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个人述职报告(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个人述职报告(范文6篇)》。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20xx年,xx社区在xx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执行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现将一年来的党建工作述职汇报如下:
一、履职情况
1、抓重点,认真落实基层党建责任。我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年初即组织制定了党建工作计划,明确了我社区党建工作重点。在支委班子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分工,为抓重点,我比较注重到实地开展调查,及时发现、掌握了小区存在的各种矛盾与问题。10月,在楚天馨苑小区要解聘物业服务公司之际,我支部采用基层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方法来决定原物业公司的去与留问题,三个月后续聘物业服务矛盾得到圆满的解决。
2、促提升,加增组织队伍建设。一是我支部与法院第五支部党员组团结对共建,党员通过进网格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方法开展“一进二访”活动,效果显著,联系4个困难家庭进行走访,为这些家庭排忧解难。二是根据党员居住情况亮身份、进网格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三是以党员特长促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成功举办了以“幸福xx大美xx”为主题的社区文化艺术节。党支建创造条件,引进了长沙市爱心圈志愿者服务机构管理社区图书室的模式,以此为平台,开展了二十余场次公益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我社区的基层党建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街道党工委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党建工作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丰富党建工作内容上缺少创新。党建工作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三会一课”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二是阵地建设基础设施差,后勤保障不到位。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学习培训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支委班子成员都是在社区身兼数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建工作。同时,党务干部参加培训少,部分党务干部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党建工作难以适应新常态。
三、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出现重当前中心任务而轻党建工作,抓党建工作没有抓住重点问题,工作绩效明显偏重的思想。简单地理解为以工作目标考核成效决定党建工作好坏,有时抓党建工作仍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上,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思想,并没有真正重视党建工作。二是对组织队伍建设上办法少。社区党员构成及角色多样化,部分党员以工作忙为由,参加支部活动不够积极。另外,部分在职党员进社区大多停留于“报到”环节,缺乏有效的制约激励机制,效果并不明显。
四、20xx年打算
根据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突出明年党建工作亮点、特色与强化服务功能并重,编绘“党建+五线谱”的新模式,奏响党群连心主旋律,提升广大居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指数。“党建+五线谱”即以下五项计划内容:
1、心贴心的服务凝聚人,困难事事帮。以党支部覆盖推动服务从“支部阵地”向“小区网格”延伸。构建以党支部为龙头,25名党员为主体,50余名在职党员为纽带,4个小区十大网格为核心的党建惠民联动体系,削除组织队伍覆盖“盲点”,推行网格化、精细化服务,做到服务不漏户,事事有人帮。
2、以生动的宣讲教育人,政策件件明。计划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上级部署的重要抓手,在宣传教育工作中尤其注重实现“两化”:一是解读通俗化。引导党员干部由长沙话改说普通话,采用图表、漫画、顺口溜等形式编制宣讲稿和流程图,把党的政策规定转换成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传得开的群众语言。二是宣讲经常化。推行党支部统一活动日制度,创新“微党课、微宣讲”等形式,党态化教育培训党员。
3、以身边的典型感染人,先进人人学。在社区所辖范围内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党员”、“最佳亲情户”等活动,在群众身边树立起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勤劳节俭的一面面旗帜。通过每季度举办一期“道德讲堂”,用图片展览等形式,让群众讲典型、评典型、学典型,持续扩大榜样的引领效应。
4、以文明的力量影响人,新风家家传。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进家入户、志愿服务作表率”活动,让萤火虫图书室带动了社会志愿者力量的广泛参与,形成以“爱心圈”志愿者一批党员群众性志愿服务品牌。鼓励有文体特长的党员牵头组建手工艺术、美诗文吟、小品节目等一支支群众文艺小团队,让居民在自娱自乐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通过开展“城乡清洁行动”“文明共建”等创建活动,党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群众文明素质全面提高。
5、以法治的理念引导人,有话好好说。坚持民生大事群众议、干部业绩群众评,居务“四议两公开”,建立党员群众说事室等议事阵地,健全恳谈会、评议会、群众评论干部,吸引群众参与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监督党务居务。社区群工站,采取联点领导及组长包案、重点约访、主动领访等方式,疏通群众情绪,把问题处置在萌芽状态。
此致
敬礼!
述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乡镇社区人口变动分析及思考
——以七都实证分析为例
冯月根
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乡镇社区作为一定地域内社会生活共同体,有着独特的社会区位系统,其运行状况与发展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为了深入探讨乡镇社区人口变动状况及其动因与趋势,本研究选择了七都社区(社区规模和经济总量均属全市中等水平)为研究对象,所列数据均以原七都镇辖区资料(即未包含庙港社区人口数)。现分析整理如下:
人口变动状况
一、基本概况
七都在北宋年间是个偏僻乡村,人烟稀少,共7个大村和10多个小村, 只有2000多人。到明朝,“人口繁衍,编成一区十二里”。据此推算,如以60人为一里,约有720户4000余人口。清康熙年间,社会比较稳定,农副业得以复苏,尤其是蚕桑业发展较快,男耕女织,生活安定,人口于是猛增至9000余人。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太平军起义,不少湖南、安徽及苏北等地区逃荒避难人来到七都安家落户,开荒种植,谋业求生,繁衍至今。此后七都进入人口快速增长阶段,据《吴江县政》记载,“民国二十四年,
六、七两都人口,已增至二万三千三百八十二人。”后因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影响,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滞,人口也大幅下降,到1948年,人口降至14675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鼓励生育,人口增长较快。1970年,人口增至27194人。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上海、苏州以及其他城市的知识青年200余人来七都插队落户。1978年落实政策,陆续上调,返回原籍,现仅留下42人,绝大多数为女性,已在七都成家立业。她们的子女大多数按照政策已经返城。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人口进入稳步增长阶段,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使七都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减慢,并出现了长年的负增长。1985—2009年人口增长变动情况(表1)和曲线图(图1)、(图2)、(图3);1998—200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见(表2)。
同时,七都的非农人口增长较快。199
2、199
3、1994这三年中,非农居民人口的增长较为明显。1994年比1983年增长46%,1992年主要是“买城镇户口”的农转非,而199
3、1994年其原因主要是城镇下放人员和知识青年的农村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另一个因素是有一部分农村人口开始到镇上经商开店。1997年以后,由于集镇工商业的发展以及户口政策的放宽,外来经商人员和本地农民的进驻七都获取非农户口的人数愈来愈多,非农人口迅速增长。至2009年,非农人口达到3818人。
(表1) 1985—2009年七都人口增长变动情况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总户数 7477 7604 7724 8266 7844 1935 7950 总人口 31625 31753 31901 32048 32191 32267 32376 非农人口 846 863 858 896 910 942 942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总户数 7898 7940 7941 8108 8104 8295 8398 总人口 32424 32524 32541 32420 32326 32288 32251 非农人口 1148 1171 1196 1194 1249 1864 1990 年份 1999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户数 8803 8875 9312 9268 9267 9251 9243 总人口 32224 32302 32711 32908 33080 33097 33059 非农人口 2225 2358 3110 3263 3368 3797 3818
(图1) 1985—2009年七都总户数变动情况
(图2) 1985—2009年七都总人口变动情况
(图3) 1985—2009年七都非农人口(集镇)变动情况
(表2)1998—2009年七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情况(单位:‰) 年 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人口自然增长率 —0.69 —0.87 —0.18 —0.13 —0.2 年 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人口自然增长率 —2.03 —0.18 —0.15 —1.19 —2.21 年 份 2008 2009 人口自然增长率 —1.28 —2.13
二、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概析
(一)基本数据
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七都接受全国第三(1982年)、四(1990年)、五(2000年)次人口普查,现据普查资料,对其作一概略性的分析。其基本数据见(表3):
(表3) 七都镇三次人口普查基本数据 登 记 时 间 总人口 其 中 男 % 女 % 1982年7月1日零时 31297 16288 52.04 15009 47.96 1990年7月1日零时 32236 16480 51.12 15756 48.88 2000年11月1日零时 37031 19226 51.92 17805 48.08 资料来源:吴江市档案馆:《吴江市人口普查汇总资料》
从表中可以看到七都镇这三次人口普查时的总人口和男性、女性均有所增加,但第五次的总人口比第三次和第四次有较大的增加,这是何种原因呢?从前面(表1)可以看到,七都镇派出所按习惯的户籍管理所提供的1985年到2009年历年年底的总人口都是比较平稳的,约在31000—33000人之间,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比正常1999年的32224人,突然增加了4807人。这主要是乡村工业发展,流动人口增加,以及第五次人口普查对象的规定改变的结果。1990年七都镇的乡镇企业刚刚起步,外来人口只有363人,而2000年外来人口达7137人,增长了19.66倍。第五次人口普查对象的规定之一,对常住户口在外地在本地常住时间确定为半年以上,而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规定为一年以上。这样将符合这一规定的在七都镇常住时间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也纳入了人口普查对象,其结果是总人口也相应地增加。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七都常住人口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88人,高中中专有2039人,初中12416人,小学19521人,文盲仅433人。
(二)性别比
性别比是以女性人口为100,男女人口数之比。七都这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表4):其性别比分别为108.
52、104.
59、107.98,呈U型变动,七都相应全国的这三次人口普查性别比总体偏高,与通常的合理区间值相比较也属偏高。 (表4)七都镇与全国3次人口普查性别比的比较 年 份 七 都 全 国 比 较 1982年 108.52 106.28 偏高 1990年 104.59 106.60 偏低 2000年 107.98 106.74 偏高
(三)人口年龄构成
1.人口年龄组
严格的人口年龄结构仅指各年龄组人口所占的相对百分比。可根据研究或实用需要确定组距进行划分,为了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一般将人口划分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3个组,即少儿组、成年组和老年组。比较细分的一般以5岁为一组距进行划分,依此标准划分七都三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见(表5):
(表5) 七都镇三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分组表 年 龄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小计 男 女 小计 男 女 小计 男 女
总计 31297 16288 15009 32236 16480 15756 37031 19226 17805 0 444 250 194 318 160 158 0—4 1931 976 955 2052 1036 1016 1290 676 614 5—9 2347 1235 1112 1540 830 710 1834 912 922 10—14 3192 1682 1510 2343 1200 1143 2083 1072 1011 15—19 3226 1713 1513 2718 1414 1304 1509 809 700 20—24 1911 974 937 3201 1556 1645 3176 1623 1553 25—29 3468 1736 1732 2663 1342 1321 3937 2114 1823 30—34 2945 1511 1434 2663 1345 1318 4130 2176 1954 35—39 1971 1046 925 3416 1683 1733 3253 1746 1507 40—44 1548 886 661 2531 1342 1189 2526 1344 1182 45—49 1730 943 787 1566 856 710 3459 1716 1743 50—54 1757 970 787 1698 964 734 2564 1354 1210 55—59 1524 816 708 1565 827 738 1525 832 693 60—64 1209 665 544 1521 809 712 1583 894 689 65—69 850 413 437 1220 625 595 1331 682 649 70—74 622 278 344 801 393 408 1218 587 631 75—79 393 138 255 413 157 256 788 363 425 80—84 164 45 119 231 84 147 355 133 222 85—89 60 10 50 74 15 59 114 28 86 90—94 4 4 19 2 17 37 5 32 95—99 1 1 1 1 1 1
2、人口金字塔
为形象直观地观察七都镇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现根据上表的数据资料,分别制作了七都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的人口金字塔图。(如下三图)
从上述三幅人口金字塔图形比较,概观地说,人口金字塔底部的大小,揭示了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多少,顶部的大小,揭示老龄化程度的高低。由于人们观念的变化和计划生育政策总体上落实到位,七都长年处于人口自然负增长状态,因而少年儿童在总人口的比重日渐减少,2000年的人口金字塔底部与1982年、1990年相比呈现较大收缩,相反顶部则拉大了很多,显示七都镇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加快。
三、外来人口情况
七都镇在1992年以前的外来人口规模很小。随着七都乡村工业和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当地劳动力日感匮乏,于是外地劳动力大量涌入(民工潮)。1993年外来人口从1992年的500多人猛增2倍,达到1231人。其后三年里每年都急剧递增。1998年七都外来人口超过6000人,2005年为10845人,2007年增至18371人,2008年是21474人,2009年达23162人。见(表6)
(表6) 1990—2009年七都外来人口增长情况
年 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外来务工人员 363 427 540 1231 3208 5112 5983 5756 6007 6271 年 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外来务工人员 7127 7367 6768 8441 6494 10845 14734 18371 21474 23162 资料来源:七都镇派出所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提供
1990—2009年七都外来人口增长情况
1990—2009年七都外来人口数量变动情况
从外来人口的来源看(表7),贵州、安徽、四川和河南籍人员最多,这四省合计占了一半量多;其次为山东和湖南籍。最近几年来自江苏省苏中、苏北的务工人员增长较快,仅2007年增长了554%,比2005年的731人,增长了631%。
(表7) 2001年和2007年七都外来人口基本情况 年 份 2001年 年 份 2007年 人数(人)比例(%) 人数(人)比例(%) 外来人口合计 7061 100 外来人口合计 18371 100 地区分布 地区分布
贵 州 1817 25.7 贵 州 1261 6.86 安 徽 1351 19.1 安 徽 3680 20.03 四 川 1241 17.6 四 川 2453 13.35 河 南 974 13.8 河 南 265 1.44 江苏(非本地) 832 11.8 江苏(非本地) 2188 11.91 山 东 722 10.2 山 东 4612 25.11 浙 江 124 1.8 浙 江 656 3.57 其他地区 0 0 其他地区 3256 17.73 外来人口在七都以体力劳动为主。男性主要参加市政工程建设,从事泥瓦工、木工、油漆工、筑路工、运输工等职业;女性多数进入纺织企业、电子信息企业或其它民营企业当一线工人,少数从事第
一、三产业工作。随着七都各企业集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外来人口进入七都,目前各类企业已向外招聘了数千名大中专学生、工程师和高级专家。此外还有外来投资者、境外投资者、置房产定居者等。
七都向来属汉族聚居地,但由于婚嫁、工作等原因七都也出现了少数民族人口。以户籍迁移在七都定居者进行统计,至2009年末,七都社区共有少数民族53人,其中苗族最多,其次是傣族和布依族,还有壮族、白族、黎族、回族、彝族和满族等等,以女性婚迁为主。
人口变动分析 人口状况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密切相关,具有作用与反作用。而人口问题,其实质是人口的均衡发展问题。七都人口变动情况主要表现在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比结构和人口数量动态分布的非均衡。
一、人口结构失衡
七都上述人口变动资料表明:社区人口已从过去的“数量增长型”已转变成“结构失衡型”。着重在二个方面:
一是以老龄化为特征的年龄结构失衡。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市老龄化的主要成因在于: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生育高峰人群渐趋进入老年期,时间在建国始至20世纪70年代初。⑵、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科技的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均寿命的提高(2009年吴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80.48岁)。⑶、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使生育率大幅度下降,控制了中青年人口数量的按比例增长。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的过程。联合国从静态角度通用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10%时,或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7%时的人口结构,称为老年型人口或年老型人口,实现这一结构必定要经过人口老龄化的过程;而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又必然会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属于老年型或年老型。 1982年七都镇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其后不断在加速,从七都三次人口普查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分别占当次总人口的10.55%、13.27%和14.65%;65岁及以上分别占总人口6.69%、8.55%和10.38%,因而七都老年人口比例“双达标”。且在老龄化中呈现出高龄化。如8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当次总人口的比例也上升较快,2000年为1.37%,分别比1982年和1990年增长了0.55%和0.36%;8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60岁及以上的比重依次为6.93%、7.59%和10.26%,亦表明了高龄的人口量在逐年增加,正从老龄化向高龄化挺进,人口现象演变成社会问题。
人口是生活的主体,其状况与环境、生态、资源、经济、教育和可续发展等有着密切的互动相关。从人口年龄结构的总体看,七都三次人口普查中0—14岁分别占总人口的25.29%、18.42%和14.92%,远远低于国际通行的30%以下的老年型数值指标,名符其实属于老年型社会。高龄人口日益增多,反映了经济发展,农民生活走向富裕,同时也提出了怎样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问题。
1、家庭养老负担加重。未来10——20年,家庭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家庭养老负担沉重。由于长期普遍推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使家庭人口结构已呈“四二一”畸形结构,即四个老人(或许更多)、一对青壮年与一个孩子。就一户家庭而言,赡养、抚育双重负担,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关怀精力都力不从心。这样的家庭结构对于一个面对市场经济和竞争社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和艰难的历程。
2、劳动力资源供给趋减。过去,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如今劳动力资源匮乏,已成为一个现实性问题。一些地方早已出现“招工难”,将对经济扩张带来影响。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增长方式的经济发达地区提出严峻挑战。
3、社会养老问题突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健全,随着老龄化、高龄化进程加快,很有可能出现地方政府养老金入不敷出的现象。同样,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完善及地方医疗保险财政贴补将大量增加,使地方财政刚性支出明显增多,将面临财政赤字的尴尬局面。 二是以人口性别比的性别结构失衡。人口性别构成是人口的基本特征之一,反映了人口发展的历史过程。七都前三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性别比有二次偏高(表4),(一般认为总人口性别比平衡区间值在96——106),又据七都镇派出所提供的近三年数据。2007年、2008年、2009年总人口性别比呈逐年下降,分别是98.8
8、98.0
3、97.85均在正常值域内波动。但出生婴儿性别比分别是102.
6、101.
5、102.8,均低于正常区间值(出生婴儿性别比一般在105±2范围)。从中也看出七都人口女性化趋势逐年提升,不仅是总人口男少女多,且是老龄人口的女性化以及高龄老人女性是主体。七都三次人口普查资料中看出,年龄构成对性别构成的影响较大,生物学现象女性平均寿命长(吴江2009年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7.84岁,女性为82.79岁)。其次是从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男性是参与行为主体(男外女内型),经济社会活动中非正常死亡率男性大大高于女性。
人口性别比的偏离,亦将产生对当地经济社会产生一定影响。如造成一时期内的“婚姻配比”变化。在传统习俗或男女发育的不同生理特点及国家婚姻法法定婚龄影响下,绝大多数夫妻组合年龄呈“夫大妻小”。但随之而来将改变这一“定式”或现“剩女”、“高龄婚姻”、“高龄产妇”等现象。进而出现婚外情等波及家庭和谐、家庭伦理、社会道德,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还影响到男子主导型社会秩序,如兵员征集,警力维稳、特殊职业、体力工种等,显然,若干年后,将成为女性化社会和老年型社会,更要引起警觉。
二、外来人口增长较快
七都属江南富庶之地,经济高度发达,使得外来务工、创业、经商者逐年增多。20世纪90年代前七都外来人口主要是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到农村和外来女子与本地男子通婚,90年代后则以经济发展为特征的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与迁移,呈现量增质升格局。2009年外来人口登记在册已有23162人,加上漏报、瞒报者基本接近本地常住人口数。
人口流动是人口空间布局重组的过程。外来人口的无序增多,已严重超载了我市资源的承载能力。外来人员流动或移居吴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也反作用于经济与社会。外来人口盲流性大、流量大、流速快,而对外来人口的政策性调控则较弱,管理难度不断增大,对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冲击较大。
几点思考建议
七都人口变动状况,揭示了乡镇社区人口的现象特征与机理规律,尽管是一个个案性研究,但在吴江乃至江南地区有其代表性。人口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与可续发展的基础,是个全局性问题。人是决定性因素,人口发展状况对整个国民经济、国民生活发展都有着关健影响。因此,要把人口问题纳入我市“十二五”规划体系,致力打造乐居吴江,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因人口变动所带来的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全局性问题,使我市人口、资源、环境与人口发展趋向均衡和可续。
1、大力发展我市养老福利服务机构。老龄化已摆在面前,高龄化正加速挺进,我市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四二一”畸形家庭结构,供养能力低,对养老福利服务机构需求更加突出。必须及早谋划,未雨绸缪。有关资料显示,我市60岁以上老人达16万,占比22%,且未来几年老年人比例更高,要根据全市实际和乡镇布局,抓紧规划建设好养老护理院,近年内使我市养老机构床位总量要达到全市老年人口的20‰以上。其机构运作可以民政、卫生、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一并实施。其次是发展老龄事业,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老年俱乐部、文化服务业等,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综合各级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还包含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
2、调整市镇两级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养老金支出和养老金积蓄。人口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未来我市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抚养系数逐年增大,政府养老金入不敷出,很大可能出现财政赤字。现在,我市正值“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是指人口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较高,而被抚养人口比例较低的一段时期),如七都镇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少儿组人口(0——14岁)和老年组人口(65岁以上)分别占15%和11%,劳动年龄人口达74%。因此,从现在起增加公共财政中养老金支出和养老金积蓄,以丰补欠,瞻前顾后,防患未然。同时,发挥现有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还要大力发展养老保险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千方百计解决今后的养老保障、医疗补助等资金链问题,提前介入控制财政风险。
3、加快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十二五”后,全市劳动者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渐趋下降,要防止出现“用工荒”。同样,因“未富先老”,工资成本上升成为劳动力市场供需调节下的必然趋势。由于人口老龄化提速,与此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养老负担,人口红利效应渐渐消失,还将引起储蓄率降低,也减少经济的投资与扩张,经济方式逐步由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因此,经济实体加快转型升级,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扩内需拉动,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创新转型升级。
4、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建设健康型城市。老龄化社会,更要倡导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等社会风气。要普及健康保健知识,创建健康型城市,增强老年人体质,减少病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5、适度控制外来人口数量。人多事多,人满为患,要适度控制人口规模,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一方面,目前我市劳动就业压力增大,居民增收难度大,而居民消费支出逐年递增。另一方面,我市本已人口稠密,带来更大公共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还带来教育卫生、公共安全、社会治安、文化传承等系列化问题,要适度控制外来人口,提高新移民“准入门槛”,以提升外来人员整体素质,可适度使用老年人用工。大量迁移人口进入我市市镇,缺乏基本的公共服务,长期游离于体制之外,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要加强户籍管理和外来人员管理,慎重放开户籍制度。
6、抓紧规划建设市妇婴保健医院。考虑到妇女生理特征和社会历史环境,“十二五”后期,我市要规划建设好妇婴保健医院,以适应人口变化之需要和改善全市医疗卫生条件。
说 明:本文数据资料搜集得到吴江市档案馆、七都镇公安派出所、七都镇统计站的大力支持,文中图表由王永权、刘长喜协助制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政协
大蒜的价格变动分析
摘要:2010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大蒜的价格更是一路飙升,甚至超过了猪肉的价格。为什么前几年的大蒜价格低至每斤几分钱,如今却一涨再涨?为揭示农产品暴涨暴跌的原因,本文将以大蒜为例,运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知识以及其他经济学原理,客观分析大蒜上涨的根本原因,避免大蒜暴涨暴跌,促进大蒜产业平稳发展。
关键词:大蒜价格波动稳定农业供应链管理
2009年下半年以来,大蒜等“一季生产、全年消费”的耐储存农产品遭到炒作,被人为推高价格。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农产品炒作现象导致生姜、大蒜等价格上涨。大蒜等蔬菜价格大幅上升,对农副产品市场的稳定造成了冲击。这种农产品的价格暴涨,很有可能发出错误的市场信号,引发农民再次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为此,必须客观分析大蒜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认真探讨避免大蒜价格暴涨暴跌、促进大蒜产业平稳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大蒜价格高涨因素分析
2010年大蒜现货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有以下原因:
1、大蒜种植面积减少
大蒜主产区山东,2010年大蒜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由于大蒜受2006年大蒜高价格刺激,2007年和2008年面积盲目扩大,导致市
场供大于求,蒜农损失严重,许多蒜农改种其他农作物,2009年全国大蒜面积由2008年的1250万亩缩减到900万亩,减少3成以上。
2、大蒜产量下降
受气候因素影响,2010年天气异常,温度偏低,大蒜生长期推迟,受各种灾害影响,大蒜产量较往年减产两成以上,量少价高,造成收购价也有所提高。由于自然灾害影响,2010年大蒜成本增加,一连串连锁反应,导致蒜价持续上涨。
3、大蒜出口量加大
近几年,我国大蒜出口量逐年递增,2009年因为"甲流"的因素,大蒜出口量比2008年大增。据国家商务网信息,2009年我国累计出口大蒜174.2万吨,同比增长3.3%。出口金额为12.3亿美元,同比增长57.6%,平均单价为705.8美元每吨,同比增长52.7%。我国大蒜不仅出口到东南亚,甚至远销到南美和欧洲。2010年我国大蒜出口量进一步加大,这也是导致大蒜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4、大蒜消费群体增加
2009年,全球发生甲流疫情,社会上流传大蒜可以预防甲流,人们对大蒜喜好倍增,认为大蒜不仅能杀菌,还能预防疾病,对健康有利,从此食用大蒜消费群体增加,大蒜需求量明显增加。
5、其他人为因素
近两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股市也在下行中徘徊,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资金退出股市和楼市,选择新的目标。部分炒房团和煤老板介入了大蒜市场,他们用大量的资本从大蒜
原产地进行收购,然后统一抬高价格,进行集体销售,从而导致整个大蒜价格的上扬。
6、大蒜收购商抢购,跟风屯货;
随着大蒜价格的涨升,大蒜收购商也随之跟风抢购,利用空余的库存屯货,导致市场上的大蒜价格不断攀升。往年都是鲜蒜上市之后,经销商才开始收购,但是2010年经销商为了抢购货源,直接将农户蒜地承包,一次性付款,直接对蒜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7、大蒜批发与零售环节较多,推动大蒜价格进一步上涨。 大蒜原产地批发价格与市场零售价格价格差很大,往往达到一倍左右,从大蒜收购到原产地批发、从原产地批发到销售地一级批发,二级批发到零售,大蒜价格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地上涨。由于流通环节较多,每个环节的成本上升最终导致大蒜价格的上扬。
二、蒜农承担损失的原因分析
由于以上原因,大蒜价格大起大落,蒜农必然受伤害。市场低迷时,大蒜收购价低,蒜农直接承担损失。价格上涨时,蒜农获得的利润并不相应增加,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农产品价格上升,利润总是直接作用于流通环节,传递到蒜农手上的利润增加总是有限。
2、蒜农的生产行为相对价格变化总是滞后的,蒜农的种植在没有更好的信息渠道指导下,往往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三、稳定大蒜产业平稳发展的方法措施
大蒜价格暴涨暴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流通环节的不科学不合
理,即物流的落后,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运用现代农业供应链管理。所谓现代农业供应链管理即既研究农业生产本身的物流配置,又研究农业产前、产后物流的科学流动,达到供、产、运、加、销有机衔接,使产前、产中、产后与市场之间联结成满意的系统优化运转状态。现代农业供应链管理的模型是由各种实体和信息构成的网络,网络上流动着农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因此,通过运用现代农业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对大蒜等农产品的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国家要尽快制定大蒜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保持大蒜种植面积的基本稳定和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保护蒜农利益,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加强市场监控、分析预测工作,建立市场预警和应急机制。信息是农业物流的神经系统,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储存、运输、加工及销售,每一个环节的物流信息应作及时处理,方能应对市场变化。大蒜种植面积的盲目扩大和萎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信息混乱,缺乏官方的权威信息;信息分散,缺乏覆盖国际 、国内两个市场及整个产业链的完整信息;信息滞后,缺乏前瞻性的市场分析、预测报告;缺乏从国家到地方的市场预警和应急机制。
3、建立大蒜储备制度。目前,我国农业的基础仍然相当薄弱,农民对市场把握的能力还比较差,跟风种植的现象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改变,因此,国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和手段,保持大蒜价格的稳定,对保障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利益、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同时,建议国家财政建立蔬菜(大蒜)调节基金或蔬菜(大蒜)产业发展基金会,当蔬菜(大蒜)价格出现暴跌时,通过保护价收购储备,稳定生产和市场,保护农民利益。
4、建立大蒜物流园区。国家要通过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引导,支持大蒜主产区建立集大蒜收购、加工、贮存、交易、技术服务和生产资料供应等于一体的大蒜物流园区,使之成为当地乃至全国主要的贸易中心、加工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技术中心。
5、大力推进订单农业的发展。在大蒜产业链中,蒜农是弱势群体。由于缺乏把握市场的能力和资金,蒜农一般都是在收购季节把大蒜卖给经销商,大蒜价格暴涨,农民并没有增加多少收入;而当价格暴跌的时候,蒜农难以出售,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推行订单农业,既可保障蒜农的基本利益,又可以保证经销商有稳定的货源,便于组织销售和出口,减少产销脱节。
6、重视物流的成本。目前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依然存在,我国多数农户的生产经营是单户经营的形式,这种单户“物流”很难达到经济规模,与国外相比,竞争力很弱。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农药、化肥与农用设备的采购,以及农产品的销售多为分散方式。这种分散采购和销售的方式具有自发的盲目性,很容易导致设施利用率低,生产要素的供应时间长而不稳定,物流成本过高。
7、要解决流通环节的问题,不仅需要政府采取行政力量,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够代表农民的专业经济组织来和贸易商介入进来,减少流通环节,加强窗口指导 ,蒜农才会真正收益,市场才会更加稳定。
通过以上对大蒜价格暴涨暴跌的原因分析,以及为稳定大蒜产业平稳发展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反映出了现代农业供应链管理对农产品的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农业供应链管理知识,使我国的农业发展更加稳定快速高效。
参考文献:
1、蒋中其《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2、程瑞芳《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波动效应分析》
3、丁华《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其在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应用》
4、谢培秀《试论发展中国的农产品物流业》
从开展流动人口工作以来,我乡计生办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流管办下达的目标和要求,并结合辖县实际进行安排部署,严格按市、县流管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流动人口常态管理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机制
1、领导高度重视,责任明确。
把流动人口常态管理工作做为重点,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任组长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分别配备了专、兼职流动人口管理人员,设立了流动人口办公室,明确了各单位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做到责任到人,职责明确。
2、制定岳池县西板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案和工作计划。
3、把流动人口推进工作经费纳入了街道预算,截止10月初我办共投入40000元进行流动人口工作的运行,进一步完善了流动人口各项规章制度,在经费上给予了充分的保障。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进一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轨道。
二、宣传,工作实施情况
1、大力宣传流动人口常态化管理工作和凡是属于有出租房屋的房主和单位应该依法纳税,积极配合协管员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二是制作横幅、展板在辖乡各院落和居民集中的乡域进行悬挂和流动宣传。三、发放流动人口宣传单。
2、办事处和派出所根据文件要求认真组织落实实施。认真落实"三查三见面"的要求,对辖乡内的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按照各自负责的片县,进行逐一细致的排查,对房屋信息逐一登记出租房屋的地址、房主信息、生产经营类别、承租人信息按照市流管办的要求登记在册,由街道居委会进行统一的汇总。
三、加强工作效率,夯实数据采集基础
1、强化处所配合协作。
针对流动人口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的流动人口会议由办事处、派出所分管领导、综治办工作人员汇报进度,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及时沟通,处所共同协商解决。
2、加强新老流动人口协管员的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3、针对工作难点,制定相应工作方式。
4、对采集到的表格,我乡流管办制定了严格的三级把关制度,所有表格先由各小组组长审核签字,最后交到乡流管办审查。审核工作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负责,对采集的调查表进行严格审核,有问题的表格及时通知采集工作人员进行整改和完善,尽量减少调查表的错误。
四、加强对信息采集表格审核和倒查
加强对采集的调查表进行严格审核,有问题的表格及时通知采集工作人员进行整改和完善,尽量减少调查表的错误。
五、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长效工作机制
1、加强服务管理组织建设。对村居进行统一规范,统一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保障。
2、推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巡查制度,落实专兼职协管员日常巡查责任、落实牵头责任的人员,强化日常督促检查。
为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优化治安环境,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深入推进管理模式创新,以提升我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水平。
一、建立月末排查机制。
为了确保信息数据库与变化了的实际相符,使流动人口底数达到月清季明,针对流动人口数量的动态性和流向的不确定性,采取定期排查,及时采集补录的办法,把每月的最后一天作为流动人口排查日,由乡镇村组干部逐户进行访视登记,随时把握动态,全面了解流入、流出及回流情况,及时报送并变更相关数据和档案资料,对数据库数据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这样,一方面强化了源头控管,把流入、流出人口及时纳入了管理视野;另一方面保证了信息采集工作的连续性,同时,也确保了数据库数据的真实和完整。
二、建立分类管理机制。
按照居住时间长短、职业、收入、流向、活动等情况,将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划分为劳务型、经营型、公务型、社会型及盲目型,通过细化流动人口类型,区别对待,因人施策,使街道、社区在流动人口工作中易于操作,便于管理,增强了管理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根据城区辖区范围,结合社区区域规划,划分责任区,并绘制流动人口分布图。每个社区成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站,实行联席办公,按照工作职责要求,每月对所辖区内居民小组、家属楼院、社会经济组织的常驻人口、流动人口进行清查登记和信息采集,分类统计、建档立卡,输入微机、归口管理,从而形成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
四、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为了加强区域合作,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确保信息的畅通,在接到兄弟单位的查询及外省要求协查事项时,平台操作人员必须当天予以处置和情况反馈。当天难以解决或把握不准的,必须于一周内予以答复,不得推诿拖延,从而保证工作高效和信息的畅通。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市区东扩,来丽水创业发展、务工谋生的流动人口还将不断激增和频繁流动,聚居倾向将更为明显,这将对我市的公共资源供给、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运作和社会治安稳定等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时,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工作难点和薄弱环节,主要有:
1、服务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服务管理理念有待提升。
尽管全市普遍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但这些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发挥高效、协调统一的作用,有的地方甚至连年度例会也难以保证;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虽然有若干成员单位组成,但尚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协调工作机制和监督考核制度;流动人口较多的xx区与市本级有些职能的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流动人口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任务重和资源共享应用水平低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单位和干部对流动人口存在排斥、防范的观念,具体工作中往往是歧视多于尊重、管理多于服务、防范多于保护,导致工作开展不够主动。
2、基层基础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全市流动人口登记站点只有418个,覆盖面偏小,社会化管理程度还不高;不少地方住宅无门牌、门牌混乱的情况还存在,特别在一些城中村和新开发区域,影响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登记管理工作;一些地段乱搭建窝棚住人、出租房违章搭建、拆隔,有的群居,安全隐患大、管理难度大;一些区域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出租房登记率低、暂住人口漏管失控和信息登记质量不高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地方流动人口信息更新不够及时,暂住人口离去末注销的垃圾信息也占有相当比例;一些旅馆业无证照经营,特别是城郊结合部情况更为严重;“以房管人”、“以用工单位管人”的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形成,不少用工单位主动申报意识不强,而且信息员队伍也不健全,少数机关单位干部职工配合登记意识淡薄,重经济轻治安的出租屋业主还普遍存在,参与治安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以致房屋租赁备案登记工作进度缓慢,《xx市房屋租赁管理暂行办法》执行无力;房屋中介市场无序的状况也给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
3、保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按省有关文件要求配备比例是500:1。按2006年底统计的36.95万人暂住人口计算,应配739名,还缺382名,以致有的社区1名协管员要负责近1500名暂住人口的排模、登记,实际上工作难以做到位。另外,经费缺口较大,虽然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经费逐年有所增加,但远远赶不上外来人口增长的实际需要,且流动人口协管员工资待遇偏低,月工资只有六、七百元、影响了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协管员队伍的稳定性。
4、流动人口中高危人口管理措施还有待进一步落实。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已成为左右全市刑事发案、影响全市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据统计,2006年全市抓获流动人员案犯1961人,占抓获案犯总数的31.1%。其中流动人口犯罪率超过50%的有市开发区、云和两地,开发区尤为突出,今年抓获刑事犯罪人员55人,其中流动人员53人,占96.36%。由于警力等原因,一批高危流动人口没能列入管控范围。
5、服务维权任重道远。
一些企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签订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签订中不平等情况时有发生、劳动超时加班现象频繁,而合法的加班工资难以兑现、工资拖欠和不按时足额发放在有些企业和建筑领域也很常见;流动人口享受公共服务覆盖面较小,其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同城同待遇”政策在有些地方难以完全落实,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居住环境恶劣,精神文化生活贫乏。
推荐专题: 社区工作者述职报告 社区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