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留守妇女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留守妇女状况调查报告(范文五篇)》。
农村留守妇女因劳动、生活负担过重,对老人和孩子关心少。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留守妇女忙于农活,农闲时忙于做零工和家庭养殖等,非常*苦。无精力无时间在子女的教育及老人的赡养上关心,造成老人心理孤独,对子女的学习和*格养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多一点关心她们。
篇一: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镇化步伐加快和打工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大量外出,留守妇女正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为解决留守妇女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我县妇联组织人员深入到**乡、**镇、别古庄镇等劳务输出大乡(镇)开展了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调查。
一、 基本情况调查统计了60户农村留守妇女状况,从调查统计的情况来看,农村留守妇女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农村留守妇女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较低,对技术*强、有更多更广发展机会的工作追求不太高。从调查情况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7。5%;初中文化程度的为3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2。5%;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0。0%。
2、留守妇女负担重、压力大。在调查中,多数留守妇女在丈夫在外打工期间,妻子成为家庭生活的主力*,她们不仅要赡养老人、照顾子女,还要承担农村的各项生产和生活的责任。调查显示:需要赡养老人两人以上、照顾子女两人以上的占67。2%。
3、留守妇女生活质量普遍偏低。调查中发现:有70%的被调查者认为丈夫打工忙等原因很少与自己交心、谈心,除了遇到子女、老人的问题才与丈夫沟通外,而丈夫也很少过问家里事。她们的丈夫外出打工主要分布在**、**、**、**等省份,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修理、加工、服务等行业。由于路远,一般一年回家一趟,有的甚至两年回一次。另外,由于丈夫长时间在外打工,平时交流机会少,造成夫妻关系不稳定的有8人,这成为部分留守妇女婚姻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留守妇女因劳动、生活负担过重,对老人和孩子关心少。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留守妇女忙于农活,农闲时忙于做零工和家庭养殖等,非常*苦。无精力无时间在子女的教育及老人的赡养上关心,造成老人心理孤独,对子女的学习和*格养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留守妇女心理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大多留守妇女因不能及时和丈夫进行思想沟通,生活缺乏关爱,忍受着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有些丈夫出门时间久,有外心,甚至不给家里寄钱,留守妇女却一方面忍受着精神压力,另一方面还要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和劳作。
3、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由于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受自身的文化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信心不足,缺乏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勇气,生活仅限于家庭,安于现状。
4、发展生产缺资金和技术。在调查中发现,部分留守妇女除了种完自己田地外,对养殖、营销等方面也比较感兴趣,但苦于没有资金投入,或因缺技术、对市场营销等方面缺乏了解不敢投入。
三、建议和对策
解决留守妇女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关注,形成合力,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人文关爱环境,营造一个充满人间亲情、关爱留守妇女的社会氛围。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服务于留守妇女的经济发展。银行、信用社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留守妇女的发展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在小额贷款方面,减少贷款手续,放宽限制,降低利率,有利于留守妇女的自主创业。
2、加强培训,提高留守妇女思想意识。农业、科技、法律等部门利用农闲时间,加强对留守妇女的文化素质、法律常识和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组织科技下乡、文化下乡、法律下乡等活动,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前参加培训。
3、组织引导,解决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各类难题。通过开展岗村共建、巾帼互动和县直相关单位支农结对等活动解决留守妇女农忙时劳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民政、教育等单位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解决贫困留守妇女在住房、赡养老人、大病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4、畅通渠道,及时维护留守妇女权益。公、检、法、司等部门和妇联坚持互通信息,及时收集关注相关留守妇女的权益案件。各级党政组织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留守妇女的关爱,妇联干部要经常深入留守妇女群众之中交心谈心,及时了解她们的疾苦,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5、丰富文化活动,深化文明活动内涵。鼓励乡村自行组织健康向上的农村自娱自乐文化节目,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同时,开展好邻居、好婆媳等评选活动不断赋予五好文明家庭新内容。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形成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新风尚。
6、开展健康体检活动,关注留守妇女的身体状况。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妇女健康体检和健康讲座活动,对贫困留守妇女实行医疗减免政策。
7、建立社会关护网络,服务农村留守群体。建立健全农村留守群众服务体系,公安政法及教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要坚持开展多种活动,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指导留守妇女教育好留守儿童,为留守老人创造关爱空间。
篇二:
留守妇女是伴随着农村男*劳动力外出而产生的一个特殊人群,主要指因丈夫长期(通常半年以上)离家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留居在家的已婚妇女。2013年,**市城镇化率达80。5%,在**、**、**、**和**等**区还有一定数量的农村留守妇女,估计有10至15万人[①]。单从数量来看,农村留守妇女是人口中的少数,但是,她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家庭和睦、社会*以及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市妇女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一、**市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分析
为深入了解**市农村留守妇女状况,**市妇联与**市社科院进行了联合调研,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并针对**区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发放了845份调查问卷,问卷涉及留守妇女的家庭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闲暇生活、自我发展等五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对**市留守妇女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1、中年与初中文化程度是留守妇女较显著的人口学特征
就年龄结构而言,留守妇女的主体集中在31-50岁之间,占全部调查样本的75。5%,其中31-40岁的比例和41-50岁大致相当;此外,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留守妇女比例也达到14。8%。在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学历占比最大,超过全部调查对象的一半(50。5%),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比接近四分之一(24。6%),二者合计占比为75。1%;小学及以下占比为13。5%,大专及以上的比例也达到了一成。中年为主与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与理解**留守妇女这个群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多数留守妇女具有较*的经济基础
调查数据显示,约有45。1%留守妇女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16051元,73。2%的家庭人均年收入集中于6501-30000元。调查数据还显示,约有60。2%的留守妇女有*的收入来源,占比86。3%的留守妇女的收入来自自己的劳动所得,其中有稳定工作的占比为30。7%、零散打工的占比37。3%、务农的占比14。6%、从事副业养殖业的占比3。7%。上述数据表明留守未必贫困,丈夫外出打工在经济上给家庭带来较强支持,同时留守妇女在经济生活上也有一定的**,不过经济上的稳定*还不够强。
3、照顾孩子和老人是农村妇女留守的主因
照顾孩子和老人是**市农村妇女留守的最主要原因,占比为66。9%。其次是在家务农,占比为12。2%,远低于第一位原因。排在第三位的是没有技能,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占比为7。9%。自己不愿意外出打工的占比为5。8%,而选择城里生活费用高的比例为2。8%。在选择其他项的留守妇女中,给出的原因则有年龄大了、有病、有时做小时工和在家上班等。可见,照顾孩子和老人这种家庭内分工成为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
4、留守妇女的家庭关系比较*
调查显示,丈夫外出务工后,63。8%的留守妇女和家人的关系没有变化,还有26。6%的人选择关系更加融洽。另外,约有68。4%的留守妇女在家庭遇到问题或有重大事件需要处理时,通过家庭成员协商共同解决,选择丈夫、公婆或孩子决定,但会听取我的意见比例占13。3%,选择我自己决定,但会听取家人的意见的比例占12。9%,而丈夫、公婆或孩子决定,从不听取我的意见的比例仅占1。9%。留守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为平等,家庭关系比较*。
5、多数留守妇女社会参与度较高
丈夫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成为家庭社会交往中的主心骨。一是拓展了外联密度和广度。丈夫外出务工后,主客观上,都推动留守妇女扩展家庭外部的联络空间。调查还显示,77。6%的留守妇女参加过妇联组织的活动。一些涉及自身权益的事项需要亲力亲为,高达90。4%的留守妇女对国家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有所了解。二是多数人认为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较通畅。面对子女教育、老人赡养、土地承包、邻里纠纷、村务管理等家庭和村内事务,83。9%的妇女认为村务管理中有渠道反映意见和诉求,参与渠道较为通畅。
6、留守妇女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
调查显示,留守妇女中高中(中专)以上的占比34。4%,很多留守妇女具有较强的创业诉求,能适应时代变迁和科技发展。她们认同男女平等,愿意走出家门。调查显示,33。4%的留守妇女愿意外出务工,追求职业成就,高出不愿意外出务工者3个百分点。另外,还有5。8%的留守妇女自主创业,超过六成的留守妇女就近打工,远高于从事农业生产者(18。0%)。从年龄层次来看,52。0%的留守妇女年龄在40岁以下,这是一个具有创新活力的群体。
7、留守妇女的闲暇生活呈现多样化
留守妇女在生产和家庭事务之外,享受闲暇生活的比例较高,方式多样。94。9%的留守妇女认为她们可以各种方式享受闲暇生活。其中,43。2%的留守妇女选择看书、看电视,26。5%的选择串门聊天,15。6%的选择打麻将或玩牌,7。7%的选择上网,此外还有唱歌跳舞、刺绣、带孩子到野外等多种方式。在使用互联网的留守妇女中,通过互联网查看信息的比例达50。1%。
二、**市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需求
调查还发现,在当前农村的留守妇女群体也存在独自孤单持家家庭劳动强度大、精神生活匮乏、精神负担重、生活压力大、社会保障偏弱及创业就业空间偏窄等问题。
1、赡养老人与子女教育压力很大
留守妇女多需赡养照顾1-3位老人,其中需要赡养照顾2-3位老人的比例达37。0%,有1人及以上子女需要抚养照顾的比例高达75。3%。在照顾老人方面,每天花费1-2小时的比例是52。3%,2-4小时的比例是26。2%;在教育子女方面,每天花费1-2小时的比例是43。0%,2-4小时的比例是31。0%,4小时以上的比例是12。4%。调查还显示,54。3%的留守妇女的丈夫外出务工2年以上,28。0%的外出务工5年以上。丈夫每月至少探亲一次的比例为45。6%,至少半年一次的占35。8%,有少数丈夫外出后从未回家探亲。在与家庭联系频率上,每周至少一次的比例为55。3%,每月至少一次的比例为10。5%。超过四分之三的留守妇女在丈夫外出务工后会感受到孤独和没有安全感。
2、留守妇女的综合社会保障偏窄
丈夫外出务工后,只有17。0%的留守妇女完全能承担家里的主要生产生活,力不从心者占10。7%。夫妻分居与繁杂的家庭事务给留守妇女带来很大压力。在目前家庭的最大困难方面,9。0%的留守妇女选择发展生产缺资金、缺技术,7。9%的选择劳动强度大,排在子女教育压力大和赡养老人之后。总体上,97。2%的农村留守妇女都参加了各类保险,例如新合作医疗(44。4%)、农村居民养老保险(34。1%)、城镇居民养老保险(9。1%)和城镇居民社保(8。2%),但就每类保险项目而言,覆盖面都偏窄。
3、留守妇女的个人和家庭权益易受侵害
留守妇女个人和家庭权益亟需保障。在个*益方面,13。1%的留守妇女曾遭受不同程度的家暴,9。2%的遭遇过*骚扰。另外,也有12。7%的留守妇女认为村务管理中没有渠道反映意见和诉求。在家庭权益方面,因丈夫外出务工,12。4%的留守妇女认为家庭土地权益和集体权益受到损害;在遭到侵权的类型上,主要是邻里纠纷,所占比例为42。2%,家庭纠纷比例为21。3%。
4、发展能力与创业就业空间较为有限
全社会对留守妇女发展问题的关注度明显还不够。留守妇女自身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年过40岁的比例占47。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比64。0%,20。1%的因为没有技能,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在家务农,66。9%的人则需要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从留守妇女闲暇活动方式也可以看出,她们主要以打麻将玩牌、串门聊天、看电视上网等方式来消磨闲暇时间。即便使用互联网的留守妇女,也只有1。6%的人以其作为经营获利工具。留守妇女中只有5。8%的人选择自主创业。
调查还表明,当前农村留守妇女最迫切的需求依次是:
一是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增收致富。留守妇女大多希望*加快发展本地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丈夫及自己在家乡找到早出晚归、收入较高的工作。一些老年留守妇女希望在家找到零工,挣些零花钱。
二是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技能培训。一半以上的留守妇女有增收致富的迫切需求,她们希望参加各类培训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主创业和发展生产的能力,就业技能培训最受欢迎,尤其是3140岁留守妇女希望通过掌握一门技能,对于未来道路有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三是改善子女教育,解决后顾之忧。大部分留守妇女对子女教育问题感到力不从心,但也没有寄希望于社会或妇联来帮助她们解决这个难题,这与妇联组织在基层的作用发挥有很大关系。
四是改革养老制度,减轻家庭负担。调研中,大多数妇女表示农村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较重,4050岁留守妇女,她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大部分没有参加任何养老保障,她们自己也有半数没有任何养老保障,赡养老人,尤其是生大病的老人,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希望社会或*来减轻她们的负担。
三、改善**市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对策建议
留守妇女问题既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程度不高的结果。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既要通过大力推进四化同步,从宏观层面综合施策,同时也要针对留守妇女群体的自身特点,提出具体可*作方案。各级妇联组织作为广大妇女的娘家人更要积极发挥作用,切实帮助留守妇女解决面临的生产生活难题,大力推进包括所有妇女群体在内的妇女现代化。
1、建立面向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对目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进行细致梳理,将农村留守妇女需求最迫切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打包,具体包括子女教育、老人赡养、技能培训、心理疏导、医疗服务、卫生保健、贫困救助等,建立规范化名录,在全市相关区开展农村留守妇女综合服务包项目建设试点,明确实施主体,加大监督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有效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农村留守妇女综合服务包项目建设为载体,把留守妇女民生状况纳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镇街分类考核指标体系。
2、实施系列化差别化的公共政策干预策略
建立农村留守状况政策观察点与动态数据库系统,及时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状况,为*相关政策提供支撑。在农村社区妇联工作平台中建立留守妇女工作站。由妇联牵头组织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保障政策、教育培训政策、生产扶持政策、社会参与政策等方面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配合全市妇女现代化实践先行区、示范区建设,打造**市农村留守妇女工作示范市、农村留守妇女工作示范区、示范街道,彰显**市农村留守妇女工作的品牌影响力。加大专门针对留守妇女的小额信贷投放力度,建立留守妇女创业天使基金。在全市实施留守妇女创业家计划,倡导留守妇女居家创业,树立100位农村留守妇女创业示范典型。
3、开展以留守妇女为核心的家庭发展能力建设
组织实施农村留守妇女关爱行动,推动全社会关心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支持农村留守妇女发展。开展以留守妇女为核心的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在稳定家庭、传承美德、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家庭致富等方面,发挥留守妇女的重要作用。实施留守家庭能力建设行动,通过*直接服务或*买单方式,针对婚姻家庭教育、生活技能培训、父母角*及亲子关系教育、家庭应急服务等多方面开展*化服务,全面提升家庭能力。针对因病、因灾致贫的留守妇女家庭制定实施家庭贫困干预计划,改善留守妇女家庭生存境遇。
4、构建以妇联为纽带的社会组织支持网络
在妇联的组织平台中加大对留守妇女的支持力度。如,引导妇女加入农家乐、采摘园等农业旅游项目建设,试点推广妇字号农家乐;在农村家庭驿站社区项目服务体系中加强对留守妇女的关注与支持,打造以农村留守妇女为主导的家庭驿站工作特*品牌;依托已建立的妇女之家、妇女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依托巾帼法律服务志愿者、爱心助学志愿者等志愿者队伍,为留守妇女群体提供多样化的帮助。通过妇联引进法律人才、医院专家等开展送法下乡、 尊重孩子等活动,给留守妇女儿童提供婚姻法律,安全知识等。另外,还要积极组织农村留守妇女开展自组织工作。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建立围绕生产与生活组织起来的自助、互助组织,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在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中凝聚共识、提高能力、共同发展。推动形成留守妇女四自、党政统筹部署、部门联动协作、社会参与行动的良好局面。
5、加强农村留守妇女素质现代化建设
首先,实施留守妇女素质提升计划。加大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注意发挥乡村教师在留守妇女素质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乡村教师留守妇女片区负责制,每个乡村教师分别负责一个区域的农村留守妇女的长期指导与培训工作,依靠乡村教师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一些培训和技术指导,解决留守妇女素质提升过程中的人才问题。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建立人文关怀机制。建立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留守妇女建立一定数量的心理服务和治疗机构,设立心理咨询绿*通道。最后,实施寻找美丽留守母亲计划。通过该计划,发挥留守母亲在建立和睦家庭、倡导文明新风尚中的积极作用。
食品科学技术系2010级
农村社会保障状况调查报告
姓 名: 刘 毅 学 号: 100550102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时 间: 2012/2/10 指导老师: 刘 利 强
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
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刘毅
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
调查人员:刘毅 调查时间:2012年1月 调查地点:高密市龙泉官庄村
调查对象:所调查的村庄随机抽取访谈的农户,村领导 调查方式:访谈式
查阅资料
调查目的:希望通过对该地区的调查,了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状况,以及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要求,探讨如何实现公平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未来一个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政策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生产水平、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现实的差别,城乡的“二元结构”和不平等的“国民待遇”严重限制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社会保障的滞后也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瓶颈。因此,健全和完善与之相伴随的现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铺垫。本文旨在探讨实现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一、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除了传统的五保制度、救灾救济制度得以延续外,随着农村低保
- 2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
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刘毅
况下,相当多的农民无钱治病,有病难医,不少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特别是在老、少、边、穷地区,疾病实际上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综上所述,二元社会结构下形成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缺位。对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模式的过度依赖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
目前农村农民经济状况与社会保障状况
(以高密市龙泉官庄村为例)
在对龙泉官庄村的调查过程中,从一部分愿意透漏其收入和支出状况的的农户中可以得出: 一.平均月开销:
A.300元以下:45%
B. 300员至500元:35% C.500元以上:20%
从被调查对象中可以看出,当地农户可分为贫困,温饱,小康三种类型。所谓我国农村已经达到温饱水平,只不过是算平均水平,仍然有一部分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采用严格的指标来衡量的话,贫困户的数量将会更大。
再来看看农村的社会保障状况。在关于对是否感到生活有压力的 一项调查中,感到:
A 生活压力很大30%
B生活压力较大55%
C生活压力较小10%
D. 没有生活压力5%
在农民生活压力来源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子女教育问题,
- 4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
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刘毅
老农保等内容。不仅项目很少,资金来源也相当不稳定。2003年以来,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其密集程度在我国乃至世界社会保障发展史上都是少见的。在初步统计的城乡社会保障政策61个项目中,专门针对农村或涉及农村的社会保障项目有38个,占62%。具体可以归纳为九个方面的政策:一是社会保险政策,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二是社会救助政策,包括农村五保供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农村危房改造;三是优抚安置政策,包括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义务兵优待;四是社会福利政策,包括残疾人事业、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五是义务教育政策,主要指农村义务教育;六是公共卫生政策,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免疫规划、艾滋病患者救治、结核病患者救治等项目;七是就业政策,主要指农民工就业和就业后社保等方面的政策;八是扶贫政策;九是农业和农民补贴政策。
可以说,经过近8年的努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初步建立起了针对广大农村居民的从出生(生育妇女补服叶酸+住院分娩补助+儿童福利)到养老(新农保+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老年人福利),从医疗(新农合+农村医疗救助+公共卫生)到教育(农村义务教育),从生活保障(农村低保+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扶贫+农民补贴+残疾人事业)到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再到就业保障(针对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保政策)在内的渐成体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 6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
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刘毅
年进一步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短短7年多时间,补助标准就调整了4次,提高到原来的6倍,年均增长25.99%,大大高于同期全国卫生总费用年均17%的增长速度。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也由30%左右提高到55%,农民受益程度明显提高。2009年出台的医改方案明确提出,要在3 年内将新农合的报销封顶线提高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农村低保制度自建立以来,各地根据物价变化和经济发展情况多次调整了保障标准。2007年至2009年,全国农村低保平均补助水平从每月39元提高到64元,年均增长28.1%,仅2008年一年,国家就三次出台调整农村低保补助水平的政策。五保供养标准由2003年的每人每年417元,提高到2009年的2215元,年均增长37.7%。以上几个项目标准,其年均增幅均大大高于同期CPI 2.63%的涨幅,高于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11.92%的增幅,也高于同期财政收入22.26%的增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标准只是全国统一标准或平均标准,部分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标准还要更高一些。
(四)管理监督不断加强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的同时,有关部门和许多地方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管理和监督。一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根据多数农村社会保障项目直接针对个人的特点,不少地方都在加快建设以个人为单位的农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如安徽省在实施惠民工程“一卡通”的基础上,又实施了“惠民直达”工程,对农村社保对象的动态变化及其应享受的政策、待遇落实情况做实做
- 8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
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刘毅
农村社会保障的支出由2005年(2003年、2004年数据有不可比因素)的264.1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054.61亿元,年均增长84.41%,远远高于同期全国财政支出20.61%的增幅。从几个主要保障项目来看,中央财政补助增幅又大大高于全国财政补助增幅。如新农合,全国财政补助支出年均增幅104.56%,而中央财政补助支出年均增幅166.78%; 又如农村低保, 全国财政补助支出年均增幅87.44%, 而中央财政补助支出年均增幅191.87%;再如义务教育,全国财政补助支出年均增幅47.95%,而中央财政补助支出年均增幅64.37%。
合心村紧紧围绕镇政府确定的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因地制宜,强化组织领导,依靠科技进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建设。通过产业效益优势比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确立了“养殖、种殖、林业”三大特色,增强了发展后劲,夯实了发展基础,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2、特色产业
(1)种植业方面。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采用技术人员授课与现场参观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节本、优质、高产高效等内容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品种改良、优质高效品种的推广力度,围绕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应用技术、深松为主体的土壤耕作技术、提高土壤可持续供肥能力的施肥技术为主,试验示范和推广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提高科学种植致富水平。根据立体气候特点,大力提倡和推广种植品种“多元化”,注重品种搭配,传统农业和“短、平、快”农业开发项目相结合,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产出率,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围绕合心村显著的特点,优化种植业布局,以粮食、香莲为生产重点。全村实现种香莲面积380亩。
(2)养殖业方面。凭借合心村地理优势,开层鱼苗养殖和精养鱼池。多方位发展“吃住休闲”为一体的农庄经济。
(3)林业方面。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灭荒造林等林业扶持政策契机,扩大林业规模,以特色规模增强经济优势,狠抓以苗木为主林业,拓宽发展林业路子,使林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全村实现种植苗木230亩,杉树110亩等等。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还林于民,让利于民,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
(4)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队根据实际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生存技能。技能型劳力输出和劳力需求性引进相结合,实施劳动力“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使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几年来,先后输出劳动力280人。
世界上老年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有五个,意大利、希腊、日本、西班牙和德国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现象。在未来几十年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态势。欧洲是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的地区。人口老龄化对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尤为直接、深刻。为此,欧盟及其成员国同心协力,试图有效回应老龄化对欧洲的挑战。
欧洲“老”了
生育率下降与预期寿命延长,是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2003年,欧盟年人口增长率仅为0.04%,新入盟的国家中除塞浦路斯和马耳他外,人口也均呈下降趋势。1960年,当时西欧大多数国家的生育率都在人口更替水平(每个妇女2.1个孩子)之上;而到2003年,现有欧盟成员国的生育率几乎无一例外地降到了人口更替水平以下。
欧盟新成员国的生育率甚至更低,中东欧低于西北欧的生育率。
低人口增长与高预期寿命的现实,使人们不由得感觉到欧洲的确“老”了。1998年,欧洲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0%,而到2050年,将可能上升到35%。世界上老年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有五个,意大利、希腊、日本、西班牙和德国,除日本外都是欧洲国家。南部欧洲将是世界上最“老”的地区,39%的人口年龄超过60岁。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并将继续对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产生诸多深远的影响。
社会保障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8月1日至2010年9月1日
其中事前准备时间:
赶赴村委调查时间
发放问卷调查时间
总结调查报告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对浙江省德清县**村的其中50户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调查,包括工伤保险待遇结付制度,生育保险待遇结付,医疗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等等。尤其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进行重点调查。
调查手段:1.准备好要调查的方向,内容,方式
2.
3.
调查内容:
前言
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基本制度,普惠性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最低社会保障等多个险种。享有社会保障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保证这一权利的实现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作为社会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养老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也应是所有社会成员享有的权利,不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政策歧视与制度歧视。所以,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以及医疗保险制度,政府理应承担责任;相应地,国家财政理应承担相应的支出。
一.关于**村的基本情况:
**村位于乾元镇南侧,区域面积4.69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09省道穿村而过,交通发达。全村总耕地面积1876亩,其中水田1373.42亩,鱼塘300亩,桑地378亩,蔬菜基地800亩,水产基地460亩,葡萄基地250亩,年底生猪存栏数15000头。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农户505户,总人口1868人,村集体经济收入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32元,人均可支配资金533元。
近年来,**村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义务教育入学率、自来水使用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到100%,村级医疗卫生、文化活动室、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较全。2008年获得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市生态村、市科普示范村、县特色产业强村等称号,连续两年获得全镇综合考评第一名。
二.**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分析
8月10日,虽然天空中飘落着零星雨点,灰色的云显得天空更加阴霾,但是我还是兴致勃勃的出了家门,带着我准备好的一切,打印的资料,笔还有纸,前往目的地---**村居委会。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外婆他们村的居委会。心情有些紧张,不过我很快就调整过来了,这就是社会。到了居委会,我大胆了介绍了自己,并且告诉村长我来的目的。村长是个热心的大伯,一听说我是来调查该村社会保障情况的,他就起身在书柜中找了一大堆文件夹。这个举动让我心里暖暖的,村长邀请我坐下,跟我细细的讲解关于社会保障的一些制度,我也是一边做笔记,一本采访村长。
通过采访村长,我了解到了**村村民们的下列情况
1关于养老保险,从上一年开始,**村以及整个乾元镇农村的村民,六十岁以上者,不用缴纳养老保险金,每个月就能拿到六十块钱的养老补助。我告诉村长,我奶奶今年89岁了,也拿到了这种保险金,我想大多数老人都有着我奶奶一样的想法,这个社会,真的进步了,发达了,以前不是工人没有退休工资的老百姓,现在也能拿到保险金了,虽然很少,但是也要感谢政府,只是他们是现行现做了。
2我问村长,那么没有到六十岁的人,又该怎么办。王村长告诉我说,具有本县户籍、年满16周岁(全日制在校学生除外),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先参加后终止关系的)的城乡居民,均可以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但是他们也要缴纳一定金额,等到了六十岁,就可以每月拿到政府发放的保险金。金额分为好几个等级,交的钱不一样,得到的保险金也不一样。目前设五个绝对额年缴费档次,分别为:第一档300元、第二档500元、第三档720元、第四档960元、第五档1440元。参保人员自主选择档次缴费。以后,缴费标准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作逐步调整。我问村长,那么到底是怎么计费的,村长耐心的给我讲解,还给我看了德清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上面写着,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缴费年限养老金三部分组成,支付终身。1.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每人60元。2.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3. 缴费年限养老金月标准:缴费5年(含5年)以下的,其月缴费年限养老金按1元/年计发;缴费6年以上、10年(含10年)以下的,其月缴费年限养老金从第6年起按2元/年计发;缴费11年以上(含11年)的,其月缴费年限养老金从第11年起按3元/年计发。
并且王村长还告诉我说,他们将定期(半或全)公布全局干部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及医疗保险金等交纳情况进行公布。**村505户居民,六十岁以上的共有六百多,每个人现在都已经拿到了养老金。其余村民大约有百分之八十已经缴纳了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三分之二的人缴纳的是每年三百元的,少数人缴纳第五档1440元的。
3关于医疗保险,王村长给我看了一份资料,是**村医务室所做的材料,从数据分析,1868人中,只有157个人每有花三十块钱参与医疗保险,我一看,这157人主要是在外上学的学生,他们本身也有参与其他保险,所以每有参加农村医疗保险。村长说,现在村民对医疗保险也特别关注,现在的医疗保险制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看病问题。
8月15日,我通过互联网搜索到一份关于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做了改动之后,选取了50户村民挨家挨户进行调查,因为当时温度很高,我只好在下午六点以后开始工作,每天一个小时,过了一个星期我终于完成了这份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00份,收回100份,有95的人知道养老保险,100的人都有医疗保险卡,70的人已经上缴了个人账户养老金,还有30的人希望政府加强社会保险。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还和村民聊天,通过对话,我看到了他们的真诚以及学到了不少东西。他们告诉我了参加养老保险的程序,要拿着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1寸彩照1张,到户籍所在村劳动保障室填写《德清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申请表》。同时,将信息录入电脑上传县社保中
心临时数据库;村里面在对《申请表》进行审核汇总,将《申请表》、《花名册》和《汇总表》盖章后上报乡镇劳动保障站;
2009年10月1日起,对已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补助)人员的享受待遇和档次作适当调整。德政发[2004]49号文件生活保障制度中的二档和三档与德政办发[2009]56号文件中的缴费标准(16000元)统一合并为生活保障制度二档。调整后每月领取生活保障金标准分别为一档315元、二档255元;每月领取生活补助金标准分别为:一档200元、二档170元
三.剖析现状,以小见大,提出决策
一、通过宪法的形式实现农民工权益的统一保障。通过宪法赋予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同等亨有尊严、自由、权利,保证农民工在城市的最低生活标准,保证农民工物质帮助权及其它各方面权利的实现。
二、完善和落实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正为因农民工在城市所从事的工作具有脏、累、险的特点,工伤事故在农民工身上发生的频率也较高,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在工伤事故面前更是孤立无援,因此,对工伤事故的事后救济就显得格外重要。我国已建立了相关的工伤保险制度,但仍需进一步加以完善,更需要真正的将其落到实处,杜绝“有法不依”现象的发生。 **村对此就有明确规定,即参保单位或职工凭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核定的《德清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书》到审核结算科领取并填写《德清县职工工伤费用(待遇)结算审核表》办理工伤待遇结付手续。
三、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恶劣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导致患病成为农民工普遍而无法避免的难题。患病也是农民工最为害怕的一个问题,因为除了身体的痛苦外,患病还往往导致他们失去本来的工作,从而失去经济来源。在吃、穿、住、行都万般简陋的农民世界里,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长期在外从事脏、累、险的工作,积劳成疾,体弱多病,因此,养老保险对农民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流动性强是农民工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使得他们在年老退休时到何处去领
养老保险金成了一个难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便于工作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这样的制度一改以往省级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减少不同地区划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成本的同时,也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奠定了基础,排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更好的为建设服务。
五、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和学习。在众人眼中,农民工是体力活的代名词,这是一种极不公平的看法,这种歧视性的旧观念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的。农民工虽然来自农村,但在城市中,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各行各业,科技的进步同样要求农民工掌握各种劳动技能,这样才能更好的从事各方面的工作。因此,对于来自农村的农民工来说,加强对其技术培训和学习也是需之所在,这对农民工自身而言也是一种公平亨有权利的体现。
只有让农民的利益得到实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更加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