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语法教学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语法教学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教语文、学语文,也要教做人、学做人。其实学语文和学做人二者是统一的。
通过语文课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是由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是由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决定的,也是由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所决定的。
小学语文所负载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是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完成语文教学目的,所选的教材篇篇都含蕴着真善美的因素。有的课文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美景;有的课文反映了爱家、爱国、爱人民、爱人类、爱和平的美好思想;有的课文歌颂了伟大领袖和英雄人物的高尚美德和感人事迹;有的课文介绍了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的创造发明给人类带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活的动人故事;有的课文赞扬了亲情、师情、友情,等等。课文中人物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其思想感情很自然地会发生变化,会逐步懂得做人应该坚持什么?学习什么?反对什么?往往一篇文章所反映的光辉形象或动人情节或优美景色,会在学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巨大作用,会在其一生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是促使其成长的巨大动力。只要学生对作品语言有透彻的感悟,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情感的熏陶;学生也只有感受到语言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掌握作品的语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小学语文教学历来重视文道统一,但对学语文和学做人的统一还不是那么明确,通过学语文也学做人,比语文教学的思想性要求更高;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多限于思想认识的提高,而“做人”的内涵主要表现在行动上。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不仅要提高思想认识、丰富情感,而且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不仅在“知”,而且要利于“行”。不过这不能立竿见影,而要日久天长的熏陶、积累。
学语文和学做人二者是必然统一的,但不是自然能够实现的,更不是把语文课变为思品课就能完成的。必须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在贯彻该原理时,必须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统一各项任务。
(一)认真读书、作文,从学习语文中积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及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养成喜爱读书、作文的兴趣和习惯。“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这样的目标不是老师讲几次能够达到的,必须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作文,从篇篇课文中,从作者的精美语言中,如,词汇的丰富,句式的多样,篇章构思的巧妙;从文字所载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之中逐步吸取。经过日积月累,学生会逐步体会出祖国语言文字之美,接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从而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及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逐步养成准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好习惯。由于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从而获得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习作的兴趣。学生能主动学习,才能形成喜爱读书、习作的良好习惯。
(二)认真读书、作文,从学习语文中悟出一定的道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和品德。语言体现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每篇文章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因此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的过程,就是凭借文章的语言去理解、感悟、推想作者表达事物的道理和思想感情的过程。不论是写事、写人、写景的文章,其中总是蕴含一定的道理,只有明白了事理才能提高思想认识。例如《落花生》一课,父亲讲的那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段话要反复读,要背诵下来;要使学生从中悟到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做人道理;要培育学生做好事不声张的良好品德和习惯。有的课文所阐述的道理是比较含蓄的,这就更需要在教学设计时,深入体会教材,揭示出其蕴涵的道理,启发学生去认识。教材中还有不少含蓄着科学思维方法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既要读懂故事内容,还要学生明白一些简单的科学思维方法,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
通过习作,学生能写出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等,其习作过程也是受教育提高认识的过程。
(三)认真读书、作文,从学习语言中感受丰富的情感,为做一名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热爱地球的现代人打下良好基础。情感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是儿童思想认识、道德行为形成的推动力,儿童的道德行为都是以道德情感为先驱的。儿童有了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才能有爱父母、爱祖国的行动。
培养学生的情感,不能脱离读书、作文。因为文学作品大都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艺术的“境界”是“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又说:“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语”中含蓄着情感,“情语”中映衬着景物。关键在于“真景物、真感情”。王振铎编《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与人间词〉》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所以说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小学语文教材作者所着力的多数是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使作品所表达的景、情、语三者统一起来,从读书中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因素;作者往往以事达情或以理激情,读书时就要先明事达理,才能入情,达到和作者情感的共鸣。
学生的作文,只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文章。有的学生作文感到困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对周围事物、人物、景物的热情,看到什么都无动于衷,又怎能表达出真挚的感受呢?所以作文指导也要渗透情感教育。
总之,要贯彻学语文和学做人统一的原则,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体会作品中表达情理的事例、情景、词句,着力表达情感的笔墨,并以此作为指导学生阅读的重点。关键还在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人格力量;教师要有高水平的语文能力和正确的思想认识以及真挚的情感,从学语文和学做人上给学生作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 遵循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教学是一种规范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在科学思想指导下进行,指导思想是科学的、先进的,其教学设计才是高水平的。
科学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科学性要求正确、准确;科学决不仅仅是结果,它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态度和方法,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和活动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第一,要科学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思路。第二,教学过程的组织要科学有序,使教学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合理地利用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第三,教师要以规范的、准确的语言进行启发、引导、解惑,课堂提问要精、要准、要巧。合理地组织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字、词、句、段、篇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理解语言的科学性,获得规范的语言积累。同时,通过语文学习还要获得正确的文化科学知识,并通过掌握语文能力及获得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及科学探索精神。第四,要讲求实效,切不可追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教学方法的使用,要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要达到短时间内获得高效率的目标。
科学地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才能杜绝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错误。从教学实践来看,一些青年教师、甚至有的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错,如诵读时读错字音或学生读错字音不予纠正;有的写错别字、写字倒笔顺,对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的句子,教师不给改正;有些教师讲课出现知识性错误或对学生答问中的错误不及时纠正等,这些都违反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教师语文基本功不过硬或备课不够认真,同时,也说明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违反了科学性原理。必须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要力求做到严格、扎实。因此要求教师的语文素质一定要过硬。而教师本身对教学、对学生认真负责的严谨态度,更是无言的科学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而语文课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言本身既有严格的规范性,同时,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随着交往的需要,也会表达出丰富多彩的语言样式,有时,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小学生作文就是儿童的语言创作。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时期,更需要发展儿童的创造思维。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语言本身和教材的创造因素以及儿童待发展的创造思维,提高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才能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必须先明确创造性的含义。简单地讲,创造就是把自己已知的知识、思想、材料重新组合成新的事物或思想。语文教学的创造性,从学生方面讲,就是指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语文教学规律,使学生已掌握的语言、思想、知识、方法,经过重新体验、感悟、重组而获得新的语言、思想、知识、方法。学生学习语言的创造性主要体现于独自的看法,但这看法要求并不高,只要不重复自己和他人,就有新意。如,理解课文不是人云亦云,而要有自己的看法;作文中个人思想、情感的体现,个人对事物、人物、景物的感受与表达,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是创造性学习。当然,学习的创造性不是孤立的,还必须与敏感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果断的判断力紧密结合。
从教师来讲,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第一,要转变教学观念。要相信学生是有创造力的,学生不必事事听老师的:教师要具有创造意识和民主意识,就会去营造一种适合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师生和谐的民主环境,使学生敢于、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第二,要改变机械单一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采用鹦鹉学舌的方法教学生学语文,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而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要在积累迁移中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才能发展学生语言的创造性。要善于解除教学参考和标准答案的束缚,要给学生留出发表自己观点的余地。第三,语文教学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的语言表达能力上。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语言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创造性的语言训练,要在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可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入手,以发展学生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在创造性的语言训练方面,可进行扩展性、重组性、变换性的语言训练等。第四,一篇课文要设计出多种教学思路,采用多种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设计多种课的类型。如以感知、理解为目的的观察课、精读课;以理解和欣赏为目的的朗读训练课、朗读欣赏课;以训练速读为目的的默读课;以运用读写方法为目的的读写练习课;课外阅读作品报告课;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为目的的说话课、口语交际课、演讲课;以发展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探究课。特别是在高年级,探究课要大大提倡,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语言的创造性,关键是教师教学的创造性,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主要体现于教学的个性上,每位教师的教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必须结合起来,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是基础,要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提高语文教学的创造性。
四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
在明确教学目的基础上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方案,主要就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因此必须明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是和其认知过程分不开的,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一般认知过程。
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看是由认知因素构成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和一般的认识因素既相同,又有区别。一般的认识因素包括感知、思维、实践三因素。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则包括:感知、思维、记忆、运用四因素。这是由学习是特殊的认识过程的特点决定的。学习过程中的诸因素不能作为教学阶段。
学习过程中的诸认知因素是辩证统一的,要正确认识诸认知因素的关系。
(1)认知过程中的诸因素:感知、思维、记忆、运用,在对一课书、一个课题的认知过程中不可缺少其一,都要充分发挥其功能。(2)认知过程的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3)认知过程四因素的统一,既是连贯的,又是并列的。从认知过程讲,一般是先感知事物、符号(文字、图表等),然后进行思维加工,继而通过记忆储存,最后达到迁移运用。但四因素有时又是并列的,即感知中有思维、记忆;思维中又有感知与记忆;记忆既离不开思维,也离不开感知与运用;运用中感知、思维、记忆同时存在,如小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即如此。在认知的一定阶段可以由认知的一两种因素活动为主,而其他因素又不能完全不起作用。如语文的`阅读课,有时以理解课文的语言表达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即以思维活动为主,但同时感知语言及对文章表达事物的情景的感知也在起作用;对记忆语言(背诵)也在起准备作用。(4)认知因素的统一性并不能代替其中某一因素的特殊功能的发挥。只有充分认识认知过程某一因素的特殊功能,并协调好其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认知因素的整体功能。也就是说,在设计某一教学过程时,不一定是平均体现四因素的功能,可以体现某一因素功能为主,并协调好其他因素的作用,这样就会使教学的认知过程突出重点,使教学类型多样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及语文教学的规律,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过程一般是感知、理解、欣赏、积累、运用。同时,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将认知过程和非认知过程结合起来。
(一)整体感知语言。初读课文,熟悉内容,了解课文大意,揣摩作者思路,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动机。
(二)理解、感悟、欣赏语言。学生理解语言的过程即思维的过程。学生在理解语言过程中的思维流程是从具体(语言)──概括(内容);再从概括(内容)──具体(语言)两个过程不断反复的辩证统一过程。这两个过程就是从语言形式──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尤其是后一过程是理解作者写文章的过程,对课文重点和难点的精读过程,经过细读、深读,深入思考、揣摩,感悟语言中蕴涵的情与理,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体味语言运用的精当,领会课文结构的合理性。当学生对读物理解之后,会产生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愿望,可通过朗读、复述、评价、写作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作出评价,并欣赏语言表达和思想情感之美。在此过程中也包含了对读物语言、知识、思想情感和学习方法的巩固和记忆。
(三)积累语言。学习语文必须靠积累,积累就是储存。学生语言的储存不是一次性的,要天天积累,日久天长,就会派上用场。积累语言主要靠熟读、背诵。目前,大家很重视背诵,但是缺乏背诵的方法指导,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当然,要求学生背诵的一定要是名家名篇。
(四)运用语言。要给学生创设听说读写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达到以会用的目的。在语言运用上基础性练习是必要的,但应着重综合性的语言运用。
总之,语文教学过程的诸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但又是层层深入的。学习一篇课文必须完成全过程,而一节课可以某一两个因素为主。全过程是通过初读──细读──深读──熟读过程实现的。
此外,识字教学、作文教学也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如识字教学的认知规律是:感知(初步读出生字字音、认识字形)──思维(进一步分析字形结构、理解字词义)──记忆积累(在课文中进一步理解、巩固字的音形义)──运用(写字、造句、辨认等)。作文教学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观察事物、实验、初步解题)──思维(构思、立意、拟作文提纲)──记忆(提取平时读书、观察的积蓄)──运用(打草稿、修改、誊写)。
五 注重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的语文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17页。这段话讲得很清楚,语文教学能达到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才称得上教学的成功。要达到此两点,语文教学必须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但这一原则一直贯彻不利,主要是教师的活动多,学生的语文实践少。“新大纲”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在课内外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练习;敢于独立思考、判断、求新;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落实在学生身上,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发展中的儿童少年。学生的发展必须靠自身的内在因素、内部动力。主观努力起决定作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主要靠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果教师以过多的讲读代替学生的语文实践,其语文能力就不会明显地提高。当然,客观条件──主要是教师的启发、指导、解惑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
小学语文是工具性较强的学科,工具性学科的教学特点,必须突出能力训练。如叶老指出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必须由“知”到“行”。“行”就是实践,学生要从读书中学读,从习作中学写,从说话中学说话,从听话中学听,使学生有足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提高语文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原理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一)要给学生设计出足够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学生的学习才能有充分的思维活动,学习的主动性才能调动起来。同时学生智慧的激发,更需要广阔的空间。首先,课上要保证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最好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时间归学生利用。让学生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做一做;使他们能动口、动耳、动脑、动手,真正体现出是学生学语文。这期间,有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的是学生自己主动选择、独立进行的。要在课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语文实践时间,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严格控制讲授的时间,主要进行启发、引导、解惑。其次,要引导学生组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要保证学生有自主的语文活动时间,如课外阅读,课外练笔,写日记、读书笔记,办手抄报,课外朗读、演讲、讲故事等。每周至少有一节让学生自主地去图书馆(室)的学习时间,培养学生利用学习资料的技能,掌握这种技能会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要全面落实语文实践活动。既要有读、听的语文实践,又要有说、写的语文实践;既要有基础训练,更要有语文的综合训练。要给学生布置活动性作业和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创新的语文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三)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大部分要经过教师的设计。凡为学生设计的课内、课外语文实践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目的。要根据教材、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的进度,设计不同层次的语文实践活动项目。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调动起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只要学生对语文课有兴趣,又能独立学习,就会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实践活动之中;同时还会自主地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自己设计语文活动,就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做,这样就会锻炼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积累、独立表达等能力。
六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学生存在着生理、心理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个性的充分发展。
学生是具有生理、心理特点的人。学生不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在发展中不断成长的人,而且具有一定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由于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不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不同,每个人的智能水平及个性必然具有显著差异。在一个教学班中,学生的智能水平、思维方法、个性特点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不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在教学实际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差异,如小学语文教学的统一性较强,不管学生有何差异,都一味追求全班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过程统一,操作方法、步骤统一。其结果往往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及个性的发展。当然,教学的统一性是实现语文教学大纲的保证。但是只有统一性,没有差异性,就会出现有潜能的学生“吃不饱”,因而产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而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又“吃不消”,于是就会出现知识和能力的漏洞,日久就会成为差生。这样的教学既不会培养出有个性特点的、学习有特色的学生,也不会使学习差的学生达到合格水平。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教育者对学生的身心差异认识不足,没有因材施教。又如,考试中的不正常现象,有的教师、校领导要求全班学生考试成绩都要达到高分。这种要求是不正常的,就一个班来说,是违反学生成绩常态分配的。任何一位高明的教师,也不会把一班学生教到一个水平线上,即使是择优录取的,也还是可以分出好中差来。这并不是要教师放弃自己的责任,而是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以便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也是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打基础,初等教育是普及性教育,不是英才教育,但是在普通教育中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要培养有创造才能的人,就必须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完成教学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应允许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使其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师的责任在于千方百计地使每个学生的某种兴趣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有以下两方面。
(一)教师要全面了解班里学习好中差三类学生。学生学习的好中差分类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仅能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还有余力完成大纲外教师选的或自选的读、写材料;学习中等的学生完成大纲要求不费力气;学习差的学生完成大纲要求有一定困难,或完不成,或经过教师指导、帮助才能完成。三类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是好中差生可以逐级上升,也会逐级下降,也还有差生升入优秀生一类或优秀生降到差生类。不论是哪种情况,教师都要及时分析原因,进行鼓励或帮助指导。总之,要使三类学生都能不断提高,逐步减少或消灭差生。
(二)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及兴趣爱好。如有的学生思维灵活,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思维迟缓,易受人暗示;有的学生逻辑思维强,思考问题很有层次;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好联想、想象;有的学生记忆力好,对学习内容过目不忘;有的记忆力差,要反复记忆;有的学生理解力强,读书一两遍即明白;有的学生理解力差,读几遍也还是说不清楚。同时,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也有差别,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能坚持较长时间的阅读,而有的学生听课、读书注意力易分散,学习的坚持性差;有的学生情感很丰富,遇到事物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有的学生情感、意志薄弱,遇事无动于衷,见困难就退缩。此外,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不同。对学生的这些不同的表现,教师应分类研究指导,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心理特点的指导,不要用“一刀切”的办法。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掌握一个字词的过程,读懂一篇文章的过程,写出一篇文章的过程,远比我们估计的要复杂得多。每个人有自己的思路和学习方法,在完成一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智力水平、学习方法、兴趣、爱好,分类指导,扬长避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其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除设计主方案,进行一般教学外,最好再设计一个副方案,即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方案。
七 充分利用课外阅读和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什么是语文教育资源呢?凡是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质的、能供学生观察、欣赏、阅读、练笔的文字材料、媒体、语言环境、现实生活等,都可以作为学习语文的资源。
要改变封闭式的语文教学。只靠一本教科书和一本练习册,只限于在课堂内学习,一个学期只靠读二三十篇课文和枯燥的重复练习,不仅语言积累不足,而且学生的视野也不开阔,再加上方法不当,因此,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很慢。这种封闭式的教学,久而久之就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不喜欢阅读课,害怕作文课,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动力。在此情况下,又从何谈提高语文素质呢。因此,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改变。
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除加强课内语文学习外,很重要的一条途径是靠课外阅读。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大量的课外阅读充实了他的头脑,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活跃、敏捷;也有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少,不仅知识贫乏,而且语言不够丰富,思路狭窄。这两类学生除了先天素质差别之外,更主要说明前者读书多、会读书,吸收知识多,积累语言多;后者读书少,不会读书或不喜欢读书,吸收知识少、积累语言少。说明语文课必须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文字教育资源。
除了多读书之外,语文课还应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人们掌握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生活中的语言环境蕴藏着可供儿童学习的活教材。更重要的是因为生活是学习语言的源头。叶老曾指出:源头“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59页。小学生的认识是从身边发生的事物开始的。现在许多小学生课内学习压力很大,课余生活非常单调、枯燥。儿童远离社会、大自然,儿童语言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他们只能从一些“优秀作文选”中来抄作文,或写着成人的话、或写空话,甚至写假话,这是非常危险的。正如叶老指出的:“我们最当自戒的就是生活沦没在虚空之中,内心与外界很少产生关系,或者染着不正当的习惯,却要强不知以为知,不能说、不该说而偏要说。这譬如一个干涸的源头,哪里会倾注出真实的水来?假若不知避开,唯有陷入模仿、虚伪、浮夸、玩戏的弊病里罢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60页。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课脱离学生生活的危险性。所以学语文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等方面现实生活中可供学生学习语文的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体现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原理的要求,主要是将课内学习向课外扩展。
一是向课外读物扩展。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善于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设计出由课内向课外扩展的提高性的读写练习。如有的课文需要介绍作者、事件发生的背景等,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最好是根据课文需要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学生自己搜集材料,通过阅读和分析进行解决,而且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结果。当然,教师可以指出搜集材料的途径或提供一定的材料来源。又如课内节选了作品的一部分,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全文;课内选了某作家的文章,课外可读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课内选了某作家的作品,课外可指导学生读另一作家的同名作品;课内选的篇章内容、思想较深,课外可选资料性读物,以帮助加深理解课内阅读内容;有的可作为训练要点的补充、巩固,使课内学到的读书方法,能在课外阅读中用得上。要达到以上目的,最好能编出相适应的课外阅读教材。此外,还应有学生自选的读物。学校图书馆要创造条件备有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中高年级,要教会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学生阅读中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
二是向生活扩展。如根据课文需要,带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中观察、体验、欣赏、调查,以获取生动活泼的语言。如李吉林老师上课时经常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她认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儿童心情愉快,爱美之情升腾起来,儿童的语言便会伴随着情感而迅速排列组合,会讲出一串串具体生动的话来。还可以带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等。也可以由家长带孩子去购物,学习对话;在家庭中还可以参加父母之间的对话;在学校中同学之间对话,学习生活中的交际语言,等等。一句话,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资源很丰富,只要教师、家长善于引导、启发,学生主动随机获取,就会从中学习活的语言。
总之,语文教学要向生活开放,向课外阅读开放。要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生活中鲜活的语言;要引导学生进入课外阅读的大课堂,丰富知识,开阔思路,积累语言,发展语文素质。这是过去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所忽视的。
语文教学是一门具有语文专业特点的应用理论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在毕业之时,实践是少不了的,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登上讲台,完成仅仅一个月的实习时间,体会老师的艰辛。
一、实习目的:
1、培养、训练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增强其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与信心。
2、学习掌握几种常用文体的特征,分析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熟悉教学过程、掌握基本的教学方式方法。
3、为毕业论文收集资料。
二、实习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在好,实习不可少呀!在校学习了三年有余的教育理论,却从未实际操作过。这次的实习,终于为我们提供了“躬行”的宝贵机会。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好好做到以下几点:
1、听课
听课是实习生上课前的必经阶段,也是日常老师学习、提高的方法之一。
关于听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要注意:
(1)、听课前先了解该课内容,做到心中有底,并且自己心中对于该课有个大概的教学计划,做到有备而听;
(2)、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授课风格,要善于捕捉他们的亮点;
(3)、课后争取与授课老师探讨本堂课的上课思路。
实习阶段,我听课三十节以上,听课科目除了语文之外,还有历史、数学、生物、化学、体育和心理。不同的科目教学方法差异相当大,如果善于学习的话,能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例如数学的故意出错法和体育课的趣味竞赛教学法都是语文课所缺乏的。
单语文一科,我就听过初一年级五位语文老师的课,他们的课各有特色,其中三位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位老师是我的指导老师张老师,她并未严格按照教材安排上课,而是自己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删减了个别课文篇目,或略讲讲读课文,反而经常从练习册中挑选个别精彩文章作为新课认真教授。这些文章并不是随意挑选的,而是结合课程要求,就其突出之处进行筛选,每一篇都是整个课程设计中的一环。
第二位老师是三班的李老师。他上课时声情并茂,感情充沛,并且采用学生指定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从而调动了课堂气氛活跃。他另一突出之处在于,他不统一问题的答案,而是提供种种信息之后让学生自行取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
第三位老师是四班的语文老师马老师。他是年轻有为的青年老师,喜欢用课件,而且课件制作得很精美、内容很充实。每次讲解课文之前,他都会让学生进行小型的知识竞赛,以达到积累文学常识的目的。讲解课文的过程中,他又充分利用了课件信息量大的优势,让学生们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学习尽可能多的内容。上他的课,感觉就像享受文化大餐一样舒服。开学一个月之内,他班上的学生就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设计、出版了好几本精美的诗集。
2、备课
无论手头上有多少参考资料,备课的第一要点始终是熟悉教材。熟悉教材,也就是说要熟悉文本。文本里的每一句话都要琢磨透,只有老师自己把文本读懂、读透了,才能把文本中的知识和情感传递给学生。如果连老师自己都把握不好文本所表达的情感,那就很难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
备课的第二要点是独立撰写教案。几乎每一位老师手头上都有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作为辅助备课之用。刚刚学着备课的我们总是不那么自信,很容易迷信教参权威,陷在现成教案中出不来,以为把几个教案拼凑整合一番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既不利于自己备课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实际教学。
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我备《母亲》一课时就是这样备的。当时我把几本教参同时放在桌面上,这边挖一点所谓的精华,那边挖一点所谓的精华,最后拼成了满满四页纸的教案,内容充实而完整。于是我带着教案开开心心地走上讲台开讲了。但一节课下来,我发现教学效果并不好。一是因为内容太多,面面俱到,学生好像什么都学了但又什么都没学到。二是因为教案中所设计的一些问题难度太大,与我教的学生现有的水平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他们理解不了,结果就失去了听课的兴趣。三是课堂内容设计过多,为了忠实于教案,我像赶集一样赶着把预设的知识点塞给学生,课堂节奏过快,师生互动不足。四是因为不是自己亲手撰写的教案,熟悉程度不够,因而在课堂出现意外状况时无法及时调整教案,反应能力不足。当然,第一点和第三点、第四点是新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在这样的一种备课方式下,这些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
所幸,我实习期间只有这节课是这样备课的,其余课都是我自己查找资料后独立撰写教案的。因为张老师让我上的其余的课都不是课本中的课文,而是从练习册中抽取文章让我当新课讲,或者直接给我一个题目就让我准备,根本没有任何教参可以参考。一开始我觉得特别痛苦,而且备课时心有戚戚焉,总怕备课备不到位。但慢慢地,我学会了搜索材料、挑选材料、组织材料,从一开始只是列出知识点,到最后能够独立写出完整的教案。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备课能力得到了切实的锻炼与提高,这是拼凑再多的教案都无法相比的。为此,我特别感激我的指导老师,是她的包容与指导给了我如此宝贵的锻炼机会。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备课最好做到“广阅读,精挑选”。
3、上课
怎么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关于这一个话题,人们已讨论过无数次了。在这里,我仅就老师和学生课后给我提的意见谈一谈实习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尽量熟悉内容,尽可能脱稿。上课时总抓着课本或者教案讲课,会显得很拘谨不自信。
课堂重点要突出。一篇课文可以讲解的知识点很多,但一般一节课有一两个重点即可,讲太多太全的话学生反而什么都把握不住。什么都讲,就等于什么都没讲。
内容安排上要衔接、连贯。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应该有一个过渡的过程。缺乏过渡,整个课堂就会呈断节状态,一块一块的,让人感觉不大舒服。
着重引导。当知识点太难的时候,老师要学会把一个知识点分解成几个问题,逐步引导。当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时候,老师更要注意引导。如果引导不够,学生接受不了的话,老师上课时即使知识点讲得再完整,这也是一堂失败的课,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善于把握课堂气氛。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只有关于把握课堂气氛,才有可能在课上四十分钟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据有经验的老师说,学
生在课堂的前二十分钟和后二十分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差别很大。前二十分钟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可以讲解知识性比较强的内容;后二十分钟是疲劳期,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换一种与前二十分钟不同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保持学生精神的集中,达到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门不无遗憾的艺术。没有哪一堂课是完美无缺的,只有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有可能不断提高、不断接近于完善。
三、实习体会
3月份,我们每个同学要从学生变成老师,心里甭提有多紧张啊!当我正正走上讲台的那一刻,紧张也慢慢离我越远,时间在流逝,我们的实习也结束了。一个月的朝夕相处,使我与指导老师以及三班的五十六位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一份感情因其单纯与真挚而弥足珍贵,是实习结束时让我最为恋恋不舍的,也因为这一点,实习过后我更加确定了自己当老师的意愿。情感的充盈是额外的收获,我实习的主要任务是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为兼顾二者付出了自己120%的努力。幸运的是,这两方面的收获与感悟给我即将开始的教育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只是想把我的一些想法与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请大家给予指导与帮助!
1、教学方面
(1).上课说话应放慢速度;
(2).在黑板上写错字时不要用手擦,最好是想好再写;
(3).在课堂上称呼全体学生时不要用“你们”,而要用“我们”,这在心理感受上有一种距离的暗示作用……
2、班主任工作 :
(1)、整顿班级纪律;
(2)、调整并培养班干部。
(3)、严密跟班,有意扶持。我每天有五个跟班时间段:早读、课间操、自习课、晚读、晚自习。在这五个时间里,我对班里的纪律、卫生等方面都严格要求,如发现问题则请负责的班干部进行相关处理,如班干部处理不来,班主任才出面解决。
(4)、确定重点转化对象。
(5)、与原班主任共创“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责任小组管理机制。我们把班长、学习委员等12位主要干部列为“日常工作组”,其余46位同学分成六个“责任小组”,分别是:学习组、生活组、宣传组、文娱组、体育组和督促组六组。除督促组外,其他五个小组由相关主要干部分管,负责班中相关事务。而督促组则负责督促各班干以及各小组工作。这样子,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所事务、有所责任,从而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人翁精神,强化学生自主管理。
在实习中,我深刻地体会了“教学是一门不无遗憾的艺术”这句话,也明白了教育更是如此,惟有不懈的努力才可以尽可能减少遗憾,也才可以尽可能多地看到“那些花儿”朵朵向阳!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为了那一片灿烂,为了那一寸寸生机,我愿付出我一生的努力。
一、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
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作文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写作的技巧,在实际生活中更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写作方法。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教学任务,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作文写作课中,作文题目是《我的课余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发言,总结大家的讨论结果,讲述自己的课余爱好、生活兴趣。然后把这些语言整理成文,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
任何写作活动都来自于现实生活,要想写出好的文章,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比如,教师可以增设阅读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代的诗词、文化、成语,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等。教师还要鼓励学生阅读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不仅可以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还可以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在写作技巧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风景区春游,进行对景色的写作,教师讲解一种花,让学生用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对这种花进行描述,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加大语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水平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一方面,教师给学生安排的训练题目宜少不宜多,要注重题目的质量和训练效果。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训练,写完作文后,自己修改,自己评价,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修改和评价。教师应
教学主线是教者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思路。可以这样说: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教学主线,凡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必定是主线不明或思路混乱。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一堂课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既然教学主线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组织呢?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针对自己的课堂所做的和所想的:
一、抠“文眼”――由课题设计主线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灵魂”,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利用课题来组织教学主线可以突出重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就可以紧扣题目中的“呼声”来设计教学主线:为什么要有呼声?呼声的内容是什么?呼声的结果如何?你对呼声有何看法?像这样可以抓住课题来设计教学主线的文章还有很多,如其他年级的:《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来设计教学主线;《十里长街送总理》可以抓住“送”字来设计教学主线;《狼牙山五壮士》可以抓住“壮”字为线索开展教学。
二、理“脉络”――由文路设计教学主线
“作者思有路,遵路思斯真。”根据文路来设计教学主线,可以使文路、教路、学路和谐统一。例如《万年牢》的文路是:父亲做糖葫芦认真――父亲卖糖葫芦为人实在――父亲对我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益。学生的学路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袁厦里。根据文路和学路,我设计的教学主线是:通过“父亲做事”和“父亲为人”先了解爸爸,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爸爸的形象,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最后一段爸爸的心愿理解“万年牢”意思,这样“三路”和谐统一,教师、学生和作者如同共乘一舟,披文入情,探幽览胜。
三、牵“一发”――由关键句设计教学主线
文章中往往有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统领全文,或揭示中心,或蕴含深意。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些句子设计教学主线,能起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的作用。例如:《鸟的天堂》一文中的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在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中就可以围绕这句话来组织教学:第一步,引导学生弄清句中两处“鸟的天堂”各指的是什么;第二步,引导学生感受大榕树的特点;第三步,通过作者对自己亲眼所见到的鸟儿活动场景的生动描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榕树称为鸟的天堂;第四步,由鸟儿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引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好多课文都有这样的关键句子,如《草船借箭》中结尾一句“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詹天佑》中的开头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爱国的工程师”;《颐和园》中的开头第一句“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等等。
四、抓“串联”――由过渡段设计教学主线
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段的文字虽然不多,就一小段甚至一句话,但它在全文的结构中却绝不能少。正由于过渡段在文中的特殊作用,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设计教学主线。例如《将相和》一文中就有这么两句话“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这两句话在文中三个小故事中就起到穿针引线的过渡作用。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它,设计出如下的教学线索:第一步,请问,蔺相如立了什么功,分别是怎么立的?第二步,课文中为什么要有这两句话,如果删去这两句话行吗?通过学习讨论。学生终于明白:原来这两句话看似不起眼,其实在课文中起到连贯全文的作用。正是因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的出色表现,才赢得了赵王的信任,才会让他随自己出行渑池会见泰王;也正是因为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凭借自己出众的胆识与大无畏的气概,镇服了霸气十足的秦王,为赵王挽回了一国之君的面子,才使得赵王对他赞赏有加,封他做了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使得廉颇心理失衡,从而引出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五、赏“题图”――由插图设计教学主线
课文中的插图是编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文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可在教学中,它往往被教师所忽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实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来设计教学主线,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新颖别致。例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我首先挂出放大的插图问学生:跪在小提琴前面的是什么人?当学生回答是扬科后,我又问:扬科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带着这个问题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到扬科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但酷爱音乐,大自然的一切响声在扬科听来都是音乐声。接着我又回到了插图上,问:扬科为什么跪在小提琴前面?这把小提琴是谁的?他把双手伸向小提琴想干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师生共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通过学习,学生知道扬科太爱小提琴了,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他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在这强大的力量的驱使下,他情不自禁地来到地主的食具间,想摸一摸主人的小提琴,结果挨了一顿毒打。最后,我又回到了图上,问:为什么扬科仅仅摸一摸这小提琴,就挨了几次毒打?扬科的悲惨结局说明了什么?这样学生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课文最后的难点――是剥削制度的不公造成了扬科的悲剧。可见,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能增加教学的形象性、新颖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课本中有插图的课文很多,利用它来组织教学主线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谜语:
⑴ 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⑵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2、导语: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对课题质疑:
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
⑴ 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⑵ 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交流:
⑴ 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漾起 拂过
叶柄 蜗牛 紧贴 蛟龙 枯萎 逐渐 牢固
(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⑵ 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
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
2、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
四、布置作业,重视语言积累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
二、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汇报交流:
⑴ 交流话题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
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
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和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
(处处注重了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⑵ 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出示图片: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再读一读。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⑶ 交流话题三: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
⑷ 交流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现象中渗透人文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内化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⑴ 观察细致。
⑵ 要抓住特点观察。
⑶ 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让学生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课外查询资料:
⑴ 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
⑵ 爬山虎的有关知识。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学习需要课堂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查阅资料,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嫩红 嫩绿 绿得新鲜 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牢固 萎了
【课后评析】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始终还给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以趣味谜语、亲切谈话、课题质疑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究渴望能的欲望。请小老师带读生字,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给他们充分读、思考的时间,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还语文课堂以朗朗的读书声
阅读教学要以读文本,要让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课始,学生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理清了课文脉络。接着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去读去思考和感悟。在理解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后,配乐和画美读,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渗透爬山虎脚的攀登精神后,让学生再读,学生就会感受文字富于生命气息,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三、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
本教学比较好地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理解
推荐专题: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语法教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