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计算机职业市场调查报告(推荐5篇)

2023-12-03 22:31:3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职业市场调查报告(推荐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职业市场调查报告(推荐5篇)》。

第一篇:计算机专业就业的调查报告

为了对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进行指导,制定出符合我校当前以及未来若干年情况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规划,促使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良性发展,努力使我校的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师资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校领导责成教务处与培训部成立了相关工作组,开展了计算机专业学科发展的研究,于20xx年7-12月间,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的角度,就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我校的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计算机人才?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从而为确定我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基本的依据。

一、我国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下,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

我国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在整个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热门职业,职业院校中的计算机应用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在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培养软件人才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而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软件人才所占比例非常低。也正是由于目前这种软件人才的培养渠道构成,造成了软件人才不合理的“橄榄型”结构,使得软件业的人力成本过高。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领域学历教育发展的同时,我国的IT培训市场已有了很大发展。为缓解计算机应用人才的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数培训是针对专项软件的使用技能,还不能替代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正规学历教育培养的具有全面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为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教育应积极应对计算机培训市场的挑战,坚持面向市场,深化各方面的改革,提高学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针对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相关部门和企业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特别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师资能力、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面对面的访谈调研。为此,我们认为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性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文档规范、安全性措施、维护管理经验等重要内容基本上没有进入教学,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少能适应IT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软件开发型人才都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之,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专业师资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就一般教师水平而言,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应用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强,大部分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面的教学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主要是缺乏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3.认证考试种类繁多,一些证书对毕业生就业帮助不大

基于教材及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等很多方面的制约,使得目前职业教育仍然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学校的考试方法单一。社会上有些认证考试是针对非专业人员的计算机普及考试,无法检验专业人员的能力,也无法对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管理提供指导和反馈。对发达地区来说,有些认证考试内容陈旧,行业对其认可程度也较低;有些认证考试注重公司产品,与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差距较大,不能与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接轨。学校本身难以选择合适的认证考试推荐给学生。学生在就业前,缺乏对即将进入的行业有准确的认识,使得学生面对很多认证考试只能盲目选择,疲于应付,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冲击。

4.专业实训条件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是改革开放近20年来,依靠政府教育经费建立发展起来的。虽然已普遍建立计算机房,但由于种种原因,上网条件、微机组装以及局域网组网实验室等还难于满足要求,也没有实训基地,整体表现出实践教学设施条件不足,特别表现在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现有硬件条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5.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所以衡量职业教育水平的标准,应该是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许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缺乏研究,对岗位实际技能的要求把握不够,对就业信息掌握不足,对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一些院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三、对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20xx年国务院颁布的《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行业主管部门要对行业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职业院校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的专业,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广泛吸引和鼓励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院校授课,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根据《决定》要求和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

1.大力宣传落实国务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精神,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务院16号文件的精神统筹规划协调,建立并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利用相关企业实训条件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管理人员等社会资源,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重点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促进本地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各省可以分别建立若干所示范性的中职和高职重点院校,作为示范性职业教育基地。

改变升学至上、文凭至上的观念,明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提高对适应就业需要重要性的认识。改革一切不利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方面的政策,可以按教育部职成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提出的改革框架推行,各地可以在此框架内因地制宜实施,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原有的束缚性政策应该停止执行,对专业人员强制参加非专业性计算机普及考试的政策也应停止执行。职业院校应针对生源状况和职业能力训练的要求,逐步实行灵活的学习制度,包括建立学分制,设置选修课程等。

2.调整职业教育专业方向的设置

根据计算机应用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结合对部分职业院校的访谈调查结果,适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有:办公软件应用、网页制作、初级软件编程、平面设计、小型网络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组装、多媒体制作、计算机销售和技术支持服务等。建议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方向为: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办公自动化。建议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方向是: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各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毕业生就业面向,设置相关的专业方向。

3.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为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动职业学校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的要求,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应全部实施双证书教育。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将推出计算机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了计算机等级证书。一些IT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也推出了相应的证书。职业学校应根据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选择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和满足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或培训证书,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

为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新技术实践能力,以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创新教学、互动教学的能力,由教育部牵头,信息产业部协助,有关IT企业参与,有计划的在地区或全国范围内实施教师轮训和教学研讨,开展继续教育。职业院校应建立教师进修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与此同时,应多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实教师队伍:可以聘请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聘请IT企业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才举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课程等,实现教师队伍的多元化。

5.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

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应以实用性为目标,以兴趣为引导。在学生基础文化素质普遍薄弱的情况下,采用多模式的教学方法和突出个性的学习方法,通过适合学生特点的指导学习(如演讲、辩论、项目实习等),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与应用工具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与职业素质。IT教育的特点应是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侧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我们要探索出一套多模式的教学方法,将理论课、上机课、学习指导课、在线学习课融为一体:以理论课讲授专业知识;上机课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学习指导课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通过在线学习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要强化实践型教学环节,积极开展企业项目实训。职业院校应改革考试方式,减少背诵性的试题,实行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实际技能为导向,把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纳入考核范围。可采用笔试、机试、综合作业、项目评审、毕业设计考核等方法,并以此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学校考试应与职业资格考试接轨。

6.教材开发与更新建立教材开发体系,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充分调动地方、企业、学院和社会机构的积极性,共同开发实用性强、适合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使其具备实践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应该丰富计算机应用教材的形态,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学员用书)、教案(教师用书)、授课演示文稿、在线学习课件、作业案例、毕业实习案例、习题集、参考书等。按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的发展以及就业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应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7.强化学生就业指导在我国,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要为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培养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人员,使其能够对毕业生进行全面系统和个性化的指导,并做好学生毕业后的职业介绍和就业推荐工作,拓宽就业渠道。职业院校在强化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应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中除基础课、专业课外,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和行业规范、国际标准教育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培训就业技巧,规范就业流程。职业院校要设置就业指导机构和专职的就业指导员。从学生素质教育课入手,培训学生的应聘技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计划的、渐进的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行业和企业的现状与需求,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三是提供就业渠道。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建立校企挂钩或校企结合的机制,一方面要形成适合计算机应用特点和区域特色的学生就业推荐模式,建立和疏通学生就业渠道。

8.建设和完善专业教学与实训条件建设和完善包括计算机房(局域网)、计算机组装实验室、局域网组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互联网连接在内的教学设施,切实改善学生的实训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集中的、资源共享的、设备精良的实训基地。在重视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要加强配套的软件资源的建设,发挥教学与实训设施。

第二篇:计算机就业前景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在广大毕业生的大力协助下,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全体教师利用假期走访了周边地区的用工市场和用人单位,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座谈,收集了大量素材,形成了本调查报告。

一、本地信息技术行业现状

据调查,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继续培育壮大信息、电子装备制造等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了明显成就。许多企业因为生产需要及市场竞争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需要相应的生产技术人员进行维护、操作。我市各企业每年就需要电子与信息技术技术专业人才达百余人以上。从电子协会得到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市从事电子与信息行业的人员已达2000余人,平均年龄35岁,平均受教育年龄10年。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企业的管理人员告诉我们: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可见,提高电子信息行业员工的素质乃是当务之急,那么靠什么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呢?我们认为最主要、最恰当的途径就是靠职业教育。

二、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需求现状

1.我市周边地区电子信息行业良好的发展局面

贵阳市是省会城市,随着丰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将带动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和产业升级。中国已成为世界投资创业的首选地区,聚集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微软、IBM、英特尔、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阿尔卡特、NEC、中芯国际、友尼森等国际整机和元器件、设备巨头,以及华为、中兴、同洲等国内领先企业均已落户川、渝。成都已逐渐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老大,贵阳距离成都很近,在每年的企业用工招聘会上,都看到了许多公司对电子与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大量需求。

2.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大型电子企业对电子与信息技术类毕业生有大量需求。

电子产品制造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它对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两极特点,一是具有高学历的开发、研究、创造性人才,二是具有较熟练操作技能的中等职业技术人员。以江苏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整个园区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约占17%,这些人员主要是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研究以及高层次的生产管理,而75%以上的员工是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工。单从我们调查的华硕电脑公司,就需要大量的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安装、检测、调试的技术人员,他们的人力资源经理都表示毕业生有多少要多少。

3.信息类、电子类产品的销售需要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在调查中发现,在专业的电子与信息技术类商场,需要大量的熟悉信息类、复杂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产品,如汽车卫星定位系统、电子地图、通信行业系列产品等~~

4.大量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维护需要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移动通信基站要完成信息的传输、交换,有UPS和蓄电池需要维护,这些地方十分适合熟悉一定的移动通信原理的毕业生就业。

三、我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

我校电子与信息技术技术专业开办早,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都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和规模。我校的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是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基础产业的骨干专业,学校把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现代化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专业进行建设和打造。

(一)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设备建设情况

电子与信息技术技术专业是我校的主要传统专业。近几年根据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电子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我校加大投入逐年建设、充实和完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应用设备。现拥有:电工实验室、家用电器多功能实验室、电子电工及自动化综合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信息网络教室等。

(二)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师资建设情况

我校共有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十多人,近几年来,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我校专业建设的需要,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学校一方面积极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专业教师,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从学校选送优秀教师学习深造,提高业务动手能力。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本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大多数获得相应的电子类工程高级工以上的证书,同时注重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教师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使用的培训,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四、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调查中发现,企业对电子与信息技术人才规格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进入角色能力强的学生,企业不需要书呆子;

2、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4、吃苦耐劳、责任心强、综合素质强。

五、对本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明确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办学方向,依托师资、设备优势,办出特设。

2、进一步加大设备投入。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4、改革教学模式。

5、增加学生实训操作时间

6、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培养,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贵州省电子工业学校电子专科

第三篇: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为了对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进行指导,制定出符合我校当前以及未来若干年情况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规划,促使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良性发展,努力使我校的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师资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校领导责成教务处与培训部成立了相关工作组,开展了计算机专业学科发展的研究,于20xx年7-12月间,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的角度,就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我校的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计算机人才?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从而为确定我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基本的依据。

一、我国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下,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

我国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在整个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热门职业,职业院校中的计算机应用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在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培养软件人才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而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软件人才所占比例非常低。也正是由于目前这种软件人才的培养渠道构成,造成了软件人才不合理的“橄榄型”结构,使得软件业的人力成本过高。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领域学历教育发展的同时,我国的IT培训市场已有了很大发展。为缓解计算机应用人才的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数培训是针对专项软件的使用技能,还不能替代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正规学历教育培养的具有全面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为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教育应积极应对计算机培训市场的挑战,坚持面向市场,深化各方面的改革,提高学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针对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相关部门和企业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特别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师资能力、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面对面的访谈调研。为此,我们认为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性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文档规范、安全性措施、维护管理经验等重要内容基本上没有进入教学,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少能适应IT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软件开发型人才都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之,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专业师资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就一般教师水平而言,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应用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强,大部分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面的教学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主要是缺乏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3.认证考试种类繁多,一些证书对毕业生就业帮助不大

基于教材及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等很多方面的制约,使得目前职业教育仍然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学校的考试方法单一。社会上有些认证考试是针对非专业人员的计算机普及考试,无法检验专业人员的能力,也无法对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管理提供指导和反馈。对发达地区来说,有些认证考试内容陈旧,行业对其认可程度也较低;有些认证考试注重公司产品,与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差距较大,不能与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接轨。学校本身难以选择合适的认证考试推荐给学生。学生在就业前,缺乏对即将进入的行业有准确的认识,使得学生面对很多认证考试只能盲目选择,疲于应付,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冲击。

4.专业实训条件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是改革开放近20年来,依靠政府教育经费建立发展起来的。虽然已普遍建立计算机房,但由于种种原因,上网条件、微机组装以及局域网组网实验室等还难于满足要求,也没有实训基地,整体表现出实践教学设施条件不足,特别表现在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现有硬件条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5.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所以衡量职业教育水平的标准,应该是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许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缺乏研究,对岗位实际技能的要求把握不够,对就业信息掌握不足,对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一些院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三、对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20xx年国务院颁布的《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行业主管部门要对行业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职业院校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的专业,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广泛吸引和鼓励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院校授课,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根据《决定》要求和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

1.大力宣传落实国务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精神,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务院16号文件的精神统筹规划协调,建立并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利用相关企业实训条件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管理人员等社会资源,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重点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促进本地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各省可以分别建立若干所示范性的中职和高职重点院校,作为示范性职业教育基地。

改变升学至上、文凭至上的观念,明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提高对适应就业需要重要性的认识。改革一切不利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方面的政策,可以按教育部职成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提出的改革框架推行,各地可以在此框架内因地制宜实施,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原有的束缚性政策应该停止执行,对专业人员强制参加非专业性计算机普及考试的政策也应停止执行。职业院校应针对生源状况和职业能力训练的要求,逐步实行灵活的学习制度,包括建立学分制,设置选修课程等。

2.调整职业教育专业方向的设置

根据计算机应用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结合对部分职业院校的访谈调查结果,适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有:办公软件应用、网页制作、初级软件编程、平面设计、小型网络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组装、多媒体制作、计算机销售和技术支持服务等。建议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方向为: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办公自动化。建议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方向是: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各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毕业生就业面向,设置相关的专业方向。

3.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为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动职业学校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的要求,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应全部实施双证书教育。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将推出计算机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了计算机等级证书。一些IT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也推出了相应的证书。职业学校应根据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选择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和满足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或培训证书,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

为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新技术实践能力,以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创新教学、互动教学的能力,由教育部牵头,信息产业部协助,有关IT企业参与,有计划的在地区或全国范围内实施教师轮训和教学研讨,开展继续教育。职业院校应建立教师进修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与此同时,应多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实教师队伍:可以聘请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聘请IT企业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才举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课程等,实现教师队伍的多元化。

5.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

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应以实用性为目标,以兴趣为引导。在学生基础文化素质普遍薄弱的情况下,采用多模式的教学方法和突出个性的学习方法,通过适合学生特点的指导学习(如演讲、辩论、项目实习等),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与应用工具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与职业素质。IT教育的特点应是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侧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我们要探索出一套多模式的教学方法,将理论课、上机课、学习指导课、在线学习课融为一体:以理论课讲授专业知识;上机课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学习指导课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通过在线学习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要强化实践型教学环节,积极开展企业项目实训。职业院校应改革考试方式,减少背诵性的试题,实行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实际技能为导向,把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纳入考核范围。可采用笔试、机试、综合作业、项目评审、毕业设计考核等方法,并以此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学校考试应与职业资格考试接轨。

6.教材开发与更新建立教材开发体系,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充分调动地方、企业、学院和社会机构的积极性,共同开发实用性强、适合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使其具备实践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应该丰富计算机应用教材的形态,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学员用书)、教案(教师用书)、授课演示文稿、在线学习课件、作业案例、毕业实习案例、习题集、参考书等。按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的发展以及就业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应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7.强化学生就业指导在我国,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要为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培养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人员,使其能够对毕业生进行全面系统和个性化的指导,并做好学生毕业后的职业介绍和就业推荐工作,拓宽就业渠道。职业院校在强化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应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中除基础课、专业课外,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和行业规范、国际标准教育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培训就业技巧,规范就业流程。职业院校要设置就业指导机构和专职的就业指导员。从学生素质教育课入手,培训学生的应聘技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计划的、渐进的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行业和企业的现状与需求,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三是提供就业渠道。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建立校企挂钩或校企结合的机制,一方面要形成适合计算机应用特点和区域特色的学生就业推荐模式,建立和疏通学生就业渠道。

8.建设和完善专业教学与实训条件建设和完善包括计算机房(局域网)、计算机组装实验室、局域网组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互联网连接在内的教学设施,切实改善学生的实训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集中的、资源共享的、设备精良的实训基地。在重视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要加强配套的软件资源的建设,发挥教学与实训设施。

第四篇:计算机就业前景调研报告范文精选7

一、实习单位概述及岗位、任务完成情况:

本单位系产品代理、系统集成为重点业务发展的it企业。先后签订了华硕网络产品重庆总代理认证、华硕服务器产品重庆总代理、h3c网络产品银牌分销商认证、maipu网络产品分销银牌、hillstone网络防火墙重庆金牌代理、华安防火墙重庆金牌代理、华硕网络产品行业金牌认证、华硕商用笔记本行业金牌认证、华硕商用台式机金牌认证、昌宝综合布线产品重庆总代理、兰贝综合布线产品重庆总代理。在加强公司产品线的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实施,相继为政府、工商、社保、公安、教育、电信、金融证券等行业领域的上千个客户提供了成功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和高增值服务,是重庆市“政府定点供应商”重要产品提供商和技术依托方。先后与众多it巨头进行合作,先后与华硕、迈普、大唐电信、华为、h3c、思科、中兴、hillstone、华安、fortgate、inforgate等网络产品商;与昌宝、兰贝、vigor、富士康、msn、ecs等电子产品提供商;与山特电子、apc、科士达、amp、大唐电信、昌宝网络、普天、中鹏防雷等周边产品提供商展开合作。不断的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综合信息化建设方案。来到实习单位后主要是在门市从事产品的销售和商家间渠道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了解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熟悉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系统及软件安装、局域网搭建;掌握典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装与维护;了解网站建设与网站营销、网站美工设计、基于java的动态网站建设并且了解单位营运方式、项目分工、如何进行管理等。虽然整个实习时间较短,但应该说让我们每个人都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和东西,见识到了不少平时课堂中、校园里无法见识到的方方面面也基本圆满完成所有的实习任务。

二、实习总结:

1、工作流程及作息时间:

XX年1月伊始,在跨入XX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里我们来到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桥铺的电脑城开始了我们为其一学期的顶岗实习,直至六月。报到之后首先简单的了解了一下实习期将的整个作息时间和相关事务,简单的认识了其他同事后顶杆实习就算是正式开始了,早上九点三十上班到下午六点三十,这就是陪伴我们的实习期的作息时间。刚来的时候我们作为新到来的成员,抱着一颗虚心虔诚的态度来学习、实习,看到门市柜台上摆放的商品,真的意识到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真的好肤浅,好少好少。

2、工作任务:

拿着单位的宣传手册,对照着货架上的种种网络产品,看着一张一张的报价表,感觉一下就在短时间内书籍这么多东西,不容易啊,呵呵。感觉一时半会还转变不过来。实习的第一个月到算轻松,毕竟到了年底也没多少繁重的任务,而我们领到的任务就是尽快熟悉各类产品的性能、报价,没事在商家间多跑跑、送送货,为开年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任务算是领下来了,但是要想真正做好并不太容易,毕竟东西太多,时间有限,没办法,只好在下班后下功夫了呗。背产品报价表,对照宣传手册上的介绍一点一点的记忆;如果单单是这样也还好,但是计算机网络这个行业和工作你不能说单单只是渠道、销售啊,这样的话和营销专业又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呢;所以在了解熟悉产品性能、报价和如何营销的同时还要在技术下下功夫;譬如:顾客有产品出现问题要求调试与维修时怎么办,不可避免的外出办事时万一需要独立完成调试工作的时候怎么办。所以形势又在要求我们还需要熟练的掌握产品的维修、调试方面的知识……在单位里碰到最多的自然是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产品,家用系列还好,毕竟在以前的应用中知道一些但是都还感觉差距太远,许多事以前根本没到到过的……交换机的调试就更不用说了,三个字更不会…在校时学的皮毛知识感觉很难搬上工作中这个实际应用的大舞台,以前的操作几乎都是在模拟器及虚拟机上进行的操作,所以根本没什么实际的感官印象……面对残酷的且必须接受的现实,唯独只有一个办法,学习、学习、还是学习,在平时遇到困惑和不解的地方的时候及时的虚心的向师兄们请教和学习,这样不仅能让你能顺利的完成眼前的工作,还能让你又进一步的了解了这方面欠缺的知识,是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充实和善……

3、我的工作任务和状态:

报到之后由于我是分布的从事渠道和销售这块,所以在技术工作的任务这块到不是很重,我的任务自然就是需要在营销和如何与商家间建立于保持良好的渠道和关系上下功夫;除了之前说到的了解各类产品的性能、用途及报价意外,学习的更多的是在营销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怎样是利润的最大化。

⑴门市的日常工作:

平日在门市的日常工作面对的大多是一般是个人客户居多,但也会碰到商家来寻货;这其实也就产生了三方面的问题,面对个人客户时产品怎么出价,因为个人客户一般的需求都是家用类的产品;第二类就是商家:与本单位有无渠道关系的商家存在着不同的出价方式,有关系的自然价格是很明朗的,所以就只能按渠道价出货;而没有关系的就是第三类,临时需求来问货和串货的商家,面对这类商家该如何保护本方的商品价格和本方利益也就成为了值得学习的地方。

⑵送货上门时:

说到送货上门,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把货送去然后要嘛收钱要嘛那好回执单然后返回;其实不然,送货上门也有着讲究,怎样有限的时间内给商家留下印象在日后的工作中至关重要,如果商家觉得你诚恳、不错,那么这条关系你就算基本建立了,该客户日后就会在你手中进出货,而如果向之前所说的把货送去然后要嘛收钱要嘛那好回执单然后返回顶多就只能算是在完成任务,根本不可能从中学到什么……

⑶温和的态度、诚恳礼貌的待人:

说大是在建立渠道关系,进行产品的的销售,说小一点其实也就是一个人与人之前的沟通与交流,如何进行人与人之前的这种沟通与交流折射到工作过程中相当重要,如果语言及方式方法不当则会影响到你的营销和推广,更不用说不善言辞……

⑷培训会:

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中,相关的培训会和交流会肯定必不可少,在实习期间就参加过华硕重庆公司的培训,h3c的产品培训等相关培训胡,从相关的培训会中不仅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产品的性能外,还可以让我们学到的完善自己的营销方式和方法;之前提到的面对不同的客户源和商家如何出价、营销,又如何保护本方产品和利益;如何使利益的最大化等等。

三、实习心得体会和其他情况:

几个月的实习期很快就结束了,在整个实习期间按时上下班,遵守学校及实习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虚心学习和请教、认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和实习单位同事们交付的各项任务,经过几个月充实、丰富、辛苦的实习后,我经常不断地总结、思考,也获得了不少的心得与体会,也算是基本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实习任务:

1、培养细致而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实习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不断发问的过程,因为作为短时间实习的人员,师傅不可能有太多时间来手把手的教我们,而且他们自己都有一大堆的工作。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学会自己去看、去揣摩,通过观察来自己学习、自我完善。

2、积极主动,不是等工作上门,而是自己找上门。在实习刚开始时,由于他们的工作很忙,因此我们经常也会处于半闲置的状态,逐渐地感觉到实习的匮乏,但作为实习人员,我们不能光想自己学习东西,也要去想如何发挥自己的特点,达到相互学习、帮助的双赢效果。

为此,我经常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一些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中去,如营销活动的市场调查、信息反馈、移动农村市场的调查等,起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

第五篇:计算机专业就业的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交通系统各单位、交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部门、各类计算机专业化公司、广告设计制作公司、汽车营销技术服务等从事IT行业工作。

1、WEB应用程序设计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网站应用程序开发、网站维护、网页制作、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软件销售、数据库管理与应用、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

2、可视化程序设计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企业桌面应用开发、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软件销售、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开发等工作。

3、数据库管理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专业数据库应用设计与开发、数据库的应用与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软件销售等工作。

4、多媒体应用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计算机美工、动画制作、影视编辑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综合应用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工作20xx年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分析20xx年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5、移动应用开发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移动设备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移动网站开发、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软件销售、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集成等工作。

6、电子政务软件专业

能够胜任基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数字化政务管理系统的设计、维护与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集成、办公室文员等工作。

7、软件测试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测试、软件编码、IT企事业单位系统支持、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软件销售等工作。

8、物流信息技术专业

毕业后能够胜任现代物流业信息管理,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系统设计、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以及运输等管理工作。

9、物流管理专业

毕业后能够胜任全省各级企事业单位物流系统设计、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以及运输等管理工作等工作。

10、网络系统管理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政府管理部门、经贸、金融、邮电、电子、学校、交通、社区以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有关行业,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维护、管理、从事网站开发与应用、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调试、安装、计算机及网络产品营销等工作。

11、计算机游戏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网络游戏美术,网络游戏动漫设计,游戏概念/故事情节设计,网络游戏3D设计,网络游戏人物设计,网络游戏环境设计,网络游戏皮肤/纹理设计,网络游戏图形开发,网络游戏测试,网络游戏音频开发,游戏客户端开发,游戏服务器开发,游戏引擎开发,手机游戏策划,手机游戏开发,手机游戏程序开发,手机游戏美工,手机游戏测试等工作。

12、计算机图形/图象制作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广告企业平面的设计与制作、网络企业网页制作、企事业单位职员等工作。

目前,计算机专业在国内的高等院校中,以理工科的实力较强;以文科、综合性高等院校为补充,基本上每所高等院校都设有这样的专业;或者有这样的专业人才。

推荐专题: 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 计算机实习报告 计算机职业市场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