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使用手机调查报告(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使用手机调查报告(范文5篇)》。
这个暑假我们一组针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受益良多。不仅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进一步了解,更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怎样与他人进行更好的交流,怎样突破障碍。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手机因为具有时尚、使用便捷等优点受到大学生追捧,大学生手机普及率非常高。调查显示,有98.9%的学生拥有手机,1.1%的学生暂时还没有手机。部分学生甚至拥有多部手机或多张手机CM卡,10.8%的学生有2部手机,1.7%的学生有2部以上的手机;24.5%的学生有2张手机CM卡,3%的学生有2张以上的手机CM卡。
在大学生眼中手机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通话工具,短信使用率频率很高,手机上网、手机游戏等新功能正逐步受到青睐。调查显示,大学生手机的用途具有多重性,主要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和玩游戏等四个方面,联系的对象主要是家人亲戚、同学、朋友和老师。
对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包括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玩游戏等累计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累计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的学生有31.3%,1-2个小时之间的有28.3%,1小时以下的有37.9%,基本不主动使用手机的只有2.5%。各个年级之间存在着差异,年级越高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越少,男同学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略高于女同学,文科学生略高于理工科学生。大学生手机用途主要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和玩游戏,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打电话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占11%,30分钟-1小时之间的占25.1%,30分钟以下的占35.6%,没事基本不打电话的为28.3%。手机短信被戏称为“拇指文化”[2],在学生群体中备受欢迎,每月发送短信数量在100条以下的学生占15.3%,100-300条之间的占20.1%,300-500条之间占21.6%,500-1000条之间的占32.1%,1000-20xx条之间的占9.4%,20xx条以上的占1.5%。手机上网逐步普及,有72.4%的同学开通了手机上网包月套餐,每天用手机上网在1小时以上的学生有22.6%,60.2%的学生在1小时以内有,基本不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只有17.2%。手机游戏因为新颖、趣味性强、使用便捷,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业,但部分学生因为自控能力差,无法抵挡住手机的诱惑,会情不自禁地在课堂上玩手机。调查显示,23.7%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51.9%的学生偶尔会玩,只有24.4%的学生表示基
本不会。随着年级的增高,上课玩手机同学的比例不断增加,在大一学生中上课经常玩手机的同学有9.4%,到了大四则达到了22.3%;文科学生在上课使用手机的比例明显高于理工科学生。课堂上还时常会响起手机铃声,16.6%的学生认为经常会听到,70.3%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听到,关于上课时手机铃声是否会影响课堂教学,有50.7%的学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同时近年来,各高校发现大学生利用手机进行考试作弊现象也屡见不鲜,手机正对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冲击,影响教学效果。
随着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拇指一族”正逐渐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无论在教室、寝室、食堂,还是在上课、自习、休息时,都可以看到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场景,手机已成为他们生活中最好的伴侣与朋友。调查发现,有84%的学生每天都随身携带手机,14.5%的学生偶尔携带手机,只有1.5%的学生表示去上课时不会随身携带手机。同时,因为手机短信的收发、上网聊天等具有较强的便捷性与隐秘性,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包括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逐渐降低。手机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正逐渐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3]。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党赋予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内容。新形式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对手机媒体这一“双刃剑”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应对手机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构建管理、引导机制,减少大学生因为使用手机引发的消极影响,主动占领这一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载体、新平台,探索新模式,努力实现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倡导健康使用手机理念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手机产生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在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深层次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思维意识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调查中发现,72.1%的大学生对“过度使用手机有害身体健康”这一观点持认同态度,说明许多大学生其实知道过度地使用手机将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30.4%同学认为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已经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有81.9%的学生对学校加强管理与引导方面充满期待。积极倡导健康使用手机理念,是出于当代大学生
特定成长背景的需要,也是满足大学生自我需求的需要。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正面的引导与教育,使大学生增强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大学生养成使用手机的道德意识,强化大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精神教育,倡导合理消费观念,帮助大学生消除攀比消费心理,摆脱虚荣作祟,养成健康、合理、符合实际的消费理念。
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高校应注重开展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例如校园人文大讲堂、社团文化节、学生科技大赛等等,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可以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感受大学生活,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道德意识教育。同时高校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活动,例如中宣部、团中央等单位曾经举办的“‘感动’――首届全国青少年网络短信作品大赛”等倡导文明使用手机的活动[4],让大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理性使用手机的好习惯。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20xx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数达1800多人,再加上电大及网络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的人数,总共有2100万之多。
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市场。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父母用这样一种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
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消费市场,如何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呢?为此,我分别对驻烟的三所高校――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的部分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而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
以下是这次调查的具体内容及我对此情况的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 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 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3、 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方面, 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13%的同学依靠贷款,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是父母,但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
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入校仅有6%的学生拥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拥有手机者已经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平均拥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虽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认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考试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平均每年约一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
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
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
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
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
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结束语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
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上。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生的消费群体 其消 费观突出地显示了其世界观的形成发展情况 进而对品格产生 影响。正因为如此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值得社会关注 了
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并且加以正确的行为导向 培养大 学生的理财能力 在当前成为了大学生自身、教育部门以及全 社会都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数据
调查目的 通过分析大学生消费结构,对商家的细分市场定
位提供参考
调查采样地点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调查时间 2010 年 12 月 20 日——2010 年 12 月 25 日 调查问卷 共发问卷 250 份 收回 216 份 回收率达 86.4% 根据调查结果 生成以下报告
下面是通过本次调查得出的一些详细数据。
1.家庭平均月收入。经调查 家庭平均月收入在 1000 元以下的
学生占 18% 1000 元 5000 元占 66% 5000 元 10000 元占 12% 10000
元以上 4%。其中家庭月收入在 1000 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 2% 来自农村的占 98%。家庭月收入在 10000 元以上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
96%来自农村的占 4%。可见 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 我国的城
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该数据与
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 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
2 千元 5 千元 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般来讲 贫
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 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
能较奢侈 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 20 多万元的轿车。
2.月平均消费金额。月平均消费金额 500 元以下的占 8.5% 500
元 1000 元占 73.5% 1000 元 2000 元占 13% 2000 元以上占 5%。
由此可见 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 500 元 1000 元 每月
消费金额超过 2000 元的只占 5% 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
高消费 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费。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 也有一部分
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
6% 感觉刚好够花的占 51.5% 感觉不够花的占 42.5%。可见接近一
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 缺乏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
生中 大一学生占 69% 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
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 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 16% 6% 44%
34% 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 大三时恋爱
的学生多 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
4.消费方式。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 11.5% 有计划
消费的占 6.5% 想花就花的占 36% 选择其他的占 46%。可见许多大
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 缺乏计划性 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5.每月的饮食开支。每月饮食开支在 200 元以下的学生占 8%
200 元 400 元占 37.5% 400 元 600 元占 41.5% 600 元以上占 13%。
每月饮食开支在 200 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 6 元多一点
在目前学校食堂一个炒肉 3 元钱左右的条件下 意味着这样的学生每
顿饭只能打一个菜 每天只能吃一顿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 600 元以
上的学生 除了正常的就餐外 几乎天天买饮料喝。
6.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 10
元以下的占 41.5% 10 元 50 元占 49.5% 50 元 100 元占 6% 100
元以上占 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 除了一部分考研、考
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 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7.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 选择
50 元以下的占 12% 50 元 100 元占 4.5% 100 元 200 元占 15.5%
200 元以上占 22% 另外 46%的学生回答没有恋爱。由此可见谈恋爱
的学生 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 100 元以上。
8.平均每月电话费。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在 30 元以下的大学生
占 1% 30 元 50 元占 7.5% 50 元 80 元占 43.5% 80 元 100 元
占 32% 100 元 150 元占 10% 150 元以上占 6%。大多数大学生的电
话费支出在 50 元 100 元之间。少数学生远程恋爱 煲电话粥 导
致每月话费在 150 元以上。转贴于
9.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大学生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
金额在 10 元以下的占 38% 10 元 30 元的占 21.5% 30 元 50 元的
占 29% 50 元以上的占 11.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都只是适当的上 网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并不多。
10.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29.5%的大学生选择
吃喝 24%选择旅游 17.5%选择穿着打扮 16%选择上网吧 7%选择 储蓄 5%选择买书 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 吃喝还是主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 追求时尚成为 部分学生的副业。外出观光旅行 上世纪 90 年代在我国大学生中才 开始流行 但发展的势头强劲 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 迪厅 KTV 等新兴的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
11.想买东西钱不够时怎么办。40.5%的大学生选择先向别人借了
再说 38.5%选择向父母要钱 13%选择用自己平时存的钱 8%选择其 他 放弃购买等 。可见大学生平时存钱的较少 花钱时向父母要 向同学借的较多。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都有两大思想趋势。 首先 在学习方面 尽量考取一些资格认证 以备毕业后容易寻 求工作。其次 积极参与学生会工作、社团活动 以及校外兼职工作 欲积累一定经验 因此这就保证了商家利用学生会大搞校内宣传 并
充分利用兼职的高质量廉价劳动力成为可能。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
上是现实的、合理的 但离散趋势明显 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
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 经济独立性差 消费没有基础 经济的非
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 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
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 稳定的消费观念 自控能力不强
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
费 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
说 目前 有手机的大学生中 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 且家庭经济条
件允许 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 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
“趋前”消费 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
“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 攀比
心理导致的。
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 如果使用某种
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 就会坚持使用 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 最
终形成使用习惯 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 感性认
识上的气味清香 质量好 效果明显 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 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 喜欢追求新潮 并敢
于创新 消费的趋附性强 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对企 业而言 中国移动做的较好 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
“M-ZONE ”加油助威 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 推出学 生卡 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
350 元 500 元和 500 元 800 元这一幅度 少于 350 元或多于 1200
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 350
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 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
了绝大部分 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 大学生中还兴
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 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 但
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 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
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 对手机的拥有率为 92%
其中 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 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 用集中在 50 元 100 元 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 50 元以下。 也有 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 150 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
消费 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 大学生平均一年内 会出游两次 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 调查中占 30% 的大学生在谈恋爱 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 200 元 350 元之 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
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 喜欢追求新潮 消费的趋附性强 娱乐消
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
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 一些比较先
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
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
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 现代的大学生中 男女
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 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
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 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 而在形象
包装方面 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
调查中 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 28.4% 男同学则为 37.1%。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 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
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
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 也会付出更
多的努力。可见 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
识。家庭月收入方面 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 1000 元 2000 元
居多 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 500 元 1500 元居多 有 25%还是月
收入在 500 元以下的特困户。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 对
于自身的消费现状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 一成的贫困
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 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
状是偏高的 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 但大多数 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 出应对措施 可见 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 。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
与社会接轨。从调
查中可以看出 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
方面的费用较多 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 大学生更多地
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 进而提早融入
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 可见 大
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 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
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
方面 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 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
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 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
限 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 尽量精挑细选 不会一味求贵 或
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
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
也在服
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 学习之
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 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
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
些如照相机、MP3 等数码产品。可见 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
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
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 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
分支出 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
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 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
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 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
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
因为消费能力有限 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 还有国
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 故他们
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
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 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 他们能够
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 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
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
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 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
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
校园中的消费大潮 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 大
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 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
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
不成熟 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
主义 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 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
费不合理现象 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
关 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
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
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 社会上重视高消费 这种导
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 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
消费方式 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 加之相对缺乏自
主判断力 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 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
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
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 对大学生有较强的
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
系。一旦攀比之风 追求名牌之风 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
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
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 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
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
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
育的培养 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 智 体多方面的培养 但一
直以来 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
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 宁可自
己省吃俭用 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 吃好 玩好 从而助
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 提出的有关建议
1
.给高校的有关建议
一 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
学中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使
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
生消费状况的关注 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当然 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
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 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 科学规划安排 是个人消
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从不断推
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 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
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 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
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
现象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 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 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 指的是一个人在财
务方面的智力 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
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
一 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其二 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
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 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
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 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
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 重视大学生为人处
世每个环节的教育 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
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
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 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
理念 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形成良
好的生活作风 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人才。
2
给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 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
中站稳脚跟 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 在大学
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
理和适度”消费 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
约的传统美德 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 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
经济来源 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
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 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
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 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
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 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 给自己理性的定
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 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
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 但是他们的
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 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
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清扫校道时 我会对走过的
每个人微笑 因为我知道 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
种很好的心态 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 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 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
学生而言 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 还能让大学生有
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 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
和文化活动 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 以陶冶性情 获取知识。
另外 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 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3
.给高校附近及相关商家的建议
为避免各大院校统一购书乱收费之嫌 国家明文规定 不强制
学生通过学校渠道来统一购书 因此 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班级集体在
外书店订购 价格按 8.5 折。我认为这便为书商、网络书店提供了良
机 如果在开学之际 书商能够去各大院校通过学生会主动联系采购
并且能够折价更低一些 势必会赢利不菲并能最终实现学生、商家互
利互惠。同样 各大网络书店在这方面也尚需改进 其渠道不够透明
信息不够明确 这便严重阻碍销售。
通过调查 可看出大学生对日用品的消费尤其是洗发水的消费
比例很大。各大洗发水商家应注意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 并更侧
重于自身产品的差异化 特殊化 比如生产有利于清醒大脑 集中精
神的洗发品牌等等。
在一个地区的各大院校周边开设连锁快餐店 提供专门针对学
生的特色饭菜 并凭借良好的快捷的服务 干净卫生的就餐条件必能 赢的广大学生的青睐。
总之 大学生群体消费市场在逐渐扩大 人们对其关注也逐渐提 上日程。因此 大学生消费市场定将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 各企业、商家应深度拓展其消费市场 抢得先机。
附件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问卷
第 1 题 1.您现在所在的年级
必答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第 2 题 .您平均一个月用去多少生活费
必答
A.300 元以下 B.300—500 元 包含 500 元 C.500—1000 元 包含
1000 元 D.1000-1500 元
第 3 题 3.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
可多选 必答
A.伙食 B.交通、通讯 电话、上网 C.购物 服装、饰品) D.学习 费用 书籍 E.娱乐
第 4 题 .您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
必答
A 100-150 元 B 150- 200 元 C 200-250 元 D 250-300 元 E 300 元
以上
第 5 题 5.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 包括零食饮料 为多少
必答
A 200 以下 B 200-400 C 400-600 D 600 元以上
第 6 题 6.您平均每周上网的费用
必答
A.10 元以下 B.10-30 C.30-50 D.50 以上
B.
第 7 题 7.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为多少
必答
A 20 元以下 B 20--40 元 C 40-60 元 D 60-100 元 E 100 元以上
第 8 题 8.您平均每月的交通费为多少
必答
A30 元以下 B30-50 元 C30-40 元 D40-50 元 E50-70 元
第 9 题 9.您平均每月的手机费为多少
必答
A20-30 元 B30-50 元 C50-80 元 D 80 元以上
第 10 题 10.若您拥有电脑 其价格为 ( )元
必答
A.3000-5000 B 6000-7500 C 8000-9000 D10000 以上
第 11 题 11.您家庭月收入多少 选答
A.1000 以下 B 1000-5000 C 5000-10000 D.10000 以上
第 12 题 12..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 自己填
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8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问题是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人才。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一样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能够苏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上风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本钱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构成完全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潜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引诱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具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具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份有通讯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答应;另外一部份有通讯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状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份是既无通讯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致使的。
2、学生对品牌的虔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必须程度上会相信自我的真实体验,假如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渐构成固定偏好,终究构成使用习惯,持续对此产品良好的虔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熟悉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往。
3、消费偏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资生活与精神生活日趋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文娱、运动、手机、电脑和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门。大学生的消费已显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假如经济条件答应,大部份学生会往旅游,往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进社会、具有高质量生活的渴看。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往?”透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75%的同学依托父母,13%的同学依托贷款,8%的同学取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透过打工补贴平常开消,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因而可知,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往,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能够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此刻社会的舞台上。
对大学生的消费往向题目,调查证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其实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方分析中能够看出。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换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证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具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进校唯一6%的学生具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具有手机者已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均匀具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固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取手机时,他们以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显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具有电脑、名牌手机等珍贵物品;家庭清贫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常常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能够苏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顺次下降,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均匀每一年约一万元的用度对一个家庭来讲,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讲,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往家庭收进的大部份,个性对农村的家庭而言,愈甚。固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进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降落,但降落缓慢且比重之大已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进的45%左右,个性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个性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透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我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用度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进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进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干,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构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推荐
大学生消费不单单关系到自我、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题目。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应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推荐。
(一)对大学生而言,要建立自我公道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我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我的消费要斟酌到家庭的经济状态,父母的承受潜力,还要有自制潜力,不能盲目地堕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我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我,以致影响到自我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进大学,已开始渐渐地融进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应对纷纷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我的正当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构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和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干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展开,从而也难以到达真实的指导目的。
(三)对社会而言,要用心开辟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一样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不管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四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讲还应加强公道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和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潜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熟悉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状况如什么时候,大部份同学都安然承认自我的消费已超越计划范围,乃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他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推荐专题: 关于大学生手机消费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