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美丽乡村建设调查报告

2022-05-05 23:35:4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丽乡村建设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美丽乡村建设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后黄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报告》专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班级: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经济学院

2013级经济管理类创新实验班

姓名:谢璐

学号:3136309020

《关于后黄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姓名:谢璐 学号:3136309020

前言

西天尾镇政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福建省莆田市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抓项目推进,抓气势成效,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美丽乡村”整治建设,莆田市按照“三整治三提升”的建设标准和“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四美要求,在村落保全前提下,分类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对于美丽乡村的理解,我们调查了近100名人员,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61.11%的被调查者认为美丽乡村“美”在良好的思想观念,另有38.89%的被调查者认为“美”在优美的村容村貌。

调查对象 当地村民,村委会干部,游客 调查方式 随机采访,实地考察,问卷调查 正文 基本概况

走进后黄村,迎面是绿意盎然的山野田林、洁净宽敞的水泥通道,再往前,可以看到村民在百年老榕树下悠闲地休憩谈天。一盏盏路灯、一处处花坛,天蓝、水清、景美,处处洋溢着整洁、恬后黄村位于西天尾镇以东2公里处,东临涵江区梧塘镇,南接本镇碗洋、澄渚村,北靠三山之首烽火台。全村方圆面积约1.5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254户,人口1010人。全村经济作物以水稻、蔬菜、枇杷、龙眼等为主,农民人均收入8000元。

建设措施以及主要成果

1、因地制宜、注重规划。后黄村虽然还未成“处处都是一幅图卷、山山都是一幅美景”,各处条件不尽相同,自然差异较大,但都尽量不破坏原生态资源,注重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因势利导,依据现有条件,提升已有基础,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特色化建设之路。梅岭根据村的地域优势、生态优势以及在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辟了鲜果采摘园项目供游人采摘水果蔬菜,开凿知秋湖供村民,游人乘凉观光,开展民俗文化表演让游人更全面的了解莆仙文化。聘请福建农科院,完成了《后黄村建设规划设计思路》,确定了保护性开发后黄村; 1

五个项目,分布于后黄村西侧的农家乐项目;分布于西北侧的鲜果采摘区,东北侧的民俗文化表演区,南侧的游戏区(CS真人体验区)和烧烤区

2、发挥党组织带头作用,提高村民人居环境意识。全村各类建设项目和农村建房均符合村庄建设规划,农民依法依规建房有序。石结构房分年度得到改造,加强农村闲置房、废弃房、危旧房治理,农民自行拆除,农民能够在规划安置区得到同等面积的安置。农民自行拆除旱厕,旱厕占地面积由村给予免费复绿,绿化面积及苗木归主人管理和所有。

3、创新思路、盘活土地,变思路为财路。引导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突破鲜果采摘园用地瓶颈。盘活村闲置集体用地45亩,创建西红柿,草莓培育种植基地,村财增收15万余元。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通过引导农民土地合作入股的方式,创立莆阳合作社解决果蔬种植用地157亩及销售问题。

4、特色产业发展明显。进一步出台鼓励扶助措施,提高果农的种植积极性,创建果蔬采摘基地45亩。成立莆阳合作社。特色的创新方式吸引游客前去采摘,游玩

5、重宣传、乡村旅游知名度提高。积极推进“休闲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完善“农家乐小吃街”项目相关设施,现已建成设施完备的小吃街和烧烤区。引进一家大型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并且有多家有实力的旅游公司在洽谈中,初步形成集观光、健身、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雏形。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根据问卷回收情况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最担心的问题,88.9%的人担心有人从中以权谋私,50%的人担心出现豆腐渣工程。

其次,西天尾镇后黄村环境整治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周边地区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

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资金供给之间缺口大。

“美丽乡村”建设给有关村带来少则1-2千万元、多则5-6千万元的资金缺口,面对如此大的资金缺口,到底有政府来埋单?还是有建设村自己来承担?而有建设村自己来承担,资金又从哪里来?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除了市、区政府给予部分引导资金外,主要靠镇、村投入,由于西天尾镇,后黄村经济实力有限,难以保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展。现在,镇、村干部一直担心建设资金缺口的弥补问题,需要县委县政府引起足够的重视。

2、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农民是村庄的主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庄建设理所当然的主体。但从目前的工作情况来看,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整治工作只要涉及农户的东西开口就要钱,直接影响到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少数镇、村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3、村庄规划有待完善。重点整治村和特色村的建设规划能与当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但部分一般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形式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存在“千村一面”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规划没有走在前面,比较仓促,规划人员不能充分了解当地情况,考虑问题欠周全,而参与审定的人员或是不够专业或是为了应付走过场,造成规划脱离实际、起点不高或不够全面。二是反映上级领导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观念不同,要求不一样,在检查工作中会提出不同的指导意见。造成的结果是规划与施工脱节,在具体实施中七改八调,既浪费了资金,又影响了进度。

4、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得失,取决于农民心中一杆秤。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少数地方或个别领导指望

一、两年工夫就能立竿见影,全然不顾实际情况和农民意愿,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盯着村容村貌作表面文章,结果劳民伤财,有了面子失了里子,有了外形没了精神,引起农民的反感。部分镇、村把建设当作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任务,重整治、轻管理,有建立但没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已不同程度出现脏、乱、差和“牛皮癣”回潮现象。如不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机制,必将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

5、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大部分一般整治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房屋周边绿化及房屋立面美化、亮化,村级内部卫生整治等推进不到位。

6.基础设施后续管理问题难以解决由于责权不明晰,特别是由于村级经济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低下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从而致使大量的设施损坏严重。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常出现有人建设、有人使用,却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例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乡村道路、公共设施、绿地,由于只有使用没有维护、已经出现了坏损和荒芜的现象。

7、村办特色太少,没有形成对游客的吸引,只是周边游客在周末的闲暇度假,周一到周五景区基本上属于关闭状态。宣传力度弱。

美丽乡村建设中急需改进的一些地方

调查问卷显示,在“您认为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突出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的提问中。61.11%的人认为应该有科学的规划,22.22%的人认为应当有村民的支持,另有11.11%和5.56%的人分别认为首要是资金的保证和政策的制定。

1、必须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最大的节约。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千篇1律,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我区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突出产业支撑。把环境改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三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计划,并逐步引导农民建房向集中居住点集中。

2、必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引领。尽快出台相关以奖代补配套政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机关结对帮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各联系点部门要积极参与联系村的建设工作,全力为联系村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农民创业增收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四是开展市场运作。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特色村的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五是发挥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一点,鼓励在外经商、工作或亲属捐赠一点,支持家乡建设。

3、必须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必须尽快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书,对乱倒垃圾、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多部门联动加大对“牛皮癣”的监管和处理力度。建立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三是适时出台村保洁员的保障办法。按照财政拨一点,镇财政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办法筹措保洁员工资,确保队伍的稳定。

4、必须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标语、村庄整治新旧照片 4

对比等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同时,还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对外形象。

5、提高认识,进一步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强化对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理解,切实转变观念,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解难题,集中力量抓推进,实现新农村示范一点带动一片,村容村貌有大改观、产业有大发展。要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统筹办,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出真招实策,多拿真金白银,多解难题办实事。要采取多方位多形式宣传手段,利用专题培训、示范观摩,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高乡村干部推进建设能力和农民主体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6、加强资金保障,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坚持“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要谋划好新农村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农民投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能人大户、企业、外资等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安排支农项目资金,有效整合扶贫、以工代赈、移民后扶、环保、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农业项目等向示范点倾斜,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整体推进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村庄硬化、亮化、美化。三要实施好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财政奖补力度,扩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激发农民主体参与意识。四是各有关部门要以示范点为平台,统筹安排项目,围绕新农村来拓展项目,让项目围着新农村建设转,拓宽投资建设思路,逐步形成在政府带动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县级安排的财政对农业产业园奖补也应该把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纳入奖补范围。

结束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近年来的热门课题,随着中央一年比一年更重视三农问题的,美丽乡村建设也越发成为关注的焦点。美丽乡村的建设,主体为农民,内容包括让农民口袋鼓起来、乡村面貌美起来、社会风气好起来、生活质量高起来和基层班子强起来。

打造三个基地,发展都市农业:一是建立总面积6000亩的集“旅游、观光、品赏”为一体的观光休闲果园基地;二是发展有机食品加工的水果基地;三是修筑机耕道路网络,综合治理河道,加强水利建设,进行土地有序合理流转,使2500亩耕地向 5

种田能手集中,建成特色集约经营的农业基地,促进粮、菜、水果、花卉等特色郊区农业产业化的形成。至2015年多种经营收入占农村总收入的比重达80%,农村非农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份额达90%。

西天尾镇依山傍水,周围有九华山这样的名山,有南少林千年名刹,这是一幅美不胜收的蓝图,一座座青山连绵,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一处处村落点缀,形成文化般流动的山水。外在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和设施完善,与内在的社会和谐、产业发展、生活富裕和文明提升互为表里,完整构成西天尾镇后黄村的美丽乡村。有理由相信:西天尾镇后黄村委会美丽乡村的路子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精彩。

附后黄村图片:

评价与评分

第二篇: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美丽广西,清洁乡村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美丽广西,清洁乡村

在这个暑假里,让我觉得最有意义的莫过于参加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这个实践活动。现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成了我们各个乡村角落里流传的一个主题,而“美丽灵山,清洁乡村”也已深深地埋在我们每一个村名的脑海了,让我们时时刻刻为之实现而努力。而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更应以实际行动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环保行动做出了贡献。

2013年8月23 日上午,我们带着“美丽灵山,清洁乡村”的口号,由村干部带着我们十几名大学生志愿者们顶着烈日,向着张高镇出发。当地村支书及村民们都热情地迎接我们的到来。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张高镇农村,跟热情纯朴的村民们一起“劳动”起来,清洁村镇,共建美丽乡村。

在清洁中,年轻的大学生们不畏惧太阳,不畏惧艰苦,不怕脏,利用铁铲、扫把等工具,清理垃圾、杂草、塑料袋和卫生死角,有的拿垃圾桶,有的拿着铁铲甚至有的骑着垃圾车,对卫田村的村道小巷,展开清洁活动。同学们搞起卫生一点不含糊,对路边的杂草、塑料袋、旮旯里的卫生死角一点都不放过,都一一进行了清理。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头顶七月骄阳,身穿被汗水浸湿的衣裳,干得热火朝天。看着变得靓丽干净的街巷村道,大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大家齐心协力,把村道和村民们的房前屋后清理得整洁干净。活动中,大学生们给当地村民发放了“美丽灵山·清洁乡村”活动的宣传资料,劝导村民不要乱丢垃圾,共同做好清洁村庄工作。随后,大学生们还园,清理河道里的垃圾,清除绿地上的垃圾和杂草,以实际行动助力“美丽灵山·清洁乡村”活动。

开展“清洁乡村 ,美丽灵山”活动,农村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善,农民清洁意识也有了进一步提高,我们都带着激情和热情积极投入清洁村镇,共建美丽乡村实践当中,广泛开展卫生文明宣传教育活动,让村民们有一个保护坏境从我做起的观念,进一步带动群众养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持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力促“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广泛带动当地农村群众养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持文明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清扫结束,村委会干部和群众代表在张高镇村里召开了“美丽灵山·清洁乡村”的小小会议。会上,村委会干部做了重要讲话,强调此次志愿大行动的重要意义,并对我校志愿者们提出了两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后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我们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二是希望大家通过社会实践,深刻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涵,努力提升自我,成为有用之才,为学校服务,为灵山服务、为社会服务。同时也了表示大学生是灵山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大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多走进基层、清洁乡村,帮解决乡村问题,是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而我们志愿者们的行动也彰显了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为村民们灌输了清洁环保的理念,同时也是用实际行动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环保行动做出了贡献。

此次“美丽灵山,清洁乡村”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培养了大学生们吃苦耐劳和不断进取的探究精神,也让我们大学生志愿者们有了一次走出校园、深入基层的机会,更深刻的体会到“美丽广西,清洁乡村” 活动的意义,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我约束的意识,坚定了我们清廉正义的做人原则。也因为在这里,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质朴,城乡风貌的改善和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在参加“美丽灵山,清洁乡村”也让我们获益良多,也极大的鼓舞了我们投身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的热情。

这几天的实践,让我受益匪浅,而我们也会继续努力。

第三篇:美丽乡村幸福人家寒假实践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对中国农民是一种福音,对中国农村来说是重大变革,对中国农业则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浙江工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绍杭分队一行11人于xx月15日开始了为期六天的"走进新农村"之行。

在这短短的六天中,我们对杭州余杭和绍兴柯桥、杨汛桥的四个特色农村进行调研分析,解析他们的发展经验,包括他们在发展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他们今后的思路及发展中改进的情况。另外,还调研了当地村民村委在新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体会和想法、期望和要求。

几天的农村之行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农村面貌的巨大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住宿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走访的几个村中,大多数农民都住上了别墅般的楼房,他们的房子是经过规划建设的,错落有秩,外观统一。相应的配套设施也跟上了,如统一的垃圾箱,路灯等。道路也不再是土路,而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他们也注重休闲娱乐,大多数人家都装了有线电视,村里还建有篮球场、村民活动中心、图书馆等。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农民身上的负担相比以前轻了许多,农业税基本上已经取消了。有些地方也由政府出钱帮农民买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起了保障作用。当前正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合作医疗严格来讲还不算是一种医疗保障制度,但对于得大病的农民来讲,会有一定的作用。

这些变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其原因要归根于国家政策的实施。进入二十一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之一,农村问题也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全会的召开更是将建设新农村列为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国家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农业人口将不断向城镇聚集,这些都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发展取得的这些进步离不开村里领导班子的努力,在探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时,他们颇有体会,土地征用问题是旧村改造中必然要遇到的难题,这时农民的素质问题也暴露得比较明显。农民认为农地耕作是他们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在征用时,他们很注重自己的利益,没有从大局出发,这给领导班子的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阻碍。在其他涉及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农民也总是先考虑自己,争取得到最大的好处。有些时候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乱说一通。可见,农民素质问题确确实实是存在的。这一问题是农村发展必然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影响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对几个村建设新农村发展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启示:

(一)建设新农村,加快经济发展是基础。只有经济快速发展,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经济发展不仅能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而且可为新农村建设奠。

(二)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是重点。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全面改变农村脏、乱、差的旧风貌,彻底改变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农村城市化,努力为农民群众创造一个布局优化、住宅美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的良好环境。

(三)建设新农村,应把科学规划放在首位。制定规划应立足当前、把握长远、统筹安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照方便农民、提升农村、发展农村产业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农民居住区、产业发展区以及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尤其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民风民俗、文化历史、地理特点等,把土地、水系、清洁能源、集中居住区规划好,并搞好年度建设规划与中长期规划的衔接。规划制定以后,应分清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四)建设新农村,应以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当前,应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

一是进一步解决交通问题。交通问题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道路建设应以方便农民进出、有利农村发展为出发点。

二是搞好环境整治。加强对垃圾的清理、归集、处理,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沼气、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

三是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改造,逐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补贴力度,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基本医疗保险。

四是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提高农民的技能。

(五)建设新农村,应以促进民主公平为基础。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尊重农民意愿,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民主议事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六)建设新农村,应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为依托。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有好的带头人。基层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成为勤劳致富的标兵、服务群众的先锋、廉洁奉公的表率。应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切实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教育和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基层领导骨干,让他们带着政策、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办法引领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

(七)建设新农村,应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努力培育"四有"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困有所助、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要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娱乐方式和符合时代特色的亲情关系、邻里关系。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我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了社会,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真正达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加快经济发展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应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效、集约、规模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增加农民务工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着力发展县城和重点镇,为农村转移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切实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

推荐专题: 我的美丽乡村梦想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