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开题报告 > 详情页

开题报告(推荐5篇)

2022-07-11 22:33:3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题报告(推荐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开题报告(推荐5篇)》。

第一篇: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目的

招贴是一种强有力的信息传播方式,招贴按受众人群分可分为:政治招贴、社会公益招贴、文化招贴和商品招贴等。其中文化类招贴在招贴设计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设计求主题鲜明、创意独特。在招贴的创作中,首先应注意其构成要素图形、文字、色彩的合理运用,还需要根据招贴主题和内容进行合理的表现,其次,在招贴设计中,应有合理的版式结构,具有构成法则规律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从整体效果上看,应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和问题的说服力,创意应切题,印象主题招贴属文化招贴范畴。

(1)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许多人对我国传统民族艺术的陶瓷文化不够了解,人们缺乏对陶瓷文化的重视。“瓷都印象”系列招贴设计这一课题,一是为了向人们宣传中国的民族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瓷都文化,并重视中国的民族艺术;二是将民族特色的元素运用到城市印象主题招贴设计当中,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可使人们通过招贴对我国的瓷都景德镇这一城市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2)当今越来越多的人盲目推崇外贸产品,而国货在中国市场越来越没有地。GMC“中国制造”这一选题,一是为了唤醒人们对国产商品的重视;二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

2.意义:

(1)在“瓷都印象”系列作品中,文化味会更浓,我会将青花、釉里红的色,梅瓶的形,运用正负形的形式,与具有中国特色的旗袍相结合,将青花的淡雅与中国东方女性的气质相结合,从形、色、意上三方面去考虑“瓷都印象”。使受众能够通过系列招贴认识瓷都,了解瓷都的文化,在头脑中形成“瓷都印象”。使人加深对陶瓷文化的印象。使得文化招贴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2)在GMC“中国制造”平面广告招贴系列中,我会将具有现代感的能投体现生产制造商的条形码,与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元素相结合,向更多的人传播中国制造的声音,传播中国文化,以鲜明的主题和独特的创意体现让“中国制造”成为优质标志的主题。体现古典与现代的相互结合,具有时代性,同时具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招贴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丰富了人们的视觉和精神生活,招贴强烈、简洁、直接的视觉元素是招贴显现无比魅力之所在,它的感染力往往超越文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

文化类招贴设计不同于商业广告,它往往通过更宽的思路起到对某种文化的宣传作用,具有强烈的文化气息,通过招贴的形式展示给人们某种文化,从而促进文化上的交流。

1.发展现状:目前许多城市印象的招贴设计所体现的是某个城市的特点和元素的提取,虽然元素提取的很到位,从画面欣赏角度上看很美,但表现手法却较为单一。城市印象类招贴设计应该具备某些更深的意义,做为一种文化招贴应该横向纵向的延伸,使观众在看完后会深思,这样的招贴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才能更加体现其自身的价值所在。

2.前景展望:

(1)在创意上,立意新颖、独特,创意上横向纵向的延伸使得文化类招贴更具有深刻的意义。

(2)在文字、图形、色彩等构成要素上,各元素间的关系运用将越来越合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整体效果上,设计软件的更新和后期印刷水平的提高,不管是在造型还是色彩上将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整体效果将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文化类招贴将具有更深的意义,使观众在看完后会深思,起到实质性作用,其自身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三、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

(1)景德镇作为我国的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气息,“瓷都印象”作为一个文化系列招贴要从瓷都文化的特色出发,以青花、梅瓶等特色作为载体向人们宣传瓷都景德镇,达到将瓷都文化推广的目的,使受众能够通过系列招贴认识瓷都,了解瓷都的文化,在头脑中形成“瓷都印象”。

其次,招贴要有独特的创意,分别从形、色、意三个方面考虑去体现瓷都印象。

再次,要有良好的造型视觉效果,和色彩视觉效果。从色彩和造型上使受众产生较深刻的“瓷都印象”。

(2)GMC“中国制造”平面广告招贴同样做为一个文化系列招贴,从招贴的创意表现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创作;利用招贴是传达信息的载体这一特点向更多的人传播中国制造的声音。首先在创意上要独特,上至四大发明下至现代高科技的发明,中国发明制造不计其数,所以要选用有中国特色具有代表性的形象作为创意元素;其次要具有时代感,以鲜明的主题和独特的创意体现让“中国制造”成为优质标志的主题。

四、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1、确定选题阶段20XX年3月1日至8日

了解需求,参考资料做初步的设计方案。

2、查阅资料市场调查阶段20XX年3月8日至15日

对目标市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调查,找到准确的定位。

3、创意构思阶段20XX年3月15日至26日

在创意构思上要抓住主题横向纵向的联系延伸,拓宽思维,以小见大,使得文化招贴传递更多的信息,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4、草图绘制阶段20XX年3月27日至4月4日

在此阶段主要是对自己创意构思阶段的创意验证,在此阶段在版式排列上要多设计几种方案,通过比较得出最优设计方案。

5、电脑制作阶段20XX年4月4日至4月18日

在草图绘制阶段后,将最优设计方案进行电脑初步制作,将手绘稿以电子稿的形式展现。

6、修改定稿20XX年4月18日至5月8日

在初步电脑制作完成之后,要对招贴的介个重要组成元素进行认真推敲研究,将文字、色彩、图形达到最优组合,使得作品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且要选用合适的广告语。

第二篇: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为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我国中小学正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因此,近年来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正日益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其宗旨就是试图通过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来推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为此,我们就如何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我校确立的实验课题是“构建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验时间是XX年――20xx年。

二、研究目标

xx年――xx年,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重点,以新课程培训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为中心,以运用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全员培训为主线,建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

目标一:建立共同远景,促进教师从“适应性学习”进入更高层次的“创新型学习”,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每周的业务学习,明确内容,强化措施,保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目标二:建立团队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从一个现实的人向理想目标不断逼近,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自主学习,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目标三:建立学习型组织,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和提供一个民主的、平等的、双向沟通的良好学习氛围,为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坚持岗位练兵,开展各类教研课竞赛活动,使科研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三、研究内容

(一)构建教师教育发展体系

1、探索与寻找教师教育发展培训的有效模式,建立有效的教师教育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开放的教师教育发展体系,并在实践中推广。

2、探索有效的校本培训的模式与策略。

3、探索研训一体化培训的有效模式与策略。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探索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的培训内容,构建开放的“以人为本”的培训内容体系。

2、探索教师内需性培训的培训内容,构建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体系。

四、研究重点

1、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校本研修,即“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培训。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是培训的起点,培训的归宿是解决这些问题。加强运用信息技术、远程网络教育的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教育信息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强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整体推进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新课程通识培训项目、新课程学科培训项目的持续发展。

2、教师要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深入,教师的角色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意味着教师要改变原先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形象,从“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转变,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指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进行反思、研究,已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自己要成为学习者。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上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和前进,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一次宝贵的学习、发展机遇。新课程的实施,本身也是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认真领会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成为自觉的研究与创新、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关注具体教育教学情境,把教学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把一些成功的经验升华为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素养,促进专业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创新的要求,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2、改变过去教育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的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的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主要为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要使他们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生存的基本能力,而且知道如何去拓展这种能力。所以说,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对象,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角色也应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新的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培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对转变学习方式有利的课程观念,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习过程的组织与指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改变学生以前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并具体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特别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改变以往单纯的接受式学习,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自觉主动地转变过去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这也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从以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

3、端正教师善于合作的态度。

人的合作能力已经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

当今社会,任何一项科学发明,再也不大可能完全是由个人来完成的,而必须依靠整个科研小组――也就是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因此,教师的合作能力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合作能力,首先体现在对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教师间的合作需要我们教师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其次,教师还要加强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师要经常向管理者汇报和阐述在实施新课程中自己的一些尝试和困惑,以得到学校的支持与帮助。

新课程还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从而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程。合作要从改善师生关系做起,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素,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另外,教师应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争取家长对新课程的认同,这点尤为重要。

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师要经常向管理者汇报和阐述在实施新课程中自己的一些尝试和困惑,以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4、激发教师积极反思的热情。

教学反思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础。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教师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要成为研究者。到底怎样才能成为研究者?怎么提高,怎么发展?9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一个公式: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职业发展。该公式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教师教学有三大特点:一是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二是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三是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意味着教师工作要有创造性)和不可重复性。

学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方法,这正是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之处。创造过程靠自己的经验。教师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因此教师必须有应变能力,这也靠自己的经验。但是经验从哪里来?教师的经验主要从实践中来,是教师在实践中的体验,所思所想。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提出,在教学反思中学会设计;在教学反思中学会交往;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这说明,教师不应该只是教书,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应该常常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思、所想、所悟,不断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反思,努力使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成为新课程所要求的研究型教师。

新课程中的四个关系和四个强调:

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b、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c、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因此,反思是新课改的需要。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教书,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才不会不断的重复,才会不断地总结,不断的反思。这就是教育科研的起步,是教育科研的基础。

第三篇:课题的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高中生作文语言枯燥的解决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写作能力也才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终极体现。但在当前语文教学功利化严重的形势下,作文的教学也体现出明显的功利化色彩。如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作文的模式化倾向严重,语言上表现出为语言而语言的弊病,开头一段排比,不管它与主题是否吻合;或当头一个题记,不管它是否能够揭示文章主旨,大有以华丽的辞藻懵人的感觉。更甚者干脆背诵几段开头或结尾,以不变应万变,只要作文,稍加改造后默写即成。还有指导学生掌握几个名人,用华丽的辞藻对其包装,再引其几句名言或诗文打造几篇文章,然后逢作文即默写套用,迅速成文。结构上也大致如此,可以说中学生作文的“新八股”正在形成。作文已经完全沦为应试的技术,而非真正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创作了。

本课题的提出就是针对解决学生机械式作文的问题而进行的。我们力求通过课题的研究,把学生被动机械地作文扭转过来,让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大脑、通过自己严密而细致的思维来丰富语言,进而创作出有自己语言特色的精彩作文。如果在教学中不能有效解决语言枯燥的问题,整个的语文教学都可以说是失败的,这一失败的实质是语文教学背后对思维培养的缺失。当然,这是当下语文教学过于琐碎,过于强调字词句的理解而造成的。因此,本课题的探究不仅仅是对作文语言枯燥的研究,更是对语文教学的根本进行的一次深入思考。通过这一研究,定会促进语文教学更加趋向于科学,趋向于回归语文的本真。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高中生作文语言枯燥的解决对策研究”,这一课题是针对已经具有相对完整的形象与抽象思维能力的高中生而言的,思维的空洞与粗糙是造成学生作文语言枯燥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则要针对思维展开训练,语言之本解决好了,语言之木自然壮大。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阶段:

1、20xx年5月9日前提交开题报告。

2、20xx年5月10日至8月30日,储备研究资料。

①阅读心理学有关思维的书籍并采集一些与中学生思维相关的资料。

②搜集古今中外经典名句段,尤其注重那些有思维又有文采的语段、文章。

③根据教学安排编制课时计划,并制定教案计划。

④编制书写教案,尤其注重设计训练学生思维与语言的作业。

3、20xx年9月1日至11月20日,课题研究。

①心理准备:9月1日至20日,从心理学角度给学生作以思维的训练与指导。采用品味名段的方式,使学生逐步感悟如何丰富自己的思维,如何使思维更加条理化。

②模仿练习:9月21日至10月21日,从经典名段与篇入手,指导学生通过模仿写作来丰富自己的思维和语言。通过模仿别人的思维进而生发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③综合实践:10月21日至11月15日,进行综合的作文训练,以检验研究效果。

④整理总结:11月15日至19日,整理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⑤结题申请:11月20日,提交结题报告。

二、总结应用:

如果课题研究取得成果并结题,将根据专家们的指导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过程,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中学生作文的审题、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一整套作文教学的思想,用来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拟撰写论文《高中生作文语言枯燥的解决对策》,将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收获整理后,进行条理化,从而能够应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拟或能够直接进行推广,给其他教师在同方面进行研究时提供帮助。

2、形成3个优秀的教学设计,针对心理准备、模仿练习、综合实践三个阶段,各撰写出至少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以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积累素材。

3、制作3个优秀的教学课件,针对心理准备、模仿练习、综合实践三个阶段,各设计出至少一个优秀的教学课伯,以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积累素材。

4、收集学生优秀的模仿练习作业若干、综合实践作品若干。

第四篇:语文课题研究立项报告

编号*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立项申报书学 课 课科 题分 名类 称小学语文 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吕函 陈丽 刘民杰 白洁 陈彦伟题主 持 人课 题 组 成 员 张兴英 主持人工作单位 申 请 日 期*州市高集镇高岗学校 2015 年 6 月 20 日*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制-1-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 主持人姓名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河南省*州市高集镇高岗学校 全称 话 邮政编 电子邮箱 2972254387@qq 码 姓名 主 要 成 员 张兴英 陈丽 刘民杰 白洁 陈彦伟 最终成果形式 (专著、研究报 告、论文、其他) 研究报告 计划起止时间 2015。20--2016。20 *别 出生年月 女 女 男 女 男 1980。5 1978。9 1978。8 1977。10 1970。7 *职务 中小学二级 中小学二级 中小学二级 中小学一级 中小学二级 工 作 单 位 474180 15037731801 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策略研究 吕函 *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研究专长 1979。4 调查研究*职务中小学一级联系电 15037783792高集镇高岗学校 高集镇沈堂学校 高集镇杨营学校 高集镇杨营学校 高集中心小学经费预算1000 元-2-填表说明一、本表须经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 担信誉保*并加盖公章。 二、申报书各项内容用电脑打印,要求语言严谨,字迹清晰。 申报书需报送一式 3 份,a4 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同时提供与 纸质申报表一致的电子稿。 三、课题主持人限 1 人,须为中级及以上职称;主要成员限 5 人以内(不包括主持人),不受职称限制。 四、各乡(镇、办)中心学校、各高中、局直各中小学校、 幼儿园以及经过审批的民办学校负责申报的组织工作。 五、材料报送地址:*州市基础教研室课题办(教科所)联 系 人:康 全召 联系电话: 62967070 13733116017电子邮箱:kwk2003@126-3-二、课题设计论*问题的提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研 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等。(可加页)问题的提出 1 、理论意义 对小学生写字提出的要求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 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硬笔书写楷书,行款 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在 [评价建议"中指出[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 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义务 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 质量。"[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 习惯,减少错别字。" 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多数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写字方面没有良好 的行为习惯。具体表现为:姿势不正确,书写规范程度欠佳,更谈不上行款整齐, 美观;在识字方面学生的识字能力较弱,导致错别字现象特别严重,出现这样的 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基本的写字方法,没有养成良 好的写字习惯。基于以上情况我课题组提出了这一课题。 2、实践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写字也具有育人的功效。我们对部分学习品学兼优的学生-4-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经常参加写字训练,并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具有严谨、 认真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由此可 见,写字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核心概念的界定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 向或社会风尚。 书写习惯: 是经过长期练习和书写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一种技能, 是由语言、文字作为主要刺激物在大脑皮层建立起来的一种巩固的动 力定型。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指在小学阶段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书 写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汉字的习惯,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的汉字,逐步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行 款整齐和美观,并具有一定的速度。 写字教育评价:根据对[识字写字"教学 所提出的具体目标,制订科学易行,分层次的评价标准,最大程度地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对小学生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和书写技能作 出价值判断的动态过程。写字 :本研究所指的[写字",是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一般书写,主要是指 生字教学中的指导书写以及学生学科作业中的书写。中、高年级是在方格本上的 钢笔字书写。与一般概念上的书法(包括硬笔书法),有一定的区别。 写字能力:写字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本研究所指的写字能力,是小学生在-5-课堂和日常生活中,能够把汉字写正确,写工整,容易让人辨认,并且写字具有 一定的速度。 良好的书写习惯 :即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 。 良好的写字姿势是基础。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 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学生正处于生长发 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 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4、国内外的同类研究 关注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从有了文字,就 产生了传授文字的写字教学。早在*骨文、金文时代,就开始了家传师教式的写 字教学;秦汉时出现了私塾,把识字、习字作为传授文化启蒙的重要手段;到了 清末明初废科举兴学堂,中小学开始设置了写字课。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以临习 名家碑帖为主要方式的写字课,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才有了较完备的教学 计划,教学纲要和教材。在当今课改的大浪潮中也有很多教师已经或正在研究小 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也有很多的研究报告、论著诞生,但就我校学生书写习惯 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一致认为: 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对学生终身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都非常重要,是 学校教学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必须加强研究,抓紧改进。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本课题的提出适应了教学社会的发展需要。-6-5、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 1、研究目标 (1)、探索出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课堂 教学模式。 (2)、通过研究, 探讨出学生写字兴趣和 良好的书写习惯 的培养途径与方 法。 (3)、定期进行阶段*总结,进行反思,调整和修改研究策略,探究出培 养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方法经验。 (4)、探索出小学写字教育活动评价体系。 2、研究内容 (1) 调查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写字能力状况, 为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写字的方法提 供依据; ( 2) ( 3) ( 4) ( 5) 提高小学生写字教学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小学生写字兴趣研究; 规范写字姿势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研究 课内外结合,提高小学生写字训练的效率,提高小学生写字整体水平的研究。 3、研究方法 ( 1) 文献法: 深入学习关于书写规范汉字的相关教育理论, 设计研究的策略。 ( 2 )行动研究法:根据制定的的策略,不断地进行验*,结合实施的情况,及 时调整策略,寻求书写规范汉字的最佳途径。-7-( 3 )个案研究法: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写字特点进行研究,设计教学策略,实 施教学,形成教学案例。 (4)经验总结法: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 撰写研究总结。 (5 )调查法:主要用于问题分析,通过问卷、访谈、练习分析等找出学生容易 经常出现的错误,为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写字的方法提供依据。 研究的创新点 在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整洁、美观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 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以及乐学求美的良好素质。-8-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与分工;研究安排与预期成果;主要参考文献;实验设 施与经费保障等。(可加页)一、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与分工 课题主持人 吕函:中小学一级教师,*州市优秀教师,论文曾多次获市一等奖。负 责课研究全面工作 ( 侧重于课题的组织管理和材料的整理归档及研究报告的撰 写 )。 课题成员 张兴英:中小学二级教师,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曾获市优秀班主任,发 表多篇论文,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成绩显著。负责培养学生写字兴趣的研究。 陈 丽 :中小学二级教师, 曾获市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荣誉。负责良好写字习惯的研究。 刘民杰、陈彦伟: 中小学二级教师, 负责正确写字方法的研究。 白 洁: 中小学一级教师 ,在一线教学,长期进行教学研究。负责总结整理归档材料。 二、研究安排 1、准备阶段 (2015 年 6 月 --8 月) (1)、 调查分析学生的书写基础、书写兴趣、书写习惯、书写能力等,写 出学情调查报告。 (2)、成立课题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做好成员分工。-9-2、研究阶段( 2015 年 9 月 -2016 年 5 月) (一)、初步研究阶段 ( 1)、 组织教师学习课标和小学生写字的教学理论。 ( 2)、收集资料、信息、进行文献研究。 (二)、研究阶段 (1)、以学校开设的写字课程为契机,把写字教学深入到课堂教学领 域,探索符合本年级学情的写字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写字教学的有效*,从而 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写字质量。 ( 2)、 找到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探究课堂外强化学生写 字能力形成的策略方法,建立写字文化环境。 (3)、定期进行阶段*总结,进行反思,调整和修改研究策略, 探究培养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方法经验。 (三)、总结阶段 ( 1)、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 (2)、继续完善研究方案,总结研究的成果 。 4、结题阶段 (2016 年 6 月) 根据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10 -三、预期成果 撰写的研究报告。四、主要参考文献 1、 2011 版 *师范大学 2、 张延阳 上海教育出 版社 2003 年 03 期出版社 3、 楼祖民 4、 陈美根 2003 年 04 期 5、谢毓撰写的五、实验设施和经费保障 参研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有完备的课题研究制度和指导体系,对 课题研究在经费、人力等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保*课题顺利有效地开展并按期 结题。- 11 -四、课题立项评审课 题 主 持 人 所 在 单 位 意 见 专家组评审意见: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公 章):组长签字: 立 项 教育体育局审批意见: 评 审 意 见 盖 年 月 章 日 年 月 日- 12 -

第五篇:立项课题报告

究>研究报告

课 题 负 责 人 车海娜

课 题 组 成 员

结题报告执笔人

荥阳市第四初级

2014年

研 究 报 告

该课题在荥阳市教研室的指导下,由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承担,共有2位教师,300余名学生参加本次研究。课题从2013年底开始研究实施,我们从问卷调查着手,然手撰写调查报告、研究计划,再向荥阳市领导和专家提交立项申请书,于2013年月经荥阳市批准立项为荥阳市教科研研究课题,之后我们采取学月研究目标制,促进研究工作有序推进,现在已按研究计划基本完成预定研究任务。并产生了一定的效应,并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1。 时代背景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潮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它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学校教育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语文学习怎么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首先应该是拓宽语文教学资源,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

力构建课堂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之间融化沟通的语文资源体系,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观发展。而语文课外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

2。 现实背景

我校为公办寄宿制学校,采取的是封闭管理模式。经调查,这种寄宿制学校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在校的时间从早上7:00-下午5:00以及晚上7:00以后都是统一学习时间,这种统一作息时间的管理特点使学生整天都在老师组织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自主的课外阅读。

(2)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是参差不齐和杂乱。他们往往沉缅于流行的时尚文化快餐,不重积累,阅读方法不当,所以收效甚微。

(3)在历年的中招考试中名著阅读的比例也越来越重,考察点也越来越细。

(4)教师无力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由于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整天都在老师组织的课堂教学中学习,语文老师没有多余的时间专门进行课外阅读。当然,若能得到重视,寄宿制学校统一管理模式也更有利课外阅读的规范组织和指导管理,学生较好的家庭经环境也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基础条件。

3。其他相关研究述评

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学校、教师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了专题研究。经过上网查询,了解到他们有的已经进行专题立项,有的正在开展细心的研究,有的已经取得优秀的成果。经过我们的学习,我们发现这些研究者几乎都是教育专家或公办学校教师,他们的研究成果能给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很多学习和帮助的地方,但我们作为一个寄宿制学校,我们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所以我们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需要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二)研究意义

1.探索系统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方法和活动模式。

2.提高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技能和综合教学技能。

3.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促进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4.培养学生处理课外阅读资源信息的能力。

二、课题界定

在此课题中,[寄宿制学校":指学生从周一至周五全部在学校内学习和生活,中途非特殊情况不能离校,这是课题实施的环境和背景。

[中学生":指义务教育7-9年级的学生,这是课题实施的对象。

[课外阅读活动":一方面指课堂之外的学生阅读,这是学生的阅读时间;另一方面指课本之外的学生阅读,这是学生的阅读材料和内容来源。是课题的研究重心。

[有效开展":有效指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达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情况和阅读能力形成情况。就教师和学校引导而言,就是要探究一种课外阅读活动规范开展的模式,从而能使学生能从量上和质上完成课标阅读任务,并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具有较好的自主阅读能力。

[实践研究":指结合我们的常规教学活动进行研究,点明了研究的方法是行动研究,是在实践中去探索。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中指出:[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内容

中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时期,我们将以课外阅读为重点,以读书活动为载体,着力研究中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分级目标有效达成的实施途径和推进方法,从而营造书香校园,培养[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荣,以读书求进"的学习型阅读型少年。具体如下:

1.研究从哪些方面完善学校、班级和家庭三个层面的课外阅读硬件设施,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物质条件。

2.研究如何利用课前准备时间、自习课时间、课外活动时间以及周末月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3.研究如何有效利用阅读课开展好课外阅读的开展。

4.研究如何利用课间古诗文诵读和每年的古诗文诵读节活动解决学生课外阅读的传统*经典*和趣味*难题。

5。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指导研究。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适时推荐有效书目,并把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和生活中去。

6。研究怎样组织好阅读指导课和阅读汇报课,提高教师指导技能。

7。探索家校合作方式,共同给力课外阅读引导。

大家都知道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家长和家庭的因素,作为寄宿制学校同样如此。虽然我们的学生几乎都是住校生,从星期一返校后到星期五上午离校,学生们都是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但学生的课外阅读首先需要购买书籍,家长也可能愿意买,但买多少书,买什么书,这就需要家长们的支持和教师提供恰当的建议了。其次,学生周末、月假和其它大假回家,更需要家长们提醒和督促孩子看书,这就又需要教师提出要求和给予相应的方法指导了。

(二)研究目标

1。 完善学校、班级和家庭三个层面课外阅读硬件设施,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物质条件。

争取学校支持,在学校充分有效利用图书阅览室、阅报栏、读书墙报等;在班级开展学生捐书活动,建立班级图书柜和在黑板报上开设名句推荐栏;引导家长为学生布置孩子书房或书柜。

2。探索形成阅读指导课和阅读汇报课课型模式。

一方面开展阅读指导研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会阅读。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探索让教师们掌握有效的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形成独特的阅读指导课和阅读汇报课课型。以前学生看课外书要么像看电视一样看看画面,要么是随意翻翻,这显然是不够的。但进入中学以后,他们的阅读对象变成了成本的书,这

又不能跟语文课堂上拿着每一篇文章都要细嚼慢咽一样去读。我们就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地阅读成本的乃至成套的课外读物,甚至还教他们应该如何读报纸新闻。我们要探索出一些易于*作的阅读指导课和阅读汇报课课型模式,便于其他教师一学就会,在此基础上去形成个*和特*。

3。探索出丰富多*的读书活动实践活动形式,有效地展示学生读书的成果。 我们从学校和班级两个层面组织各种阅读展示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平台上获得成就感,从而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有效地推动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不仅要会读,更要自觉地读,快乐地读,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能持续有效地开展。

4。 探索形成家校合作方式,共同协作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引导。

大家都知道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家长和家庭的因素,作为寄宿制学校同样如此。虽然我们的学生几乎都是住校生,从星期一返校后到星期五上午离校,学生们都是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但学生的课外阅读首先需要购买书籍,家长也可能愿意买,但买多少书,买什么书,这就需要家长们的支持和教师提供恰当的建议了。其次,学生周末、月假和其它大假回家,更需要家长们提醒和督促孩子看书,这就又需要教师提出要求和给予相应的方法指导了。

五、实验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我们上网查询或阅读相关专著,找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了解其他学校和教师开展此方面课题研究的现状、困难和成果。如、苏霍姆林斯基百度文库里以及多次向朋友学校学习她们学校的课外阅读实验研究。

(二)调查法

我们先后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发出问卷调查300多份,调查本校学生各阶段的阅读习惯、能力,调查各班集开展读书活动情况,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为我们的研究计划和后面的研究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在后面的研究中,我们也不断的调查老师们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和学生课外阅读开展情况,及时修订了我们的研究计划,推荐课题研究实实在在地进行。

(三)比较法

将开展实验研究的班级学生和其他未开展实验研究的学生进行对比,同时也将参研班级的学生进行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对比分析,掌握参研班级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与变化,为后续研究寻求更科学合理的培养策略。

(四)经验总结法

经常反思,及时总结研究工作中的得失和感受,记录自己在研究中的典型案例,再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撰写成经验文章。

(五)个案法研究法

对课外阅读习惯好和*阅读能力高的个案以及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差的个案做广泛深入的考察,收集整理有关个案的阅读活动资料,包括笔记、日记、录音等,推广优秀经验,用榜样激励和影响全体学生。

(六)课例研究法。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开展阅读指导课和课外阅读展示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例教学研讨,探索出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型或教学模式,便于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推广使用。

六、研究的步骤与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实验准备

提出问题

2013年下半学期起,我们开始教学研究工作,当时,学校已经在班级图书角、图书阅览室等硬件方面作出一些设施,也开展了一些相关诵读活动。但我们发现,这些硬件设施还有待补充和完善,已经建成的充分利用不够,开展阅读活动还不够丰富,校园里的阅读氛围还不够浓厚。在随后对学生的学习阅读现状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研讨后,我们最后确定把[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效开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2013年下学期,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正式启动,我们经自愿申请和讨论协调,最后由郭晓冬老师制作调查表分别对学生、教师、家长作出问卷调查,详细分析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老师、家长们的观念认识现状,由我组织学习新并整理出其中提出的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明确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找到该课题研究的政策依据和理论依据,撰写出课题,并调查我校的作息时间和关于阅读方面的一些管理措施,找出寄宿制学校在中学生课外阅读开展方面存在的组织管理问题和优势,再上网进行相关问题的查新,

各学校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成果,在此基础上撰写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最后提交立项申请。

(二 )第二阶段:实验探索

1.立项并开题

课题立项申请提交以后,我们按计划积极开展了研究工作。

2。以选定班级的学生为对象,进行研究,及时反思和小结,根据实验的进展,对课题方案做必要的调整。

(三)第三阶段:实验创新及改良

1.按实验研究计划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验*、修正方案,形成最佳研究策略。

在撰写开题报告时,我们认真准备。课题开题后,课题组采取学月研究目标制,在每学月初就由课题组负责人拟定学月研究工作计划草案,然后在课题常规研讨会上进行讨论修订,最后制定出每学月的研究工作内容、目标及相关内容。我们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班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实践研究,实实在在地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

2.对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进行后期的调研测试、分析研究。

时间很快进入2014年春期,按原定研究工作计划,我们是要在2014年底就要结题。我们一方面认认真真开展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开始着手汇总整理资料,准备结题。

(四)第四阶段(实验总结与验收)

我们在2014下半年结束时就开始要求所有参研教师开始系统地收集整理资料,做好实验的总结。我们讨论并开始着手结题的相关工作。最后确定由我撰写结题报告等资料,郭晓冬负责收集资料,整理出各项成果的印*资料。

七、课题研究的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增强了语感,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在学校内产生以下效果。

(一)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拓展*阅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了[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氛围。据学生问卷调查得知,有30%的学生特别喜欢课外阅读,60%的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只有10%的学生不太喜欢阅读,这已形成可喜的局面。每天下午自由活动的时间,学校图书室里总是挤满了借书的同学。据学校图书管理员统计,每学期学生平均借书量达5本以上。其中最多的学生一年*读书近百本。现在学校里的学生对于一些世界名著、当代名人名作都熟知于胸。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利用率达到了94%。另外,同学们还经常到书店购置书籍。经调查统计,学生平均阅读总量完全达到了的要求。

在课题的带动下,每位实验教师都能够做到实实在在地开展教学研究,科研意识明显增强,科研能力也不断提高。她们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在教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八、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认真总结,我们认为该课题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一)同学们积极总结研究中的心得体会,撰写出部分有价值的经验文章。

1.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密切结合。

我们认为,语文教材上的课文只是一种范本,学生要学好语文是要靠大量的文本实践阅读。因此,我们教语文只是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我们教教材但并不拘泥于教材,我们结合教材课文范本和教材单元编排主题,我为学生们推荐相关经典的文本或书籍,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向主题*、经典型发展。

作业一般都有课外阅读的要求。如早读可以读报刊杂志、读自己的故事书;周末月假的作业是完成几页的读书笔记或办一张主题小报。学生在这些作业方式中自然要去多查阅资料,多进行课外阅读。

2.习作指导与课外阅应用整合。

[学以致用"是我们要求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还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多引用课外阅读中收集的好词好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组织好阅读指导课和阅读汇报课,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有效的阅读指导课。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应当从单一的篇章向成本乃至成套的读物发展,这样阅读的难度也增加了不少。针对这一难题,

我们从七年级起就开始探索阅读指导课和阅读汇报课的指导模式。通过实践,现在初步形成[迁移推荐-激趣引导-例段赏析-材料要求-自主阅读"的阅读指导课模式和[营造氛围-展示成果-知识抢答-故事推荐-朗读欣赏-启迪交流-写读后感"的阅读汇报课模式。

(五)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学生读书成果汇报展示形式。

1.形成了课前三分钟开展读书交流的常规

每节课前都有三分钟的准备时间,我们就利用在这三

分钟里,我们要求学生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做好上课

准备工作,第二件事是练习当周的古诗文诵读,第三件事

就是任意抽选一位学生做读书交流。

2.形成了每周班会时间开展讲故事或播报活动的常规。

我校每周星期一返校的下午第三节都是班会课,我

们就在班会课前任意抽取两位学生做周末新闻播报,时

间是每人三分钟左右。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上台交流

的胆量,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们学会看报,懂得新闻时事。

3.专开辟了校园好书推荐墙报。

我们专门在小学部中间的楼道旁开辟出一块黑板做

[好书推荐展台",为学生们介绍好书好文章,让学生们

在不经意间了解许多名著名作。

4.完善了校园广播的内容。

每天晚饭后是我们的校园广播的时间,我们与学校大队部联系,从校园广播中开辟出[时事新闻"[美文欣赏"等栏目,每天由播音员介绍一些时事新闻和声情并茂地朗读一些优美文段,在全校营造出一种阅读氛围,增加学生对时事的了解。

5.形成了课间古诗文诵读的常规与模式。

利用每天的大课间时间,我们让学生在体育锻炼前

集中开展英语诵读和诗文诵读活动。其中星期一三五为

[疯狂英语",星期二四为[古诗文诵读",我们先后

诵读了[三字经"[唐诗精选"[弟子规"等中华经典诗文。在这样恢宏的朗诵中,学校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

6.形成了每学年一次的[古诗文诵读节"常规。

为了检阅学生们平时的阅读情

况,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浓厚学校

经典阅读氛围,学校每年举办一次

[古诗文诵读节"。学生们将自己平

时阅读的故事、诗歌或以朗诵方式、演讲方式、或改编成话剧歌舞进行表演。从而使学生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改变了学习古诗文的枯燥、呆板等传统方式。

2011级小学生毕业会考成绩:1份

九、课题开展保*措施

为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保*学生课外阅读的真正进行,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首先加强教师学习。

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使教师们准确把握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目标。也上网学习其他教师和地区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相关著作,这是教师们能顺利开展此项研究活动的理论保*。

(二)增加了班级、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课外书籍储备,促进其它硬件设施建设,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物质条件。

学校建立标准的图书阅览室,充实图书容量;建立网

络教室,为学生提供多种阅读渠道;开辟阅读墙报、开辟

设立阅报栏、成立校园之声广播台;班级建立图书角,主

要以学校配备和学生捐书作为书籍来源;家庭建立孩子独

立的书房书柜。

为了给学生留出读书时间,我们加强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少作业量。在紧张的课程安排中专门设立阅读课,鼓励学生大课间到阅览室看书;我们还从本课题中分解出的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入恰当的补充阅读材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周末或月假,我们也把阅读作为实践*作业之一,促使学生去多读书。

(四)营造书香校园。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上与我们课题研究紧密配合,充分利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砖营造读书氛围。

(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举办专题讲座。

我们学校是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会,学校还

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我们就利用这些平台和时

机给家长举办专题讲座,引导家长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

展,让家长们重视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监管学生课

外阅读内容的选择,督促学生课外阅读目标的落实。我们引导家长们们在家里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他们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看书,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去熏陶感染学生,尽量避免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被强制*接受。同时,我们分年级制定了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推荐目录。这样,就可以让家长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了。

十、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缺乏具体的指导,许多工作做的不够细致。

(二)对实验教师缺乏跟踪指导,参研教师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过程和研究成果不均衡。

(三)实验研究过程中理*思考不足,及时总结经验不够。

十一、实验小结

一年多的实验表明,,是一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加快人才培养的实验。通过实验,弥补了现行的语文教材中阅读量小,学生阅读面窄的弊端。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从深度、广度等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实验,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化发展,也促进了教师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变,加快了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应的发展。

推荐专题: 课题的开题报告范文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