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开题报告 > 详情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5篇)

2022-03-23 12:40:0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5篇)》。

第一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目前,租赁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经济活动,租赁会计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租赁具有多种功能,租赁行为覆盖面广,涉及金融、贸易、法律等多学科,而我国租赁业务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租赁会计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租赁业的迅速发展,本文力图通过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新颁布的租赁会计准则中涉及的有关租赁业务的一些会计问题,结合中国租赁业的发展,解决中国融资租赁会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发展前景,提出一些完善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有效措施,同时更有效地规范企业的租赁会计行为。

研究意义: 关于租赁会计的研究,从理论意义上讲,可以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界对具体会计准则的探讨,推动和促进《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完善和发展;从实践意义上讲,可以对《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在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办法,从而使租赁会计准则更加具有操作性,更有效地指导会计人员的操作。

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租赁会计概述

1.1租赁的定义

1.2租赁的特点

1.3与租赁会计相关的概念

2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2.1租赁类型的确认与计量

2.2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特点

2.3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

3 租赁会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租赁会计现状

3.2租赁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3.3我国租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关于租赁会计整改的一些建议

4.1租赁交易界定标准不统一的改进

4.2租赁资产入账价值规定的改进

4.3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处理的改进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对于租赁会计问题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我国企业租赁业务的现状的分析;二是对租赁会计准则和实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是对如何完善租赁业务寻找对策。

纵观大多数学者对租赁会计的研究,他们定义了租赁的概念,并对租赁种类进行严谨分类,各租赁研究专家及其他有关人员不断撰文对租赁实务的若干问题提出有用的建议,积极推动租赁会计的发展,并对会计准则的推广做出了卓著贡献。

上海理工大学的张萍萍在2011年04期的商业经济中发表《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浅析》。她认为:我国融资租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行业进入门槛较高,缺少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租赁管理专业人才,以及融资产品创新不足等。我国政府应从建立健全融资租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发挥政府在融资租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全国租赁业协会,实现行业规范化管理;建立租赁业风险控制体系等方面入手,发展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同时租赁公司还要重视对租赁从业人员的培养。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王毅教授在2003年第9期财会月刊中发表的《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特色研究》中指出,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对租赁的划分在定性和定量上都给出了较好的说明,租赁标准中把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租赁会计准则采用的资产公允价值改为账面价值,我国在缺乏可靠的公允价值的情况下,用账面价值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办法,体现了会计的本国化。对于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强调了融资租赁收益的分配结果应使租赁的投资净额有一个固定的投资回报率,这种方法就是实际利率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计算比较合理,分摊也较准确。而租金逾期未能收回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我国规定:超过一个租金支付期未收到的租金,应当停止确认融资收入,其已确认的融资收入,应予冲回,转作表外核算。在实际收到租金时,将租金中所含融资收入确认为当期收入。我国承租人拖欠租金已成为制约租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严重影响了出租人的资产质量,为真实反映出租人的经营成果,根据谨慎性原则,应对此作出相应规定,这才体现了我国国情。

王世玉、申军学在中国证券期货的2012年08期《租赁会计准则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对新会计准则应用中的几点不足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是关于新的准则对于融资租赁标准的界定,建议准则制定部门进一步细化划分标准,加强会计人员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分类时严格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简化未担保余值减值的会计处理,在发生减值时,不再重新计算内含利率,同时根据一致性的原则,可采用提取减值准备的方法。同时加强对会计准则的学习和宣传,规范租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披露,也对加强租赁业的风险防范和培育租赁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外研究情况:

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成立后的七八年时间中,FASB花费了它的将近一半的人力资源来研究租赁会计问题。1976年,FASB出台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 No.13――租赁会计,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然而,虽然FASB后来还制定了9个补充公告,6个解释公告,12个技术公告,以及大量的紧急事项处理意见,FASB No.13依然被公认为没有能够达到其所陈述的目标,因此依然需要对No.13进行重新考虑。作为对SFAS No.13重新考虑的成果,FASB和其他G4+l成员组织共同推出了租赁会计的两份特别报告。这两份报告提出了租赁会计的新观点,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新观点不再区分资本租赁和经营租赁,而是要求承租人将所有租赁引起的权利和义务都确认为资产和负债。两份报告推出后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可以说代表了未来租赁会计的发展方向。

通过查阅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都花费了很多精力来研究和完善租赁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而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现行的租赁会计准则仍然暴露了很多的局限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租赁业务也越来越复杂,租赁会计也在发展中不断变化。本课题就租赁业务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做了深入研究。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分析我国企业租赁业务的现状

2.研究租赁会计现行规定内容和实务上存在的问题

3.完善租赁业务管理的措施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研究思路:

首先介绍的是租赁会计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其次诠释了新准则中承租人和出租人租赁的判断标准会计确认计量披露,以及承租人和出租人租赁的会计处理,并就需要思考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正确进行会计处理,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新准则达到向上推动的作用;最后提出如何有效进行租赁会计业务管理和处理的相关对策。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借助图书馆、期刊资料室、中国知网等论文数据库和经济类网站及政府信息网等,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

2.比较分析法:通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对我国新租赁会计准则中涉及的有关租赁业务的一些会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完善企业租赁会计的措施。

3.实践观察法:利用实习机会,多实践、多观察、多思考,从实践中汲取智慧。

六、 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1、第20周(1月7日―1月11日)选题;

2、第1周(3月4日―3月8日)完成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

3、第2―10周(3月9日―5月10日)完成论文一稿;

4、第11周(5月13日―5月17日)完成论文二稿;

5、第13周(5月27日―5月31日)完成论文三稿;

6、第14周(6月3日―6月7日)论文定稿;

7、第15周(6月10日―6月14日) 准备论文答辩;

8、第16周(6月17日―6月21日)论文答辩和毕业鉴定。

七、参考文献

[1]FASB.Statement of Accounting Standard 13.Lease Accounting,2001

[2]IASA.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17.Accounting for Leases, 2000

[3]曹伟.会计准则导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4

[4]吕春艳,江霞.高级财务会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9

[5]王淑敏.金融信托与租赁(第二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3

[6]张士建,张彪.融资租赁承租人会计判断与政策选择[M].北京:财务与会计,2002(5)

[7]常勋.高级财务会计(第三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2

[8]罗素清.租赁会计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2

[9]李鲁阳.融资租赁若干问题研究和借鉴.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11

[10]王毅.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特色研究[N].武汉:财会月刊,2003(9)

[11]韩绪军,余苗荣.关于租赁准则中几点不足的探讨,武汉: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1)

[12]杨宗昌,乔旭东.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太原:会计之友,2000(11)

[13]林斌.对租赁准则若干问题探讨.兰州:财会研究,2006(9)

[14]会计准则编写组.新会计准则[M].北京:财政科学出版社,2006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应用指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0

第二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论会计的不确定性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不确定性会计是财务会计的组成部分,这是指不确定性经济业务会计。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是相对于确定性经济业务而言的。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和恰当反映,致使财务会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稳健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制约了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是现行财务会计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寻求其解决方案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研究会计不确定性目的如下:

(1)完善会计这门科学

会计到目前为止还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无法可靠地表述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计通过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披露、确认与计量,有助于消除财务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所以,研究不确定性会计问题,有助于会计学的完善。

(2)建立不确定性会计的理论框架

对于在经济领域中“未来事项”存在的研究,有助于为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者们建立一个共同的基础性框架。这个框架会有助于促进各国会计准则发展的早期协调。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有助于建立一个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理论框架,以指导包括会计估计事项或有事项、未来事项等在内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

(3)导致良好的会计实务

目前不少不确定性经济业务尚无成熟的会计规范。这必然会导致会计处理上的不确定性(如会计处理不一致)。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形成比较科学的不确定性会计概念框架,制定出较为完善的不确定性会计准则,从而有效地减少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不确定性,最终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营风险的增加,信息使用者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评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这样,在会计中如何减少、处理不确定性成为国内外会计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在现存的各种文章和文献中,系统的讨论会计不确定性问题的著作罕见,这就更加坚定了我对不确定性会计问题做系统探讨的决心。

我国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务方面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一套公认的、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的理论方法体系。

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科重要的一个分支,它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产生许多不确定性经济事项。通过对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也就是在将不确定性经济事项转换成确定性经济事项的过程中实现了会计学的动态发展。因此,作为“前瞻”性会计的不确定性会计无疑将会是今后会计学研究发展的重点。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全球的经济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企业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有的关于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会计信息是十分有用的,但现行财务会计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反映有的不恰当、有的落后于时代要求、有的极其不足,因而有碍于财务会计信息有用性目标的实现,制约了财务会计作用的发挥。这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必须积极探索,以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如何合理估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不确定会计事项作出恰当反映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论文主要从六个部分来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课题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研究方法、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是介绍会计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并从外部和内部性不确定性因素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会计不确定性的原因。

第三部分着重从会计要素、会计基本假设及基本会计原则三个方面探讨不确定性经济业务对财务会计体系的冲击。

第四部分是对不确定性会计基本理论的思考,包括对会计本质和会计原则的再认识。

第五部分是探讨控制会计不确定性的具体措施。

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总结全文,预测发展趋势。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在广泛收集阅读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会计不确定性这一问题的学术观点以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确定性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不确定性会计的概念、目标、会计原则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有关会计不确定性的著作,从理论上提升研究深度。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全国各种有关资料对会计不确定性的原因、影响及对策问题研究成果。

(2)归纳总结法。通过各种途径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后,归纳总结出新的观点,尝试为不确定性会计构建一套理论与实务框架,以期对此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1、第7周:整理资料并做开题报告,撰写论文提纲

2、第8周―――第12周:消化整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撰写论文初稿

3、第13周―――第14周:在初稿基础上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

4、第15周:继续修改论文,最后定稿,交指导老师。

5、第16周:组织论文答辩。

6、第17周:整理论文资料并装订成册,同时做好校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五、参考文献:

[2]王梦,姜婷婷等。不确定性会计刍议[J].北方经贸,2007,8:70―71.

[3]吴奕鹏。小议不确定性会计[J].管理科学文摘,2006,9:39―41.

[4]鄢涛。对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认识和研究[J].中国学术期刊,2004,2:26―29.

[5]蒋昌稳。会计不确定性探析[J].广东农工商技术学院学报,2007,23:27―32.

[8]施卓晨。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会计信息真实性评测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6:50―54.

[9]陈红,周映群。刍探不确定性会计及其计量[J].云南财贸学院期刊,2005,3:99―100.

第三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内容及要求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生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题报告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内容及要求

一、 题目来源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四、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五、 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六、 完成毕业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

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七、 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八、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注1:格式要求:

(1)题目名称:要求与毕业设计题目名称一致,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后各空一行。

(2)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署名:学生、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院系或工作单位)在题目下隔一行,居中,格式:学生:× × ×,× × ×学院(系),另起一行居中,格式:指导教师:× × ×,工作单位,署名采用小四号仿宋体。

(3)开题报告正文,撰写格式按毕业论文(设计)正文的排版格式规范要求。(见附件)

附件:

毕业论文(设计)的排版格式规范

1.原则上毕业论文(设计)均按以下要求排版、打印。

2.版面尺寸:A4(21.0×29.7厘米);版芯位置(正文位置):上边界3.5厘米、下边界3.0厘米、左边界3.0厘米、右边界2.5厘米、装订线位置定义为0厘米。

3.页眉与页码:页眉从第1页开始设置,距边界2.8厘米,采用五号宋体居中,奇数页页眉为论文的一级标题文字,偶数页页眉为论文的题目;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五号宋体、用“第×页(共×页)”的格式,处于页面下方、居中、距下边界2.2厘米的位置。

4.目录:“目录”用小二号黑体,居中;一级标题顶格,小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缩进2个汉字符,小四号宋体;标题文字与页码之间用点线,页码居右对齐。在目录中先依次列出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文献综述或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会议记录、中文摘要、外文摘要(页码用I、II、III、„„标注);然后列出正文(包含一级、二级标题)、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5.中外文摘要: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学生、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院系或工作单位)在题目下隔一行,居中,格式:学生:× × ×,× × ×学院(系),另起一行居中,格式:指导教师:× × ×,工作单位,署名采用小四号仿宋体;摘要内容空两个汉字符由“[摘要]”引出,用小四号宋体、两端对齐方式排列;关键词另起一行空两个汉字符由“[关键词]”引出。外文摘要另起一页,论文标题用小二号,其它部分用小四号,字体用Times New Roman体、左面对齐方式排列。

6.正文内标题:正文另起一页,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前后段间距1行或12磅。理工农医类专业正文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标引(阿拉伯数字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不加标点符号,如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1.1.2

1.1.3„„),一级标题用小二号、二级标题用三号、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用黑体加粗、顶格排列、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文科类专业正文一级标题采用中文序数(如

一、

二、

三、„„)标引、小二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排列;二级标题采用两边加圆括号的中文序数(如

(一)

(二)

(三)„„)标引、三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三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2.3. „„)标引、小四号黑体加粗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汉字符。各级标题中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字体。各级标题与正文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

7.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8.文中图、表、公式:所涉及到的全部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代号符合国家标准。图以文中出现先后按“图1(空两格)图名、图2(空两格)图名……”(楷体五号加粗)随文排。表格以出现先后按“表1(空两格)表名、表2(空两格)表名……”(黑体五号加粗)随文排。图表中文字用宋体五号、不加粗,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公式序号以出现先后按“(1)、(2)、……”编排在公式行顶右。

9.参考文献:位于正文结尾后下隔2行,“参考文献”4字居中,采用四号黑体;具体

参考文献目录按五号宋体、两端对齐的方式排列,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文献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格式如下:

期刊论文——[序号]作者(多个作者用“,”隔开,下同).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不带“年”字,下同),卷次(期号):起~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标注).译者(对译著而言)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析出文献——[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报告——[序号]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标准代号(标准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外文报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应大写),出版年月日,期号:版序

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公布日期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作者.文献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0.致谢:另起一页,用小三号、黑体、居中,致谢内容按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11.附录:附录另起一页,必须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排列,并用3号黑体靠左对齐方式注明“附录×”字样,附录内容按毕业论文(设计)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12.外文翻译:按照毕业论文(设计)正文文本要求排版。

注:用外语撰写的论文可按对应语种的学术论文的格式、由所属院(系)提出相应的要求,但版面尺寸和基本格式应与上述要求一致。

第四篇: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开题报告要求

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开题报告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

(一)题目及目录;

(二)内容摘要(中英文,约300字);

(三)关键词;

(四)正文;

(五)注释及参考文献等附录。

二、开题报告要求

(表格以后发下来后再填写,请大家先按要求中的内容准备相关材料)

1、格式

(1)课题名称;

(2)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署名;

(3)开题报告的正文撰写。

2、内容

(1)课题名称要求与毕业论文(设计)正文标题名称一致(一般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如语意未尽,可以借以副标题予以补充。 )

(2)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署名

课题中下方即学生署名,学生署名下方即指导教师署名,指导教师署名下方即是教学单位署名(教学单位指学院或直属系)。

(3)开题报告的正文撰写要求包括:

1研究目的和意义 ;

2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学术动态,综合分析提出研究课题的主攻方向 ();

3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

4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和技术指标 、最终目标及完成时间

5现有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6协助单位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参考下面以往毕业生的)

2007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襄 樊 学 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唐莉

指导老师:刘学林

论文题目:企业员工的信息素质及其提高途径研究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031

1经 管 系

2007年4月18日

开题报告

-企业员工的信息素质及其提高途径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提高员工的信息素质,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研究的意义:

(1)研究信息时代员工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途径,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企业信息化能否成功,员工的信息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信息化使得企业的任何员工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任何地方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可以利用信息更好地开展工作,实现企业的目标。但是,可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不等于就能够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可以利用信息更好地开展工作并实现企业的目标并不等于就能够利用信息更好地开展工作并实现企业的目标,能否准确、及时、系统、经济地获得需要的信息并加以利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关键要看企业的员工是否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企业员工的信息素质普遍较低,对信息技术缺乏必要的了解,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了企业投入巨资建成了技术上先进的信息系统,而员工采用的仍然是最原始的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用来延伸员工的五官、四肢和大脑功能的工具,如果员工不去使用或者不会使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无法发挥。发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竞争能力的作用,企业应有计划地加强员工的信息素质继续教育与培训,营造与信息化管理相适应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信息素质。

(2)研究信息时代员工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途径,有助于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与培养体系。

与信息素质教育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的情况相比,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没有全面系统的关于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规范、标准。此外,很少有专家具有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设计信息素质培训内容的经验,虽然许多企业领导意识到员工信息素质较低,但是在开展针对信息化建设的信息素质培训方面,缺乏成文的指引和咨询服务,缺乏信息素质继续教育机构等。

(3)研究信息时代员工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途径,有助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我国的繁荣富强。

信息素质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信息时代的竞争力。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哪个国家公民的信息素质较强,哪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相对也较强。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信息时代抢占先机,就必须开展信息化建设,如推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迅速、充分地获取有用信息,这样才能抓住机遇,掌握主动。能否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关键要看是否具备了较高的信息素质。所以,信息素质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家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与我国繁荣富强的重要问题。

二、分析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拟定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质是指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吸收主要的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目前在国际上对此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处在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中。

与信息素质教育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的情况相比,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没有全面系统的关于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规范、标准。全面的信息素质教育还没有提上我国教育工作的议事日程。此外,很少有专家具有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设计信息素质培训内容的经验,虽然许多企业领导意识到员工信息素质较低,但是在开展针对信息化建设的信息素质培训方面,缺乏成文的指引和咨询服务。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革命对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企业积极应对挑战,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期增强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培育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竞争能力,人们原本以为,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投资会带来不断增长的商业利益,但事实上,这种投资不仅成功率低,而且与商业利益关联模糊甚至毫不相关,对于部分企业来说,这种投资不仅没有给其带来效益,反而导致投资损失,还额外增加了工作量和日常维护费用。人们难于看到信息化投资与企业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多数企业不得不面对信息化建设失败的现实,原因何在?企业员工的信息素质太低,不适应信息化建设及其带来的企业变革的要求,是许多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探讨企业员工的信息素质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及其信息素质的提高途径,对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企业信息化对员工信息素质的要求、企业员工信息素质低下的表现和原因分析和提高企业员工信息素质的建议。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 信息素质的涵义:信息素质,又称信息素养、资讯素养、资讯素质,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信息素质是一种有效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据此从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中寻找、检索、获取、判断和组织信息以及利用、交流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识、文化素质、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构成要素,其实质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利用信息的意识和技能。信息素质既是一种能力素质,更是一种基础素质。它主要包括:信息意识(即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文化素质、信息能力(即人们以各种形式发现、

评价、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即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等四方面的素养。信息素质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人们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

2 员工的信息素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 企业信息化对员工信息素质的要求

4 企业员工信息素质低下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5 提高企业员工信息素质的建议

四、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及完成时间

1、2007年2月1日至3月9日(上学期期末和本学期初)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接

受下达任务书。

2、3月12日至4月12日(2周—6周)查阅资料及相关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3、4月13日至5月12日(6周—10周)提交初稿。

4、5月14日至5月25日(11周—12周)提交二稿。

5、5月28日至6月1日(13周前)提交定稿。

7、

6、6月8日至6月15日(14周-15周)正式答辩及论文装订。

五、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名称

[1] 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1月

[2] 金将军.企业信息化与现代电子商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

[3] 张贵荣.浅析信息素质[J].情报杂志,2001,(3)

[4] 徐源 . 信息主管实务[M] .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5] 常红,田野. 基于知识视角的企业信息能力构建[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3)

[6] 方方. 知识管理与企业信息化[J]. 情报探索,2004,(12)

[7] 赵俊玲,李颖,王坚.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分析[J].情报杂志,2004,(1)

[8] 蒋新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4,(7)

[9] 安筱鹏,王厚芹.中国企业信息化回顾与展望[J].中国会计信息化,2004,(11)

[10] 赵丁力.信息悖论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的警示[J].情报杂志,2004,(8)

[11] 张瑞敏.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取决于一个中心、一个关系、一个流程[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2)

[12] 孙孝科.信息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探析[J].科技与经济,2004,(6)

[13] 朱立新.对信息素质与企业信息化进程关系的探讨[J].领导之友,2004,(6)

[14] 邱楠楠等.企业信息化中的信息意识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

[15] 毕新华,于宝君等.企业实施ERP与企业文化建设[J].情报科学,2005,(01)

[16] 章壮洪.对我国企业导入ERP系统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和建议[J].经济问题,2006,(12)

[17] Shirley J. Behrens.A conceptualanalysis and historical overview of information literacy[J].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1994,(3)

(18)邱楠楠等.企业信息化中的信息意识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

(19)孙孝科.信息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探析[J].科技与经济,2004,(6)

(20)卫 敏,任志安.信息时代的企业营销体系[J].信息空间,2004,(9)

第五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网融合”彻底打破了电视的垄断局面,电视业务及其发展模式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多年的积累使电视产业拥有了丰富的内容资源、相对低廉的服务资源、一大批专业的制作团队,以及相关牌照的发放权。在融合发展的环境下,电视媒体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综上所述,研究电视产业面临的生存现状,探究其寻求发展的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由于“三网融合”对我国电视产业有重大影响,所以相关的研究比较多,综合起来主要是对“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

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

在“三网融合”环境下,掌握业务优势和渠道优势的电信运营商逐步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向媒体行业渗透,这必将打破现有的媒体竞争格局,将给电视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把此项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比较多。

舒芳的《机遇与挑战――论三网融合对电视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由于电信的业务能力大大增强,电视用户资源将受到较大冲击,同时电视业的广告市场会受到很大挑战,传统传输渠道的价值和地位降低,传统电视业务必将受到影响。

张海军在《谈三网融合给电视带来的影响》一文中说:各部门之间的竞争不仅有体制上的竞争,还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上的竞争,原本在传统媒体格局中处于较为有利地位的电视媒体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激烈的新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新的增长点。

崔杰在《解读三网融合下电视业运行体制》中指出:“三网融合”直接威胁广电企业的核心电视业务,使其在三网融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电视传媒缺少相应的市场化运作经验,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转型过程中。此外,电视网络的整和程度较低,这增添了电视在三网融合后市场化运营体制改革的障碍。

二、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

“三网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电视业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且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很多。

梁小兵在《三网融合系列举措推出将引发电视系统变动》中认为,电视业可借势完成全网整合,在巨大的存量用户的基础上,各地的电视运营商将有可能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营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乃至开展基础电信业务。其次,电视行业投资力度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带来机会。再次,电视将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值三网融合之际,电视系统企业除可以继续做互联网接入外,还有可能提供IDC业务、网元出租业务以及VoIP业务,电视业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

黄升民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产业的发展》中说: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自身网络整合,并转变运营模式,高度重视媒体内容集成和运营,建立完善电视媒体内容集成、分发和运营平台,努力打造数字媒体内容基地,建立内容合作运营机制,逐步从网络管理向媒体内容业务管理过渡,向综合内容提供商的方向发展。

吴铮悦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产业的生存之道》中指出:目前电视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大力发展新媒体,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大力加强媒体性质的功能和业务建设,采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新媒体又好又快的发展。

吴升高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传媒体制创新走势》中指出了电视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即事业企业并轨,逐步实行企业体制;打破地域界限,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体制;加快重组并购,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超越分业管理,确立全覆盖的监管体制和手段。

从以上研究材料可以看出,大力发展“三网融合”提高我国信息产业整体实力这一重大举措对电视业的影响,成了传媒、业界和各方面专家研究的热点。“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这是由多种原因所决定的,但是,电视业在以此为契机面对挑战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很少有人提及,我将试图着力对此加以探究,为之前研究的不足做必要的补充。

3.选题研究的内容:

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

(一)广电产业运营模式的转变

(二)员工配置和技术能力的提高

(三)广电网络业务能力的提升

二、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

(一)机遇

1、拓展电视传播的新渠道

2、增强电视传播的互动性

3、扩大电视传播受众群体

(二)对策

1、加快广电网络的改造

2、开办内容新颖的节目

3、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4.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技术路线: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

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把自己的`关键问题用两句话写下即可)

5.研究与写作计划:

20XX年3月8日――4月15日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XX年4月16日――4月30日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XX年5月1日――6月30日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20XX年7月1日――9月30日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20XX年10月1日――10月30日论文修改、定稿、打印、答辩

6、参考文献:

[1]王城伟.浅析广电实现三网融合的发展思路.广播电视信息,2011(1):66―69[2]候宏.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运营战略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1(1):78―80[3]韦乐平.三网融合与3+1行业架构的设想[J].广播电视信息,2011(2):99―100[4]王峰.浅谈三网融合[J].中国传媒科技,2010(6):56―58

[5]张德华.国内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0(8):33―34[6]刘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7]贾凯.关于电视文化的随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8]刘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9]肖弦奕.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傅玉辉.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1]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2]贾秀清.21世纪电视文化生存.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13]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14]雷建军.视频互动媒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5]索传军.迅速发展中的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和技术.广播电视信息,2011(2):99―100

7.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8.开题审查小组意见:

教研室主任或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另行装订成册。

推荐专题: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教师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