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语文调查报告(推荐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语文调查报告(推荐2篇)》。
一、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11月12日,督学室对五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研。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的形式,要求学生单独完成。抽取不同层次学生每个班级14人,共112人。本次问卷从学生对学习数学题型的兴趣、听课感觉、当堂完成作业、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生的需求等方面进行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一)对数学题型、听课感觉、课堂作业的调查分析。 首先、对数学题型的兴趣了解有两个问题:
1、你最喜欢做哪一类数学题?
A.计算题31.7% B.应用题 47.3G C.空间图形或平面图形21.4 G 2、你喜欢哪一类计算题?
A、 口算题29.5% B 、竖式计算题29.5 G C 、脱式计算题5.4G 简便计算35.6%
“兴趣”是人的认识活动所需要的情绪表现,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事物饶有兴趣,表明他愿意更深入、更多地认识对他有意义的这个事物。调查结果显示,有21.4 G的学生喜欢空间图形或平面图形,这表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需要培养。对于十岁左右的儿童来说,空间观念是从实践经验活动的感知中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的课堂需要加强直观教学,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相反,对脱式计算题感兴趣的人只有5.4%。这正反映了孩子们对枯燥无味东西没兴趣,我们教师需要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去,才能是学生比较全部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对学生听课感觉调查的有1题: 其次、你听数学课时,你感觉怎样?
A.清晰、易懂、易学 91G B.有时听懂,下课就忘了7.1G C.觉得枯燥无味1.9%
研究表明,对于同一时段学习材料,做笔记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成绩高两倍。记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有意注意、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积累,并扩充新知等。再次、对学生上黑板做题目情况了解的有1题 本学期,老师让你到黑板上做题目的情况怎样?
A、 三次以上44.6G B、一两次38.4GC、从没有到黑板上做题17G 结果显示,从没有到黑板上做题的学生高的17G,这就说明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有一定影响。让学生上黑板做题,不仅仅为了是检查,更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最后、对课堂作业情况的调查有定1题: 你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如何?
A、大多数能在下课前完成占87.5G B、很少能在下课前完成8.9% C、课内不可能完成,必须下课继续做3.6%
课堂作业的及时完成和及时反馈,它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同时关系到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减轻,关系到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大问题。课堂作业需要在课堂中完成,并得以及时反馈,教师可以据此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节、完善自己的教学。
(二)对数学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对计算能力和概念的考查结果如下
“3.6+0.4”的正确率是95.5%,“12.3-4.76”的正确率是97.3%,“10-3.52”的正确率是98.2%。平均下来计算题的正确率是97%。仍然有3%的同学对小数加减法一步计算题没有掌握。填空题的第6题和第7题的平均正确率65.5%,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扎实。
对应用能力的考查结果如下
填空题的1-5题都比较难,平均正确率是65%,从答题情况看,学生的审题习惯、审题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在教学时,要善把一些典型题例的解题技巧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出来,以使他们在解题实践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对学习需求的调查。 最突出的问题是占课,拖课。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对我校当前学生学习数学情况做出以下判断:
1、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够浓厚,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够高。
2、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急需培养,学习方法亟待改进。
3、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数学能力急需提高。
4、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培养和指导还是缺乏的。
5、班与班之间教学质量存在不平衡,整体成绩不容乐观。
二、今后的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我们数学教师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要做到:
(一)转变教育观念,适应课改要求, 加速自我成长。
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从内容处理看,要求恢复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天然联系,使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自然。从课堂教学看,要求教师重视数学的现实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学习的活动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相对来说,教学内容的更新要求比较容易把握,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求,对教师具有更大的挑战性。那么,教师如何适应这种要求,我的建议主要有两个。
首先要认准方向,不要急于求成,从课堂教学点点滴滴的改进做起。比如,老师们为避免满堂灌、满堂问现象,要总结出“教师少讲点,学生多说点、多练点;教师少问点,学生多想点、多疑点”的策略,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改进。其次是从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着眼,学习+实践+反思=教师自我成长。
(二)抓实集体备课,促进教学质量高质均衡发展。
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首先,我们要用足时间。其次,要在集体备课的内容上:一是总结上一周教学的得失。有哪些成功之处,存在哪些教学上的不足,哪些必须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弥补和强化。二是讨论下周教学的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明确编制作业的要求,假日作业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作业,第二部分是综合提高,第三部分是拓展探究。
(三)坚持以学定教,认真研究学情,面向全体学生。
“以学定教”就是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和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做的是:
其一、掌握学情。(一: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二: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三: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其二、改善学习方式。其三、转变教学方式。也要做到“三明确”:首先,明确教什么,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学生学会学习。其次,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最后,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要明确教的方式。“后教”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应该先让会讲的学生讲,学生不会讲时,教师才给予点拨引导。教师讲解要避免重复,力戒“教师讲一句,学生跟一句,教师讲一遍,学生重复一遍”。要紧缩教师讲的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完成课堂练习。
(四)培养学习习惯,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习惯是学习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上课记笔记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等等。这样才能大面积提升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五)贯彻因材施教,抓实培优补差。
因材施教,培优补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关注提优、培中、补差,让优等生目标高一些,吃饱、吃好;中等生要捺实基础,群体跟进;潜能生要从学习习惯上培养,知识上强化,能力上锤炼,不掉队、不退步。这样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提高。
(六)精选作业题型,保证训练效果。
作业设计要把握好数量限度,时间跨度和难易程度;笔答式作业要注重于巩固基础,课堂作业应注重感受新知,课外作业要注重知识的拓展。讲评时,不能简单地就题讲题,应当根据依据作业的知识点由此彼,建立广泛联系、形成认知结构,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地能力。
(七) 发挥家长在家庭作业中的组织作用。
家庭作业是对课堂上老师讲课内容的“消化”和“吸收”,是在老师未直接指导的情况下,由学生独立按时完成的,是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重要一环。由于孩子年龄小,因此家长在组织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贪玩的孩子,有效的方法是严格规定做家庭作业的时间。作业上设计完成时间家长签字就是这个目的。对于孩子学习时,精神高度集中,会消耗一定体力。家长要提醒孩子休息一会儿,轻松一下,从而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等,这些都是老师无法完成的,切莫忽视家长在家庭作业中的组织作用。
一、问题分析
1.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缺乏科学性
多数教师教学时没有过多地考虑教学目标,只是盲目地从教参上摘抄现成的教学目标,实际教学中,如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目标意识淡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要么偏高,要么偏低。有的教师课堂容量大,节奏快,拔高要求,贪多求全。如“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本来只要求学生背诵积累便可,有的教师却要学生记住意思。对于低年级的儿童诗教学,本应大致了解诗意即可,有的教师偏偏要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解释、记忆。还有的教师低估学生的现有水平,目标定位过低。如,中年级的认读生字教学,仍然像一年级一样,由老师带着学生拼读识记,目标定位不是“学”,而成了“教”。
(2)教学目标定位不全。课程标准在目标制定上从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应该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共同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但从教师的教学过程看,多数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忽视对所习得方法运用上的指导,忽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
2.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有所加强,但在课堂上落实不够
近几年,尽管我们一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满堂灌”的现象依然较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较少。有的教师甚至用不着边际的提问,代替学生的训练。这样的提问,是教师按照课文情节或顺序编排的,既不考虑学生懂不懂,也不考虑有无启发性,以问代讲,以问代读。提问当然重要,但是提问要有针对性、启发性,有些提问既无语言价值,也无训练价值,却挤掉了学生思考的时间,读书的时间。
3.基本知识训练不扎实,语言训练不到位
大多数教师只注重课堂流程的完整性,对基本知识和语言训练不够重视。难认的字不多读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辨析的字形不辨析,该解释的词语不解释,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积累的不积累,该归纳的`不归纳等等,造成了写字质量不高,错别字增多,词汇量下降,语言匮乏,用词不当等现象。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把识字、写字教学摆在突出位置,缺少时间保证、指导保证、练习保证,小学各年级都应重视识字、写字,都应重视词句教学,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基本任务,决不能马虎。
4.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所谓的效率不高,主要是指语文课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没有运用好课文这个例子,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劳而少功;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过于繁杂,内容多,环节多,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其次是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多数的语文课堂,还不能激起每个学生的兴趣,还不能给每个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还不能抓住课文重点语句和可学可用的写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和内化积累,导致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不强,学习效率不高。
二、思考与建议
1.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各学段教学目标,深入领会《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建议。结合课标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写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全面、合理。具体地说,教师要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先要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文本,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和目标,诸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等,即找准语言训练的重点。如果教学内容比较精当,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教学内容“泛化”和“不确定化”的问题,真正做到“该教该学的就教就学,不该教不该学的就不教不学”。确保了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阅读教学要增效。要处理好精读、略读的关系;单篇课文教学与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关系;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关系。要有较长远的整体规划,做到长计划,短安排。要重视单篇课文的教学,充分利用课文这一例子,扎扎实实地教能力,教知识,教方法,要有明确的语文训练点。如教必要的语文知识、组句成段或组段成篇的能力等。课堂中要精心设计有质量、有效果的学生活动,以此引领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要使阅读教学增效,还要做到简化教学程序,简约教学内容,简便教学方法。要下决心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3.夯实识字学词的基础。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字词又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崔峦老师曾经说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想办法夯实学生识字学词的基础,并且要努力做到写字要提速,识字要提质,学词要增量。教学中要加强写字指导,保证天天练字的时间和质量。同时,要关注词汇教学,使学生掌握足够量的积极词汇,有足够的支撑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词汇,为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厚实的底子。
推荐专题: 五年级语文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