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活动总结 > 详情页

参观博物馆活动的总结(范文6篇)

2023-09-03 22:13:39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观博物馆活动的总结(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参观博物馆活动的总结(范文6篇)》。

第一篇:参观博物馆活动总结

今天上午,我和几位同学代表港北区建设小学去参观贵港市博物馆,为此感到非常的荣幸!这次参观主题是“行走的课堂:探索文物的奥秘”。

到达博物馆门口,从馆外观望,博物馆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主馆建筑南北长73米、东西宽57米、上下高15米,占地面积3847.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961.43平方米。真不愧是博物馆呀!这么大的博物馆有什么样的文物呢?我不禁这样想。

走进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我们童心圆小记者准备了马甲、帽子、采访本、笔、小记者证等物品。整理好这些装备后,我和妈妈跟随着我们的带队老师与讲解员姐姐,一同参观这奇妙的博物馆!

馆共有三层楼,每层楼都有不同的展厅。其中,一楼主要为“罗泊湾一号汉墓复原室”,通过讲解员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复原室是由发掘的罗泊湾一号汉墓整体保护、修复并迁移而来,是岭南地区同时期墓葬的代表性墓室。复原室完好地展示了墓葬的规模和结构。

二楼为临时展厅和系列展厅,主要有“西江明珠·古郡遗珍——贵港历史文物”陈列展,展品大部分是汉代墓葬出土文物,并以汉代陶器和青铜器为主要特色。

三楼是系列展厅和专题展厅,集中介绍了贵港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及人文历史。展品里,形形色色的民族文化工艺品琳琅满目,人物模型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我市灿烂辉煌的民俗文化风采。

参观完展览厅后,我们小记者最兴奋的时刻到了,那就是抢答环节。抢答时,同学们积极举手。随后我们观看了古筝表演,谭老师还现场教我们画陶器。活动结束时我们集中到博物馆门口拍照留念。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觉得自己收获到了很多,让我开阔了视野,更加珍惜现有的文物,更多的是感受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化,今后更需要增强自身文化底蕴的培养,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更多不同的文化气息,真正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

第二篇: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前一周的星期五,学校安排我们四年级的同学去宁波博物馆参观。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二楼博物馆里存放的展品了。

博物馆里有一些用青铜做的铜剑,它们非常长,最长的一把剑有一米多。这把剑锋利极了,剑顶非常尖锐。我想如果用这把剑去杀一群敌人的话,一定能把敌人们砍得鲜血淋淋。这把剑的剑柄又厚又硬,上面刻着许多菱形暗格花纹,呈青绿色,刻得极其精细,刻纹的线条非常优美,也富有规律。

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青瓷。青瓷与陶瓷不同,青瓷上涂了一层釉,使青瓷的表面更加平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而陶瓷却非常粗糙,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还有许多缺口。我最喜欢一个淡青色的青瓷。这个青瓷跟水壶差不多大。有胖胖的瓶身和大大的瓶口,瓶身上还有两个小小的半圆形手柄。这个青瓷的瓶上有许多花纹,横竖交加,层层叠叠,富有规律。青瓷的瓶口还点缀着一些小点,间距都差不多,就像一个个小孩子整齐地排着长长的队伍。

还有一个高大的干栏式建筑坐落在博物馆里。这个干栏式建筑从侧面看像一个“舍”字。干栏式建筑的屋顶是用一种防雨的茅草盖成的。下面架了几根高大的木柱来支撑。干栏式建筑有两层,下面一层用来养动物,上面一层可以住人。

博物馆让我看到了许多古代遗留下的文物。你下次也一定要去宁波博物馆参观哦!

第三篇: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周五,学校组织我们去博物馆参观,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不一会儿就到了我们的目的地――首都博物馆。

一进去,查过安检,就来到主厅,主厅里有很多很多的竹子,一眼望去,成片成片的绿色,让人显得生机勃勃。我们随着老师,一一进去参观,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文物,那些文物,那些文物都是值几千万元的!我心想:“要是弄碎了,我可赔不起。”随着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依次进去参观,每个展馆里都有不一样的东西,有佛像,有衣服饰品,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器具、字画,以及国外的一些珍品,千奇百怪,我看的'眼花缭乱。最后,我们来到了园厅,园厅里最有标志性的东西,就是“窑洞”了,它是一个倾斜的圆柱体,倾斜的穿过墙我想别的建筑都是正正方方的,而它却不一样,它远看像玉做的一样,晶莹剔透,可近看却像一块大铁皮。我心想这些人真聪明!中午,我们就在“窑洞”里看电影。我们看的是《辉煌的北京》在那里我看到的是名胜古迹,文人墨客,以及以前中国的强大,在那里我了解了很多历史……

那时,我不禁想到,是中国人用鲜血和汗水才换来我们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下午我们在展馆买了一些纪念品,就该回家了。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得走上车,心中感慨:今天学到的东西真多,我以后一定会再来的!

第四篇: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今天,我去了历史博物馆参观,而这次参观让我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

一进门,就有一种浓厚的古代艺术气息,有很多的陶瓷、首饰出现在我眼前,接着我向里走去。一路上都是各种各样古代工艺品、钱币、武器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各种著名遗址,有姜寨聚落遗址、玉门关遗址……我突然想起我学的`古诗中就有玉门关这一地名。据工作人员介绍,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九十公里的祁连山西端疏勒河南岸隔壁,真是壮观。在第一展厅中,我发现了古代人的由来,先是南方古猿变成能人,再变成直立人又变成早期智人,最后才是人。从图片中看出人的脑子越来越大,有了很多的想法和技术,旁边介绍了麦积山石窟和彬县大佛寺石窟。让我对历史遗址大有了解。

此次参观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丝绸之路。它讲述了张骞出使罗马13年开辟了这条路。从沙盘上可以看出,这条大路横贯亚欧。从洛阳出发,一直通到欧洲罗马,途中经过撒哈拉盆地、天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喀什……,一路上应该翻越不少山峰,并且要经过匈奴奇兵出没的地方,路上水源极少,戈壁风沙极大,一路上真是艰难险阻,困难重重。

这次参观,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仿佛我也穿越了上下五千年,给我上了一节无比奇妙的历史课。这次参观让我永生难忘。

第五篇: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今天,风和日丽。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乘坐公交车去参观永安博物馆,一路上我欣喜不已,不一会儿就到了博物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扇大红色的门,门上有很多的铆钉,在往上有一个牌匾上面写着“文庙”二字。左边贴着历届高考金榜题名名单,光荣榜单上的名字分别来自永安市前十名文科理科的考生学子,看着光荣榜单上的名字,我的内心无比的激动。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作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我必须时刻记住自己的学习任务,努力刻苦学习,从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做一名有志的少先队员。

紧接着,跨入门内,一眼望去全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特别有古代韵味。一座小石桥,桥下有一片小池塘,小鱼儿在池塘里愉快的游着。我想他们和我一样,为在能够在这充满着文化气息的地方而喜悦。放眼望去,便看到走廊展厅和大成殿。展列着永安历史文物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透过玻璃制的展台上,我们看到了放着抗战时期的.武器、钱币、生活用品、瓷器书籍等等。在殿中,还放着一台水轮发电机和手摇踏板印刷机,虽然这些物品有了一定了年代了,没有了昔日模样,但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价值。

但最令我觉得最有魅力的是那些战争时期留下来的武器,看着那些武器,我似乎看到了那些抗战英雄们拿着这些武器保家卫国,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才得以解放,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人民才有了现在的辛福生活,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可以在学校里安心地学着知识。谢谢抗战的英雄们,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现在的我们。

今日的永安博物馆之旅,我们带着永安的历史,满载而归。

今天天气有点阴沉,我们兰西小屋的新浪博友们一起前往安仁镇参观建川博物馆。对于博物馆,我自认为看得比较多了,可今天这次建川博物馆之行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中流砥柱馆,我欣喜地看到有一处复制的地道战的场景,大伙都高兴地前去体验,呵呵,从狭窄的洞口钻出来,居然是一个衣柜。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当年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根据实际创造出挖掘地道的方式在敌人包围村庄或进驻村庄时神出鬼没的打击敌人。我们耳边仿佛响起了激昂的游击队队歌。快看,“海娃送鸡毛信,那是我们学过的课文。”我高兴地指着墙壁上的一座浮雕告诉妈妈。妈妈说:“这些少年儿童都是当时的抗日英雄,你们要好好学习他们。”墙上的周恩来愤笔急书的题词引起了我的关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揭露了当时皖南事变的真相。

在正面战场馆前面,门口一座雕塑映入我的眼帘,那是“哀兵”,是一位国军战士的形象。有道是“哀兵必胜”。我想,这里用“哀兵”来形容当时面对野蛮日军侵略的国军将士,将奋起反击,必将打败侵略者,取得这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吧。

当导游告诉:“抗战中,伪军有118万时”时,这让我很不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当汉奸,背叛是卑鄙的,更何况背叛的是一个民族!又偏偏是在抗战进行之中,出了百万人的汉奸!如今,有些人也是崇洋媚外,哈日哈韩,应该让他们到这里来看看,让我们牢记历史,千万别忘了切肤之痛。

我们步行了几座博物馆,天色已暗了,我的脚已经走得很痛了,但还有几个馆还没看完,然而我的心里却是激动不已,心里充满了历史责任感,“同学们,大家起来,一起担负天下的兴旺吧!”

第六篇: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总结

5.18,是公众瞩目的国际博物馆日,xx市博物馆借全市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契机,配合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大趋势,精心筹划各类活动,提前部署,采取多方位、多角度、多媒体新闻报道形式,大力弘扬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xx精神,营造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真正打响公共文化服务马鞍山品牌。

5.18活动期间,xx市博物馆精心策划系列活动,为公众奉上五彩缤纷的博物馆文化盛宴,因活动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参与性强,宣传准确及时到位,取得了圆满的成效。

一、提前策划 主题明确 活动方案措施具体

3月中旬,馆里召开专题会议,对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进行方案征集,仔细推敲论证,活动方案于4月20日开始启动。马鞍山市博物馆对今年的活动方案做了如下策划:

一是馆外醒目位置悬挂20xx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宣传横幅,户外宣传栏张贴展讯海报,前台免费发放展览宣传册、观众满意度调查表。同时,在馆大厅电子大屏、网站连续滚动播放(发)相关宣传标语、背景资料。

二是举办专题展览《江淮灵秀 玉魂久远凌家滩文化出土文物特展》,展出时间为4月20日-5月20日,并根据展览内容,精选部分制作一批展板,送展下部队、社区、学校、企业等。

三是5.18当天举办《形式感:20xx中韩当代水墨交流展》开幕式,5.25举办《刘宋平个人画展》。

四是5.18博物馆日当天为所有预约参观的团体进行免费讲解。

五是馆内4D影院将于5.15至5.18三天免费为观众放映宣传片《江东名城马鞍山》。

六是组织皖江晚报萌芽通讯社小记者团79名小记者开展博物馆体验活动。

二、亮点突出 创新不断 活动宣传精彩纷呈

本次自活动开展一个多月以来,丰富多彩的活动,络绎不断的观众,媒体全方位的报道,使得马鞍山市博物馆在全市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展览更是深入人心。

首先,本次活动我馆的重头戏--《江淮灵秀 玉魂久远凌家滩文化出土文物特展》,自4月20日开展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观众超过3万人次,展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4月初,我馆在博物馆网站、马鞍山文化网等媒体发布了展览预告,向公众提前告知展览内容;4月17日,先秦史专家、民建安徽省委主委、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在马鞍山市会议中心为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做了一场名为关于凌家滩遗址的文化内涵以及该遗址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思考的专题报告会,反响强烈;4月20日展览开幕式当天,全市主流媒体皆对本次展览做了及时报道,省文物局网站发布开展讯息,马鞍山电视台专题采访了安徽省考古所吴卫红研究员,对凌家滩遗址文化背景、出土文物价值等问题做了详细介绍;

另外,《形式感:20xx中韩当代水墨交流展》于5月18日当天在书画展厅开展,展览适逢中韩建交20周年,是为了促进两国间艺术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水平画展,来自中韩11位画家带来了55幅风格独特、形式迥异、水平精湛、视觉突破的现代水墨作品。展览期间,各大报纸、市电视台、市电台、专业艺术网站等媒体均进行了活动报道。

其次,采取送展下基层的方式,让展览走进百姓。 5月16日17日,我馆根据凌家滩出土文物展内容精选并制作20块展板送到市武警支队机关及下属中队等处,武警官兵们列队认真听取我馆讲解员的讲解,精彩之处掌声不断。本次活动已在5.18当天的安徽新闻联播节目中,作为全省博物馆5.18系列活动之一播出。

再者,我馆高度重视媒体的宣传工作。5月18日,马鞍山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平在《南京晨报》发表整版署名文章《断想凌家滩---写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章从凌家滩价值将与日俱增、能否让凌家滩玉人与烟墩山玉人并列矗立市博物馆广场、整合多学科力量,才有可能求解凌家滩之谜等角度,大胆展开丰富设想与深度思考。 5.18当天的《马鞍山日报》,马鞍山市电视台及电台,安徽卫视等媒体对我馆的系列活动做了精彩报道。5月20日,皖江晚报萌芽通讯社小记者团近百人走进了博物馆,进行博物馆体验之旅。5月21日的《皖江晚报》用两个整版篇幅记录下孩子们眼中的美丽家乡。

三、继续努力 服务社会 推动事业不断发展

5月23日,我馆还将安排将《凌家滩文化出土文物图片展》继续送至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市花园社区等处,让那里等候已久的观众继续分享这道稀有的史前文化饕餮大餐,也继续验证着让公众零距离接近博物馆不再是一种奢望。

在此期间,我馆开辟了观众满意度调查专区,观众留言薄上好评不断:感谢博物馆送展到部队,让我们官兵开拓了眼界,接受了教育,希望博物馆今后能多开展类似活动,参观了本次凌家滩文化出土文物特展,被其中玉器的种类繁多、造型华美、制作精细所深深折服。这不仅仅是体现出几千年物质的价值,更能体现出其历史价值,为追溯中华文明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很感谢有这次学习机会。 同时,我市的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与管理规划也已市政府文件的形式制定出台,博物馆的青年志愿者们也同往常的每个节日一样,利用休息时间悉心为观众一一讲解。

节日盛装下的马鞍山市博物馆,户外飘动着文化让生活更精彩、传承5000年文明,成就新时代梦想等标语横幅,这 已不仅仅是悬挂的口号,更是马鞍山博物馆人不断追求的目标和自觉行动。作为全市一个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我馆将进一步深化免费开放成果,并在日常工作中一一践行。

推荐专题: 社区活动总结 体育活动总结 参观博物馆活动的总结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