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农村居民医疗服务调查报告(推荐5篇)

2022-03-12 22:12:3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居民医疗服务调查报告(推荐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居民医疗服务调查报告(推荐5篇)》。

第一篇:对城市与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对城市与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摘要: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当前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我们暑期实践队在暑假期间在海宁范围内对居民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遇到的食品问题以及处理方式;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 食品安全意识;城乡比较;

一、调查背景

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等。

我们进行此次关于居民食品安全的调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海宁各地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观念进行一次比较详细的调查,了解在浙*这样一个经济和教育都比较发达的省份,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状况以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差别。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访谈法为辅。另外为了保*结果的客观*与准确*,我们还采用了观察法与文献法。观察法主要是我们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在农村或城市生活获得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除此之外,我们还用到文献法,在浏览一些资料,文献,尤其是网络资源、报刊等二手资料,甚至直接查找了一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话题调查活动及论文作为参考。

本次调查对象基本包含了各个职业,包括学生、工人、商人、农民、教师、行政官员及其他等。被调查者年龄从20岁到70岁,以20-40岁为主;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别、年龄、职业等);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食品安全的消费意识;遇到的食品问题以及处理方式;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等。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为98%。参与调查的居民中,男42名,女58名,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24%,20-30岁的占30%,30-40岁的占26%,40岁以上的占20%。调查对象基本包含了各个职业,包括学生、工人、商人、农民、教师、行政官员及其他等。

2、消费者眼中的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发现,对于近几年*的食品安全环境,农村居民中有35%认为是逐年好转的,而城市居民中有高达59%的居民认为是逐年好转的。20%的农村居民和11%的城市居民认为食品安全状况的一年不如一年。

四、消费过程中曾遭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农村城市食品不清洁加工12%17%转基因食品24%37%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44%32%农*、抗生素、重金属等高残留8%10%食品过期变质28%33%据调查现阶段居民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担心的问题主要有食品过期变质,农*、抗生素、重金属等高残留,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食品不清洁加工等。

在被问及已经暴露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否被解决的时候,有34%的农村居民和46%的居民认为有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只有3%的农村居民和11%的城市居民认为产生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3、食品安全意识调查表明大多数居民都十分关注食品安全,其中64%和62%城市和农村居民表示对食品安全十分关注。少部分的居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一般,但是仍有35%的农村居民和39%的城市居民表示无所谓,很多人认为只要吃不死人就无所谓。不少群众还存在"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落后观念。尤其在农村地区,卫生意识缺乏的情况令人担忧,农家宴多而杂的剩菜剩饭等都 "舍不得丢",卫生质量难以保*,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一般来讲,消费者对购买农产品的地点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调查发现,有35%的城市居民平时选择在大型超市购物,而农村居民为25%。有30%的城市居民选择在小商店购物,而农村居民高达38%。另外有小部分居民选择在摊点等其他商店购买商品。

56%的农村居民选择在小商店、小摊点等购物,这与农村的食品销售方式以小型商场、各式的小卖部,小摊点等为主有关。这也导致农村食品市场结构较为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很大购买食品主要关注的方面:农村城市生产日期、保质期82%92%品牌30%36%价格63%67%认*标志15%25%外观1%2%净含量0%0%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在购买食品是最关注的是价格和保质期。因为农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很少关注产品标识,容易形成对假冒伪劣等食品存在认知缺陷。

4、*意识当被问道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会通过什么方式解决时,有46。7%的农村居民和40。8%的城市居民表示会与生产经营者协商解决;有17%的农村居民和35。7%的城市居民表示会通过消费者协会解决;有12。7%的农村居民和21%的城市居民表示会向行政部门申诉;有29%的农村居民和35% 的城市居民表示不严重的话则自认倒霉,以后小心(见下图)。

可见,城市居民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的*意识高于农村居民。我们这一问题时多选题,但只有36%的城市居民会选择请消费者协会调解,21%的城市居民会向行政部门申诉。这主要是由于相关部门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且程序复杂。在遇到食品质量问题时,他们不愿去投诉,去索赔,更谈不上追究生产者、经营者的责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制假售假者以可乘之机。

5、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众多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众多的原因:农村城市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46%49%惩罚力度不够26%35%主管部门职责不明21%25%各执法部门沟通不畅13%11%购买者鉴别能力不高27%16%消费者*意识落后29%25%近半成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认为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是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众多的原因。*因加强对不法加工企业的查处和取缔,同时企业应加强自身的自律行为,重建和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心。

*及企业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提高民众的消费信心:

经调查, 在*及企业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提高民众的消费信心这个问题上,47%的城市居民和41%的农村居民认为*和企业应当严格食品检验检测。38%的城市居民和37%的农村居民认为应当通过国家有关食品认*6、总结通过这次调查,让我们了解到了食品安全对人们的影响, 同时也加深了群众对有关食品安全的关注和了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饮食卫生及安全。食品安全的保*离不开*,社会,以及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益,只有懂得理*消费、文明消费理念,善待农民,食品安全才有保障"。广大市民是食品消费的主体,能否保障他们"吃"得安全,是*各级部门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并力求使人们从观念的转变到他们的行为意识上去,以引导人们健康消费,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促进全民健康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居民的无助和无奈,了解到他们的现状和真实想法。很多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的现状十分不满,但苦于没有反应的途径,他们希望我们能把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带给相关部门,我们也希望居民们的疑虑最终能依靠某些部门得到落实。

第二篇:城市医疗保险调查报告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调查报告

题目城市医疗保险问题

完成人姓名孙桐

系别信息技术系专业电子商务班级2011级2班

指导教师王丽娟完成日期2012年5月3日

关于城市医疗问题的调查报告 孙桐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信息技术系)

现如今,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问题,医疗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欠缺与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困扰着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这是由于医疗保险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由于医疗保险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远远高于其他形式的保险,所以如何设计一套合理的制度将它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医疗保险不至于陷入危机之中而濒临崩溃,一直是医疗保险制度设计的目标。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 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各城市的医疗机构服务点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城市医疗保险问题方面,对他们的生活、医疗服务、改革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取得的成效。

1、统一的医疗保障管理系统已建立。

初步实现了医疗保障管理职能的归并和统一, 逐级建立了医疗保险行政管理和业务经办机构, 逐步建立健全了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多数统筹地区配备了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绝大多数地区从制度运行之初就实现了社会化管理服务。

2、建立了合理的医疗保险基金筹措机制和医疗费用制约机制。

保障了职工的基本医疗。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医疗保险改革政策的规定统一缴纳医疗保险基金, 医疗费用由单位和个人承担,统一使用。通过社会保险的互助共济,有效保障了职工的基本医疗。

3、形成了有效制约与激励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新机制。

通过建立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医疗服务竞争机制和医疗待遇保障机制,增强了患者自我保障意识和费用意识,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保证了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由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初步探索建立了医疗消费制约机制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 医疗费用浪费现象有所遏制。

(二)、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存在问题。

1、医疗保险水平不高,个人负担重。

近年来,城镇医疗保险覆盖面在逐步扩大。截至2008 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己覆盖城镇职工人口3.18 亿。但城镇医疗保险水平却有一定不足。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了统筹基金支付医疗费用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 以及个人在这一支付段中所应承担的自付额。(注: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 倍左右。)这一措施虽然引入了对医疗服务需求方的成本制约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职工过度使用医疗服务资源的“道德风险”。但必须看到,在基本医疗保险只能覆盖家庭部分成员时,其所规定的起付标准偏高,而最高支付限额又偏低,无形中加大了个人和家庭自费医疗的比重,无法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的作用。

2、医疗费用上涨过快。

根据调查,2000 年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为124.5亿元,2007 年达1152.2 亿元,增长了将近10 倍。从相关统计资料中显示,1990-2003 年,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4.03%,上升为5.62%,说明卫生费用增长过快,己经远远超越民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另外,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由1997年的2384.3 元上升到2005 年的4661.5 元, 可见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没有有效地抑制医疗费用过度上涨的趋势。

3、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

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目前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 民众患病在当地医院难以有效就诊,到外地、到大医院看病,不仅加重了医院负担,也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

严重的“分布两极化”。例如,西安市800 多万人,有三甲医院28 家。而有些千万人左右的地级市,三甲医院数量却屈指可数。而且,我国的城市卫生资源的80%配置在城镇大中医院,社区卫生资源只占20%,许多城市的医院都是按条块划分的,如包括中央、地方、部队、行业、企业等等。大城市、部分区域集中了大批优良设备和高素质人才, 医疗资源配置显得很不合理而且边远区域和地段医院的床位和设备多处于闲置状态。卫生资源配置一直是重医疗轻预防。重大医院轻基层医院、重高科技服务而轻基本医疗。尽管目前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发点,实现“低水平、广覆盖”,重点明确放在控制医

院成本,遏制浪费追求效率上。但由于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不合理, 医疗服务价格的畸形增长, 医疗服务效率持续下降。

4、新制度规定中本身的漏洞。

依据新的医保制度,当事人只要付相当少的一部分费用,便可在不超过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额(以上海为例:新医保为累计超过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4倍,2000年为5.6万元)内随意使用医药费。一些医院和医生为了将更多的医保资金划进自己医院的账户上,也不限制开出药品的数量和金额。这样,持卡人就有可能与医院或某些医生联手将国家医保资金骗入私囊或小团体的账户中。另一种情况则是一人医保,全家享用,因为医保卡划账时,医院并不要求持卡者本人到场。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中国医疗保险改革确实有难点。承认难是为了慎重、积极地改。中国医疗保险改革会非常艰难,不会一步到位,可能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需要不断提出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新方法。

1、继续深化医疗机构改革进程。

在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运行中, 主管医疗保险的部门在选择医疗机构时,引入竞争机制。对医院提供服务不好或医疗、收费行为不规范,可由医保部门取消其指定医院资格;病人也可选择自己较满意的医院看病治疗。这样可促使医院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行为、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

2、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制度。

要坚决杜绝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行为,医院不能再靠医疗和

药品费的“暗箱”进行不平等竞争,我国应逐步分离医院的医药不分家的方式。医疗既然已进入市场, 就应遵循市场上最基本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现在,任何一个顾客进入商场都无法容忍不标明价格的商品。尽管医疗属于特殊消费,也不能游离于市场规则之外。

3、解决好药品虚高定价问题。

药品的定价必须由国家省级有关部门确定,地(市)级以下价格主管部门,不得制定药品价格。要严格按照《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确定的政策原则审定药品价格。对药品价格的审定,不能一劳永逸。对已经制定并公布的药价,要及时了解,跟踪企业和医院、药店实际执行的情况。一旦发现企业实际出厂价、批发价低于规定价格较多时,应及时降低政府定价。对列入政府定价的药品价格,要实行定期审价,原则上每两年重新定一次。对实行单独定价的药品, 企业应每年向价格主管部门报告价格执行情况和企业的财务状况。所有的生产企业,都要在药品的外包装上印刷政府规定的零售价,企业自己定价的药品,要印刷自己的零售价。要完善药品价格登记公布制度,并加强药品价格监测信息系统建设,把全部药品纳入监测和公布的范围。

4、整合医疗资源,建立全民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中心和活动焦点,是个人、家庭和国家卫生系统接触的第一环节。是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社区服务可以引导资源的合理

流向,可带动相关部门的改革与发展(医院机构改革、区域卫生规划、资源共享、管理体制改革全行业资源统一管理),走出一条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节省资源、控制费用的发展路子。

5、扩大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范围。

例如可以尝试用医保卡支付健身活动的费用。身体素质锻炼好了,才能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俗话说:治标更要治本。如果我们把防病工作做在治病工作前面,就能够达到节省医药费的目的。2008 年奥运会以后, 我国把每年的8 月8 日定为全民健身日,目的就是激发广大群众健身热情,提高人民身体素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四、结语。

总之,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虽然已然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革, 但是仍存在制约整体社会保险体系完善的许多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改革的进程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要求政府及社会各界作出极大的努力。

2012年5月3日

医疗保险调研报告

医疗保险自查报告

医院医疗保险自查报告

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自查报告

基本医疗保险自查报告

第三篇:农村医保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医保问题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点问题,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求到201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覆盖全体农民。 从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为解决农民医疗问题的主要安排。时至今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过迅速发展,参合率大大提高,参合农民的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有明显提高,就以经济负担明显减轻。但是,从各地实施的不同情况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宣传不到位、补偿水平低、受益面过窄、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都威胁着新农合的健康发展,这引起了很多相关人士的反省和反思,并成为政府、学术界乃至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在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更加合理的进行制度创新和完善,切实解决农民医疗问题。

一、调查方法和对象

(一)调查方法

对于本村新农合政策的调研,我们先在网上查了大量关于新农合政策的资料,对新农合有了初步认识。然后采用的是自编的“关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农村医保的调查问卷”,采取的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了50份问卷,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由于问卷的份数比较少,所以主要还是对村里部分村民。

(二)调查分析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 1、社会满意度低

社会保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受益的农民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的纳税人的满意度对其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低,农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变,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等的考虑。

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不满主要是因为保障水平低,参加和办理报销的程序繁琐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低。

2、医疗保障水平低

调查中,只有2%的人认为医疗保障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有58%的人认为提高不明显,30%的人认为没有提高,还有10%的人感觉下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个定义显示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3、新型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虽然有84%的人已经参保,可对农村医疗保险政策了解的也只有48%的人,大部分是跟风行为。对于农村医保政策了解的也大部分是从亲友得到,并不是体统的、正确的。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

欺骗上当的感觉。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程序过于繁琐

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其次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程序也很繁琐。“新农合”的报销制度对农民有着重要意义,但参保者对报销制度还不是很清楚,很多人只是知道有报销, 但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对“新农合”的参与热情。在对于报销程序的感受上,56%的人认为太麻烦,很难完成,40%的人认为一般可以接受,只有4%的人认为非常方便。这其中可能是因为农民的教育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再加上相关组织对“新农合”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农民对“新农合”一系列的报销规定理解起来比较难,做起来就更不易。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所以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农村医保问题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四篇:农村医疗现状调查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

2011年6月尹立龙学号2009141501172009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

【摘要】调查分析表明,湖南某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全面发展起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认真研究解决。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问题对策

一、引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关系到广大农民健康,进而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大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好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对湖南某村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访谈和问卷两种形式进行。访谈的对象主要是湖南某村村委人员和有代表性的农户。针对农民的调查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的,总共发放调查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其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7份,占23.3%;一般的14份,占46.7%;较差的9份,占30.0%。因此,本次实地调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可信度,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在农村的实施状况。

二、湖南某村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分析

(一)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总体情况

湖南某村是从2005年开始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2005年参合率仅为61.6%,2006年提高到了77.5%,2007年又进一步增加到94.6%,发展迅速,现已基本覆盖全体村民。

调查问卷资料显示,在30个样本户中,2007年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户数为27户,占90.0%,1户未曾参加,2户因故退出。按照规定各级财政人均筹资2005年为10元,2006年增至30元,2007年达到40元;农民缴纳额10元三年保持不变。2007年全村共报销43038元,人均40.34元,其中门诊部分共报销15861元,人均14.87元;大病统筹部分共报销27177元,大病患者人均849元。2007年人均报销额比2005年增长121.2%、比2006增长14.2%,农民受益程度逐年提高。

湖南某村定点医疗卫生室是由村内一名医生与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办公室评审验收合格后批准建立的,卫生室用房由该村医生提供。经实地考察,该卫生室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和观察室,且各室相对独立。在医疗设备配置上,该卫生室备有急救箱、出诊箱等急救设备,以及药品柜、冰箱等药品储备设备。卫生所在日常运行中,由该所医生夫妇提供具体医疗服务,基本可以满足湖南某村村民的小病医疗要求。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湖南某村的全面实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基本医疗权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从而促进了本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具体做法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伊始,该村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从我们在村委会访谈、村定点卫生所获得的问卷调查等情况来看,湖南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做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乡镇成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委员会,行政村成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领导小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辖区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

的实施,各级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检查、计生、药品监督、宣传等

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各司其职,积极完成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的

各项任务。二是做好宣传与动员工作。为了推动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制度的顺利

实施,镇和各有关部门都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印发明白纸、张贴标语、出动宣

传车、广播喇叭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制度的优越性和上级有关

优惠政策,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增强农民群众参加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积极性。三是拓展资金筹集渠道,明确上缴流程。四是根

据不同情况,正确确定门诊医药费报销比例和住院医疗费报销标准。五是明确报

销程序。对于门诊费用,本村参合农民在村卫生所就诊的由镇新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管理办公室每月一次定期到村审核报销,在镇卫生院就诊的在报销窗口当场审

核报销。对于住院医药费用,病人则需待出院结算后按规定在石莱镇新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管理办公室审核报销。

(三)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足、形式缺乏创新,村民信任度低。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农民

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仍然心存疑虑,而将近半数的农民仍然持观望态度。新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启动时宣传声势浩大,启动后不能持续宣传,导致农民对参加新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具体做法和意义认识不够。部分村干部和卫生室人员,

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有时也不尽全面,认为新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是卫生部门的事,只要靠行政指令完成筹资即可,导致他们

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程度受到影响,削弱他们对农民的宣传效果,从而

是少数农民产生抵触情绪而不主动参加。

2.筹资水平与保障能力低,无法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调查显

示,2007年湖南某村农民医疗实际支出为人均223元;有关研究认为合作医疗

基金的筹资水平应达到“农民人均医疗支出的50%为宜”。按此计算,每人每年

至少应有110元的医疗保障资金才能有效抵御医疗风险,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和返

贫问题。但该地目前筹资水平仅为50元,如此低的筹资水平导致保障能力的低

下,仍然无法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

3.村定点卫生室不能满足需要,素质亟待提高。作为湖南某村医疗卫生服务

的主要提供者,村卫生室在实际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但该村卫生室一是设

备短缺,如没有无菌器械、污物桶、消毒缸、高压灭菌等,二是医疗人员素质较

低(一人初中毕业,一人小学毕业),不能满足农民医疗需要。

4.报销比例明显偏低,农民得到的实惠较小。目钱该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报销

比例一般介于70%~80%之间,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医疗费报销比例仅为

30%~40%,与城市相比明显偏低,大部分的医疗风险仍然由农民自己承担。新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规定的报销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因病致贫和因病

返贫的问题,但从实际角度来看,农民小病挺、大病拖的现象时常发生。

5.定点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制定与控制不够规范。虽然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工作指导手册》的相关规定对药品的价格和进货渠道有明确说明,但是在具体

的执行过程却没有有效的监督措施来保证规定的执行。而且,石莱镇定点医疗机

构的药品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甚至还高于国家最高限价,这实际上是把农民

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惠转嫁给了医疗机构,这有悖于新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的初衷。同时,村卫生室由于购进药品的自主权很高,进药渠道比较混乱,许

多药经常从药贩子手中购进,难免出现给患者用假药、劣药、过期药的现象,其

后果更不堪设想。

6.外出打工期间发生的住院费用报销审核程序多、周期长、手续繁琐。根据

文件规定,在外出打工期间在当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住院治疗者,除必须携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和身份证或户口簿之外,还需提交村委会和打工单位有

效证明和住院病历复印件。由于湖南某村经济的欠发达,本村外出务工人数连年

增加,打工人员占了村总人数相对较大的比例。这部分人群在打工期间一旦因病

住院,他们在接受治疗出院后不得不往返于打工单位、村委会与当地定点医院之

间办理证明以完成医疗费用的报销,额外付出的交通费用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因病

治疗的费用,产生了无谓的医疗负担。

7.缺乏技术指导,未能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应有作用。虽然医疗定点机构采

用了计算机管理,村办公室也配备了微机等信息设备,理论上对于医疗信息的控

制起到了较好的协助作用,但实际应用中由于管理人员缺乏技术培训,报销、审

批、汇总等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而且合作医疗补偿审批和保障兑付的工作

量非常大,各种原始票证、单据和手册很多,落后的管理手段极易造成误差多、

漏洞隐患多、信息交流不畅和监管困难等问题。调查中发现,由于管理手段落后,

湖南某村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表、证、卡、册和文件、原始参与缴费名册、统

计资料和补偿报销凭证保存不完整、甚至丢失。

三、湖南某村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看法与愿望

(一)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方式的看法

当问到“什么样的缴费水平自己能接受”时,在农户中竟有70.0%选择0~5

元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标准,另有27%选择5~10元(这仍然低于现行标准),

只有3.0%选择了高于10元的10~15元。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村经济的落

后与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知识的匮乏。当问到“如果政府给每个农民的补

助大幅度提高时,是否愿意适当提高个人缴纳额”时,88.0%的回答愿意,12.0%

的仍不情愿。这说明如果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的话,提高农民的个人筹资额是可

以为农民所接受的。

(二)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制度的知晓程度与看法

当问及“是否清楚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时”,回答很清楚的占13.3%,知道

的占20.0%,多达63.3%的农户只知道报销一说,不知道怎么实现,不知道的占

3.4%。至于报销制度的看法,意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报销比例太小,对经济负

担的减轻效果不显著(63.3%);二是手续太繁琐(33.3%)。这说明农民对报销

制度的知晓程度有待提高,而报销制度本身也有待完善。

(三)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定点医疗机构的满意程度

在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定点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的评价中,有

20.0%的农户表示满意,63.3%的农户感觉一般,但仍然有16.7%的农户表示了不

满。

(四)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整体信任程度

当问及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否有信心时,只有23.3%的农户选择了很有

信心,53.4%的农户选择了一般,还有23.3%的农户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没有

信心。对于明年是否还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53.3%的农户愿意参加,另有

46.7%的农户持观望态度。以上数据表达了本村村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

本信任,但现实存在的种种因素限制了信任度的进一步提高。

(五)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来发展的期望90.0%的农民强烈希望政

府能够在药品市场领域发挥更大的调控作用,进而有效控制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基本药物的价格,73.3%的农民认为应该提高大病报销的比例,60%的农民期待增

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金使用的透明度,53.3%的农民认为应进一步改进报销

方式,简化报销手续,36.7%的农民认为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关部门管理人员

的素质也有待提高,还有23.3%的农民认为大病封顶线(20000元)需要重新设

定。

四、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

(一)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创新宣传形式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宣传与教育,合理的动

员可以让这项惠及农民的好事获得农民的认可,变要农民参加为农民主动参加。

一是改变宣传对象的单一目标(农民)性,拓展宣传目标人群,即广义宣传对象

应包括县、乡镇、村及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农民以及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和服务人

员。二是创新宣传形式,除了通常的发放宣传单、广播宣传等传统形式外,针对

当地特色制定创新性宣传策略,如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合作医疗专题,让享

受到合作医疗好处的农民群众现身说法;以村为单位举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知

识竞赛;组建文艺宣传队深入农村巡回演出,抓住契机进行宣传。

(二)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提高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水平

一是政府应加大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筹资水

平。建议总体筹资水平由现在的人均50元,提高到人均100元,其中个人筹资

20元,政府补助80元。二是为提高农民受益的程度和合理确定基金的支付结存

数额,应该根据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的原则重新审核制定

报销比例。一方面要防止比例过低而使基金沉淀过多,影响农民受益,另一方面

要防止补偿比例过高而使基金透支。三是不断扩大补偿范围,将慢性病门诊医药

费补偿纳入保障体系,让患慢性病的参合农民也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三)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加强医疗服务建设

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乡村医护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技术水平,改善医德医

风,让病人住得下,留得住,花钱少,治得好。首先要拟定切实可行的乡村医生

培训计划,全面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培训工作,定期考核审查其基础医疗卫生

素质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知识,未达标医护人员绝不能上岗;其次是着眼未来

培养高素质医护人员,解决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危机。如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

卫生院工作;要求高等医学院校针对我国农村医疗实际需要,定向为农村培养适

用的医疗人才;积极开展城市支援农村,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等对口支援活

动;提高乡村医护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支援家乡。争取用几年时间来

提高乡村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学历层次,使农民群众能就近得到较好的医

疗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规范采购药品价格

将农村合作医疗的医药用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完善药品购销制度,最大限

度的降低医疗成本,让利于民,受惠于民。同时,发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物价

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药品质量,规范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完善药品价格审核

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切实降低药品价格,如:加强药品成本审核,进一步降低

药品价格,物价部门要在对药品成本进行深入、认真调查的基础上,严格审核药

品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规范成本构成因素,并安排好各种差价、比价关系,严

把价格审批关,挤压不合理的价格空间,杜绝虚高定价。总之要形成由政府牵头、

部门配合、农民代表共同参与管理的新格局,让参与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

群众对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拥有充分的管理监督权,切实维护参合农民利益。

附:

调查问卷

问题1:您是否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

A没有参加B参加了

问题2:您一般到什么样的医院看病()

A村医院B镇医院C县医院D市医院

问题3:什么样的缴费水平自己能接受()

A 0至5元元B 5至10元C 10至15元

问题4:您对新农村合作制度是否有信心()

A有信心B没有信心C一般

问题5:明年您是否还愿意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

A愿意B不愿意C看情况

问题6:您是否清楚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时()

A很清楚B不知道C不太清楚

访问问题:

问题1:您对报销制度的看法:

a,报销比例太小,对经济负担减轻程度小(63.3%)

b,手续太繁琐(33.3%)

问题2;您对定点医院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

*满意(20%)

*不满意16.7%

*一般63.3%

问题3:您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来发展的期望有哪些:90.0%的农民强烈希望政府能够在药品市场领域发挥更大的调控作用,进而

有效控制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药物的价格,73.3%的农民认为应该提高大病报销的比例,60%的农民期待增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金使用的透明度,53.3%的农民认为应进一步改进报销方式,简化报销手续,36.7%的农民认为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关部门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

高,还有23.3%的农民认为大病封顶线(20000元)需要重新设定。

感谢您的参与,谢谢合作!

第五篇:农村居民医疗服务调查报告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农村医疗服务状况

2、99%的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被调查的100户中, 只有1户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99%。

3、66%的人认为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以保大病或保住院为重点,33%的人认为门诊、住院都保,1%的人认为应以保门诊或保小病为重点。

6、在现有合作医疗基础上,44%的人愿意再增加医疗保障支出,56%的人不愿意增加。

7、如果有家庭成员患病,经常就诊的医疗单位44%是村卫生室,44%是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是私人诊所,5%是县级或以上医院。选择上述单位的主要原因56%是离家近,13%是质量好,11%是定点医疗单位,8%是有熟人,7%是价格低,5%是其他原因。

9、43%的人认为现在看病难,51%的人认为不难,6%的人选择说不清楚。认为看病难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困难,医院缺少名医,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手续太烦等。

10、86%的人认为现在看病贵,5%的人认为不贵,9%的选择说不清楚。认为贵的原因主要有*品太贵,检查太多,医疗机构乱收费,个人支付比例高等。

11、9%的农户因家人得病向医生送过红包。

三、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农民利益受损。调查显示*品太贵、检查太多及乱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而现在的医疗机构都是按市场经济规律经营,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目标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有在合作医疗制度中受益的期望。而定点医院是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第一线的部位,它的服务好坏和收费高低至关农民切身利益。定点医院收费普遍较高,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能获得的补偿相比微不足道。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医生那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一些比较常见的小病,医生却要病人作各种检查,什么心电图、b超和各种化验,小病大看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能报销,有病往定点医院跑,路费、餐宿费、误工费再加上虚高收费等,化了许多冤枉钱,就算得到了一定补偿,仔细算算反而不划算。

3、定点医院少,看病手续烦。调查显示,农民就医大多数选择乡镇卫生所、村合作医疗站以及个体医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医疗单位离家近,就医方便,*价便宜,收费低,服务态度好。定点医院少,给农民看病带来不方便。

4、村卫生室及私人诊所的医疗服务水平低。所调查的100户中,有51%的农户患病选择经常就诊村卫生室或私人诊所。在这些医疗单位中,规模小、设备简陋、*品种类少。医生的文化素质低,难以满足农民就医需要。在80年代以前从业的人员中,很多都是集体经济时期的赤脚医生,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5、医务人员的素质差。调查显示患大病的农户有超过50%的人给医生送过红包,部分定点医院的医生服务态度欠佳也是农民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1、加大*的投入程度,充分体现*为民办实事的诚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维系全市农民的民心工程,能否真正受到*群众欢迎,能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关键是我们的工作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任。从调查情况看,*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各级**应按照*有关文件要求,逐步加大对农村卫生医疗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医疗,这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切实承担起组织和资金支持的责任。没有*出面组织,合作医疗就会失去组织基础,*的适当(根据财政支付能力)资金支持能够对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产生很大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2、及时调整补偿标准,扩大报销范围。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确定的基本原则。从调查资料分析,报销比例低是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已掌握一定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及时调整补偿标准,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4、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农民就医。在全市依据一定标准确定一批定点医疗机构,并根据成熟一家扩大一家的原则,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覆盖面,参保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农民就医。

5、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加快服务模式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加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建设,逐步配套必要的医疗卫生设备,合理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加快改进乡村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加快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6、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鼓励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卫生院工作,提高现有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特别是要加强市、乡、村卫生机构纵向业务合作,不断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村民能在乡、村就诊医治,既降低了医疗成本,又能保*村民及时就医,努力做到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重病不出县,从而减少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7、进一步完善*品采购制度,切实降低农村*品价格。从调查看,医疗支出已经成为农村居民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全部调查农户中,医疗支出占人均纯收入的 7%。尽管经过几次医改,*价几度下调,但高昂的医*费用仍是农民进医院道路上的首要障碍。因此,加强农村*品监管,平抑农村*价,是当前农村卫生工作中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加强监督、检查,纠正医*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使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以医德医风取信于民,服务于民,切实维护参合农民利益,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农民,让困难群众也能看得起病。最大限度降低*价,更大限度地让利于农民。

8、继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控制不合理医*费用,减轻群众负担。*刹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违规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的监管,全面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严肃查处违背职业道德,违反法律法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学习业内先进模范人物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广泛开展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运用舆论引导,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有效促进医德医风建设,为卫生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9、可以对患重病、大病的因病致贫农户实行医疗补贴。

10、多渠道、多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用发展的方式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推荐专题: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