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的调查报告(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的调查报告(范文五篇)》。
一、背景
20xx年大学毕业生人数680万将再创新高。当听到这样一个统计数字之后,你做何感想?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空前的413万,这个数字比20xx年多了80万,在校学生1500万左右,是1999年的2.5倍以上。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在21世纪最初5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4.5%。中国大学生人数增长的速度十分可观,20xx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是145万,20xx年为212万,较上年增长了46%之多;20xx年增长至280万后,大学毕业生人数于20xx年突破300万,20xx年又突破400万。教育部长周济在20xx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说“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这意味着未来5年中,每年至少有500万人从大学毕业。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让我们意识到就业竞争的激烈。同时,也让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对人生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和定位。
二、正文
一)总体现状
大学生就业现状最大的特点是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与整体就业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的现状相矛盾,大学生就业现状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及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如何使企业招聘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所在。而且大学毕业生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脱环现象。
1、大学生就业现状一:人才供过于求“扩招”提高了升学率但相应的就业率去没有相应提高,究其原因是岗位需求没有得到保障。
2、大学生就业现状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据有关国家部门专题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投入找工作的时间为正常学习时间的30%―70%,女生高于男生8.6个百分点,但结果却是男生就业率为35.5%,女生仅为17.5%――男生就业率女生的2倍。其中还有80%以上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对天津市三所高校20xx年的就业率统计显示,男生就业率为83.0%,女生就业率为79.5%。
3、大学生就业现状三:就业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大学的地域性差异,对学生的大学生的就业率也有较大的影响。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东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中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7.88%,西部地区高校这类学生比例为41.73%,东北地区比例为43.3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呈梯状分布,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
二)就业问题难分析
1、大学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的限制
大学生自身定位颇高,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发达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而自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却很少。其实现在我国很多地方都需要大学毕业生,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就业结构性问题直接相关,由于引发了地域性就业差距拉大,无业可就或有业不就的情况并存,人才过剩与大学生低就业率并存。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如不少大学生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还有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不少毕业生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的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价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3、企业用人观的落后
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差。其次,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胜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再者,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联系,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些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最后,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的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的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全新的就业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又是沉重的压力。针对本次大学生就业去向调查结果,我们建议:
1、学校应满腔热情地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唱响主旋律,树立就业新理念。要教育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人生观,用良好的择业观体现价值观。明确人生在世的第一要务是奋斗、拼搏,体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应成为当代青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学校要实现毕业生择业观念的转变:“从一步到位向就业后择业的转变”、“从被动就业向自主创业的转变”、“从国营向民营的转变”、“从东部向西部的转变”、“从‘白领’向‘蓝领’‘灰领’的转变”、“从专心考研向‘两手准备’的转变”等;学校要引导毕业生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一番事业,到基层去锻炼成长,到中小企业去建功立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艰苦创业。
2、学校要着力调整与就业市场不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以市场为导向设置学校专业,以就业为重点调整专业课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一条基本指导思想。谁先适应,谁先得益。“招生,教学,就业”再也不是孤立的三个环节,而是一个联动的整体。
3、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教育从入学抓起只抓大学生毕业环节的就业指导是临阵磨枪,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归根到底凭的是心理素质、做事能力。从大一到大四,分阶段开展大学生自我认知、职业规划、择业心理等方面的课程和指导活动,将职业规划与择业培训纳入教学内容,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对大学阶段、人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而增强就业与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加强和重视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本次调查显示5%的人选择了自主创业,这说明现在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还没有完全唤醒。激发学生的创业愿望,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还要定期举办创业设计大赛、科研竞赛,在学校营造出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还要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同学校所在地的企业联合建设创业实践基地,聘请专业教师和当地的企业家为兼职创业导师,最终形成学校和社会融为一体,教授与企业家融为一体,学生与创业实践融为一体的结构体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表示担忧,并且可以想象,现在大学生的主要压力就来源于就业问题,如何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困扰着很多大学生。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技能都不是很满意,而矛盾的是大部分学生又认为专业技能对于就业很重要,这就为很多大学生敲响了警钟整个实践调查过程中,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亲身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巨大作用,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好的团队合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胜过同样人数的个人奋战,问卷设计,发放问卷,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搜索相关资料,完成报告等活动,大家密切配合,使这次调查活动顺利完成。同时,使我们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魅力所在,也使我们提高了适应团队的能力。其次,通过这次的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了校区学生就业情况,帮助身边的同学,学习对未来的生活有着深重的影响。最后,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就在这次的调查活动中,问卷的设计,数据的分析等阶段我们依然会存在某种迷茫的状态,由此,我们只希望在以后的各种学习中,学习更多的知识,逐步完善自我。由于经验不足,调查的范围有一定局限性,不一定都是当今大学生的现状。有点可能还没有调查到,有的有可能言过其实,但是大体上还是能反映我们大学生的基本情况。鉴于阅历和学识有限,报告中可能会有某些方面的不足,请老师给予指正,并提出好的建议。
前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计算机使用周期的革命,一般家用计算机的更新周期从三到五年缩短到了二到三年,硬件的技术发展与家用计算机对硬件的需求呈现出正相关的状态,家用计算机市场表现出了对硬件新技术的追逐态势,同时也有以前的单一需求转变为多元化需求。
实践内容: 本次社会实践将分两部分进行,包括第一部分的公务员小区对计算机的需求调查和需求分析,以及第二部分的针对相应的需求分析进行的技术支持。其中第二部分的实施与否取决与第一部分进行的需求分析的结果。使用状况调查: 主要进行的对计算机使用状况的调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硬件服务与软件服务。
其中硬件服务包括:是否拥有计算机;是否需要购置计算机;是否需要对已有计算机进行硬件升级;是否需要购置计算机周边物品等。软件服务包括:系统服务和功能软件需要两个方面。其一系统服务包括:对现有系统是否满意;对现有计算机的速度是否满意;对病毒的防护是否满意等。其二功能软件需要包括:现有平台上的软件是否可以满足日常需要;现有平台上的软件是否满足个性化需求;是否需要新的软件来满足现有软件还没有实现的功能。
调查分析: 对收集上来的调查报告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初步得出本小区对计算机使用状况的大致需求,并进行相应的准备。 其中,若对硬件需求较大,则考虑下一步进行深入社区的'技术支持,包括硬件升级选购建议,帮助购买,及代理购买等。同时与计算机市场联系,成为双方沟通的平台。若对软件需求较大,则进行相应的上门服务,包括上述调查中的一系列技术支持。 若小区整体对计算机需求不大,则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并得出相应结论以论证是单个小区的原因还是整个市场的原因,并进一步确定接下来继续选择下一个小区进行调查还是得出结论结束实践。技术支持: 初步进行软件相关技术支持准备,包括系统服务以及相应的功能软件的筛选。简单进行硬件市场的接触等待相应的调查结果。附录:社区调查问题页调查统计页调查结果分析页
社会实践是人类发现真理、运用真理、验证真理、发展真理的基础,但发现新的真理不能单单只有社会实践,还必须在此基础上与辩证思考相接合。下面范文大全小编带来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当今社会就业的压力很大,在校大学生都愿意在暑假的时候深入社会去体验生活,从中获取一点工作经验,从而可以在以后的就业时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减少就业的压力。并且老师们也鼓励学生们深入到基层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我最后决定到新乡市泵厂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于8月1日至15日在新乡市泵厂参加了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新乡市泵厂有限责任公司是新乡市一个非常知名的企业,它主要生产各种泵类,如工业用泵、大型水泵等,它拥有职工200多人,其中包括优秀的领导、一些一流的办公人员、高级技术设计师、熟练操作工、还有一些学徒工,拥有独立的下料车间、车工加工车间、还有安装车间,整个加工过程实现流水线加工方法,工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操作自己的机床,进行加工生产,整个生产过程井井有条。
我刚到该公司时,找到了厂里的主要负责人陈经理,陈经理给我讲述了有关加工车间的生产情况和装配情况,又和我简单介绍了企业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类型。使我对该厂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另外,他告诉了我工厂的发展现状,然后就把我引到了加工生产的第一线。首先在那里听到的就是机床的声音,那里的工人们个个都穿着工作服在各自的工作机床前认真的工作着,有的手里还拿着专门的量具在测量工件的尺寸,惟恐加工时出现不允许的偏差。其次我在那里看到了一些加工装配好的成品,泵的用途不同,当然大小也不一样,不过加工的零件的类型是大体相同的。
作为一个学习机械类专业的大学生,我们应当了解基本的生产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所以为了与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我在加工车间内仔细地观看工人师傅的操作,从中了解加工的方法,从而可以在以后的加工生产过程中可以有一点实际的工作经验。
首先我来到了下料车间,这里有一台拉床可以在上面加工键槽,我以前只是听教我们专业课的老师讲过拉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我没有见过拉床,所以当我一看到拉床时很惊喜,因为现在拉床在工厂内已经不是很多了。它的拉刀材料是高速钢做成的,制造相当复杂,它的齿与齿之间有一定的齿高差,外侧的齿比内侧的齿高一点,可以拉削工件,因而拉刀的造价很昂贵,它加工的`键槽的精度也是最高的。锯床主要是用来锯削原材料的,为了下一步生产的顺利进行,工厂内必须有一定的原材料供应,不然的话,工厂的生产就不能够顺利的进行,所以锯削加工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工过程。
然后我来到的是车工加工车间,那里面的车床有一些是老式车床,因为有的都非常的庞大,主要加工一些泵的泵体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需要用卡盘固定工件,但如此庞大的工件是如何安装在上面的啊?在工厂内有专门的吊车,它可以把工件吊到适当的位置,然后由工人师傅靠体力把工件装卡在卡盘上,从而达到所要的要求。车床加工的刀具也是各种各样的,用来加工不同的工件。在车床上加工螺纹是一件非常需要技术的工作,如果进给量把握的不好就会导致加工的产品成为废品。所以我观看师傅们加工螺纹时他们都是小心翼翼的,没有一点的马虎大意,加工出的工件完全符合图纸的要求,我想那一方面是由于专业化生产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车工师傅们都有很丰富的加工经验。铣车和磨床也在加工车间内,铣床上主要加工键槽,各种键槽基本上都可以在铣床上加工,加工精度相当高,因为在安装泵时要求有一定的配合精度要求,所以工人师傅们都一丝不苟的专注于加工生产。磨床上主要加工的是端面精度要求高的工件,在工厂内现在使用的一般还是比较普通的磨床,但这完全可以满足工件安装的精度要求。钻床是用来钻孔的机床,可以加工各种各样的孔,现在工厂内使用的大多是万能摇臂钻床,它使用简单,加工时需要两个人合作,因为钻孔的时候有很大的震动,所以一个人可以掌握钻头的位置,另一个人将工件固定,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加工时出现大的偏差。
最后我来到了安装车间,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零件和一张装配图纸,工人师傅们有的拿着各种各样工具,有的看图纸说明,有的调整工件的位置,他们相互配合,从而可以保证安装的准确性。
在我呆在工厂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和工人师傅们请教有关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特点,师傅们对我是有问必答,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的机械加工的知识。师傅们还给我讲了有关工厂的生产特点,以及从事机械加工行业应当注意的有关事项,使我收获颇丰。工人师傅们说工厂内实行定额生产,如果完成一天的定额就可以拿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工资,如果自己的加工超出了规定的任务,多余的加工任务可以按件数记酬,这样以来就可以调动工人师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我针对工厂的生产实际也对工人师傅们提了几点建议:1,加工的时候要及时的清除工作台面和刀具上的切屑,防止切屑对已加工部分产生不良的影响。2,加工工件时尽量的提高其加工的精度,以利于泵的安装,并可以提高泵在工作时的机械效率。3,加工完成工件后,在休息的过程中应当关闭机床的照明灯,可以节省一定的电力资源。以上几点只是我发表的个人拙见,在生产中未必凑效,希望公司对我的建议做出客观的评价,谢谢!
在暑假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白天在工厂内进行生产调查,晚上回去总结一些加工的知识和加工原理,并结合自己的专业课本进行思考。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已经基本上了解了工厂的实际加工特点和加工方法。我坚信:在未来的社会中,我一定会运用自己的实际能力开创一片新天地。
在此,感谢新乡市泵厂有限责任公司给我提供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也感谢车间内所有的工人师傅们对我的指导!
有72、7%的被访者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仅有18、0%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一、半数企业处于危机状态
如同在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一样,在现代商场中也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机的可能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危机是正常和难免的,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零点调查最新公布的《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将正面临1-2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一般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3-4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中度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5种以上危机的企业界定为高度危机状态企业,那么目前有超过半数的被访企业处于中高度危机状态之中(其中40、4%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处于高度危机状态),仅有45、2%的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
危机在爆发之前如同人体恶性肿瘤,都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危机就完全不可防范。任何事物都不是空穴来风,多数危机在爆发前都有或多或少的预警信号,只是在危机真正爆发之前,这些蛛丝马迹的预警信号往往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足够的重视而已。从字面上看,“危机”中既包含“危”危险和危难,也包含“机”时机和机遇,危机的危险性和机遇性是同在的。中国的一句古语:“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辨证地阐明了危机本质的双重性。危机的危险性不言而喻,危机的机遇性在于:首先,危机可以暴露企业的弊端,使企业能够对症下药,为进一步发展清除障碍;其次,企业在危机中往往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危机处理得当,可以比在常态下更为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提升企业公众形象的一次机遇。危机的危险性是固有的,而危机的机遇性必须基于企业成功的危机处理。
危机的普遍存在性、隐蔽性和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现代企业要想在商场中有最高的胜算,就必须具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
二、缺乏高级管理人才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变数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危机类型也越来越多。有的危机只是特定企业所特有的,有的危机却困扰着很多企业。当前企业最经常面临的前三种危机依次是人力资源危机、行业危机、产品和服务危机,分别有高达53、8%、50、0%和38、7%的被调查企业曾经经历过或正在面临着这三种危机的困扰。其中人力资源危机不仅是中国企业最经常面临的危机,也是给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危机之一,有33、7%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力资源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当前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普通员工的频繁跳槽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非正常离职。人员一定的流动率是经济发达、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今天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员的正常流动是必需的,关键在于流动的频率(过度频繁的流动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以及流入的是否是企业想要的人、流出的是否是企业想留的人。中国最缺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更不是市场,而是人才,特别是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
人力资本天然属于个人,是“主动资产,只能由其天然的所有人控制着这种资产的启动开发和利用,其总是自发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市场。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不足或者不合理时,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这一“主动资产的最大价值,如何才能有效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零点研究集团的另一项针对新社会阶层从业人员“跳槽原因的调查表明: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小、工资福利待遇低、想体验新的生活;他们心目中理想职业的特点是:收入高、个人发展空间大、单位有前途;他们对单位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单位所提供的文化活动太少。由此可见,员工既关注当前的福利待遇,也关心个人和单位今后的发展前途及企业的文化氛围。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稳定人才,既需要完善与员工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薪酬体系,更需要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因为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是增强激励效果、提高员工满意度的重要保证。如何在企业发展的大前提下,尊重个人的发展和提高,给人才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和实现个人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平台,以事业吸引人才,以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来凝聚人才是当前企业所需考虑的问题。因为一味“高薪只会使跳槽现象更加频繁,只有当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达到最大合理化之后,人才才能真正稳定下来,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三、危机识别能力薄弱
20xx年春季,肆虐中国大地的非典危机唤起了许多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绝大多数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认同“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危机管理意识”、“每个企业都有弱点,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转变成危机”、“危机管理不仅仅是事后采取应对措施,事前更要做尽可能多的计划工作”、“大多数危机是可以防范的,危机发生前都会有警告信号”、“企业应倡导每个员工都应具备危机管理意识”等说法。
尽管普遍意识到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中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却同样普遍地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
如果将能从19种潜在危机中正确识别出5种或者5种以下者界定为低危机识别能力者,能正确识别出6-10种的为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能正确识别出10种以上者为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根据这一划分,有72、7%的被访者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仅有18、0%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企业管理者危机识别能力之薄弱由此可见一斑。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不仅危机识别的能力比较薄弱,在危机识别时还具有一定的短视性,表现在对于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效益具有非常直接关联的危机,如人力资源危机和产品服务危机等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对于并购、诉讼、工作事故、天灾xx、媒体危机等与企业的经营和收效间的`关联似乎不那么直接的危机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但是,媒体危机、工作事故、天灾xx、诉讼等危机发生之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样能给企业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而因为它们与企业的生产运营间的非直接关联性使得企业管理者对它们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敏感的反应,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危机管理功效追求上的“短视性”应该引起重视。
四、处理危机措施不力
该项调查显示:多数企业在危机来临时,采取的措施普遍不力。主要表现为:
(一)、企业处理媒体危机的措施。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大众传媒在塑造公众价值观念、强化公众意识、反应和引导社会舆论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媒体的社会传播通过影响企业的形象、知名度、美誉度而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另外,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使得信息传播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范围。当企业面临各种危机、内外交困时,企业无法避免地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目标,媒体对企业的影响可谓是一把双刃剑。纵观商海,既有因在危机中没有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而使形象一落千丈的企业,也不乏因在危机中妥善处理好了与媒体的关系,不仅使危机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还“乘势”扩大了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企业,现代企业与媒体保持和谐关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许多企业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时普遍存在以下特点:对企业在常态时与媒体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与媒体的合作主要是常规的、表层的合作,缺乏积极有效的深层次合作;当企业处于危机状态时,或者是比较消极被动地应对媒体的报道,或者是对于媒体不利于自己企业的报道采取过激的反应,导致与媒体间关系紧张,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危机公关。调查发现:对于媒体不利于本企业的不真实报道,11、5%的企业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36、3%的企业要视公众的反应之后再反应;33、2%的企业要投诉该报道的记者。这些消极被动或者是过激的反应均不利于企业与媒体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不利于企业用好媒体这把双刃剑。
(二)、企业处理产品和服务危机的措施。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灵魂,当企业出现产品和服务危机时,如果处理不当,往往还会引发媒体危机、客户危机、经济抵制、索赔、诉讼等诸多危机。如果处理得当,则有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进一步提升。
当出现产品危机时,企业如何应对?9、2%的企业认为产品和服务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当出现产品和服务危机时,“不采取任何措施”;25、5%的企业采取“观望”态度:当出现产品和服务危机时,先不采取措施,视媒体和公众的反应再制定应对方案;39、3%的企业会按照企业内部现行的处理机制进行处理;只有25、5%的企业会立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处理方案并采取行动。处理危机,“兵贵神速”,危机来临时,选择不采取措施和“观望”态度往往会使企业“兵败如山倒”。
(三)、企业处理中高层管理人员意外离职的措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有时会给企业带来非常直接和巨大的损失,因为他们熟悉本企业的运作模式,拥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而且离职后只要不改换行业,投奔的往往是原企业的竞争对手,势必会给原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
但是,仅有17、2%的企业在平时就比较注重培养高层管理人员的“接班人”,一旦出现重要管理人员意外离职情况,可由“接班人”直接接任其工作,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不会造成过大影响;18、2%的企业对企业重要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持不在意态度,出现高层管理人员意外离职情况时由上级领导指定临时接班人;47、9%的采用先企业内部竞聘,然后由管理会决定的方式;14、4%的采用由管理会直接决定的方式。
中国企业经理人职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现在已在进行,但是,对于当前许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而言,他们是在尚未真正成熟起来之时就被推上了国际化、市场化的大舞台,如同一个刚开始学驾驶者却不得不自己驾车上路,并且上的是一条车多人多、路况复杂的路。随着WTO时代的来临,市场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复杂,相比于国际化的规则和知识,“新手上路的中国企业管理者更缺乏的是经验;相比于掌握危机管理知识,更难的是提高实际的危机识别和危机处理能力,因为后者更多的是基于实践经验,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管理者当前最缺乏的。如何在正确危机管理理念基础上提高实际的危机识别和危机处理能力,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五、危机防范胜于危机处理
“隐患险于明火,预防胜于救灾”,在企业的危机管理中,防范危机同样胜于处理危机,危机防范是成本最为低廉的危机管理方式。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防范措施,而下面四条防范措施则应该受到所有企业的重视。
(一)、防微杜渐。有些危机(如重大自然灾害、疾病等)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有些危机却可能源于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不足或失误的积累。前一种危机具有一定的不可预防性,而后一种危机如果能及早得到重视却是可以避免的。在日常的经营运作中对企业的薄弱环节或潜在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形成正确认识,是危机防范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微杜渐”法。
有多少企业具有“防微杜渐”意识?在此次调查中,有74、7%的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表明他们所在的企业会对企业薄弱环节和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有23、8%者表示不会。
(二)、设立危机管理团队。虽然危机管理并非只是特定部门或特定人员的职责,而是企业内各部门的联合责任,在企业内设立危机管理团队还是完全应该且必需的。调查发现,44、1%的企业内尚没有设立危机管理团队。
危机管理团队应该是企业的常设机构,因为危机类型繁多,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团队应该包括决策层负责人以及企业各部门(如公关部、人事部、保卫部、财务部、技术部等)的主管或优秀人才,还可外聘公关专家,组成一个智囊团。这些人才在企业常态时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还起着防范和预警企业危机的作用,当企业一旦出现危机他们就应该在高级管理人员的组织和协调下快速起到处理危机的作用。当企业出现危机时,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快速直接调用相关专业人员的权利和能力。危机出现时,能否快速组建成一个高效的危机管理团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平时的人才资源储备情况。
每个企业都有遭遇危机事件的可能性,但是并非每个企业都有足够的能力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体制并储备足够的危机处理资源。在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法则和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的趋势下,这一对矛盾的客观存在将会孕育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危机管理中介服务市场。目前的中国危机管理专业服务市场尚不发达,但已有一些公关公司、管理顾问和咨询公司注意到了这一商机,推出了一些危机管理项目,但其重点只是集中在对实际危机的处理上,少有危机防范和危机预警服务。
(三)、制定危机管理计划。虽然说预先识别出危机并将危机“扼杀”于无形是成本最低的危机管理方式,但是,任何一个企业即便防范措施做的再好,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保证危机绝对不会发生。因而企业应该“未雨绸缪”,超前决策、精心策划出全面的危机管理计划,以便一旦危机真的来临时能够从容面对,不至于措手不及地去打无准备之仗。超过半数(58、5%)的企业意识到了危机管理计划的重要性,在制定年度经营计划的同时会制定出一份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但是,由于危机管理计划与一般计划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一般计划在制定后就要努力使之付诸实现,而危机管理计划在制定之后,人们并不希望该计划有实现的机会,并且在现实中确实有许多危机管理计划并没有实施。这就使得有些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意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来思考和制定危机管理计划。调查发现有近四成(39、5%)企业在制定年度经营计划时并没有制定正式的危机管理计划。
(四)、危机管理培训与演习。任何企业行为都是通过员工的行为来实现的,因而有必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向员工进行危机管理知识培训,首先要强调“居安思危”,强化其危机意识,强调许多大的、灾难性的危机可能仅仅源于小的疏漏,提高他们对于危机事件发生的警惕性;其次,则在于培训和提高员工防范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培训内容应该包括:①熟悉危机时企业内部的沟通系统和应急反应计划;②了解危机时应该如何与客户、合作伙伴、媒体、政府等群体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③传授其它企业实际危机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调查发现,有31、2%的企业没有对内部员工进行危机管理的培训。
危机既可给企业带来损失,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启示和机遇。从危机中得到的教训往往是深刻的,而从危机中获得的经验也往往是非常宝贵的。危机过后,企业如果能够吸取经验和教训,从危机中发现自身弊端、看到自身应该改进的地方,采取措施为今后的发展扫除障碍,那么,危机就有可能成为企业的转机。
一、 前言:
在以顾客为中心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保证校园超市拥有更多的顾客,就必须十分关注顾客对校园超市的满意度。通过经常性的市场调研,不断改善超市经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以建立更为紧密和保持更加和谐的顾客与超市的关系,提高超市的市场竞争力。在安徽那个也竞争中赢得机遇,赢得市场。
二、 调查目的:
通过对学校超市满意度的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竞争对手,提出解决方案,为改善校园超市的经营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学生对校园超市的满意度。
三、 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中,我们的调查对象为全体在校生,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以及老师们。调查时间为九月一日至九月十日。调查问题中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校园超市商品的满意度、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对校园超市环境及经营方式的满意度的调查。由学生作答,倾听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以便我们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
了解学生对超市的需求程度
了解校园超市的主要竞争对手,并掌握学生购买原因、目的
掌握潜在的目标客户信息,并记录他们的详细信息,包括规模、实力、经营范围。品种、联系方式、信誉评价等。
四、 调查方法:
1. 网上问卷调查法。网上问卷调查法是在网上发布问卷,被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填写问卷,完成调查。根据所采用的技术,网上问卷调查
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站点法,即将问卷放在网络站点上,由访问者自愿填写。另一种是用E-mail将问卷发送给,被调查者收到问卷后,填写问卷,点击"提交",问卷答案则回到指定的邮箱。
2. 实地考察法。通过亲临超市,体验感受学生的热情以及购买情况。
五、 问卷分析:
1.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及年级分析:
在调查的群体中,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有特定的消费群体(老师和学生)。目前有在校学生10000人左右,而且随着学院的壮大,人数也逐年递增。这是一个不可忽视但又尚未被充分合理开发的消费市场。
目前大部分高校后勤自己经营的门店所产生的营业额所占校园消费市场份额的比例非常少,从调查了解我院的情况来看,学院基本是以门店出租、托管、承包等方式给单位或个人经营。经营面积一般都在100-200平米不等,经营的商品类别较少,品种也不是很多,这点可谓是势单力薄,缺乏竞争力,也远不能满足校内消费者的需求。总之容量巨大,潜力无限。
2、消费者分析
(1)消费人群分析(财院师生:3500人左右)
高校学生是一个高消费的群体,有固定的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持,消费习惯易受他人影响。同时购物也是当代高校学生的一大喜好。
(2)购买力分析(估计人均月生活费600元)
调查发现,在校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在450元以上的占86%。伙食费、通讯费,形象设计费,交通费,其他固定消费除外,他们在校内小买部、面包店、水果店平均每人每月的消费是65.05元。校内每月拥有227675元的购买力,每学年有1821400元的购买力。由于校内的店面少,市场不够饱和,所以市场购买力很大。
3、竞争分析
(1)校内――校园生活服务部,面包房,水果店。
目前这三家个体经营户在学院基本处于垄断地位,没有太大的竞争对手。也正是竞争过于平淡才没能给消费者带来活跃的消费氛围。同时由于店面较小,所以经营品种不多,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若此时一个较为综合的超市进入校园,必定能分得一部分市场。这样也能满足同学们的一些需求。
(2)校外――两家餐馆,一杂货店,没有超市。
经营规模不大,经营场所有限且地理位置较偏僻,价格相对较高,产品类别少,可选择性较差,缺乏竞争力,所以对学生的消费基本没有影响。
4、优势分析
(1)更大范围的靠近宿舍区和教学区,能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方便。
(2)价格合适,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商品较为综合,基本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4)校内创业,提供实习机会,组建扶贫基金等举动能获得学院和学院师生支持。
5、劣势分析
(1)没有经营管理经验,没有采购经验,不能有效的控制初期成本,不完全了解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所以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还需要学院和专业指导老师的支持、帮助。
(2)学院的小卖部,水果店,面包店长期在校经营且经营品种较为专一化,有一定的忠实顾客。所以我们在后续的经营中会有很大的竞争压力。
推荐专题: 关于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