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教研工作总结(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教研工作总结(范文6篇)》。
为了加强教学教研工作的“整体优化、系列操作”,以构成教学教研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有序化,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始终落实县教育局的各项规定,认真组织学习《漳州市教学教研常规(修订本)》,用心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完善教研为主要途径,狠抓教学常规,加强质量监控,把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学期以来,我校主要开展了以下一些教学教研工作:
一、扎实开展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促进教研质量的提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落实教育计划的根本保证。
因此,我们始终落实县局的各项规定,认真组织学习《漳州市教学教研常规(修订本)》。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制定了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并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制定活动计划,明晰思路。严格按部颁课程计划要求开好课、上好课。定期检查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落实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跟踪检查。
1、落实教学常规的管理制度,规范备、上、批、辅、考、评的各环节,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本学期,我们仍然加强教学督导,落实各项教研活动。基本做到“五有”:有布置、有检查、有记载、有总结反馈、有整改意见。全面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教师的备课做到备教法,备学生,备板书,备练习。做到先备课、再上课,杜绝照抄、照搬教案集现象。每课教案尽量做到环节齐全:有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每课教材分析)、有“三维”目标、有教学重难点、有教学设想、有教具准备、教学时数、教学过程、教学小结、板书设计、教学体会等环节。开展课前说课、听评课活动,促进备课,讲课质量的提高。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各学科阶段考试质量跟踪报告制度,期中和期末知识测查质量跟踪的报告制度。在肯定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的做法同时,组织教师认真探讨、总结教学失误所在,及时补救,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学校能准确掌握各班的教学质量状况,及时反馈,及时指导,注重各学科成绩的实质性提高。
3、抓好“培优补差”工作,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师全面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赏识。对待学困生,教学中做到“四优先”:提高优先、激励优先、面批优先、辅导优先。同时与家访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地“培优补差”工作的实效性。
4、各学科教研组每学期检查2次,教导处分别在学期初、期中、期末进行三次检查,并详细记载检查状况,写出相应的小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能及时写好教学反思的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透过严肃认真、细致具体的工作,我们把教学常规落实到了实处,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在稳步上升。
二、抓实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开展学科教研组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本学年我们用心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分成三个教研组,各组成员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开展了听课评课活动、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用心参加中心校教研活动。在中心校教研中,我校杨文龙老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2、重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鼓励教师用心参加学历提升,学校继续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重潜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对教育教学效果好、师德师风好的教师在评优评先方面给予照顾。继续开展教师轮岗制、打造学习型校园。坚持集中业务学习制度,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光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教改方向,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用课程标准中阐明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有利于学生用心探索,主动发展。组织教师学习业务知识,让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时来到教师身边,不断给教师充电、加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给教师带给自学条件,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期末学校对教师的业务学习状况进行检查与考评。
三、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
在全体教师明确了课程标准之后,要求教师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此刻课程标准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单一的记忆,理解,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潜力,获取新知识的潜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潜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潜力。
四、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继续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结合本校自身实际,完善相关制度,把短期计划与长期规划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重视理论学习,注重教材研究,加强教法研讨。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施,结合地域优势,用心创造条件,努力开发并开设校本课程。
各教研组要紧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个中心,加强以校为本的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把从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真问题真现象升格为课题进行研究,让课题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要善于发现研究问题,发现研究资源,支持真正有价值的的课题研究深入下去。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诵读竞赛、小作文竞赛、《弟子规》朗诵竞赛和数学竞赛活动等,并相应制定各类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资料、活动时光、指导教师、活动场所以及管理制度)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我校五年级黄毓祥、黄翠婷、六年级黄杰坤同学在参加中心校数学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成绩的取得固然令人可喜,但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不足之处。
1、学科教研氛围不够深厚,多数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
2、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手段比较落后。
3、教师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还不够,工作被动。平时不愿主动学习,不勤于动笔、反思,业务水平低。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研活动应重实效轻形式,把教研工作抓实、抓深,力求每次活动都要有效果,以教研促教改,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2、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努力营造深厚的学习氛围。
3、鼓励教师用心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撰写教研论文,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总之,一学期来,我们既有收获,也有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学期来,教研室在学校领导下,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围绕教研先导,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有力地推动了数学、语文、德育课及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理论学习工作
教师的学习提高是发展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按照教研室的要求,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做好政治理论学习。对教育部提出的报告、以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观点坚持反复学习,把学习的过程作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过程,进一步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过程,进一步坚持与时俱进,拓宽思想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思想上的坚定性,行动上的自觉性和工作上的创造性的过程,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理论修养,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作用。
二、教学常规管理
加强常规管理,是落实教学计划的根本保证。因此,本教研室始终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规定,按照各项规定组织教学。每学期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坚持听课制度,坚持业务学习;坚持集体先备课,后上课;坚持期中期末检查制度,加强过程管理,以保证教育教学扎实高效。
1、着力狠抓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教案编写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本教研室专兼老师都能认真学习《备课细则》,在教案书写中不仅备教材,而且备学生。不仅备教法,而且备学法。体现了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都能认真履行上课签字制度,签字完整。
上课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本教研室老师教学态度严谨、教学环节完整,都能遵守关于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各项规定,教书育人,完成科室安排的各项教学任务。
作业批改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反馈,本教研组老师做到每次课后都有作业,并根据要求,将作业分为a、b本,认真、仔细、及时批阅作业,评出等级。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指正,有的用红笔划出,甚至注明正确答案。对学生普遍存在问题,课前加以纠错,利用课余个别辅导。有些老师还有详细批语,批语中多是肯定、鼓励学生的话语。
2、注重实效考核,为学校实现考教分离作好准备。
本学期,我们围绕教务处下发的《考教分离制度》(试行),认真讨论试题建设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更新陈旧的知识、题型,根据学生实际,有所针对的降低难度,补充新内容。本着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对语文课程增加了早读抽查、普通话检查、书写规范等项目的考核,注重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3、严格实施课程标准,为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本学期,教研室为进一步适应职业学校专业化发展要求,逐步实现公共基础课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学生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基本人文素养,加强公共课程的适用性,本教研室全体教师严格执行“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并经过大家广泛的讨论、研究、反复比较商榷,进行了相应补充和完善,为我校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化依据。
4、开展定期评课、检查备课、业务考核活动。
本教研室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展多种多样的教研专题活动,本学期开展教研专题会议10次,参加人数20人次,走进教室听课10次,经过各个班委调查12次,通过一系列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本校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我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5、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为了促进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本学期教研室积极参与了第二课堂活动,做到每位老师都参与第二课堂,采取多种形式,落实到人,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总结。按排周正先老师对08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辅导,累计达30课时。苏琼丽老师、韩静老师承担本学期我校礼仪队的训练和授课工作,并为学校各类大型活动提供礼仪服务累计达40人次,受到学校的好评。学生科老师承担了学校“演讲比赛”工作,使感恩演讲比赛圆满结束,受学校领导的指示。这些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完善”为目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做好辅助工作,增强学生对理论教学的实践操作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6、协助教务处进行教学检查。
根据教学计划,本教研室对22位教师上课采取自查和互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从听课、作业、学习笔记、教学研究、学生反馈、坐班办公等方面进行了组内中期教学检查,并将检查信息及时反馈给各科任课教师,使各科任课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到教学相长。
7、完成期末各项教学任务,做到有始有终。
(1)认真学习教务科《命题细则》,下发命题通知,做好试题的审定工作。
(2)认真学习《监考细则》,监考安排通知到人,要求认真实行监考职责,端正考风,严肃考纪。
(3)做好期末试卷的分组、阅卷及成绩输入工作。
(4)本学期教研室教学工作总结。
(5)联系下学期的各课所需外聘教师,初步安排下学期任课教师。
三、加强教研工作,提高业务水平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教育行为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基本的问题。现代化的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由经验性转向科研型,由知识型转向学者型。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驾驭课堂的艺术,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使用和制作课件,能够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适应现代化教育需要。为此,我们加强了业务学习。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采用集体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使教师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辅助教学。教师由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优化了教师。
2、实抓课堂教学,促教育教学改革。
德育课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派张建老师带学生外出实习,学生通过到外面采集标本,学以至用,课堂与实际相联系,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更具有创造性。
3、加强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我们号召教师利用现有条件学习计算机技术及课件制作。争取自己制作课件,提高课件制作水平。鼓励教师多使用课件教学。
四、以大局为重,全力支持学校各项工作
本学期,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本教研室在招生工作中,全体教师积极投入招生工作,超额完成了招生任务。全体教师积极参加了我校招生宣传准备工作,并顺利通过自查和验收。积极协助学校完成了我校冬季运动会的组织工作;安排部分教师参加了校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入学教育讲座,安排教师外出带实习,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工会举办的各项比赛,在学校教职工乒乓球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他活动都能积极参加,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一学期来的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文化基础教研室,承担着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工作,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教师。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都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认象。本教研室22位教师立足本职,竭尽全力,不断学习,用它山之石,攻己之玉,努力搞好教学工作,力争为转变“校风、教风、学风”做出更大贡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投身于我校高职提升的实践中,为我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课堂一丝不苟,耐心的教书育人。课后以身作则,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互相探讨,充实自己。团结协作,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遵循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原则,弘扬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教书育人。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主要在教科中心工作要点和教育局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围绕学校工作重点,牢固树立"以科研促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遵循"走教育科研之路、办特色示范学校、做面向未来之师、育合格特长学生"的办学理念,立足校本、突出特色,加强对教科研工作和校本研训的规划、管理、指导,逐步完善学校教科研网络,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教科研格局,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做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强化意识,激活教科研工作兴奋点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始终把教研工作放在首位,校长亲自上阵抓教研,亲自参与搞教研。各部门分工明确,教科室具体负责教科研管理工作,教导处、教研组、课题组、骨干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领导的重视,唤起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激活了学校教研工作兴奋点。校本管理、校本研究从细小的问题、身边的问题着手,老师们消除了"课题研究高深莫测"的畏难情绪,95%以上的教师参与到了课题研究中来,既细化了课题研究又体现了教科研的实效性。
2、教研机构组织健全:学校设有教科室,由分管教学的张校长主持工作,制定了教科室工作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健全了"校长直接领导--教科室具体管理--课题组负责落实"的三级管理模式;完善了"校长室联系教科室、教导处联系课题组、教研组凝聚教师群体"参与的教研网络,形成了"人人重视,全员科研"的良好氛围。
3、激励机制落实到位: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教科所完善了教科研奖励制度,每学期评比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和教科研先进个人。为了对在课题研究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鼓励,我校上学期还特别评选出了帅春荣等5名"睿智教师"。
二、创新思路,开创教科研工作新局面
1、以"自主"为前提,营造实效教研的氛围。
从上一学年开始,我们追求教研方法的实际性,教研主体的多元性,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和谐发展,让教研组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我校把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问题即研究,研究即工作,教研找问题"的校本教研新思路。让老师们自主申报:制定"研究课题申报表",发放到各教研组,老师们根据自己平时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自主提出研究专题;自由申请:制定"研究课执教申报表",发放到每位教师手中,自由申请执教研究课。让同伴研究更加实际化,让教研内容体现科学性、基础性、思考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让教研活起来,让教师动起来。
2、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本教研的内涵。
①教研活动实效化:根据老师们申报的研究专题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并重新设计教研活动记载表,有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个人困惑三个板块,由执教教师填写;教师评课记录表,有片段实录、片段赏析、教学建议三个板块,由教研组听课教师填写。然后组织教研组成员说课、议课。
这样,改变了过去老师们碍于面子,不提、少提反面意见甚至是只参与不发言的虚假教研局面,老师们肯定什么、不同意什么,都能真正做到有无不言、言无不尽。在此基础上,由同年级的另一名教师再备课、再执教。这更有利于引起大家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思考,促进大家对教学行为的改进。无论是执教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有更大的收获,真正起到民主研讨的作用。
②校本培训实效化:学校立足教材抓培训,围绕共性强培训,针对实际搞培训,利用每周一业务学习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学习与讨论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促进教师专业提档。具体形式有:听专家讲座、观看光碟、学习理论专著等。平时,学校还经常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鼓励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简历个人教学博客,让他们在网上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感悟别人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人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③集体备课实效化:每周二为我校集体备课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活动,做到"三有",即有中心发言人、有发言稿、有活动记录。做到集体备课前,全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写意图,注意单元之间的横向联系。中心发言人提前备课,重在教材分析,学情预测,定准课时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认真设置好集体备课主讲提要,完成个体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时,由中心发言人说教材,设计理念,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同组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和补充意见,最后由集体备课主讲人整理完成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后,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每个班级学习情况的不同,教学条件的差异,教学风格的特点,进行二度设计,形成自己的教案(简案),做到心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材,创造性地用活教案。
3、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我校是荆州市"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协作体学校,我们根据课题研究工作方案,以"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为研究核心,以深化"课例研究"为突破口,以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低起点、高要求,确立了"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行动即成长"的观念,集学习、实践、研究于一体,加强实效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学校组织课题研究成员倾听荆州教科院专家讲座,了解前沿教改信息,知晓最新教育观念,学习最新教学方法,掌握先进评价手段。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课题研究,驱动模式"、"骨干引领,示范模式"、"课例分析,反思模式"、"资源共享,网络模式"等性质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我们深知:只有根植于教学的研究,才是有效的研究。
所以,在语文学科研究的基础上于上学期深化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学科渗透,数学、英语、品社、科学、综合等各学科都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子课题,并围绕研究专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型"专题研讨"活动,23名教师执教了研讨课,全体教师参与到了备课、听课、议课活动中,大家在课题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教科研的真谛,提高教科研的水平。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教研协作区活动,加强校际研修,实现成果共享,突破教学瓶颈,达到成长提速。荆州教科院王佑军院长评价我校的课堂研究是:务实的研究,有效的研究。
4、以常规管理为抓手,规范课堂上质量
本学年,学校继续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一方面,把教学常规检查作抓手,深化"巡课查堂"制度。加强对教师上课的监督,坚决杜绝随意调课、误课、无案上课现象,采用"集中抽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通过随堂听课,抽查备课、作业本等形式,有目的地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教学检查、反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现的问题。
另一方面,引领教师树立"用心对待教师职业,将职业做成事业"的理念。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学法指导,调动主题功能;优化教学手段,开拓认知途径。让教师的人生价值在课堂中体现,学校六年级组坚持"六个立足"抓质量,即立足树人抓质量、立足学风抓质量、立足目标抓质量、立足课堂抓质量、立足科学备考抓质量、立足搭建心桥抓质量。在全市六年级统考中获得全市第四名,张兴琼、肖向荣老师被评为全市义务教育先进个人。
5、以勤勉工作为保障,研究硕果结满枝。
一年来,老师们潜心教研,勤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张小平校长撰写的论文《创新理念,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发表在20nn年第15期领导参阅上;吴春梅、胡琼、张兴琼、帅春蓉等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分获荆州市一、二等奖;王芳、胡琼、曾辉等教师多次执教荆州市、松滋市观摩课获得专家和同行的好评,在荆州市第三届"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专题研讨会"上,我校王芳老师提供的观摩课《给予树》获荆州市一等奖.
专家称之为:观察评价科学、教学观念先进、专业水平领先,语文教研组提交的《课堂观察报告》及吴春梅、帅春蓉老师的研究课例被收录在"荆州市课题研究成果集"中向全市推广;胡琼、罗又陵老师的录像课《乡下人家》、《剪羊毛》也双双荣获荆州市一等奖、湖北省二、三等奖;吴丙玉老师尽心准备、反复打磨,在全市劳动课说课竞赛中一举夺得一等奖。
三、反思不足,寻找今后努力的方向
反思过去的工作,我们还存在学科研究不均衡,一些学科由于多年扎实教学研究,教师的研究水平较高,研究热情饱满,研究成果喜人。但也有极个别的学科尽管确定了主题,但研究不够深入等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做到:
①进一步深化教研活动轻"形式"重"质量"的工作目标,确保每次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任务、有方向,尤其要把好"议课关",把教研工作抓实、抓深,力求每次活动都要有点收获。要实现教研促进全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最终目标。
②要做好教研后续效益。特别是对一些研究课中遇到困惑的老师,要落实跟踪听课、师徒结对、外出培训等各项措施,提高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纵然我们在教学教研方面做了做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大胆创新,强化研究,不断总结研究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认真学习县教育局教研室、学校教育工作精神,以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及“135教学模式”为契机,紧紧抓住教学主渠道,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课堂教改为中心、以校本研究为主要方式,继续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扎扎实实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校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研实际,继续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展示舞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开创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新局面。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1、定期开展语文教研活动。各年级备课组活动以“135教学模式”为指导,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确立“135模式下的阅读教学”为专题研究目标,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2、进一步完善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倡导语文教师细读文本,深入浅出。
3、努力上好每一节家常课。切实落实“135教学模式”于日常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用心对待每一次作业:作业精设计,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作业细批改,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5、尽心辅导每一个学生:努力做好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及时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二、以“135模式”为契机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大力推进“135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发展。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2、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培养学生语文运用、实践能力的同时,重视人文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过程中积累、感悟。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6、讲求训练手段的多样性,提高练习有效性,尝试课外作业阶梯式,让不同学生学有所获,具有作业批改的现代理念,包括建立学生的错题记录。
2013/2014年第二学期医疗美容技术教研室工作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课改向我们展示的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学生观、质量关、人才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现将本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学院领导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始终把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点,把搞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走科研兴校之路的办学思路。
我专业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改革,优化组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致力于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的师资队伍,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
1、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
2、进行“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
3、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校外技术能手、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床边教学”,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三、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加速师资队伍培训
1、加强教师培训,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聚焦课堂,向课堂要效益:(1)做好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教、研、训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2)为校本教研的开展培养好领头人,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和辐射作用;(3)组织教师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对各年龄段的教师进行再培训,帮助教师克服在成长中出现的高原现象,引导他们关注和解决教学中的常态问题,进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2、加强校本管理培训,提高规范教学的校本管理能力,向管理要质量。
3、强化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工作,认真总结多年的成功经验,全力打造“高效能、轻负担、高素质”的教育品牌。
4、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夯实教研过程研究,发挥科研的先导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塑造科研教师群体,以科研促实效,以科研促发展。
5、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四、围绕新课程,扎实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实效
1、加强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并对管理内容进行检查,做好各项检查记录及相关资料的收集。
2、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大赛,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教研室内部开展教学设计比赛、课堂教学比赛、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比赛等活动。
医疗美容技术教研室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医疗美容技术教研室 参会人员:何静、陈洁、许明高 记录人:何静
主题:师资队伍建设讨论
何静老师:一个专业要有好的发展,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关键。目前我们教研室的专任教师队伍大部分是青年教师,硕士学位比例高达60%以上,但高职称的教师较少,青年教师还需要积极自我提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队伍自觉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育思想、培养模式、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质量上的不断进步。通过教研室内部以及教研室之间组织老带新、一帮一的方式,比如学院“青蓝工程”带教,同时积极组织集体备课、讲课竞赛、新教师专业课程试讲等不同形式的讨论方式,结合优秀教师的优质观摩课,不断督促新教师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自学,自觉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尤其是医美专业技术更新快,年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自身技能水平,及时有效的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圆满地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
陈洁老师:我院及系里都积极鼓励教师们进行科研立项。我教研室应该积极申报院级、省级科研或教改项目。此外,应该定期进行学术讲座: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扩大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从这学期始,教研室应该安排每个教师每学期做一次学术讲座,选题不限。老教师讲座的内容侧重于教学和科研指导方面,年轻教师讲座的内容侧重于自然科学研究进展方面。期望经过定期进行学术讲座,能对教研室的教学和科研有所促进。
许明高老师:我们青年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每学年学院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来。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观摩课”活动,从板书设计、独立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片段设计大赛、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等诸多方面向老教师学习,使自身的基本技能更加过硬,钻研、把握、设计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个学期匆匆过去,四年级教研组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下就针对本学期本教研组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深深认识到,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1、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并组织教师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2、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教研组利用每个星期三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学习本年级的教材特点,了解教研课改信息,一个学期下来“研教合一”,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同时,我们还组织教师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在学期初教研活动计划中提到,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开展“听、评、说课紧紧跟踪一节课”的教学工作。且把这项工作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组每位老师都能在期初向教研组长报送开课课题和时间,认真按照“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分头做课、共同评议――反思总结、内化吸收”的步骤进行,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通过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教师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讨,从集体备课到听课、评课,使教师教学理论得以提升。
本学期以“关注学生、追求本真”为研修主题,以“提升教师素养,改进教学行为,巩固课堂实效”为抓手,以教研组建设的动态评估为契机。
立足教研,聚集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先关得记录和反思。年轻教师的提升工程也完满成功:其中林学峰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获学校一等奖、许海燕、胡婷婷、袁勇等老师上的公开课都得到全校教师得好评,吴雪琴老师执教的综合实践课获市一等奖。
三、健全教研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本学期,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开齐、开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教研工作做细、做实。
2、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管理,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数学组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作业的批改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一部分老师并能及时分析反思,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使本学期的教学质量能有突破性地提高。
四、抓好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
突出课改实验。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深入课堂实验,及时地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课改论文。一学期过去了,下一学期,我们教研组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步上新的台阶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