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调查报告题目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调查报告题目大全》。
前言:
校园网络贷款是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消费等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20xx 年以来,此类平台呈爆发式增长,在大学校园里,各种校园贷的广告无处不见。收入有限却充满消费欲的大学生群体成了业内争夺的阵地,他们直言“大学生的分期消费市场潜力大、利润厚”,目前行业正处在野蛮生长期。然而由于政府对网络贷款缺乏管理制度,监管力度不够,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着无经营许可、利息过高、涉嫌诈骗、泄露个人信息等各种乱象。再加上学生的自制力不足,往往在购买欲的推动下欠下一笔又一笔贷款。之前网上有一则新闻,河南郑州某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几十万的网络贷款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引起的一个极端案例。
我们就这一问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校园网络贷款的问卷调查,希望能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的认识和看法。此次问卷调查一共收集到了153组数据,其中男生占55.84%,女生占44.16%,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可以代表真实数据比。主要调查对象为大二在校学生,作为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的主要消费群体,其数据足以代表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真实情况。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的基本看法,并提出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问卷发放较少,在反映问题中难免有失偏颇。
关键词:网络贷款自杀欺骗分析建议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
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
20xx年12月底,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确定网贷行业监管总体原则是以市场自律为主,行政监管为辅。对P2P取消了准入门槛监管,转而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明确网贷机构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提供担保或承诺保本保息等十二项禁止性行为。十二项禁止性行为如下:
(一)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融资; (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三)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四)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五)发放贷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七)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
(八)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推介、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九)故意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十)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十一)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
(十二)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P2P小额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由具有资质的网络信贷公司(第三方公司、网站)作为中介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易实现的网络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平台撮合成交,在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这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但是近年,校园贷款导致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如校园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几十万的网络贷款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就此,我们将就大学生对于校园网络贷款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正文及结果见附件。并依据此调查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可以给当今大学生贷款提出实质性建议,减少大学生因为校园贷款自杀事件。
二、调查方法
我们计划于网络发出问卷调查,并鼓励身边同学进行阅读填写,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现今大学生小雨网络贷款情况,并依次给出建议。
三、调查实施
本次调查历时16天,大致情况安排如下:
⒈5月1日小组开会讨论,得出调查主题为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并安排小组成员分工。
⒉5月2日小组开始撰写问卷调查,于5月5日结束。期间开了一次会讨论问卷调查,各小组成员开始搜集资料并汇总。
⒊5月5日开始搜集问卷调查数据,此次一共搜集了4天,于5月9日停止搜集,一共搜集到了159份调查数据。
⒋5月10日开始分工写调查报告和PPT,小组成员相互帮助,最终完善调查报告和PPT。
⒌5月13日小组再次开会,根据已完成的调查报告和PPT,讨论调查报告和PPT细节,完善调查报告和PPT。5月15日完成调查报告,5月16日完成PPT。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可以维持生活,难以痛快消费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生活费情况如图1,生活费主要来源如图2,结果显示,近7成学生的生活费在800-1500元之间,其中在800-1200元之间的学生占了50.99%,并且94.04%的同学生活费来自于自己的父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同时,伴随着大众媒介如网络信息、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电视节目等的发展与普及,媒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产生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媒介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正处于一种追求新鲜感的状态,他们喜欢追求时尚,通过自身的个性展示来引领时尚。在本次调查中,7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上大学以后比以前更重视时尚了,他们的穿着打扮、生活方式也逐渐时尚化。
一、时尚现象面面观
1、时尚消费
现在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已不再局限于是否吃饱穿暖,而是更多的关注于“吃出品位,穿出个性。”他们玩转流行音乐、熟知时尚杂志和电影、流连于各大贴吧和论坛??在时尚消费观的引导下,部分大学生非名牌不穿,非品牌美食不吃,并热衷于刷卡消费、提前消费。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服装上的消费支出已高于在学习用具上的消费,占全部总支出的20%―30%。为了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保持良好的形象,高档化妆品也逐渐出现在大学生生活圈子里。日益更新的数码产品也成为大学生的新宠,如电脑、手机、MP3、数码摄像设备等。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一位大三同学傅某,曾花费2300元购买了一台iPod touch,在衣着选购上,他也更倾向于品牌专卖店。他
对记者表示:“同学间的攀比虽然不明显,但暗地里还是会有所比较。”据《20xx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每年的平均消费额约为1万元,这个数字已经高出同期全国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
此外,随着银行网上服务系统的完善,大学生也更喜欢“宅”在宿舍里“淘宝”。“在网上买东西很方便,可选择性比较大,而且会比实体店便宜。”“网购达人”赵同学对记者说。
2、时尚休闲
调查显示,95%的大学生会在课余时间选择上网浏览信息、休闲娱乐。各家网站是“术业有专攻”,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的网络平台,如:QQ、大众点评、豆瓣、天涯、虾米网等,在庞大的“网民”群中,大学生占到很大的比例。他们会在博客中“晒”出自己的生活照、艺术照,或是发表一些自己的心情、随感;在论坛上针对某一社会话题或流行新趋向进行热烈的讨论;或者组队打游戏、团购等。网络交流的兴盛也孕育出很多网络词汇,如:濉⒏Α⒏≡啤⑸衤??
相较于电脑,大学生更依赖于用手机交流、上网,不少大学生拥有几部手机,以便用来和不同的人联系。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挥动拇指发送短信、浏览网页、阅读电子书的大学生,他们被人戏称为“拇指一族”。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有将近40%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外出旅游来放松心情。他们通常不会选择跟随旅游社出行,而是独自或与同学、
网上认识的“驴友”结伴而行。
3、时尚话题。
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使自己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经过记者的调查了解,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自习室内几乎天天座无虚席,部分考研的同学表示,读研一方面是为了使自己在就业过程中握有更多的筹码,另一方面当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时尚时,他们选择紧跟这一潮流。
而相对于那些家庭条件较优越的同学而言,大学本科毕业后不选择就业或考研,而是直接出国“镀金”。尽管在现实生活中,“海龟”,“海带”并不在少数,然而出国仍是永不落伍的时尚选择。
在业余生活中,随着剩男剩女群体的扩大从而火起来的一批诸如《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百合网、世纪佳缘等交友网站也成为大学生的时尚谈资。
二、大学时尚文化分析
校园时尚文化本身就“营养失衡”,对处在多元时尚文化包围之中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大学校园时尚文化的积极作用:校园时尚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因学习、生活带来的压力与苦闷,也增强了校园生活的.情调氛围;时尚节目永远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大部分大学生都想成为下一个时尚达人,从而使他们能紧跟时代潮流,张扬个性,使大学校园呈现勃勃生机。
校园时尚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内在的气
质。休闲阅读时,他们能学到比以前更深一层次的知识,精神境界自然“更上一层楼”;参加各种兴趣班,在充分利用空余时间的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的自我艺术修养。
校园时尚文化提高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网络、手机等电子设备,大学生能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听闻社会心声,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的快节奏,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校园时尚文化的消极影响:校园时尚文化使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趋于盲目的“流行化”,只顾追求外表的独特与新奇,追求感官的新鲜与刺激,追求物质欲望上的满足,而不注重内在素质的提高。过分的自我张扬,追求非主流,衣饰行为乖张荒诞,并非真正的时尚。
校园时尚文化使得传统的大学精英文化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对流行时尚的盲从,使得部分大学生对校园时尚文化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生活、娱乐层面。有人说,当代大学生正从思想先锋转化为时尚娱乐先锋。校园时尚语言中“给力”等后现代语言解构,如“悲催”一词的泛滥和“濉钡乃捣ǎ泶锪说贝笱谏缁峄肪尘绫湎碌囊恢帧昂笙执钡拿舾泻妥猿啊J鄙邢眩砻嫔鲜钦叛锔鲂浴⒆非笮鲁保翟蜓荼涑上飧鲂浴⒚ご映绷鞯母呦选⒊跋选⒎抢硇韵选
大学生在追求时尚文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热情、敏感和不甘人后,一方面表达了他们对个性的尊崇,对自主选择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他们对社会交流的渴望度与日俱增。成长于多元文化环境下的新一代大学生,对时尚文化的感受比一般人多,他们知道什么是符
新学期开学我们来到了新校园上学,新校园各方面的环境都非常好,来到这里上学,我非常高兴。可是,近来学校每天除了早晨,我们操场上就布满了塑料袋、零食袋。我觉得很奇怪,怎么早晨还是干净的校园,一到中午、下午的时候就变脏了呢?于是,我对校园环境污染进行了调查。
调查情况
我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有多少同学在学校小摊上买过零食和有多少同学没有在学校小摊上买过零食,调查如下:我一共调查了50名同学,其中买过零食的同学有10人,约占总数的20%;没有买过零食的同学有35名,约占总数的70%;还有那10%的同学是替同学买过零食。垃圾大多集中在操场、走廊、栏杆角落里,这些垃圾给校园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我又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了同学们在学校里对纸屑的态度,调查如下:我共调查了57名同学,其中有21名同学主动捡过纸屑,约占总数的'37%;有13人随地扔纸屑,约占总数的23%,还有40%的同学会把纸屑踢到别的同学那儿。这些现象也是校园污染的主要原因。
接着,我又调查了校门口那些小商小贩出摊的时间和收摊的时间以及小摊的数量。小摊一般都是在早上约7点15分就来到学校门口,共有5家;然后中午约12点30分的时候就收摊,在下午1点20分左右又来到学校门口,约下午6点收摊。而且我发现有很多同学都是在上学前和小摊摊主预订好要买的东西,然后放学后便一窝蜂地跑过去买。
问题
1、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不允许同学们到小摊前买零食的,可是那"诱人"的小零食让同学们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继续买那里的零食。
2、有些同学环保意识差,把垃圾随手丢弃在走廊、操场等公共场合。
结论
校园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1、零食非常便宜,导致同学们去买。
2、包装袋很漂亮,而且食品的名字也很好听,让许多同学禁不住去买。
3、零食的味道很"香",所以有些同学闻到后便控制不住自己去买。
4、同学们不会合理利用零花钱,把很多零花钱都用在了买零食上。
5、同学们经常从本上撕纸张,折成飞机,在教室里满屋子飞,然后随手丢在教室里。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校园环境的污染,大多是同学们自身造成的,同时与小商小贩有很大关系,使得校园环境变得越来越差。而且有的同学因为吃了这些不卫生的小零食,引发肠胃等疾病,不但自己难受,而且耽误功课,得不偿失。
建议
学校与城市管理部门应加强合作,坚决制止小商小贩口在学校门前摆摊、卖零食;同时倡导同学们要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坚决抵制乱丢纸屑、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共同爱护我们的校园,让我们的校园变得越来越漂亮。
推荐专题: 学校安全教育活动总结 学校网络安全自查报告 学校调查报告题目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