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慰问养老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慰问养老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
走访慰问农村老党员之感
留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张培
慰问老党员是一件十分有意义及切实作用的活动,做到了真正切实于民,情系于民。因此,作为大学生村官的我在留祥村进行了走访、慰问老党员,通过这次的走访慰问让我感觉到了关爱老党员、帮助困难老党员应是一项贯穿于全年的日常工作,我们不仅仅要在每逢春节、七一等节日前后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而且要将年终关怀、节日关怀变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长期关怀,保持关怀的连续性,从根本上解决党员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对老党员思想情况的了解
1、这些老党员党龄多在60年以上,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成长起来的,为农村发展、农村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政治觉悟较高,都能极积主动交纳党费,除身体原因外,都能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在群众中口碑较好,基本上能自觉保持党员的政治本色和先进性。
2、由于年龄偏高,思想比较传统保守,尽管政治观念比一般群众坚定,但在发展经济、协调各方面关系上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甚至有的还存在着生儿子传宗接代的思想和宗族观念。
3、普遍存在着经济意识不强的问题。部分人守旧意识浓厚,缺乏对市场经济和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与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对脱贫脱困缺乏信心。
二、对老党员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受思想观念的制约,缺乏创收脱困手段,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小农意识太强,没有科学种植经营意识,缺乏闯劲,惧怕生产中的新投入,害怕自己陷入更加贫困的状态。
2、年老体弱,因疾因祸致贫致困。困难老党员中有许多本人或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残疾,受疾病困扰,无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失去经济来源。
3、子女无力赡养老人。中国自古有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故在老党员绝大部分子女都比较多,无儿无女外,大多却有两个以上,然而并没有起到“防老”的作用。他们的子女经济条件普遍较差,所以难有赡养老人的能力。有的在打工反而需要老人养育自己的下一代。
4、经济基础差,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为种植业,经营士地缺少科学技术,仅能解决口粮问题,基本没有副业收入,无致富项目,也缺少致富项目的投资。
三、对策和建议
1、领导重视。这些生活困难党员大多是长期奋斗在基层的老党员,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各级党委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关心老党员生活,解决好困难党员的生产生活问题极端重要性,始终将此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认真落实。要将是否关心老党员,能否有效解决困难党员生产生活问题,作为衡量各党支部建设和支部领导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督促各党支部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
2、加强医疗服务,关注卫生条件。在老党员中,由于年老体弱,因病致祸
致贫的问题相当突出,需引起高度注意。首先要加强医疗服务,鼓励医疗机构下乡义诊,关注老党员身体健康情况,以免他们因经济问题延误治疗,将小病拖成大病。基层医疗机构要尽可能地提供平价药品。其次要关注农村卫生条件。
3、提高子女赡养能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首先要加强对老党员子女们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赡养老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然而只有子女脱贫致富才是解决老党员生活困难的根本,所以,其次要加强科技培训以及资金和项目的扶持,对生活困难的子女要优先培训,优先扶持,做到扶持一批,脱贫一批。
4、开展农村养老基地的建设,积累养老基金。伸手向国家、政府要补贴只能是杯水车薪,通过基地不仅能解决补贴资金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发挥老党员在基地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全村老年事业的发展。
5、充分发挥民政等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我们不仅要在重大节日上给老党员送出温暖,而且我们要时时刻刻关心和掌握好老党员的基本情况。
6、积极扶持低龄健康党员,发起促养之风。对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要区别对待,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者主要通过送“送温暖”活动,发放生活补助等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有劳动能力却因某些原因而致贫的老党员既要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又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素质,增强脱贫致富本领。要鼓励条件比较好的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其进行结对帮助,帮助寻找致富门路,同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
7、各级财政应加大对生活困难党员的帮助力度,纳入年初预算,加大投入,关心帮助困难党员应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建立有效机制,而不能仅限于某一时期或某一部门。
关爱老党员、帮助困难老党员应建立长效机制并形成制度以一贯之。各级党组织要经常性开展走访和慰问活动,主动上门走访困难党员、老党员、有特别贡献的党员,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生产生活情况,倾听党员心声,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党员、老党员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真正做到有难党员必帮、有病党员必访、有思想包袱党员必解。坚持结对帮扶制度,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与社区、农村困难党员结对帮扶,在政治上予以关心、生活上予以体贴、物资上予以帮助,让党员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