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电子产品市场调查报告(范文六篇)

2023-12-03 22:35:2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子产品市场调查报告(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子产品市场调查报告(范文六篇)》。

第一篇:大学生二手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随着校园二手市场的兴起,有许多关于高校二手市场的研究也相应展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大学生二手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欢迎阅读。

【摘要】随着节约环保消费观念的传播,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二手物品交市场迅速发展,二手物品交易活动在却上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当前,校园中的二手物品交易活动缺乏系统的管理方法,二手物品交易市场平台有待完善。以逻辑分析为主结合相关数据和具体事例进行论*,运用相关消费理论知识,分析大学校园二手物品交易的共*。得出结论:二手物品交易货源应主要集中于学习资料,生活用品与电子产品,交易更注重商品的使用时间和质量,交易平台选择较少,多数为校园跳蚤市场与网络平台。

【关键词】大学校园二手商品交易调查分析

“跳蚤市场”日趋盛行于各大高校,行为主体主要是各在校大学生,在毕业季时有很多不便带走的二手商品。毕业之际的他们忙于考研和找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处理旧物,跳蚤市场能更好的为同学们提供交易平台。现在已经不在局限于毕业生,很多需要处理手中物品或想要淘宝的新生也纷纷加入其中。“跳蚤市场”现已愈加发挥其作用。而交易的物品包括书籍,电子产品,体育用品,生活用品,小饰品以及学习用品和交通工具等。我国高校跳蚤市场蕴含巨大的商机。其现状表现为:市场主体的不固定*以及零散*,商品的多样*,市场形式多样化以及市场价格随意化。而高校跳蚤市场的改革必定会给各校带来巨大的利益,它不仅可以为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也能使学校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加强。

一、调研的目的及内容

调查校园闲置商品的类型;大学生对二手市场的看法以及大学二手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影响大学二手市场的因素,为校园二手市场建设提供建议。

二、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有1000人参与并完成问卷,收回率为100%。其中男生511份,女生493份。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在大学生中闲置最多的物品分别是教材、杂志、生活用品。并且在我们在实地调查了解到,大学生二手闲置商品数量众多,质量相对较好,可以交替使用。在毕业季时,毕业时普遍会有大量的闲置二手商品等待处理,但是更多商品都卖给了废品处理站,有些商品保持着七八成新,完全可以卖给下一届学生,其一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其二可以减少大学生的资金压力。所以通过我们的调查,学校二手市场存在着非常大的潜力。

如何了解二手商品的相关信息。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有732人与773人次是通过校园跳蚤市场和网络获得二手商品的信息。通过调查大学生了解到二手商品信息大部分是从网络上获得,另一部分是通过校园跳蚤市场获得。据实地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二手商品的需求量很大,有些商品大学生等多的是想去购买二手的,这样经济实惠节省资源。但是实际上,校园二手市场发展程度不高,并且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生不知道学校是否有二手市场,并且对二手商品的交易信息业知之甚少。校园二手市场还存在的很大的开发空间,如果积极发展,以后校园二手市场会成为校园市场主力*。

三、总结与启示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伴随着学生的购买能力的提高和每年的升学和毕业,存在许多各种类型的二手商品。目前,二手商品交易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大热门,建立一个校园二手交易市场可以大大方便在校的学生,方便了同学也营造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文化氛围。最主要的是,它也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不用的东西放在网上,也可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物美价廉,达到双赢。在调查中我们得到一下几点结论:

第一,在我们的调查中主要闲置的二手商品集中于教材、杂志、生活用品并且闲置量大,市场的潜力很大。在对闲置物品的买卖意向的调查中,生活用品,学习教材,体育用品,电子产品购买意向比较强烈,考虑购买的人数比例很大,所以可以将这三类作为主要的买卖物品。

第二,二手商品交易的活动应更加注重商品的质量,在二手商品交易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商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商品质量还很好可以继续使用,但是有些商品的质量接近报废,几乎不能使用,但还是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继续交易,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使得消费者受害。在我们的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填卷人都有过购买不能使用的二手商品,我们认为要对进行交易的二手商品进行统一的质量检查,保*交易二手商品的质量,这样校园二手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第三,在购买方式和习惯上,大多数学生更愿意前往实体店购买二手物品,并且希望学校能有官方的二手商品交易门店,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二手商品交易大厅,并配置相关人员对二手商品的质量进行检测管理。也有很多学生希望在网络上能有快捷的二手交易网站。

第四,运用先导消费群理念进行宣传,引入先导消费群的概念。我们把大二、大三的学生看做为购买二手物品的先导消费群,让大二,大一的学生带动二手物品购买动力,大一新生会受他们的影响而参与。其中大二、大三学生在熟悉了校园二手市场,了解了校园二手市场的情况,对于二手物品交易的可靠*和优点已经有了较大的认可,能给新生起到良好的带动引导作用在进行宣传时,可以向新生推荐商品进项购买。可以有针对地对大三学生所需要的二手物品,如考研资料等进行宣传,吸引其进行购买,进而带动其他年级学生的购买热情。同时,将大四学生暂定为转卖二手物品的先导消费群,他们拥有大量闲置物品,具有较大转卖需求,如果大四学生的引导行为形成良好的氛围,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学生被吸引。这样会有利于校园二手市场的迅速发展,也有利于加强学校勤俭节约的风气,树立良好的校园环境。

随着校园二手市场的兴起,有许多关于高校二手市场的研究也相应展开,我国高校跳蚤市场蕴含巨大的商机,高校二手的主要现状表现为:市场主体的不固定*以及零散*,商品的多样化,市场形式多样化以及市场价格随意化。而高校跳蚤市场的改革必定会给各校带来巨大的利益,它不仅可以为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也使学校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加强。有研究指出校园二手市场受供需客观条件、营销方式、渠道建设、交易方式四个方面的约束。在供给方面,消费呈一定“阶梯”分布,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消费水平差异必然也显现在学生身上;教育模式的自主*,高校教学模式不同于中学教育的模式化,学生在学习生活选择上具有更大的自主*;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人心都使旧货交易成为可能。

从目前的校园二手市场情况在,我国高校的校园二手市场都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多的问题等待解决。现在个高校也越来越重视校园二手市场的发展,希望通过校园二手市场,树立校园勤俭节约的校风,培养学生勤工俭学,节约环保的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第二篇:手机市场的调查报告

前景

小米XX年4月成立,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公司估值2.5亿美元。XX年底推出手机实名社区米聊,在推出半年内注册用户突破300万。此外,小米公司还推出手机操作系统miui,今年6月底miui社区活跃用户达30万。XX年8月16日,小米公司通过媒体沟通会正式发布小米手机、米聊、miui、小米手机是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产品。

一、小米手机的特点

1、手机特点:外观:简约内敛,直板加圆润的边角让其显得简单清爽;屏幕:4英寸854×480分辨率,可兼顾上网、娱乐等多数人的握持感受;大电池:1930mah电池,可联网待机450小时,连续通话15个小时,播放歌曲45个小时,观看视频12小时,大型游戏6个小时;手机信号:支持gsm+wcdma;支持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两套卫星定位系统,支持a―gps;支持wifi和蓝牙等;价格:与其他产品双核cpu手机比,价格便宜XX左右;系统:自主研发androidmiui操作系统,优化改进功能近100处;应用:符合中国用户的人性化应用;创新:专为手机玩家,手机发烧友发布的一款极致智能手机。最有特色的是底部的“米键”,该键为自定义多功能键,可设置为拍照、返回桌面,甚至可以一键微博,这也很大程度上给予了用户更高的自由度

2、服务保障政策:小米手机售后服务承诺:严格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费责任规定》实行售后三包服务,服务内容如下:自购买收货后,在下列规定日期内出现《移动电话机商品性能故障表》所列性能故障的情况,经由小米售后服务中心检测确定:

1、7日内,免费办理退货、换货或者修理。

2、8日―15日内,可免费进行换货或者修理。

3、12个月内,可免费进行修理。

4、电池、充电器、外接有线耳机、数据接口卡等手机附件,免费更换同品牌同型号同规格的附件,更换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免费为您退货。电池保修时间6个月、充电器保修时间1年,外接有线耳机保修期3个月。

5、办理退货、换货、保修服务时,小米公司免费安排上门取货。在不能安排上门取货的地区,小米公司提供邮资报销服务,最高限额15元/单。

二、小米手机营销策略解析。

小米的营销模式具有以下特点或者创新:

一、明星ceo推广

众所周知,“小米”的老板雷军在it界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雷军在微博上自我介绍为:小米创始人,以前曾参与创办金山软件和卓越网,业余爱好是天使投资。雷军凭借其自身在it界名气和号召力,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媒体追逐的对象,他每公开说一句话,都为媒体所争相报道,这一切都是免费的!XX年8月16日雷军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小米手机,并首次公布小米手机细节,发布会上媒体云集,为的就是一堵雷军和小米手机的风采,其后各大媒体充斥了关于小米手机的新闻,一时间小米手机名声大噪,响彻整个it界,小米手机此后也遭到众媒体和手机发烧友的热捧,雷军和小米的一举一动都在媒体和手机发烧友的关注之下!

除了正式公开的媒体发布会,雷军还不断通过自己的微博来发布有关小米的信息,以吸引媒体和发烧友对小米手机的持续关注,如雷军10月1日微博首次正式透漏小米手机的销售时间:小米手机首批10月15日左右发货!

如此以外,雷军还通过微博等互联网工具,制造媒体感兴趣的热点,吸引媒体的关注和炒作,如雷军本人还积极加入“小米”和360的口舌冲突,在微博上不断发表言论反击或者抨击360的周鸿t,被网友们戏称为“小三大战”比如雷军5月19日发微博:”既然某人想做手机就好好做:

一、不靠骂人、吵架做市场推广。

二、不靠抄袭剽窃模式跟进做产品。

三、不靠控制安全入口强推软件窃取用户信息。

四、放下ak47,不要沉醉于东方不败的幻觉中。做一个正常商人,用产品说话。如果产品真的过硬就不用天天靠嘴巴到处骂人活着了!”频率很高,一方面打击了360,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小米的曝光率

优点:巨人带头吸引群众眼光。

缺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饥饿营销

小米的在前期的宣传造势上采取了“饥饿营销”的策略吸引了大量的客户。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也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小米曾于XX年12月18日和XX年1月4日两次开放购买,两次均在不到4个小时内就销售了10万台销售,这使得小米手机销售量接近50万台。

优点:可以较大的提高销量以及品牌知名度及品牌形象。

缺点:时间较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容易失去自己的市场。

从产品端来看:

1、精准定位

小米手机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雷军对小米手机的精确定位。小米手机不是要针对所有的细分市场,并不是要蓝领、白领、学生、老板通吃,而是一群特定的消费者,用雷军的话来说:"就是喜欢玩机的那群人,他们懂性能,喜欢折腾,就是手机控"。详细说来,这些人的特征包括:

1、年龄在20―28岁之间,一般在20―25岁;

2、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专业学得是理工科,对技术特别是it技术痴迷;

3、毕业不到5年,一般在2―3年,收入在XX―6000元之间;

4、喜欢玩手机,喜欢上网,经常浏览太平洋电脑网、中关村在线等it网站;

5、有个人的消费主见,不喜欢随大流;

6、喜欢网购,不喜欢逛街;

7、社会地位不高,大都从事的是底层技术支持工作,渴望被认同;

在定位了目标群体以后,,小米为这群人量身定做了一整套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和营销策略。产品策略,做一部精品智能手机,配置要好,不然会被这帮人轻视,技术(包括平台系统和产品本身)要有一定的复杂性,不然没什么可玩的;营销策略:定价策略:XX元以内,太贵了这确认消费不起,太低了显得没品位;营销策略:互联网营销,这确认每天干得最多事情的就是上网,所有小米所有的营销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的,微博、手机评测、论坛等。

2、产品的研发采用了“发烧”用户参与的模式,这样能够跟踪满足用户的需求。从定价端来看:手机定价1999元。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对苹果的膜拜角度,这个价格应该是没有再降价的空间。让人疑虑的是小米不同于苹果,苹果是有足够强势品牌的,也是从ipod开始真正在大众中树立起自己形象的,而不是iphone。换言之,会给自己一定回旋的空间。当然,厂商对自己的产品有足够强的信心和市场分析,决策是有依据的。

从促销推广端来看:

1、采用苹果的习惯套路。至于传播手段,在两周时间,小米手机在互联网中“如雷贯耳”!关于小米手机的新闻、评测、拆机等等报道层出不穷。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能否媲美苹果的饥饿营销?这里笔者作了一些分析:

(1)高调发布。小米手机的创始人――雷军凭借其自身的名声号召力和一场酷似苹果的小米手机发布会于8月16日在中国北京召开。如此发布国产手机的企业,小米是第一个!不可否认,小米手机这招高调宣传发布会取得了众媒体与手机发烧友的关注;

(2)工程机先发实属第一例。小米手机的正式版尚未发布,确先预售了工程纪念版。而且小米手机工程机采用秒杀的形式出售,8月29――8月31日三天,每天200台限量600台,比正式版手机优惠300元。此消息一出,在网上搜索如何购买小米手机的新闻瞬间传遍网络。每个人需8月16日之前在小米论坛达到100积分以上的才有资格参与秒杀活动,这项规则想看究竟的“门外汉”挤在了外面,销售之前就已经关注小米手机的发烧友们,客户精准率非常高,且让人有种想买买不到的心情。小米手机这一规则的限制,让更多的人对小米手机充满了好奇,越来越多的人想买一台,貌似拥有一台小米手机就是身份的象征似的;

(3)制造媒体炒作的话题。近来,小米手机是偷来的这一传闻一直出现,如果小米手机的一些创意真的是偷来的,估计大家的热度会有所下降,可如果小米手机不是偷来的,会给小米手机加分。对于这个传闻,至今小米方面也没有官方澄清或者辟谣,这下就引起了米粉与魅族支持者的口水战,这样小米又出现在网民的视线之内,也给小米手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4)消息半遮半露,让人猜测。号的预定。而且规定9月5号需要500积分的米粉才有资格预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小米论坛里刷米的人都闹翻了天,错过了工程机,如果再预定不到正式版,估计会有大多米粉要吐血了。

2、微博论坛推广

论坛营销又称社区营销,这个不算是小米的新发明,而是中国的另一个智能手机行家魅族最先采用的,在魅族的官网上有一个魅族论坛,那里每天活跃着上万智能手机发烧友,通过论坛,魅族公司和手机发烧友(煤油)之间建立了一个直接的沟通渠道,魅族公司通过论坛来交接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们在玩手机过程中越到的问题、发布与魅族手机相关的讯息。魅族的老总黄章以j。wgong的身份也直接参与论坛的讨论,受到魅友的追捧,并成为论坛中当仁不让的意见领袖。

小米手机在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并未采用传统的电视或网页广告的形式,而是针对自己的定位的消费群体,采取互联网营销,利用论坛、微博和专业网站评测,向目标消费群体精确传播。

从渠道端来看

1、电子商务销售:

小米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手机销售模式,没有国包、省包之类的经销商,也没有专卖店、形象店,在一些手机大卖场也没有专柜,更没有请导购员,小米手机的销售,主要依靠电子商务网站和运营商,尤其是前者。小米的网站设计的非常简约,没有多余的信息,首页就是产品信息,点击即可进入购买流程,购买流程也很简单,简单注册即可,完全是一个“成交型”电子商务网站,比一般的淘宝网店要大方、美观,比一般的企业网站要简约、高效。在跟运营商合作以前,普通消费者都是通过这个网站来预约、购买甚至是抢购!大大加强了小米手机对顾客的吸引力。

2、线下活动:

线上线下活动结合,多渠道营销相结合。为了能够通过论坛的形式发展用户,除此以外,小米会经常举办一些线下的活动,比如“XX小米手机爆米花全国行活动”,就是小米在全国各地举办所谓的“米粉同城会”,通过这种线下活动来跟消费者互动,靠活动来吸引人,靠气氛来留住人”可以说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三、小米营销的风险

一、过低的利润率将导致小米在之后的市场运转中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无法支撑太多层次的渠道销售,更无法承担手机一旦出现问题所产生的大规模维修,更不用说召回了;

二、过于富有竞争力的价格,将导致整个手机市场的动荡,并鲜明地将自己摆在大多数手机厂商的对立面

三、过低的拥有门槛,将吸引大批对智能手机不了解、甚至从未用过智能手机的用户,这样的用户如果占据主体,很多智能手机相对传统手机所共有的问题――如系统不稳定、后台占据内存过大、安全问题,都会被他们归结到小米的服务不到位上,这将使得小米在实质上要承担整个市场教育者的身份,负担很大。

四、饥饿营销的模式下,如果在饥饿期小米不能很好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目前拥有如此众多的手机厂商的激烈竞争下面,小米很可能错失良机,失去大量用户。

四、小米手机swot分析

外部环境

潜在外部威胁

潜在外部机会

竞争压力大

市场增长缓慢

新的竞争者进入通讯行业

技术革新快,淘汰率高

手机屏幕质量消费者担忧

消费者对小米手机散热和电池问题质疑

物流方式不完善

竞争对手自身内部出现一定问题

营销渠道

技术具有一定优势

能够争取新的顾客群

与竞争对手比有价格优势

内部环境

潜在内部优势

潜在内部劣势

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成本优势,手机上市价格高配低价

产品创新

良好的融资能力和财务资源

目前看正确的营销策略

营销水平低于同行

竞争劣势

硬件技术落后

生产线落后

销售方式单一

五、总结

目前小米还是个初生者,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从目前来看小米的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小米能不能在激流中打出一片天地呢?让我们试目以待。

第三篇: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在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市贫困问题应引起关注。90年代以前,中国的贫困现象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严重问题。而且需要引起关注的是,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增长幅度是比较大的。对于城镇居民中的贫困人口数量的估计,基本上可以通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覆盖的人数统计出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从1997年开始建立的,当时进入此范围的人数不超过200万人;到1999年底增至281万人;20xx年底增至402万人;20xx年底增至1170万人。20xx年,由于政府采取了力度较大的'“应保尽保”政策,使得低保人数迅速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中的贫困弱势群体不容忽视,因此,民建中央的一份《推广城市小额信贷金融制度和管理改革》提案指出,目前城市贫困问题已非常突出,开展城市小额信贷,是解决创业融资的一种有效手段。

小额信贷是专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这一概念是随着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以贫困群体和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几种微型金融方法逐步取得成效并不断扩展而提出的。小额信贷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厚的经济基础和重要的社会意义。低收入阶层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客观存在。这类群体维持生存、发展生产需要最基本的资金支持,但又没有获得商业贷款的抵押担保条件和能力。同时,又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和社会的无偿救助满足。最初,小额信贷是专为解决乡村贫困问题开发的一种金融产品。随着乡村小额信贷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城市贫困问题的不断恶化,已尝试把成功的乡村小额信贷经验用来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目前,这一业务在国际和国内都刚起步。

深圳市场概况:目前从事小额贷款的专业公司主要有信安易贷及中安信业两家。

1.市场需求大:

现代人谁没有急需经济周转的时候,比如购房、买车付首期,家居装修,个人进修等等。当你急需用钱的时候怎么办?记者进行随机调查,超过80%的人表示首先会考虑向家人和亲友借钱。

但在深圳这个移民城市,很多打工族都是单打独斗,没有建立起广泛的社会关系,无处寻找资金援助,很难向不够熟的人开口,更不好意思和内地的亲友求助。

在深圳可以合法地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的机构有银行、典当行,以及个别小额贷款公司。但因为小额贷款的单笔贷款规模很小,一般在1000-50000元之间,相对于商业银行等这样大型的金融机构来说运作成本很高,因此银行有意无意“忽视”了小额贷款业务。同时,一般的中低收入人群及小企业主通常不能提供抵押或担保,也怯于进入到商业银行、典当行等的经营场所内。

2.小额贷款VS银行:

专业人士认为,银行有一定的门槛,个人在申请信用贷款时,需要提供房产证、收入证明等相关资料,考察个人的年龄、收入高低、婚否、有无孩子、住房等诸多因素,需要一定的审批时间,所借的金额一般也比较大。

而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额度较低,1000元至10万元,甚至1000元以内的贷款,都可以向这些机构申请。放款速度也较快,最快当天申请可以当天放款。而对于做小生意的小老板,3天内可以放款。由于此类公司专职做小额贷款,专人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3.小额消费信贷VS典当行:

典当行需要房产、车辆或贵重物品进行抵押担保,才能获得贷款。

而小额贷款公司无抵押、免担保,更加方便。相比较而言,此类公司的门槛更低,适用人群更广,尤其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了贷款的新渠道。

4.随手可拿到应急现金:

人们可能接着会关注:小额贷款如何办理,有哪些业务手续呢?

小额信贷公司的产品具有额度低、免抵押、免担保的特性。一般的申请流程是:申请人可通过亲临网点、传真、网上、电话等多种方式提交相关个人资料、填写贷款申请书;若申请人准备好所需的相关资料,借款当天可划到借款人的指定账户。

第四篇: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第一章 库存水产品产业概述

1.1 库存水产品定义

1.2 库存水产品分类及应用

1.3 库存水产品产业链结构

1.4 库存水产品产业概述

第二章 库存水产品行业国内外市场分析

2.1 库存水产品行业国际市场分析

2.1.1 库存水产品国际市场发展历程

2.1.2 库存水产品产品及技术动态

2.1.3 库存水产品竞争格局分析

2.1.4 库存水产品国际主要国家发展情况分析

2.1.5 库存水产品国际市场发展趋势

2.2 库存水产品行业国内市场分析

2.2.1 库存水产品国内市场发展历程

2.2.2 库存水产品产品及技术动态

2.2.3 库存水产品竞争格局分析

2.2.4 库存水产品国内主要地区发展情况分析

2.2.5 库存水产品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2.3 库存水产品行业国内外市场对比分析

第三章 库存水产品发展环境分析

3.1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GDP CPI等)

3.2 欧洲经济环境分析

3.3 美国经济环境分析

3.4 日本经济环境分析

3.5 其他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3.6 全球经济环境分析

第四章 库存水产品行业发展政策及规划

4.1 库存水产品行业政策分析

4.2 库存水产品行业动态研究

4.3 库存水产品产业发展趋势

第五章 库存水产品技术工艺及成本结构

5.1 库存水产品产品技术参数

5.2 库存水产品技术工艺分析

5.3 库存水产品成本结构分析

5.4 库存水产品价格 成本 毛利分析

第六章 20xx-2014年库存水产品产 供 销 需市场现状和预测分析

6.1 20xx-2014年库存水产品产能 产量统计

6.2 20xx-2014年库存水产品产量及市场份额(企业细分)

6.3 20xx-2014年库存水产品产值及市场份额(企业细分)

6.4 20xx-2014年库存水产品产量及市场份额(地区细分)

6.5 20xx-2014年库存水产品产值及市场份额(地区细分)

6.6 20xx-2014年库存水产品需求量及市场份额(应用领域细分)

6.7 20xx-2014年库存水产品供应量 需求量 缺口量

6.8 20xx-2014年库存水产品进口量 出口量 消费量

6.9 20xx-2014年库存水产品平均成本、价格、产值、毛利率

第七章 库存水产品核心企业研究

7.1 企业一

7.1.1 企业介绍

7.1.2 产品参数

7.1.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毛利率分析

7.1.4 联系信息

7.2 企业二

7.2.1 企业介绍

7.2.2 产品参数

7.2.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毛利率分析

7.2.4 联系信息

7.3 企业三

7.3.1 企业介绍

7.3.2 产品参数

7.3.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毛利率分析

7.3.4 联系信息

7.4 企业四

7.4.1 企业介绍

7.4.2 产品参数

7.4.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毛利率分析

7.4.4 联系信息

......

7.10 企业十

7.10.1 企业介绍

7.10.2 产品参数

7.10.3 产能产量产值价格成本毛利毛利率分析

7.10.4 联系信息

第八章 上下游供应链分析及研究

8.1 上游原料市场及价格分析

8.2 上游设备市场分析研究

8.3 下游需求及应用领域分析研究

8.4 产业链综合分析

第九章 库存水产品营销渠道分析

9.1 库存水产品营销渠道现状分析

9.2 库存水产品营销渠道特点介绍

9.3 库存水产品营销渠道发展趋势

第十章 库存水产品行业发展趋势

10.1 20xx-2019年库存水产品产能 产量统计

10.2 20xx-2019年库存水产品产量及市场份额

10.3 20xx-2019年库存水产品需求量综述

10.4 20xx-2019年库存水产品供应量 需求量 缺口量

10.5 20xx-2019年库存水产品进口量 出口量 消费量

10.6 20xx-2019年库存水产品平均成本、价格、产值、毛利率

第十一章 库存水产品行业发展建议

11.1 宏观经济发展对策

11.2 新企业进入市场的策略

11.3 新项目投资建议

11.4 营销渠道策略建议

11.5 竞争环境策略建议

第十二章 库存水产品新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12.1 库存水产品项目SWOT分析

12.2 库存水产品新项目可行性分析

第十三章 库存水产品产业研究总结

第五篇: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为摸清我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了解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倾听企业的政策需求和建议,农产品加工局今年首次开展了全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工作。在各地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调查共收到10922家企业上报的有效样本。在此基础上,农产品加工局完成了1项全国总报告和17项地区分报告,全面分析了全国及部分重点地区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点、行业发展制约因素及转型发展趋势等内容。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特点

当前我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呈现阶段性特点,已进入转型关键时期。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92年之前为滞缓阶段。这一时期成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少,经历几十年的优胜劣汰后,当前仍在生产经营的企业数量占比仅为2.9%。1992年至20xx年为兴起阶段。由于不断化改革影响,该阶段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并呈现企业数量逐年快速递增的趋势,这10年中登记注册的企业占总数的21.4%。20xx年至20xx年为高速阶段。受居民食品消费社会化供应步伐加快、加入WTO等因素影响,此阶段新建企业呈爆发式增长,登记注册的企业占总数的66.5%。由于企业增长快,竞争激励,从20xx年起小麦制粉、玉米淀粉等部分子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初显。20xx年至今为转型阶段。受成本增加、产能过剩、投资放缓等因素影响,新建企业增速明显放慢,现存企业加快了设备、技术的改造升级步伐。调查结果表明,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呈现以下阶段性特点:

(一)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平均创企时间为11年。食用类农产品加工行业的集中度不高,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数量的占比仅为2.4%。根据调查分析,“最常见”的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是主营业务收入在20xx万元至1亿元之间,从业人数在100人左右的小型企业。从企业创建年限看,粮食酒加工企业的“资历最老”,平均年龄为14.3岁,其次是烟草、乳制品、中药饮片及中成药、海水水产品等行业,企业平均年龄分别为13.4、12.8、12.6和12.4岁;薯类制品、杂粮杂豆制品、羊产品,以及木本植物油加工等行业是最为年轻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0.0、9.9、9.8和9.4岁。

(二)总体技术水平较弱,科企合作正在加强。调查显示,多数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有13.1%的企业认为自身技术水平在国内占优势地位,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仍占优势地位仅有4.4%,下降了8.7个百分点。从加工装备看,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使用的关键生产设备绝大部分是国内品牌,但使用效果明显低于原装进口品牌的;企业自主研发或者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的设备使用效果较好,近年来的安装率也在上升。从技术连结关系看,62.5%的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科研单位建立连结关系,其中,最常见的合作方式是聘请兼职技术顾问;科企共建研发中心也是较常见的技术连结方式,研发中心设在企业和设在科研单位设置的分别为22.6%和11.4%;企业委托科研单位开发新产品的占比为18.8%,直接购买科研单位技术专利的占比为9.3%。 从合作效果看,认为科研单位对本企业有较大帮助或者非常有帮助的达到33.3%,其中共建研发中心并设在科研单位的效果最好。

(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升。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同质化严重,是我国大部分食用类农产品加工子行业的竞争现状。为应对日益高企的成本上涨压力,近年来企业纷纷主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60%左右的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整。以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调整方向的.企业占比最多,32.8%的企业近年来正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在结构调整上,部分企业走得更远,完全尝试新行业。刚刚尝试进入新行业的占6.5%,已成功转型到新行业的约占2.3%。

(四)加快产业链延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愈来愈重视向上下游延伸发展。一方面,企业重视原料的供应能力建设。当前56.3%的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建了原料种养殖基地,未来3年有37.3%的企业将加强原料基地建设;除自建基地外,企业还加强农资供应合作,约56.6%的企业向农户或合作社提供某种生产资料,其中种子是供应比例最高的生产资料,29.2%的企业给上游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供应过种子,化肥、种苗、农药的供应比例分别为22.2%、21.1%和17.4%。另一方面,企业拓宽了服务业经营项目。种植基地观光旅游是最常见的休闲服务,在有种养殖基地的企业中,20.3%的企业开发了休闲农业项目,工业旅游、产品体验店等也发展迅速,13.8%的企业开展了工厂参观旅游,13.8%的企业有产品体验店。

(五)“互联网+”前景广阔,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仍低。

受网络销售火爆增长影响,大部分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重视利用互联网开展销售业务。当前,47.5%的企业已开展了某种形式的电商销售,其中64.3%的大型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开展了电商业务,是微型企业的1.9倍。已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中,自建电商销售部门的占比为53.8%,在阿里、京东、1号店等电商平台有自营店的占34.6%;由经销商在电商平台代理销售的占46.8%。在尚未开展电商销售的企业中,超过半数正在筹划开展相关业务。与互联网销售业务增长迅速形成对比的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采用了ERP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软件,是一种面向制造行业进行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集成一体化管理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来经营管理企业的占比仅为18.8%。

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对“三农”发展贡献突出。调查结果显示,81.3%的加工企业与农户或者农民合作社签订了长期订单;88.9%的加工企业只从国内购买农产品原料;近七成的加企业雇佣本地员工的比例在80%以上。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与“三农”发展天然紧密联系,为农产品稳定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制约因素

目前,多数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成本上涨、融资困难、招工不足和副产物加工利用不充分等制约因素。

一是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不足。过半数(53.9%)的企业没有研发中心,导致我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能力薄弱。多数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意识到创新是提高企业产品竞争能力,跳出当前低端模仿、同质竞争的必由之路。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存在不少难点。46.33%的企业受缺乏技术人员困扰,44.3%的企业认为创新费用太高,缺乏市场和信息技术,对新产品、新技术需求不明确也是企业常见的创新难点。

二是普遍面临成本上涨压力。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近3年来成本上升压力最大的是用工成本,其次为原料成本,选择的比例分别为77.6%和74.2%。52.5%的企业在财务费用(含利息、融资担保等)上感受到压力,46.3%的企业认为销售费用较重。此外,23%的企业在环保成本上感觉有压力。环保成本压力较高的有猪、牛、羊、禽、其他肉产品加工,蛋品加工,乳制品加工,以及薯类制品加工等行业,感压比例在30-40%之间;

环保压力较小的有茶叶、蜂产品、中药、稻谷制品等行业,感压比例在10-15%之间。

三是企业资金缺口、用工缺口均较大。70.1%的企业存在资金缺口,大部分企业同时缺少长期资金和流动资金。长期资金的缺口率约为22.8%,即全部企业平均有22.8%的长期资金需求无法满足;流动资金缺口更为严重,缺口率为31.5%。食用农产品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用工荒比较敏感,经常存在用工缺口的企业占比为37.8%,技术工、普通工和销售人员的缺工比例基本相同,缺口率均在12%左右。存在招工缺口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性用工多。分行业看,粮食加工与制造行业因薪酬、福利吸引力小产生的招工缺口较大;植物油加工、食用畜产品加工行业对应聘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少;果蔬茶加工行业的季节性用工缺口最大。

四是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三分之二的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加工副产物,但能够较充分利用副产物的企业占比仅为20.2%。认为副产物价值没有充分开发,还有较大挖掘空间的企业占比为25.3%,将副产物销售给其他企业的占比为26.3%,还有约5.7%的企业完全将副产物作为废弃物处理。分行业看,乳制品、蜂产品、茶叶等加工行业没有副产物的企业比例较高,分别为60.2%、58.3%、51.2%;植物油加工、小麦制品、稻谷制品等行业将加工副产物销售给其他企业的比例较高,均在35%以上;果蔬制品、水产制品行业的副产物综合利用情况不好,10.4%的蔬菜制品企业、9.1%的干果/坚果制品企业、7.3%的水果制品企业,以及10.7%的淡水水产品企业和8.9%的海水水产品企业将副产物废弃。

三、对策建议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处在新阶段的背景下,我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必须实施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第一,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主要特征是规模偏小、技术落后,应加快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进入转型发展关键阶段,政府应加强引导,一方面加强质量监管,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改变小微型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小、散、乱,卫生状况堪忧的现状;另一方面应帮助企业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加快设备升级、技术创新,通过融资政策扶持企业加强科研投入,通过促进科企对接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第二,帮助企业拓展市场、促进产销对接。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最重视的问题是销售渠道。70.6%的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认为企业近期的发展制约因素是销售;73.1%的企业长期发展关注重点是市场拓展;74.8%的企业重视管理层的市场推广能力培训;62.5%的企业认为人才储备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销售团队的能力不足;70.7%的企业认为行业协会提供的市场信息服务最有价值;76.3%的企业已开展或筹划开展电商业务。为帮助解决企业困难,应积极扶持产品品质好、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扩大产品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加强地方特色产品、地方老字号产品等的宣传推荐力度。政府还应重视电商销售对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作用,积极组织电商平台与企业对接,加强电商业务的培训和推广。

第三,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减少资金和用工缺口。流动资金缺口、招工缺口是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易患的“季节病”。国家应鼓励各级各类金融机构深入研究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收购、生产销售、资金回笼的时间特点,建立符合食用类农产品加工行业特点的融资政策。解决用工困难方面,应当积极探索季节用工稳定机制,将原料基地建设与工厂用工等相结合,吸纳农产品采收后的赋闲劳动力,还要加快技术升级,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第四,鼓励原料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原料基地未来将成为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之一。原料基地建设对保障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是企业提高产品品质、保障原料供应、降低原料成本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应鼓励企业建设种养殖基地,扶持企业开发利用基地从事休闲农业经营,从而扩大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五,支持副产物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

对企业综合利用秸秆、稻壳米糠、果皮果渣、畜禽骨血等副产物综合利用设施装备投入实行政策性奖补;对企业综合利用技术设施装备改造升级贷款基准利息给予一定的补贴;对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综合利用设备装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副产物递次利用、循环利用、高值利用,努力实现增值增效,资源化利用、绿色化发展。

第六篇: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一、中国长期短缺的不锈钢市场带动了世界不锈钢的发展

1.对不锈钢的大量需求解决了世界上生产能力过大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不锈钢工业出现了设备能力过大的情况,市场需求量只占设备能力的75%,与此同时,中国的不锈钢需求高速增长,中国的生产能力却依然徘徊在10年前的30万吨左右,特别是板材的生产能力更是与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差距。长期短缺的中国市场必然要通过大量进口来解决不锈钢的消费,所以中国的进口必然刺激了正处于低潮的世界不锈钢工业,开动他们多余的生产能力来满足中国的需求,以致于中国的不锈钢进口量很快就超过了美国当时的100万短吨(年),以后又直线上升到近300万吨(年),使中国连续几年都站在世界最大的不锈钢进口国和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国位置上。

2.活跃的中国不锈钢市场转变了价格低谜的国际市场

一段时期以来,世界不锈钢市场由于设备能力过大的原因,导致了不锈钢价格低迷,到1998年时不锈钢每吨价格也只有1000~1200美元/吨。由于中国市场对不锈钢的大量需求,促进了世界不锈钢价格的上扬,不锈钢由1000美元/吨快速提升到20xx美元/吨,并且在此基础上相对稳定下来,使世界不锈钢市场走出低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短缺的中国市场,不仅振兴了世界不锈钢行业,也驱动了国内外对不锈钢项目的投资。应该说,一方面是世界不锈钢为当时中国短缺的市场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是我们中国的需求拉动了世界不锈钢的发展,又为世界不锈钢的大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市场需求也促进了中国不锈钢工业的发展与进步

1.投资国有企业解决了热轧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适应当时不锈钢需求的快速发展,“九五”和“十五”期间(1995~20xx),国家重视投资不锈钢工业,建成了“南宝北太”两大国有不锈钢生产企业,形成了将近500万吨的生产能力(其中包括400多万吨的热轧能力),解决了国内板材热轧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2.合资企业改变了冷轧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

在中国政策的鼓励下,世界上几大不锈钢企业也来中国合资兴办不锈钢企业,如宁波宝新、张家港浦项、上海克虏伯、广州联众等,形成了较大的冷轧生产能力,很快就改变了国内冷轧产品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

3.民营企业形成200多万吨热带生产能力

由于市场需求的引导,促进了民营企业对不锈钢的积极投资,从初始阶段的低水平生产提高到移植太钢的冶炼技术和大钢铁的连铸及热带开坯技术,由于投资少见效快,目前已经形成了200万吨的热带生产能力,为后续冷轧提供了坯料。

以上三种体制的投资和建设扩大了中国不锈钢生产规模,调整了国内不锈钢产业结构。预计20xx年,中国不锈钢工业将实现几大目标:即产能世界最大,将达到900万吨以上,成为世界第一不锈钢生产大国,基本具备了满足国内不锈钢需求的能力;钢铁结构和板材比将更趋合理:即不锈钢产量占钢铁总产量的份额将从1995年的0.4%提升到2.5%的世界平均水平,不锈钢的.板材比也将由1995年的10%提升到85%;企业将实现规模最大化,如具有300万吨能力的太钢和具有150万~200万吨能力的宝钢等;工艺装备世界一流,太钢、宝钢等国内主要不锈钢生产企业的工艺装备都实现了后现代化,并且具有独创性,为生产优质不锈钢产品提高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三、供求的变化形成了中国不锈钢市场新的矛盾

从20xx年开始,中国不锈钢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首先是不锈钢需求减缓,增长率明显下降;第二是国内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产能加速释放(增长率达到30%以上);第三是进口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出现较大的上扬趋势。

面对如此的市场状况,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分析。

回顾十几年来中国不锈钢的发展历程,我们曾经对不锈钢需求发展基本都是低估的预测,可是,当快速增长的不锈钢需求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开始转向平稳发展的时候,却出现了预测中国不锈钢需求将继续高速发展的观点,应该说其中有炒作的因素,如有人提出中国人均不锈钢消费将达到10公斤和10公斤以上的水平,也有人提出可能达到7~8公斤。有资料显示,世界上发达国家不锈钢的人均消费量只有8公斤左右,发展中国家最高消费量是人均3.5公斤,中国目前的人均消费水平已经接近4公斤,从近期发展情况看,可能会达到5~6公斤,这样就超过英国的人均消费水平,相当于10年前发达国家的中等消费水平,应该说这种预测是符合客观的,我们如果按人均6公斤计算,中国总的消费量780万吨(年)。所以我们认为高的人均预测对不锈钢市场的发展必然造成不利的因素。事实上,大量的企业库存和社会库存使表观需求量出现了虚高,与实际需求量出现了较大的差距,20xx年 实际需求增长率应该不超过7%~10%,但市场的供应量和表观消费量却超过了20%,因此,在不锈钢市场上就会由于供大于求而出现价格下降,甚至企业亏损的局面。如果能够客观地看清不锈钢发展的背景就会很自然地理解当前的市场状况,同

样也会促使我们实事求是地面对市场,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市场回归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如何维护和促进中国不锈钢市场的健康发展

面对当前的市场状况,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实行一些积极有效的行为。

1.不锈钢进口应该相应减缓

由于国内产能迅速释放,在国内占有的比例逐年提高(20xx年是35%、20xx年是50%、20xx年将达到65%),冷轧产量到20xx年也将达到300万吨的水平,实际的近期需求预计是300万~330万吨,加上民营企业生产的100万吨冷轧带钢,我国的冷轧产能首先出现供大于求;热轧能力也将于20xx年就达到250万吨,20xx年还将继续扩大,短期内也将面临供大于求的状况。所以我们建议应该减少对不锈钢的进口,以提高自给率水平。

2.国内产能应该有控制地释放

鉴于当前的市场状况,我们也建议国内新上的不锈钢企业应该遵循新装备产能应该有3~4年的达产过程的规律,要有控制地释放产能,从战略上考虑对新释放的产能建立相对稳定的供求关系和销售体系。国内的不锈钢企业都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减少由于盲目生产带来的企业亏损和产品过剩。

3.科学引导构筑合理的钢类结构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用户对不锈钢性能的进一步了解,目前几大类不锈钢正在市场的调节下逐步向合理的比例发展,如市场对铬锰钢(200系列)的使用开始降低,对铁素体钢(400系列)的使用在不断扩大,奥氏体钢(300系列)将保留一个稳定的比例。我们结合世界的发展看中国的趋势,300系列奥氏体钢应该保持在整个不锈钢消费的50%~60%的水平,400系列铁素体钢应该发展到30%~35%的水平,其他钢类(包括200系列)应该是5%~10%的使用比例,应该说这样的构建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构,可以减少和避免假冒高品质不锈钢等扰乱市场的行为。

当然我们还需要用科学的态度积极的引导市场的发展,既要适应市场需求又要保证不锈钢物尽其用,维护不锈钢的信誉,扩大不锈钢的应用。

4.大力开拓不锈钢市场开发不锈钢的使用领域

保持合理的生产规模和与消费发展相适应的增长速度,应该是不锈钢行业经过前期的大发展后避免出现大起大落,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思路,从目前中国不锈钢的消费发展和生产能力的释放看,产能大于需求已经成为一个定势,所以从总量上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控,注意市场的供求平衡,取消对再上项目的政策支持等应该成为我们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识。对已经投入和正在建成的产能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开拓不锈钢市场,努力开发新的消费亮点,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和人们对不锈钢的使用。今后的重点应该是城市中一些新的领域和广大农村中农民家庭的使用,要研制出物美价廉的不锈钢向广大农村推广,要开发新兴的中国制造业所使用的不锈钢,开发不锈钢建筑、车辆运输在结构方面的应用,扩大工业用不锈钢的比例。

总之,比起整个钢铁工业来,不锈钢是一个近十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产业,面对当前的新形势需要我们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并能够冷静客观地对待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自给率逐年提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成本,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国家也应该加大对不锈钢的宏观调控,合理控制总量,协调好进出口比例并逐步减少进口。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中国在成为不锈钢生产大国的同时也成为一个不锈钢强国。

推荐专题: 电子商务专业实习报告 电子商务实习报告 电子产品市场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