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范文6篇)

2022-03-03 09:16:5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共(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共(范文6篇)》。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它是时代的产物,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主导趋势,资本主义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斗争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阐释马克思只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①任何新的理论和学说,都必须批判的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以及前人的思想所到达到的终点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

②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大三发现以及其他成果,为马克思,恩格斯揭示自然界的本着发展规律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的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是在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发生了革命变革;科学社会主义是批判吸收19世纪英法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作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理核心地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革命性表现为它的彻底批判精神和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其科学性表现在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的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其科学性还表现在它的深刻性。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⑴与时俱进含义:与时俱进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的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⑵与时俱进要求:人们高瞻远瞩,站在时代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充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精神;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一切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要求我们富于创造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的知识,积累新的经验,增长本领,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⑶与时俱进意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⑷理论创新的长期性。理论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⑸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子。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践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理想按内容可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这4种理想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所谓的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第一章 物资世界的发展与规律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

世界是统一物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世界的本质问题是世界观的重大问题,也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问题包括:1 物资与意思那个是本原,那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2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问题。

世界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问题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矛盾。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着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有着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笛卡尔二元论著名代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本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本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唯物主义经历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最高成就(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局限性①机械性②形而上学性③直观性④不彻底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把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科学的结合起来,同时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唯物主义最高形态,科学的说明了世界本质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原理思

想是:成人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旧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人类认识长期发展的结晶,被自然科学和哲学长期发展所证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构成整个世界;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不是神创造,也不是人的意识产物,而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产生并客观存在的;人和人类社会客观的,人和人类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因此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1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2 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局限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只有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原理相结合,才是完整、科学的世界观。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出现的情形:一个事物对另外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

实践是主体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马克思主义是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实践。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个人主体,集体主体和类主体)。人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肩负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和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客体的三种基本类型表明,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指向物质世界,而且也以人自身为实践活动对象,即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进行自我改造。

实践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

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1 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确实首先必须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但人的实践活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自在自然、人化自然),自在自然包括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目前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化自然即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自然

2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3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一种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力的自然存在物,也是精

神的,能动的,自主的存在物,人要立足于现实,在由必然性所支配的自然界中生活,人又不甘于受自然界种种限制,总要在精神世界创造理想生活,并通过实践活动把这些理想变为现实。人只有不断从事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和发展。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观点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正是在实践观点基础上,才有超越以往的哲学,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阐释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 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4科学实验的进行推进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医疗实践、教育实践、艺术实践等对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世界上万事万物均是纷繁复杂的,同时又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联系,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为前提。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多样性。认识事物联系多样性要求: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的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不要只看到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联系,而忽视其他部分、其他方面的。世界上万事万物均是纷繁复杂的,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还是运动发展的。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然使事物的原有状态、性质发生或大小的改变,从而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变化发挥在那属同一序列的范畴,分别使用时各有侧重,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变化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具体内容的改变;发展是指事物的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2新事物优越旧事物;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不管怎样新事物必然战胜并取代旧事物。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对立表现: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1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2贯穿了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4承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相互对立的性质。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因此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表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事物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为事物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矛盾双方相互从对方吸取有利自身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表现: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发展的内因、外因。内因即事物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外因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的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无时不在,无时不有)。鉴此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矛盾观点,无论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敢于承认矛盾,正确分析矛盾,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矛盾,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坚持矛盾分析法,从矛盾两方面去看待问题,坚持两点论,全面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防止片面看问题。

矛盾特殊性三种形式: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在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称主要矛盾,反之次要矛盾。其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基于其原理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注意其转化,要不失时机的转移工作重点。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集中抓经济建设时,还必须处理其它社会矛盾,坚持一

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矛盾中在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称主要方面,反之次要方面。其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转化,事物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基于此原理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候,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其互相转化。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表现。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一定的质,质指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的,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的,属性是事物的外在表现。事物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还有量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和量都是相互依赖和制约体现在度中,质是量的基础规定着量的范围,质总是一定的量的质,制约着量。掌握度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质的数量限度,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者不及。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的发展两种状态,其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有阶段的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的结果。

第二篇: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领会状况,以及对马

克思注意的看法和态度,为马克思的发展与传播提供参考

二.调查形式:问卷式。本次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

三.调查对象:曲师大的部分大学生

四.调查时间:2014年3月

五.调查结果探究及分析

1. 。.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危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淡漠的倾向。据调查报告,只有3.2%的人看过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的倾向。例如,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还有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而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学生接受马列处于很被动的阶段

2. 。100%的人都是通过教师的授课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但也有通过过半的人通过各项途径其他途径了解到的,或是受朋友同学的影响,或是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

六.出现马克思信仰危机以及意识不够高的原因

1. 。从主观方面说,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抓得较紧,而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如调研中发现,现在许多学生把就业和考研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自己的帮助不大,没有什么用处。诸如此类的认识,极大阻碍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和理论思维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因此不可避免地养成一种狂妄自大、自信心十足的性格。同时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要求别人以成人看待他们,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行动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易于偏激,缺乏克制,往往产生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们宣扬个性解放,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这部分学生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之高校内部改革步伐加快,超过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他们价值观的混乱。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很容易受到蒙蔽。 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已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无法改变。关于金钱和前途的灌输,已经形成无法改变的记忆。

2.从客观方面说,有以下这几个原因:

A. 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负面影响。如发展市场经济中所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腐败现象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等,使一些青年学生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发生动摇,信仰迷失。

B.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师资力量和理论水平与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适应;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相对来说受到的重视不够。民间舆论往往把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看作“万金油”,甚至认为是专业能力不行的才去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给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者在评职称、晋级晋职,对外交流等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受“歧视”的现象,机会往往不如其他专业课教师。

七.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几点建议

认真抓好基础理论教材建设工作。现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一些教材过于重视自身内容的全面和形式上的完美,难免导致求大、求全的形式主义倾向;其二,有的教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们党据以制定的种种现行政策混同,而且在内容安排上,政策内容讲得偏多;其三,有的教材中,理论内容本身和编写者对理论内容的理解、阐释的区别不明显。互联网作为人们相互交流与交往的一个新兴平台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平台, 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加大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实现自主的技术品牌, 开发新的远程教育方式, 适当地保持远程教育的公益性, 扩大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 推动传统宣传途径的现代化。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不能松懈,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与当代中国大学生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的联系。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以它作为我们行为处事的准则,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有更好的未来。任何社会,任何人都需要一种精神支柱。一个没有精神支柱,仅为一己私利的人,不可能有持久不竭的创造动力。处在变革时期的大学生,将是创造新时代的主力军,重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更是社会安宁与发展的需要。.

第三篇: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

调查对象:

河北工业大学学生

调查时间:

2015-4-20~2015-4-26

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阅读兴趣倾:

一、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

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三、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其中男生14名、女生27名,并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112份,有效问卷100份。经过本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分析结果如下:

1.从阅读兴趣倾向来看

1)大学生在空闲时间会不会阅读,如下所示:

1经常会 2有时会 3偶尔会 4从来不会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空闲时间有29.3%的人表示经常会读书,有46.3%的人表示有时会读书,有22%的人表示偶尔会读书,有2.4%的人表示很不喜读书,基本上从不会读书。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还是比较喜欢经常看书的。这表明大学生总体还是爱读书的,但还是存在着部分不爱读书,不读书的现象,因此大学生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树立积极的读书意识。

2)在大学生阅读的类型来看,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散文,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实用性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占33%,专业,技能,考试等有关实用性书籍其次,占22%。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读物的最热衷。

3)由有关阅读名著书籍的问题结果统计可以看出,有29.5%的人表示喜欢并经常读,有52.8%的人表示喜欢,但很少读,也有17.6%的人表示不喜欢读。而将近68.0示不经常或不喜欢阅读名著的原应是,晦涩难懂,读起来没有什么趣味。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还是不太关注的,这给了我们学生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名著是文化的瑰宝,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看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做到的。

2.从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来看

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1)在时间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9.3%的学生每天花不到一小时作课外阅读,58.5%%的学生花1~2小时,16.9%的学生花2~4小时,5.3%的学生花4小时以上时间阅读。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77.8%,超过两小时的仅占22.2%,说明虽然大学相别于高中,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但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在月阅读量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5.9%的学生每月读3本以上的书,57.3%的学生阅读1~2本,26.8%的学生每月读少于1本。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是不理想的。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从阅读目的来看

1)根据“你通常会受什么影响而选择一本书”这个问题结果显示:同学们的选择较为集中,有26.3%的同学选择了“名著或获过奖,有42.0%的同学选择了“媒体中推荐”,有24.4%的同学选择了“老师或朋友推荐的,剩余7.3%的同学选择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由此可见,名著或获奖这个因素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影响很大,如果一本书是名著或是得过奖,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同学去选择这本书。而对于老师和朋友的推荐,对同学也有一定影响力,只是稍弱一点,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对于同学的影响更弱。

2)对于“你阅读最主要的目的”这个问题,有31.7%的同学选择了“备考或学习需要”,有 51.2%的同学选择了“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有2.4%的同学选择了“掌

握一些实用技能 ,有12.2%的同学选择了“休闲娱乐”,有2.4%的同学选择了“其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是为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而阅读的,可见同学们对于阅读的目的还是很明确的。而提高文化修养也是打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很多同学也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而很少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掌握实用性技能,毕竟经验性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去试验,与体会的。

4.从阅读方式来看

1)我校61%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手机等网上浏览也是重要的阅读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2.4%左右的学生将书店购买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2)在选择什么样的刊物阅读这一问题上,34.4%的学生选择传统书籍,有46.9%的学生选择电子数字书籍,有18.7%的学生觉得无所谓。从这可以看出电子数字书籍已经以方便快捷的优势逐渐赶超甚至超过传统的纸质读物的重要地位,当然很多学生认为哪种都可以无所谓。学生对电子书籍的选择最多,可见,现代媒体对于生活的影响。电子读物也可以看出电子类读物已开始进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中。

5.从阅读障碍问题看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迫,忙于学业或其他社团同活动,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没有空余的时间,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大学生活是忙碌而又新鲜的,许多刚进校的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有无比的困惑于迷茫。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除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其他都一无所知。这是由于不少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并没有从中学被动的、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他们把读书当成是专业学习之外的‘课外’的事情,缺乏阅读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读书因此具有了盲目性和功利性。还有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想读的书图书馆没有,书本的价格比较昂贵,许多学生望而止步,承担不了这么昂贵的书费,因此也减少了阅读量。阅读是一种需要经年累月,日积月累慢慢积累起来的的行为活动,只有坚持不懈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充满思考,才会在阅读上达到一定高度。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教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阶段及其成果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教学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丰富,意蕴深刻,博大精深

(二)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规定和理解

1、从它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三)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使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供了强烈要求

(二)马恩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恩的革命实践

2、马恩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恩的社会主义理论

2、苏俄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3、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

1、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所决定

2、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

3、由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所决定

(三)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实是求是

1、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集中反映

2、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3、这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1)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正确方向

(2)正确把握社会生活,为我们的行动提供指南 (3)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人才资源的思想素质支撑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1)在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 (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力求坚持和发展相统一,反对虚无主义和教条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

1、思想上的自觉

2、文化上的自省

3、行动上的自勉

第一章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辨证法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社会生活本质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要点 ●世界的物质性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辨证统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

1、世界观和哲学

2、

2、哲学基本问题

(二)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

1、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2、

2、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对哲学基本概念的规定和把握 (1) (2)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是对世界统一性的最高概括

3、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辨证法的统一,科学把握了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

(4)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三)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根本状态,是相对的

3、

3、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4、

4、运动、时空都统一于物质,以物质为存在基础

5、

5、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体现着其物质性 (1)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 (2)人们谋取生活资料的活动虽有意识指导,但归根结底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物质活动 (3)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基本特征

3、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为三类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是以实践为根本存在方式和标志的

(1)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并形成了人类的特有本质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立统一的中介和基础

2、人类社会生活从本质上说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辨证法的总特征

(一)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

1、联系及其特点 (1) (2)

2、

2、以普遍联系的原理认识把握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二)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

1、联系构成运动,运动体现着联系

2、

2、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

性 (2) (2)发展是一个过程,事物是在过程中实(1)新事物旧事物以及新事物的不可战胜(1)联系的概念

(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现发展,在发展中延续进程

3、

3、以不断发展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存在和延续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揭示事物联系与发展一系列规律和范畴的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它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它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系及他们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3)矛盾双方又对立又同一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发展 Ⅰ.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Ⅱ.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善于运用矛盾对立统一原则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各有特点,不同阶段各有特点,不同矛盾及其不同方面各有特点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辨证关系(共性与个性之间的辨证关系)

(4)矛盾普遍性特殊性之间的绝对与相对、共性与个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5)矛盾普遍性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方法论

(二)质量互变规律

1、任何事物都存在质、量、度的规定性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量变及其相互关系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因素 (1)肯定与否定及其相互关系

(2)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自我否定,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扬弃的实质

(3)以辨证否定观来认识和分析事物,指导实践

2、事物辨证发展过程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周期回复性和前进上升性

3、任何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原理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指导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辨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就在于它正确地概括和总结了世界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普遍原理,能为科学认识和有效实践提供原则性方向性的指导

(三)辨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辨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同一等

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体现和丰富了辨证思维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二)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作用

1、目的计划性

2、能动创造性

3、实践指导性

4、调控引领性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正确把握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必须客观规律,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2)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以实践作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 (3)充分认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还必须依赖于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3、社会历史的必然趋向和主体选择的作用 (1)认识和遵循历史的必然性

(2)充分利用历史发展中的机遇和具体条件

第章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实践就是主体作用于客体,使客体得到改造从而符合主

2、认识是在主体作用于客体过程中客体又作用于主体使主体得到完善的反映活动

3、主体就是具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客体就是实践和认识所指向的对象

5、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然后是在这一基础上的认识和被认识

6、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是作为主体的人所使用的工具

(二)实践在认识中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2、实实践践

产为

生认

了识

认提

识供

的了

需可

要 能

3、实践使认识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反映论

(二)辩证唯物论和旧(机械)唯物论对认识的不同回答:直观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

1、直观反映论的特点:直观性和被动性 缺陷:离开实践和不懂辩证法

2、能动反映论的特点:辩证性和能动性 优点:引入实三(践、一认)和识

运运从

动实

用的践

辩基到本证规认

法 律 识

1、感性认识及其特点和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及其特点和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与割裂二者关系的经验论和唯理论

4、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勇于实践,善于思考

5、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双重作用:积极和消极

(二)从认识到实践

1、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更有意义或更重要的飞跃

(1)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理论只有指导实践回到实践并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2)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认识只有运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是否与客观事物及

2、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 (1)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423))经)方过为法一群要定

的众具

体中所、介

环掌正

节 握 确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是认识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2、认识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1)具体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使认识不可能一下子完

(2)物质世界发展的无限性使认识不可能在某一时段

3、主观客观的统一和认识实践的统一只能是具体的历史的,左的和右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第二节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相对性

12、一真真)理理

真的的

理内标

的容准

是是客客客

观观观

性 的 的

3、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即认识与客观事(物二及)其真

规理

律的

相绝

符对

合性

相相

一对

致 性

1、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的绝对性和无限性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具体性的相对性和有限性的相对性

3、真理相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1)

2相)

渗相

相互

互转

含 化

(3)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关系与人的思维认识能力的(至上三性)

至真

上理性

密的

切谬联

系 误

1、真理与谬误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与客观是否相一致相符合

2、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对立统一 (1)对立

(2)统一:相比较而存在,相作用而发展,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3、勇于坚持真理,善于发现真理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本性和实践特点决定

1、真理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

2、实践特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具有直接现实性。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确定性:唯一性、定然性

2、不确定性:具体性、历史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以主客体关系为对象,依主体特点而转移,与知识水平、结构密切相关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评价的功能:对实践的激励、制约和导向

2、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弘扬真、善、美,抛却假、恶、丑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辨证统一

1、成功的实践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

2、价值和真理相互依存:真理具有价值,价值决定于真理

3、真理和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论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和能力。 ★教学要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统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形态发展一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二)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1、

1、社会存在及其内容

2、

2、社会意识及其内容

3、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运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体现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绝对依赖性 (2) (2)社会意识又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形式和规律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体现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Ⅰ.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Ⅱ.社会意识内部的各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性 Ⅲ.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Ⅳ.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性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一)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及其特点,结构或构成要素

2、生产关系及其特点、构成内容

3、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历史上生产关系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公有制生产关系和私有制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辨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表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社会基本运动规律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社会基本运动规律的方法论意义:理解历史发展,指导社会改革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和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

2、上层建筑以及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核心国家政权和和国体政体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形态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基础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必然联系表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社会基本运动规律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社会基本运动规律的方法论意义:理解历史发展,指导社会改革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必然性是指更替顺序的常规性

2、历史选择性是指在特定条件和境况中更替方式的不同采用

3、必然性与选择性的统一:因势利导,把握机遇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社会现象

1、

2、

1、阶级的内含和产生

2、阶级斗争是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的内含和根源)

(二)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的发展的直接动力

1、

2、

1、社会形态的更替

2、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渐变)过程

3、

3、阶级斗争的推动作用的历史制约性:正确评价阶级斗争的作用

(三)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

1、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

2、

2、阶级分析方法的核心就是社会经济利益分析

3、

3、阶级分析方法的意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线索,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和行动的主要依据

三、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1、

1、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2、

2、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对阶级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3、

3、社会革命的根

推荐专题: 关于马克思的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