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数学工作总结开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数学工作总结开头》。
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了,我在这段时间里通过听公开课以及自己的钻研理解对课程改革有了自己一定的理解,同时也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我们新时期的教学所带来的一些对学生自身素质以及未来发展有益的新思想和新理念。下面我就来说说我对课改的感受。
一、数学生活化
在我身边有很多人有这样疑问,数学到底是什么,我们学的数学在我们平实的生活中都有用吗?其实有这样的疑问很正常,我们以前的数学教学,只是单纯的教授学生算理及算法并没有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我们所学的知识,这就导致了知识与生活的脱节。学生只学会了知识的表面,而不会灵活运用,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所以,在课程改革的教材中增加了许多能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内,象《确定位置》、《统计》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老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也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从我们平时常见的建筑物和日常物品的表面找到我们要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出当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此外学生在理解了所学知识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辨那些我们身边常见的物品的表面是哪个图形。这样的教学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更深刻的感受了知识的作用
数学生活化除了在课上教学中体现,还可以在课下作业中体现,例如:我们在学了长度的单位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后量一量爸爸妈妈的身高,桌子的高度,自己裤子的长度,在学了统计后,可以在课下统计一下全班同学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最喜欢哪个老师
二、动手操作
有句实践谚语说:“我听到的会忘记,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操作过的,才能记得最牢固。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动手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我们接着以《认识图形》为例,学生虽然从我们平时常见的建筑物和日常物品的表面认识了我们要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些图形,但是还不能很好的与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这些立体图形区分。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我们平时常见的象牙膏盒、茶叶筒、小球先摸一摸物品的表面,再在白纸上画一画、印一印。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到了课上所学的这些图形,充分了解了这些图形是在物体的面上,不但很好的区分了形与体的关系,而且在学中体会了快乐与成功。由于是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得到的,所以记忆也相对比较深刻。
又例如在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学生可以运用我们学不进位加法时的方法,象摆小棒、画圆圈的方法计算,学生以前学过要把10个圆圈圈一圈,把10根小棒捆一捆,所以很快就从摆小棒、画圆圈中总结出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小组合作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例如: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或三角形,小组成员在利用学过的长方形或三角形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再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边拼边讲解本小组是如何推导出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这样在操作、探究、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领略了合作探究的魅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沐浴着课程改革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我们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教师应该凭借课程改革的“东风”,不断钻研课程改革,深入教学法,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动手操作的培养落到实处,为国家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计划》,认真抓好数学教学工作。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如:学会并比较熟练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等等。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基础差,作业完不成,学习习惯差造成了成绩较差的现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二、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有热情,具备这样的前提,学生才能把知识学好。本学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找资料,下载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很多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了,效果极好。
三、课堂上“精讲多练”
加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加强口算训练
为使学生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熟练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每天抽出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或对答或笔算,而且每天留口算作业。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度,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能力。
五、及时做练习
完成一小节的内容就及时做练习,对练习即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即时解决,反复训练,直到吃透弄懂为止。每次布置作业都非常用心,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注重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本学期在作业评比中,我班表现突出。
六、抓好差生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为了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又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还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如贺轩宇同学,是本学期新转来的一个学生,他基础较差,存在很多知识断层,在他的转化的过程中,我注意给他补课,把他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一来,他学得就轻松多了,进步很大,兴趣和求知欲也随之增加。
七、重视与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支持。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各方面的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养成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有所提高,但有几个学生的成绩还不够理想,今后我仍将继续努力。
现将近期线上教学点滴感悟总结如下:
一、线上教学准备工作
1、课前充分准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给学生上课亦是如此。接到学校线上授课的任务,内心其实很忐忑。没有了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等,我们的课该怎么设计?怎样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一系列的问题不断涌现脑海中。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教研、查阅资料等,让我有了方向,之前所有的顾虑也随之消减。
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说:“教师身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理应“闻道”和“悟道”在先,应是首位学习者。”面对当下的现状,我们更应当有充分的准备,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成长。进而提炼出有效的教育资源,帮助孩子们实现成长。
2、及时交流,分享经验
线上授课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家都能及时沟通交流,及时解决。部分教师还把好的做法及时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借鉴。
二、线上教学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1、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制定了学科导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练习收获以及教学评价。
2、导学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才算是完整的教学。
与学生在屏幕的两端,一些环节确实难以实施,尤其与学生的互动。目前所用的授课软件,与学生互动的功能有:举手连麦,选择题,讨论区等,由于各种原因可以说有利有弊。但至少能实现与学生的互动,避免了只有教师“满堂灌”的现象。
3、新的授课方式必然得有新的管理方法。
网上授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在屏幕另一端学生的上课状态老师不得而知,很考验学生的自律自主能力。对于这样的“新课堂”老师们该如何管理呢?通过互相交流分享,大家也摸索出了些方法。或是有趣的教学环节;或是吸引人的小故事;或是一个好玩儿的小游戏等等。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么!
4、课后作业管理方面,采取一对一批阅指导。
对于作业情况好的同学及时表扬,对于作业有问题的同学,进行针对性指导并多多鼓励。
5、对学生有针对性且多样化的评价。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也要善于鼓励孩子发现自身的优点,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三、线上教学给师生带来的变化
自从线上教学开展以来,部分同学由之前的懒散、作息不规律、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不重视生活自理、更不爱运动,变得按时起床、合理作息、坚持运动,新颖的学习方式也带动着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也提升了不少。“停课不停学”,作为老师,我们也一定要尽职尽责的指导好学生的学习。
最好的等待叫来日可期,疫情终将过去,校园还会响起琅琅书声,到那时,定与少年们相见!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期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备课。
学期初,钻研了《新版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二、参加教研活动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本学期我参加了协作区组织的生态课堂,通过自己上公开课,大家交流、讨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工作,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方面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潜能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将我校六年级数学备课组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醉心教研夯实课堂
1.“每日一研”
“齐心协力,共同提高”是我们数学学科组老师无言的默契。大家认为,“团队里没有个人英雄”,组里的工作就是大家的工作,组里的成绩就是大家的成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工作中,六年级的数学教研组在教导处吴主任的带领下坚持开展教研活动,总复习期间做到“每日一研”。“每日一研”的第一项重要内容,是数学教师们上午上完第一节课后,集中反馈当天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出现地比较多的错误,共同研究对策,在第二次进班辅导时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书93页第8题“甲、乙两种衬衣的原价相同。换季时,甲种衬衫按四折销售,乙种衬衫按五折销售,王叔叔用108元购买这两种衬衣个一件。这两种衬衣原价每件是多少元?”课中学生练习时出错很多。教学研讨时,老师们先介绍了本班学生出现的错误,错误的共同点是:学生对于计算结果是否要除以“2”不够清楚。老师们觉得本题既可以用算术方法解答,也可以用方程解答。用方程解答不仅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题意,而且可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因此,大家决定进班辅导时,先鼓励学生用方程解答,再反思结果为什么不用除以“2”接着再出示一道类似的题目“甲、乙两种衬衣的原价相同。换季时,甲、乙种衬衫都按四折销售,王叔叔用208元购买这两种衬衣个一件。这两种衬衣原价每件是多少元?让学生尝试解答。最后将这两题进行题组对比,加深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每日一研”的第二项重要内容就是研讨教学案的使用怎样与课本有效结合。总复习的教学案是区里的骨干教师主备的,教学案的编写十分详实,每一个知识点挖掘的很深,覆盖面广,因此有的教学案的习题量有6、7页。为了发挥教学案的最大优势,同时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研讨中我们对于总复习的教学案紧扣书本,吸取其精华,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发挥一题多练的功能,努力做到减负高效。
例如: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通过研讨,将原来的教学案的复习题增加了一题:
(3)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这一题目的设计一方面复习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比较又复习了“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圆的周长和面积无法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不同”;这些知识点。发挥了这一复习题的最大功能,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很好的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再如本课中基本练习的设计,结合课本的练习题,我们将教学案原来的基本习题和课本练习题进行了整合。如下:
接下来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图中的两条线段互相垂直,下面一条线段的长度是上面这条线段的2倍,你能根据这两条线段,想象出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在图中画一画。
接着问:要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需要测量那些数据?
通过计算他们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这样既复习了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三、本课的重点练习,我们研讨出学生的易错题,关注方法的训练。要求学生:只列式,不计算。(单位:分米)
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又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每周一节研讨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六年级数学教师坚持每周上一节研讨课。每周一次本组内教师轮流上课,所选的课必须是本周教学中,学生学起来觉得比较困难的内容。执教老师的顺序是有经验的先上课,骨干教师先上课,轮流进行。上完课后立刻组织老师就地研讨,主要研讨学生学习的难点,关注教学案的实施与运用,力争确保学生有时间完成当堂反馈。研讨之后其他教师再进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研讨确实有效提高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练习跟进提高效益
课堂教学时主阵地,练习的组织与设计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校六年级数学组每周进行两次针对性练习,即每周一个专项练习和一个小综合练习,跟进课堂教学。专项练习主要是根据我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计算,每周四早读进行全班过关,教师针对典型错例,进行强化。综合练习,总复习前是周周清,内容主要是教学案上的典型错题。总复习期间为小综合,主要是针对我市调研检测,由是区内资源复习题、教师们结合教学案和书本自主设计试题,网上搜索周边市区的考题,三方整合设计综合试题进行训练。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答题速度明显提高。
三、关注学生全面提高
1.滚动培优
我校十分关注优等生的培优工作。为了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优势,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状态,每天给这些孩子增加3道培优题,课上1题,课后2题。同时每周集中辅导一次,由教导处吴主任专门负责,每班10人,学生主要采取滚动式。这样即能让优等生保持强力的求知欲,保证培优的`质量,又能很好的与中学接轨。
2.跟踪辅导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后进生的转化由各位数学教师自己负责,每天利用大课间进行后进生练习,加强基础题的过关指导。每周两次留班,进行数学教学案易错题的再练习,作业的面批过关。除了学习上的后进生,还有一些特别的后进学生,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更加困难。如我校六(2)班的芦俊豪同学,学习能力不差,但学习基础很薄弱,学习习惯很差,家长几乎不管不问。老师更多的是关注他的思想动态,从而促动他主动学习。学校的心理老师,定期和他聊天做心理辅导。他的学习状况是数学最好,语文中等,英语不及格,最不爱写作业。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数学老师采取的措施是:课上,提问一些有一定难度,他又能回答的问题对他进行提问,通过肯定、表扬的方式提高他听课的兴趣,保证课堂学习的质量。作业的处理,要求他完成课上的作业,适当减少回家的练习,挑选一些有难度的、典型的题目让他完成。让他对数学的学习保持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带动学习其他两门功课的兴趣。这孩子的情绪常常反复无常,给教师的教育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给班级的学习质量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任教的所有老师无怨无悔,都尽力对他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们学校的宗旨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的孩子!
3、信心激励
学习的信心,是学生前进的强大动力。我校充分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利用集体晨会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程,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六年级每班的电脑上都安排了心理辅导的视频,老师们可以随时放给学生观看。特别要说的是,我校针对学生的特点,每周一次班级表扬10名左右学习认真,进步明显的孩子;每月一次校级表扬全年级前20名表现突出的孩子,并合影留念,发给他们证书。孩子们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学习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也有少数几个学困生基础比较薄弱,作业脏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摧残。正因为如此“减负”的警钟一直长鸣!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1
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准备了多套教辅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全体,尽可能兼顾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学困生掉队。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意义;
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加强家校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边教边研,取得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本学期,我们班每天的数学作业,中等学生一般能在10到15分钟完成,基本都能轻松地独立完成。在作业批改中,很少有集体性错误。
(二)在课后辅导时发现,几个学困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大。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学习越来越轻松,上学期遇到他们学习上出现问题进行辅导时,总是费尽唇舌,启而不发,本学期基本上都是一点就通。
四、自我反思,努力实现专业成长。
(一)继续坚持并优化本学期一些有成效的做法,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课后只做适当的巩固,控制好课后作业分量。
(二)加大家校之间的联系,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家长更多的支持,致力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四)数学课的开展应面向全体的情况下,实施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与教学,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反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一定会和新课标同行,用新课标来指引前行。
推荐专题: 三年级数学老师发言稿 六年级数学老师发言稿 二年级数学工作总结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