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活动总结 > 详情页

教研活动主持词

2022-03-29 12:46:2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研活动主持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教研活动主持词》。

第一篇:教研活动主持词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城子小学数学组的全体老师,对参加今天教研活动的校领导、各位老师的光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城子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现在开始。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提升我校教研研究水平,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因为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数学教研组本学期开展了以“分层施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和“数学练习题设计”的研究的校本教研。在明确主题后,我们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相关理论培训,在教研活动前,我们进行了多次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形成共案。最后推选了孙玉琴老师执教。刚才我们一起观摩了《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这节数学案例的动态呈现。接下来就请做课教师说课及课后反思。

二、孙玉琴老师说课:

省略

三、刚才孙老师对《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这节课进行了说课,接下来就请各位老师围绕“分层施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和“数学练习题设计”的课题展开评课,望老师们畅所欲言。(评课要体现老师指导作用的有效性及合理评价的重要性)

四、教师评课:

省略

五、请学校领导给予指导:

省略

六、总结:

感谢领导的指导,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我们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第一个方面:关注方法与策略的把握。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把握适合自己的结题策略,从而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第二个方面: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教法与学法的关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在备课中,我们做了这样的思考:对于优等生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中等生教师实施半教半学的方式,提倡他们自己先思考,有困难可以进行小组学习或同桌讨论;整个教学流程努力实现教与学在不同层次上的有机统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

第三个方面:共性与个性兼顾。

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允许有个性化的学习策略。特别关注的是对题中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整理 ,而体现实施分层施教自主学习和练习的有效性。

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今天数学组的教研现场会,此次活动推出了教师原生态的课堂教学,又有校领导的亲临指导,旨在真正发现和解决新课改中的.问题,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办学品味。相信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城子小学的教研之花,定会是争相斗艳,绚丽多次的!

校本教研现场研讨活动到此结束,再次预祝我们下一轮的教研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再见,谢谢各位!

第二篇:语文教研活动总结

教研时间:

20xx年3月14日第5周星期五

开课课题:

人教版六年级《草船借箭》(第一课时)

开课教师:

六年级潘全兴

参加人员:

白埕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陈城中心校、前楼中心校,探石小学的几十位老师

主持:

林汉清教导

3月14日上午,来自陈城中心校、前楼中心校、探石小学的几十位老师汇聚白埕小学,观赏了六年(二)班的两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课堂上,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大同学”。“老师”们挑选自己深入钻研且精心设计的一部分课文,带领其他同学学习《草船借箭》。而身当“大同学”的潘老师则在一旁或投石问路,引导深入品读;或煽风点火,引发激情思辩。两节课中,“师”“生”们时而深情朗读,时而咬文嚼字;一会儿谈笑风生,一会儿唇枪舌战。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在这种民主、平等、紧张而又不失和谐的对话情境中,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和课文中的语言特色不断被挖掘出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强化。两节课轻松结束,学生们仍然还意犹未尽。

在随后进行的评议活动中,执教者和听课者同样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进行了深入交流。

一、教师方面:

从本节课中,我们看到潘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学习和领悟,特别是在教师的角色定位上,潘教师真正成为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整节课教师没有洋洋洒洒的说教和提问,而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组织调控,引导提示,激发促进,甚至“煽动”。

二、学生方面:

该班的很多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每篇课文,学生在学习之前就进行认真的预习,并在书中写满了预习的内容。课堂上,学生敢于大胆发言,乐于思索、探究,学生把课堂当成自己展示才华的舞台,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

推荐专题: 幼儿园教研活动总结 教研活动总结 主持教研活动的总结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