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社区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社区的调查报告》。
毛概暑期课程调研报告
——关于重庆市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
摘要:此次我们的调研团队共20余人,包括有6名老师,深入3个各具特色的社区进行不同主题的课程调研任务,从各个方面了解民生问题,我们小组共有4名成员,针对社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调研。通过发放问卷,观察周边环境,对居民、社区干部等采取访谈的形式来了解社区的环境问题,希望最后能通过调研报告来反映社区环境的一些问题,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为建设生态文明社区建言献策。
关键词:调研、生态文明、社区建设、居民 调查时间:2014年6月30日—2014年7月2日
调查地点: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宝桐路社区、双湖路社区、宝圣东路社区 调查方法:观察法、发放问卷、人物访谈 调查对象:社区干部、社区居民、业主等
三天的课程调研分别深入了三个社区,20余人的调研小分队被分为了几个小组,在听完社区干部的介绍后,分别由组长带队各自走入社区进行调研。我们小组的课题是关于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也许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现在,环境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在过去,为了经济发展,牺牲了很多绿水青山,而每天产生出的很多生活垃圾也给城市环境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此次,我们小组调研这一课题的目的就是了解社区关于环境的建设情况,了解居民个人素质,希望能提供些建议或意见,能有益于建设生态文明社区。当然,进行社区调研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小组需要调研的主题,各个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得根据社区特色提供意见。
一、调查过程及结果
在街道办社区中心听过社区干部讲述社区建设历程及现状后,我们还参观了社区关于帮扶失业人员建立的站点,里面有具有特色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如何帮扶就是通过教给失业人员手工制作方法,将制作的工艺品再销售出去来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这不仅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也会使社区更安定。参观完后各小组就
第 1 页 共 1 页
开始各自的调研,我们也分为两个小组给周围的居民发放问卷,并进行访谈,在这个农转城的社区里,大多数居民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因此只能采取边问边答边记录的方式进行,通过对经营业主和居民的询问,我们了解到很多人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没有多少概念,但普遍都认为这个比较重要,而当问到社区环境的满意度时,都表示比较满意。我们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也得出从外部看,社区的环境比较整洁,而社区的垃圾也是有专门的地方处理,所以说在环境问题上,最主要的问题在居民自身的素质。
下面给出问卷中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
从图表中可以得出结论,社区环境在居民眼里是比较满意的。 而在社区环境中,哪一环境问题是最严重的调查中,如下图
由此可知,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噪音污染,在这个社区里,道路宽敞,不管白天黑
第 2 页 共 2 页
夜,车流量是比较大的。因此在几个环境问题选项中,可知噪音污染是比较突出的。
不光光是从问卷中可得出这一结论,在对居民的访谈中可知,在这个农转城的社区中,起初迁来的时候环境是很脏乱差的,可是慢慢发展起来以后,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垃圾普遍也是有专门的地方处理。然而尽管是这样,在垃圾分类问题上,从问卷统计结果中得到大多数人不会进行垃圾分类,这归咎于居民素质不高,加之社区宣传做得不够,由下图就可知:
尽管生态文明一词对人们来说不算生疏了,但人们都还没有足够重视,这也是因为社区对环保这方面的活动宣传安排的少的缘故。
在之后的对区环保局环保支队队长的访谈中,大致了解了这几个社区的主要环保问题,辖区的环境问题多集中在餐馆的油污、娱乐场所的灯光污染和周围工地的噪音等。而环保支队也会在接到群众投诉后立即处理,如今投诉机制也比较完善,居民可以选择在网站上投诉并在问题处理后进行反馈,这样不仅提高了环保局的工作效率也给居民真正解决问题提供保障。支队队长还表示,现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不是特别健全,但一直都在不断完善,而他们的职责也是只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执行,所以在法律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工作也会越来越顺利,也能更好地解决居民的困扰。
在随后对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如今的生活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区各种娱乐活动也比较丰富多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只是在跟他们聊天中可以看到,只有在人们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后
第 3 页 共 3 页
才会重视自己的精神生活,才会去了解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因此社区对居民的民生问题还是重于环保问题。如今,居民的生活改善了,对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起来,在环境污染最应该由谁负责的问题中,得出下表:
在对居民们的调查中,他们也认为环境污染跟自身有很大关系,有这个意识就是很大的进步了,在对一个保安的访谈中了解到,居民们只有在解决了自身生存问题后才会有也会愿意去了解环保知识,参与环保方面的活动。正如下表所反映出的人们的态度:
多数人是愿意去了解的,只是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就不会把这个当做是很重要的事,在人们眼里环保似乎是一个业余的事,因此,如果社区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到建设生态文明社区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就可以做到,那人们就会逐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会体会到生态文明在生活点滴中
第 4 页 共 4 页
都可以体现。
另外,环保本就是依靠每个人的努力的,在看到他人破坏环境时,在调查中发现,人们的反应可以从下表中看出:
将近半数的人都会选择观望,却不敢上前制止,有的人是觉得事不关己,有的人觉得就算制止也会被认为是多管闲事,所以才会只是观望,这也是由于法律不健全导致的。若是破坏环境,即便只是随地吐痰也会有处罚,有了完善的监管机制,那人们更会愿意遵守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调查人们更乐意通过什么媒介了解环保知识的问题中,得出下表:
从以上四种方式中,最受青睐的是网络电视媒体,在如今的信息发达时代,人们每天都接触手机电脑电视,自然以这种方式最容易普及知识,人们也乐意接受。其次就是环保宣传活动,以特殊的有意思的活动让人们接受如何促进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社区里尤其可以举办这些活动,引起人们关注。
第 5 页 共 5 页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报告 前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 自然、 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 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状态。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x年x 月 1 日,运用问卷的形式对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不记名问卷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 120 份, 回收问卷 117 份, 其中有效问卷 117 份, 回收率 97.5%, 问卷容量为 117。
(二)调查问题分析
1. 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同学人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十分担忧,但只有百分之三十不到的同学经 常关注生态环境bdquo;bdquo;偶尔关注的占百分之五十左右bdquo;bdquo;百分之五十以上认为环保与大学生有关但只 有百分之十左右对身边的人进行环保宣传,可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但很少能够去考
虑去付出行动, 几乎所有人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觉得一般或不满意但只有极少数人拒绝 使用一次性筷子,很多人认为地球一小时有意义,认为环境保护作用很大,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但行动性差。 2. 80%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 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 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81%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 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 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60%同学对当今世界生态资源环境状况十分 担忧,可见他们对环境十分关心。
三、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对策
1)学校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 1:学校切实加强宣传力度。 2:取消食堂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3: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和惩罚措施。 4:学校以身作则,决策要符合生态文明。 5:增加垃圾桶等基础设施的数目。 6:积极参加生态环保活动。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报告
我们小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一些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收回成品137份。数据显示约76%的大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余的认为有一些关系。在平时的生活中会偶尔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学生占了大部分,另外高达81%的同学表示偶尔会为了操近路而践踏草坪,能做到经常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只有18.92%,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有环保意识,但是在践行方面能做到的就很少了。这说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只停留在意识方面,未能落实到行动上。大学生了解生态环保知识的渠道最多的是通过网络电视媒体,其次是书本杂志报刊、学校的宣传活动,通过学术讲座报告或与同学、老师交流了解的只占了很小一部分。由此说明面对学生群体,网络传媒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宣传手段,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同时学校的宣传活动也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会环保活动,既体验乐趣,也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其增强环保意识,在生活中注意环保。另外,学校应增加相关讲座,教师在课堂上也应当重视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从数据上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包括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科技建设,但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生态文明”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不清楚“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具体是哪一天,当电视报纸中出现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的时候,只有约30%的同学会认真看,而做到经常向身边的人宣传生态文明知识的同学只有约19%。可见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程度较低,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仍然比较匮乏。
对于我校生态环境和文明建设的满意度方面。80%以上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这说明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有少部分表示不满意,这说明学校在此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校还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乱扔垃圾、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破坏花草、水电浪费等。而约84%的学生认为绿色消费方式就是一种适度节制的消费,可见,当代大学生还没有做到绿色消费。而且学校没有对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过度使用、水电浪费、乱扔垃圾等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奖惩措施,也没有进行具有影响力的宣传教育。
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约90%的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通过参与生态环保社团组织感触或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感化。而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破坏,约92%的学生认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最有效措施是提高个人意识自觉维护,其余都认为需要靠一些奖惩措施。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外因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说明同学们都能够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关键,另外,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阵地,承担着弘扬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高校更加应该做好校内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和习惯,从而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今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用4至6年时间实现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并将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创建生态县的基础性工程来实施。为了促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县政协课题组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初步成果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年来,我县生态文明村建设,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优美、城乡结构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民富裕安康、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扎实、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是全县54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村建设逐步推开,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各镇村以改善镇容村貌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东邵渠、高岭等镇大力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对废弃矿坑进行整治,恢复植被和地貌。高岭镇完成生态林抚育2500亩,并对10000亩绿色速生丰产林进行科学补植,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各乡镇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溪翁庄镇“两水”工程进展顺利,日处理污水2500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供水5000吨的供水厂主体工程完工,年内将投入使用。西田各庄、十里堡等镇各村通过改水改厕,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有效地解决了污水乱排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全县生态文明试点村之一的白道峪村,投资200万元硬化村路,栽植花草,营造生态景观林;投资53万元,改造饮水工程,让全村群众饮用上干净水,部分村民开始以太阳能、沼气作为主要生活能源,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通过环境综合整治,一些村庄呈现出绿树掩映、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的生态新景象。
二是农村生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主导产业已现端倪,涌现出一批生态经济示范村。各镇村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一批村级专业化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巨各庄镇蔡家洼村投资xx万元,建起占地500亩的巨龙生态观光园,栽植10余种水果,是全市屈指可数的高标准绿色生态园区之一。它安排了300多人就业,人均可增收5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园”。
三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逐步推进,人们生态意识有所增强。县委、县政府启动了“生态县建设百村行”活动,通过普及生态知识、科技知识,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和生态文明村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各乡镇普遍开展了“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生态知识进农家”、“创建生态文明户”等活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和绿色消费。溪翁庄镇石马峪村兴起“环保大集”,全村男女老少人人捡拾白色垃圾,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村庄环境,而且增强了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冯家峪镇与北京崇阳光田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共投资147万元,完成了4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随着有线电视入网、村级健身公园、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农民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生态环境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二、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环境综合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从整体看,由于落后的经济状况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长期影响,我县大部分农民生态意识薄弱,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厕所简陋、人畜共处、柴草乱垛、垃圾污水随意排倒堪称当前农村的四大“顽疾”。如厕所多属地坑式,无任何保洁措施,尤其夏季,不仅气味难闻,而且成为苍蝇的主要滋生地,加之粪便无专人管理,渗入地下,易造成地下水源的污染。近年来,我县农村养殖业发展很快,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项目。但个别村因场地有限,人的生活区和家畜家禽饲养区未能做到严格分离,人畜共处易造成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尽管一些村对垃圾进行处理,但因工艺和设施简陋,只是就地、异地填埋,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此外,我县早已提出农业生产禁止施用化肥,但至今未能禁绝,化肥施用在部分地区还相当普遍,影响了区域环境质量。
(二)因盗采铁矿造成的植被恢复难度较大
我县北部山区铁矿资源较为丰富。近两年来,一些人把盗采铁矿石作为“致富”门路。尽管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乡镇进行了有效治理和打击,但盗采盗运现象没有根本杜绝,库北某镇仅6个村就因盗采留下18个废弃矿坑。盗采造成矿产资源大量流失,而且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恶化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要恢复原来的地貌、植被,需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并要投入大笔资金。高岭镇为治理废弃矿坑,已投入300多万元。此外,由于采矿区多在密云水库上游,盗采盗运铁矿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将会影响密云水库的水质,给密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农村生态经济尚未形成强势
农村生态经济只是刚刚起步。尽管大部分村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已分别确定了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果业和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但尚未形成商品优势和规模效益。近年来,虽然出现了“西白莲峪柴鸡蛋”、“生茂鲜菇”、“密水鲜鱼”、“密云甘栗”等一批知名生态品牌产品,但无论是在首都还是在外埠,其市场份额的占有率都不高,有人曾形象地说,密云的农产品是“吃什么都有,卖什么都无”,因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农民还不能依托主导产业增收致富。作为农村二、三产业的主打项目山区民俗旅游业也是如此。我县自1994年在京郊率先开发民俗旅游,经过XX年发展,已建成民俗旅游村35个,民俗旅游户1500多个,从业人员近万人。但近年来由于宣传攻势减弱,扶持力度不够,规范管理缺位,加上自身基础薄弱,民俗旅游内容单调,客源严重不足。据了解,目前,全县民俗旅游户还剩下800多户,减少了近50%,作为山区农民致富主导产业的民俗旅游业形势比较严峻。
(四)农村清洁能源还未全面推广使用
全县90%以上农村仍以煤、柴作为主要能源,品种单一,成本较高,加之农民用能设备落后,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县就在农村推广沼气清洁能源使用,当时共建成沼气池700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为户用沼气池,但由于缺乏规划和扶持力度,使沼气等清洁能源在农村推广使用后继乏力。据有关部门调查了解,目前,我县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农户仅有XX多户,仅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5%,和先进地区相比,我县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政策和扶持力度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县政府能源办在西田各庄镇白道峪等村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全面推广则受到资金和服务管理体制的两大限制。在镇一级,能源开发和推广工作,有的是部门代管、兼管,有的则根本没人管,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也就缺乏工作的原动力。而在一些经济发展薄弱村,由于受经济状况的影响,村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清洁能源的推广举步维艰。
(五)一些措施缺乏过硬的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村建设拉开序幕以后,各乡镇和部分村根据环境整治的需要,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有的乡镇购置了地埋式垃圾箱和垃圾清运车,组建了垃圾清运队伍,但因缺乏过硬的制度保障,能否坚持持久,令人担忧。因为,我县有的乡镇方圆二、三百平方公里,行政村多达二、三十个,自然村近百个,且许多村地处深山区,交通不便,采取垃圾“村集、乡运、县处理”方法,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高,要做到全县340多个行政村的垃圾日日清、处处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六)农民作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
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和参与行动,农民应成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体。但是,我们在调查走访中发现,许多农民对于生态文明村建设这样一个对自己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将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举措不理解,认识不到位,参与热情不高,行动迟缓。例如,一些村在农民中推广“三格式无害化污水冲式厕所”,当地镇政府、村委会和县推广部门都给予了资金补助和物资支持,每户农民只需投入100元、200元即可,但有的农民就是不干,认为“既然政府为我办事,就得替我出钱”。甚至在自家改厕当中,还要政府为自己的劳动付工钱。
三、关于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严格规划,在实施中确保规划的刚性
建议县政府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和本县有识之士,根据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及水平,编制全县各村生态建设的详尽规划。详规应体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坚持高起点,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依托主导产业搞建设。二是详规要具有刚性,经县、镇人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必须严格遵守,不能朝令夕改。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保护耕地和农民的实际利益,防止不顾主客观条件和群众意愿,用行政手段人为“造村”的现象。
(二)通过综合整治,打造良好生态环境
一是要切实解决好垃圾污染问题。在总体上实施“村收、镇运、县处理”农村垃圾处理的同时,依据当地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可在解决好防渗漏的情况下,采取填埋的方式。还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国内外资金、企业,包括激活民间投资介入本县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从长远的观点看,要对农村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做好垃圾分类,研究以垃圾制造有机肥料和发电等,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二是切实解决好生活污水等无害化处理问题。根据投资少、工艺可靠、排放稳定达标的要求,采取建渗水井和微生物方法等小规模污水处理技术,杜绝户户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可在我县主要乡镇和大村采取“人工合成湿地技术”。用这种方法处理污水,污染物去除率高,不滋生蚊蝇,有利于水体净化,还能有效地防止污染地下水。它原始投资少,无动力消耗,运行成本低廉,污水处理结果达到中水标准。由于人工湿地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可建设湿地公园,构成新的景观。
三是加大打击盗采盗运铁矿石的力度并搞好所破坏的地貌、植被的生态恢复。实行公安、地矿等部门联合执法,对非法采矿点一律炸毁,对采矿机械一律处理掉。发动和组织当地村民参与对矿产资源的管理,有关镇村应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采矿地区各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种种植、绿色养殖、生态旅游等产业和项目,向荒山要粮、要果、要富裕。
(三)因地制宜,构筑生态产业支撑
每个村应根据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紧扣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突出培育并强化生态农业、民俗旅游等主导产业,推广农牧结合式、种养结合式、农林结合式,以及综合式、庭院式等多种小型生态经济模式,打造密云的“有机鱼生产村”、“有机果品村”、“生态旅游度假村”、“休闲观光村”。结合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加大投入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民俗旅游村的档次和水平。要利用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良机,开发本地高附加值的绿色食品。争取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致富项目,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发展思路、一项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办法,推进广大农民的持续增收,尽快实现小康目标。
(四)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构筑良好人居环境
一是加大中心村的投入建设,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自然村人口向中心村集中。今后,应由政府统筹规划农民的住宅建设,以减少农民单家独户的投入,如地基、给水、排水等可作为公共设施工程统一规划建设,节省资金和能源、资源消耗,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率。
二是通过规划设计,综合开发,科学合理地安排居住的各种配套设施,尽可能地做到住宅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大力做好改厕工作,推广水冲式环保厕所;创造条件,逐步使农村居民生活区与畜禽饲养区分离,杜绝生活污染和各种传染病的发生;要大力推广使用节地、节能、节水、治污等生态环境新技术,采用绿色环保建材。
三是根据生态人居环境的要求,把村庄绿化与村庄建设、美化环境结合起来,逐步做到“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目标,要尽可能选择和采用本地特色树种、花卉,在搞好绿化美化的同时,促进本县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村道路硬化要因地制宜,具有渗水、集雨的功能。充分体现环保的特点。
(五)以绿色消费为导向,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
政府统一指导农村再生能源开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县内外招标或委托的形式,吸引技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专业能源公司参与密云的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按照“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进行运作,在推广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播放科教片、组织参观、推广太阳能和沼气使用的示范典型引导农民。
二是以养殖业的发展促进沼气池的建设利用。
三是成立清洁能源物业服务中心或在乡镇一级确定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技术服务人员,经常深入农户面对面指导,解决农民在建设、使用中遇到的困难与技术问题。技术人员可兼职经营沼气池和太阳能设备配件业务,方便群众购买配件。
四是在完善好原建的基础上大力抓新建,并充分考虑到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防止片面追求数量。
(六)在专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上注重实效,抓住重点
为了确保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县政府已明确县财政每年拨款4000万元,五年共计2亿元。有关部门在加强有效监管,防止滥用、挪用的同时,应科学安排好专项资金的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对重点村、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不搞撒“芝麻盐”。应对改水改厕,垃圾消纳、清洁能源推广等关键性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做到投一笔便有起色,落一处便有效果,使有限的资金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镇政府也要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并吸纳农民自有资金用于生态文明村建设。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及意义:
党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为了推动大学的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发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我们将问卷总体分成了6个部分:
对问卷进行初步分析,有效问卷110份。本次调查对象有52.73%为男同学,47.27%为女同学。我们小组对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并且报告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了解情况
调查发现,非常了解“生态文明”的同学有7.27%,87.27%的同学对“生态文明”知道的不多,有5.45%的同学没有听过“生态文明”,说明大部分同学对“生态文明”有一定的了解;85.45%的同学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是每个人的事,只有1.82%的同学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是媒体的事,可以看出,同学们对生态第一部分:1到7题,我们着重调查被调查者对生态文明的了解情况; 第二部分:8到9题,我们着重调查学校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 第三部分:第10题,我们主要调查民众对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期待; 第四部分:11到14题,我们主要调查被调查者对生态文明践行情况; 第五部分:15到16题,我们主要调查现阶段工厂对生态文明的影响; 第六部分:17到20题,我们主要关注农村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文明是比较关注的,此外,同学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包括的内容也有不同的看法,由下图可以看出:
还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也有所不同,由下图可以看出
在对“绿色消费方式”和“绿色GDP”的理解上,78.18%的同学认为“绿色消费方式”就是一种适当节制的消费,87.27%的同学认为“绿色GDP”是指把生态资源环境状况作为衡量GDP的重要指标,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正确的看法,而且,他们比较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的,但是,只有52.73%的同学知道“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的具体日期,这说明同学们对生态文明的一些细节了解的不够彻底,在这一方面应该加强。
二、学校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
调查发现,25.45%的学校开设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21.98%的学校没有开设这方面课程,还有52.73%的同学不知道学校是否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在社团方面,72.73%的学校有生态环保类的社团组织,5.45%的学校没有此类社团组织,还有21.82%的同学不知道学校是否有此类的社团组织,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学校是否有生态环保方面的'课程,但是在社团方面还是比较好的,有很多的生态环保方面的社团。同学们认知社会大部分是通过课堂和社团组织来了解的,所以,学校应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程度,多开设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让同学们有更多地机会来了解生态文明建设。
三、民众对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期待
据调查,同学们对政府采取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方面也有不同的看法,由下图可以看出: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更希望政府在思想意识方面、政策方面和经济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思想意识方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环保意识全面发展,在政策方面,给予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在经济方面,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模式。同学们认为在这三方面政府应该齐头并进,三方面都很重要,不应有所忽视。
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情况
调查发现: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较大的方面还是很重视生态文明,重视环境保护的。有76.36%的同学会按需点菜并将剩菜打包。同时有70.91%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是以步行机骑自行车作为主要日常出行方式的。但是与此同时,同学们在一些细微处就处理的不是很好。据调查:平时生活中,有12.73%的同学在购物中都会使用塑料袋,有49.09%的同学经常使用。我们需注意,白色垃圾正是我们生活中非常严重的一种污染,同学们不应当轻视。而与此同时,更严重的是:对于废电池的处理,有41.82%的同学会把他和其他垃圾一样扔进垃圾桶。须知,废电池中含有大量有毒重金属,应该特殊处理,一小块的废电池便有可能污染一平米的土地。而另外有34.55%的同学会把废电池随手扔在抽屉或是桌子上。真正有意识去处理废电池的同学仅占到了23.64%。故可得,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文明建设仍需加强,尤其是在废物处理方面。同时,政府也应对建一些专业废物回收站。
五、现阶段工厂对生态文明的影响
据调查:大部分同学认为工厂排污问题还是很重的,对生态文明还是有较大影响的。有54.55的人认为工厂污染问题还是很严重,没有突破性的改善。有43.63%的人认为有所改善,但仍有待加强。而在工厂污染方面,同学们最担心便是水源和大气被污染问题。从河里不时漂浮的死鱼,和最近越演越烈的雾霾问题多可以看得出来,国都都已然被雾霾笼罩,而其距离奥运会举办完成还不到5年。工厂污染问题乃是重中之重!各方面当投入精力,大力整治,还人们一个青山绿水。
六、农村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调查统计:有89.09%同学都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新农村很重要,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农村发展的意义:赞同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有65.45%,赞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78.18%,赞成可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的有74.55%,赞成有利于可持续展的有72.73%,赞成可以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有65.45%。说明了建设生态文明对新农村意义重大。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暑期期间,在时间充足的条件下,我对我们家乡安徽省宣城市水阳镇雁翅乡新联村进行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的主题是家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技发展。
我将调研地点选在了安徽省宣城市水阳镇雁翅乡新联村,这里是我的主要调研地点,回到家中,我便到村委会处询问,近年来,县里的一些主要变化和重大举措,村委会的有关领导便详细的向我说起了,家乡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发展进步方面的各项举措。
调研实践近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调查走访了很多地方,很多曾经被污染然严重的地区已被彻底清理整顿,基本恢复了干净整洁的面貌,不同地区的整顿效果虽不尽相同,但是整体有了很好的改观。下面我就调查结果,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总结。
我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走访调研,从中有了感悟,有了行动。近几年,由于政府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从前,家乡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在培植树木方面比较突出,建立防护林,防风防沙,防止水土流失。在工业方面,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对于污染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很多地方被污染,唯一一条流经我县的水阳江,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化肥厂就离水阳江不远,向河里排放污水,从前的水阳江水清澈透明,而现在生活垃圾四处飘浮,边缘仿佛是污秽的沟渠一般。
很多地方都是如此,由于前几年县里对于经济建设的高涨热情,对污染问题没有及时处理。
近几年,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县里也开始抓起了生态文明建设,走起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于一些违规操作的企事业单位,坚决给以整顿,甚至关停。不少企业受到影响,但是县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的很坚决彻底,对于像造纸厂这样屡教不改的单位,坚决予以关停处理,禁止一切生产活动。其他企业的情况较好,都积极配合着县里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污水先处理后排放,不处理不排放,从而很好的控制了环境的继续污染。
生态环境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招商引资一直是我县发展的一项重要渠道,近年来有大量的国内外企业来我县实习考察,投资建设不少工厂,发展了经济的同时,科学技术手段也在不断进步,引进了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科技的进步,一举多得。
我先秉承“建设生态文明、开发清洁能源、彰显绿色魅力”的思想,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小流域治理、风沙源治理步伐,通过建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建起了植物园,院内有很多品种的植物,农作物和果树,退耕还林也使得大面积土地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加大了土地覆盖率。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关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精神,叙述中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小康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理念的提出,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
和谐相处关系。这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
我县严格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全民动手,全县范围内搞绿化,搞发展建设,大家积极参与,让绿意充满乡村。本次暑假回家,我切实感受绿意满怀的感觉,街道两旁路色的松柏排成两行,每隔一段会有一棵其他树种,还有已选花花草草,在体验生活美感、感悟生活质量提升之时,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又多了一份支持与认可,投入更大的力量支持家乡生态文明建设。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单指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很多地区有着严重误区,认为发展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科技发展,就必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思想上,我县能够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
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政策上,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政策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我县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办法,和对与违规排放等违规操作的具体处理办法和处罚形式。
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严格要求各生产单位,严格控制污水废弃的排放。
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才刚刚起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责任艰巨,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和支持。当然首先还是需要县里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具体的工作是无法行之有效的落实的。总的来说,我县几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被污染的地区和水域都有了改善,还建立了生态文明宣传公园,相信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发展定会越来越好。
调研人:刘朝钱(建筑工程学院)
调研地点: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新联村
时间:2013年8月13日
推荐专题: 关于生态文明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