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开题报告 > 详情页

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开题报告要求(范文3篇)

2021-12-31 12:24:0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开题报告要求(范文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开题报告要求(范文3篇)》。

第一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内容及要求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题报告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内容及要求

一、题目来源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六、完成毕业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

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八、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注1:格式要求:

(1)题目名称:要求与毕业设计题目名称一致,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后各空一行。

(2)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署名:学生、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院系或工作单位)在题目下隔一行,居中,格式:学生:×××,×××学院(系),另起一行居中,格式:指导教师:×××,工作单位,署名采用小四号仿宋体。

(3)开题报告正文,撰写格式按毕业论文(设计)正文的排版格式规范要求。(见附件)

附件:

毕业论文(设计)的排版格式规范

1.原则上毕业论文(设计)均按以下要求排版、打印。

2.版面尺寸:A4(21.0×29.7厘米);版芯位置(正文位置):上边界3.5厘米、下边界3.0厘米、左边界3.0厘米、右边界2.5厘米、装订线位置定义为0厘米。

3.页眉与页码:页眉从第1页开始设置,距边界2.8厘米,采用五号宋体居中,奇数页页眉为论文的一级标题文字,偶数页页眉为论文的题目;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五号宋体、用“第×页(共×页)”的格式,处于页面下方、居中、距下边界2.2厘米的位置。

4.目录:“目录”用小二号黑体,居中;一级标题顶格,小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缩进2个汉字符,小四号宋体;标题文字与页码之间用点线,页码居右对齐。在目录中先依次列出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文献综述或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会议记录、中文摘要、外文摘要(页码用I、II、III、„„标注);然后列出正文(包含一级、二级标题)、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5.中外文摘要: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学生、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院系或工作单位)在题目下隔一行,居中,格式:学生:×××,×××学院(系),另起一行居中,格式:指导教师:×××,工作单位,署名采用小四号仿宋体;摘要内容空两个汉字符由“[摘要]”引出,用小四号宋体、两端对齐方式排列;关键词另起一行空两个汉字符由“[关键词]”引出。外文摘要另起一页,论文标题用小二号,其它部分用小四号,字体用TimesNewRoman体、左面对齐方式排列。

6.正文内标题:正文另起一页,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前后段间距1行或12磅。理工农医类专业正文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标引(阿拉伯数字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不加标点符号,如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1.1.2

1.1.3„„),一级标题用小二号、二级标题用三号、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用黑体加粗、顶格排列、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文科类专业正文一级标题采用中文序数(如

一、

二、

三、„„)标引、小二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排列;二级标题采用两边加圆括号的中文序数(如

(一)

(二)

(三)„„)标引、三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三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2.3.„„)标引、小四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各级标题中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NewRoman字体。各级标题与正文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

7.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New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8.文中图、表、公式:所涉及到的全部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代号符合国家标准。图以文中出现先后按“图1(空两格)图名、图2(空两格)图名……”(楷体五号加粗)随文排。表格以出现先后按“表1(空两格)表名、表2(空两格)表名……”(黑体五号加粗)随文排。图表中文字用宋体五号、不加粗,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NewRoman体。公式序号以出现先后按“(1)、(2)、……”编排在公式行顶右。

9.参考文献:位于正文结尾后下隔2行,“参考文献”4字居中,采用四号黑体;具体

参考文献目录按五号宋体、两端对齐的方式排列,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文献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格式如下:

期刊论文——[序号]作者(多个作者用“,”隔开,下同).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不带“年”字,下同),卷次(期号):起~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标注).译者(对译著而言).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析出文献——[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报告——[序号]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标准代号(标准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外文报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应大写),出版年月日,期号:版序

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公布日期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作者.文献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0.致谢:另起一页,用小三号、黑体、居中,致谢内容按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11.附录:附录另起一页,必须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排列,并用3号黑体靠左对齐方式注明“附录×”字样,附录内容按毕业论文(设计)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12.外文翻译:按照毕业论文(设计)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注:用外语撰写的论文可按对应语种的学术论文的格式、由所属院(系)提出相应的要求,但版面尺寸和基本格式应与上述要求一致。

第二篇: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2006年11月―2007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07年3月―2007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2007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5、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01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6、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1、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2、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2005年第6期第140页。

3、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04年第4期第38页。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4期,第54页。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6期,第33页。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第39页。

7、何蓓《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2004年第1期第204页。

网络资料:

1、《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2、《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3、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第三篇: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开题报告要求

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开题报告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

(一)题目及目录;

(二)内容摘要(中英文,约300字);

(三)关键词;

(四)正文;

(五)注释及参考文献等附录。

二、开题报告要求

(表格以后发下来后再填写,请大家先按要求中的内容准备相关材料)

1、格式

(1)课题名称;

(2)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署名;

(3)开题报告的正文撰写。

2、内容

(1)课题名称要求与毕业论文(设计)正文标题名称一致(一般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如语意未尽,可以借以副标题予以补充。)

(2)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署名

课题中下方即学生署名,学生署名下方即指导教师署名,指导教师署名下方即是教学单位署名(教学单位指学院或直属系)。

(3)开题报告的正文撰写要求包括:

1研究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学术动态,综合分析提出研究课题的主攻方向();

3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

4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和技术指标、最终目标及完成时间

5现有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6协助单位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参考下面以往毕业生的)

2007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襄樊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唐莉

指导老师:刘学林

论文题目:企业员工的信息素质及其提高途径研究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031

1经管系

2007年4月18日

开题报告

-企业员工的信息素质及其提高途径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提高员工的信息素质,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研究的意义:

(1)研究信息时代员工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途径,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企业信息化能否成功,员工的信息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信息化使得企业的任何员工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任何地方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可以利用信息更好地开展工作,实现企业的目标。但是,可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不等于就能够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可以利用信息更好地开展工作并实现企业的目标并不等于就能够利用信息更好地开展工作并实现企业的目标,能否准确、及时、系统、经济地获得需要的信息并加以利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关键要看企业的员工是否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企业员工的信息素质普遍较低,对信息技术缺乏必要的了解,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了企业投入巨资建成了技术上先进的信息系统,而员工采用的仍然是最原始的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用来延伸员工的五官、四肢和大脑功能的工具,如果员工不去使用或者不会使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无法发挥。发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竞争能力的作用,企业应有计划地加强员工的信息素质继续教育与培训,营造与信息化管理相适应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信息素质。

(2)研究信息时代员工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途径,有助于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与培养体系。

与信息素质教育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的情况相比,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没有全面系统的关于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规范、标准。此外,很少有专家具有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设计信息素质培训内容的经验,虽然许多企业领导意识到员工信息素质较低,但是在开展针对信息化建设的信息素质培训方面,缺乏成文的指引和咨询服务,缺乏信息素质继续教育机构等。

(3)研究信息时代员工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途径,有助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我国的繁荣富强。

信息素质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信息时代的竞争力。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哪个国家公民的信息素质较强,哪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相对也较强。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信息时代抢占先机,就必须开展信息化建设,如推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迅速、充分地获取有用信息,这样才能抓住机遇,掌握主动。能否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关键要看是否具备了较高的信息素质。所以,信息素质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家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与我国繁荣富强的重要问题。

二、分析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拟定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信息素质(informationliteracy),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质是指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吸收主要的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目前在国际上对此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处在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中。

与信息素质教育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的情况相比,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没有全面系统的关于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规范、标准。全面的信息素质教育还没有提上我国教育工作的议事日程。此外,很少有专家具有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设计信息素质培训内容的经验,虽然许多企业领导意识到员工信息素质较低,但是在开展针对信息化建设的信息素质培训方面,缺乏成文的指引和咨询服务。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革命对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企业积极应对挑战,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期增强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培育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竞争能力,人们原本以为,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投资会带来不断增长的商业利益,但事实上,这种投资不仅成功率低,而且与商业利益关联模糊甚至毫不相关,对于部分企业来说,这种投资不仅没有给其带来效益,反而导致投资损失,还额外增加了工作量和日常维护费用。人们难于看到信息化投资与企业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多数企业不得不面对信息化建设失败的现实,原因何在?企业员工的信息素质太低,不适应信息化建设及其带来的企业变革的要求,是许多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探讨企业员工的信息素质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及其信息素质的提高途径,对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主攻方向:企业信息化对员工信息素质的要求、企业员工信息素质低下的表现和原因分析和提高企业员工信息素质的建议。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信息素质的涵义:信息素质,又称信息素养、资讯素养、资讯素质,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信息素质是一种有效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据此从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中寻找、检索、获取、判断和组织信息以及利用、交流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识、文化素质、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构成要素,其实质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利用信息的意识和技能。信息素质既是一种能力素质,更是一种基础素质。它主要包括:信息意识(即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文化素质、信息能力(即人们以各种形式发现、

评价、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即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等四方面的素养。信息素质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人们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

2员工的信息素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企业信息化对员工信息素质的要求

4企业员工信息素质低下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5提高企业员工信息素质的建议

四、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及完成时间

1、2007年2月1日至3月9日(上学期期末和本学期初)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接

受下达任务书。

2、3月12日至4月12日(2周—6周)查阅资料及相关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3、4月13日至5月12日(6周—10周)提交初稿。

4、5月14日至5月25日(11周—12周)提交二稿。

5、5月28日至6月1日(13周前)提交定稿。

7、

6、6月8日至6月15日(14周-15周)正式答辩及论文装订。

五、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名称

[1]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1月

[2]金将军.企业信息化与现代电子商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

[3]张贵荣.浅析信息素质[J].情报杂志,2001,(3)

[4]徐源.信息主管实务[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5]常红,田野.基于知识视角的企业信息能力构建[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3)

[6]方方.知识管理与企业信息化[J].情报探索,2004,(12)

[7]赵俊玲,李颖,王坚.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分析[J].情报杂志,2004,(1)

[8]蒋新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4,(7)

[9]安筱鹏,王厚芹.中国企业信息化回顾与展望[J].中国会计信息化,2004,(11)

[10]赵丁力.信息悖论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的警示[J].情报杂志,2004,(8)

[11]张瑞敏.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取决于一个中心、一个关系、一个流程[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2)

[12]孙孝科.信息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探析[J].科技与经济,2004,(6)

[13]朱立新.对信息素质与企业信息化进程关系的探讨[J].领导之友,2004,(6)

[14]邱楠楠等.企业信息化中的信息意识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

[15]毕新华,于宝君等.企业实施ERP与企业文化建设[J].情报科学,2005,(01)

[16]章壮洪.对我国企业导入ERP系统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和建议[J].经济问题,2006,(12)

[17]ShirleyJ.Behrens.Aconceptualanalysisandhistoricaloverviewofinformationliteracy[J].College&ResearchLibraries,1994,(3)

(18)邱楠楠等.企业信息化中的信息意识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

(19)孙孝科.信息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探析[J].科技与经济,2004,(6)

(20)卫敏,任志安.信息时代的企业营销体系[J].信息空间,2004,(9)

推荐专题: 毕设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