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三篇)》。
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我们从从最小的最贴近学生生活的“零用钱”着手,对我校初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二、月零用钱数额
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占2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四、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1.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
2.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3.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中学生中的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消费观上的偏差,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
一 研究课题 中学生的消费情况调查
二 课题组长 符启贵
成员
三 调查时间 20xx年03月15日至20xx年06月30号
四 调查目的
1.了解中学生的消费情况
2.提高实践能力
五 研究方法
1.上网查阅 2.问卷调查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高中生尤为突出。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发达的新世纪,加上宁波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出现乱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露这一现象,警示有这种行为的人,并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我展开了对本校及兄弟学校高中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活动,在对本次调查所获数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研究结果和建议:
研究结果:
一、消费状况
(一) 高中生消费水平太高
据统计,海口市中学生20xx年的平均压岁钱为1549元,其中少于500元的占20.6%,500-1000元的占33.2%,1000-20xx元的占29.5%,20xx元200以下的学生占8.8%,200-300元的占20.0%,300-400元的占50.1%,500元以上的占21.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宁波市目前拥有手机的高中生较多,占62.6%,而且他们的手机费用都不低,平均话费为每月67元。且根据所调查对象反馈的信息: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配备手机的高中生占调查总人数的36.4%,认为没有必要和很没必要的学生只占23.4%。在拥有手机的学生中,手机由父母亲戚给的占83.8%,自己买的占13.9%,朋友送的占2.3%。
在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宁波市高中生的消费持快速增长趋势,即使是有的学生因家庭条件所限,消费档次稍低一些,但其消费总额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也普遍偏高。有调查显示,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未成年消费者的消费量几乎占家庭收入的二分之一。
(二) 消费日趋多元化,但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绝对优势,精神投资少得可怜。据调查,宁波市高中生零用钱用途中排在首位的是“买零食”,其次是迫于学习压力而购买学习资料,购买课外书报的比重较低。此外,5.3%的男生和2.9%的女生选择了“请客送礼”。
在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部分高中生也染上了不少不良习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们的消费取向。根据调查,宁波市目前有10.8%的男生和2.3%的女生吸烟,29.5%的男生和17.8%的女生饮酒,甚至6.5%的男生和1.1%的女生参与赌博。
二、形成因素
(一) 主观因素
1.中学生消费意识差,容易出现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吃、穿、用都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更显高档,这样就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目的是想别人都尊重自己,这样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之风,这样,乱消费的现象更加严重。
2.从众心理在作怪。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别人有,我也要有”。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别人有手机,我也要有;别人有MP3我也要有;别人有电脑我也要有;别人有……,形成了一种畸形消费状态。
(二) 客观因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随之出现一些出手阔绰的贵族,于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人们便不惜付出更高的代价。而且,社会中流行产品更新换代频繁,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中学生也马不停蹄的追赶潮流。
2.父母对子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他们当成家里的太阳,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钱用完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给,便发脾气……如此下去,助长了他们乱消费的风气,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性格。
3.学校教育还存在弊端。一些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
4.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在此不一一列举。
建议:
1.加强对学生学会理财、勤俭节约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不要把钱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如购买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更加要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懂得钱是来之不易的。
2.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爱还也要科学合理,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能听之认之,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研究课题
中学生的消费情况调查
课题组长
符xx
成员
调查时间
20xx年03月15日至20xx年06月30号
调查目的
1.了解中学生的消费情况
2.提高实践能力
研究方法
1、上网查阅
2、问卷调查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高中生尤为突出。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发达的新世纪,加上宁波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出现乱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露这一现象,警示有这种行为的人,并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我展开了对本校及兄弟学校高中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活动,在对本次调查所获数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研究结果和建议:
研究结果:
一、消费状况
(一) 高中生消费水平太高
据统计,海口市中学生2004年的平均压岁钱为1549元,其中少于500元的占20.6%,500-1000元的占33.2%,1000-2000元的占29.5%,2000元200以下的学生占8.8%,200-300元的占20.0%,300-400元的占50.1%,500元以上的占21.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宁波市目前拥有手机的高中生较多,占62.6%,而且他们的手机费用都不低,平均话费为每月67元。且根据所调查对象反馈的信息: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配备手机的高中生占调查总人数的36.4%,认为没有必要和很没必要的学生只占23.4%。在拥有手机的学生中,手机由父母亲戚给的占83.8%,自己买的占13.9%,朋友送的占2.3%。
在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宁波市高中生的消费持快速增长趋势,即使是有的学生因家庭条件所限,消费档次稍低一些,但其消费总额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也普遍偏高。有调查显示,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未成年消费者的消费量几乎占家庭收入的二分之一。
(二) 消费日趋多元化,但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绝对优势,精神投资少得可怜。据调查,宁波市高中生零用钱用途中排在首位的是“买零食”,其次是迫于学习压力而购买学习资料,购买课外书报的比重较低。此外,5.3%的男生和2.9%的女生选择了“请客送礼”。
在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部分高中生也染上了不少不良习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们的消费取向。根据调查,宁波市目前有10.8%的男生和2.3%的女生吸烟,29.5%的男生和17.8%的女生饮酒,甚至6.5%的男生和1.1%的女生参与赌博。
二、形成因素
(一) 主观因素
1.中学生消费意识差,容易出现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吃、穿、用都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更显高档,这样就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目的是想别人都尊重自己,这样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之风,这样,乱消费的现象更加严重。
2.从众心理在作怪。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别人有,我也要有”。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别人有手机,我也要有;别人有MP3我也要有;别人有电脑我也要有;别人有……,形成了一种畸形消费状态。
(二) 客观因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随之出现一些出手阔绰的贵族,于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人们便不惜付出更高的代价。而且,社会中流行产品更新换代频繁,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中学生也马不停蹄的追赶潮流。
2.父母对子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他们当成家里的太阳,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钱用完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给,便发脾气……如此下去,助长了他们乱消费的风气,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性格。
3.学校教育还存在弊端。一些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
4.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在此不一一列举。
建议:
1.加强对学生学会理财、勤俭节约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不要把钱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如购买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更加要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懂得钱是来之不易的。
2.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爱还也要科学合理,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能听之认之,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