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阅读情况调查报告(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阅读情况调查报告(范文6篇)》。
1、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发现:学生家中拥有绘本的数量平均在4――8本(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幼儿园时期购买的绘本)。针对这一点,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根据孩子现有年龄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推荐了5本比较适合孩子阅读的绘本,以引导他们在平时阅读,并挑选其中的一本,作为绘本与语文教材结合的工具,以便更好的开展课题工作;
2、当读到自己喜欢的绘本时,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过了就过了,没放在心上。针对这一点,我们建议学生读完后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绘本,从这个绘本中,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能及时把自己的所感、所获记录在日记本上就更棒了!并利用早读、午写时间在班级开展了“绘本故事阅读比赛”,在比赛中,让孩子把自己在日记本上记录的所感、所获与大家分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当上完一节绘本课时,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比较有激情,有创作的想法。班上几位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甚至告诉我说:已经开始试着自己写绘本(有的孩子负责美工,有的孩子负责文字,甚至连封面、封底创作――这样细节的负责人孩子都具体落实到了,真令人惊喜!看来:绘本与语文课结合后,带给孩子们对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的提升,真的`不容小觑!
4、对于绘本对自己学习的帮助,绝大部分孩子选择了:(1)丰富知识;(2)帮助识字;(3)发展口头语言表达;(4)培养阅读习惯(四项全选)。而更多家长认为:绘本与语文教材结合后,孩子们首先极大的提高了阅读兴趣(“孩子以前只要一提起翻看语文书就头疼,推三拖四的一会儿肚子疼,一会儿要喝水。自从绘本走进了语文课,现在他的变化太大了!周末一进书店,就嚷嚷着让我给他买绘本,说:这是老师建议买的,还说班级里有‘绘本故事阅读比赛’,他想争第一。当我告诉他:多看语文书,丰富些词语,能帮助他更快实现当第一的愿望时,他热情百倍地拿起语文书开始阅读、复习,并把语文书中的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讲给我听。看到他终于喜欢上了语文,我总算松了一口气。”――刘朝阳妈妈)。其次,绘本培养了孩子的想象能力。
5、通过老师平日的要求,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写话时应该注意:(1)语句要通顺;(2)使用新学的词语;(3)标点符号要正确;(4)不写错别字。对于这一点,我们课题组的老师都很高兴!大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讨:怎样能有效利用绘本缩短学生认知与实际写话中的差距。
6、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家长选择了:了解绘本,并且经常给孩子购买(还有家长专门注明:自己不太了解,但孩子挺了解、也喜欢,就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购买)。
7、通过对调查问卷中第七项问题(可多选)数据的统计,孩子喜欢阅读的绘本类型依次为:(1)获得优秀奖项(82%);(2)色彩斑斓(70%)【此项女生居多】;(3)温馨小故事(68%)【此项女生居多】;(4)科普教育类(57%)【此项男生居多】;(5)积极情绪体验类(48%);(6)有助养成良好习惯(42%);(7)性格养成类(37%);(8)其他(16%)【在选择此项的家长中,较多家长注明为:英文绘本、与军事有关绘本等】。
8、在选择:您和孩子阅读绘本的方式时,60%的家长选择了和孩子一边看书一边讲,同时还会对故事里的一些情景进行讨论或游戏(通过对选择此项家长家庭环境的跟踪调研,发现这部分家长普遍文化程度较高或自由可支配时间较多,对孩子有较强的教育意识。而这部分孩子在班级中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亦比较突出)。
9、在选择:“家长给孩子讲绘本故事时的处理方式”一项时,大部分家长选择的方式是:一定用故事里的书面语言讲给孩子。通过课题组成员间的交流,我们认为,家长对此项的选择:这与孩子的年龄有较大关系。(小学低段的孩子,相比幼儿,在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进步、发展较大。因而,绝大部分孩子能够通过绘本故事中的书面语言,较快、较准确的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10、针对:在指导孩子进行阅读过程中,“家长最苦恼的问题”一项的选择时,绝大部分家长选择了:A、书太多,不知道什么书适合自己的孩子及C、没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课题组经过分析研究,一致认为:这与应试教育及现代生活节奏较快有密切关系。通过研讨,我们以期在以后的教学中,多留出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时间,多留出一些陪孩子共同阅读的时间,让阅读之花在每位孩子心中绽放)。
1、调查目的与方法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读书日。安徽自古就是个散发着浓郁书香的地域。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读书场所。针对安徽部分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我们选择了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大学,采取了随机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现根据回收问卷的统计情况作具体分析。
2、数据分析
2.1进行课外阅读了吗
四个选项选“每天”占7.81%,选“经常”占40.10%,选“偶尔”占48.96%,选“从不”占3.12%,甚至“偶尔”比“经常”还多占近10个百分点,表明安徽省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愿意课外阅读的学生不到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能坚持每天课外阅读的学生更是少得可怜,在随机采访中很多学生表示,高中时拼命地想抓住每一分钟去学习,到了大学就放松下来,主观意识的懈怠使得课外阅读被更多其它的休闲式课外活动方式所替代。
2.2课外阅读文献类型
安徽省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途径首选“图书”,占55.21%,选“期刊”占18.23%,选“报纸”的8.33%,选“视听资料”的占5.21%,选“网络资源”占13.02%。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便利。以前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渠道是图书,现在期刊、报纸、视听资料、网络资源也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部分的载体,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资源、电子书阅读器、MP4等电子产品由于其便捷、信息量大成为大学生的新宠,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但数据显示:图书仍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爱。
2.3课外阅读的作品题材类别
选“文学类”占65.10%,选“科幻类”占6.77%,选“新闻类”占14.06%,选“综艺类”占11.98%,选“教辅类”占2.0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阅读种类比较广泛,其中“文学”类最受大学生欢迎,对“新闻”、“ 综艺”类的选择显示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其阅读取向的变化。
2.4课外阅读文献来源于
选“学校阅览室”占34.37%,选“图书馆”占44.79%,选“网络”占12.5%,选“购买”占8.33%,选“订阅”占0%。由此可见学校图书馆与阅览室成为安徽省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阵地,两者所占比例将近百分之八十。这与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及安徽经济欠发达的地域特征有极大的关联性。除图书馆外,“网络”阅读成为大学生的最爱,这也让我们应该警惕当代少部分痞子作家、网络写手所形成的哗众取宠的泡沫文字,不但让学生读而无益,反而迷惑了大学生的正确的选择目光,使其成为迷惘一族。
2.5课外阅读的目的
安徽省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选“阅读教学参考,查找文献资料”占31.25%,选“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占43.75%,选益智休闲,提高修养”占15.10%。选“了解历史社会和国情”的占3.12%,选“娱乐消遣”占6.77%。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加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大学生的压力和紧迫感加重,他们亟需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故而“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很正常地成为大学生首选,它与“查找文献资料”构成选项中的四分之三的比例。除此外,提高修养、娱乐休闲也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但比例较小。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的种类不断增多,功能增强,但其拓展知识的功能仍被喜欢课外阅读的大学生放到了第一位,娱乐休闲等居次。
2.6最喜欢的阅读内容
选“文学”占67.71%,选“历史地理”占10%,选“经济管理”占5.73%,选“艺术”占10%,选“科技”占1.56%,选“语言”占1.04%,选“医药卫生”占1.04%,选“政治法律”、“环境科学”、“外交”、“哲学”、“农林科技”各占0.52%。
由此可见“文学”由于其生动蕴藉、审美冶情仍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旋律。
2.7课外的专业阅读
选“要进行大量课外专业阅读”占39.06%,选“看情况读一些专业书”占52.08%。选“没必要看课外书看课外专业书”占2.6%,选“其它”占6.25%。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仍赞成课外需进行专业阅读,这与第五题的大学生阅读目的的取向是一致的。
2.8认为课外阅读需要老师的介绍或指点
对此选题认为“很需要”的占13.54%,“需要”占51.56%,“不需要”占19.27%,认为“无所谓”的占15.62%。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在课外阅读上得到老师的指点与引导。
2.9对于学校或老师在课外阅读上的帮助满意度
选“很满意”的占26.56%,“满意”占37.5%,“不满意”占14.58%,“无所谓”占21.35%。我们注意到有近四成消极观点,这意味高校有部分教师在此项工作上的不作为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显现安徽省高校教师在此项工作上的任重道远。
2.10学校为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最需要做的方面
选“开设文学鉴赏课”占41.14%,“专题讲座”占23.96%,“组织读书报告会”10.41%,“其它建议”占24.48%。数据显示,只要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是基于全力提高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实效,任何一种指导形式都会受到大学生欢迎的。
3、思考与建议
3.1加强图书馆与阅览室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强化其引导与服务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职能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是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高校图书馆文献收藏的质量与数量对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图书馆管理理念与水平也直接影响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程度与实效。学校要提高图书馆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力度,为学生的专业储备、文学素养、审美趣味培育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
3.2充分发挥高校老师的正确引导作用
大学生在高中课外阅读时或多或少都会得到老师的意识的引导,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图书选择上心智尚不成熟。而大学有较强的自主性学习特点,再加上转型社会对高校的冲击,让很多大学生缺少生活目标,他们对自己的课外阅读选择已然混乱,探究其阅读趣味、阅读视野更是混沌茫然,他们渴盼得到教师及时恰当的地引导,而且大部分大学生对“学校或老师在课外阅读上的帮助”也是认可的。高校教师及图书馆管理人员都应将推荐优秀图书、引导学生科学课外阅读作为一项重要职责通过开设文学鉴赏课、举办专题讲座、组织读书报告会等更多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形式引导大学生的高效的课外阅读。培养科学阅读的大学生就是创造了国家强大的未来,这应成为每一位高校工作者神圣的使命。
3.3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强化学生终生阅读的意识
社会上人才的需求将激烈的竞争蔓延到平静的'大学校园里,努力寻找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已成为时下大学生的共识。丰富的阅读内容可以丰富读者的心灵,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应成为大学校园里的流行风。一个阅读型的社会是有美好未来的社会,一个阅读型的人士也一定是极具成功力的人士,所以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培养理性阅读习惯、树立并践行终生阅读的意识将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后无往而不胜的法宝。
4、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确定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同时也看清了当前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的形势。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争取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们应当从此时就开始培养自己长期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例如:规定自己每两周看2本自己喜欢的名家著作或心灵鸡汤或传记回忆录等,并且任选其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写下自己的感触,由此形成一个较为长期的阅读习惯,进而对阅读的书籍进行阶段性规划。其次,我们应当注意培养自己读书时的习惯。平时看书时,看到或巧妙、或深刻、或含蓄的句子,我们都可以画下来,在一定的时候,这些句子也许会给你以启示,或许它们会改变你人生的方向。然后,我们应当培养阅读课外书的主动性,而不是只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才去阅读课外书籍。最后,我们应当注意课外阅读所获取的知识的应用,遇到难题时,多多思考,说不定在某个瞬间,你就会想起自己曾经在某本书上看到过相关的知识,到那时,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进一步了解到了自己的优缺点,更加懂得了团队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一开始,我们在选取题目上产生了争议,但经过大家冷静的协商之后,我们确定了一致的意见。而后的调查中,我们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迅速而有效率的完成了此次调查。这些经历是我们更加团结,促使我们成为了更好的朋友与搭档,是我们对团队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经历将对我们产生无比重要的作用。
今天,郑老师让我们给同桌的作文本里找错别字。我发现林清的作文本里有25个错别字,而我只有10个。
我一看,啊,都是一些要很仔细才看得出来的小毛病:横不穿头。弯钩没有钩,部首错了等,的`错别字。这些明明都不应该错啊!
原来是因为我们平常的疏忽大意,还有就是因为我们养成了做完作业,作文后不检查的坏习惯。只顾着快点完成作业,所以就造成了作业中有错别字的现象。据我统计分析,全班至少有20的人以上所有作业错别字高达50个。
错别字总共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写字时漏写笔划。这些错一般是因为写字时的随便而造成的。很多同学认为多一划少一横都无所谓。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就像我们课本里的一篇课文:《一点值万金》一样,少了或多了一笔就不是原来的那个字了
二、写错字的部分。有些人因为不熟悉这个字粗心大意就会很容易把字写错。
三、形声字难辨别。因为很多字的发音都想似或相同,有时候一些同学做作业快就不在意,很多错都是在这里出。比如“辩”和“辨”虽然他们发音相同,但字和意思却完全不同。又比如“蓝”和“篮”同样也是字和意思不同,音也有些不同,因为“L”和“N”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有鼻音,一个没有鼻音,由此很难辨认,导致容易出错。
四、形近字就像孪生兄弟。形近字是因字太相似而把字混乱。这种例子有很多,例如“太”、“大”和“天”,看,这三个字都只相差一笔,就像上面说的一样,多一笔,少一画不仅字不一样,连音和意思也改变了。
以上这错别字“源头”据数据分析,很多同学都错在第三类和第四类,希望大家能认认真真,工工整整把字写好看,把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汉字写好。不给错别字留机会!
本次调查报告到此结束!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75名在校大学生。
二、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
经过几天的调查实践,我对大学生读书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资料整理,我总结出了大学生阅读情况的一系列问题,反映了大学生对待读书的一系列情况。下面是我根据具体的调查项目总结出的结论及调查过程中各种状况的建议。
1、大学生读书基本情况分析
(1)有接近43.5%的大学生读书时间少于一小时,可见影响大学生读书的最主要原因是课外时间不足。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发现,虽然大学生的读书倾向比较高,但实际读书率比较低。很显然大学生的空闲时间不足,大部分大学生都忙于备考和各种社团活动。从调查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结果发现,43.5%的学生阅读时间少于一小时,38.7%的大学生阅读时间为1-3小时,9.3%的大学生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上,6.7%的大学生基本不看书。
(2)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他们对待阅读的态度。81.3%的大学生觉得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16%的大学生认为阅读无所谓,仅有2.7%的大学生认为阅读纯属浪费时间。
(3)根据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文学类书籍,除此之外娱乐消遣类书籍和科普读物也非常受欢迎,相比,实时纪实类书籍和专业技术类书籍阅读量较低。
(4)得知书籍信息的渠道也是影响大学生阅读情况因素之一。从调查数据可以知道,大学生对书籍选择的原因最多的一项是无意发现随意浏览。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是通过他人或媒体推荐了解并阅读书籍。因为喜欢一位作者而阅读其创作的书籍的大学生也相对较多。相比,少数人是根据一本书的流行度而选择阅读。
(5)阅读的目的决定了大学生读书的质量。绝大多数大学生比较注重拓展课外知识,以此为目的而阅读的人数占61.3%,其次,休闲娱乐也是大学生较为注重的阅读目的,占53.3%。相比之下,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而阅读的人数比较少。
(6)在电子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不再拘泥于纸质书,阅读电子书的人数与日俱增。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发现,43.1%的大学生倾向于手机阅读,6.7%喜欢在电脑上阅读,但书本阅读的人数仍占最大比重:49.3%。
(7)好书让我们受益匪浅,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在本次调查问题“您认为读书有何作用”提供的选项中,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学到更多知识、和别人交谈时有话题、开阔眼界发散思维和放松身心的百分比相近,说明阅读无论对我们的生活还是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
(8)关于提高大学生阅读素质和质量,绝大多数大学生更希望图书馆和相关协会增强读书宣传力度,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大家读书,也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减少课时与学业压力,给同学们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是提高阅读素质和质量的关键。有些大学生持读书是个人的事,任凭大家兴趣的观点。极少数同学比较被动,倾向于老师指导或将读书作为学习任务纳为学分考评的方法。
2、大学生阅读的特点。从上述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阅读呈现以下特点:
阅读态度较端正;阅读方式多种多样;阅读时间较局限;阅读书目种类繁多;选择书籍盲目;阅读目的明确等。
3、对大学生阅读的建议
1、我们要坚持每天阅读,要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生活方式。只有长期的阅读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2、读书要有选择性,要读历经沧桑仍被奉为经典的书籍。书太多了可好书并不多,所以大家要有能够选择好书的能力。经验告诉笔者经典的书籍里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咀嚼都让你有很长时间的思考,而且你读了几遍都不生厌,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
3、互联网上的知识很多,可以称为知识的海洋,成本也非常低。可网上的知识垃圾也很多,很多朋友上网的大部分时间不是花在阅读上而是找知识上。网络阅读的干扰度太大使得大家的心不能静下来,影响阅读的效果,阅读纸质书是更好的选择。
4、要端正读书的态度。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5、要采取正确健康的阅读方式,保护好眼睛。不走路看书,不在光线弱的环境下看书,看书时与书保持适当的距离。
三、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现在的大学生课外生活主要是兼职和上课备考,阅读时间太少。但是他们对阅读的态度是积极的,只是受时间精力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不过我在大学生身上还是看到了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渴望。阅读不仅仅能起到身心放松的效果,更让我们在学习之余,多了一个与心灵对话,与世界沟通的机会。
关于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6
一:概要
调查目的:了解我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大学校园良好读书风气的形成。
调查对象:校本部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项目:课外阅读的目的、时间长短、阅读场所、书籍类型及其范围、阅读书籍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课外阅读的状况:
本次调查涉及大学生的整个课外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
丰富多彩,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当代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按次序排列分别为:课外阅读65%、网上冲浪62%、体育活动59%、观看影视58%、玩棋牌25%、其他(2%)。本次调查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范围是书籍、报纸和杂志,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就是阅读!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对课外阅读有较高热情,对课外阅读持积极态度。
上网和课外阅读是大学生打发业余时间最常用的方法,我们从其他调查结果了解到,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把网络用于学习的只占较小的比重,而用于聊天和玩游戏的所占比重最大.我们走进网吧和学校机房的时候就会获得一些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应接不暇的是奇迹-传奇-大话西游等网络贵族游戏和如CS等硬盘游戏,以及嘟嘟嘟的QQ铃声。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应该感到幸运---课外阅读者比网上冲浪者高出三个百分点,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提高了很多,对自己的前景不如以前那么自信,知道怎么才能增加自己在未来竞争中获胜的筹码,切身感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修养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逐渐多了几分成熟,少了一些冲动和急噪,开始用审视的目光看待未来。令人欣慰的是,作为理工类院校的矿业大学,有阅读习惯的人占总人数的94%,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尤其是在阅读类型上
文学类书籍的阅读者要远多与其他如专业辅导、外语计算机等,达到60.07%,如果在人文类院校,这并不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但在以煤炭专业为主导的矿大,能有这样的结果,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这里缺少纵向比较的数据),作为文科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安慰,因为这写数据可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学校又多了一些人文气息,已经在向真正的综合类院校转变,不必担心一个崇尚学术自由和学术交流的人文学者在这里找不到知音和“敌人”。但是这里又存在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们课外阅读的结构是否合理的情况,大学生都对文学特别青睐,而对专业课的学习却不够重视,容易出现对什么都了解除了自己的专业的怪现象。
一、每天课外阅读所花时间情况
1小时以内2小时3小时3小时以上合计人数比例(%)46.2735.0712.695.97100月阅读量情况0本1-2本3-4本4本以上合计组中值人数比例(%)4.149.6329.8519.42100。
从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上,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在时间上:46.27%的学生每天花1小时左右的时间作课外阅读,35.07%的学生花2小时,12.69%的学生花3小时,5.97%的学生花3小时以上的时间。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81.34%,超过两小时的仅占18.66%,说明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因为大学还是相别于高中的,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从时间上看,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
在阅读量上:没月不搞课外阅读的仅占4.1%,有49.63%的人每月读1.5本,29.85%的学生每月读3.5本。而每月读4.5本的占了19.42%。从阅读两上暴露的问题则更加明显:每月阅读量在1.5本以内占53.73%,在3.5本以上的仅占49.27%,在业余时间很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重状况,不管怎样也不算是合理。所以虽然矿大的人文气氛有所改善,但总体上还是不够理想,与以文科为主导的学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状况:
从表二:大学生课外阅读类型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比较偏爱文学类(60.07%),外语计算机次之(10.07%),专业辅导仅9.33%,其他20.52%。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差异
从年级看,大一大学生专业辅导类占课外阅读的3.08%,文学类占61.54%,外语计算机占12.31%;大二:专业辅导1.56%,文学类68.75%,外语计算机类7.81%;大三学生:
专业辅导11.86%,文学49.15%,外语计算机16.95%;大四:专业辅导类5.77%,文学类42.31%,外语计算机类23.08%。对于不如同的年级,同学的'阅读状况并不一样,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高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外读物,其中文学类的读物大二是高峰,然后呈递减的趋势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分析
课外阅读兴趣,是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兴趣之一,占总人数的65%,这也是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群体的主要特征。调查发现,文学书籍(主要是小说)依然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文学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同时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文学类书籍以其思想性和批判性的风格,非常适合大学生的阅读心理(也适合更多的大众),因此成为了大学生首选的阅读刊物。造成大学生低年级和高年级阅读兴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比较差,学术水准较低,专业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因而对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的课外读物难以产生兴趣,只能把阅读兴趣主要放在消遣、娱乐性的读物上。
三、大学生的阅读动机
55.97%大学生的阅读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80.97%是为了拓展知识,指导实践也占了25.31%,而为了提高考分的仅占3.36%。这说明在课外阅读中,人们的功利意识并不是太强,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考分,拿到学分,在考试中可以不“挂”,而是上升到一个高度,即为了自身发展,提高自己的素质,全面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人格,也是为了指导自己的学习,使自己的行为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同时,也是为了调节机械的专业学习,获取专业以外的知识,养成合理的习惯,从这一点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文学类读物更受大学生的欢迎了。从大学生的阅读动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已经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最重要的方式,专业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若没有课外阅读的调节和补充,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是不可想象的。
四、总结:
(1)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本次调查表明在课外阅读兴趣等方面,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虽然在调查中,我们知道的是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比较偏爱,但这并不能掩盖阅读的多样化倾向,大学生注重从多方面去发展提高自己,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入手,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
(2)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
个体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这对他们强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的过多重视,而埋头于对他人生活的解读,忽视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也显然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
(3)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社会性和实用性
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大学生兴趣的选择也是其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从调查得知,文学类、英语计算机类和专业辅导类是大学生最经常阅读的对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中对实用性的英语、计算机类课程及专业等读物的关注,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现实,这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体现。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对英语、计算机等人才及知识的广泛需要,成为大学生们兴趣发展的有效内驱力,也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关系认识的现实和实用的态度。
图书馆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我院图书馆位于综合大楼1—3层,馆舍面积3500平方米。内设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生物、自然科学、医学过刊典藏四个流通室及一个期刊阅览室。藏有纸质图书24万余册,过刊合订本近2万册,现刊291种、报纸27种,阅览座位数228个。图书馆对读者实施全开架借阅一体化管理模式,并与万方数据电子期刊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为我院的教学、科研、管理、文化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了了解我院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了解学生对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图书、期刊)配置的评价,同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我们对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报告。
一、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涉及18级学生各个专业,结果具有广泛代表性。
根据调查,大概有3%的学生每天都去图书馆,有21.6%的学生每周去1—2次,而值得注意的是有将近10%学生几乎不去图书馆;学生不去图书馆的原因主要是不能满足需求;同学借书有30%偏向于专业书籍,有21.6%学生喜爱阅读散文历史书籍,盲目借书占10%的比例。
根据调查,学生对图书馆书库布局和阅览室设置表示认同,有30%学生认为图书馆需要加强专业书籍量,有35%认为电子阅览方面需要改善。
根据调查,学生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集中于经典书太少,需增加一些经典名著;更新太慢,不能跟上知识更新速度,需增加新书;定期开展读者反馈活动,大力宣传读书益处;尽快建成电子阅览室。
二、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问题原因分析
1、读书意识在学生中淡化,“读书”=“考试”现象严重。
学生经历高考而步入大学殿堂,读书的兴趣逐渐被其他诱惑所占据,把读书这项本职工作抛到九霄云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考试60分万岁,多一分就是浪费”的学习态度。
2、图书馆藏书有限,重要设施缺乏。
图书馆是一所大学重要的标志之一,在三年大学生活中,图书馆的作用举足轻重。而我院图书馆藏书比较陈旧,影响学生借书的积极性。在期刊阅览室中,阅读报刊的空间位置比较少,每次只能容纳百十个人阅读报刊,影响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报刊。此外,自助借还模式是图书馆目前管理发展方向,能有效节约人力资源,但为每册图书加装芯片,购买自助借还机等共需投入50万。
3、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少。
我校学生上课、自习有固定教室,学生管理以班级为组织形式,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少,仅为课外活动时间和周六、日。
4、网络媒体快捷,对学生图书馆读书是一个很大冲击。
网络以其不可抵挡的魅力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以及价值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丰富多彩但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对于思想尚未完全成熟、自控能力不强而又富有好奇心的大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给大学生健康成长提出了挑战。网络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转移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多电影、精彩的游戏画面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很容易让学生上瘾。大学生心理自制能力较差,导致玩物丧志,学习成绩明显下降,长期下去,势必会遏制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如何使学生健康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
1、加大图书馆投资,建立优质图书资源。
学院应该加大对图书馆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扩大空间位置,优美的图书馆环境会吸引更多学生进入图书馆学习;优质的图书馆资源,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素质,让学生真正与社会同步,走在知识最前沿。图书馆可以有针对性地采购、收集各种专业教育专题的资料,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帮助。
2、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图书馆应利用不同途径、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做好读者工作。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是联系文献信息和读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馆员深入细致的读者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馆藏文献的作用。图书馆有针对性地编制一些导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书刊,能够提高其思想觉悟,改善其精神消费结构,确立健康的世界观。图书馆应及时采集有关资料,组织专题剪报,宣传党的政策,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及国情教育,还可以把同学们关心的热点以及风土人情等古往今来有益于学生成长的知识,列于橱窗进行宣传展览。还可以召开座谈会,组织学生对当前热门、有争议的作品进行评论,借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达到教育目的。
3、丰富课余生活,学习生活多样化。
学院应该提高课外生活质量,组织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坚持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凝聚学生,实施素质拓展,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加感染力吸引学生,让学生课余时间过得更加充实。
4、加强橱窗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活动。
图书馆在板报、橱窗宣传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般的教学区不能建立板报和橱窗,只能在路边设置。而许多学生并不愿意专门跑到大路边去看板报和橱窗里的内容,而图书馆可以在楼道、走廊、过道等设立板报栏、橱窗栏,悬挂一些科学家、政治家的名言,发布各种最新图书消息,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5、尽快开展健康电子阅览,使阅读渠道多样化。
图书馆有自己的电脑网络。许多学校已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广大师生非常喜欢到学校图书馆上网浏览,一是消费低廉,二是信息针对性强。图书馆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优势,在传播各种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健康教育的内容。
图书馆的电子阅览有条件为广大师生提供最新信息。如把全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动态、有关理论专题最新发表的文章、最有影响的书刊及时推荐给师生,让教师教起来有新内容,学生学起来有新感觉。
6、提高管理员服务意识,为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助跑。
大力宣传默默无闻、甘为人梯的精神,读者至上、服务至上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怕苦累、淡泊名利的精神,热爱图书馆事业、爱岗敬业的精神,激励工作人员热情主动、耐心认真地为读者服务。这样,使学生感到图书馆的确是他们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好地方,而对图书馆员在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文明、耐心、敬业的精神感到温暖和钦佩,从而获得美好的、深刻的精神体验,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大学图书馆人服务育人精神的熏陶。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数量很多,总数约6万个,常用字约6000个。汉字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们已是很成熟、很发达的文字。据科学家推算,汉字的历史有5000年左右。
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方言复杂,分歧很大,而汉字是超方言的,它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为不同地域间的交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汉字适应汉语的特点,记录和传播了汉民族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今天,汉字在信息处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们可以在电脑、网络上直接使用汉字处理和传输各种信息,从而显示出它的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不同于英语、俄语等拼音文字,它是一种形、音、义相结合的独特的文字体系。也就是说,一个汉字不仅有一定的形体,有一定的读音,还往往能直接体现一定的意义。因此,我们说汉字是一种意表文字(也有人称意音文字)。
从字形上说,汉字是一种方块文字,是通过横、竖、撇、点、折等各种不同的笔画构成的。从形体看,汉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後,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但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产生了所谓的“现代字”,也就是错别字,这种轻易的“改写”,使得中国文字失去了她原本的韵味。平时,有很多人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字简写;或是不会写的,就用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意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