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医药的市场调查报告(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医药的市场调查报告(合集)》。
为了提升我公司的医药器材销售量,为我公司的医药器材开拓更大的市场,促进我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经公司各级领导研究讨论决定对省的无纺布,纱布等医药耗材销售做一次全面而深入的市场调研。本次调研采用走访、电话调查、网上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通过调查统计,进而分析出省医药耗材市场的各项经济运行数据,为我公司的市场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本次调研重点调查了市、市、市这三个城市的医药耗材市场分布情况和销售业绩情况。
一、医药器材的市场发展现状和销售现状
医药器材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新兴朝阳产业”。目前我国的医药器材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医药器材市场,近年来每年的销售增速均保持在17%以上,这样的增速提醒我们在未来医药器材产业将会以锐不可当之势占据销售的大部分市场。据有关数据显示,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我国将有望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器材销售大国。我国的医药器材产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等地区,其中省是我国的医药保健品出口大省,据统计数据显示,省的医药器材出口量占全国的17。7%,其中中高端医疗器材就占51。9%,20xx年出口销售额更是达到了26。08亿美元,占我国总出口额的16。6%。由此可见,省的医药器材产业的销售业绩是相当可观的,在未来也会有有很大的发展市场。为此我分别对省市、市、市三大城市的医药耗材市场销售情况做了调查与统计。
(一)市医药耗材市场销售情况
作为的省会城市,各种产业的发展都影响着省的整体形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疾病、车祸、意外伤害等都随之而来,这就警示了人民健康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医药耗材的市场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xx年6月到8月的医药市场销售曾上升趋势,增长度达到36。7%,其中药店和医疗所占的销售比例较高,可见市的医药耗材市场正在逐步扩大,销售量也连年递增,人们对无纺布、纱布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为市医药耗材市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市医药耗材销售情况
同市一样,市的医药耗材市场也在扩大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一次性医疗耗材销售代表平均月薪为4241元,区域销售经理平均月薪为5855元,医院销售部经理平均月薪为6119元。由此可以看出,医药耗材的销售不仅给人民带来了方便,同时也提高了销售人员的经济收入,甚至提高了整个市的居民平均月收入,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三)市医药耗材销售情况
与和一样,市的医药耗材销售量也在不断提高,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曾这样评价的医药发展:“医药城把研发、生产、交易、医疗四大板块进行整合,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医药卫星城,这在国内是唯一的。”可见市的医药市场发展是让人震惊的,而医药的发展必然带动医药耗材的市场发展,据调查,20xx年市的生物医药等产业实现产值1500。66亿元,增长19。7%,所以市的医药耗材市场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三个地区对口罩、纱布、棉球等医药耗材的需求量都很大,特别是医疗、药店、门诊占据了主要的市场,其如下表所示。
二、医药耗材市场销售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与统计可以看出,省的医药耗材市场的销售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但调查的同时也发现医药耗材市场销售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盲目申办许可证,毫无经营风险意识
据国家有关规定,申办经营企业是完全免费办理,再加上我国医药耗材产业发展前景可观,一些企业就盲目跟风,也想在医药耗材市场分一杯羹,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先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取得医疗器械的经营资格,至于具体要不要经营就视情况而定,这就导致《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滞留在一部分企业中,审批的企业数量与实际经营的企业数量不相符。也有的企业则是办理了经营许可证,却因为对市场风险论证不足,迟迟未能开展经营活动。这种种的原因就造成了医药耗材市场扩展规模迟缓,影响医药耗材的销售业绩。
(二)随意更换经营人员,超范围经营企业
在申办经营许可证的时候企业的设施人员全部到位,但取得许可证之后有的企业就随意更换企业人员,新企业刚开始人员较少,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对人员的需求也增加,招兵买马是正常的,但有的企业却连企业法人、负责人、质量监管人员等重要岗位的人员都随意更换,事后也不去相关部门办理相应的手续,造成企业申办许可证时的人员档案与实际工作的人员档案不相符,降低了企业在客户眼里的信用度和真诚度。部分企业因为想赚更多钱就顺应客户的需求,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全然不顾当初申办的企业经营许可证,导致部分医药器材企业经营范围严重失控。这些原因也会导致医药耗材市场出现滞留的现象,降低医药耗材的销售量。
(三)部分企业降低经营条件
部分医药耗材企业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医疗机构,觉得守株待兔的经营方式是落后的,要想发展就要采取主动,所以导致企业大都采用上门推销的方式,固定的经营地址和库房都形同虚设,导致医药耗材销售可掌控的市场份额较少。
(四)没有形成集中的产业群
医药耗材的销售存在散、小等问题,各种药店、门诊部、服务站等数不胜数,缺少集中的让人们可信赖的医药耗材销售地点。个别药店或门诊部图个人利益,对外售出部分过期变质的医药器材,导致人们对医药器材存在误会,觉得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销售产业。
三、采取的措施
(一)严格监管申办机构,树立企业的经营风险意识
严格把关申办机构,不能任由各企业想办理经营许可证就办理,对办理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进行GSP认证,提高办理条件。通过对企业的认证工作,提高企业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强化企业的经营风险意识,要求企业人员不断学习专研业务,熟悉医疗器械产品的性能,为企业的经营降低风险。
(二)加强日常监督,提高企业的经营素质
一个企业的经营素质是由整个企业的员工共同体现的,所以要提高企业的经营素质首先就要提高企业员工的销售素质。加强对员工销售情况的监督工作,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对医药器材的熟知程度,以便在销售的过程中体现出专业的水平,尤其是上门推销的情况,推销时的态度与专业水平非常重要,要让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就要拿出自己的专业水平与良好的销售态度,提高销售业绩。
(三)建立集中的产业群
任何企业的经营或是产业的发展都要有一个经营或发展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进行展开。医药耗材的销售也一样,要建立集中的销售产业群,为医药耗材的销售找到核心,这样才会博得其他企业或机构的认可与支持。
(四)配备专职人员,提高医药耗材的生产质量
医药耗材对现在许多家庭而言都成为了生活必备品,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所以提高医药耗材的生产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不法商人为了图一己私利,在生产医药耗材的过程中偷工减料或是“李代桃僵”,以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这样生产出来的医药器材外表看来质量与别的正规医药器材没有差异,但如果人们长期使用或是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问题就会出现问题,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由此可见医药器材的质量监管是很重要的,现在很多重要的监管职位都缺乏专职人员,所以配备专职的监管人员迫在眉睫。
此次通过对省无纺布,纱布风的医药器材销售的市场调查统计与分析,得出虽然省的医药耗材市场发展现状良好,发展前景也很可观,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促进省的医药器材的市场发展和销售业绩的提高,同时也分析出了我公司存在的部分问题并为我公司以后的销售道路找准了方向。
一、诱人的蛋糕
从全球医药市场来看,降血脂无疑是一个蕴含无限商机的“金矿”。
20xx年全球最畅销的200种药品中,有8种是降血脂产品;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第二的药品全是降血脂药品,分别是辉瑞的Lipitor(阿伐他汀)和默克的Zocor(辛伐他汀)。令人瞩目的是,降血脂药品在过去的5年中,仍保持着每年9%的快速增长态势。在降血脂药品取得骄人成绩的背后,是现代病――高脂血症的高发病率。
在过去二十年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的食物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中国人的膳食组成仍然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体,但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消费已经出现了大幅度上升,而谷类和薯类等植物性食物的消费却呈下降趋势。中国人膳食结构的变化,带来最显著的效应就是――高脂血症发病率的不断提升。专家估计,全国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间,血脂偏高的比例大约在10-20%左右,估计中国的高脂血症患者高达9000万。
高血脂的高发病率,已经在中国人的疾病模式中体现出来了。卫生部《2003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中显示,中国人死亡原因中,约32%死于心脑血管病,也就是说,20xx年每三个死亡的中国人中间就有一个死于心脑血管病,而这些心脑血管病患者,绝大多数死于高血脂导致的动脉硬化。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居民死因前2位已从50年代的麻疹、肺结核变为现在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其中心脏病死亡率已超过日本。
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高血脂在整个21世纪,都会是中国人健康的最大威胁。高血脂,将成为中国人整个21世纪的心病。
既然高血脂能够带来动脉硬化,进而导致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病。那么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莫过于“降血脂”。医学已经证实,降血脂可以减慢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因此近20年来,降血脂一直是全世界医学界极为重视的课题。
中国有9000万高血脂患者,也就是说中国有9000万需要降血脂的人,这是个多大的市场?只要每人平均每年服用100元的降血脂产品,降血脂市场就能达到100亿元的规模。
二、坑人的陷阱
庞大的市场、国际药品市场上降血脂产品的成功先例,这些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企业家的神经。从卫生部检索来的数据显示,截止20xx年底,国家已批准的近3000种国产保健食品中,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调节血脂、抗疲劳三项上的就占2/3,其功能含调节血脂的保健品则不少于1000个。而在市场与保健品高度重合的OTC市场上,降血脂类药品总数也不低于200个。除了国产保健品、OTC产品,市场上海充斥着大量的以降血脂为诉求,而没有批号的产品,这些产品中既有“进口”的洋保健品,也有本土的健康食品。
如此众多的降血脂产品,市场表现怎样呢?和众多产品瞄准降血脂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降血脂市场现实的购买力却非常惨淡。尽管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综合多方面信息估计,在中国的OTC和保健品市场上,20xx年降血脂类产品的总体销售额还不到10亿元,而这其中,估计50%以上被OTC药品分割,其次是包含多种保健功能的常规保健品――如交大昂立的昂力多邦、大蒜油等。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充满诱惑的降血脂市场,已经让不少企业折戟沉沙――在这些企业中间,既有一些实力一般的中小企业,如青娜油软胶囊、三将金力源胶囊、大连珍奥核酸的珍奥脂舒平、北京天曲、各种大豆卵磷脂、大蒜油、螺旋藻等;也有一些大名鼎鼎的企业,如大名鼎鼎的太太药业、成都地奥、盘龙云海等。
多年前,某降血脂产品曾在上海投入了3000万元,却很快销声匿迹。接着华盛集团的攀达康浮出水面,打造“血管清道夫”品牌,狠炒美国科技概念,大造声势地做了一些空中和地面的降血脂科普教育工作,开始反响不错,但很快便后继乏力。
盘龙云海的排毒养颜胶囊是概念营销的杰出代表,销量连年高居保健品榜首,这促使盘龙云海雄心勃勃将第二个产品定为降血脂产品――诺特参。但试销投入了1000多万,基本上都打了水漂。现在人们只能偶尔看到零星的软文,或者变相地降价促销。诺特参承负了太大的希望,结果却是更大的失望。
2001年底,雄踞南方的太太药业突然发力,推出汉林清脂,以任达华主演的电视品牌广告开道,主打“收入高、血脂高”的中年男人,但市场表现平平。或许是意识到宣传方式有误,或许是因为后续推广资金吃紧,20xx年底汉林清脂开始转向报纸硬广告。其平面广告是典型的“广告公司”风格,诉求对象也转到了更年轻的办公室白领,但依然无疾而终。
1、全国性操作,主攻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这些城市的市民保健意识强,消费能力足,科学素养较高。这种选择性的进攻策略无疑是正确的。
2、投入资本大,尤其是广告力度大。
3、渠道完善、营销队伍成熟、操作手法熟练,各种资源都很到位。
然而,在这么多资源的衬托下,他们依然沉沙折戟,难怪OTC降脂市场被称为黑洞!
三、夹生的市场
对于习惯了炒做概念、大规模广告轰炸,然后进行快速收获的医药保健品企业来说,降血脂市场让人捉摸不透:为什么众企业前仆后继的努力、却迟迟难以启动市场需求?这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市场,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可怕的陷阱,还是诱人的馅饼?降血脂市场迟迟难以打开局面,是因为这个市场有着不同于其他的市场的特性。
1、消费理念不成熟。
中国的消费者对于高血脂是怎么回事儿,有什么危害,还不十分清楚。有调查称,在高血脂人群中,知道自己患高血脂的只有25%,高血脂人群中,了解高血脂危害的只有20%左右。更糟糕的是,即使比较了解高血脂的患者,采取措施的也非常少。这就是降血脂市场的实际情况――市场极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单纯的“降血脂诉求”,就很难起到太大的作用,汉林清脂的失败原因正在这里――市场人员过低估计了市场开发的难度,造成了高知名度、低购买率的状况,市场自然难以为继。
2、慢热型疗效
东宇血平康的恐吓策略,虽然避开了降血脂教育、节省了大量的传播费用,短期内投入产出比比较合理,但消费者并没有被真正说服――他们不是为了降血脂而购买产品,而是为了快速消除症状。但降血脂属于慢效果产品,消费者在服用过程中间,很难感受到广告承诺的效果,这样一旦广告停止投放,销量就会快速下降――只要不说服消费者,降血脂就不会有积累。因为产品效果消费者感受不到,症状切入、承诺疗效、不讲道理的蒙古派突击法,注定是不适合降血脂市场的。
3、夹缝型定位
在降血脂产品中,金日心源素是少有的成功案例。金日采用的策略是忽视降血脂教育,直接诉求降血脂的后果――保心健脑。在传播上,金日投放了大量的报纸、电视广告,这些广告都有着共同的特征,直接诉求保心健脑、避开市场教育。
为了让金日的保护心脑的功效被消费者接收,金日举行了大量的活动,如专家巡回举行科普讲座“健康千里行”、传统的社区义诊、举办社区“文艺营销”等等,从多方面强化产品的疗效承诺,并配合广告提高品牌美誉度。应该说金日通过大量的活动,成功地把长期承诺“保心健脑”落实到消费者的美誉度上面。金日的运作也显示出降血脂市场慢热特性――为了避免这种局面,金日干脆避开了血脂,直接陈述结果。金日心源素的成功,显示了降血脂市场的第三个特性,降血脂产品最容易打动的消费者是心脑血管病患者――但这也意味着要和处方药争夺市场。
四、虚幻的需求
为什么降血脂是慢热市场?为什么说降血脂保健品是在和药品争夺市场?这是由高血脂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高血脂是慢性病,没有任何外在的症状,只有无声的后果“动脉硬化”,等到血管堵塞70%以上的时候,患者才能感受到症状――因为高血脂缺乏症状,一旦发病又会带了严重的心脑血管病,高血脂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消费者难以感知,是降血脂产品开发市场的壁垒;而一旦在医院中检查出高血脂,更多人会在医生的推荐下选择药品――在这种情况下,OTC和保健品显然机会不大。
降血脂市场不成熟,市场呈现慢热特性,在需求最迫切的消费者群体上又要面临处方药的挤压,这就是为什么众多降血脂保健品和OTC产品表现不佳的原因。
五、后继者迷惘
尽管降血脂保健品、OTC产品面临处方药的挤压,但应该看到,在南美洲、亚洲等与中国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市场上,非处方药的销量要占到药品零售总额的40%以上。这证明,在中国市场上,降血脂的保健品和OTC药品,仍然有极大的生存空间。金日心源素(其市场主要在华东、华南)近几年的良好表现,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个别先行者的成功,尽管降血脂市场还有点涩,尽管已经有众多实力企业折戟沉沙,尽管市场仍不成熟,但仍然有大量的厂家瞄准了这块丰厚的市场。根据对市场的监测,降血脂产品在北京、广州等一类城市,也开始逐渐升温,从运作产品种类到广告投放量,都开始缓慢上升。
在未来的几年中,仍会有大量的保健品企业介入降血脂市场,从总体上看,降血脂市场将保持快速上升态势。原因是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媒体、民间组织、厂家等共同推动的健康教育,导致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高血脂的危害。尽管降血脂市场开发难度较大,但仍然充满机会,仍然是不可多得的富矿,只是埋得深一些而已。市场在升温、企业界仍然充满热情,这个市场到底能不能做,如果能做,又该怎样做?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目的
为了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状况,更好地在未来的工作中履行财务管理的责任。我于20xx年1月中旬至20xx年4月末对中麒医药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进行了调查实习。
二、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一)调查的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中麒医药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基本情况如下:吉林中麒医药有限公司地处于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开发区。该公司成立于20xx年,总投资200余万元,占地800平方米。该公司主要经营各种药品:皮肤病、妇科病、风湿骨病、糖尿病。该公司在董事长刘总的带领下,经历了几年的努力,如今的中麒医药有限公司在市场上已经占有一定的地位,手中拥有自己固定的网络。但是近两年该公司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该公司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致使该公司的销售额持续下降,根据报表显示,20xx年的净销售额为70万元,与去年相比降低了5%,造成了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
(二)调查的方法
根据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实地调查方法。
三、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由于该公司自身资本有限,市场竞争激烈,要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节中实现快速发展,该公司不得不通过银行贷款解决问题。从公司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该公司对银行的依赖较大。该公司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
自己失去信用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该公司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二)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该公司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该公司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该公司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自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该公司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该公司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角度来看,这可以增加公司利润,但该公司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帐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帐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该公司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该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四)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状况的判断和公司的声誉,从而影响公司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告诉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该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公司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公司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我国公司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我国公司股权政策的制度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四、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建立公司财务风险识辨系统
要对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必须准确的、及时的识辨公司的`财务风险。按照财务比率指标的性质及综合反映公司财务状况能力的大小,预警公司财务风险的比率只要有:现金债务总额比、流动比率、资金净利润、资产负债率和资产安全率。公司可以应用比较、比率分析来考察其自身历年以来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借鉴行业指标的平均值与先进公司的指标值来判断本身财务状况的好坏,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控制风险、延缓危机甚至杜绝危机。当然,一个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稽核制度,否则即使是先进的预警系统也得不到正常的运转。由于各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规模等存在差异,公司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符合其自身要求和特点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增强抗险能力
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公司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健全公司财务风险防御机制。
(1)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建立健全公司风险转移机制。
(2)可以通过公司之间联营、多种经营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公司财务风险,建立健全公司风险转移机制。
(3)可以在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
(4)可以建立健全公司的风险基金和累积分配机制,及时足够的增补公司的自有资金,壮大公司的经济实力,提高公司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建设财务风险制度文化,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公司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得益于公司上下一心的全员参与和制度支撑。在文化层面上加强公司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自我无关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建立起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自发的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管理层应致力于调查和规划本公司的风险制度和文化建设,努力提升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公司领导人员应加强科学决策、集体决策,摒弃经验决策,降低财务决策风险。
(四)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只有把公司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作。公司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配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发现,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是财务和审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评估。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所以,公司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最求低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要加强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如何防范公司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公司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同时,要加强对中小公司的服务指导。对创业初期的中小公司,政府要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行业,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为公司提供较为完善的市场调研及行业前景分析,尽量减少投资盲目性。为防范财务风险,公司还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各部门要明确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及被赋予的相应权力,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最近几年,宠物市场是越来越热。可能有不少人发现,身边的宠物食品用品店、宠物美容店在几年之内增加了很多,就连超市的宠物食品货架也由原来的一个货架,扩成了一排货架,小区周围的小型超市竟然也新增了宠物食品用品的货架。周围养宠物的邻居和朋友越来越多,各大主流网站也纷纷开辟宠物论坛,到处可以接触到关于宠物的各种信息,宠物成了很多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确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宠物市场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据有关资料显示:单以宠物犬为例,北京目前就有50多万只,而且仍在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上海约有70万只,每年在宠物上的花费更是高达6亿元。据粗略估算,全国宠物犬只的拥有量大约在三千万以上。这也让宠物相关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民以食为天,也同样,宠物市场的周边消费也主要是集中在宠物食品消费方面。因此,中国的宠物食品市场也成为国内国外主要食品生产企业必争的风水宝地。
宠物食品市场品牌之争
帮小狗买衣服,可能不会具体有什么牌子的要求,看着舒服就买。而宠物食品市场却和宠物用品市场不同,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程度非常高。因此,宠物食品生产企业打起了品牌之战。品牌之争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各大生产企业为了争夺中国的宠物食品市场利润所进行的明争暗斗。
首先进入市场的是国外专业宠物食品生产商,市场上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法国皇家”等老牌宠物食品。随后,跨国公司,尤其是传统食品生产企业,也进入了这一领域:跨国公司玛氏,其名下有“宝路”、“伟嘉”;而雀巢公司则采用收购方式将“普瑞纳”、“康多乐”,收归旗下。与此同时,各种大大小小的国际品牌和合资品牌也鱼贯而入。
在宠物食品市场看好的情况下,国内资本也纷纷转向该领域,并在市场上占据了半壁江山。笔者采访了目前发展迅猛的中国本土宠物食品生产企业“上海福贝宠物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迎春。据他介绍,由于进口品牌价格较高,而宠物食品市场正在走向平民化,所以国产品牌市场的销售逐渐看好,尤其是那些性价比高,宠物适口性好的国产产品。正因此,他们生产的“AIBEI爱贝”犬粮、猫粮才能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使他们的销售总量增长速度在两年内实现了翻两番的突破,成为国内宠物食品市场中数一数二的一线知名品牌。
目前国内的宠物食品市场是这样的情况,洋品牌价格贵,国产品牌价格便宜,两者的产品其实相差不远。然而,许多爱宠人士却很迷信洋品牌,不过这种情况在几家国产宠物食品龙头企业的带领下会慢慢好转起来,福贝等国内企业都在努力,要多打造几个象“AIBEI”的国内品牌。
宠物食品“中国制造”和“三足鼎立”
由于中国的原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要远远低于国外,所以,很多外国品牌的产品也选择在中国生产加工和包装。而国内目前合资的宠物食品品牌则大都是在国内生产或者找工厂代加工的。比如雀巢就通过收购在天津建立了其生产基地。其次,很多企业选择“中国制造”是因为随着中国对于食品行业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中国的饲料原料行业不断规范,品质也不断提高,已经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和标准。更有“中国制造”的宠物食品成品远销国际市场。
在国内,宠物食品制造行业已经基本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宠物食品生产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四川,三地。其中上海和天津的宠物食品制造业最发达,这些企业主要依靠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以生产出口产品和品牌代加工为主要业务。具体分析一下目前的情况是:
一,上海地区以“上海福贝宠物用品有限公司”等为该地区龙头宠物市场企业,生产自主品牌如:“AIBEI”系列,畅销国内市场,并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国家。
二,天津地区则聚集了很多大中小型不同类别的宠物食品和饲料生产企业:如品牌的生产型企业,雀巢;以及一些专做出口产品生产的企业和专做原料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围成圈,也占据了市场一定份额。而四川,虽然也有部分优秀的宠物食品生产公司,规模和所占的市场份额却比前两者少一些。
消费者和经销商:喜欢什么
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食品的市场教育越来越普及,很多爱宠人士都认识到了给宠物喂专业宠物食品的重要性。所以,越来越多的养宠人士选择长期给宠物喂食宠物粮食。
而进口品牌高昂的价格却往往让许多平民家庭望而却步。因为宠物已经不是高收入家庭的专利了。许多中老年人,为了排解子女不在身边的'寂寞,都养起了宠物。而对于他们来说,显然不能承受太高的宠物消费费用。根据调查,北京人平均在宠物消费方面每月花费200块钱,(宠物护理花费也包括在内)。
因此,市场的主要消费层次还是集中在中端价位的产品上。专做宠物食品生意的王先生告诉笔者,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好的产品都是价位在12至16元每公斤的品牌。他们店卖的最好的就是那些国内生产的价格适中,质量过关,适口性好的宠物食品,比如福贝公司生产的“AIBEI”系列的宠物食品,因为价钱实惠,质量也好,狗狗和猫咪们爱吃,所以主人们一般买过一次后就会认准这样的品牌,下次还会继续来购买,所以他们也很愿意代理这样的产品。
经过笔者的调查发现,虽然国内宠物食品市场风起云涌,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总体而言,却是本土品牌与洋品牌之间的战争,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促进了所有宠物食品公司的进步,造就了像“AIBEI”这样的优秀品牌,笔者相信,国内宠物食品市场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难免有些疾病,此时该如何选择所需药品,这是直接关系到民生的问题。近期我国药品市场产生了哪些变化,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这些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为了了解消费者如何选购药品及选购药品时所受影响因素,我们在对周边的同学及亲朋好友(年龄在20-30之间)进行了药品市场调查。本次调查是通过网络进行的问卷调查,其内容主要涉及到人们自身药品知识程度,关注的药品广告类型,药品选购的影响因素和对待药品宣传及出现问题的态度等方面,其调查结果如下:
一.人们对药品知识了解程度不高
在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对药品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还是比较有限的,这可能是由于现在的年轻人不太重视这方面的知识,因而很少关注。在调查过程中,对于“您认为你的药品知识符合哪种情况”的问题,回答“一般”的占到了55.17%,回答“比较匮乏”的占到了31.03%,这两个回答所占的比例是本问题中最多的。由此可见,当今年轻人对有关药品方面的知识还是比较匮乏的,因此,他们在选购药品的时候,总是很依赖医生或药店服务人员。对于“您一般选购药品时的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有87.36%的被调查者表示是“医生的指导”。
二.人们关注的药品广告类型
现在许多药品厂家都通过各种渠道来宣传各自的药品,但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得最多的是哪些渠道呢?本次调查也涉及到了这个方面。调查中,对于“对于药品广告,您比较关注哪类媒体”这个问题,大部分人表示关注的是“电视”,占了59.77%,其次到“网络”,占了39.08%。这可能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电视机的普及率较高,人们能接触最多的媒体也就是电视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也将慢慢会普及。对于药品宣传广告,人们不是很热衷于明星或名人做广告,“对于明星或名人做广告,您感到”,有64.37%表示“无所谓”,“您是否信赖明星或名人所做的药品广告”,有56.32%表示“无所谓”,“下列哪类广告更能引起您购买药品的欲望”,有47.13%的被调查者回答是“单纯介绍药效的广告”,有36.78%的被调查者回答“纯解说性质的广告”,由此可见,现在的明星广告已经不再具有明星效应,普通老百姓都比较倾向于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的药效广告。
三.人们选购药品的影响因素
普通老百姓在选购药品的时候,通常会把疗效放在第一位,先考虑到什么病适合吃什么药,吃什么药最有效,这是非常正常的思维方式。其次,在买药时会考虑到价格,想尽力能买到疗效最好价格最便宜的药品,这也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在本次调查当中,当问到“您在选购药品时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有82.7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疗效”,其次有44.8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价格”。由此可见,人们在购买药品时,通常着重考虑疗效和价格这两方面。现在医药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有关药品安全的事故,这些事故是否会影响药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呢?这些事件会给药品消费者造成怎样的影响?本次调查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近期频频出现的药品安全问题,有79.31%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影响到其对所有药品企业和产品的信任度。当问到“被曝光企业的药品,您今后是否还考虑购买”时,有55.17%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由此可见,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药品安全问题还是比较重视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药品,人们比较放心购买的药物类型为外伤用药,消炎药,成人感冒药,皮肤病用药。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结果还显示,消费者比较信赖的药品企业或药品如下:哈药六厂(8.05%),云南白药(4.60%),辉瑞(2.30%)。
四.人们对药品宣传及药品出现问题的态度
现在有关药品的宣传广告随处可见,但其中也不缺乏过于虚高夸大的广告,在调查中,对于“您认为我国目前的药品广告中虚假广告的现象”这个问题,有35.63%的被调查者表示“十分普遍”,有40.23%的被调查者表示“比较普遍”。还有57.4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药品行业中,广告宣传的功效与产品实际的功效不符的情况经常发生,其中有39.08%的被调查者遇到这类情况,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药品广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虚假问题。出现这类情况的企业或药品名称及其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频频出现的药品安全问题,有78.16%的被调查者认为责任在于“企业本身”,有75.8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在于“政府监管部门”,还有71.26%的被调查者则认为是在于“执法部门执法不严”。而且有78.16%的被调查者表示药品行业频频出现问题会影响其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印象。如果药品企业出现问题,而且该药品企业拒不承认事实,继续错误并欺骗共众,拒不配合检查以及不采取任何补救措施的,大部分群众(60%以上)表示坚决不能原谅其行为。如果由药品企业牵头,定期向消费者介绍一些有关选购和使用药品的知识,43.68%的消费者表示非常欢迎,有29.89%的消费者表示比较欢迎。有54.02%的消费者表示对于药
品企业的监管,除了政府部门,卫生部门之外,媒体和非政府的第三方组织非常应该介入加大对此行业的关注度。由此可见,对于药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认为责任在于企业本身,相关的监管部门应辅助监管,第三方组织应该加入对企业的监督;对于出现问题的企业,如果采取消极的处理措施将会导致消费者对其坚决不原谅,因为大部分人都有所谓的正义感,因此对这些危害消费者的行为是非常憎恨的;对于企业牵头开展的宣传药品知识活动,消费者是会很欢迎的,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本身药品知识不够,需要从别的渠道去了解,企业的这种活动就能为提高消费者药品知识做出贡献,同时也能很好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如果一个企业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向群众,不做坑害消费者的行为,相信这样的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是非常好的。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也涉及到了企业的社会形象问题,调查结果如下表: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消费者认为在社会形象做得比较成功的企业有哈药六厂、云南白药、修正药业、辉瑞、海尔集团、强生;做得比较失败的企业有三鹿、感康、脑白金。
五.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对药品知识的了解程度不是很大,可能是由社会风气所影响,也有可能是因为传播这方面知识的媒体较少。而且从这份调查结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日常生活中,有关药品性质疗效及使用方法的宣传媒体较为有限,人们大多只能从电视上的广告来了解一些药物的性质疗效,而且厂家为了盈利,在广告中有时会夸大药物的疗效,或者只是介绍药物好的一面,而药物的一些毒副作用,具体用法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并未能传达。因此导致了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消费者药品知识比较匮乏,选购药品时比较依赖医生或医务人员,这也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药价虚高的一个因素。除此之外,过于夸大的药品广告,给消费者带来了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从而会导致消费者对药品企业的信任度及购买率。因此,现在消费者比较放心购买的药品为:外伤用药(44.83%),消炎药(41.38%),成人感冒药(40.23%),皮肤病用药(25.29%)。观察可知,普遍为外用药。
推荐专题: 关于的调查报告 关于医药的市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