践性,学生自主性不够,常常是无话可说或有话不想说不敢说。以上问题的存在妨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3、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羞于开口,上课仅充当听众,对别人的发言不敢提出质疑。在口语交际训练果上,只有少数优生参与交流,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课间交流时,有些学生不敢主动向老师反应情况,甚至有些学生连请假也要家长代劳。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大胆地开口说话,主动地与人交流,成了我们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正是适应时代,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产生,它的活动化、实践化趋势已日益成为我们研究的主导地位,我们将以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为基点,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活动与实践中、在怎样的活动与实践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2、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的理论依据

3、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实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1、探索我校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我校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语言表达交流的技巧。

2、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愿望。在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表达交流的机会。

3、如何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大勇气形成良好的心理大胆交流表达。

4、如何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背,增加知识储备的量,丰富学生底蕴,适时灵活运用。

研究重点:重视有效教育的策略,包括课内外训练的步骤和组织,书面语口头训练的方式方法,解决“乐说”“善说”的问题,达到提高表达与交流的成效。

难点:家庭、学校、社会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

五、课题研究的的方法

1、实验、观察法

2、统计、类比法

3、分析、归纳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选题、论证、申请、审批、开题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实验研究对象(初中、小学各两个对比实验班)、选择课题研究方法、准备测量工具

3、前期实验观察、中期成果总结、提出理论假设

4、后期实验观察、测量统计分析、实验验证

5、理论总结、结题

七、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一)行为方面的成果

1、学生的书面和口语交际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

2、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3、促进教师语言变、表达与交流素质的提高

(二)文本成果

1、形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2、形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集

3、建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数据库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1、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刘川

常务副组长:龚映辉

副组长:朱生宁、舒兴

组员:姜丽君、漆杰、贺彦

2、课题研究组人员及分工

负责人:龚映辉(统筹课题研究)

实验研究、验证人员:漆杰、王春梅(初中)李小燕、吴梓静(小学)

观察、测量、统计人员:姜丽君、贺彦

实验分析、提出假设、结论分析:龚映辉、李小燕

结题报告撰写:龚映辉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

学校公业务费拨款4.5万元

第二篇: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创办特色学校的要求。

创办特色学校是学校管理应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同区域文化资源结合,是将理论化的建设赋予了活色的灵魂,使特色学校更能凸显其独特的风格。特色学校是区域文化资源传承和发展的特殊载体,特色学校也可以使区域文化资源在教育领域凝聚和创新;同时在特色学校的创办过程中又体现着区域文化资源的潜移默化,可以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办出真正具有独特风格的特色学校。因此,以区域文化资源为突破口进行特色学校建设,立足于学校实际,加强各方面建设,是寻求突破发展的全新探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本课题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为前提,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以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为宗旨,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内化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践行幸福教育的办学行为,打造学校的幸福教育办学特色。

结合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发挥优势的原则,既努力办出特色,又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教育教学本身的客观规律出发、找准突破口、制定配套措施抓具体,逐步实现办学特色。

三、课题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本课题的研究属于综合性研究,周边学校的教学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周边学校发展出了特色或没有特色的数量对比,再以我们学校“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以校训“益物、益人、益己”的三个维度为经,以“幸福文化、幸福校园、幸福课堂、幸福教师、幸福学生、幸福体艺”六个方面为纬,深入挖掘幸福教育的内涵,并使之内化为师生自觉的行为和追求,从而打造学校幸福教育办学特色。

四、课题的意义

学校的发展也存在许多困惑。一方面,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部分老师对学生管理手段跟不上孩子的发展,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一些学生的个性在校得不到张扬,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得不到保护。同时由于家庭、社会风气、网络的影响,使孩子们感受不到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另一方面,对教师而言,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而感到压力重重;由于长期单调的教学工作而感到职业卷怠;由于收入的清贫而感到生活的拮据。这些因素使部分老师厌倦教师这个职业,感受不到作为教师的快乐和幸福。另外开展课题研究有利于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推进。

综上所述,20xx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校全体教师将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努力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第三篇:论文开题报告

科学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目:

国有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初探

学 科 部:

财经学科部

业:

工商管理

级:

101班

号:

xxx

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填表日期:

2013 年

25 日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有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在人才竞争上表现尤为明显。如今,每个公司都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不断地促进着企业的发展,鞭策企业员工,使之不断进步,这逐渐形成了一种企业文化。但是在其不断地发展演变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激励机制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而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则是国有企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体上, 国有企业在人才激励机制上存在薪酬激励机制不完善、 人才选拔机制不健全、 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 缺乏员工交流轮岗机制等问题。

在社会主义改革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环境下,高素质的人才留用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能够吸引人才、吸收人才、知人善任的企业能够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有力的市场竞争地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企业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稀缺的资源,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必须妥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知识型员工。但因知识型员工自身具有的特点,传统单一的激励机制已很难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所以为了更好的发挥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考虑对员工实行一定的激励制度,有利于员工自发性的提高工作热情,有利于企业的自身的快速发展。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主要是调整员工积极性的过程,也是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

(二)选题意义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激励也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是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不仅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体制改革现状下的中心环节之一,更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高度整合、激烈竞争的时代,人才和科技成为竞争的焦点,所以能否留住人才成为一家企业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长远来看,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建设对于培养员工忠诚度和激发员工工作激情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以较高的发展站位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科学、完整、健全的员工激励机制,才能招揽和留住人才,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产品、服务的竞争力,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因此,员工激励机制建设并非简单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而是以提高员工忠诚度、责任感和工作效能为目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制度上的不同,导致了国有企业的一些特殊的问题。国有企业面临着历史包袱重、社会责任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缺乏适应自身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得许多企业需要的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等的进一步职业发展承受了巨大阻力并得不到有效解决, 从而发生了人才从国有企业流失的现象, 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而针对近年来专家学者关于而我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的激励机制的问题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以高栋、郑玉祥等专家学者研究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上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唯学历、唯文凭的传统人才评价标准

脱离企业实际,阻碍了企业发展,长期以来,企业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尺子只有一把,这就是学历如何,有无文凭。这样的“一刀切”遂衍生出了一个悖论: 谁也没有说文凭是万能的,但实际奉行的则是没有文凭是万万不能的;谁也没有说文凭就等于水平,但九九归一依然是有没有水平就要看文凭,这种狭隘的唯文凭、唯学历的人才评价标准,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符合客观发展实际,已严重脱离了企业的实际,埋没了大批在技能岗位工作而无文凭的优秀人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

从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建设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尚未充分地认识到员工激励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只顾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计划,对员工的工作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没有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并将之与员工奖惩紧密结合起来,而是采取比较固化的薪酬结构,使得员工普遍感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难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企业竞争力下降。

(三)激励机制僵化,激励效果欠佳

很多国有企业的员工激励以薪酬套改为主,没有建立起科学的专项激励机制,有些企业开展某些专项的技能大赛,但大多属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而没有将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造成激励方式单

一、僵化、短期化,难以达到长期激励的效果。

(四)以物质激励为主,忽视了激励机制的精神诉求

重视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是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重要特点,这主要源于企业管理者对激励机制缺乏正确的理解,将激励机制等同于用金钱奖励员工,因涉及到经济开支而缺乏正激励机制建设的积极性。此外,有些企业激励机制的执行力不强,使激励机制形同虚设,进而失信于员工,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五)过度使用负激励,正激励缺失

有些国有企业很重视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片面强调对违规行为的处罚,造成员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员工反馈机制缺位

当前,很多企业内部上下级往往缺乏必要的沟通,管理者也缺乏与员工的沟通意识,只重视下达命令,忽视了意见的反馈阶段,没有立足员工的真实需求,缺少调查和分析的主观判断必然导致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得绩效考核仅停留在企业层面,造成激励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

(七)日趋激烈的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是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外因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外各大公司极为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的现状,员工会倾向于选择有利自身发展和受重视的行业和企业。

同时,以田贞、王南等学者为代表的就国有企业激励制度主要影响因素和形式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在两个方面 1.思想上存在误区:

(1)激励就是奖励。企业的一项奖励措施可能会引发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但其中的部分行为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因此必须辅以约束机制措施,将员工行为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 (2)激励方法针对性。通过对不同类型人的分析,找到他们的激励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这样,激励措施才能最有效。采取两种甚至几种截然不同的激励措施是有其道理的。从低层次的个人需求来讲,采用物质激励会更有效经济。相反,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自于内在精神方面对成就的需要更多些。

(3)只要建立起激励制度就能达到激励效果。一些企业发现,在建立起激励制度后,员工不但没有受到激励,努力水平反而下降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是孤立的,应当与企业的一系列相关体制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其中,评估体系是激励的基础。有了准确的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才能更有效。

2.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薪酬缺少公平性。我国国有企业正在进行薪酬制度改革。但目前总体来看,国有企业薪酬的外部公平性和内部公平性方面都还很欠缺,在员工福利方面表现得主观随意性强。 (2)缺乏培训与发展体系。很多企业中,负责管理培训的部门独立于人事部门之外,有的企业甚至将培训的组织工作分散到各部门,不利于将培训与员工的发展、员工绩效评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关于当前研究中发现的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就更加凸显出来了。在促使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改革的根本动力上,以吴晓、宋仕途等专家学者研究指出,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使国企员工与经营者的个人利益同国企的利益合理结合起来,激发经营者与员工的工作热情,集中精力工作,积极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当经营者与员工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后,国企才能持续保持活力与竞争力,进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因为人力资源是国企进行可持续发展最为积极主动且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可以直接促进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激励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主观能动性作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升创新能力等,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激励机制。一个健全的员工激励机制,在公平原则上可以有效地为国企选拨人才与提升人才,并进行合理的优胜劣汰,实现能者居上的用人机制。

另外,完善的激励机制还能为国企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以及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避免出现非正常的人才流动现象。人才流失无形中造成了国企的隐性资本流失,导致企业付出了高额成本,人才流失增加了企业重新招聘人才、培养人才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扰乱了接下来的人力配备计划,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稳定性和持续性;并可能对其他员工造成心理暗示等连锁效应;重要客户的流失;还可能造成企业核心机密的流失和关键技术的外漏,所以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可以说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在未来的国企的发展过程中,梁宁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创新性思考,即:作为管理者应真正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特别是一线人员,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研究激励问题。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激励对象需求设计出不同的激励模式,而不能“千人一面”。既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又要兼顾员工不同的需求层次、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教育背景等非经济因素。在此基础上,明确激励机制的目标、框架、激励对象、激励方向、激励措施、预期效果和具体操作模式。

(一)创新绩效考评机制

建立科学、规范的国有企业绩效考评体系,是健全以利益驱动为基础的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是实施绩效管理的基础。由于国有资产的特殊性,国有企业的考评体系应进一步突出企业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反馈绩效,充分运用考评成果,借以激发经营行为和员工的潜能,引导、检查、督促其行为,从而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和总体绩效的提高。

(二)创新企业福利激励机制

应借鉴中外优秀企业经验,探索实行“自助餐式的福利”,让员工各取所需,弹性自助。企业首先确定一份福利清单(一般包括保险、津贴、带薪休假、旅游、培训和补贴等), 然后年终根据业绩等对被评选出的优秀员工给予一定的福利奖励,允许员工在金额内随意选择自己偏好的福利项目。相对于传统福利计划,这种“自助餐式的福利”更具人情味,也更能充分发挥福利的激励作用。

(三)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构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推行公开竞聘制度,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真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吸引高层次急需人才为企业所用。着力培养、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要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灵活运用薪酬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目标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企业活力和凝聚力。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对我国国有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现状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了解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发展以及对人才激励机制革新的看法,并对解决办法进行浅谈。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

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再对本文的框架进行说明。 第二部分为国有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首先概述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对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进行总结性分析,了解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为激励机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主要阐述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中问题的基本情况,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导致问题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

第四部分为解决问题和对激励机制发展对策、方向的分析

主要针对激励机制中问题找出解决方案,以及对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的改革提出一些对策和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简单的叙述。

第五部分为结论

综合分析阐述主要观点,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四、 本课题研究方案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历史文献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整理各类文献资料,如报纸、期刊、博硕士论文等资料,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归纳。

五、 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一)研究目标:通过对国有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的现状、问题的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突出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激励机制是企业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二)主要特色: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全面分析,在激励机制方面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认识和分析; 2.本文通过对目前已有文献的总结,找出了其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概括,而得出本文的观点;

3.本文通过在问题的解决上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意见和看法,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效率,为国有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变革和创新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工作进度:

2013年12月15日-2013年12月31日,开题和构思论文写作大纲。 2014年01月02日-2014年01月31日,完成论文编写的前期工作。 2014年02月01日-2014年03月15日,完成论文初稿。

2014年03月16日-2014年04月15日,撰写、提交、修改论文二稿。 2014年04月16日-2014年05月10日,撰写、提交、修改论文三稿。 2014年05月10日-2014年05月25日,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六、 参考文献

[1]贾丽丽,杨超. 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问题研究[N/OL].网友世界,2013第9期. [2]彭勇. 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问题及对策[J].现代妇女,2013第2期. [3]钟伟君.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激励之现状[J].科学时代,2013第1期. [4]陈秋红,李玲,吴凯. 对国有企业人才开发的思考[J].内肛科技,2013第7期. [5]吴晓. 国企员工激励机制研究[J].城市建设,2013第25期. [6]栾金香,陈俊. 国企运用人才激励理论的实践[J]. 管理观察,2012第32期. [7]武志萍.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进初探[J]. 现代企业文化,2013第17期. [8]高栋. 国有企业人才激励策略探析[J]. 东方企业文化,2013. [9]杨坤.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 [10]郑玉祥.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建设论析[J]. 美与时代·城市,2013第4期. [11]宋仕途. 努力打造优秀人才发展的环境—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A]. 中国会议,2013年5月. [12]梁宁. 浅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创新[J].管理学家,2012第14期. [13]谭茂桂. 浅析国有企业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优化人才资源管理[J]. 广东建材,2013第6期. [14]张杰. 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才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3月下期.

第四篇:论文开题报告

在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程度。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前期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写起论文来就很顺手,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从而保证论文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如果不重视论文开题报告,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写起论文来就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思路,可能就要多走弯路,也很难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二、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的学生提出的论文题目:“新型中性镍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催化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此选题有意义,有创新,作者的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论文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明显偏多,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应重新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

(二)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论文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甚少。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要想写好论文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第 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

(3)研究目标具体而不死板

一般论文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保证

为了提高论文质量,研究生必须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论文开题报告,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从各个方面提高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通过理论思维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开始,良好的开端为优秀的学位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略)(摘自《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2,原文:“试论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 作者 李艳 董良飞)

第五篇: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一、 开题报告主要内容:

1.课题来源、目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况及发展趋势。

3.预计达到的目标、关键理论和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完成课题的方案及主要措施。 4.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5.主要参考文献。

二、 报告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编辑,采用A4号纸双面打印,封面与封底采用浅蓝色封面纸(卡纸)打印。要求内容明确,语句通顺。

三、 指导教师评语、教研室(系、所)或开题报告答辩小组审核意见用蓝、黑钢笔手写或小四号宋体字编辑,签名必须手写。

四、 理、工、医类要求字数在3000字左右,文、管类要求字数在2000 字左右。

五、 开题报告应在第八学期第二周之前完成。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来源、目的、意义

机械动力设备的扭矩变化是其运行状况的重要信息,扭矩测试是各种机械产品开发、质量检测、优化控制、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必不可少的内容。扭矩传感器是扭矩测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将扭力的变化转化成电信号,其精度关系到整个检测系统的精度。因此,随着对检测系统精度及应用范围要求的不断提高,扭矩传感器也不断发展。扭矩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与各种机械设备的动力驱动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智能控制上。

将旋转物体的转速转换为电输出的传感器是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属于间接式测量装置,可用机械、电气、磁、光和混合式等方法制造。

按信号形式的不同,转速传感器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前者的输出信号值是转速的线性函数,后者的输出信号频率与转速成正比,或其信号峰值间隔与转速成反比。

转速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应用极广,其原因是在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化仪表中大量使用各种电机,在不少场合下对低速(如每小时一转以下)、高速(如每分钟数十万转)、稳速(如误差仅为万分之几)和瞬时速度的精确测量有严格的要求。

常用的转速传感器有光电式、电容式、变磁阻式以及测速发电机等。 随着低功耗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类转矩/转速传感器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其性能也越来越好,可测的精度与转速也越来越高。从传感器的分类来说,以往所有的转矩传感器都属于结构型传感器,由于都要利用弹性元件的机械变形,因此转矩传感器具有体积大、耗材多等缺点。但由于工艺成熟、牢固可靠、价格低廉,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后易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所以仍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扭矩/转速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是: (1)市场化、低成本化发展。 (2)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

(3)随着新材料技术和其它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扭矩传感器必将向着不断开发的新型材料、新技术方向发展。 (4)向两极化发展(即小型化和大型化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微机电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一些相关小型扭矩测量的需求,扭矩传感器向小型化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机械方面,用户要求传感器的尺寸越来越小,同时要求尽可能地减轻重量和采用小形化材质。

二、国内外研究现况及发展趋势

扭矩、转速传感器的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面向:一是在机械方面,用户要求传感器的尺寸越来越小,同时要求尽可能地减轻重量和采用小形化材质;二是在电子方面,无线信号、数字信号传输将是一大趋势,特别是无线通信技术将会彻底解放繁琐的接线工程。

在技术研发上呈现出一些特点:即小型化、集成化、数字化及网络化。

1、国内扭矩传感器的发展研究情况:

应变非接触式传感器:

1997年洛阳工学院和洛阳轴承集团公司共同研制了在线动态扭矩测试仪 J。它把检测和发射电路集成在一块20 mmx35 mm的印刷电路板上,与扭矩传感器固接在一起。

磁弹性式传感器:

2001年华北工学院张艳花等研究一种新型磁弹传感器 J。它提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这种方法不借助涂层,直接测定轴材料应力。这种扭矩传感器是在U形磁芯上绕上一组线圈,构成检测磁头,使用时将扭矩传感器安装在金属表面,由被测金属和传感器检测磁头的磁芯共同构成一个磁路,通过测量闭合磁路磁阻的改变,从而测得扭应力的变化。

磁电式传感器:

2009年淮海工学院机和江苏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共同研制了一种新型磁电感应式动态非接触扭矩传感器 ,它是在转轴表面附着一条薄带,其磁导率远大于晶态合金co基非晶态合金薄带,它的轴向和径向尺寸与传感器铁心尺寸相符,厚度为0.035 mm。扭矩传感器探头采用了“E”字型磁极,两侧为测量磁极,中间为激励磁极。当激磁绕组通入一定频率的激磁电流时,形成闭合磁路;当传感器探头与非晶态合金薄带和转轴正对时,由于气隙的变化,磁路中的磁阻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磁通变化,最终导致测量绕组中感应电压的变化。确定出两测量

2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线圈输出感应电压的相位差就可以计算出转轴所受扭矩的大小。

光电式传感器:

2006年重庆大学的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了一种光栅扭矩动态测量系统 J。它是在主轴两端各安装一对与主轴相连的主光栅和与光电三极管固定在一起的指示光栅,通过形成莫尔条纹,照射到光电三极管上。光电三极管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转换。当主轴受力时两个光电三极管产生的电信号会因为光的衍射而具有一定的相位差。通过对相位差的处理可 以得到所需的扭矩值。

2、国外扭矩传感器发展研究情况: 日本小野测试社擅长制造相位差磁电式扭矩测量仪,最初的产品多用于实验室,适用于精密测量扭矩。2013年小野测器在该公司的“TH-3000”系列微小扭矩传感器中追加了额定扭矩分别为0.5N·m、1N·m、2N·m的3种型号,将于2013年7月15日开始受理订单。此次的新产品能够测量小型精密马达、致动器及轴承等旋转部件及旋转机构的扭矩波动。TH-3000系列可检测旋转部件及旋转机构在1.5万rpm转速下的时输入扭矩、输出扭矩及其波动,支持高转速的TH-3000H系列可检测转速为2.5万rpm时的上述数据。以前的产品有额定扭矩分别为0.05N·m、0.1N·m、0.2N·m的3种。新产品的精度为±0.2%/FS(FS为测量范围)。

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冢口本町研发了一种使用涡轮,压力检测来测量扭矩的方法,可以检测10^-7级别的扭矩。

美国霍尼韦尔传感与控制公司主要有两种扭矩传感器:反作用力(非旋转)扭矩传感器和旋转扭矩传感器两种,使用的均是粘贴式应变计技术。旋转扭矩传感器可用内嵌式安装配置和夹持式传感器测量。多种不同的信号传输方法(从传统的滑环和旋转变压器至模拟和数字遥测方法)构成多种产品组合,可满足绝大多数应用场合的要求。传感器传感范围自3in-oz.(0.02Nm)至1.5Min-lb(169KNm)。反作用力扭矩传感器可进行10in-oz(0.07Nm)至1.5Min-lb(169KNm)范围内的扭矩测量。可进行多种安装配置,包括:轴至轴的安装、法兰至法兰的安装、轴至法兰的安装、花键轴传动及方形传动。通过严谨的设计和制造,各元件均可增强灵敏度等级,这就使得我司生产的传感器具备比行业要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求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并且符合当前标准的规格及误差要求。霍尼韦尔扭矩传感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研发、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保证等相关试验和测量所要求的精密测量。

德国马霍克公司生产的振弦式扭矩测量仪闻名世界。该测量仪是利用轴扭转时使传感器中的钢弦拉紧或放松,从而改变钢弦自身频率变化测得扭矩数据传输方式有滑环式和感应式两种。

三、预计达到的目标、关键理论和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完成课题的方案及主要措施

目标:设计一种微小型扭矩、转速传感器设计扭矩测量范围:0-2N.m,转速测量范围0-3000rpm,扭矩测量精度:2%Fs 关键技术理论:能源耦合、电阻应变片、应变桥、弹性体设计、放大转换信号电路、光电式转速传感器。

主要研究内容:1)应变片选择、粘贴设计。2)弹性体材料选择和形状设计。3)电源输入、接收、稳压的设计。4)应变片电桥及其相关电路的设计。5)信号放大、变换及输出、接收设计。6)信号输出电路、信号变送器电路。 完成课题的方案和主要措施:

扭矩传感器以上图为主要原理设计,选用频率信号无线传输型旋转扭矩传感器。选用德国HBM公司的高精度仪表专用标准应变片( BF350-1AA 80 11 N?X),弹性体使用弹性钢,弹性钢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见表

1、表2。

通过非接触耦合的电磁感应来供电,电感集流环的初级线圈是绕在一个静止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的尼龙骨架上,外面包有电磁纯铁,卡在传感器的外壳上;次级线圈是绕在一个圆环形电磁纯铁上,圆环形电磁纯铁固定在弹性轴上,与轴一起旋转。静止的和旋转的线圈同轴布置,互相不接触,有一个很小的空气间隙(约为0.15mm)。加在初级线圈上的高频电压(一般为10~60Hz),通过电磁感应在旋转的次级线圈上感应出电压,经稳压、整流后为应变电桥、信号处理电路及发射机提供能量。

通过非接触耦合的电磁感应来传递频率信号,V/F变换器(使用TC9400)把通过电桥得到的电压信号转换成可以耦合的频率信号,经输出信号耦合器输出,通过信号输出电路整形后输出调频方波信号,然后测出方波频率量,得到相应的扭矩值。

转速测量选用计数光电式,在旋转轴上安装有60条齿缝的测速轮,在传感器外壳上安装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成的槽型光电开关架,从而测转速。

四、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课题研究进度安排表

学期 周次

工作任务

设计出可执行设计方案。 2014-2015第五周——第八周 第二学期 第九周——第十周 第十一周一第十三周

对设计方案制作,并进行检测

修改设计方案并完善,撰写论文并准备答辩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敏,王志敏主编;卫书满,陈经文副主编,《传感器检测技术及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1,第71页

[2]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发展与研究

陈柯行,王刚(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5) [3]扭矩传感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西芹张永忠 中国矿业太学机电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省徐州市221008 [4]扭矩传感器的发展研究综述 宋春华,徐光卫 (西华大学,四川成都610039) [5]扭矩测量方法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岩 储江伟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0年第11期

[6]李洁,微机控制电机综合测试系统,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 应变式扭矩传感器的设计技术 胡德福 《船舶工程》 第33 卷,2011年第 4 期 96-99 [8]周俊,环形空间阵列扭矩传感器的结构优化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9] 几种常见的电阻应变式旋转扭矩传感器 柴继新,王恩锋,范小燕,孙颖,徐 《计量、测试与校准》2010年第30卷第2期 34-36 [10]廖丽媛,基于应变式扭矩传感器的测量系统的设计,东华大学,学位论文,2013 [11]刘智尧,应变片简介,2009025107G [12]周雷、付鹰,如何选用HBM公司的应变片,《衡器》1998.27.6.37-45 [13]V/F与F/V转换器应用指南,高光天,《微计算机信息》1995.3 [14]冢口本町《用于微电子器件的新型微扭矩的测量方法》细观力学和微工程学报 J. Micromech. Microeng. 11 (2001) 595–602

6

推荐专题: 开题报告选题题目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