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二篇)

2023-12-03 22:23:1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二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二篇)》。

第一篇:教育社会实践报告

回顾过去的一个多月,我们每天都伴随着朝阳升起,伴随着明月归来。生活充实而有规律。实习前,我很迷茫,很压抑。要当老师,除了博学之外,说话还必须要有一定的魅力。但一直以来,我总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我在人前说话,经常会紧张,或者声音颤抖,或者说话太快。所以越接近实习,越觉得紧张。在实习动员会上,我院辅导员的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感触:实习,我们要失败,要成功。这句话让我释放了很多。

来到实习学校,遇到了穿校服白衣服的同学,尤其是第一天听到一个真诚的“好老师”。我的心已经稳定了很多,很自然的接受了另一个身份。也以双重身份开始了这不寻常的八周学习生活。

1、教学经验。

我三年级教美术。学校之前的十次微格教学培训,在这里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一点。

2、基本功课。

第一节课,我怕死,也不紧张。声音和自我感觉大,教学内容是基本功课。这个班好像有个形状要把握,目的很明确。我把自己的经验和初学者的错误结合起来,一步一步教。学生们专注的目光不断给我动力和勇气,让我感到真实。

但是一周有五节复课,不同的课有不同的课堂反应,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是对老师适应能力的考验。根据上课的反应,我也做了相对的改动。一周结束时,我有一个小总结:

(1)语气表达是控制课堂气氛的方向盘。

(2)、不要以为你上完一节课,它就完了你的事,也不要冷落学生。

(3)尽快探索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接受能力、学习艺术的兴趣等。

(4)不要总是在简单的问题上搞太多花样。

(5)学生喜欢实例的指导。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问自己这些点,让我在课堂上更加自然,也逐渐加强了自己自由发挥的能力。而且改了很多同学的作业后,我才发现原来批改作业的作用这么大。这让我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对学生的时候,让我有个底。课前,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和分析,可以使课程更具阶段性和系统性。学生学习更有动力。

3、作品欣赏课。

可以说,鉴赏课是艺术教育中最难的一门课,如水中月,雾中花。你知道她的美,但是很难让学生看到。

在备考阶段,我努力想象优美的句子或者搜索一些大师的幽默故事来渲染课堂气氛,我努力把课堂设置得像我想象的那么完美。

在真实的课堂上,发现以上准备需要你的语言艺术和你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但我的感觉是,我喜欢把刚发现的新闻向观众报道。我放不下,无论是动作,表情,还是语调。每节课,我的导师颜老师都全程跟着。颜老师的意见很短。她告诉我要注意和学生的互动,给这个班的学生留更多的时间说话。如果音调控制不好,整个班级都会很平淡。

我抓住这两个观点进行反思。的确,在几个班里,我都在努力把学生带入大师的崇高艺术境界。我没有注意到学生们的感受。如前所述,不要忽视学生。

接下来,我试着让学生讲述大师的故事或者如何欣赏他们的画。有个男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达芬奇的画做了一个模糊的总结。虽然听起来有点幼稚,但真的让我有点佩服,课堂气氛更好了。他们从世界上了解到开车更容易。教室氛围也不错。我也比较注意什么时候用什么语气,适当停顿或者留白,会让上课更有节奏感。

上了几节课,收获了一点经验和思考。

(1)课堂就像一匹野马,需要你的一点点积累慢慢驯服。

(2)要想感染学生,必须要有真实的感受。

(3)要教好艺术,你需要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包括你对艺术的不断探索和对学生的热爱,守护他们的天性,引导他们。

(4)把你对学生的热爱融入到你对艺术的热爱中,这样你的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4、手工课。

最后一周是手工课,主要是给学生做设计家具模型。因为过去的很多挫折,我很早就准备好了这门课。我努力回忆起自己对初中美术课的期待,以及当时对房子装修的一些幻想。我搜了很多精致的手工制品,也提前做了几个样品。我也想把音乐融入美术课,音乐和美术书是相通的。有些音乐只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刺激人的情绪。

真实课堂上,效果不错。我初中的时候放了一些玄幻语句或者在导入部分变成问题。这给了这个班一个良好的开端。样品展示时,同学们眼睛一亮,气氛达到了预期效果。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我以一种轻松的节奏慢慢推着一首钢琴曲。没有人问我为什么放音乐,我也没有刻意解释。整个课堂情境轻松流畅。师生可以得到更好的沟通。上完这课,我发现我和同学的感情更加亲切了。有的同学作品不错。看着他们的作品,我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

艺术是一种语言,它探索人类情感的奥秘。在艺术教育中,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必须重视与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努力用爱唤醒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谈论方法,抓住机会,引导他们用艺术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谐健康地成长。

5、班主任的工作经验

有句话叫天下最年轻的主任是班主任,管事情最多的也是班主任。真相。

虽然实习前看了一些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书。但是刚面对一个班的学生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方向。

前任班主任是个严厉的老师。在向我介绍了班级的基本情况后,我很少和张老师交流。一切都要自己摸索。

我把自己定位为前任班主任的助手。学生的第二个领导者。

我选择了三年级三班,因为一场美术和绘画表演的辅导。有18个男生,28个女生。一开始的感觉是女生在小组活动中比较主动可爱,男生相对被动,但是给我的印象比较幽默。这个班是美术专业班,学习成绩在全班大多是中等水平。大多数学生都很活跃,学习氛围很好。

面对他们,有更深的作为老师的责任感和作为领导的感觉。

因为这是一所封闭式管理的完全中学,所以主要以美术教学为主。这进一步考验了班主任在很多方面的全能。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当老师并不容易。

初期主要以观察为主,上午看书,下午看书,晚上去听课,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和学习状态。渐渐的,每次访问的目的就更明确了。我也逐渐明白了我的任务。

多利用我在宿舍的时间去认识学生,交流,尽快记住他们的名字,我做的挺好的。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认识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同时,通过批改每周的笔记和作文,在中间和下午有时间和学生聊天,上课的时候深入课堂,广泛接触学生,和学生交心交流。通过以上方法,我一步一步的了解了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为班级的辅助管理做好了准备。

我们实习期间举行了许多学校活动。这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接触,锻炼我们的组织和领导技能。我很快获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和信赖,对我的学生采取了关心和负责的态度。

相处久了,渐渐发现了这个班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松散,有些学生互相怀疑,但不清楚自己的现状。错过一个目标。了解了学生的基本状态后,我决定以“坚持和奋斗”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

利用网络资源,我搜索了励志短片《开始梦想,成就人生》的马拉松比赛。在学生平时的体育锻炼中,他们拍了一些积极严肃的镜头,并结合流行歌曲《第一个梦》,制作了一个简短的视频。还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状况,拟了一篇演讲稿。

在这次班会上,我深深体会到了班主任在一个班级中的重要性。那一双专注的眼睛和专注的表情是我的肯定。班会以掌声结束。心里有一种满足感。同时感觉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中心,灵魂,引路人,平凡又伟大。

在与张老师的深入交谈中,她向我讲述了很多班主任的艰辛,在面对自己的家庭和班级时,往往很难做出选择。学生很难理解老师的痛苦。

这让我深受感动,开始深思。作为教育工作者,知识体系只是一个基本条件,更多的是你对教育的情感和态度。这份工作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其中的复杂性和意义需要我以后慢慢发现和管理。

6、工作关系经验。

实习期间,我们美术组的几个成员参加了美术组的三次例会。这让我对一个课题组的整体运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也认识到工作中同事关系和集体协调的重要性。

在这方面,黄校长的话让我冷静了下来:一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业阶段,在这个阶段你要多干活,不怕亏,用事实证明自己的实力。对生活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这时你要有创意,创新很重要。最后一个阶段是人生的顿悟。这个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关于命运的。

八周的经历,不平凡而深刻。对我来说,是洗礼。这也让我对职业在我生活中的意义有了一个衡量。八周的收获,我想,只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体会。

第二篇:教育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为青年人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到经济发达地区寻找机会,打工挣钱,是很多青年人的选择。胡总乡地处皖北,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属于劳务输出型乡镇。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守在家,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因此,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成为农村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儿童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研究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不仅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对象

胡总中心校中小学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三、调查方法

我们于10月24――26日对胡总中心校中小学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共发放问卷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50份,完成率为100%。

四、调查结果

问卷为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统一制定,包括六个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一)隔代监护人及家庭情况

150人中,隔代监护人有134人为留守儿童的祖父母,16人为外祖父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3人,初中54人,小学50人,初识字14人,不识字19人,136人为农民,14人是干部职工,家庭经济来源大部分靠打工,家庭富裕2人,一般138人,10人家庭困难,平时能看书看报的11人,督促辅导孩子学习的40人,能给留守儿童单独学习场所的39人,有桌椅灯具、必须的学习用品和学习图书资料的27人,希望孩子能上大学的66人,能有好工作的43人,能挣钱的11人,品学兼优的22人,做新时期的农民的8人。

(二)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150人中,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的76人,认为重要的60人,认为可有可无的6人,说不清的8人。

(三)代管孙辈的管理教育内容

管吃饱、穿暖75人,管人身安全29人,管身体健康61人,管上网逃学28人,关心孩子在想什么17人,关心孩子学习成绩79人,教做好人好事43人,督促孩子按时起床睡觉40人,督促孩子读书做作业57人,培养孩子劳动习惯58人,重视孩子道德品质教育52人。

(四)管教孙辈的方法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的48人,有时打骂斥责的27人,有时放任不管的11,不能过于溺爱、注意引导的75人,与孩子谈心交流的43人,与孩子父母沟通配合的48人,发现孩子缺点及时纠正的72人,发现孩子优点及时表扬的43人,孩子难管时能和老师联系的72人,对孩子立规矩时讲清道理的62人。

(五)隔代家教中的困难和问题

反映年老体弱、精力不足72人,反映缺少方法、不知怎样去帮助有问题的孩子58人,反映与学校老师联系少62人,反映社会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33人,反映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32人。

(六)意见和要求

150份问卷中,只有19份完成了这一栏,大多希望老师管教严格一点,重视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五、调查分析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一)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才67人,还不到总人数的一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83人,其中还有33人初识字或不识字。有阅读习惯的只有11人,大部分监护人无法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他的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受家庭经济的影响,很多监护人难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二)隔代监护人对家庭教育的认识程度高低有别。大部分隔代监护人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是正确的,但也有一小部分存在错误的认识。但这只是一个纸质的调查问卷,排除言行不一致现象,重视家庭教育的比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三)隔代监护人对管教内容界定不全。从管理教育内容这一栏的调查结果上看,大多数监护人重视外在的显在的管教内容,如吃好穿暖、保持健康、学习成绩等,但对潜在的内在的管教内容不够重视,如对安全教育的淡漠,对孩子的心理的忽略,对良好习惯培养的遗忘等。

(四)隔代监护人管教方法单调。他们往往只注重言教,不注重身教,不能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他们注意纠错,却不注重表扬激励,说明

他们不太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特别对待有问题的孩子,很多隔代家长找不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很多隔代家长缺少和学校沟通的意识。部分隔代家长还存在简单粗暴、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

(五)隔代监护人的教育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大多数隔代家长体弱多病,精力不足,很难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有效监管教育。再加上大多数隔代家长是农民,“农家少闲月”,他们还要料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能像城市的那些已退休隔代家长有大把的空闲时间。所以,“照而不管,养而不育”是很多农村家庭隔代教育的真实写照。

六、对策思考

农村隔代教育现象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现在的生产力发展的现状下无法消除。作为学校,应该想办法对隔代教育进行指导,以提高隔代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一)落实学校教师家访制度。鼓励教师通过家访,和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通过家访,增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信任和理想,共同探讨农村隔代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开办家长学校,向隔代家长传授隔代教育的新理念。通过隔代家长知识报告会、知识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向隔代家长传授隔代教育知识和经验。帮助隔代家长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家长是孩子的天然的老师,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家长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新他们家庭教育的理念,丰富他们家庭教育的经验,发挥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留守儿童,不仅是隔代家长的责任,也是社会、学校的责任。全社会都要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鼓励教师当留守儿童的代理爸爸、代理妈妈,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时,要加强和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鼓励留守儿童给父母打亲情电话、写信与父母沟通感情。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隔代教育现象会更加突出,如何解决家庭教育的不足,全面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的质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沟通,帮助隔代家长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合力。

推荐专题: 教育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