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范文6篇)

2022-08-05 07:45:3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就业情况调查报告(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范文6篇)》。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有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就业本身就是我们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

有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下面有unjs小编整理的有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一、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x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x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xx年还将有 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xx年与20xx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x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xx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xx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xx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3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xx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xx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xx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x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二)、2013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13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三)、 20xx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四)、20xx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xx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上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

从专业中类来看,地矿类专业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专业小类的就业率排名更是明显化了这一倾向,高职高专专业也呈现出理工类专业就业率较高的趋势。

20xx年最难就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据首

“20xx 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大学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资料共享平台《有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https://www.unjs.com)。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这项研究对20万名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过万。在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人们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占了9个。

三、20xx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对20xx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xx年我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XX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XX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3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XX-20xx)》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xx年,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

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3年,人才缺口数字巨大,将达1220万人。

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

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预计到2013年,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原因有两点: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值得思考;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分析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第一、课程开设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由经济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

第二、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

第三、岗位群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

(三)就业岗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第一层,电子商务建立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在这一层次需要了解一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及其它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有关企业网络产品的性能.

第二层,电子商务实施的软件平台。在这一层次涉及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

第三层,电子商务应用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商业逻辑,网站产品的设计、开发,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网页设计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技能,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第四层,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各类商务支持人员,如客户服务,市场、贸易、物流和销售等诸多方面。

作为2013届的毕业生,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我们需加强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

第二篇:文秘专业就业调查报告

摘要:勿庸置疑,当前弥漫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于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群体肯定是一个不利因素。然而让人惊喜的是在庞大的大学生就业潮中,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能在困境中异军突起。本文拟以绍兴文理学院2009 届文秘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为例剖析了造成此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当今高职文秘教育的一些凝重反思。关键词:就业;文秘;改革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我国亦不能独善其身。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当然会对人们的就业产生影响。2009 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由此变得扑朔迷离。以绍兴文理学院文秘专业为例,2009 届文秘专业毕业生现有83人,生源分布于浙江省各地区。截至今年6 月14 日2009 届文秘专业毕业生签约率就已达97.3%,比去年同期增长4 个百分点,比前年同期增长33 个百分点,就业状况喜人。横向比较浙江省内几个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也大体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局面。总的来说这一次金融危机对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冲击较小,文秘就业市场需求稳定,毕业生就业空间广阔。

造成这种市场反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当前我省整一个经济大环境并没有因为这一次金融危机而改变,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切是保证文秘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根本外因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正出现职业化和多元化的倾向,市场经济也逐步成熟,秘书跨行业、跨地区工作将司空见惯。应该说我省整一个经济大环境并没有因为这一次金融危机而得到根本改变,浙江经济总体实力强劲,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存在,这是实现文秘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根本外因。

浙江省经济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民营企业多,国有企业少。在这些民营企业中不乏有全国驰名的大集团,然而更多的却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他们稳打稳扎,只做自己能做的事,只赚自己能赚的钱,这种经营策略上的谨慎也让他们有利的规避了这一次金融风险。近几年来,随着民营企业资金的滚动积累,浙江的部分民营企业已朝规模化、公司制方向发展。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需求与原有的用人机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这对于秘书的选用也不例外:1“.以能为先”与“以亲为先”的矛盾。浙江民营企业以前实行的是传统家族式经营,用人的原则是“以亲为先”,秘书一般大多是家族内聘的30 岁以下的亲戚女性,基本不具备秘书的专业素质。这种“用人唯亲”的秘书用人方式必定会带来许多弊端。一方面在职业技能方面普遍表现为: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较低;英语应用能力相对不高;沟通交际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在素质方面普遍表现为:人们对她们的诚实守信表示怀疑;顽固守旧,缺乏开拓创新意识。这种矛盾不解决必然会拖企业发展的后腿。

2.专职秘书与兼职秘书的矛盾。民营企业选聘的秘书专职文秘并不多,更多的还是兼职秘书,约占81%以上。而且这些秘书专业背景五花八门,有学中文的、新闻的、计算机的、经济管理等。为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这些兼职秘书往往还需要经过内部培训。可以说这些秘书在文秘专业训练和专业素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与企业发展客观需要的高素质专职秘书相矛盾。

基于以上两点,应该说浙江省民营企业对于专业秘书需求还存在广阔的空间。以绍兴文理学院2009 届文秘毕业生为例,民营中小企业绝对成为吸纳毕业生的大户。83 名毕业生中,就业于民营中小企业的就有61 人,除去10 人专升本的同学占总就业人数的83.6%。可以说浙江民营企业为高职文秘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近几年来培养文秘人才的高职院校对于办学理念、课程设置等大刀阔斧的改革卓有成效,这是最关键的一个内因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行政类秘书市场需求大大削减,复合型高素质秘书人才独占一片天。一切跟着市场走,文秘专业改革成为一种势之必然。

1.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上重心偏移。面对市场新变化,我省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大删减了原有课程体系中的陈旧课程,合并重复课程,添加企业管理类课程,加强开发技能训练

课程。同时充实吸纳文秘行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课程设置注意改变过去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现状,降低理论知识教学的难度,化简内容,力求学生所学课程与职业岗位对接。除此还灵活学生的选课机制,增加法律类等辅修课程。

2.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省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和实训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较科学又具操作性的实习和实训评价机制,注意在学生实践反馈中更新。同时切实做好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让企业参与办学。除此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打破了过去先理论教学再实践教学的单一模式,在平时专业教学中就注意让学生走出去感受企业文化,顶岗实习已经普遍。

3.重视“双师型”师资的培养。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在的文秘专业基本上都在20 世纪80 年代高校扩招中产生,专业积淀不深厚,尤其是教师大多是中文教师“移植”过来,专业实践能力严重缺乏。“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刻不容缓。我省高职院校一方面通过引进和岗位、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具有高、精、尖、全的技术能手。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下企业参观学习,进基层培养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的秘书职业资格考试。这些措施都加快了“双师型”师资的培养。

三、学生、家长调整心态,择业趋于理性。这是保证当前文秘专业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必备条件

此次金融危机来袭,浙江省高职文秘院校就业指导部门一般都是比去年同期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就业宣传。要求学生接受客观现实,改变择业观念,从基层岗位做起。鼓励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抢占先机尽早签约。同时不忘搜罗大量文秘专业就业信息,切切实实为学生服务。在这一种强势就业宣传和指导下,2009 届文秘毕业生和其家长就业心态普遍务实和理性。以绍兴文理学院2009 届文秘毕业生为例83.6%都是在民营中小型企业,且主要都担任基层身兼数职的办公室文秘,月薪在1 000 元~1 500 元左右。

文秘专业毕业生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能顺利就业着实让我们欣喜,但有些地方也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以绍兴文理学院2009 届文秘毕业生为例,就业同学中以担任初级秘书为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2.6%,中高级秘书稀缺只占总人数6.3%,可以说基层服务有余,企业管理不足。就业率不光追求的是量的提升更重要还有质的提高。

其次,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一定滞后性,明年的就业情况也许就不容乐观。各种数据表明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一些地区新增就业人数增速减缓。一言以蔽之金融危机对文秘大学生就业肯定是个不利因素,就业率产生明显波动只是个时间问题。再次,2009 届文秘毕业生就业率从纵向上看是有所上升,但从专业横向上看与其他专业相比差距较大。据当地人才服务中心网页近三次招聘会数据显示,90%以上单位需要文秘1~2 名,但只有10%单位需要3~5 名或更多。横向比较,文秘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于理工类毕业生的大批量招聘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我们必须及时总结高职文秘专业教育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深化文秘专业改革。

1.适应市场新需求,文秘教材要改革。文秘教材应该适应多样化教学的需要,细分专业方向,涉外文秘和商务文秘在教材配置上应该各有所侧重。文秘教材课时安排要有的放矢,基础理论的教学可以必需、够用为度。文秘教材更应该中西贯通,适当介绍国外文秘的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文秘教材也应努力增加教材品种,使之教材系列配套。这个系列可以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实训教材、讲义和视听教材。其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实施多媒体教学必不可少。

2.调动高职教师积极性,职称激励机制要更新。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有高素质的老师。有高素质的老师必须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管理学认为了解其需求才能激发动机。目前

高职教师最渴盼的就是职称评定政策能配套。我国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尚无政策,其标准是比照普通高校教师,过分强调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这样一来,高职教师就处在教学(理论、技能)、科研双重压力之下。精力相对不济,也就往往疏于对知识、技能结构的梳理,传授知识、技能缺乏集成性,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相当不利。出台高职教师职称评定新政策迫在眉睫。

3.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学生个性养成教育。近几年来,高职院校都积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养成教育。从对绍兴文理学院几届文秘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访谈中了解到,其实企业对文秘人才的素质需求是多元化的。根据13 家企业调查数据显示,要求毕业生具备思想道德素质的占(33%),文化素质的占(27%),业务素质的占(13%),心理素质的占(8%)。从数据上显示,各家企业对文秘毕业生的素质要求都存在“以德为首”的倾向。如果把“德”再细分的话,各企业纷纷要求自己的秘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占(75%),能吃苦耐劳的占(38%),能忠于职守的占(28%),能爱岗敬业的占(63%)等。而这些“德”的素质都是光凭文秘专业能力训练所无法达到的。针对这种现状,培养高素质文秘人才的高职院校不能再吝啬于一周两节大学语文的走过场,而更应该在文秘专业理论教学中运用录像、光盘等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由感性到理性的、系统的秘书个性气质教育。除此外,在学生参加实习和实训中也应该加强秘书职业性格再教育。

参考文献:

[1 ]黄盛.文秘专业社会需求情况调查报告[z].科技资讯,2007:1 2.

[2]王新.文秘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分析及培养途径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3,(6).

[3]李玉芬.现代秘书工作的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4).

[4]叶云飞.论中文专业现代文秘人才优化培养的策略[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7(,9).

[5] 张绛青.试论现代文秘工作的性质和任务[J].文秘之友,2000,(6).

[6]来保卫.从社会需求看高职文秘专业设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 1).

[7]刘忠惠.温州民营企业文秘工作现状与发展研究[J].理论观察,2004,(2).

第三篇:舞蹈专业就业调查报告

舞蹈专业就业调查报告

一、中国舞蹈教育格局下的舞蹈专业现状

中国舞蹈教育目前的格局似乎是两类:一类是以北京舞蹈学院为龙头的专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面向的是某些专业院团或机构;另一类是其他普通综合性高校的舞蹈系,这些院系强调的是复合性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是普通中小学或者幼儿园师资等舞蹈普及型人才。表面上看,这两种培养人才的方向似乎满

足了不同层面的社会需求,形成了一套互补的系统,各有侧重。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艺考热的社会大环境的营造,实际上这两种人才的出路俨然失衡。高校扩招外加艺考热,艺术院校或艺术专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每年的学生量都在增长,使原本相对薄弱的师资队伍显得捉襟见肘,专业舞蹈院校的毕业生除了就业于部分专业的院团和机构,更多地把就业方向投向了高校教师或舞蹈教育行业,炙手可热,供不应求。而另一面,由于专业水准上参差不齐,高不成低不就,既胜任不了专业院团机构和高校的标准,又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行业人才饱和的现状而走投无路。

二、舞蹈大学生毕业后去向, 按照行业性划分, 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进入某艺术演出团体。该类学生通常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都很好, 外在形象较好, 日后随着年纪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 可以从事相关编导或教学工作。毕业生大部分都在从事该类工作。 2进入事业单位从事舞蹈教育工作或群众性艺术工作。该类学生通常为舞蹈学专业学生, 此行业对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但是对于学生的外在形象要求相应的比较低一些。然而学生选择教育行业, 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从事教师的难度。除此以外, 如各级群众艺术馆等也是舞蹈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之一。

3考研或通过其他途径继续深造。由于就业面广度的限制, 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舞蹈专业大学生毕业后会选择考研或通过其他途径继续深造, 这方面主要对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较高, 且由于我国现在对考取硕士学位的要求较为严格,

4成为临时的舞蹈演员或舞蹈教师, 专业固定而职业不固定。舞蹈专业学生在娱乐场所临时或经由简单协议的演出, 俗称 跑场!; 经由简单协议在相对不是很正规的教学团体任教的, 俗称 带班!。这些地方通常没有完善的劳动保障体系, 而且作为一种暂时性的存在, 90% 以上都没有可发展空间。

据统计,在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普通综合高校舞蹈毕业生中33%选择考研、博,16%选择出国深造,27%选择从事其它行业,其余则选择自主创业或是其它。毕业的意向主要集中在找到合适工作和继续读书深造两个方面。以上只是一个假设的调查,实际的形势甚至更

为严峻。第一,就业面窄,选择少。除去专业院团机构和高校,历数社会上需要舞蹈人才的单位超不过三类:中专类艺校、群众文化艺术单位、艺术

类高中。而众所周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中专类院校大多改制或者重组升级,需要舞蹈专业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而群众文化艺术单位每个地区最多也就只有群艺馆和少年宫。至于艺术类高中更是屈指可数。其次,毕业生多,竞争激烈,行业人才饱和。1999年国家开始施行扩招政策,近10 年来,全国2000 多所高校中有700多所建立了艺术专业和院系,包括综合类、师范类和理工科院校。翻倍出现的毕业生加大了就业这枚炸弹的重量等级。第三,自主创业难度又较大。缺少经验和政策支持,成功者为数很少,学生需

要在摸索中艰苦开拓,同时也急切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政策协助,这却是需要加以时日才能实现的。

三、舞蹈类高校学生所期望的就业选择

根据调查,普通高校中的舞蹈专业学生与专业院校的学生在所选择的职业方向上存在一些差别,针对不同类型院校的学生,各校会根据自己的办学标准来实施具体方案,不论是在课程 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上都会有其针对性,而这种针对性也是不同学生最初选择该校的原因之一,并导致其毕业后的择业方向与院校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异。普通高校舞蹈学生(简称“普通高校学生”)和舞蹈专业院校学生(简称“专业院校学生”)在“专业院校老师”“中小学老师”“专业演员”3个选项上差异最明显,对于专业院校的学生 来说,选择“专业舞蹈院校老师”“专业演员”是继“高校老师”之后第二选择方向,对比普通高校的学生超出15%的人选择“中小学老师”(遵循普通高校〈含师范类〉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类院校的舞蹈教育主要是培养基础教学人才),专业院校的学生在历经至少8-10 年系统的专业培养后,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很难从已形成的高精尖意识形态中脱离出来,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放弃选择同自己长期以来已适应的培养模式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近年高校的扩招政策同就业岗位的缩减所造成的就业紧张问题,造成在普通高校和专业院校不同背景下培养的人才却竞争同一岗位的局面,明显表现在两者对于高校教师岗位的竞争。国家专业团体和专业院校教师岗位的减少,使得大批从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走向了普通高校,他们将多年专业院校的教学方式、意识常不假思索地传授或重述给即将走上舞蹈普及教育岗位的群体,而面向广大普通高校舞蹈学生的岗位同样有限,加上四年来被培养的专业院校教育意识却又无法真正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这种情况造成了择业错位。简言之,人才培养的趋同化始终是高等舞蹈教育事业的硬伤,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舞蹈高校学生首选的就业地点和所期望的薪值

针对择选率较高的区域,毕业生首选的原因有:50%认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20%认为“生活条件好”;20%认为“薪水高”;10%认为“有良好的人才政策”。

根据调查显示,“北京、上海”“中部地区”“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是即将毕业的舞蹈专业

学生最期望能够工作的地区(各专业学生普遍认为),不仅是因为上述3个区域对舞蹈教育 事业的开发及重视,同样也因为这3个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大中商业城市几乎聚集在此,生活环境较好,物质条件更加优越。尽管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毕业于西、北部地区的学生大部分选择就近择业,这样的选择比其去大城市闯荡也许更加有利。但根据调研了解,凡从上述3个地区毕业的学生却无一例愿意去外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这种现象可以说是由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不相适应所造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在这种大众意识的支配下就业定位较高在就业目的地的选择上多选择首都、省会和东南部沿海城市等大中城市,而在对择业的认识上, 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认为发达的城市就会“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人才政策”,不仅如此,生活条件好、薪水高也是其选择上述选项的重要原因。此外,根据对某师范类院校2005级舞蹈学方向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调查显示:该班级毕业人数29人,正式就业率为48%,毕业去向地点多集中于北京或籍贯所在地,东部地区及珠三角人数其次,仅有一人支援内蒙古。广大的西部等不发达地区不仅需要经济实力的提升,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也应该吸纳更多的人才。对此,政府和社会应对有意愿到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加大引导力度、提供优惠政策, 以平衡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压力和部分地区特需人才缺乏的局面

第四篇:文秘专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文秘专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为掌握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就业形势严峻下的文秘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 2011 年5月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活动。此次调研以文秘专业学生、淮安市地区各级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调查对象,了解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情况以及各单位对文秘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主要采取走访面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发放了《文秘专业就业前景调查问卷》30份,共计收回 26份,具体做法是:以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主,通过网络传送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同时,采取向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访问的方法,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对文秘专业学生职位定位以及相应单位的用人需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调研情况如下:

1 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情况

根据法国职业研究中心统计,全世界目前有160余种职业,秘书排在第六位。据北京市2002年第一季度公布的统计数字,北京市文秘岗位需求数排在第三位,岗位与应聘的人数比是1:6。由此可见,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文秘仍将是个热门职业,社会需求里大。实际调查的情况也是如此,大多数公司认为文秘人员是经理主管们的左膀右臂,是公司青睐的复合性人才,中小型公司需要文秘人员3—7人不等,大型单位需要的文秘人员会更多,层次也会不一样。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秘书职业的人员女性居多,所占比例是97.9%,男性占20.1%。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女性在中、初级秘书中占绝大多数,而高级秘书则多数为男性。从事文秘工作性质中,普通文员的占32.8%,公务秘书的占23.7%,商务秘书的占24.3%,人事秘书的占4,1%,私人秘书的占7.5%,总裁助理的占12.9%,其他的占3.7%.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文秘专业所针对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综合秘书”(办公室文员)、“商务秘书”、“公务秘书”和“总裁助理”等岗位群体。“办公室文员” 队伍迅速壮大,“商务秘书”逐渐增多,当然也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做“公务秘书”。同时,每个职业岗位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变化也很大,不断有新兴的岗位诞生。如“通讯秘书”岗位就是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才产生的。从

现在调研情况来看,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呈增长趋势,秘书职业也已成为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化愈加明显的职业领域。

2 用人单位对文秘人员的技能要求

我们调研小组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针对“文秘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文秘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文秘人员应掌握的技能”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好的文秘人员最好具备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合作能力:懂得本行业的专业知识背景、办公室事务管理知识、应变能力、商务知识、法律知识。此次调查中,认为文秘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凭,形象气质好,具备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文笔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能熟练使用电脑及各种办公设备。同时各单位还希望文秘人员具备业务背景,如生产部秘书职位要求化工或理工科背景;涉外秘书职位要求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或高级口译证书优先。公关部门秘书职位要求具备公共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有些单位注重“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使用和维护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

3 从业文秘人员的薪金状况

通过调研,文秘人员的月薪情况如下:月薪在500—1000元以下文秘占32.1%.1000—3000的文秘占45.2%;3000—5000元的文秘占9.3%。5000—8000元的文秘占6.3%;80 00—10000元的文秘占2.8%。10000元以上的文秘占2.2%。70%以上的文秘人员月薪在3000以内,大部分文秘人员对薪金现状表示比较满意,有的文秘人员甚至还打算向高层次拼博,成为高级秘书,获取更高的薪金。4 文秘人员的职业发展前景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秘书工作年限的,3个月以下的占13.5%,1年以下的占19.3%,1—3年占43.6%,3—5年的占16.3%,5—10年的占8,6%,10年以上的占7.6%。随着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改革的深化,从业文秘人员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升迁或转职机会多,一般在3—5年后会得到晋级的机会。

行政主管是文秘人员未来的主要职业发展方向。文秘人员因工作接触到单位业务的各个方面,在职业转换,特别是单位内部换岗晋升具有很好的优势,

换岗晋升的可能依次是行政主管、经理助理、人力资源经理、部门经理、秘书(初级、中级、高级)、市场部主管、公关部主管、财务管理人员。

5、调查结果总结:

(一)学校应该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培养适用性人才。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向企业的需求看齐,建立鲜明的企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围绕现代企业所需的财经、商务秘书类型来组织教学改革。强化企业秘书的综合职业技能训练,将职业资格标准引入到教学中来,将学生培养成为深受现代企业欢迎的适用性人才。

(二)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要注意:

1、适当精简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以实用、够用为宜。增强课程的应用性,减少课程的理论性;适当增加课程门数,减少每门课的课时数。

2、适当增加专业方向课程比重。开设“秘书 + 商务”、“秘书 + 财会”、“秘书 + 管理”、等秘书方向,走复合化培养道路。复合化培养模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3、突显现代文秘特色。应通过开设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演讲与口才、计算机应用软件使用和汽车驾驶技术等课程,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增设选修课程。选修课的内容可以涵盖人文、社会、经济、管理等学科,如企业文化学、企业管理学、形体、书法等,以增强学生对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了解。

(三)我们学生从中得到的启示:

1、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掌握文秘岗位必需的基本理论,包括秘书学、应用文写作、办公室管理、会务管理、公共关系等基础知识;

2、注重课余时间的实践练习,增强实际工作经验与水平;

3、积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技能与知识,例如外语知识,驾驶技能,计算机技能;

4、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能够做到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够很好地、全面地展现自己。

5、丰富自己的课余爱好,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第五篇:化学专业就业调查报告

关于化学化工专业就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012301314239 岳志麟

一、调查任务和目的

通过专业见习与调查,我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对化学专业相关领域的了解,获得对大量专业工作的感性认识,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的理解,并将专业知识付诸于实践,锻炼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到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就业前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事,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提升,使自己再以后的就业中能拥有一定优势。以便以后更好的就业和择业。

二、调查主要过程和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对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历年毕业生进行调查,同时对网上一些已经有了的问卷调查进行选择式的删选,最终得出调查报告。

调查问卷如下:

关于化学化工专业就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Q1:

1、性别 ○ 女 ○ 男 Q2:

2、专业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精细化工 ○ 工业分析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环境工程 ○ 化学 ○ 高分子材料

Q3:

3、你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吗? ○ 了解 ○ 不太确定 ○ 不了解 ○ 没有考虑

Q4:

4、你是否进行过职业性格测试 ○ 有 ○ 没有

Q5:

5、你是否进行过职业兴趣测试 ○ 有 ○ 没有

Q6:

6、你是否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 ○ 是的 ○ 不太了解 ○ 不是 ○ 没有想过

Q7:

7、你是否了解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 很了解 ○ 说不清 ○ 不了解 ○ 很不了解

Q8:

8、你是否进行过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 有 ○ 没有

Q9:

9、你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了何种规划 ○ 短期目标(三年以内) ○ 中期目标(三至五年) ○ 长期目标(五至十年) ○ 人生目标 ○ 没有任何规划

Q10:

10、你是否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指导 ○ 有 ○ 没有

Q11:

11、你觉得自己是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或咨询服务 ○ 非常需要 ○ 需要 ○ 不太需要 ○ 不需要

Q12:

12、你认为现在我国整体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 ○ 形势严峻,就业难 ○ 形势正常

○ 形势较好,就业容易 ○ 不了解

Q13:

13、你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 ○ 乐观 ○ 一般 ○ 悲观 ○ 比较焦虑 ○ 不知道

Q14:

14、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 □ 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 沟通协调能力

□ 承受压力、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 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

Q15:

15、你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 社会地位 □ 发展机会 □ 工作地点 □ 薪酬待遇 □ 专业对口

□ 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 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 □ 父母意见

Q16:

16、你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持怎样的态度? ○ 非常看重,应该精挑细选,不能委屈自己

○ 干什么都行,先实现自食其力,并尽早积累实践经验

○ 在哪工作不重要,但干什么很重要,毕竟这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始 ○ 我并不急着挣钱,但很在意第一份工作对我职业之路的积极意义,它能够让我学到东西,享受职业的快乐。因此,我更关注单位的文化氛围

Q17:

17、你最希望到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 ○ 国家机关 ○ 事业单位 ○ 科研设计单位 ○ 国有企业 ○ 民营企业

○ 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 ○ 学校 ○ 其它

Q18:

18、就工作性质和内容而言,你会做何选择? ○ 管理型工作 ○ 教育培训型工作 ○ 技术型工作 ○ 营销型工作 ○ 服务型工作

Q19:

19、你对第一份工作月薪的客观期望值是多少? ○ 1500元以下 ○ 1500~2500元 ○ 2500~4000元 ○ 4000~6000元

○ 没有绝对的预期,根据求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 Q20:20、你主要采用以下哪些渠道收集招聘信息? □ 利用招聘网站 □ 参加招聘会

□ 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提供 □ 亲戚、朋友推荐

Q21:

21、您对就业地区的首选选择是 ○ 武汉

○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 中部地区 ○ 西部地区 ○ 家乡 ○ 不限地域

Q22:

22、如何看待专业是否对口问题 ○ 专业不对口则不予考虑

○ 先找份工作以后待机向专业方面发展 ○ 不在乎专业是否对口,关键是有发展机会 ○ 不对口要具体分析

Q23:

23、如果你在快毕业时暂时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你会首选 ○ 降低期望值到西部或基层就业,先自立再发展 ○ 继续求学深造,暂缓就业 ○ 自主创业

○ 待业一段时间再慢慢找

Q24:

24、你是否有过自己创业的打算? ○ 完全没有 ○ 有,但是没试过

○ 有,而且尝试过或正在进行 ○ 创业项目

Q25:

25、对于就业,你存在哪些心理困扰? □ 焦虑心理 □ 自卑心理 □ 自负心理 □ 从众心理 □ 依赖心理 □ 攀比心理 □ 挫折心理 □ 急躁心理 □ 其他

Q26:

26、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 ○ 学校就业指导不足

○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 专业能力不足 ○ 求职方法欠缺

Q27:

27、你认为就业心理指导在就业过程中作用是 ○ 必不可少 ○ 比较重要 ○ 可有可无 ○ 完全没必要

Q28:

28、当你面临职业选择或职业困惑时,你通常寻求哪些帮助? □ 父母 □ 老师 □ 同学 □ 专业机构 □ 其它

Q29:

29、求职过程中,你最希望得到学校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后发展指导 □ 简历制作、求知礼仪和面试技巧 □ 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解读 □ 个性化的就业心理辅导 □ 收集和整理社会上有关人才需求的信息 □ 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 学校往年毕业生就业状况(数量和去向)的统计及就业市场分析 □ 组织校园招聘会

三、调查结论和分析

1.就业形势分析

化学化工产业,在十几年前给人的联想就是烟囟、黑烟、污水„等传统的工厂代工模式,随着科技的演进,现在化学化工产业在我们心目的印象已成为基因、奈米、生技„等以技术及研发走向的高科技产业专有名词,1660多个国内人才网站平均每天都有4,000多个化学化工产业的相关职缺,预计今年将可增加超过五万个与化工相关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全国高等院校化工专业毕业生供需会议不断传出利好消息,全国化工类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同时化工类毕业生还能享受全国“联网交流”的政策。据全国化工人才交流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排名世界500强的化工企业绝大多数都在中国各地设立了公司,同时民营化工企业迅速崛起,数量大大增加,这些都在客观上拉动了化工人才的需求。此外,全国化工人才交流协作网也于2003年正式成立,化工类毕业生可享受全国联网交流的政策,这势必大大提高该类毕业生的就业率。 化学化工产业的应用及发展十分快速,不仅在国内掀起各种产业投入的风潮,更强化了各大专院校在化学化工及生化、纳米科技上的研究风气;除了政府将化工研发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加上产业界的全力投入,使得国内相关化学厂商及研究机构一一成立,同时对化学化工人才的需求也大增。甚至在各类科技大厂的研发团队中,化学化工人才亦扮演重要的角色,占有极大的份量。

2.就业放向分析

进入就业市场,常是业界的最爱。高科技厂里,化工所毕业的学生可担任制程工程师(材料学科)、厂务工程师(制程安全)、污染防治与毒化物的处理(环工)。化工人的就业机会很广阔,就业方向有分析检测、生物制药、化学工程、化学调配、化学技术员、化学工艺、临床化学、化学顾问、牙医、环境学家、酶化学、食品化学、地理化学、无机化学、化工生产商销售代理、医药技术、冶金、营养学、职业安全与健康专家、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家、质保、放射化学、教师、技术作家、毒理学、环境等相关行业。潜在用人市场也很多,如:化学工厂、政府社团、保健服务、中学、医院、工业实验室、医药公司、私人企业、实验研究所。

3.学生就业是应具备的能力

化学系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很重要。现在,很多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都比较看重证书,总认为证书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证书越多越可以给自己带来机会。对此,张水诚指出:有的时候证书是可以为自己赢得一定的肯定,但这不是绝对的,证书不在多而在于精,要有针对性,以能突出优势为准,盲目的罗列证书却容易埋没优点,只能适得其反。化学化工系各专业自身的专业性很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也比较高,同样,外界像用人单位,他们对毕业生的能力资格也是非常看重的,在这种情况下,有相关的证书还是有用的。不过在选择证书考试的时候,应该慎重一些,不要一味附庸潮流,或是抱有多多益善的想法。例如,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分析中级操作工证”和“分析高级操作工证”等。除此之外,可以就自己理想的目标职业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证书,像从事室内环境工作的可以考取“室内环境检测中级证书”、“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等。还有一些基础的应用证书如“英语四级证”和“计算机二级证”,等也是用人单位会考虑的。考取与择业倾向相应的一些证书对毕业生本身及求职都是有所帮助的。张水成指出,考取证书不仅在于领取证书的结果,更在于考取的过程。学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肯定要认真的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操作技能,这是对其自身能力的强化和提高。要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不仅专业能力过硬是必须的,而且一些基本能力的具备也是不容忽视的。各项工作之间都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出现独立、单纯的工作,正像做翻译不仅要有语言基础还要有表达能力,做服装设计不仅要懂裁剪还要懂美术一样,化学化工系各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在专业之外,掌握一些必备的应用基础能力,否则很难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实用标准。像前面提到的“英语四级证”和“计算机二级证”,就是对基础能力的提升,也是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应用能力。就化学化工系学生来说,化学各专业本身就是汇集数学、物理、英语、环境、高分子、无机、有机、分析、信息学、工程学、经济学、人文学等学科的一个交叉性、综合性的专业,所以化学化工系的学生不论以后从事教学、科研还是管理方向的工作,都应该具备人文、经济、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这要求学生从在校期间就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充实知识结构体系,在从书本中涉猎知识的同时,不妨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六篇:就业公平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号: 1210150306

指导教师

调研报告促进就业公平

扶持个体、微型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和促进就业公平

就业岗位和就业公平是民生之本,就业岗位和就业公平不足往往导致贫困及社会问题的加剧。根据 本次调研采取查阅相关文件、三中全会改革动向以及自己在天津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任部门部长接触到的与企业直接沟通和内部信息 自己的一些创业受阻经验、等方式进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个体微型企业成长发育缓慢,不能满足社会就业岗位需求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都表明,个体、微型企业在吸纳就业人口,缓解失业压力上,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在加拿大,就业人口的78%是在1-4人的微型企业工作;欧盟国家的1亿就业人口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1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工作;美国的小企业为新增的求职者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美国有67%的从业人员,第一份工作是从小企业开始的。增加个体、微型企业的绝对数量,扶植个体、微型企业的发展,对减少结构性失业,大幅增加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收入,实现社会成员机会与利益的大体均衡,拉近、弥合经济收入的鸿沟,降低基尼系数、改善社会矛盾冲突的烈度具有积极作用。统计显示,中国收入差距最小和基尼系数最低的地区是个体和微型企业多的浙江温州等地,收入差距最大和基尼系数最高的是个体和微型企业最少的贵州。

(二)社会和政府对微型企业行动上重视不够

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虽小,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却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社会各界和决策层对高资本密集、高技术密集的产业,对大企业、大项目的关注程度较高,而对提供就业岗位比较多的个体、微型企业的关注、投入及扶持力度却明显比较弱。在调研中我发现找不到能够提供微型企业翔实数据的部门和机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对这类企业缺乏应有的关注。由于已经出台的各项中小企业政策更多面对的是一些具有一定规模,或者说

已经比较成型的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得到政策面的支持。不少国家对于规模很小的微型企业都有专门的扶持政策,以有别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政策。其政策的宗旨多数是从稳定社会就业的角度出发,并考虑到微型企业更是市场竞争中的弱者,需要通过公共政策来保障微型企业的发展。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日本。日本在20世纪6O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对中小企业政策进行细分,并对微型企业实施针对性很强的扶持政策。

(三)创业者缺乏必要的政策辅导和业务支持

创业是增加个体、微型企业数量、低成本增加就业岗位的有效方式,创业者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还向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在鼓励创业,但个人进行创业的难度较大,想创业的人很多,能创业成功的却少之又少。没有合适项目、资金短缺、培训不足、缺乏中介、信息平台滞后、政策环境、经营环境、税费负担成为创业的主要瓶颈。国家每年都有大量优惠政策出台,但往往由于创业者的信息闭塞,这些政策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为解决这些问题,外地已提供了许多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如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一旦成功将会辐射全国,上海设有分布广泛的开业指导服务中心,提供涉及融资服务、场地扶持、税费减免、开业专家指导、开业能力提升、鼓励科技创新以及非正规就业孵化器等方面的服务。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和市民可以去政府部门举办的项目招标会上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如果因创业失败导致家庭困难而无力清偿逾期贷款的借款人,可以通过逾期贷款社区合议制度推迟、减少或免还贷款;成都采取了就业与创业博览会的方式,政府给项目,鼓励人们创业当老板。

(四)夜市及路边摊点的经营限制过多过严

经营夜市和路边摊点因其技能门槛低、资金需求少的优势一直是创业者的首选,我当初就选择在昆明超繁华夜市步行街贩卖德国高档锅具和高仿名包,不幸被城管一锅端了,但与之伴生的阻碍交通、噪音扰民、环境污染、治安混乱也一直是政府头疼、居民反感的主要原因。每次的创建活动中,夜市和路边摊点都是各个部门整治的重点。至今社会上对夜市及马路摊点的禁止或放开仍存在着尖锐对立、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

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中国一二线拥有近百万流动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进城谋生人员,他们中的许多人除了从技术和资金含量最低的夜市、街头摊贩做起,

在城市几无立锥之地。我们不可能禁止他们进入城市,也不可能禁止他们在城市谋生,如果他们长期处于没有稳定生活来源的境地,就只能通过违法手段谋生。是容忍一门心思推销商品的摊贩?还是随时提防谋生无望伺机作案的潜在罪犯?这是我们每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家昆明最经做的不错,逐渐开放类似滨江道的地段作为夜市,管理的不错。

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力度扶植个体、微型企业的发展

政府的公共政策要更多地关注微型企业这一弱势群体,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国内情况,创造性合理性切实性建立健全微型企业专项扶持政策,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建议把支持、扶植第三产业尤其是个体、微型企业的发展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部门领导的核心考核指标,并出台一些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落实到行动上。

(二)建立创业辅导中心及分中心

三中全会后,李嘉诚就无偿投资了,2000万培训女村官,这对农村经济发展是爱心针更是强心针。在我看来李嘉诚抓住了中国改革的一个方向,扶持培训女村官。要积极倡导、支持、扶植有创业意向的人当老板。建立创业辅导中心、分中心,充分地依托较大的社区,系统地为创业者提供完善的服务和支持,这是鼓励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关键环节。上海自由贸易区做的不错,但这些改革是被逼迫的,因美国成立的贸易组织没有让中国加入,改革的未雨绸缪和前瞻性不强。

(三)发挥大学学校学生组织作用、强化自律功能

大力发展学校行业协会,学生找不到工作,学校责任首当其冲比如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就业指导中心里有一个学生组织,每年会举办招聘会,纺织学院每年会有上百家企业,其中不乏顶尖企业来,而负责接待,场地布置,与企业接洽沟通,宣传等等做这些正是我们这个学生组织。我在其中学习成长了很多,而我们这个学生组织还举办了一些帮助广大同学就业的活动“职场点将”类似非你莫属,我们拉了一些比较不错的企业他们提供一些实习岗位和正式岗位,让广大同

学报名参加活动,到达最后参赛者获得就业岗位,观看者能看到自己差距和努力收货知识。而这类活动受学校的重视和推广程度很低,这是学校的责任,有人说大学生找工作难,我觉得不能怪大学生,学校责任首当其冲学校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都与社会脱节,日本小学只教怎么做人培养意志信念,他们觉得有了这些其他任何都不是大问题,而中国教育一味用英雄式教育,完全不关注他们内心世界,在一个人认识形成价值观建立的时期用高考为主小考为辅工作考试摧残,到了大学后更加迷茫,而面临他们的依然是考试,我想建个帮助大学生就业交流平台 千人级别qq群 把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和毕业就业了的同学加到群里一个交流群 上传一些有关最新关于就业精华知识 商务职场礼仪 培训用的课件 职场励志李开复的为主

(依据 因为李开复也有一个交流平台,写过一些书帮助中国大学生走出迷茫,获得了国家教育部极大好评他本人因此名利双收) 我们群平台能比李开复做得好,能更直接有效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里了解就业,我们有李开复没有的,李开复的书我读过他写的是自己经历感悟以此让同学走出迷茫以此宣传他的企业 理论居多 反观我们不仅有理论更有有丰富的活动职场点将 招聘会等 还有已经就业的学长 他们的经历建议会更具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 帮助对未来和就业迷茫同学走出迷茫有望能辐射全校 乃至全国形成示范作用 不是不可能我们很特别不是盈利机构而且有纺织学院的实力和众多不错企业作为资源 还有并且国内教育行业内大多不重视重视了的做了也没多少效果 大学期间正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事物认知能力形成的重要时间 如果我们能真正帮助到他们这我觉得意义深远 物欲横流的社会充斥着拜金思潮 游戏的巨大吸引男生全在整天打游戏以及av 这对大学生价值观是极大扭曲 我相信这一定是全国性的现象 我觉得 这个如果能做成功 有望能辐射全校 乃至全国形成示范作用 不是空话 。苦于找不到支持我想法的人。

(四)为个体、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建议加快办事大厅的建设、完善办事大厅的功能,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办事大厅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加快网上审批的推广应用工作,除了特例,所有需要行政审批的工作,均应能在办事大厅或网上限时办理,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对行政审批的影响,减少寻租机会,避免过度行政。改变行政监管的重复、交叉、多

层执法状况,坚决杜绝个别机构和人员为了部门和个体利益恶意执法的现象。允许非注册企业的合法存在。放宽个体、微型企业经营的准入范围,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空间。对一般的个体经营和微型企业不再进行注册登记,只要依法经营即可。据资料,国外大部分国家个体劳动根本不用注册登记,并且许多国家1/3的企业是非登记企业。

降低微型企业的税费、增加企业数量,税收以量取胜。这是义乌小商品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也是创业者存活率高的重要原因。

(五)开放夜市及马路摊点

在发展夜市经济的问题上,更应强调错位经营,要更多地为个体、微型企业提供生存空间,我在其中创业感觉生存异常艰辛。中国一二线大城市都已有一百多个成规模的夜市和3万多个马路摊点,应该加以引导、规范,借鉴镇江市马路摊贩自我管理的模式,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现象的重新发生,要降低门槛、放宽条件、尽量减免税、费,更多地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提供岗位和机会。促进就业公平。

推荐专题: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