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推荐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推荐3篇)》。
(一)课题来源
镇政府委托项目:青峰岭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背景:
青峰岭水库灌区位于莒县西部,涉及10个乡镇、284个自然村,设计灌溉面积30.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4.16万亩。
青峰岭水库流域面积770km2,流域形状为阔叶形,形状系数为0.32,河道干流长度64.2km,干流平均坡度0.00263,断面以上又4条支流汇入。流域内地势北高南低,深山区面积不足3%,浅山区为60%以上,丘陵及河谷川地约占35%。岩石主要有变质岩,其次又砂岩、页岩,玄武岩、凝灰岩等。土壤主要又沙土、沙壤土、黄土、黑土。流域内植被以农作物为主,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水稻等。荒山多数植树造林,使流域内的水土保持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减少了水土流失。
青峰岭水库灌区自1965年开灌以来,几经扩建配套,已形成现在的灌溉规模。为莒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工程建设时资金短缺、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管理跟不上等原因,灌区骨干工程老化、退化严重,渠道坍塌、淤积严重。致使渠道过水能力减小,渗漏严重,灌溉效益不断衰减,严重制约了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2、研究目的和意义:
青峰岭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对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调查研究和鉴定,并对下一阶段是否继续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出必要的论证。对青峰岭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从技术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并对建设改造完成后的经济效果进行预测。
青峰岭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以为灌区提供了充足水源,有效地提高灌区的抗洪能力,促进灌区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调整,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增长,促进灌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灌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城镇居民提供优质水源,提高灌区人民的生活质量,解决丘陵山区的人畜饮水问题,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水资源保障;保障灌区的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对维护灌区的社会稳定起到不可替代的贡献。
青峰岭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该研究可以作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是建设部门申请建设执照和同有关部门鉴订合同的依据;是项目进行初步设计的基础;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是建设项目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并且作为环保部门审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VI战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VI战略必须不断调整、完善和成熟。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就是要将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通过静态的、具体化的、视觉化的传播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和正确、准确、快捷地传达出来,并贯穿在企业的经营行为之中,也就是使企业的精神、思想、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等主体性内容通过视觉表达的方式得到外显化。使社会公众能一目了然地掌握企业的信息,产生认同感,进而达到企业识别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VI应以建立企业的理念识别为基础,也就是说,视觉识别的内容必须反映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方针、价值观念和文化特征。并广泛应用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进行统一的传播,和企业的行为相辅相成。
只有从识别和发展的角度,从社会和竞争的角度,VI才能更好的进行定位,并以此为依据,企业自身认真整理、分析、审视和确认自己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企业使命、企业哲学、企业文化、运行机制、产业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使之演绎为视觉的符码或符号系统。这时设计成视觉传达的基本元素,可以统一地、有控制地应用在企业行为的方方面面,使其在具体的条件和背景下得到充实,使有限的内涵产生无限的外延,在观众的心目中,真正成为企业的同一物,而不是装饰品。
所以说VI的设计不是机械的符号操作,而是以MI为内涵的生动表述。
所以,VI设计应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VI设计应该坚持风格的统一性原则;强化视觉冲击的原则;强调人性化的原则;增强民族个性与尊重民族风俗的原则;可实施性原则;符合审美规律的原则;严格管理的原则。
现代企业为什么要有VI在品牌营销的今天,没有VI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它的形象将淹没于商海之中,让人辨别不清;就意味着它是一个缺少灵魂的赚钱机器;就意味着它的产品与服务毫无个性,消费者对它毫无眷恋;就意味着团队的涣散。
企业或机构可以通过VI设计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规范系统、有控制的将企业或机构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独特的视觉符码,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增强品牌美誉度和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提升品牌价值和附加值。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形象识别系统应运而生。60年代全球最早导入VI的著名企业如美国可口可乐、70年代日本、80年代风行台韩。80年代末国内一些企业如太阳神、健力宝,到后来的康佳、创维、海尔都相继导入。他们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科学有效的视觉转播不无关系。在中国新兴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有效的形象识别系统必不可少,这也成为企业腾飞的翅膀。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设计任务:使用PSAICDR等相关设计软件设计一套完整的企业VI识别系统设计内容:
(1)VI基础系统的设计
企业名称
标志及标志创意说明标志设计规范标志墨稿、反复稿标志网络制图标志标准制图规范标志字体简称中文字体全称中文字体
标志与文字组合(简称)标志与文字组合(全称)标准色、辅助色辅助图形
背景色使用规定背景色度、色相吉祥物
(2)VI应用系统的设计
办公事物用品公关活动用品
3、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标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形式。
2.标志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法。
难点:
1.标志设计中的创新(创意)表现。
2.CI设计中VI设计。
3.标志的基础系统中的细节问题
4、论文提纲
一、研究背景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持续增长,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暴雨积涝灾害。从古至今,暴雨积涝灾害一直是人类难以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中国的暴雨洪涝灾害愈发严重:“20xx年7月12日,哈尔滨多处上演‘水漫金山’”、“20xx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导致严重内涝”、“20xx年6月18日,到武汉看海”、“20xx年深圳6.13特大暴雨”……数量之多,不胜枚举,这些新闻无不说明暴雨洪涝已成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大多城市的通病。暴雨积涝灾害对城市水利、农业、交通、工业等方面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同时通过人口死亡、疫病爆发等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造成的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程度更是难以估计。
造成城市暴雨积涝灾害的原因主要有气候和城市建设两方面的原因。从气候角度来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产生变化,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城市出现暴雨积涝灾害;从城市建设角度来说,主要是城市建筑和硬化面积过大,植被覆盖率过低或者遭到破坏,城市的吸水、存水能力差,其次是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不足、重建轻管。
目前,城市针对暴雨积涝灾害采取的工程性措施主要有修建蓄水池、增加排水泵站、加大排水管径、在线蓄水等,这些措施需要占用大量的城市地下空间,投资大,维护困难,废弃后无法回收利用,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其他措施如增加绿化面积也会引起城市用地紧张等问题,浪费城市空间资源。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应用现状
LID技术于1990年末发源于美国马里兰州的王子县、西雅图和波特兰,是由马里兰州环境资源署首次提出。之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LID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广泛应用。在美国,LID设施的应用还形成了绿色道路、绿色社区等理论和方法;在澳大利亚,LID的应用称为水敏感城市设计;在英国,LID技术应用于城市排水系统,形成了可持续城市排雨水系统;在加拿大,LID和场地设计相结合,形成最优场地设计、保护性设计等;在新西兰的应用称为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
随着对国内雨水问题的重视,雨水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多起来,LID在国内已有10年的研究和实践,于20xx年形成了“海绵城市”.
20xx年4月中国北京大学在《20xx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一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xx年2月17日发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xx年工作要点》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20xx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20xx年4月2日,国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宣布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西咸新区、武汉、重庆、贵安新区、遂宁、南宁、常德、鹤壁、济南、萍乡、厦门、池州、嘉兴、镇江、白城、迁安16个城市。
三、研究目标及意义
鉴于传统城市普遍存在的暴雨积涝灾害和道路排水问题,而国内的海绵城市和LID发展和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对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进行系统化设计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分析,探讨海绵城市与LID、海绵城市道路与LID的关系,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系统地对城市道路进行了LID设施的选择及其组合优化设计;针对案例进行实地调查,探讨LID在海绵城市道路中如何应用。
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建立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其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技术。
论文的研究意义: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对解决城市雨水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内容
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研究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分析其与LID的关系及对LID设施的选择。
2)构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完整体系,从路网规划和道路设计两个层面进行具体研究。其中,道路设计重点研究停车场和广场的LID设施组合优化设计,道路与红线外用地衔接中重点研究建筑、小区的优化设计。
3)将研究的设计理论成果应用于商洛城市道路系统,并通过SWMM模型进行模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