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生恋爱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生恋爱调查报告》。
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踩着影子互相追逐灿烂,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女喊着闹着互相追逐快乐,我们知道,这是属于青少年时期的特权。本是在校园里单纯的寻求友谊,渴望知识的年龄,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心里开始有了波澜,有了涟漪,于是早恋的种子悄悄的在校园里萌发。70后的校园爱情,是暗藏在心底“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80后的校园爱情,是“欲与天空试比高”的蠢蠢欲动。90后的`校园爱情,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勇敢表露。早恋问题自古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学生之首任是学习,因而,早恋问题从来就被学生,老师,家长所“津津乐道”,而早恋问题在高中生中比较显著。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就调查了这个问题。就这一问题在同学中展开了调查访问。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目前的情感状况。
2、找出学生早恋的原因。
3、找出解决早恋问题的方法。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是对毕节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方式,并在重点班选出
几名同学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
在被采访的100名学生中,有15个人正处于"恋爱期",占总数的15%,有8个人的人曾经谈过,占总数的8%,也就是说,在高中学习期间,尝试过恋爱的同学,占到了23%。
而对于"赞不赞同高中生谈恋爱"这个问题,大家也有不同的看法,在被采访的100名同学,竟然有43个人赞同高中生谈恋爱,占43%,不赞同高中生谈恋爱的有25个人,占25%。还有剩下的一部分同学保持中立,占22%。
而对于“中学生早恋对学习有影响吗?”这个问题,大家各执己见,在被调查的100名同学当中,有68%的同学认为早恋对学习有影响,32%的认为早恋对学生没影响。
个性的鲜明与张扬是90和00后的特点,他们对待感情或者看待感情不再遮遮掩掩,爱情那层薄纱早被撕破,所以学生对待这样的问题,大胆而从容。大胆支持的同学,主要也有两点理由 :
1、谈恋爱两个人可以互帮互助,确定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一起进步,比一个人学习多了许多动力和乐趣。
2、大家觉得高中的时候,感情很单纯,很真诚,很淳朴,求之不得。如果有了感情,也不会因为学习而放弃,因为“弃之可惜”。
3、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上较为孤独,谈恋爱多了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
4、当代高中生都面临高考,而在现在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习的压力可想而知,往往会令人有在重负下坚持不住,而陷入对生活对学习对人生前途的迷茫,失去信心,而这些烦恼又不好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说,这些同学认为自己寂寞,孤独,没有人可以交流,沟通,所以认为早恋是一种不错的与人接触的方式。
我们对适度和理性的大学恋爱是理解和祝福的,但我们仍要提醒热恋中或已经迷失的同学们:大学是装载我们人生“知识之手”的黄金时期,是决定我们未来发展的关键阶段,学习和恋爱是大学生的任务。学习之外,恋爱亦是热门话题之一。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特此对本大学生的基本恋爱进行了调查,有了3种看法。
第一种 大学生不说等什么时候?等30好几谈啊?现在连小学生都开始谈了,到大学生的时候说不定都结婚了,还等什么啊!想单身一辈子啊?
第二种 顺其自然,遇到合适的就谈:大学里谈的还比较单纯;大学时间里空余时间比较多;没成功也可以积累经验。
第三种 谈恋爱不是说该或不该,而是要不要的问题。
调查内容
1 你正在谈恋爱吗?
调查统计42%的同学正在谈恋爱,而58%的同学没有谈恋爱。其中22%的大一,36%的大二和42%的大三同学正在谈恋爱,说明很多人在大学谈恋爱,而且人数还不少。
2 你的初恋是什么时候?
调查发现有17%的同学16岁以下就开始谈恋爱了;初恋在17~18岁的同学占23%;19~20的占20%,加起来有60%的同学是早恋的,足以说明早恋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3 你选择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调查中“相貌好”占19.5%,“人品好”占14.6%,“和自己志趣相投”占26.8%,其它的占了2.4%,并且恰好理由都是“对他(她)好”。人品的好坏左右着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
4 你想在大学里谈恋爱或者你在大学里谈恋爱最初动机是什么?
调查发现10%同学是因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觉得自己没面子才开始谈恋爱的;30%的同学则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很多同学都是背景离乡来到这里求学,远离父母,即使想倾诉也不现实。所以只好向身边的朋友倾诉,此时爱情就将是生活中一个很好的依附。15%的同学是因为对方的追求激烈,不好意思拒绝;45%的同学是由于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
5 就大学生谈恋爱的影响,你怎么看?
调查表明55%的同学认为恋爱对自身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20%的同学认为学习生活更有动力,此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恋爱观,能正确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8%的同学认为只有“两人世界”,脱离群体;17%的同学认为影响了正常的同学交往。
6 你对恋爱的态度是什么?
调查发现63%选择的是“顺其自然”; 27%选择的是“共同努力,坚持到底”;10%选择的是“有了更好的换”,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7 如果恋爱失败时,你认为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意味着什么?
调查发现92%同学能正确面对失恋。其中有52%的同学认为可以以后的恋爱积累经验;13%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可以再找一个;14%的认为此可以理解,集中精力去学习。
个人感言
在我看来,爱情是一种过程,一种成长的过程。每个人或早或晚都回接触它。我们不应该通过一些流行的歌曲和优秀作品来理解爱情。高中时候父母关的很严,很多同学把美好的愿望留在心中,等到大学宽松时去实现。如果有人选择了爱情放弃了一切,这是不明智的选择,可能会把自己的大好前途给葬送。这就面临了一个问题――怎样处理好学习和爱情的关系很重要。我的原则是该爱的时候尽情的爱,该学习的时候认真的学习,不能因为别人爱情而埋没别人,在处理好人际关系上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要因为爱情而没了朋友,不要因为朋友没了爱情,所以对大学生来说处理好恋爱中的各种关系是对爱情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祝福,更是对未来人的祝福。
对于这我的意见是1 加强大学生的健康,科学的性知识教育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可通过利用板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卡拉OK,各种文体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可通过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 加强学生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调查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观,帮组同学更好的了解恋爱的本质,我们特地设计了这份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
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
调查时间:
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各年级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恋爱态度,恋爱对象的选择及恋爱对自身的影响,恋爱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调查步骤:
1.小组讨论,讨论选取哪个课题,理由和可行性,并选定此题。
2.通过书籍,网络,杂志查阅课题资料。
3.发现,提出,讨论存在的问题,并设计调查问卷。
4.发放问卷并收回统计。
5.筛选有效问卷,并统计结果,组员讨论。
6.细化,编写报告。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打印100份,收回91份。其中男生47份,女生44份。分别占总数的51.6%和48.4%。基本保证各年级都有人参加了此次调查,所以结果有一定的参考性。
恋爱现状
目前在大学生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如果你在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那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恋爱的大潮中去,但也有少数大学生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认为大学里仍然应该以学业为重。
调查中发现,在我们的问卷中“你正在恋爱吗”这一问题“是”的占40.7%,“否”的占59.3%,“是”的人中,大一占27.0%,大二占37.8%,大三占35.2% 。因此,对于大学生恋爱现状,可以用“三化”来概括。
1.普及化,大众化。在当今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在校园里看到大学生成双成对,旁若无人地卿卿我我已不再是稀罕事,有人形容这是一股"恋爱热",也有人说这是一股"恋爱风",不管怎么说,都不为过。因为,大学生谈恋爱是毋庸置疑的。
2.低龄化。大学生谈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级学生,是所谓"学业.爱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却恋爱先行,有些人的观点是“进校后的首要任务是抓紧时间谈恋爱,否则优秀的则被他人抢先一步,就轮不到我了。他们有的刚进大学校门就走进了恋爱圈。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很多大一同学已经步入了爱河。他们或是高中就谈了恋爱,或是刚进入大学不久,就告别了单身。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之前一年纪学生恋爱人数只有5%?而现在已达15%左右。所以大学生恋爱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3.公开化。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不论对男生抑或是女生来说,大学生恋爱已不再只是心中的“悄悄话”,更加不是不可触及的禁区。过去,大学生谈恋爱很讲究东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恋爱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在本次调查中,97%的大学生表示并不反对大学生恋爱。较过去,当代大学生已经有了更为开放的恋爱观念。
恋爱动机与恋爱对象的选择
在“你选择男(女)朋友的主要要求是什么?”这一问题,统计结果如下:“相貌好”仅占16.5%,“人品好”占34.1%,“能力好”占6.6%,“和自己志趣相投”占28.6%,“其他”占14.2%。在校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在恋爱中,常显露出其不成熟性,但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恋爱选择因素总体上还是健康的。他们更加注重对方的人品,能力,而不是相貌,金钱,这些外在的东西。当大学生情侣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担当家庭责任的现实问题直接摆在面前时,理想化的爱情能否维持还很难预测。但就目前而看,大学生基本拥有正确的恋爱观。
在“你想在大学里谈恋爱或您在大学里谈恋爱最初先机是什么?”这一问题中,有些大学生恋爱存在一定的而盲目性。选择“看到大家都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觉得自己单身没面子”占4.4%,“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占15.4%,“对方追求激烈,自己不好意思拒绝”占13.2%。不难看出,在恋爱动机上,有些大学生对此并没有很清晰的目的。种种迹象表明,有些在校大学生恋爱似乎是一种时髦,只是一种对恋爱情结的满足。也有一些同学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
上大学生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内心比较空虚和孤独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个可以停自己倾诉的朋友。
还有一些同学则发表了他们的看法,有的认为是缘分到了,该谈恋爱了,也有的认为恋爱能产生内驱力,,还有的认为反正迟早都要谈到,大学里的同学更谈的来一些。这说明我校有些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方面是不太健康的。经过我们的分析,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大学生仍然处于心理成长时期,自尊心过强,在与同学交往中不轻易向他人敞开心扉,形成心理闭锁;二是因为不少人考入大学后失去明确的奋斗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感到生活乏味。在这种前提下产生的爱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冲动性,一旦日后寂寞感等感觉消失,“爱情“会随之结束,这势必给自己,同时也给对方带来痛苦与不幸。其中“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占50.5% 。
恋爱态度
调查表明,有36.3%的同学认为大学恋爱是正常现象,29.7%的同学认为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比较以自我为中心。23.1%的同学支持大学生谈恋爱,36.3%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完全是正常现象。10.9%的同学的回答是对此类问题没有想过。
“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们的恋爱未来式什么”,对于这一问题,有21.9%选择的是“两人一起考研或找工作,直到走向婚姻”,33.0%选择的是“尽量朝同一个目标奋斗”,选择“未来有太多变数”的有27.5%,14.3%的同学是只看到了眼前的认为管不了那么多,现在快乐第一,管不了以后。也有3.3%的同学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并不相信大学里存在不求回报的纯洁的爱情,也有些人对这个问题表示不清楚,存在很大的怀疑。可能正因为如此,导致大学生恋爱随意性大,在校期间成功率低。每年的五六月份,是毕业的季节,也是分手的季节。大学里谈恋爱到底会不会有结果呢?调查结果表明,有4.3%的同学都认为在大学里不能成功。认为最后能发展成为结婚对象的占了27.5%,也有的同学认为成功率很小。38.5%认为成功率为一半。
恋爱与学业
对于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看法众多。调查表明,48.4%的同学认为恋爱对自身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27.4%的同学认为学习生活更有动力,此类同学大多数对爱情有着很大的向往。当然,也有14.3%的人认为谈恋爱分散精力,影响学习。其中5.5%的同学认为只有“两人”世界,脱离集体。4.4%的同学认为影响了正常的同学交往。
“就业时你有可能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必须在恋人与工作中选择你会”,调查结果表明,在对待工作与爱情上,25.3%的同学认为“以工作为重,终止爱情”。31.9%的人认为会“以爱情为重,牺牲工作”,说明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理智的对待爱情。26.4%的人认为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此外还有16.4%的同学认为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即使发生了也会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以到达爱情和事业兼顾的。对于事业与爱情该如何选择这个问题显示了大学生恋爱面临的`问题具有广泛性.繁杂性等特点。这个问题极易导致恋爱失败,因此,处理好学业和恋爱的关系十分重要。
调查发现,当恋爱失败时,有64.8%的同学能正确面对失恋,其中56%的同学认为可以为以后的恋爱积累经验,8.8%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可以再找一个。8.8%的人认为从此可以解脱,集中精神去学习。有的人在经历失恋后在学习上往往会有很大的进步,就是失恋的效果。有的人害怕失恋,怕自己的恋爱失败,怕失去已得到的东西,这样的同学在调查中占了12.1%。他们认为失恋后生活没有意义,学习没有动力,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更不应该是一个大学生应该拥有的。作为大学生,应该理智地对待学业与爱情,而不是一旦失恋,便没有了全世界,甚至感到无法自拔。
概括总结
恋爱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正确对待爱情,该爱的时候尽情的爱,该学习的时候认真的学习,不能因为爱情耽误自己耽误别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和事业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和工作,更好地面对生活。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我国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但是,关心中学生成长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当今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现今的的生活状态及未来发展的教育,学校有必要更有可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作为一名新课改指引下的新型班主任应该具有发现和观察学生心理动态的能力,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这样才能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妥善的处理。
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各个国家的教育工作着都必然要思考怎样在新的形势下办教育。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中学生在教育者的心目中历来被重视,社会的发展依靠他们成人后的才智发挥,他们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时代的主宰,培养合格的中学毕业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故而,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倾其心血,人们对中学生投入的最多,期望也最大。学校如此,家庭如此,全社会亦如此。
但是大力重视中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十分令人担心。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窑淮初中学生
2、调查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和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结果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在学校,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在咨询中不少学生倾说“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我自认为我学习是努力的,但中期考试又是班上的尾巴,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由于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到最后“没有人愿和我一起做操”。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搞僵关系。
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拿家长和有些老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的期望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智力不高”,“自己老是失败,考大学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灰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 败“老觉得自己
4、早恋问题的困扰。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三、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
教育者在施教的全过程中,仅以为“授业”,“解惑”方能让学生有知有识,于是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惟此而已,对那些“不违章守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有些行为让人看不下去,容忍不了。为师者单以次为凭,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社会情况出现障碍,学生中胆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们,无论教育着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
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
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出现顺从教育者为“优”,反之则认为“差”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把教育和权力以及力量结缘。
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把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生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族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中学生阶段不少学生对家长采取的能骗就骗,能瞒就瞒,结果是受害的是学生,心灵情感必然不健康。
3、社会环境污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教育的误导,使少年儿童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其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易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另外,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但现实中,班主任大多数缺少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还不能胜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班主任人人能胜任这项工作,这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据调查某校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湖北某县有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所以,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物,出售香烟及不合法药品,开放“三室一厅”等等。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1前言
随着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大学生必然要面临爱情这一永恒的课题。而刚迈入大学校园的90后,他们的爱情观备受大众关注。他们对爱情持的态度千奇百态,他们的爱情观是否正确呢?为了了解90后在校大学生的爱情观,也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看待爱情,正确地处理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以健康正确的态度对待已经来到或即将来到的爱情,我们做了此次调查。
2调查方案
2、1调查目的
了解90后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的爱情观,纠正他们爱情观中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对爱情持正确健康的态度。
2、2调查对象
90后的在校大学生
2、3调查时间
20xx年12月8日至20xx年12月15日
2、4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参考前人的研究及调查问卷,自编成90后大学生爱情观问卷。问卷内容涉及90后在校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择偶标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的看法和对待失恋的态度等四方面,共16个问题。通过互联网在“问卷星”网站发布问卷,对浏览此网站的90后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数为163,有效问卷59份,完成率为36。2%。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恋爱情况与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30。5%的同学正在谈恋爱,而在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上,66。1%的同学认为这是正常现象,10。2%的同学对此表示支持。这表明大部分同学对大学生谈恋爱是持较肯定的态度。另外有23。7%的同学认为恋爱是自己的事,自己理,这也显示了90后这年轻的一代喜欢独立自主的个性。
3、2选择对象的标准
当问及择偶条件时,均有61%的同学看重思想品德和感情共鸣,32。2%的同学看重学识才干。这表明,大部分90后同学是以感情基础为交往前提的,而且他们也比较看重对方的内在和文化素养。他们选择交往对象的标准也与社会认可的择偶标准基本吻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传统的择偶观对大学生选择对象的影响。
对分别对男女生的择偶标准进行考察时,我们发现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都喜欢较体贴的异性。调查结果是50。8%的女生心中理想的男性的伴侣是关怀体贴的男生,而64。4%的男生心中理想的女性的伴侣是温柔体贴的女生。这体现了90后同学渴望关爱,希望他人体贴爱护自己的心理。
此外,在大部分的女生心中,除了关怀体贴,理想伴侣的性格还有活泼健谈、稳重成熟和风趣幽默,而内敛沉默则不太被她们喜欢。可以看出,90后的女大学生比较喜欢活泼外向的异性,比较注重与人交流方面的性格,如健谈、风趣幽默,而对内向内敛的异性则不太喜欢,这体现了90后活泼、热情、喜欢交友、与人交谈的性格。
而在大部分的男生心中,除了温柔体贴,理想伴侣的性格还有活泼大方、独立性强、个性鲜明,而千依百顺、沉默保守则不太被她们喜欢。可以看出,与女生的喜好类似,男生对不喜言谈、沉默的异性不太喜欢。这表明,喜欢活泼外向的人,喜欢与人交谈是90后的共性。特别地,90后男大学生偏向于喜欢独立性强、个性鲜明的女生,而千依百顺、守旧保守的异性不是他们心中的理想伴侣。这又与90后喜欢独立、张扬个性的特点吻合。
3、3恋爱动机
在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上,54。2%的同学认为是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只有40。7%同学认为是发自真心的和很认真,准备将来结婚的。这表明在大学生恋爱的初衷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只是把对方当作弥补空虚的人,这也反映了90后在校孤独寂寞的心理,他们希望能有另一半跟自己消磨无聊的时光。
3、4恋爱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经统计,在恋爱与与学习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4。2%的同学认为二者同等重要,而且高达86。4%的同学认为恋爱跟学习可以共同发展,这表明在90后大学生心中,爱情的地位日渐重要,趋向于他们的首要任务――学习的地位,目前大部分同学是希望学业与爱情同时兼顾的。
在谈恋爱对自身的影响上,71。2%的同学认为是因人而异。同学们认为爱情对每个大学生的影响是不相同的,这表明90后大学生对关于爱情的影响不太明确。
如果要在恋人与工作之间做出选择,28。8%的同学会以工作为重,终止爱情,25。4%的同学选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的选项。可见90后在校大学生在如何对待爱情与事业这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上是较模糊的。
3、5对待失恋
“在如果对方提出分手,你会怎么做”的问题上,69。5%的同学选择了“坦然面对”的做法,28。8%的同学认为会伤心欲绝,但也只好接受。可喜的是,没有同学选择报复对方的做法。对待失恋时,大部分同学的看法这是经验的积累。而且分手后,86。5%的同学认为还可以和对方做一般朋友,甚至好朋友。这表明,90后大学生在面对与恋人分手这个问题上,心态是良好的,想法和做法都比较理智,不会像舆论普遍认为那样,他们会因和恋人分手或失恋而做出过激行为。
4结论
4、190后大学生爱情观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1)择偶注重感情和内涵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谈恋爱看重的是感情共鸣、品德和学识,而不是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因素。这表明,90后大学生对爱情的理解已经进入深层,选择对象的标准进入较高层次,并不像舆论普遍认为她他们盲目恋爱,择偶标准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而且被认为是活泼外向、喜欢张扬个性的一代的90后,他们喜欢的也是活泼、健谈、个性鲜明的异性。
(2)因为寂寞而恋爱,恋爱没有将来
在此次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因为一个人孤单,想弥补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这是90后大学生典型的孤独心理。大部分同学是远离父母,孤身到外地读书的'。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大学里太寂寞,因此想寻找另一半来陪自己消磨时光,寻求短暂的快乐。此外,认真对待大学里的爱情,把对方当作将来结婚的对象的学生只有很少数,他们大多没有考虑将来,这也反映了90后大学生抱着“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管爱情后果的错误爱情观,这是对他人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3)对于爱情与学业事业的认识模糊
调查数据的显示,90后大学生把爱情看得比较重要,他们认为爱情与学习同等重要,希望爱情与学业二者兼顾。可是有的时候,这是不能实现的。当问及在工作和恋爱之间如何选择时,他们大多给出了“不知道怎么做”这一模糊的答案,证明90后大学生对爱情与事业的问题上的认识是较模糊的,当面对这个艰难的选择时,他们将不知所措。
(4)理智对待失恋
90后大学生对待失恋的态度基本上是理智、冷静的。除了少数同学会伤心欲绝和不愿接受现实,对对方死缠烂打,绝不放手,大部分大学生则在失恋后都坦然的心态面对,把失恋当作是爱情经验的积累,当作是人生的一种特殊体验,完善自我,以便更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和爱情。
4、2引导90后大学生正确看待爱情的对策
(1)鼓励大学生在校多参加社团活动、集体活动,多认识朋友,这样便不会常常感到孤独空虚,盲目地恋爱,把恋爱当作弥补空虚的工具。
(2)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明确自己当前的主要任务,以学业为重,在大学校园这个美好的环境里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理智地对待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3)在高校开设有关爱情婚姻的课程。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在校大学生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大学生到底应不应该恋爱?作为大学生,他们的爱情观有时怎样?他们对大学校园里的恋爱行为又怎么看待呢?就此,我对我校的大学生恋爱现象展开调查,了解了大学生的恋爱观和恋爱行为。
(一)大学生恋爱人数的抽样调查
针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我抽取了各个系各个年级的某些班级进行了抽样调查,从抽样调查中全面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恋爱情况。从简考虑,我做了以下表格,直观明了的对我校学生的恋爱情况进行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女生恋爱比例基本比男生高,而从大一到大三,恋爱比例逐渐上升,基本上有增无减,有些系部,大三恋爱女生比例一度高达78%,男生也达75%。但在大一,男生谈恋爱的比例很低,在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女生之所以恋爱比率之所以比男生高,还是与传统观念有关,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还是无法接受姐弟恋,因此,学长们可以找大一女生当女朋友,而学姐们却很少找大一学弟,尽管有可能大一男生比大二女生大,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还是束缚了当代大学生的择偶观。
(二)、大学生恋爱观及恋爱行为调查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中说过:“大学一定要谈恋爱,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否则大学生活就是一片灰白。”大学生是否应该谈恋爱,一直是个争执不休的主题,从俞敏洪老师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的恋爱是必不可少的,爱情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它可以让我们互相促进,失恋则可以锻炼我们面对失败的勇气及态度。但是,恋爱观和恋爱行为约束着恋爱的效力,它或许可以成就人,也可以让人深陷其中,自甘堕落。
以下是我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句子:
1、若相爱,请深爱;若不爱,请离开。
2、不是不想爱,不是不敢爱,而是害怕受伤害。
3、如果真心喜欢一个人就应该做他(她)的朋友,因为友情比爱情更长久。
4、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
5、宁愿笑着流泪,也不要哭着说后悔。
下面是我们调查问卷的一部分。
据问卷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谈恋爱都是因为寂寞,而他们也认为到最后终究会分手,俞敏洪也说过,他们班(北大英语系)谈恋爱的十几对,到毕业只剩下两对,而最后结婚的只有一对。或者因为自身的情感因素,或者因为经济或家庭因素,或者是因为毕业后的工作去向不同,总之,八成的大学生恋人到最后都会分手。当然,恋爱是恋爱,家庭是家庭,他们一开始就做好了分手的打算,恋爱是两个人在一起快乐就行,而涉及到柴米油盐,矛盾就会慢慢暴露。
从问卷结果看,有很多大学生,特别是大一的,异地恋比较多,对象一般是高中同学,或者高中时就在一起了,或者各奔东西了才发现已经互相有了好感。异地恋是大学生恋爱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照样一个人上课下课,一个人吃饭上图书馆,一个人在校园闲逛是看着其他情侣而想着远方的他(她),但是他们有精神寄托,每天打电话发短信,也似乎很幸福。有人说距离产生美,因为距离,他们少了日常的摩擦和争吵,这种情侣或许比本校的那些情侣们感情更稳定,但是,如果长时间不见面,感情便会慢慢变淡,所以,他们隔几个月会见一次面,这样,他们的消费就比其他人高了。“我就认定他了,虽然我从北方来这求学,他在北方,但我相信他不会背叛我,他很疼我,每晚都给我打电话,我们每年寒暑假也能见上面。”我校的某王同学受访时如是说。可见,那些异地恋人对对方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更多的还是最后面临分手。
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一直是另学校头疼的一个问题。很多大学生在公共场合搂搂抱抱,在食堂互相喂饭,晚上打电话到半夜,就连图书馆也成了他们谈情说爱的基地。校园里,随处可见拉拉扯扯的情侣,尤其到了晚上,田径场简直成了情侣们的专属集中地,他们眼中似乎没有他人,只有对方,他们都互不干涉,与其他人自动拉开一定距离。为此,学校成立了“文明恋爱督查队”,但成果不甚明显,一是只限于白天,他们不影响其他同学就行;而是督队员们也是学生,他们不好意思去制止。很多大学生根本就把恋爱当成大学的全部内容,有对象的沉溺其中,没对象的到处寻寻觅觅,甚至有人说:“花了那么多钱来上学,就算没学到东西,弄个媳妇回去也好。”当然,也有理智恋爱的,他们或为了考研,或为了其他,有着共同的.目标,互相鼓励,互相促进。
据我们了解,很多家长都会在生活费意外给大学生们额外的“恋爱经费”,除了请对方吃饭、约会游玩、送礼外,新兴的情侣市场的生意也 近些年,渐渐地出现了一个新的大学生群体――试婚一族。他们在校外租房子同居,花大价钱去拍婚纱照提前体验婚礼的乐趣。他们花着父母的血汗钱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们美名其曰提前适应婚姻生活,然后发现矛盾越来越多,赶紧分手,还庆幸自己明智的试婚,不然真的结婚了就惨了。覃彪喜先生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书中也提到这点,他说他们学校就有很多同居学生,即使没同居,也大部分都发生过关系了,他幽默地说,在我国某重点高校,有个省园,原本是要同学们再此反省日本人侵略中国的历史,但这里却成了“野猪林”,学生们夜夜笙歌,在用行动养育下一代来反省日本罪行。当然,这毫不夸张,据此可知,我国很多大学都有这种情况,甚至有些大学在校园各处设有自动售套机。而英国有条法律甚至规定给包情人的大学生予以生活补助,听起来很滑稽,也让我们十分想不通。很遗憾,我们没能采访到试婚一族,就算能找到受访者人家也不愿透露,只能从别处了解情况,因此了解甚少。但据我们了解,我们学校的“试婚一族”也不在少数。
我不知道“试婚一族”到底是好还是坏,但我们小组认为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百害而无一益,不仅在经济上耗费打,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害。经常听说某高校有为情自杀案件发生,这听来让人毛骨悚然,这就是恋爱没有处理好的典型后果。
对大学生恋爱观及恋爱行为的看法和建议。
大学生谈恋爱无可厚非,但必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做到文明恋爱。大学生刚刚步入成年,心智还不太成熟,对很多事的是非还辨别不清,不可过早的陷入男女关系中,万一出现意外,不是我们这个年龄和这种情况下所能承担的。我们毕竟还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我们不必过早地担心结婚生子,而是应学习一些能适应社会的本领技能,为毕业后找工作做准备。大学生不能为了恋爱而恋爱,不能为了寂寞或要面子而随便找个对象,我们要为自己所做的选择负责,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恋爱必须谨慎,不要随随便便,不要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尽量找个志同道合的对象,互相勉励,互相促进,如果找不到,那就一切随缘,努力学习,不要看着人家而眼红,而寻寻觅觅,等你有了出息,不怕找不到老婆或嫁不了一个好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