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大全)

2022-05-25 22:39:3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大全)》。

第一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南昌市甲型H1N1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和疫情处置现场指导

意见书的撰写要求

点击数: 126 【字体:小 大】 【收藏】 【打印文章】

一、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

1、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特点

??? ??调查报告属于上行文,呈报单位是上一级行政、业务主管部门,一般是一事一文,即一份调查报告一起事件,逻辑性要强,环环相扣,事实要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带主观论断,结论一定要科学。注意不要把调查报告写成鉴定书,也要与作论文发表的调查报告有所区别。

2、起草前的准备

??????? 写调查报告的前提是掌握详细的调查资料,报告写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调查的充分不充分。 因此动笔前首先检查一下资料的收集是否完整,所下结论是否有把握,需要向上级汇报哪些情况,还要预见到本事件报告上去上级部门有什么反应。

3、格式

1)?????? 标题 2)?????? 引言 3)?????? 基本情况 4)?????? 实验室检测情况 5)?????? 处理措施 4、标题

标题应明了、醒目。一般用“关于××(单位)××(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即可,这样可通过阅读标题基本了解文章内容。有时要分初始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等。

5、引言 调查报告常常在正文之前,写一段不加任何小标题的文字作开头。较常用的两种开头方式,一是概括全文的内容。这种开头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把事件的要点突出鲜明加以概括,使人一目了然。另一种开头着重交代调查的时间、地点、经过。

6、调查报告的主体

??? 核心内容:把所有调查结果列出,是摆事实讲道理。因此此部分要求:层次清楚,平铺直叙,有所侧重,围绕结论,详简适当。主体写作一般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检验结果的顺序。

1)基本情况

包括事件(首发病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病人的主要症状,治疗经过和转归情况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情况(单列)。着重描述病例的出现时间、发病的高峰时间和病人出现的共同症状及治疗的用药情况。

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 确定使用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病例个案调查 2)?????? 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

?? ①人群分布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不同人群间的发病情况。 ?? ②地点分布包括各班组、家庭和不同宿舍及工作场所间的发病情况。

?? ③时间分布包括各时间段(小时或天)的发病情况,一般绘制成流行曲线,它能清楚地反映病例的集中趋势。

?3)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

?? ?1、确定事件是否为爆发或流行;

??? 2、找出流行特征,阐明发病的可能病因及来源,为查明病因、治疗病人和预防控制提供线索。

??? 3、要了解病人是否有共同的暴露因素,病人是否在一个潜伏期内出现,有没有人与人的现象等流行病学特征。

??? 4、外出史。

7、检验结果实验室检测情况

最好列表表示。阴性结果也要写明,对诊断起关键作用的检验要注明样本采集和检验方法。

8、处理情况及建议

阐明针对本事件作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及建议。 9、调查报告的结尾

做出结论时必须慎重,要权衡实验室的结果。事件的判断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主要依据,实验室阳性结果加强诊断,但阴性不能否定结论,疑难个案要集体充分讨论分析,一定要有一个初步的结论。

? ? 二、疫情处置现场指导意见书的撰写要求 1、疫情处置现场指导意见书的特点

??? ??指导意见书是出具给被检查、督导的单位的指导意见的文书,事实要清楚,简明扼要,内容要具体。

2、起草前的准备

?????? 写指导意见书的前提是一定要下现场调查、掌握详细的情况, 因此动笔前要征求机动队所有成员的意见,由机动队队长确定主要内容,指定专人完成文书的填写,如内容较多写不下可增加附页。

3、格式 1)检查情况 2)意见与建议 4、检查情况

?? 先写明并肯定被检查单位开展和落实的工作,再写目前存在的问题,问题要具体,不能太笼统和含糊。

5、意见与建议

?? 内容要全面,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要有针对性、操作性强,要符合各种技术规范的要求,切忌主观随意,撰写之前可先与被检查单位的沟通,原则性的要求一定要提出并要求落实。

二、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

? (一)格式及各部分的写作

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在实际的现场工作中应用较广,他的格式不象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那样固定,尤其是紧急疫情时的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需要把主要内容:“卫生事件的背景、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对今后的建议及疫情预测”叙述清楚即可。但也可以按照以下格式书写——“题目、前言、正文、署名及时间”四部分,若有需要,可在“前言”之前加上“提要”。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各部分的写作方法。

1、1、题目:指明现场调查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根据需要时间、地点有时可省略。题目应简练、准确。例如“某区一起霍乱O139及不凝集弧菌引起的腹泻爆发疫情汇报”。

2、2、提要:将本次调查的卫生事件的概貌、调查结果及主要结论、意义等用十分精炼、准确的文字介绍。它能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切地了解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3、3、前言:介绍本次现场调查的由来与背景、目的和意义,引出本调查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例如:

“2001年10月28日,我市某区发生一起因婚宴所致、由霍乱O139及不凝集弧菌引起的腹泻疫情。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同时就餐的人数为100人,至10月31日止,有67人出现过上吐下泻、伴较明显的腹部痉挛痛的症状,罹患率为67%;共有4人住院,1人留院观察;对就餐者100人采样检验,检出霍乱O1392株,(其中1例病人、1例携带者),另从有明显症状的58人中检出不凝集弧菌17株,(其中3人住院治疗)。疫情发生后,该区及市卫生防疫站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未发现有二代病人出现,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仍在进行中。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4、4、正文:这部分内容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包括三大内容:事件的背景、处理过程及结果、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1)事件的背景及经过

首先,介绍卫生事件的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包括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反映了事物产生的客观基础。例如调查现场所处地区的人口、地理特征等。

然后,描述卫生事件的经过。这种描述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一般来说分为三部分:一、基本情况;二、发病情况;三、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对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应作详细描述,主要包括描述性资料、分析性资料、实验室检验资料三部分,根据实际情况,可有适当增减。

现摘录上述调查报告中的卫生事件经过的描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1年10月28日中午12时,某公司职工×××和×××邀请亲朋好友及同事100人,在某区××酒店举行婚宴。当日晚上12点钟左右,就餐者中陆续有人发病,主要表现为上吐下泻、伴较明显的腹部痉挛痛,不发烧。29日中午止,有9人到该公司××医院肠道门诊看病,3人因脱水较重收住院。因就诊者都有聚餐史,该院向该公司卫生防疫站报告,公司防疫站立即向所属辖区某区卫生防疫站汇报,当日下午,该区防疫站即以食物中毒对该酒店进行了处置。 10月30日上午十点半左右,聚餐者之一×××在××医院检验科检出霍乱弧菌O139阳性。该公司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报告后,及时按霍乱处理原则开展疫情处理工作,向区、市防疫站报告了“发现一例霍乱”疫情。30日晚9时,该公司卫生防疫站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该例病人有聚餐史,立即将新情况报告了市站。

10月31日上午9时30分,市站召集该区卫生局、该区卫生防疫站、该公司卫生防疫站的有关领导在该区卫生防疫站召开控制疫情的紧急会议,在该株霍乱弧菌O139得到市站、省站确认,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显示该批聚餐人员中目前已知有10人就诊、4人住院、1例确诊为霍乱,且仍有病人出现的背景下,为便于疫情控制工作的落实,初步把此起疫情定性为“一起因聚餐引起的霍乱O139爆发疫情”。 二、发病情况

×××,女,24岁,××厂职工,家住该区106—85—11,10月28日中午12时参加婚宴,29日零时发病,凌晨3点到××医院门诊肠道科就诊,并收住院,表现为上吐下泻,剧烈腹部绞痛,30日上午10点半由检验科检出霍乱弧菌O139阳性。

×××,男,35岁,住该区7—60—1,10月28日中午12时与父亲一起参加婚宴,29日大便3次,稀软便,无明显发病症状,未就诊,未吃药,11月2日下午由该公司防疫站检出霍乱弧菌O139阳性,为霍乱弧菌O139携带者。

三、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从10月28日晚12时起,陆续有67人出现以上吐下泻,伴程度轻重不一的腹部痉挛痛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约有20多人先后到医院就医,就医较集中的医院为该区××医院,其中3人因脱水程度较重而收住院,其余经输液后回家继续服药治疗。所有有症状的病人病程在半天到7天之间,经治疗或自行服药后痊愈。对住院的3位病人和另4位病情较重病人作霍乱检查,仅检出不凝集弧菌。

就餐食物原料包括海参等三种水产品、数十种其他材料,对于何种食物及原材料被污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正在进行中。”

(2)处理过程

卫生事件的处理过程可先描述处理原则,然后描述具体措施,以及达到的效果。其中具体措施部分可按实际工作的先后顺序如实描述。摘录实例如下:

“根据霍乱疫情“早、小、严、实”的处理原则,该区、该公司卫生防疫站对本起霍乱疫情及时进行了严格处理。

10月29日、30日、31日连续3天,该区防疫站对该酒店工作人员及外围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肛拭采样、预防性服药,酒店内环境、其下水道及周边环境消毒,采集食品原材料、水产品样本6件,所有样本都未检出沙门氏菌及霍乱弧菌。

该公司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后迅速在该医院内4间病房对霍乱病人进行了访视及流行病学调查,对病房消毒200多平方米(有效氯10000mg/l),5Kg高氯精(60%)冲入厕所化粪池。转移病人到另一医院传染病房隔离治疗。随后到病家进行疫点处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及预防服药,外环境及物品、食物进行采样检测150件,病家消毒100多平方米,厕所下水道用5Kg高氯精(60%)冲入化粪池消毒,家具、衣物、餐具等物品用健之素2瓶消毒,按1000mg/l使用。 10月31日下午、11月1日、11月2日该公司防疫站对参加婚宴的所有人员共93名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一律给予诺氟沙星胶囊3天量进行预防性服药,使用诺氟沙星胶囊3000多粒,并进行肛拭采样检测;家庭发放健之素共计120瓶,带回自行消毒;对××公司4队车间进行了消毒,合计面积2500多平方米,消毒厕所5个。

11月2日下午3点,该公司防疫站从聚餐者中又检出1例霍乱弧菌O139阳性带菌者,立刻组织机动队到病家进行处理,对该携带者所在幼儿园的小班及厕所进行了消毒,对该小班的幼儿布置了预防服药,嘱咐该幼儿园密切注视小儿腹泻情况,加强幼儿园饮具消毒及幼儿各类玩具的消毒。最后将该病原携带者送传染病房隔离观察。

截止11月8日,该区疫情报告显示未出现二代病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所有住院人员皆已康复出院。”

(3)建议及预测

应根据调查结果,对于如何控制卫生事件的发生或流行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建议,并对未来的疫情作出预测。摘录实例如下:

“由于这起食物中毒事件涉及人员众多、身份各异,居住分散,部分聚餐人员下落难以查找,给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带来很大难度,现有调查资料不完整,究竟该酒店何种食品带菌,尚待进一步分析。建议增加人员,加大调查力度,以得出引起本次爆发的污染食物来源的准确结论。并加强对该酒店的监测和监督,以杜绝同类事件的发生。” 5、署名及日期

参加现场调查的往往有很多人,涉及到多个单位,因此,此类调查报告的署名不象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那样为参与调查设计及调查过程的个人的名字。而此类调查报告通常是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报,因此它的署名通常为直接主管本次调查的疾病预防机构的名称。另外,应该在调查报告的末尾署上调查报告撰写的日期。

? (二)写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1、无固定格式:实际应用型的调查报告为了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而撰写的,他通常不拘泥于形式(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之下),而是将主要问题如卫生事件的背景、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建议及疫情预测等做一报告,以便能及时地将信息反馈到相关的机构和个人。

2、写作重点依据对象而不同:根据阅读对象及报告的目的不同,其报告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如果阅读对象是卫生行政机构及卫生防病机构的专业人员,则写作的侧重点在于调查经过、结论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建议。如果阅读对象是公众,则仅仅告知调查的结论及对公众的建议即可。

3、报告的用语依据对象而不同:根据阅读对象及报告的目的不同,其报告的用语也有所不同。对于卫生行政机构及卫生防病机构的专业人员,报告的用语学术性较强,而对于公众及某些行政机构的非专业人员,报告的用语学术性应减少,应清楚明白,要使受过教育的人看得懂,以免读者发生误解。

4、主体部分写作以时间为序: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是按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设计思路进行撰写。写作时,从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大小、研究方法的类型、资料处理方法,而后写到结果——对疫情的描述及分析结论,最后是讨论。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不同于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一般来说,其正文部分包括“卫生事件的背景、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对今后的建议及疫情预测”这三部分。写作是按照实际的现场工作的时间顺序进行的。

5、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部分较简略:对于正文中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部分的写作原则参见理论研究型调查报告的写作,但相对来说,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较简略。 ? (三)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的写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在报告的题目、提要及前言部分出现的问题较少,在正文部分出现的问题较多,列举如下: 1、1、事件的背景及经过:

(1)相关背景部分描述过于简略或详细,无关的背景夹杂其中; (2)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部分描述不全面,列举材料不充分; (3)仅列举对结论有利的材料。 2、2、事件的处理经过:

(1)事件的处理经过描述不全面; (2)重点不突出。 3、3、预测及建议: (1)建议不具体; (2)建议操作性不强。

第二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前言:近年来,我国不少药品开发厂商越来越看好糖尿病用药市场,2000年我国居民用于糖尿病治疗保健的费用总额高达43亿元人民币,其中中成药11亿元、化学药23亿元,保健品9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糖尿病人越来越多,而且糖尿病具有治愈难、费用高的特点,素有“富贵病”之称。本文搜集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加以汇总整理,希望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科研开发和市场推广有所裨益。

第一部分:疾病概况

一、糖尿病概述:

1、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为其共同标志。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造成的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2、它可以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甚至诱发许多致命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的劳动能力,并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3、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4、防治糖尿病已成为临床上重要的、紧迫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二、糖尿病的几种类型

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IDDM)

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NIDDM)

3)营养不良型糖尿病

4)其它类型糖尿病。

其中II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的95%,本文中除特殊注明之外,均指II型糖尿病。

此外,据多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糖耐者降低者(IGT)数量远远大于糖尿病患者数量,这个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会进一步发展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

三、糖尿病症状

1、血糖值和尿糖值均高于正常人

2、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1)多尿:日小便次数明显增多

2)多饮:日饮水量超5镑(1壶半)

3)多食:没有出现“三十三,大转弯”,反而食量超常增长

4)消瘦:体力不支、体重下降(较以往)

此外,糖尿病患者常发生餐前低血糖现象,在饮食上表现出“上管不了下顿”。但相当一部分甚至多数病人并非具有全部上述症状,而是仅表现出某一种症状,甚至平时一无所知,直到全面体查时才被发现。

3、严重的并发症

1)感染合并症:以皮肤感染常见,疮疥易生难愈等。该并发症发病率没有明确的统计,但据我国某糖尿病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同时发生此症的比率不低于20%。

2)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的概率比正常人高10倍,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比率高达47%(国际平均水平为45%),是各种并发症之首。

3)高血压: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的比率高达43%(国际平均水平为35%),是糖尿病患者第二大并发症

4)肾脏病变:糖尿病会诱发肾小球微血管病变、肾动脉硬化和反复或慢性肾炎等肾脏病变,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病变的比率为41.9%(国际平均水平为31%),是糖尿病患者的第三大并发症。

5)冠心病:不少冠心病患者的致病元凶其实就是糖尿病,我国2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国际水平为27%)同时患有冠心病。

6)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还可诱发下肢血管病变,8.1%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下肢血管病变(国际水平为5.6%)。

7)脑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据统计,7%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脑血管病变(国际平均水平更高,为11%)。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目前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患病率已处于国外报道的中上水平,这些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四、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特征

1、糖尿病危害极大,需终身服药,费用高昂,确诊患者十分重视

2、患病率和病人数量增长特别快:由79年不足1%增至目前的3.2%,由当时的700万人增至目前的3000万人,年增100万人以上

3、II型糖尿病占95%以上,增长部分也主要是指II型

4、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

5、糖耐量低者(IGT)患病率高于糖尿病本身,是糖尿病的后备军,但90%的人对此一无所知,正在一步步付出代价

6、增长最快的是从穷到富发展较快地区(如北京郊县高于市区)

五、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的原因

1、节约基因在作怪:据权威糖尿病专家介绍,长期贫困的人节约基因发达,以抵御饥饿的发生,一旦生活条件改善,摄入能量充足而节约基因不能及时退化,使得能量过多节余在体内而致糖代谢失调(详见向红丁教授“糖尿病五套马车”讲义)。我国长期以来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节约基因”相对发达,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太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激剧提高,而文化、保健等素质又不能相应提高,导致糖尿病患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DM和IGT患病率(7.74%和6.47%)显著高于无糖尿病家族史者(3.21%和4.42%);

2、老年人增加:糖尿病以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由建国时平均40岁增至目前的70岁,提前进入了老年社会,60岁以上人群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0%左右,这是我国糖尿病总患病率不断增高的重要因素。

3、检查手段提高:随着我国医疗保健、疾病检查技术的提高和普及,目前“只有想不到的糖尿病,没有查不出糖尿病”。

4、人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少而进食越来越丰富:

1)大量文献报道,糖尿病的发生与体力活动大小有关,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干预措施之一;

2)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DM和IGT患病率随着体质指数增加而上升,超重者DM患病率危险是正常人的2.36倍,而肥胖者患病率危险则是正常人的3.43倍。此外,调查还发现,糖尿病患者(DM)腰臀比平均为0.90,糖耐量低者(IGT)腰臀比平均为0.86,正常人平均为0.83。

第二部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一、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

1、全球糖尿病患者总量已超过1亿人。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糖尿病患者总量在3000万人左右,至九十年代中期十年间,增长4倍,达到1.2亿人,预计到200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总量将再翻一番,达到2.4亿人,年平均增长率10%左右。对于众多的药品生产企业而言,早日攻克糖尿病,不仅是其所负社会责任之所趋,也是其获得巨额经济效益之所需。

2、中国是当今世纪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度、中国、美国是当今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三个国家,2000年的糖尿病患者总量分别是3600万人、3000万人、1700万人,预计2005年这三个国家仍将是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主要原因一是因为人口多、基数大,二是因为糖尿病发病率高。这三个国家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各类糖尿病研究机构最多、水平最高的地区。

二、最近十年,是中国居民糖尿病患者数量增长最快的十年。

中国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2.4%,总量已达3100万人。我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1978年我国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仅为0.6%左右,之后十年时间,患病率一直处于缓慢增长阶段,至1990年已达到1.2%,即每百人中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全国糖尿病患者总量已达1440万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也处于激剧上升阶段,1995年达到1.5%,至2000年总患病率已达到2.4%,全国糖尿病患者总量已达近3100万人。其中20岁至74岁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3.21%,比1990年翻了一番还要高,年增长率高10%以上,平均每年净增加150万人以上。

三、中国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各种差异特征。

1、地域差异。

1)从地域分布看,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从南北地域差异来看,东北地区患病率较高,吉林省达到了4.5%,远高于全国3.21%的平均水平,自东北向南部区域,患病率逐渐降低,河北山东河南等中原省份基本代表了全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平均水平,中南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太发达的省份,糖尿病患病率明显较低,处于2.5%以下水平;从东西部地区差异来看,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内地,特别是江浙沪一带,糖尿病患病率平均达到4%,而两湖江西等地的患病率均在2.2%左右,这与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相同分布状态,体现了糖尿病患病率与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紧密相关;除区域性差异外,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全国或区域性经济中心地区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北京最高,达5.3%,其次为上海,达4.6%,天津、广东、重庆则高达3.7%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新疆、西藏等西部内地是糖尿病患病率最低的地区,在1.5%以下。

2)从各省居民糖尿病患者总量来看,人口大省,往往也是糖尿病大省。河南、江苏、山东、四川、广东是我糖尿病患者总量超过150万人的省份。相比之下,患病率较高的东北地区和***经济中心地区总量并非最高,表明各地区之间糖尿病患病率并不存在悬殊的差别,体现了糖尿病已经不是某一个地区的专利,而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常见的疾病,应引起人们普遍的广泛的关注,但从市场集中化的角度考虑,患病率高的省份仍将是药品企业的进攻目标。

2、城乡差别。从前面有关糖尿病发病率的区域性差异特性分析,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率具有基本类似的分布状态,但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相关关系。而国家卫生部于1998年举行的一次中国居民卫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城市高于县镇、县镇高于县乡、富裕地区高于贫困地区。省会以上城市最高,达4.8%,其次为中小城市和富裕县镇,平均为3.3%,代表了全国平均水平,而贫困小城镇、富裕县乡、贫困县乡,均低于2.8%的发病率。因此,富裕县镇以上城市,发病率高而且人群集中,是药品推广厂商的必选市场,而广大县乡,特别是贫困农村,糖尿病患病率较低且人群分散,属不集中市场,不易占领。

3、性别差异。由于男性与女性在药品消费中表现出来的购买习惯、消费心理有很大差别,企业在市场细分过程中,往往会将目标人群的性别作为重要的细分标准。但近年来多数地区性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显示,男女两性患病率无显著差异,患病率之比接近1:1。这表明,药品企业在开发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时,不应重此薄彼,将男女性别作为市场轻重的划分标准,特别是广告及终端促销策略的制定,要兼而顾之。

4、年龄差异。卫生部一项20-70岁年龄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年龄越高,患病率越高,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最高,达到11%以上,50至60岁人群患病率达到6.8%,平均每10个老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体现了该类药品市场以老年人为主体的不可替代性;40岁至50岁人群平均患病率为3.1%,相当于各年龄组的平均水平,也说明当前中年人群日益成为糖尿病的一大群体;准糖尿病患者―糖耐量低患者(IGT)的患病率与糖尿病(DM)患病率在年龄分布上基本相同,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且IGT的患病率要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DM患病率,说明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的储备军相当庞大,甚至远大于糖尿病患者群的本身。

用同年龄段的DM患病率与IGT患病率相除,得IGT:DM的比值,代表该年龄段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增长系数的大小,得到的结果令人惊讶:该比值随年龄组的降低而增高,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年轻化倾向在逐渐加剧。20-30岁组的DM患病率为0.6%,IGT患病率则高达2%,远高于DM本身患病率,IGT/DM值为3.5;50-60岁组的DM患病率与IGT患病率分别为7.04%和7.84%,两者相差不大,IGT/DM值为1.1,远远低于20-30岁年龄段的IGT/DM值,这说明20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今后的增长率要远高于50-60岁人群。

5、文化程度差异。1999年我国中原晋冀鲁豫四省区一项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考虑年龄差别,随机抽取的居民样本中,文化水平的高低与糖尿病患病率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文化程度越高,患病率越低,文盲居民的患病率最高,达5.9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居民患病率则为2.7%。但调整年龄差别因素后,初中文化程度居民患病率最高,达3.78%,而且各组糖尿病患病率相差不大,最低为大学以上程度3.18%,这个结果符合我国当代老年人群文化水平较低的基本国情。这表明,文化程度低者在饮食、运动、保健知识等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但年龄因素仍然是糖尿病患病危险的最关健因素。

6、职业差异。调查表明,我国居民中,家庭妇女糖尿病人最多,患病率为6.77%,其次为行政干部和个体户、工商人员,患病率分别为3.54%和2.97%,而科、医、教人士患病率并不高,与工人、农民相差不大,患病率在2.5%左右。

四、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情况调查

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从近十年来的调查统计,糖尿病患病率高低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无论城乡患者,女性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男女性别比为1:1.6,农村居民糖尿病死亡率男女性别比为1:1.7。

五、我国糖尿病患者诊疗情况

1、诊断及治疗情况。1999年广东地区一项调查表明,70%的糖尿病是在专项调查中首次发现。即我国糖尿病患者只有30%的人得到诊断,3000万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不足1000万人进行了确诊,而另有2000万实际已经被糖尿病缠身的人却不自知或没有被发现,而且据专家估计,在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只有40%左右的人,即400万人在坚持服药治疗,每人每年平均可花费药品费用1600元左右,由此,我国总的糖尿病用药理论市场容量为64亿元。

2、住院情况。我国糖尿病患者总量高达3000余万人,但每年住院总人数却不足30万人,即只有1%的住院率,可见该类病人住院率不高,体现了它作为慢性病的一大治疗特点。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医院糖尿病总病例数在逐渐上升,特别是最近两年,增长最快,1998年住院病例数13万人,2000年达到23万人,表明人们越来越重视糖尿病的正规治疗,专家认为,城市糖尿病人住院治疗每年总费用在5000元左右,这部分病人每年可形成11.5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容量;与城市医院相比,县级医院病例数明显较少,十年来始终在2万例至4万例之间徘徊,据有关专家估计,农村患者住院费用与治疗费用较低,每人每年不超过3000元,这部分病人每年可形成1.2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容量。

第三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模板

导语: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模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前言:近年来,我国不少药品开发厂商越来越看好糖尿病用药市场,2000年我国居民用于糖尿病治疗保健的费用总额高达43亿元人民币,其中中成药11亿元、化学药23亿元,保健品9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糖尿病人越来越多,而且糖尿病具有治愈难、费用高的特点,素有“富贵病”之称。本文搜集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加以汇总整理,希望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科研开发和市场推广有所裨益。

第一部分:疾病概况

一、糖尿病概述:

1、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为其共同标志。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造成的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2、它可以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甚至诱发许多致命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的劳动能力,并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3、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4、防治糖尿病已成为临床上重要的、紧迫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二、糖尿病的几种类型

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 IDDM)

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 NIDDM)

3)营养不良型糖尿病

4)其它类型糖尿病。

其中II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的95%,本文中除特殊注明之外,均指II型糖尿病。

此外,据多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糖耐者降低者(IGT)数量远远大于糖尿病患者数量,这个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会进一步发展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

三、糖尿病症状

1、血糖值和尿糖值均高于正常人

2、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1)多尿:日小便次数明显增多

2)多饮:日饮水量超5镑(1壶半)

3)多食:没有出现“三十三,大转弯”,反而食量超常增长

4)消瘦:体力不支、体重下降(较以往)

此外,糖尿病患者常发生餐前低血糖现象,在饮食上表现出“上管不了下顿”。但相当一部分甚至多数病人并非具有全部上述症状,而是仅表现出某一种症状,甚至平时一无所知,直到全面体查时才被发现。

3、严重的并发症

1)感染合并症:以皮肤感染常见,疮疥易生难愈等。该并发症发病率没有明确的统计,但据我国某糖尿病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同时发生此症的比率不低于20%。

2)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的概率比正常人高10倍,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比率高达47%(国际平均水平为45%),是各种并发症之首。

3)高血压: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的比率高达43%(国际平均水平为35%),是糖尿病患者第二大并发症

4)肾脏病变:糖尿病会诱发肾小球微血管病变、肾动脉硬化和反复或慢性肾炎等肾脏病变,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病变的比率为41。9%(国际平均水平为31%),是糖尿病患者的第三大并发症。

5)冠心病:不少冠心病患者的致病元凶其实就是糖尿病,我国2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国际水平为27%)同时患有冠心病。

6)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还可诱发下肢血管病变,8.1%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下肢血管病变(国际水平为5.6%)。

7)脑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据统计,7%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脑血管病变(国际平均水平更高,为11%)。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目前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患病率已处于国外报道的中上水平,这些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四、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特征

1、糖尿病危害极大,需终身服药,费用高昂,确诊患者十分重视

2、患病率和病人数量增长特别快:由79年不足1%增至目前的3.2%,由当时的700万人增至目前的3000万人,年增100万人以上

3、II型糖尿病占95%以上,增长部分也主要是指II型

4、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

5、糖耐量低者(IGT)患病率高于糖尿病本身,是糖尿病的后备军,但90%的人对此一无所知,正在一步步付出代价

6、增长最快的是从穷到富发展较快地区(如北京郊县高于市区)

五、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的原因

1、 节约基因在作怪:据权威糖尿病专家介绍,长期贫困的人节约基因发达,以抵御饥饿的发生,一旦生活条件改善,摄入能量充足而节约基因不能及时退化,使得能量过多节余在体内而致糖代谢失调(详见向红丁教授“糖尿病五套马车”讲义)。我国长期以来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节约基因”相对发达,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太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激剧提高,而文化、保健等素质又不能相应提高,导致糖尿病患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DM和IGT患病率(7.74%和6.47%)显著高于无糖尿病家族史者(3.21%和4.42%);

2、 老年人增加:糖尿病以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由建国时平均40岁增至目前的70岁,提前进入了老年社会,60岁以上人群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0%左右,这是我国糖尿病总患病率不断增高的重要因素。

3、 检查手段提高:随着我国医疗保健、疾病检查技术的提高和普及,目前“只有想不到的糖尿病,没有查不出糖尿病”。

4、 人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少而进食越来越丰富:

1) 大量文献报道,糖尿病的发生与体力活动大小有关,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干预措施之一;

2)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DM和IGT患病率随着体质指数增加而上升(见下表),超重者DM患病率危险是正常人的2.36倍,而肥胖者患病率危险则是正常人的3.43倍。此外,调查还发现,糖尿病患者(DM)腰臀比平均为0.90,糖耐量低者(IGT)腰臀比平均为0.86,正常人平均为0.83。

不同体质指数(BMI)人群DM和IGT患病率(%)

BMI 18.5-25 正常 25-27 超重 27以上 肥胖

DM 2.47 5.83 8.48

IGT 3.85 7.97 10.83

5、 吸烟、饮酒等因素

1)吸烟行为:

调查发现,DM和IGT病人吸烟指数分别为294和272,显著高于正常人的183,并且与DM及IGT患病率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2) 饮酒行为:饮酒累积量与DM患病率呈线性关系,有关学者正在进一步研究。

6、 此外,现代生活过于紧张,压力过大,也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第二部分 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一、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

1、全球糖尿病患者总量已超过1亿人。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糖尿病患者总量在3000万人左右,至九十年代中期十年间,增长4倍,达到1.2亿人,预计到200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总量将再翻一番,达到2.4亿人,年平均增长率10%左右。对于众多的药品生产企业而言,早日攻克糖尿病,不仅是其所负社会责任之所趋,也是其获得巨额经济效益之所需。

2、中国是当今世纪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度、中国、美国是当今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三个国家,2000年的糖尿病患者总量分别是3600万人、3000万人、1700万人,预计2005年这三个国家仍将是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主要原因一是因为人口多、基数大,二是因为糖尿病发病率高。这三个国家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各类糖尿病研究机构最多、水平最高的地区。

二、最近十年,是中国居民糖尿病患者数量增长最快的十年。

中国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2.4%,总量已达3100万人。我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1978年我国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仅为0.6%左右,之后十年时间,患病率一直处于缓慢增长阶段,至1990年已达到1.2%,即每百人中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全国糖尿病患者总量已达1440万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也处于激剧上升阶段,1995年达到1.5%,至2000年总患病率已达到2.4%,全国糖尿病患者总量已达近3100万人。其中20岁至74岁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3.21%,比1990年翻了一番还要高,年增长率高10%以上,平均每年净增加150万人以上。

三、中国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各种差异特征。

1、地域差异。

1)从地域分布看,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从南北地域差异来看,东北地区患病率较高,吉林省达到了4.5%,远高于全国3.21%的平均水平,自东北向南部区域,患病率逐渐降低,河北山东河南等中原省份基本代表了全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平均水平,中南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太发达的省份,糖尿病患病率明显较低,处于2.5%以下水平;从东西部地区差异来看,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内地,特别是江浙沪一带,糖尿病患病率平均达到4%,而两湖江西等地的患病率均在2.2%左右,这与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相同分布状态,体现了糖尿病患病率与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紧密相关;除区域性差异外,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全国或区域性***经济中心地区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北京最高,达5.3%,其次为上海,达4。6%,天津、广东、重庆则高达3.7%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新疆、西藏等西部内地是糖尿病患病率最低的地区,在1.5%以下。

2)从各省居民糖尿病患者总量来看,人口大省,往往也是糖尿病大省。河南、江苏、山东、四川、广东是我糖尿病患者总量超过150万人的省份。相比之下,患病率较高的东北地区 和***经济中心地区总量并非最高,表明各地区之间糖尿病患病率并不存在悬殊的'差别,体现了糖尿病已经不是某一个地区的专利,而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常见的疾病,应引起人们普遍的广泛的关注,但从市场集中化的角度考虑,患病率高的省份仍将是药品企业的进攻目标。

2、城乡差别。从前面有关糖尿病发病率的区域性差异特性分析,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率具有基本类似的分布状态,但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相关关系。而国家卫生部于1998年举行的一次中国居民卫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城市高于县镇、县镇高于县乡、富裕地区高于贫困地区。省会以上城市最高,达4.8%,其次为中小城市和富裕县镇,平均为3.3%,代表了全国平均水平,而贫困小城镇、富裕县乡、贫困县乡,均低于2.8%的发病率。因此,富裕县镇以上城市,发病率高而且人群集中,是药品推广厂商的必选市场,而广大县乡,特别是贫困农村,糖尿病患病率较低且人群分散,属不集中市场,不易占领。

3、性别差异。由于男性与女性在药品消费中表现出来的购买习惯、消费心理有很大差别,企业在市场细分过程中,往往会将目标人群的性别作为重要的细分标准。但近年来多数地区性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显示,男女两性患病率无显著差异,患病率之比接近1:1。这表明,药品企业在开发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时,不应重此薄彼,将男女性别作为市场轻重的划分标准,特别是广告及终端促销策略的制定,要兼而顾之。

4、年龄差异。卫生部一项20-70岁年龄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年龄越高,患病率越高,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最高,达到11%以上,50至60岁人群患病率达到6.8%,平均每10个老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体现了该类药品市场以老年人为主体的不可替代性;40岁至50岁人群平均患病率为3.1%,相当于各年龄组的平均水平,也说明当前中年人群日益成为糖尿病的一大群体;

准糖尿病患者―糖耐量低患者(IGT)的患病率与糖尿病(DM)患病率在年龄分布上基本相同,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且IGT的患病率要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DM患病率,说明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的储备军相当庞大,甚至远大于糖尿病患者群的本身。

用同年龄段的DM患病率与IGT患病率相除,得IGT:DM的比值,代表该年龄段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增长系数的大小,得到的结果令人惊讶:该比值随年龄组的降低而增高,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年轻化倾向在逐渐加剧。20-30岁组的DM患病率为0.6%,IGT患病率则高达2%,远高于DM本身患病率,IGT/DM值为3.5;50-60岁组的DM患病率与IGT患病率分别为7.04%和7.84%,两者相差不大,IGT/DM值为1.1,远远低于20-30岁年龄段的IGT/DM值,这说明20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今后的增长率要远高于50-60岁人群。

5、文化程度差异。1999年我国中原晋冀鲁豫四省区一项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考虑年龄差别,随机抽取的居民样本中,文化水平的高低与糖尿病患病率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文化程度越高,患病率越低,文盲居民的患病率最高,达5.9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居民患病率则为2.7%。但调整年龄差别因素后,初中文化程度居民患病率最高,达3.78%,而且各组糖尿病患病率相差不大,最低为大学以上程度3.18%,这个结果符合我国当代老年人群文化水平较低的基本国情。这表明,文化程度低者在饮食、运动、保健知识等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但年龄因素仍然是糖尿病患病危险的最关健因素。

6、职业差异。调查表明,我国居民中,家庭妇女糖尿病人最多,患病率为6.77%,其次为行政干部和个体户、工商人员,患病率分别为3.54%和2.97%,而科、医、教人士患病率并不高,与工人、农民相差不大,患病率在2.5%左右。

四、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情况调查

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从近十年来的调查统计,糖尿病患病率高低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无论城乡患者,女性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男女性别比为1:1.6,农村居民糖尿病死亡率男女性别比为1:1.7。

五、我国糖尿病患者诊疗情况

1、 诊断及治疗情况。1999年广东地区一项调查表明,70%的糖尿病是在专项调查中首次发现。即我国糖尿病患者只有30%的人得到诊断, 3000万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不足1000万人进行了确诊,而另有2000万实际已经被糖尿病缠身的人却不自知或没有被发现,而且据专家估计,在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只有40%左右的人,即400万人在坚持服药治疗,每人每年平均可花费药品费用1600元左右,由此,我国总的糖尿病用药理论市场容量为64亿元。

2、 住院情况。我国糖尿病患者总量高达3000余万人,但每年住院总人数却不足30万人,即只有1%的住院率,可见该类病人住院率不高,体现了它作为慢性病的一大治疗特点。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医院糖尿病总病例数在逐渐上升,特别是最近两年,增长最快,1998年住院病例数13万人,2000年达到23万人,表明人们越来越重视糖尿病的正规治疗,专家认为,城市糖尿病人住院治疗每年总费用在5000元左右,这部分病人每年可形成11.5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容量;与城市医院相比,县级医院病例数明显较少,十年来始终在2万例至4万例之间徘徊,据有关专家估计,农村患者住院费用与治疗费用较低,每人每年不超过3000元,这部分病人每年可形成1.2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容量。

推荐专题: 实习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网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