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小康家庭投资意愿调查报告(合集)

2024-04-14 00:46:18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康家庭投资意愿调查报告(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康家庭投资意愿调查报告(合集)》。

第一篇:小康社会的调查报告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湘发〔20xx〕6号)、《湖南省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办法》(湘康〔20xx〕4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度全面小康与绩效评估工作的通知》(湘办〔20xx〕30号)文件精神,从20xx年起对全省xx个县(市、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提升幅度,以及全面小康经济强县、全面小康经济发展快进县进行考评考核。为切实做好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考评工作,区小康办联合区统计、财政、发改、人社等部门,从5月份开始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情况

根据湘发〔20xx〕6号文件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在分类指导的前提下,将全省xx2个县市区划分为一、二、三类,其中:第一类为中心城市城区(城镇化率75%以上)和长株潭经济强县,共计27个;第二类为城乡复合发展县市区,共有47个;第三类为扶贫开发县市区,共有48个。我区因地处郴州中心城区占据城区三分之二面积,且城镇化率达80.6%而进入第一类考评对象(全市仅北湖区被列为一类县市区)。

目前,北湖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实现程度为71.6%,排名第22位,与排名第1位的雨花区(实现程度91%)相差近20个百分点。其中:经济发展为59.8%;人民生活为72.4%;社会发展为85.7%;民主法制为91.1%;生态文明为80.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腿,需加大力度全面推进。20xx年已经实现的指标有xx个,分别是: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人均储蓄存款、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城镇污水处理率、地表水质达标率、地表水质达标率、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1、需要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小康。按照湘发〔20xx〕6号文件精神要求,一类县市区到20xx年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到20xx年率先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率先建成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20xx年,我区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只有71.6%,距离目标还有28.4个百分点,每年需要提升7.1个百分点才能如期建成全面小康。但是,随着各项指标的逐步实现,实现程度的提升空间将逐步下降。

2、与全省27个一类县市区对比情况。从实现程度看:北湖区以71.6%排名第22位,仅高于娄星区、珠珲区、双清区、鹤城区、醴陵区。其中,经济发展排名第21位,人民生活排名第19位,社会发展排名第17位,民主法制排名第16位,生态文明排名第22位;单从经济发展情况看:北湖区以29.1分排名第22位,仅高于双清区、娄星区、武陵区、醴陵区、鹤城区。

3、受产业布局的制约明显。发展城市经济是我区进入后工业时代一大特征,郴州发展第三产业我区是主战场。就提升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看,大力发展工业是最有效的途经,但我区现在面临的形势是工业招商难、落地更难。物流业虽然是我区的新亮点,但税收甚微,且三产对税收的贡献率远远低于二产,税收比重不高已成为我区财政的心病。园区规模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虽有经开区,但经开区地处中心城区,工业已不是主战场,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制造产业要落户,首选的应该是出口加工区。

4、经济转型压力大。我区正处于退二进三的经济转型阵痛期,财政收入压力明显加大。农业产业化尚未形成规模,农村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依然是主体。煤炭等采掘业艰难转型,工矿业遗留问题众多。我区与苏仙、资兴等县市区相比,一是受市级政策倾斜,全市大型工业布局都在出口加工区;二是经开区范围已属于城区,现实状况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土地吸引客商;三是受地形地貌影响,主城区周边的范围内没有大规模连片平坦开阔土地,缺乏布局大型工业项目的先天优势。同时,新引进工业企业效益较慢,我区新型工业化竞争力有待加强;现代服务产业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商贸、物流、旅游等产业的优势地位需进一步加强。

5、动态指标难以掌控。考评指标当中的社会安全指数、城镇污水处理率、空气质量达标率、地表水质达标率等都是动态指标,具有很大不可控因素。一是受大自然不可抗拒因素较大,也受随机监测点因素影响,例如空气质量达标率20xx年达标率为xx%,而20xx年达标率仅为85.2%。二是随机事件、偶发事件无法彻底回避。北湖区辖区占郴州市中心城区近三分之二,治安、交通、安全生产等影响社会安全指数的因素很难人为控制。

6、xx项难以完成指标的情况分析。

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值80000元,差距xx元,实现目标每年需提升19.88%,GDP需达到600亿元。一是人均基数较低,20xx年只有3.87万元;二是进入后工业发展阶段,城市经济特征突出,退二进三要求进一步增强,要实现高速增长难度相当大。

⑵人均财政总收入。目标值xx元,差距8960元,实现目标每年需提升40.95%,财政总收入需达到55亿元。从考核指标和现行统计口径分析,第一类县市区考核的22个指标中,除财政收入2个指标外,其他20个指标及与指标考核相关联的人口数,都是按行政辖区属地原则统计,而现行财政总收入和总税比的数据统计是按《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市城区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郴政办发〔20xx〕38号)文件执行。即:我区行政辖区内的工商税收除市级点单企业税收外,还分成了三部分:一是北湖区行政辖区内(不含经开区)入库税收的32%部分;二是经开区规划范围内入库税收的32%部分;三是北湖区行政辖区内市级分享的68%部分。可见,区级财政直接反映的财政总收入,只是本辖区内财政收入的一小部分,与其他20个考核属地统计的口径不一致,且相差很远。

⑶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目标值85%,差距35.5%,实现目标每年需提升8.9%,税收收入需达到46.75亿元。以20xx年我区国库报表反映的数据计算,人均财政总收入仅为2648元,总税比为57.6%,与考核指标值相差甚远。如果按行政辖区内实现的税收全口径纳入计算,则人均财政总收入为6422元,总税比为78%。

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目标值30%,差距22.2%,实现目标每年需提升5.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需达到180亿元。一是我区多数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已经过了快速成长期,进入了平稳发展期,而新的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却鲜有入驻我区,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绝对值和增长量经努力挖掘尚能保持增长,但增长率偏低,且呈逐年下滑趋势;二是全市城市规划设计原因,使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受到制约,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外迁或新上项目外迁。仅宇腾有色、国大有色两企业外迁项目年产值保守估计在70亿元。加上新项目又落地少,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比较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由省一级依据国家财政部、科技部、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认定管理办法认定,要认定个高新技术企业条件高,时间跨度大,并且有效期只有三年,到期重新认定。四是现有企业相互没有关联,没有配套,没有上下游关系,末形成真正的产业链。工业园区内涉及的企业杂、散,末形成一个龙头带动一片的产业集约效应和孵化作用。五是考核指标相互矛盾,相互制约,使得达标困难更大,突出体现在与单位GDP能耗上。

⑸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目标值8%,差距2.2%,实现目标每年需提升0.55%,文化产业增加值需达到48亿元。

⑹ 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目标值90%,差距21%,实现目标每年需提升5.25%。目前影响我区园区工业比重小的主要原因,一是区区合一尚未得到省发改部门的正式批复,当前,经市区两级的共同努力,石盖塘的工业已经纳入园区统计口径,但占比也只有27%;二是城区的烟厂、郴电国际产值大,但不纳入我区园区统计口径,占比很难提高。

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率。目标值xx%,差距57.7%,实现目标每年需提升xx%。从预计看,今后几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增长幅度放缓。20xx年、20xx年我区金融机构贷款增长较大,主要是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以及华融湘江等私企银行陆续进驻郴州,而今后几年内进驻银行逐渐减少,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增长幅度放缓,至20xx年增幅达到xx%有一定的困难。

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值50000元,差距25150元,实现目标每年需提升19.1%。一是距目标值差距还比较大;二是国家确定的抽样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低收入户占比较大;三是调查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湖南省调查总队直接把控;四是居民收入增长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也比较大。

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目标值25000元,差距xx225元,实现目标每年需提升16.07%。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业产业的比重量并不大,农村居民增收的途径十分有限,按目标数,比例必须每年按17%递增才能完成。二是农产品商品率较低。缺少名、优、特、新的农产品,在产品缺乏竞争力。新产品推广步履艰难,新引进的农产品达不到出口产品的品质要求,商品率低,致使种植业高投入低产出,农村居民纯收入不高。三是发展极不平衡。我区由于山区较多的特点,导致农村发展极不平衡,贫富悬殊较大。目前,全区仍有未脱贫人口6000多人。四是农民负担依然不轻。异地读书和小孩读大学的成本较高,农作物的产量和产后管理不是十分理想,外出务工收入并不高,均影响农村居民整体收入。

⑽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目标值18%,差距7.87%,实现目标每年需提升1.97%。作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的文化休闲服务业,仅仅停留在初级层次,处于消费者自娱自乐的水平,技术含量、文化含量较低;教育消费依然停留在基础教育消费之上。而且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的人按年龄消费习惯会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指标18%实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正处于快速发育的初期,增长较快、总量较低,消费总支出占比较小,结构尚不合理。

⑾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目标值3O,差距1.2O,实现目标每年需提升0.3O。一是投入不足。根据20xx年《郴州市创建体育之城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市、区要将体育之城创建列入本级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并按人均7元/年预算给足资金保障基础场地设施建设和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我区该项经费预算约为300万元/年。二是需要调规。市体育之城创建五个全民健身中心中城南健身中心选址在石盖塘小溪村,预计使用土地200亩,目前该村规划文化体育用地为50亩;市人大、市规划局、市体育局已对该项目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仍需协调市规划局进行调规。三是资金渠道不广。目前数据增长仅靠政府投资建设文化体育场地设施和向上争取资金项目,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渠道不广。

⑿社会安全指数。目标值xx%,差距xx%,实现目标每年需2.83%。属动态指标,难以认为掌控。

⒀单位GDP能耗。目标值0.7吨标煤/万元,差距1吨标煤/万元,实现目标每年需下降25%。由于我区的高耗能企业多,能耗刚性需求急剧上升,能耗下降空间缩小,节能降耗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对纳入区统计监测的企业综合能耗,20xx年要超出20xx年,20xx年的年综合能耗企业达5000吨标准煤的有7家,20xx年有9家(新增南方石墨和新田岭),省级重点用能企业华新、宇腾、新八达三家企业,除宇腾有所下降外,华新、八达均呈上升态势,华新上升幅度还较大。

三、对北湖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及建议

十二五、十三五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我们需攻坚克难,加大力度,确保提前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并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一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壮大经济实力。当前要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扩大投资是当前拉动我区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途径。推动产业优先发展,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加快培育重大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努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强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涉及民生问题的制度建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一是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二是要稳步提高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对象待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进一步提高供养标准。三是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努力解决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抓好职工医疗保险,引导鼓励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加快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加大扶贫投入,减少绝对贫困人口。五是要逐步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努力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尤其要下大力气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北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扶持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示范企业。要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制度化的便利条件和技术支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要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村实用型人才。推动全民创新,在全社会培养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培养和发展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的创新文化。

(四)降低能源消耗,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推进环境保护。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为经济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把污染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增强环境安全意识,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第二篇: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20xx年6月21日――7月4日,我随北京大学团委“西部讲师团”暨北大爱心社爱心万里行甘肃路一行16人组成调查组,到甘肃省T县H乡进行社会调查和支教工作。期间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以及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调查组通过走访农户,同党政领导座谈,开小会等形式,就该乡的农民生计状况,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教育发展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中我们先后走访了T县H乡40余户农户,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地社会状况概述

(一)生活环境

H乡位于T县东南部,良恭河穿境而过。全乡辖14个行政村,137个自然村,93个合作社,2331户农户,11479人。全乡总面积为128.6平方公里(20xx30亩),有耕地18990亩(其中川地700亩,山地18185亩),有草场29497亩,林地58640亩;年平均降雨量640mm,无霜期190天,年日照时间2093小时,年平均气温8.1°C,海拔1499m――2400m,乡政府所在地海拔为1760m。

(二)宏观社会状况

T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属于国家级贫困县。H乡去年全乡经济总收入为129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30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285万元,第二产业10万元,第三产业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5元。乡镇财政总收入62万元,财政供养60人,乡财政支农周转金14万元。

在农业生产方面:全乡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8885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4475亩,粮食总产量715.2万斤,油料产量4万斤,肉类总产量48.2万斤(其中猪肉产量43.6万斤),水果产量4.6万斤,蔬菜产量150万斤,人均占有粮608万斤。该乡还兴修水平梯田3000亩,并兴修了两条灌溉渠7500米,灌溉面积1500亩。建成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300亩。同时正在对小河子,牛头寺、米家沟等地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该乡的工业基础薄弱,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全乡共有乡镇企业85个(包括砖瓦厂、铜矿采选厂、矿泉水厂、蜂窝煤厂、面粉加工、百货销售、餐饮等)其中乡办企业3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40人,收入总额123万元,净利润总额10万元,上缴税金5万元。

教科文卫方面:全乡有学校17所,在小学生1429人,教师61人,卫生院1所,医生6人,病床4张;已经完成了“普初”、“义教工程”、“卫生Ⅷ”等项目的实施,全面开展贫困医疗救助。全乡多民办教师,待遇低,福利差,所以教师的积极性有待一步提高。绝大多数农民也都意识到了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开始会支持孩子上学。但是当孩子(尤其是初中生)产生厌学或者退学的念头时,相当一部分农民还会因“生计”原因而采取顺水推舟的做法。在医疗方面,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农民小病就在家里熬,大病就去县里看,很少去乡上卫生所,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境贫困对于相对较高的医疗费用农民只能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由于卫生所条件较差,农民也不太放心。另外,在该乡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已经开始开展,但是政府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亟待加强。

由于地处山区,冰雹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受自然条件限制该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也急需完善。全乡14个行政村实现了通电、通邮、通公路;已有韩院和李家院两村通了电话;沈家坝、菜地湾、江林、韩院、离家远、大庄6村通自来水;固定电话装机量60部,移动电话155部,虽然如此,但是在如果碰上自然灾害往往会导致与外界一切联系的全部中断,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加大受灾的严重性。同时该乡还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初步建成了牛头寺旅游森林公园,但是也是因为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当地的旅游资源无法得到很好的开发。

二、经济状况

(一)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状况

在我们所调查的7个自然村中,农业产业结构基本相同,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洋芋,谷子等,大部分农民都种植了党参等药材以增加收入,但是由于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不景气,加上农民地少主要种植粮食以自给只有很少土地种植药材,所以药材的收入也极为有限。许多农户家里都种植有核桃、杏儿等果树,但是一般也就只有一两棵,对家里的收入也无法又太大的帮助。大部分农民都养有牛羊猪。在禁牧的同时,政府倡导设施养羊,现在都采用圈养的办法。养猪是为了自家杀来吃,在经济紧张的时候还可以拿来买,牛是用来耕地和运输的。一般农户家还养有鸡,大多也只有几只,也有养鸡大户,但非常少。

这两年,由于旱情较为严重,因此农作物基本没有什么收入。加上种子,化肥等价格不断攀升,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农户土地减少,农户能做到一年的收支平衡,不亏本已经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生产出来的粮食很少拿出来卖,大部分是自给。有部分农民由于买不起化肥而仅仅使用农家肥。因此对于当地农民来说,粮食生产仅仅是为填饱肚子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种植药材可以说是农民在农业方面唯一的进项。党参收入多则千余元少则几百元。因此,如果某个农户土地较多,药材种植的面积较大,那这个农户在村里的生活就会相对较好。农闲的时候有些较为活跃的农民还会寻找一些零工做。

除此之外,这里的青壮年男劳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远的出省,近的就在县城。就我们的调查而言,大部分都是在省外打工,主要是去新疆、内蒙古等地。外出打工的一年能够挣几千块钱,高的能有五六千块。但是干了活却拿不到钱的人也不在少数。

那些没有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农户主要靠家里的农业收入,但这和那些外出打工农户的收入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村子里,家境较好的一般是吃国家财政饭的公办教师、“国家干部”(其实只是乡镇干部)以及家里土地和劳动力较多、以及有其它副业收入的家庭。

H乡现在主要的税收来源是农业税,但是当地税费收缴的透明度不高,很少有农民知道自己交的到底是哪些项目的税费,大部分都是只知道总额却不知道明细,农民的解释是知道了也没用,村里说要交就是要交,就算是国家政策不允许的你也没有办法。农业税全部采取现金的方式收缴,税收分春秋两季进行。

当地的劳动力的流出和流入组织形式主要是靠这些打工人员自己的社会交往形成的,没有正式的组织形式,通常都是有活的时候相互通知,靠自己的关系,也靠自己能够吃苦耐劳诚实信用。

当地农民每户年均收入800多元的数据应该是可信的,也代表了大多数的情况,但也有不少的农户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并且国家的救济和社会保障也亟需完善和提高。

农户家境不好有一个很普遍的原因是家里有长期患病的病人,医疗费往往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包袱,因此农村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一个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另外,家里缺少劳动力,或者土地不多,只有山地却无川地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该乡的很多农户装有太阳能灶。经了解,向农户发放太阳能灶是属于县里扶贫的一个整体提升计划的一部分。西北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因此这一举动受到了农户的普遍欢迎。但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村的太阳能灶是免费发放,有些村还会另外向农户收取20多元钱的费用。还有些村子将太阳能灶的发放作为对农户的一项奖惩措施,只有按时按量完成税费,并主动配合村干部各项工作,与村里的关系较为协调的农户才有发放,而那些经常“闹事”,与村里对着干的农户是不可能有的。

(二)税费改革情况

税费改革在当地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很多项目比如乡统筹、村提留、教育附加费、屠宰税等都已经取消了。但是并没有减轻农民太多负担,因为限于当地的经济状况,在税费改革之前,当地并无太多的乱收费现象,因此,就调查的农户而言,基本上都觉得现在比以前好,然而在实际上这个在他们的生产活动中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在1997年实行税费改革之后,农民仅仅需要交纳农业税(并且今年的农业税按照中央的政策和部署开始减少)和一事一议的防雹费(当地为了防止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用以筹措资金的一种费用)以及补给民办教师和村干部还有当地组织的护林队队员的口粮。大概每亩地20元左右(根据调查,各村的税费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三)负债情况

尽管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但是在当地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当地几乎60%―70%的农户都不同情况的存在着负债的现象。当我们问及为什么负债时,他们告诉我们,他们买化肥需要钱,看病需要钱,孩子上学需要钱,有时候收成不好,家里没粮食也得去借钱买。信用社里的钱只借给有钱送礼或者有关系有头面的人,根本不借给穷人,一般普通人想借点款比登天还难。信用社不贷款给农民说是怕农民还不上,其实很多有钱人借了钱也还是还不上。

因此大部分农民还是主要向亲戚朋友借钱,如果家里亲戚朋友有学校的公办教师,乡镇干部或者在外面做点小生意家境宽裕点的,借起钱来还方便一些;如果没有,那碰到急事想借钱也没地方去借。村里今年就出过没钱买粮又借不到钱而饿死人的事情。

(四)农民购买力和支出结构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把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开支列为他们消费开支中的最大的一块(家里有病人的除外)。一般中等的农户年支出金额都在800――1000元,近几年来,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尤其是化肥种子的价格还在不断的上涨,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村里已经有人因为买不起化肥而是仅仅施用农家肥了。由于地少,种子的用量并不大,但是鉴于当地的昼夜温差大,覆盖种子的地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农业生产资料的支出。

家里有念书的小孩的家庭中,孩子的教育费用就成为了家庭支出的第二块,村里小学的收费状况一般为每学期收取费用50―60元,加上其它书本等杂费也就是60―70元。农民对小学生的花销和学校收费状况并无太大意见,但是认为中学的收费实在太高,一个中学生每年得交近千元费用,高中就花销更大,更是一般的农民所不敢企及的。

家庭的第三大开销就是水电费和农业税,这一点在税费改革情况一节中已有说明不再赘述。

第四大支出是人情的花销,这一项在各个家庭的支出数额差距很大,但是根据当地的习惯,一般亲戚朋友结婚生子等喜事都要包几十块钱红包,关系特别好的要到50―100多块钱。

第五大支出是日常用品。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条件限制,村里居民想要购买日常用品通常是在当墟时走几十里山路去相邻的一个商业相对发达的N镇购买。一年的日常用品花销也大概在70―150元不等。

(五)退耕换林政策的实施

当地人多地少,并且以山地为主,自然条件恶劣加上多年干旱,因此这里农民的收入水平很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在此也成为了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家政策,农民每退耕还林一亩,国家补贴300斤粮,20元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实际能拿到的只有90――200余斤不等的粮食,现金没有。农民对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较为支持,一是认为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水土的保持(也有部分农民虽说不上原因但坚持认为中央政策的肯定是对的,肯定有它的道理不会坑害农民),第二,国家的补贴在当地来说也是很划算,甚至有时还是高于不退时的收益。但是由于农民实际到手的补贴很少,农民对此也非常愤恨,并且曾经闹过上访,这样退耕还林问题就成为了当地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另外,对于退耕还林土地的归属当地农民也不是太清楚。按照政策,退耕还林的土地仍归农民所有,土地上的树林最终也是农民的,因此农民还是必须缴纳相应的税费,许多农民因为不清楚政策所以对此都非常的愤愤不平。这也是造成农民对退耕还林颇有怨言的重要原因。

三、教育发展状况

如前所述,H乡全乡有学校17所,在小学生1429人,教师61人,无中学。当地考上中学的学生一般都在旁边的N镇的中学上学,成绩和家庭条件允许的可以到县上去年高中。当地义务教育的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虽然当地居民对教育都普遍是很重视的,但是由于家庭条件限制,通常如果家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在上小学,就一般会有一个孩子在家里帮着干活,通常是女孩子。如果有一个孩子在上中学,那么家里其他孩子上学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因此当地很多孩子能念到中学就很不错了。当地小学的辍学率也是居高不下。当地关于适龄儿童入学率由一个这样的说法:春满堂,夏一半,秋几个,东不见。这样的状况使得入学率的考察价值大打折扣。

根据T县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介绍,本县的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民办教师撑起半边天。乡镇干部向我们说明了原因:主要是公办教师不愿以来,民办教师虽然待遇不高但是在当地来说也是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工作因此有很多人争取,但是往往民办教师自身的素质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另外,由于民办教师待遇太低(每月只有80块钱,还不一定能落实,公办教师高的能够达到1000元),老师们都不安心教课,而是把教学工作当作减轻家里负担,扩充家里经济来源的一个渠道,因此老师们除了教课还必须承担家里很多的农活和其他的一些事情。真正能够把教学当作自己本职工作的老师并不多。

根据当地乡党委书记的介绍,H乡从99年开始采取乡上级要一点(立项投资),部门帮一点,乡政府投一点,村上拿一点,群众挤一点,拆下的旧木料砖瓦利用一点的办法经过争取立项投资新修了三所条件相对较好的小学;乡政府投资,群众投劳集资新修了10所小学,维修了四所小学,今年又争取立项将对两所学校进行新修,至此全乡所有教学的的危房旧校将全部消除。乡政府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县教育先进乡镇。

下面我们将通过介绍该乡的H乡小学了解该乡的基础教育发展状况。H乡小学始建于1942年,学校下辖16所存学以及教学点,共有教职工61人,其中公办教师37人,代课教师24人,由学生1429人。1970年该校曾设初中班,1982年初中班被合并到相邻的N镇中学,由此H乡小学被定为五年制小学,1989年省上拨专款修建了教学楼一幢,20xx年实施一期“义教工程”,新修校舍18间,315平方米。该校服务半径内总人口1466人,适龄儿童总数149人,入学率100%,女童入学率和残疾儿童入学率100%,但是辍学率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学校所在地教学点有教职工21人,公办教师13人,代课教师7人,长期临时工1人,大专学历4人,中师学历11人,高中学历3人,初中学历2人,小学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10人。1996年该校被评为“陇南地区先进学校”。由于T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所以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扶贫资金用于相应的教育扶贫项目,因此争取项目立项投资是该乡教育机构每年的例行工作。根据中心校的校长介绍,这两年县上对该乡的教育投资一直都很支持,所以该校的发展也是令人欢欣的。

在该乡的教育情况中,有一个北京大学生资助的计划很引人注目。这是由该县的一个热心拍摄和摄影的普通农民,与北京的各高校特别是北大的爱心社区的联系合作开展的一个首都大学生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资助计划。这个活动的影响非常大,仅仅在该乡就资助了中小学生121人,总金额达18000余元。这个活动使当地很多人受益,在调查过程中,不止一次的有农民要求我们代他们向资助他们孩子上学的北京大学生表示感谢并希望能取得联系。而大学生们的资助和信件等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动力和鼓舞。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该计划于20xx年停止,已被资助的孩子也有很多与资助人失去了联系,并有很大一部分重新陷入了辍学的境地。因此,在调查时也不断有孩子要求我们帮他们寻找资助人,以帮助他们重新争取受教育的权利。

四、困难与问题

1. H乡处于西部高原山区,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破坏严重,耕地少,平地少,生态十分脆弱,并且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时常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且当地海拔高,积温低,生产期短,极不利于作物生长。

2.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承载能力差。由于当地的自然条件恶劣,植被破坏严重,当地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而耕地资源匮乏,耕地承载能力差是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与此相对的是,人口的生产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作为粗放型经营的农业,只有增加劳动力才能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保证粮食的生产。但是,近几十年来人口数量的膨胀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更使耕地承载能力有减无增。另外,由于当地地形崎岖,开荒扩耕也非常容易呆滞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承载能力差,耕地资源质量差,可开发难度大,效益低,可开发潜力小这是当地农业经济不容忽视的特点。

3.生产方式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所形成的薄收,单一经营,粗放管理,靠天吃饭是贫困的重要原因。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区位边缘分布,交通闭塞,观念上封闭,经济上贫困,使居民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农业以低层次平面垦殖方式为主要特征,以人口数量增加和体力劳动为主,生产结构单纯追求粮食产量的单一种植业结构这都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基础结构的进化。

4.基础设施薄弱。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薄弱是当地发展面临的基本困难之一。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仅难以有效抗御自然灾害还给当地农民温饱问题带来了极大困难。交通通信事业和社会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贫困乡村的资源开发步伐,特别是当地的旅游资源,而且阻隔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机制与外部社会的有机结合,弱化甚至化解了外部社会先进的经济文化浪潮对地方上的冲击。同时强化了当地内部的封闭型和资源配置的单一性,形成了恶性循环。

5.社会环境封闭,生活方式稳定。落后的思想文化,守旧心理,安贫心理,惧险心理与当地信息时间观念淡薄,效率观念缺乏,文化素质差等问题与自我封闭,自主自立意识薄弱自卑自负心理问题结合形成了一种心理环境与现实社会形成了较大的差距。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少人在村里终日游荡,或呆坐在阳光下与人闲聊打发时光。

6.教育发展落后,教育经费短缺。当地的辍学率高,绝大部分小学毕业后放弃升学,这就必然壮大了文盲半文盲劳动力结构队伍,从而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限制作用。同时当地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育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而教育经费的短缺直接导致了当地办学条件差,无法组织教师进修和请外地老师对本地教师进行培训。由于教师待遇低,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听,严重存在调不进,留不住的现象。教育事业的落后直接导致的是当地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低形成了“低素质屏障效应”是当地劳动力对其他职业的竞争力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极低。

推荐专题: 小康家庭投资意愿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