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班级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推荐5篇)

2024-08-19 11:03:0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班级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推荐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班级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推荐5篇)》。

第一篇:学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报告

阅读目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情景进行深入了解,我们还对他们阅读的目的进行了必须程度上的调查。

首先是大学生阅读的书籍类别,约有50%的选择了青春文学,30%的人选择了其他,即如盗墓、推理、侦探一类的小说。这明显地表示,大多数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兴趣和娱乐自我。而下一项显然印证了这一结论,关于阅读的课外书籍是否均为自我感兴趣的书这一问题,约有60%的人选择了“大部分是的”这一选项。

第三项是直接提问大学生阅读的目的,约有50%的人选择了“丰富课后生活,充实自我”,另外50%的人选择了为了“放松心境“。我们不否认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能够补充必须的知识,但这些数据也直接证明了大学生课后阅读的目的就是娱乐与放松。这样的结果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仅仅为了娱乐与兴趣的阅读,将有多大的收获呢?显然,答案会另我们失望,大学生若是仅仅为了娱乐而读书,那么在学校的时间里,他们将学到少得可怜的知识。因为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大一部分是由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构成的。

课外阅读量调查

我们对我校学生的月平均课外阅读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0%的大一新生每月阅读课外书籍量仅1―2本,而50%的大二大三学生每月阅读量约3―4本,60%的大四学生每月读课外书平均为1―2本。综合以上分析,大多数大一与大四学生平时读书较少,而大二大三读课外书稍多。其主要原因是大一课业较为繁忙,而大四学生则忙于找工作、考研或者出国深造;大二大三学生相对于大一大四学生,因为课业较少,课余时间较多,看的书也较多一点。可是,由于各年级学生总体阅读量过低,就造成了大学生课外知识获取的缺失的严峻形势。

课外书籍来源

我们也对大学生所接触的书籍来源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90%的大一学生读的课外书都来自图书馆,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阅读的课外书100%来自图书馆。可见,图书馆在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主角。所以,对于大学生,异常是大一新生,学会如何恰当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将在必须程度上决定其学习成果的大小。

阅读习惯调查

关于大学生阅读习惯的调查,我们设置了3个问题进行不一样方面的了解与调查。

首先是关于阅读后是否会写一些感悟,调查显示:17%的大一学生经常会写,45%的大一学生有时会写,38%的大一学生基本不会写;经常写与基本不写的大二学生均占18%,64%的大二学生有时写;而大三学生中37.5%的人有时写,62.5%的学生基本不写;大四学生中,经常写与基本不写的各占40%,20%的学生有时写。综合以上数据,我们能够明白,经常写读后感的学生极少,大多数学生没有读完书后记下感想的习惯。能够说,读后感我们从一年级就会写,但很少有学生能正式读后感的真正意义,因而没有养成这种记录的习惯,这对我们应用所学的知识是不利的。

后两个关于阅读习惯的问题其实是相关的。其一是在阅读时是否有深入思考的习惯。数据显示:各年级学生中,约50%的人在阅读时会深入思考,37.5%的人很少会进行深入思考,12.5%的人会思考,但时间很短。其二是阅读时是否有勾画的习惯。数据证明:约70%的人阅读是有勾画的习惯,30%的人没有在阅读时勾画的的习惯。第一项数据告诉我们,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深入思考。这在第二项数据中得到了验证,70%的人会在自我阅读时勾画,这就说明他们在看书时,进行了必须的思考。相反的,在阅读时不思考的人,他的'勾画必须也会相应减少。透过这两项,我们能够了解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我们读书会有多少收获有着怎样不可忽视的影响。仅有思考了,我们才会有收获。

阅读的主动性与计划性调查

除了已有调查外,我们还对大学生阅读的计划性作出了调查,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大一学生没有明确的课外阅读计划,50%的大二学生没有明确的课外阅读计划,75%的大三学生没有明确的课外阅读计划,98%的大四学生没有明确的课外阅读计划。由此可见,在本校大学生中,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长期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课外书阅读的主动性不强,因而也没有明确的课外阅读计划。这显示了大学生不断下降的课外书阅读率,这样的状况必然会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不利。

课外阅读获取的知识的应用程度调查

我们调查的最终一项资料是大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所获取的知识的应用程度,这将显示出课外阅读对于我们学习与工作的重要性。调查数据显示:约50%的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被应用到学习和工作中,80%的大四学生没有留意自我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是否被运用,20%的大四学生认为自我经常应用这些知识。从调查到的数据中我们能够看到,我们在课外阅读中所获取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较重的比重,由此,我们也就能够了解到,无论是哪一个时代,课外阅读对于我们来说,仍是相当重要的。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确定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同时也看清了当前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的形势。所以,我们应当采取进取措施,争取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们应当从此时就开始培养自我长期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例如:规定自我每两周看2本自我喜欢的名家著作或心灵鸡汤或传记回忆录等,并且任选其中自我感触较深的,写下自我的感触,由此构成一个较为长期的阅读习惯,进而对阅读的书籍进行阶段性规划。其次,我们应当注意培养自我读书时的习惯。平时看书时,看到或巧妙、或深刻、或含蓄的句子,我们都能够画下来,在必须的时候,这些句子也许会给你以启示,或许它们会改变你人生的方向。然后,我们应当培养阅读课外书的主动性,而不是只为了完成教师的作业才去阅读课外书籍。最终,我们应当注意课外阅读所获取的知识的应用,遇到难题时,多多思考,说不定在某个瞬间,你就会想起自我以往在某本书上看到过相关的知识,到那时,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也进一步了解到了自我的优缺点,更加懂得了团队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一开始,我们在选取题目上产生了争议,但经过大家冷静的协商之后,我们确定了一致的意见。而后的调查中,我们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迅速而有效率的完成了此次调查。这些经历是我们更加团结,促使我们成为了更好的朋友与搭档,是我们对团队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经历将对我们产生无比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学生们由于积累不足造成许多学习困难,比如说理解力差,对文章把握能力不足,缺乏阅读体验,难以在文章中找到共鸣。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可以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体会没有亲身经历的感情……充分的阅读经验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又能够给同学语文学习带来较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确定我校的校本课程为《经典润童心,好书伴成长》,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一)对象

哑柏镇五联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学生,共发学生问卷29份,收回有效问卷29份,收回率占发出问卷的100%。

(二)方法

抽样调查问卷法。

(三)步骤

1取样。

2向学校领导和语文老师说明调查目的、要求。

3先在教研活动时向全体语文老师说明调查方法,由全体语文老师主持,调查人协助。发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由于采用不记名调查,调查结果较为真实,具有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中学生热爱阅读课外书籍,20人喜欢阅读,大约占总数的78.3%。同学对于阅读还是有较高的热情和期待的,同时在课余时间里也有一定时间花在了阅读上,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也有了相应的情感体验,体会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但由于学习任务重或其它原因,导致阅读时间较少。

1、从他们选取的情节来看

同学们在选取课外阅读书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这与他们的年龄心理吻合。

2、从他们选择阅读的理由来看

现在的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大部分凭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只有少部分听从父母老师的指导。部分学生选择书时也考虑到了是否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因素。

3、从他们阅读的目的来看

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是老师要求读的书籍;少部分学生把课外把阅读同课后的娱乐等同看待;也有极少数学生能把课外阅读与作文联系起来,主动阅读。在阅读对象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同学还基本处于有书就看,不感兴趣就扔的状态。

4、从他们阅读的时间来看

课业负担较重,绝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有的学生有时读读,也有学生能常常读,不过还是有小部分的同学基本不读或没有时间读。

5、从他们阅读的环境来看

影响他们阅读的因素与家人、学校及他们对自己课外阅读的态度,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监管不够,对同学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向难以产生有效的影响。

6、他们的阅读方法来看

据了解,绝大多数的学生采用的是通读的方法,精读这种方法的推广还得加强。阅读后,大多数的学生会跟同学口头交流。大多是偶尔的摘录和读书笔记,也有一部分是读读而已,能坚持常写的为数不多。

四、关于课外阅读的意见

(一)教师切实落实阅读课,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

目前,我校的课外阅读主要障碍是学生不会挤时间,这样就给我们课外阅读落实起来很难。语文组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让他们饱尝语文学科课外阅读的甜头,尽情享受课外阅读的快乐。

(二)多与家长沟通,发挥家长的监管作用,利用寒暑假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是很必要的。第一,家长应支持孩子读书的兴趣,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第二,家长应相应的对孩子读书情况加以指导,能够让孩子在家里过好每一天,充分的利用每一天,那种放任自流的方法,不仅会浪费孩子的时间,还有可能对孩子的人生道路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通过组织活动,引导并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做笔记,写心得,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以读书沙龙的形式推荐介绍自己所读的书,交流读书心得,展示读书笔记。开展知识竞赛等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平台,引导同学读书的方向,并且能够让同学在读书之后有所反思,并形成文字。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课外阅读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各种阅读中培养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三篇: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报告

一、调查时间:

20xx年9月5日――12月10日

二、调查方法:

问卷、学生谈话、家长谈话。

三、调查对象:

xxx

四、调查目的:

这次调查旨在了解四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根据什么选择阅读书籍。

2、书籍的来源。

3、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及阅读兴趣的形成原因,以寻求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良策。

4、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从而为改革阅读教学尽点微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调查情况分析:

1、调查中有82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感兴趣,但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34的学生选择了看书,66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上网、参加文体活动等。这说明小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容易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2、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3、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来自那里?据统计63是家里的,25是班级图书角借的,12是从同学处借阅及学校图书馆的。这说明家庭的藏书和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而学校图书馆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据统计,六年级学生中,阅读书籍超过50本的学生中,80认为喜欢写作,75认为自己的写作成绩优秀。而阅读量不满10本的学生只有12认为自己喜欢写作,认为自己作文优秀的是0。

5、藏书量在400册以上的家庭占5,但这部分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喜爱阅读的占100,90的孩子阅读书籍超过了50本。认为喜爱写作的占60,认为自己作文良好、优秀的占100,而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的家庭,孩子的阅读量没有一人达到30本。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6、在“请你写出你读过的书的题目”一栏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以下书籍:《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蓝猫淘气3000问》《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中华伟人故事》《神探福尔摩斯》,《哈里・波特》……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儿童文学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而学生对《哈里・波特》的热衷,也说明了国外媒体对新作的宣传成功。其实,我国近年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的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读了。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家长喜爱阅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老师重视,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

8、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容易。调查发现学生都喜欢课外书,但主动阅读的却很少。每周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已经算较多的,并且这些课外读物大多是老师要求做读书笔记时才去阅读,且读得囫囵吞枣。

六、针对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冲破阻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

2、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另一方面,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注意方法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应树立一种“以读为本”的思想。注意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4、给足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

5、推荐课外读物,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其次,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6、开展读书活动。继续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因为老师要求做摘记才去读书的。要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学科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当然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可视具体情况来采用具体方法。

总之,没有课外读物就没有素质教育,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第四篇: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现代媒体虽然已经非常发达,但文献仍然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阅读也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浅,而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 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小学三年级171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谈话法。利用晨会,发放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利用课间,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三)调查内容:

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自编相应的题目进行问卷调查。如:你喜欢读课外书吗?你喜欢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你经常读课外书吗?你每天读多少时间的课外书?你父母赞同你买课外书吗?双休日你去图书馆看书吗?你不能去图书馆看书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三、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自创书香班级以来,同学们已基本养成了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但也不得不看到,学生还并没有真正与课外书交上朋友。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课外阅读的。经调查发现他们情愿在课余时间做游戏,看动画片。部分家长并不同意给孩子买课外书。更没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还有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一部分学生只喜欢看漫画类的书籍。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四、调查反思。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自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以来,虽然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已有所好转,但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点燃兴趣火花,激发阅读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具体做法如下:

1、故事激趣法。小学生非常爱看电视,听故事。可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会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2、活动体验法。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课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摘录好词好句,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吸引注意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并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例如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只有导之以法,学生阅读起来才能如鱼得水,顺风行船。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1、读一读。孩子的好奇心十分强,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借阅最感兴趣的、最想知道答案的图书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无半点重负的潜意识

中,不知不觉得爱上了课外书籍。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细心的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课外书。

2、划一划 。 在爱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符号划出自认为优美的词句,欣赏、诵读、学生乐而为之,效果不错。

3、查一查。 怎么知道学生所划词句是否美呢?可以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来检查,教师加以评判后,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换书本,读别人已划出的妙词佳句。这样做,学生鉴别优美词句的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4、摘一摘。 字词句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可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两个最感兴趣的词句,做到边抄边读。这样即使学生逐步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又能渗透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5、评一评。 对于小孩子来说,表扬,奖励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可在 学习园地中开辟好词佳句栏,每周贴换一次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搜集到的精美词句,并对他们的积累给予评价。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语言成果的舞台,其阅读兴趣、阅读水平都会逐步提高。

6、讲一讲。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可专门进行讲故事比赛、演讲会等。比赛时,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先讲已读过的故事,再根据所提供的图画让他们编故事,还可以戴着头饰分角色自编自演故事等。这种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拓展阅读量,积累知识。

1.推荐书籍,引导课外阅读。课内外结合,向学生推荐书籍。如学习了课文《陶罐和铁罐》,老师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改编的,里面还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学习了《丑小鸭》,我们便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这样课内外结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对读书乐在其中。

2.建立图书角,借阅书籍。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贡献出2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并给每本图书编号,打印好目录,放在图书架上。制定借阅制度,自己制作图书借阅证,每周评选出借阅图书最多的小读者。当然图书的内容都要教师好好把关,既要健康又要文学性强。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来读。

3.美文交流,提高认识。每天的10分钟晨会时间,老师可选择精彩内容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进行交流。可以评论朗读者的朗读水平,可以说自己的感想,可以交流文章的写法,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受到美的情感的陶冶的同时,提升每个孩子的思想认识。

总之,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书香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好少年。

第五篇: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非常重视,不仅作了量的规定,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也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内阅读教学只是教个阅读方法而已。因此,他特别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课外阅读,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学习语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因此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一、调查时间:

20xx年9月5日12月10日

二、调查方法:

问卷、学生谈话、家长谈话。

三、调查对象:

xxx

四、 调查目的:

xxx

五、调查情况分析。

1、 调查中有 82%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感兴趣,但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34%的学生选择了看书,66%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上网、参加文体活动等。这说明小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容易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2、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3、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来自那里?据统计63%是家里的, 25%是班级图书角借的,12%是从同学处借阅及学校图书馆的。这说明家庭的藏书和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而学校图书馆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藏书量在400册以上的家庭占5%,但这部分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喜爱阅读的占100%, 90%的孩子阅读书籍超过了50本。认为喜爱写作的占60%,认为自己作文良好、优秀的占100%, 而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的家庭,孩子的阅读量没有一人达到30本。 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5、在请你写出你读过的书的题目一栏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以下书籍:《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蓝猫淘气3000问》《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中华伟人故事》《神探福尔摩斯》,《哈里波特》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儿童文学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而学生对《哈里波特》的热衷,也说明了国外媒体对新作的宣传成功。其实,我国近年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的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读了。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家长喜爱阅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老师重视,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

8、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容易。调查发现学生都喜欢课外书,但主动阅读的`却很少。每周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已经算较多的,并且这些课外读物大多是老师要求做读书笔记时才去阅读,且读得囫囵吞枣。

六、针对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冲破阻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

2.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另一方面,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注意方法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应树立一种以读为本的思想。注意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4.给足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

5.推荐课外读物,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其次,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6.开展读书活动。继续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因为老师要求做摘记才去读书的。要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学科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当然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可视具体情况来采用具体方法。

总之,没有课外读物就没有素质教育,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推荐专题: 班级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