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会议酒店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2024-02-20 03:07:48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议酒店调查报告范文(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议酒店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第一篇:酒店调查报告

一、员工的招聘和录用

xx大酒店在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工作中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严格的面试、录用测验等不获得者的信息,从而判断者的技能、知识是否与工作要求相符。同时,酒店在招聘员工时也向者全面客观的介绍酒店情况,员工工作的内容、要求,酒店所能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晋升、薪酬、福利等,使者能从这些信息中判断自己对所应聘的工作是否满意,是否能胜任其职。这一做法将有助于xx大酒店选择到更优秀的员工,也有助于员工坚定其在酒店长期工作和奋斗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满足员工个人发展需要

xx大酒店从员工进店开始就指导员工确定自身的职业目标,帮助其设计个人的成长计划,并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这样做减少了员工的流失,提高了员工的满意感。

酒店大酒店采用的较为有效的职业生涯开发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重视员工培训

在酒店迅猛发展的今天,xx大酒店的管理者认识到人是酒店成功诸因素中的第一要,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提高酒店的竞争力。他们不只强调短期的经济效益,并不因为培训工作会增加企业成本费用、降低利润额而勿视对员工的培训。因而,xx大酒店的管理者本着“员工第一”的原则,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给他们提供各种再充电的机会。针对员工的特点提供一系列的培训指导,除了课堂培训外还有临时代理主管负责等参与式、启发式等多种方式。员工培训是全方位的,除了各种岗位技能培训,还有全面的素质培训。

(二)建立店内招聘系统

xx大酒店应采取公开方式如布告牌向全体员工提供空缺职位的信息,使符合要求的员工有机会参与应征。同时,在酒店职位发生空缺时,首先应在店内进行公开招聘补充,鼓励员工只要好好干就有提升机会,给员工以发展的空间。当酒店内无法补充时,再从店外进行补充。

(三)定期的工作变动

酒店员工特别是服务第一线的员工通常工作比较单一。员工长期从事重复的工作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服务质量也会降低。xx大酒店通过工作轮换,安排临时任务等途径变动员工的工作,给员工提供各种各样的经验,使他们熟悉多样化的工作。通过员工交叉培训、工作轮换,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员工对单调岗位工作的厌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又能节约酒店人力成本。此外,通过轮岗,使员工不仅掌握多种岗位的服务技能,同时还熟悉其他岗位的服务程序,有助于提高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

(四)为员工提供自我评估的工具

员工要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计划必须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才能确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xx大酒店采用了一套《人才基本素质测评软件》为员工进行自我评估提供帮助,该软件可以对每一位申请职业生涯设计的员工进行测试,通过测试,测试者能了解到自己最大的潜能和最适合从事的职位,从而能很快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五)提供多种晋升途径

酒店中,服务第一线的员工往往发展前途只有一条,便是提升到管理岗位。尽管不少优秀的服务人员经过培训和锻炼后走上了管理岗位,并且完全能够胜任行政管理。然而,也有不少优秀的服务人员却无法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或者不喜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而服务工作第一线却失去了一批骨干。

对此,xx大酒店为前台服务人员和后台服务人员制定了两类不同的晋升制度,并为每个职位设立几个不同的等级。优秀的服务人员可晋升职位级别,增加工资,却不必脱离服务第一线。不同等级的服务员需承担不同的职责。例如:高级服务员不仅需完成自己的服务工作,而且需要培训新服务员。这样,既可以实现酒店对优秀员工的有效吸引力,又可以使企业达到合理用人的目的。

三、加强与员工沟通,促使员工参与管理

酒店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作为服务第一线的员工,他们比管理者更了解顾客的需求和要求,更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此,xx大酒店为员工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大家庭气氛,使员工能充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管理,如总经理接待日等方式,通过与员工双向沟通,使酒店管理者可以做出更优的决策,此外,xx大酒店的管理者不仅加强与企业现有员工之间的沟通,而且也要重视与“跳槽”员工的交流,因为管理者认为这些员工往往比酒店现有员工更能直接、详实的指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了解员工“跳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好解决酒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xx大酒店让员工参与管理,进一步发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使员工更清楚的了解管理人员的要求和期望,更愿和管理人员合作,做好服务工作。此外,该酒店除了鼓励员工参与管理之外,还进一步采用授权方式,把一部分决策下放给员工,让员工根据具体情况对客人的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四、关心员工的生活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酒店员工一般工作压力较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xx大酒店的管理者从生活上多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各种方便。首先,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员工宿舍,员工餐厅的建设,为员工提供各种文体活动场所,丰富员工的业余精神生活,真正为员工营造一个“家外之家”。其次,管理人员还对员工进行感情投入。在节日、员工生日的时候送上贺卡、礼物等表示祝福。如果员工家里有什么困难,尽力提供支持与帮助,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五、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xx大酒店从员工的需要出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报酬体系。它包括直接报酬、间接报酬、非金钱性报酬三方面内容。

(一)直接报酬

直接报酬主要指酒店为员工提供的基本工资、加班费、津贴、奖金等。为了提高服务人员的`待遇,酒店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岗职工资制度。岗职工资制是从总经理到员工按决策层、领导层、服务层分成许多级别,各级别有因技术工种的不同有所不同的工资制度。这样可以避免单纯按行政级别来划分工资高低,工作多年的服务人员的工资还比不上初出茅庐的管理人员的工资的不合理的现象。

(二)间接报酬

间接报酬主要指员工的福利。xx大酒店采用统一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养老金、带薪假期等福利。

(三)非金钱性报酬

酒店管理人员认识到员工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需要,又有精神的需要。因而,管理人员应适当的考虑员工的精神需要,通过各种精神鼓励措施来激励员工,如评选“最佳员工”、授予“岗位能手”称号等。管理人员还应注意到:不同的员工的精神满足是不同的。并根据员工个人的差别有针对性的采用各种激励手段。如有的员工希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酒店就组织一些文艺活动、联谊会等社交活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有的员工希望受人尊敬,拥有较高的威望,酒店可通过授予各种荣誉称号来激励他们。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xx大酒店的管理者是真正重视员工,把员工放在首位,切实把“员工第一”运用到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正因为如此,xx大酒店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使企业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宾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得到各方朋友的肯定。

第二篇:酒店调查报告

一、高星级酒店服务业现状

近几年来的抽样调查统计表明,入境旅游者对我国宾馆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总体评价普遍较好。在对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餐饮服务、交通服务、娱乐服务、购物服务、导游服务和邮电通讯服务七个方面的服务质量的评价中,满意率最高的一直是高星级酒店服务,评价“尚好”以上的人数一般都超过90% 。

我国高星级酒店总体服务质量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其间主要促进因素为

(1)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国际高星级酒店(公司)集团从8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20余年来,我国高星级酒店业不断吸收、消化和利用国际上高星级酒店业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经验,己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星级酒店管理模式。借鉴国际先进的高星级酒店管理理论和经验对我国高星级酒店业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树立服务理念、质量观念,推行服务设施建设和高星级酒店服务标准化,提高服务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市场竟争压力。自90年代中期起,我国高星级酒店业的出租率和利润率基本呈下降趋势,19xx年高星级酒店业的平均利润率己经降为负数(-5. 8%),高星级酒店市场竞争特别激烈。 白热化的竞争迫使各高星级酒店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思路。许多高星级酒店开始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在这种背景之下,开放初期那种对宾客的怠慢己属罕见,越来越多的经营管理者开始注重寻求适合我国高星级酒店业的服务模式,并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二、我国高星级酒店业的差距和问题

对比国外的大型高星级酒店,以及在中国登陆经营的分支酒店,现阶段我国内生的高星级酒店业服务质量仍然较低,服务质量管理比较落后,己成为提高高星级酒店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障碍之一。远的不说,与我们的近邻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国相比,我国高星级酒店的服务质量水平尚难与之竞争。20xx年《现代高星级酒店》刊载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在全球80家最佳高星级酒店的名单中,泰国曼谷的东方大高星级酒店(Oriental, Bangkok)名列第一,其次是新加坡的拉弗尔高星级酒店〔Raffles, Singapore).香港香格里拉t Shangri-la, Hong Kong )、香港半岛高星级酒店(tPeninsular, Hong Kong)并列第四,新加坡还另有4家高星级酒店入围。 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内地高星级酒店一直与此无缘. 事实正是如此,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星级酒店的硬件设施己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高星级酒店的水平,但由于经营观念、从业人员素质、管理效率、市场竞争压力等高星级酒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水平落后于同行业国际水准。

1.“重硬件、轻软件”倾向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离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这一事实,己被认明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重设施建设、忽视人才培养倾向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费雷德(Fred)曾走访了我国14个旅游城市,考察了各地112家高星级酒店,认为我国大部分旅游高星级酒店的硬件设施己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高星级酒店的水平,但高星级酒店从业人员素质、质量管理及服务水平却落后于同行业的国际水准。这一问题在我国高星级酒店业中一直以来十分突出,不少高星级酒店设备设施高档豪华,但服务水平差强人意。良好的硬件设施虽然是高质量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组成部分,但若没有高水平人员服务,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毕竟,硬件设施满足的主要是宾客物质上的需要,只有人员服务才能给予宾客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满足。

服务营销学家卡尔宗把服务体验称作“关键时刻”(Calzon, 1987)。这其中隐含的假设是:客人对服务接触的感知是决定客人满意度、质量感知以及长期忠诚度的关键因素。服务体验研究的重点是客人与服务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服务体验包括四个要素:

1、服务人员,包括直接和客人接触的员工和不直接和客人接触,但为组织的运转做出贡献的成员;

2、服务设施,包括客人直接使用的设施和间接使用的设施,如餐厅的厨房;

3、服务对象,即高星级酒店客人;

4、服务过程,即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一系列活动的顺序。

香格里拉酒店的一个服务特色是:真诚质朴、彬彬有礼、温良谦恭、乐于助人、自豪而不骄矜。“让客人喜出往外”,也是“好客之道”所追求的目标。香格里拉营运部门在集团内部倡导的“客人一总经理对话”沟通模式,是目前全球酒店业唯一的模式。这就是:在香格里拉旗下的38家酒店,每星期一至五的下午5时至7时,38家酒店的总经理都分别在自己的酒店大堂会见驻店客人,与客人直接对话交流、沟通。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办法,却令管理者和客人收到喜出望外的效果。而中国酒店内的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的界限似乎十分清晰,平时碰到客人时,服务人员要么会例行公事般地对客人打声千篇一律的招呼“您好!”,要么就匆匆地擦肩而过,一般除正常的服务工作外是不会主动与客人交流的。而酒店内的高层管理者一般更不会来到一线服务场地,因而也就更没有与客人交流的机会了。中国的`高级酒店也应该更多的注重细节,更好为客户服务。

2.服务质量管理效率低下

质量的基本要素是一致性。高星级酒店产品具有无形性特征,与工业企业不同,高星级酒店很难对服务产品本身进行诸如颜色、尺寸、大小的控制,对服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是提高服务质量可靠性、一致性的根本途径,制订科学的服务质量标准和服务规程,并以这些标准和规程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控制是保证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稳定性的主要手段。 员工在这些具体的标准和规程指导下所提供的服务就是人们熟知的“标准化服务”。虽然标准化服务正遭受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怀疑。但就我国高星级酒店业的总体现状而言,对绝大多数高星级酒店来说,大力推行标准化服务仍是适宜的选择。

比如,在国际上,效率的具体化就是明确的时间概念,上菜是几分钟、叫出租车是几分钟内到、客房内设施坏了多长时间内维修好、总台结账几分钟内完成等大大小小的服务都有着定量的服务标准,尽管在具体数量上有所差距,但快捷简便是共同的原则。而我国部分酒店还未树立服务效率的意识,在最需要体现效率的地方往往是通过模糊的概念来表达的,诸如用“差不多”、“马上”、“很快”之类的不确定时间用语来表达。这必然造成对客户的不负责,也不能使得客户满意和认可其服务。

3.高星级酒店从业人员素质落后

先进的服务设施和从业人员良好的基本素质是高星级酒店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保证,两者不可偏废。我国众多内资高星级酒店在设施设备方面与国外高星级酒店相比可谓毫不逊色,有的甚至可以与国际豪华高星级酒店相媲美,但服务质量水平却大大落后,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落后。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包括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外在素质指从业人员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的职业化。员工的外在素质水平对创造高星级酒店高雅文明的环境氛围有极大关系。高星级酒店从业人员的内在素质系指高星级酒店员工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即员工的文化水平、文明程度、道德修养以及专业知识、服务意识、服务技巧等。高星级酒店服务作为一种无形的商品销售,高星级酒店从业人员的内在素质是其价值所在。高星级酒店员工的内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星级酒店各种制度、服务标准和操作规程能否发挥作用,因而也是高星级酒店能否维持并提高服务质量水平的关键。我国高星级酒店从业人员素质较高星级酒店业发展初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各种因素也正制约着我国高星级酒店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比如锦江饭店遍布全国的80多家酒店现有各级各类人才,包括经营、管理、工程土建装演改扩建涉及的各系统(设计/咨询/施工/监督/维修保养)、财务、人力资源、厨师、电脑、公关营销、保洁、采供、文秘和外语等各类人才;锦江集团教育培训中心是集团专设的培训基地,拥有专职的师资队伍和实习酒店,也是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有权联合发证的培训基地;全权管理的酒店或加盟的酒店可以派出骨干到集团内相应的酒店实习或挂职。

4.工作满意度低,员工流动率高

高星级酒店只有拥有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才能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我国高星级酒店业因员工流动率过高影响服务质量水平己引起业界和研究者的重视。一项统计表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高星级酒店员工平均流动率在30%左右,有些高星级酒店其至高达45% 。 员工流动率过高对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稳定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说,员工在决定离开而尚未离开高星级酒店的那一段时间里,工作不如以往认真负责;高星级酒店在员工离去后,不仅需要一定时间物色新员工、培训新员工,但往往由于培训不足,新员工各方面的素质难于满足服务需要,直接影响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员工流失还会影响士气,对其他在岗人员的情绪及工作态度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我国高星级酒店业人员流动过于频繁、员工队伍不稳定的首要原因是高星级酒店员工职业满意程度低。

多数高星级酒店尚未认识到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凝聚和激励功能,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十分有限,如许多高星级酒店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举办几次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缺乏企业文化这种精神上的纽带,高星级酒店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很难维系。

5.高星级酒店部门协调性差

如前所述,高星级酒店服务产品必须由不同部门、不同员工共同提供,具有综合性特征。由此可知,高星级酒店产品的质量也必然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即高星级酒店产品质量不仅涉及到高星级酒店各部门的工作质量,而且取决于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高度协调。根据“内部营销”理论,在内部营销的概念中隐含着两个基本观点,第一,“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客人”(Gronroos, 1981)。这表明对于一个企业,并非只有与客人直接接触的员工才有必要考虑如何让客人满意,组织中的任何人都有他(她)必须为之效力的客人。第二,在员工有效地为最终客人服务之前,他们必须像对待最终客人一样服务于内部客人并以此为乐。这两个观点表明市场营销中的一些工具和概念(如细分市场、市场研究)都可以运用到内部员工身上(Berry, 1981).内部营销的基本前提是满意的员工(即享受良好服务的内部客人)会导致满意的客人(享受良好服务的外部客人)。

有些高星级酒店部门协调性差的首要原因在于员工缺乏协作意识、部门之间缺乏良好沟通。如果高星级酒店所有员工,无论是前台服务人员还是后台服务人员,无论是客房服务人员还是餐改服务人员都能够以“全心全意满足宾客需要”为指导思想,高星级酒店的内部协调度将大大提高。员工因不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程序和规范是影响高星级酒店内部协调性的又一原因,轮岗和交叉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以喜来登酒店的一个经典案例来说,有一次当一位客人在餐厅进餐时,服务小姐手持菜牌上前应答,小姐说:“先生,这几道菜中有牛肉,请您不要点。这几道菜是用牛肉汁煨过的,也请您不要点。”先生惊呼:“小姐,你是怎么知道我不吃牛肉的?”“先生,您两年前曾来本店入住,我们有宾客档案提供您的喜好和要求。”“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两年前入住贵店时只住过一天,吃过两餐饭,这样的个人习惯便被你们知道并牢记在心,能有这样的服务水准,这样的体贴入微,让我怎能不被你们所折服呢”自此这位宾客成了该店的忠实的回头客。在这个案例中,就是酒店的档案管理系统和具体客服系统的协调合作使得客人享受到了无微不至的服务,从而使得客户的忠诚度大大提高。

6.恶性价格竞争影响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星级酒店数量也一直呈高速增长的态势,高星级酒店供给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部分地区高星级酒店供给能力远远超出市场需求,由此导致高星级酒店市场出现供过于求。在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之下,一些高星级酒店试图利用价格战来争夺客源.然而,高星级酒店服务的特殊性质,使得价格战在高星级酒店行业的作用极为有限.由于高星级酒店服务产品的不可储存性,宾客不可能因为高星级酒店降价而大量购买,薄利多销原则在高星级酒店业很难适用。因此,高星级酒店的大幅度降价行为只能会导致营业收入的锐减。高星级酒店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经济利润。优质低价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短时间内存在,但绝不可能长期如此,质价相符才是市场经济永恒的规则。当恶性价格竞争发生时,为了获得利润,企业最终会以损害宾客利益为代价来寻求补偿。于是裁减员工、降低服务质量标准便成了许多高星级酒店的无奈选择。

第三篇:酒店调查报告

中国酒店业从1998年开始进入全行业亏损之后,终于迎来了2005年的飘红。由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数字显示来看,增长主要体现在绝对量上,体现在星级酒店数量及营业额、上缴营业税的增加,平均客房出租赁率的增加,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加等。

同时,由近来国内外各大酒店公司逐步披露了2005年年报、快报和经营业绩,加之各公司的经营结果和策略转变中,结合国内酒店情况,可以发现一些市场的动向和趋势性的东西。根据动态性的数字分析观察出现的变化,根据变化的出现寻求发展的新方向。据此,对中国酒店业市场的数字化进行简要分析,从供同业者和投资者参考。

一、中国酒店业取得的新数字

国家旅游局9月发布了200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酒店业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酒店业的经营效果方面。

1、出租率

2005年,全国星级酒店的全年平均客房出租率达60.96%,比上年提高0.34个百分点。从这项指标来看,全国星级酒店可以扭亏为盈,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2、利润

2005年,全国11828家星级酒店营业收入总额1346.69亿元,比上年增长8.72%;上缴营业税77.16亿元,比上年增长8.58%;全员劳动生产率8.88万元/人,比上年上升3.62%.但在统计公报中,仍然没有利润指标。1997年,全行业尚有7亿元利润,自1998年开始,酒店全行业进入亏损状态,当年亏损32亿元。之后是连续六年的低谷,2005年,应当是全面转变的一年。

3、结构

一是从产权结构来看,公有制酒店仍然占据半壁江山。酒店数量和客房总数都占星级酒店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中外合资企业,包括港澳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总数上占4.82%,比去年微降0.06%;客房数占9.49,也微降0.19%.

二是从档次结构来看,高星级酒店仍是发展热点,低星级酒店逐步萎缩,经济型酒店迅速崛起。在增加的940家星级酒店中,五星、四星酒店增加214家,一星级酒店减少52家,三星、二星酒店则增加了674家,占据70%以上的增加值。

三是从规模结构来看,大酒店兴建也是重点。跨国酒店集团已经进入除青海、山西两地的所有中国省市,而且发展越来越快。以香格里拉、凯悦、万豪、喜达屋、洲际等为代表的31家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的47个品牌都已进入中国。

二、主要国际酒店集团出现的新变化

就国内外各大酒店公司逐步披露的2005年年报、快报和经营业绩,从各公司的经营结果和策略,希望为中国酒店业市场,特别是中国酒店集团提供一些趋势化的参考。

1、洲际酒店集团(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

洲际在2005年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转型,出售旗下的126家酒店,从而变成了一个完全的酒店管理公司,而不再拥有酒店的产权,但仍保留售出酒店的管理权。集团的发展方向更为集中,将主要依靠品牌扩张。集团的经营利润为3.17亿英镑,增长2000万英镑:其中特许经营为2.14亿英镑,管理合同6700万英镑,持有及租赁酒店3700万英镑。旗下3600间酒店的RevPar平均增长9%.洲际的经营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通过其自身预定渠道的客房销售收入达48亿美元,占全部客房收入的41%(04年为38%);而其中的38亿美元来自于其常旅客计划"优先俱乐部"(Priority Club Rewards)。

2、万豪(Marriott International Inc.)

从业务结构上看,到05年底特许经营1707家酒店(232048间房),管理合同及租赁经营1017家(261800间房),拥有17家酒店(5317间房)。营业收入由04年的100.99亿美元上升至05年的115.50亿美元,增长14%。净利润由04年的5.96亿美元增长12%至05年的6.69亿美元。总资产收益率7.84%,净资产收益率20.57%.其特许和管理费的收取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受益于市场条件好转,RevPar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3、胜腾公司(Cendant Corporation)

05年收入由上年的166.89亿美元增长9%至182.36亿美元。净利润由上年的20.82亿美元减低至13.41亿美元。总资产收益率为3.93%,净资产收益率为11.8%.其几大业务版块房地产业务收入、旅游服务收入、分时度假收入、租车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幅度较大。公司重大的战略计划是将旗下的业务版块分拆为四个独立、专业的上市公司,目前已在实施过程中。房地产服务和旅游服务将分别于06年二、三季度完成,而旅行分销和汽车服务于十月份完成。

4、喜达屋(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 Inc)

05年营业收入59.77亿美元(+11.35%),净利润4.22亿美元(+6.8%)。总资产收益率6.09%,净资产收益率7.12%.平均RevPar为123.14美元(+10.9%),平均房价(ADR)174.70美元(+7.5%),平均客房出租率70.5%(较04年增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中来自其全资、并表和租赁酒店的收入为35.17亿美元(+5.7%),产权度假地和住宅的销售收入为8.89亿美元(+38.9%),管理费、特许费及相关收入共计5.01亿美元(+19.6%),来自管理和特许经营酒店的.其他收入为10.7亿美元(+8.9%)。

最近宣布其新战略,将减少在自有酒店方面的投资,而集中于管理合同与特许经营,并且正逐步出售其酒店,包括以约41亿美元向Host Marriott公司出售38家酒店。2005年拓展的业务主要体现在管理合同的签订范围扩大,包括并购艾美酒店集团(Le Méridien)而增加了103间合同管理酒店;以及进一步出售特许经营权,05年底特许经营酒店总数为337家(约90000家客房)。

5、雅高集团(Accor Group,AC.FP)

2005年集团营业收入76.22亿欧元(+7.9%),净利润3.33亿欧元(+42.9%)。总资产收益率2.53%,净资产收益率7.74%.雅高的战略重点集中在品牌上,雅高与一家名为Foncière des Murs的公司签订合同,将在法国的128家酒店以10.25亿欧元售出,然后再回租经营12年(雅高可有选择性的续约),此项交易产生了1.07亿欧元的资本利得。此外,雅高还售出了17家酒店。另外有25家租赁经营的酒店被售出转为特许方式经营,2家酒店被售出转为管理合同方式经营。雅高为了加强在德国市场的地位,也并购增持了Dorint AG酒店的股份。在2005年,雅高集团通过并购及种种方式增加了502家酒店(77,892间房),另有90家酒店(11,540间房)退出。

6、锦江酒店

2005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9.02亿元(+4.49%),净利润1.93亿元(+32.64%)。总资产收益率7.77%,净资产收益率9.76%.公司管理的星级酒店达85家(03年70家,04年80家)。公司参股20%的锦江之星达110家(含筹建,04年65家)。同时出资3.8亿元增资锦江国际旅馆投资有限公司,发展连锁经济型酒店。公司更加注重支持酒店管理能力的提升,自03年底和集团进行资产置换后,旗下的酒店管理子公司在营收由04年的17002万元上升到05年24166万元的基础上,税后利润由3475万元上升至7210万元。

总体看来,国内外主要的酒店集团都在谋求一定的战略变局,逐步减少自有物业的数量,而着重发展其管理能力,利用品牌及其营运体系进行扩张。由于近年来全球房地产凌厉的上涨,酒店集团将物业在高位变现很有利可图。同时,这些公司更为注重其核心资产和核心竞争力,不符合此战略意图的资产都将被剥离,从而使得公司的经营更为专业、专一。

三、中国酒店业发展的新方向

(一)中国酒店业存在的差距

1、中国酒店业的"虚胖"

与主要酒店集团比较起来,中国酒店业资产净收益率和RevPar较低。按照经营实绩,越是高星级酒店和大酒店,出租率越高,市场形象越好,自然引发了上述情况。但是真正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并不完全如此。这其中就必须要考察成本的因素。除净资产收益率外,RevPar也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酒店经营效益的指标。RevPar的两大要点是出租率和房价,单方面的指标都不足以充分解释酒店业的绝对数量提升。由于这两项指标在行业内进行统计时的长期缺失,使得业内人士在哀叹经营酒店困难的同时,仍有大量高星级、大规模的投资进入酒店行业。作为一个经济产业,没有足够的财务指标,也无从细致分析,只能导致市场的盲目性。

2、中国酒店业电子商务发展较慢

国际上旅游业的数字化发展势头迅猛,酒店业的网络化运作程序高,大型连锁酒店集团基本上已经实行了无缝的数字化管理和运营,旅游电子商务已经成了旅游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美国几乎所有的旅行社都在使用GDS(全球分销系统),在法国已有85%的旅行社拥有GDS,在整个欧洲有40%左右的旅行社拥有GDS.美国美林公司的调查指出,2005年全美在线旅游销售收入占旅游市场总收入的30%。洲际酒店集团在2005年来自互联网的客房销售就占14%,较上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其中的86%来自洲际自己的网站。国内市场上,根据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2005年我国网上旅游服务收入仅占旅游总收入的0.1%.另据调查显示,目前在旅游信息化发展相对较好的广东省7000家宾馆酒店中建立网页的有1035家,有独立域名的28家,能够实现在线订房的只有18家。全国拥有GDS的基本上是三星级以上的酒店,仅占17%左右,总体信息化水平落后于国际水平10-15年。

3、中国酒店集团战略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资本运作困境

由上述主要酒店集团在资本运作和优化方面采取的战略转移可以看出,在一定的市场基础和经营规模下进一步优化整合才有可能。这是未来酒店业市场发展的趋势,而对于国内企业来讲更多的还是要进行基本建设,而在经营环境方面由于产权制度的限制和交易机制的缺失,酒店公有制企业占据半壁江山,本土企业在资本重组及优化方面仍将步履蹒跚。

(二)中国酒店业发展的新方向

1、单体酒店细分化

面对七年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升级,客源消费观念培育的成熟,酒店市场细分化也在此中进行。主题酒店、商务酒店、度假酒店、产权酒店、绿色酒店等都是酒店业市场细分的产物。除了产权酒店在中国现行不成熟的市场模式下暂时处于提的多、做的不多、有成效的几乎没有的态势,其他四类细分酒店在几年的摸索中已经初具发展模式。

2、连锁酒店品牌化

品牌是企业成功的标志,对于酒店行业,单体酒店讲求品质,连锁酒店则更应看中品牌。"如家快捷"是近年中国酒店业的领头羊,它是国内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酒店服务企业。"如家"连锁投资于经济型酒店,自2002年6月组建后,其增长速度以每年翻番的态势引发了新的对经济型酒店"品牌化"的热潮。2003年在4个城市有"如家"经营及授权管理的酒店数量为10家;2004年,增长至8个城市,26家酒店了;2005年,为22个城市,68家酒店;截至2006年6月底,经营及授权管理的酒店数量已达82家,筹建数量为57家,总收入已达到2.49亿元人民币,净收益为2700万元。

因此,结合国内酒店连锁和国际大型酒店集团的经验,酒店在品牌上的考虑基于三点:从运营上看,强势品牌能够促进更多的收入增长,并吸引更有才能的人士加入;从资产管理的角度看,品牌化能够提升酒店集团的形象,强化与世界上主要房地产开发商的战略伙伴关系;从市场扩张上看,强有力的品牌能够使酒店集团通过不同的方式加速扩张。

3、酒店集团国际化

全球酒店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国际主要酒店集团的战略调整,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国际化的参照,结合中国国情,中国酒店业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可以从资产整合优化、管理能力构建、中央预定系统等技术应用方面进行努力。

(1)资产整合优化

酒店集团对经营模式进行战略转型的主要考虑是通来特许经营和管理合同的方式能够以较少的资金达到目标,对资产重新整合优化,将不是核心资产或不能凸显核心竞争力的资本部分剔除,留下有效的资产重新选择投资,由较强的经营体系支撑其未来的扩张。

(2)管理能力构建

用较少的全额资金,较多的参股纽带,通过增加管理合同和特许经营的数量实现收益和现金流量的最大化的方式,扩大酒店集团的控制面和控制力。

(3)中央预定系统

中国网上旅游服务收入主要来自酒店和机票,但随着"电子机票"的推出,酒店网络销售的比例在萎缩。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网上交易额依据国际趋势将会不断扩大。一方面加入国外的中央预定系统和全球分销系统是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客源、赢得国际收益的国际化方式,另一方面,国内开发自己的中央预定系统,HUBS1的开发成功,正在弥补本土化中央预订系统的缺憾,以此达到在技术上与国际同步。

总体看来,今后中国酒店业的发展的瓶颈和突破点集中在科技化的发展、单体酒店的细分以及酒店集团的资产优化重组上。这既体现着国际标准的趋势,也是中国业内的特点。

第四篇:酒店调查报告

作为酒店管理教育摇篮的瑞士,一直以来都没有进行过官方的酒店管理学校排名调查。究其原因,主要是瑞士官方认为,不同的排名标准,对于酒店管理学校排名结果会有极大影响,暂时还没有机构可以做出一个绝对客观、公正的排名报告。截至今天,除了瑞士,全球范围内也暂时没有官方组织进行过酒店管理学校排名。

但为了因应酒店业界的需求,全球五大市场调研公司之一的GfK(GfK Switzerland AG)于20××年6月至7月,从酒店人力资源的角度,针对国际高端酒店集团经理,以及酒店管理公司人力资源高管和执行总监,展开了一项关于酒店管理学校的调查,旨在探讨雇主最心仪来自哪个酒店管理学校的学生,酒店员工最多是来自哪个酒店管理学校的学生。

GfK从全球25个国家挑选出了来自80个国际星级酒店的招聘团队,其中参与调查的酒店高管比例如下:40%是人力资源总经理,29%是执行总监,16%是酒店副经理,其余15%是对招聘过程产生重要作用的工作人员。调查者中,超过38%在业界有超过5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31%有2到5年的.工作背景,20%有1到2年的酒店业从事经历。

GfK通过电话和线上采访的方式开展此次调查。工作人员会先通过电话通知调查者,征得调查者的同意后,进行电话采访或线上采访,采访包含有24道关于酒店管理专业及酒店行业的问题,每次采访的时长都超过20分钟。

参与调查的学校有(17所):

瑞士酒店管理大学(SHMS)、洛桑酒店管理学校(EHL)、格里昂酒店管理学校(Glion)、瑞士纳沙泰尔酒店管理大学(IHTTI)、理诺士国际学校(Les Roches)、海牙酒店管理学校(Hague)、瑞士蒙特勒酒店管理大学(HIM)、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瑞士库尔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SSTH)、英国国立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瑞士工商酒店管理学院(BHMS)、恺撒里兹酒店管理大学(Cesar Ritz)、瑞士国际酒店管理学院(IMI)、Zurich Belvoir Park、瑞士琉森酒店管理大学(DCT)、瑞士菲茨瑙酒店管理大学(Vitznau)、日内瓦酒店管理学校(EHC)

在调查过程中,GFK将国际酒店管理学校的名字随意排序以保证调查的公正性。

以下表格为调查结果

调查样本大小:80个组织的招聘团队

排名学校分数(百分比)1洛桑酒店管理大学(EHL)402瑞士酒店管理大学(SHMS)333理诺士酒店管理大学(Les Roches)304*恺撒里兹酒店管理大学(Cesar Ritz)264*格里昂酒店管理大学(Glion)266瑞士蒙特勒酒店管理大学(HIM)237日内瓦酒店管理大学(EHC)198瑞士纳沙泰尔酒店管理大学(IHTTI)159海牙酒店管理大学(Hague)1410Zurich Belvoir Park13

* 排名前三位分别为:洛桑酒店管理大学(EHL)、瑞士酒店管理大学(SHMS)、理诺士酒店管理大学(Les Roches)

* 恺撒里兹和格里昂并列第四位。

* 调查的分数浮动范围为7,即招聘对不同学校的学生完全心仪最高分为7,最低分1为不予考虑。

部分调查者的工作单位:

维也纳酒店

洲际酒店

丽笙酒店

Mamaison 酒店

公园酒店

朗廷酒店

迪斯尼度假酒店

索菲特酒店

喜达屋酒店及度假村

JW万豪酒店

丽思卡尔顿酒店

瑞士酒店

柏悦酒店

巴塞罗酒店及度假村

费尔蒙酒店

维多利亚酒店

琉森皇宫酒店

One & Only 皇家赌场

酋长皇家饭店

金边酒店

凯宾斯基酒店

迪拜阿巴士单罗塔纳酒店

凯悦酒店

华美达酒店

格斯塔德酒店

GfK简介

总部位于德国纽伦堡的GfK集团,有着80年的发展历史,日前拥有超过10000名全职员工,是全球五大市场研究公司之一。GfK在瑞士本土是最大的市场研究公司,也是瑞士唯一一家专职于提供各种反应市场动态报告的公司。近50年来GfK为瑞士提供的消费者动态报告引导了瑞士市场的发展,其研究成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第五篇:酒店调研报告

一、总体水平

(一)市场供应。根据本次调查估测,截止XX年底,中国住宿业市场上共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型饭店连锁品牌50家,已开业饭店数超过600家,已开业房间总数达50,000间。

(二)总体特点。目前,中国经济型饭店市场上前十名品牌企业的成立时间都不长,平均年龄为四年,投资方有饭店行业背景的比例为50%左右,扩张模式主要以直营为主,直营店比例为70%,企业间尚未出现重大的品牌收购交易。

与发展相对稳定的中国高星级饭店市场相比,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市场供应,具有强烈的反差性。一是经济型饭店业态处于较为高速的成长期,二是本土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三是市场扩张方式以直接投资为主。

(三)平均增长率。XX年,市场供应前十名的经济型品牌平均增长速度为74%,基于各品牌企业在成立时间、扩张模式、市场战略、区域布局、资金供应等不尽相同的主导因素,上述前十强增长率差距较大,生动地反映了XX年度中国经济型品牌成长过程中的波动性。因此,74%的平均增长率也仅是一个平均值的概念。

(四)分布情况。XX年中国经济型饭店市场的饭店与客房区域分布,突出反映了中国经济型饭店典型的商务特征,经济和土地价格上涨最快的华东地区占领了我国经济型饭店的半壁江山,达60%以上。紧随其后的是华北区和华南区。其中,由于华北的经济型饭店平均体量小于华东区域,因此,华北区饭店比例为16%,而客房比例为12%。受土地和客源供需矛盾的影响,这种区域格局在短期内将进一步延续。

二、产品特征

(一)体量。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平均体量达到了127间,尤其是莫泰168以平均244间的规模不断地挑战市场的极限与业界的惊讶。500多间房的莫泰168延安西路店,在XX年底以开业半年的时间就达到了100%的出租率的事实不仅体现创新的力量,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经济型饭店市场的潜在容量。

(二)来源与规模。根据调查数据,在现有各品牌企业直营店改造前的物业中,属于酒店改造的比例为51%,而新建物业为13%,说明了中国经济型饭店的良性发展,对改善原有饭店行业资产质量、盘活国有资产、提升社会资源使用效率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

在现有经济型饭店的物业中,89%是通过租赁来取得经营权,既减少了资金成本,又缩短了建设周期,但同时,也可能失去通过持有物业而获得的物业升值的潜在赢利机会。

调查中发现,不同的品牌企业主流店态的主体规模、大堂、餐厅面积差距较大。当然,这种差距不排除由大部分物业为酒店改造而带来的先天性差异,但在客房这一核心产品上差距较小,有较强的趋同性。在众多参与调查的所有企业中,能提供正餐服务的单店比例仅为38%。

(三)服务项目。在调查中发现,公共休息区域、公共卫生间、停车场、中央消防系统、电梯、电视、电话、分体空调、室内卫生间、24小时热水已成为所有经济型饭店都配置的基本设施。在核心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商务服务和自助服务设施的提供比例较高。但在提供的具体设施设备性能和服务品质上,不同的品牌表现不尽相同。

(四)市场趋势。通过调查经营者对各项选址标准重要性的排列次序表明,目前主流经济型饭店品牌关注的重点是商务型经济型酒店,而对旅游型经济型饭店和社区型经济型饭店的关注度较低,同时,对日益高涨的物业租赁价格也给予了较高的关注。

在对经济型饭店核心竞争力要素的调查中,持续保持的产品与服务质量受到了各家企业最多的关注,反映了经济型饭店企业经营者的日益成熟,品牌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和技术层面,提升到了支持系统和管理体系的竞争层面上。

(五)人员状况。在调查的经济型饭店企业中,单店每间客房的人房比平均值均在0.5以下,其中,0.3~0.4的区间比例最大为54%。说明在劳动生产率的控制上,各品牌企业都给予了极大关注,并保持了一个适度的平衡。

由于前述在经济型饭店物业中50%以上为酒店改造,所以对36%的原酒店从业人员的来源也不难理解,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型饭店对饭店资源的整体整合能力。

从业人员中18%的农民工、10%的城市下岗再就业人员的来源,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经济型饭店市场对弱势就业人群具有的较强吸纳能力。

三、市场表现

(一)市场份额。立足于全国布局的锦江之星与如家分别以20%和18%的'比例,领先于目前尚处于区域发展的其他品牌。随着锦江之星、如家上市融资计划的成功实现,不排除在未来通过对其他品牌的收购,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可能性。

(二)经营模式。XX年,全国经济型饭店品牌企业平均70%的直营比例,既是中国经济型饭店初级发展阶段市场驱动的必然选择,同时,也为下一阶段以品牌特许为车轮的高速扩张预留了空间。而随着适合物业的竞价成本高企和资源日益稀缺,潜在的加盟商将是今后各品牌企业关注的重点。

(三)客源情况。相对于国际上经济型饭店市场50%以上的商务散客来源,中国经济型饭店37%的商务散客的比例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同时,随着国内自助游和休闲市场的升温,休闲度假散客的比例也有望提升。

调查中发现,92%以上的经济型饭店市场的客源为国内客人,8%为入境客人,现阶段这样的客源结构给了本土经济型饭店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平均逗留天数为1.92天。

(四)房价与出租率。中国各主要区域经济型饭店平均房价基本上与各主要区域高星级饭店平均房价的变动正相关,但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变动幅度上,经济型饭店的变动幅度要小于高星级市场的价格变动幅度。XX年,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平均房价为154元,而且,75%的受调查企业认为,XX年我国经济型市场的平均房价还将继续上涨。

XX年,中国经济型饭店89%的平均出租率位居中国饭店业各种业态之首,产品性价比高和市场供应的相对稀缺是两个主要推动力量。77%以上的受调查企业预计XX年我国经济型饭店市场的平均出租率,还将进一步增长。

从调查企业提供的数据来看,XX年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平均revpar的缩写,是指每间可借出客房产生的平均实际营业收入(用实际平均房价乘以出租率即可)为138元,已基本接近同时期三星级饭店的平均revpar水平,并对其市场形成明显的挤压态势。

推荐专题: 会议欢迎词 会议酒店调查报告范文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