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合集)

2022-03-12 22:15:3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合集)》。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张家界烈士陵园调查报告

——红色的记忆

小组成员:

班级:

组别:第八组

组长:任课教师:

班级:1组别:第八组 前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精辟的理论概括,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因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理论学说,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实践背景及实践意义:

宝贵史料传千秋,革命精神励后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全球各地的人们举行了很多的活动反思过去并展望未来。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享受着革命烈士为我们建造的和平生活,我们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充满敬重之心悼念为革命献身的烈士。同时也让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的发展及当代价值。马克思的现实发展具体如下:

(一)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为基础。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自然观念,并不意味着以这些传统的自然观念作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危机。因为马克思主义将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的以新的形式丰富和发展自己。

(二)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以现代社会实践的发展为基础。今天的时代同马克思恩格斯在一个多世纪前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已经迥然不同,同列宁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领导十月革命的时候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实质上是提出了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当代无产阶级如何结合本国情况探索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及具体途径等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对此进行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 (三) 马克思还在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中发展。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都遇到了需要探讨和解答的新课题。在大量新问题面前,形形色色的社会学家、未来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预测家们的各种论说相继问世,因而,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在批判中吸取某些合理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 观察与分析当代社会矛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二)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三) 确立科学人生观,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2、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实地调查和网上搜索资料的方法。通过走访烈士陵园,查看相关资料。从而了解烈士陵园。 3、对拜访烈士陵园后的感想:

在还没到烈士陵园前,便能远远的看到屹立于陵园山丘之顶的烈士纪念塔。纪念塔正面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廖汉生的题字“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仿毛泽东主席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塔座正面镌刻其烈士碑文。其他还刻有鸡公垭战役浮雕、百姓欢迎解放军入城和工农兵建设新大庸的三幅浮雕。纪念塔北面六角形纪念亭,亭内烈士英名录石碑,石碑上刻烈士英名1662人。纪念塔东南面资助烈士陵园纪念亭,亭内彰显共襄盛举,资助陵园修建的功德碑。陵园右侧有烈士集体公墓,墓地安葬烈士遗骨158人,老红军2人。陵园北,有本籍抗日阵亡的陆军少将覃子斌将军墓。纵览陵园,感慨殊多,有瞻仰者云:干革命不计身家,血染山河,为历史五千年生色;享幸福倍怀英烈,塔表功德,为天门十六峰争高。

走到烈士陵园的入口处,入眼的便是笔直上山的游道,望着那一层有一层的阶梯,我们都奋力向上爬行,登上了烈士陵园。行走于烈士陵园之间,看着一位又一位烈士的墓碑安静的躺在那里,一座又一座的碑石,述说着一个又一个的壮烈事迹。早烈士园周围有着一块又一块的板报,介绍了以为又一位的英雄和一些英雄事迹。李林,范子瑜、李吉宇„„一位又一位的烈士的名字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板报上的大庸战役的介绍: 湘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入川作战的必经之地,大庸县 是湘西的门户。蒋介石为了保住西南最后一个反共堡垒,指令宋希濂将敌一二二军部署在大庸和慈利的溪口一线,同时收编了几十万土匪武装,抢险固守湘西各处,阻止解放大军进入大西南。解放湘西,挺进大西南,必先消灭湘西的门户之敌,解放大庸。中央军委将解放大庸的重任交给了正在常德、慈利一带集结待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七军。为了打好大庸战役,四十七军根据敌情作了周密部署。1949年10月14日,各部队按计划向指定地域推进,合击大庸城守敌一二二军。10月15日拂晓,一三九师的两个团包围了溪口镇外守敌的一个团,激战3小时,敌溃逃大庸。10月16日,四十七军各参战部队协同一致,集中兵力向大庸城攻击,至晚上10点多钟整个战斗结束,生俘敌军长张绍勋、二十七师师长谢淑周,共歼敌4333人,从而打开了解放湘西的大门,打通了二野解放大西南的通道。一场又一场的战役,有牺牲,有收获。

革命的成功,是因为这些战士不畏困难,坚定的向前冲而得到的。一场胜利的战役,不仅仅需要一群不畏惧的战士,同时也需要一位好的将领,战役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

2020年4月19日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处在急剧的变化之中,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同时大学生同样要面临的来自社会、家庭、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中努力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观 心理素质

调查目的:

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人们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和社会选择的不确定性。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当代大学生,其价值取向自然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并由此必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特征以及其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德育的客观规律,建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和充满活力的教育方法,引领当代大学生形成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导价值观,促使她们身心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在当前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调查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工学院09至12级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到的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达96%,其中男生301人,女生179人。

调查方式:

使用自己编制的“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围绕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道德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职业价值取向和心理健康状况、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提问。然后分别统计各类学生选择答案的百分比进行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认同的一个倾向性态度,也就是指一个人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相应的选择。就现代的大学生而言,她们多为独生子女,在中学及以前的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升学的压力,生活上对家庭的过多依赖等,使得她们在心理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协调,个体需要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使她们进入大学后有较多的不适感、失落感和彷徨感。同时,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文化的交融与对抗,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社会价值,道德价值,人生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取向,无不体

3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突出价值取向经过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一)社会价值取向

绝大多数同学对社会的实情有着清楚的认识,注重和关心社会,亦能以社会利益为重。在“您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有多少了解?”的问题上,有13.43%的同学认为“知之甚少”,其余的均认为知道的比较多;在“您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新闻吗?”的问题上,“经常关心”和“一般关心”的同学达80.60%,而没有同学选择“不关心,与我无关”选项。这充分说明,当代高职大学生对社会比较关注,了解比较深入而全面,并热心投身于社会的各项改革之中。

在“你认为个人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调节?” 的问题上,98%的学生认为应以“集体利益优先”和以“个体和集体利益并重”,只有2%的同学是以 “个人利益优先”。在“你认为当前社会竞争体制合理吗?”的回答上,却有40.29%

同学认为“不合理”,只有16.41%的同学认为“合理”,认为“不清楚”的也有32.83%同学之多。这说明,当前高职大学生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利益问题的看法比较客观,完全符合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但对于社会的客观公正性的认识却缺乏理性和全面性,易受到社会表面现象的影响,这与同学们的社会阅历、知识、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广泛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的耳闻目睹有着极大的关系。

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道德价值取向

道德价值的取向,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与人性的美丑,它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道德根基。“道德观念是否有一个标准”有46%的人选择的是说不清;同学都认为道德观念只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没有一定的标准,也不应该用很精细的观念去框定。“智慧和品德哪个更重要”智慧和品德的支持率不相上下,分别占42%和40%。这说明品德高尚还没有成为理所当然的重中之重。“是孝敬父母重要还是报效国家重要”B选项的人占了57%。而C选项的人仅仅只有12%。虽然有孝心是很重要的,可是选择报效祖国的人实在也有点少。而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又回到了主题,在道德和诚实之间,同学们很难抉择。认为诚实和道德是同等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人注重礼仪是有目共睹,从长尊幼卑到举手投足都有一定的规矩。在这样悠长的历史下中国人也该是十分注重道德品行的。但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道德观念的模糊让人担忧。

(三)人生价值取向

人生目的过于个性化,目标比较模糊,态度消极、意志欠缺。在“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上,37.31%学生选择“为了生存”, 23.88%选择“出人头地”, 16.41%选择“兴趣理想”,11.94%选择“报答父母”,而选择“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居最后一位,只有10.46%的比例。

在“在大学期间,您树立自己的目标了吗?”的问题上,到当

5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前为止有71.65%的学生还未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与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是极为不相适应的,应引起广大西青年思想教育者们的高度重视。在“在大学您是怎样对待学习和考试的?”问题上,有40.29%的学生认为“平时不必注重,考试靠突击”,有11.94%的人认为“无所谓,随遇而安”,2.98%的人认为“能玩就玩,能作弊就作弊”, 而“从始至终非常重视”的学生只有44.79%,这似乎也印证了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在“您对参加各种学生活动的意愿”的选择上,只有40.29%的学生选择“经常且很乐意参加”,而其它学生均表示“有时或很少,没兴趣参加”。

(四)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人物

在“谁对您当前的价值观影响最大?”问题的回答上,选择“家人”的占47.76%, 选择“朋友”的占23.88%,排第三位的是“书籍”(11.94%),第四位是“老师”(8.95%),其余的是“同学”、“其它人”和“网络”。从中不难看出,当前高职大学生个体成长最易受与其生活最接近的人(榜样)的影响,家中亲人和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朋友就是这样的榜样——亲人与朋友的成功与失败,以及各种经历与言论,都会成为她们成长的借鉴经验。而老师、同学对她们的影响越来越小,可能是老师的言行过于纸上谈兵,或者老师本身的价值观念与社会现实有着很大的反差,从而导致学生的认同度过低。另一方面,同学又与自己一样没有多少人生阅历,影响上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6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极其复杂和严重,因此只有找到症结之所在,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优秀人才。

心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是物质高度的发展的产物,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心理包括心理现象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现象是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征。心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的社会性。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经验的人或者具有不同性格的人来说,面对问题是其心理反应是不同的。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家庭、生活、学习和就业等等各方面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一压力不但对步入社会的人造成影响,也对在校的大学生造成了影响。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一些事情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产生不可忽视的危害。特别是现在一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可能过于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够,出现交际困难。同时害怕遇到挫折,虚荣心又强烈,对一些细小问题无法进行冷静处理等,因此容易在心理上走向偏激。出现情绪波动等一系列不良状况,考虑到这些,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多数人的心理都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人生的每一时期,各有其特定的问题和困难,某一时期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不解决,危机将影响下一时期的发展;如果困

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难和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危机将化解,人生将会继续顺利发展,而且还将发挥良好的基础作用,并有助于后期的发展。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并解决好青年特别是将要担负国家建设重任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如果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歪曲而且存在消极心理,长期积累又得不到缓解和化解,就容易造成心理障碍,轻则影响她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重则影响她们自身今后的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迷茫

现在的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对自我和她人、对环境和社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对人生的走向和意义也有了初步的思考,同时对于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一些美好的憧憬和预期。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与生活、新的自我定位,大学生难免会发现眼前的一切并非所想的那么美好。竞争的压力、生存的焦虑、发展的期望、情感的困惑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当她们发现在实际得到的和期望得到的、自己得到的和她人得到的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的时候。有35.2%的同学认为,大学没有她们所想象的那样高雅和浪漫,缺少文化气息。在迷失自我的时候,大学生远离亲人和朋友,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一旦有问题想不通,死钻牛角尖,心理就会严重失衡,迷失前进方向。

2.学习与发展的挣扎

自觉、自立、自主、创造是大学学习的特点。一些同学在进入大学后未能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导致考试失利,从而带来厌

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些同学甚至会患上考试焦虑症,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问题。学会“学习”成为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一步。学会学习的实质就是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一些初入大学的大学生正是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才阻碍了知识的获得和智能的发展。调查中,29.64%的同学认为学习是当前自己感到压力最大的一个方面。如果说学习的苦恼往往出现在低年级的同学身上,那么毕业后的选择则困扰着相当一部分大四的学生。考研、就业还是出国……众多学子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徘徊。如何面对早晚都要涉入社会的现实,给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结。

3.现实与虚拟的碰撞

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是非常普遍的,也是调查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有39.1%的同学认为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因此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人际关系的失衡带来的。学校周围的网吧成了不少大学生打发时间的好去处,她们长时间陷入网络的虚拟空间不能自拔,玩物丧志。许多同学面容憔悴,睡眼惺松,精神萎靡,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耽误了学业。大学生的论坛里随处可见的一篇篇期盼友谊、发泄孤独的文章反映了一方面,不少在校大学生渴望友情,渴望理解与同情,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又不能正确认识交往和缺乏交往的技巧又使她们陷入交往的误区。高期望值与低成果造成的心理上的巨大反差,让这些同学苦苦寻觅

9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却又毫无结果,于是开始闭锁自己,心理上的失衡就容易导致对身体的伤害,甚至对生命的放弃。

4.恋爱的合理性与不确定性的冲突

恋爱现已成为当代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爱情存在于大学校园自有其合理性,大学校园是一特殊的社会环境,共同的集体生活、学习方向使得大学生们相互接近,再加上正值情感的萌发期,大学生之间很容易擦出爱的火花。然而在这浪漫爱情画面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问题。不正确的恋爱动机往往会影响到她们对爱情问题的处理。有恋爱就会有失恋,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明白大学是缺乏成熟的恋爱条件的,经济上自顾不暇,双方都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性,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正是这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导致大学失恋率高。对正处于情感发展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失恋是生活给她们的第一道难题,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概括来说就是大学生是个承载着社会和家长高度期望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但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种意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新的社会,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价值观的挑战和解构是强烈的。市场经济是保护开放、平等、自由和竞争的经济,因此,独立性和平等自由是其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前提条件。中国社会主义

10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使当代大学生培养了自立、自强精神,强化了竞争拼搏意识等。但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也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使钱的多少成为不少大学生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美好的信念与现实不符,从而造成心理上的扭曲。有48.2%的同学认为,现实与老师的说教不一样。

2.就业难带来的问题。就业难问题是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原因。本次调查显示,有26.73%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感到最大的压力是毕业后的就业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实施高就业政策,导致中国各行各业的许多单位都人满为患。而现在,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各单位又在进行减员增效。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政策的导向,各大学校纷纷扩大招生,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增加了就业供求比例的失衡。另外高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毕业生人才与社会需要的脱节。使得大学生有种进入社会后却发现无用武之地之感,从而产生了迷茫感

3.学校和教育方面的因素。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环境和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着更为直接和深刻的影响。然而,长期重智力轻能力、重科技轻人文的培养模式导致大学生的精神失落,她们面对自己的人生困惑往往无力自解。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和技术主义造成高校的盲目和浮躁,普遍缺乏远大的办学目标和理想,远离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而没有全面发展

1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的人也就没有全面腾飞的民族。调查显示,只有27.76%的受调查者认为“校内教育”是对大学生最有影响的渠道。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在校大学生数量在急剧增多,伴随学生增多的同时,大学内部对学生的管理弱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另外,相当数量的学校并没有提供相关规章制度的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使大学生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教育。

4.贫富差距问题。贫富差距这一深刻的社会问题也反映到高校的校园中来,成为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第二号“杀手”。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是一个班的同学,有人花钱大方,追求“卓越”生活,而有人却省吃俭用,到处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其实,今天的大学生明显带有相对贫困的性质。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容易忍耐,但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构成更为复杂的心理压力。今天的大学生对待贫困的心理承受力越来越差金钱问题是大学生活的主要矛盾,毕业之后的贫困依然未有穷期,正是这种悲观消极的心态,严重降低了大学生的心理受耐力,再加上校园里的消费攀比、歧视贫困这些不正之风,更在强化着贫困生的自卑感。 1.您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新闻吗?

经常关心 一般关心 不关心,与我无关

2.你认为个人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调节 集体利益优先 个体和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优先

1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你认为当前社会竞争体制合理吗? 不合理 合理 不清楚

5道德观念是否有一个标准 有 没有 说不清

6智慧和品德哪个更重要 智慧 品德 不相上下

7您对参加各种学生活动的意愿 经常且很乐意参加 有时或很少 没兴趣参加

8是孝敬父母重要还是报效国家重要 一样很重要 孝敬父母 报效国家 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生存 出人头地 兴趣理想

2020年4月19日

13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报答父母

为国家社会做贡献

9在大学您是怎样对待学习和考试的? 平时不必注重,考试靠突击 无所谓,随遇而安” 能玩就玩,能作弊就作弊 从始至终非常重视

10谁对您当前的价值观影响最大? 家人 朋友 书籍 老师 同学 其它人 网络

是奉献还是索取?学问、金钱、官职、舒适、悠闲、享乐、刺激、冒险,利人还是利己,是信奉集体主义还是信奉个人主义?等诸方面因子,作为一种价值取向,都在大学生眼前眩耀、闪动,供大学生挑选和确定。大学生处于多重选择和诱惑之间,而且因不可兼得,甚至无从选择而焦灼迷茫。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人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合进而与自然界抗争,因而形成了“重遵从,重感情,少独立性,少理

1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性,少自我判断和创新”的观念。计划经济体制也形成了“重依赖,少独创,重情感和崇拜,少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观念。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它需要人们靠自身的力量竞争,结果是优胜劣汰。它要求人们的观念从依赖向独立创新转化,从重祟拜和感

情向重独立思考和理2020年4月19日

性分析转化。 15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

在今年的七月份,我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次投身于社会的工作。虽然,我只是做暑期工,虽然,我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一切都是那么难忘,也令我受益终身。

回想找暑期工的那段时间,我觉得可谓一波三折。因为我要经过多处地方的寻觅,才找到那份工作。不过静下来想想,我之所以陷入那种境地,其实与我没有把握时机有关。因为在我放假的头几天,我都只顾着休息和等待消息,却没有主动去找工作,结果到了后来,有招暑期工的地方都已经招满人了,我才开始行动。这正与马克思哲学观点中,提出的“不失时机,促成飞跃”不谋而合。它教会我们要把握好时机,促成事情发展的成功。假如我们没有在条件充分时立刻抓紧时机,那么成功将会离我们而去。这也恰恰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我总是想找份适合自己去做的暑期工,这时候其实是在一种量变之中,但光是想,又没有实际的行动,结果还是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还是找不到工作。

面对了几次找工作的失败,我却没有放弃,我还是四处打听,哪里还会招人。而且我发现光是自己一个人去找的力量实在太单薄,于是我就请求亲戚,朋友一起来帮我留意一下,这也反映出,人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面对困难时,要冷静地分析问题的所在,并要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不是轻易地放弃。

最终,我还是来到了一家商店做“理货员”。这时候,我是觉得有种成功感,因为我觉得,我的不放弃是有价值的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指挥阻碍事物的发展。”它要求我们要拥有正确的意识来对世界进行改造,用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的行动。没错,正因为我有不放弃的信念,我才找到我的第一份暑期工。

找到暑期工,其实就是意味着另一阶段新的开始,因为我要开始上班。

第一天上班的时候,虽然我什么都不懂,但是我却觉得自己融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当中。因为这家商店在每天的早会前,主持会议的人总会先精神饱满地说:“各位同事早上好!”接着大家就会神采奕奕地回答:“非常好!”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壮大士气。而且在那里工作,最令我感到震撼心灵的是和大家一起卸货。在一条长长的楼梯上,大家站成一条传货线,即使再多的货物,都很快地从一楼传到二楼。其实,上面的内容,目的都是说明整体与部分的问题。在同一结构里,假如每个元素能合理地组成在一起,那么它们发挥的作用就会大于其总和。这家商店每天坚持这种问候方式,其实是想让大家彼此增强认识,使大家的心团结在一起,更有利提高干劲;而搬运货物这种工作线的合理的安排,其实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使大家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加大了工作效率。

而且在我工作期间,我还了解到同一货物摆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销售量,这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关。而且,货物要坚持“先进先出”的摆放原则,货架上摆放的货物要时刻整齐。的确,这不得不让我想起联系是具有普遍性的原理。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处在一种联系当中。商店里一般都是讲同类的商品摆放在一起,而将能销售量较大的商品放到显眼易见的地方,从而提高商店的营业额。而且值得我关注的是,那家商店总喜欢开展特价活动,经常保持将最新的货品更新到货架上,这又恰恰反映了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道理。任何事物

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总是处以一种运动状态。保持一种发展的目光看问题,不断对自己进行改进,这样才能适应时势的发展。

但话又说回来,其实这份工作是很辛苦的,而且受到的报酬又是不多。在每天劳累工作后,我总有一种自己立刻想躺下就睡一觉的感觉,不时,我还会萌发出放弃的念头。可是,哪份工作是不辛苦呢?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如果要纵观整个人生来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起点,虽然现在道路是艰难的,但其实是一个吸收经验的过程,假如没有了这段辛苦的小小的一段路,没有这样曲折的一段路,我又岂能明白父母赚钱供养我们的艰难,我又岂能真真正正地取得进步,向前发展呢?

“书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没错,假如没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又怎能得到如此丰富的认识,吸收到如此多的书上没有的知识呢?譬如如何去以礼待客,如何使用打价机,如何安排摆货位置„„这些即使书本上是有的,但如果没有去实践过,是根本不会了解到过中的细节问题的。这样,也证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能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得到了许多新的认识,它们将会成为指导我以后的人生如何去走,为我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些认识还是要不断通过再次实践的验证,这样才可以确保它们的正确性。

还有,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还明白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因为结合我自己当前的状况,我当时只是大学一年级,而且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社会经验,因此,我就不要好高骛远,只顾着找份高层次的工作,这样只会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反而一事无成。因此,我就要选择一份从基础做起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吸收过中的经验,又可以体现到基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使自己更要珍惜日后取得的成果。

这次社会实践使我受益良多,它虽然是我人生的一段小插曲,但它却响出了动听的乐声,使整段曲谱增添了活力;它虽然是我人生的一段小路,但它却独显出美丽的风光,使整段道路增添了光彩;它虽然是我画中的一笔,但它却勾画出画像的轮廓,使整幅画显得清晰而富有美感!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它是时代的产物,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主导趋势,资本主义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斗争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阐释马克思只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①任何新的理论和学说,都必须批判的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以及前人的思想所到达到的终点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

②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大三发现以及其他成果,为马克思,恩格斯揭示自然界的本着发展规律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的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是在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发生了革命变革;科学社会主义是批判吸收19世纪英法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作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理核心地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革命性表现为它的彻底批判精神和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其科学性表现在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的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其科学性还表现在它的深刻性。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⑴与时俱进含义:与时俱进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的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⑵与时俱进要求:人们高瞻远瞩,站在时代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充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精神;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一切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要求我们富于创造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的知识,积累新的经验,增长本领,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⑶与时俱进意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⑷理论创新的长期性。理论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⑸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子。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践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理想按内容可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这4种理想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所谓的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第一章 物资世界的发展与规律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

世界是统一物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世界的本质问题是世界观的重大问题,也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问题包括:1 物资与意思那个是本原,那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2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问题。

世界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问题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矛盾。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着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有着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笛卡尔二元论著名代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本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本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唯物主义经历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最高成就(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局限性①机械性②形而上学性③直观性④不彻底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把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科学的结合起来,同时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唯物主义最高形态,科学的说明了世界本质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原理思

想是:成人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旧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人类认识长期发展的结晶,被自然科学和哲学长期发展所证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构成整个世界;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不是神创造,也不是人的意识产物,而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产生并客观存在的;人和人类社会客观的,人和人类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因此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1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2 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局限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只有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原理相结合,才是完整、科学的世界观。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出现的情形:一个事物对另外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

实践是主体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马克思主义是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实践。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个人主体,集体主体和类主体)。人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肩负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和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客体的三种基本类型表明,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指向物质世界,而且也以人自身为实践活动对象,即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进行自我改造。

实践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

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1 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确实首先必须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但人的实践活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自在自然、人化自然),自在自然包括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目前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化自然即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自然

2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3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一种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力的自然存在物,也是精

神的,能动的,自主的存在物,人要立足于现实,在由必然性所支配的自然界中生活,人又不甘于受自然界种种限制,总要在精神世界创造理想生活,并通过实践活动把这些理想变为现实。人只有不断从事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和发展。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观点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正是在实践观点基础上,才有超越以往的哲学,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阐释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 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4科学实验的进行推进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医疗实践、教育实践、艺术实践等对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世界上万事万物均是纷繁复杂的,同时又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联系,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为前提。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多样性。认识事物联系多样性要求: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的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不要只看到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联系,而忽视其他部分、其他方面的。世界上万事万物均是纷繁复杂的,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还是运动发展的。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然使事物的原有状态、性质发生或大小的改变,从而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变化发挥在那属同一序列的范畴,分别使用时各有侧重,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变化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具体内容的改变;发展是指事物的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2新事物优越旧事物;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不管怎样新事物必然战胜并取代旧事物。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对立表现: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1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2贯穿了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4承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相互对立的性质。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因此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表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事物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为事物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矛盾双方相互从对方吸取有利自身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表现: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发展的内因、外因。内因即事物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外因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的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无时不在,无时不有)。鉴此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矛盾观点,无论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敢于承认矛盾,正确分析矛盾,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矛盾,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坚持矛盾分析法,从矛盾两方面去看待问题,坚持两点论,全面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防止片面看问题。

矛盾特殊性三种形式: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在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称主要矛盾,反之次要矛盾。其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基于其原理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注意其转化,要不失时机的转移工作重点。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集中抓经济建设时,还必须处理其它社会矛盾,坚持一

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矛盾中在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称主要方面,反之次要方面。其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转化,事物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基于此原理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候,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其互相转化。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表现。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一定的质,质指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的,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的,属性是事物的外在表现。事物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还有量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和量都是相互依赖和制约体现在度中,质是量的基础规定着量的范围,质总是一定的量的质,制约着量。掌握度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质的数量限度,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者不及。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的发展两种状态,其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有阶段的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的结果。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玉侠、张鑫鑫、孙曦婷、刘雨薇、刘雪、王楠

案例分析(2009级) 题目:我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09级3班 姓名:张洪斌、王晶华、袁琳琳、范金鑫、杨指导教师:李晓晴 得分:

2010-02-01 经济参考报发表题为《上面的政策是好的,但到了下面就走样》的文章:一些农民说,上面的政策是好的,。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种粮大户张海清说:“国家的政策是真好,但下面一执行就走样,去年国家托市收购玉米,国标二等玉米每公斤1.5元,可实际到粮库根本卖不上这个价,很多时候都在水分上做手脚。”他认为,国家给了农民好政策,不能出了政策就拉倒,在具体执行中应加强监管力度,让惠农政策能真正惠及农民。

在松花江镇上一个小卖店里,几个农民正在闲话家常,农民张守玉说,他家里一公顷多地,今年也就打了6500公斤左右,比去年减产一大半;另一个农民李忠强说,他家的情况也差不多,1.5公顷地的玉米,今年才打了不到1万公斤„„由于遭受了严重旱灾,2009年吉林省粮食产量有明显下降,总产在275亿公斤左右,主产县很多农户都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地处吉林省中部地区的德惠市是全国知名的产粮大县,全县336.9万亩农田有240万亩受旱,占农田总面积的75%左右,其中绝收面积就达到了10万亩,预计粮食减产要达到三成左右。

说起当前的困难,农民普遍表示,目前最担心的就是节后的粮价。他们说,产量肯定是不行了,如果价格再上不去,今年的收入就会出问题,还不上种地的借款,明年购买种子、化肥的钱都没有。《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中发现,当前农民对粮价的期望值普遍较高,希望能通过较高的价格弥补减产带来的损失。张守玉说,现在都说市场经济,市面上东西少了价格肯定就能高,估计挺到后期能卖到每公斤2元钱;小卖店老板李怀志说,春节后粮价肯定要涨,关键很多人等不到那个时候,很多人种地就是一年倒一年,赚点吃喝,家里没什么积蓄,年关到的时候想不卖粮都不行。

在磐石市取柴河镇新胜村,村民王辉回忆说,去年因为着急种地用钱,2万多公斤水稻的价格每公斤还不到1.5元,承包土地、种子化肥等农资、雇佣劳动力各项费用加起来,剩不下什么钱,但不卖根本没有别的办法。他说:“而且今年卖粮还不知道什么形势,去年虽然国家给了好政策,但卖粮过程中不仅要排大队,还要给好处费才能评上好等级,大伙抢着卖粮,国储库门前大队排出去有几公里远。”据他介绍,去年他们村普遍都往国储库送,有的排队排了几天几夜,最后还没卖上好价钱。

在德惠市松花江镇的小卖店里,张守玉等几个农民表示,他们担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自从国家开始给农民补贴以来,种子、化肥价格年年都涨,种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国家给的那点钱实际上都不够填这个窟窿。”他说:“生产资料这个东西,种地必须得用,如果来年价格继续这么涨下去,恐怕大伙种地连账都

算不过来,也就没了活路了。”

四平市农委副主任周一平说,去年,以化肥为代表的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很大,化肥平均涨幅在40%-50%之间,个别品种达到80%。以四平市用得最多的复混肥为例,前年平均1800-2000元/吨,去年已经涨到2000-2800元,涨幅高达50%。尿素的涨幅也在20%以上。 对于今后的期盼,吉林省榆树、德惠、公主岭等一些产粮大县粮农表示,首先还是希望国家出台更高的托市价格,最大限度减少农民因干旱减产造成的损失。吉林省农发行办公室主任史德顺说,去年吉林玉米大丰收,创历史最高纪录,国家出台了每公斤1.5元(国标二等)的保护价初期,玉米收购并未出现量增价涨的情况,市场价格反而不同程度下降,农民售粮价格也都在政策性价格之下,政策“托”市场“压”农民,粮食并没有卖上好价钱。《经济参考报》记者去年在一些玉米加工企业采访时发现,当时由于气温偏高,湿玉米不便储存,养殖业遭遇寒冬饲料需求不旺,加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玉米市场整体需求不旺,市场上呈现出粮多但收购群体少的局面,不少企业纷纷下调玉米收购价。

分析去年玉米价格“托”不起来的原因,史德顺说,从供给看,季节性供给压力较大,农民销售心理存在差异,部分农民“卖跌不卖涨”,玉米上市量增加;从需求看,国内饲料需求不旺,企业采购原料态度谨慎,尤其对于玉米,在季节性上市旺季、价格可能继续下探的情况下,大多随用随购,批量采购现象很少,进而打压价格走低。一些专家认为,尽管目前的临储价格已经高于去年,但由于执行了不同的评价标准,而且经历旱灾粮食品质有所下降,对于农民来讲,实际的临储价格并没有强过去年;价格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在通过综合调查,在“保底价”基础上略微上调,既要尽量弥补粮农因干旱减产造成的损失,同时也要考虑到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谨防“粮价带百价”现象。

生产资料价格方面,一些农民认为,国家要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就不能任由生产资料价格无限制疯涨下去,必须给农民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维持生计,否则这边国家补,那边市场套,里外里农民还是得不着实惠,建议有关部门对农用生产资料生产厂家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和价格控制,保护农民利益。

采访中,不少农民还表示,在今年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很多农户损失惨重,仅仅依靠粮价拉动恐怕难以弥补巨大损失,企盼国家明年在各项补贴方面能够继续加大力度,让中央的阳光雨露能够更多、更直接地照耀在农民身上。

【分析】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又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何才能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呢?

第一、正确的宗旨和理论一定要回到实践中去,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①必须从实

推荐专题: 简历的自我评价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