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县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合集)》。
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开展三严三实和干净、忠诚、担当教育活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途径,是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全州社会和谐的关键举措。全州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和三严三实和干净、忠诚、担当教育活动各项要求部署,携手向前、同心同德、全面推进美丽家园行动计划,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筑中国梦,让中国梦铺就红河路。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紧密联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根据州、县和镇党委的安排部署,在农村开展三严三实和干净、忠诚、担当教育活动。
调查走访,了解基本情况
年3月1日,到补嘎村委会报到,3月16日参加屏边县和玉屏镇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后,根据县和镇相关要求,奔赴补嘎村开展调研走访和了解民情工作。
屏边县玉屏镇补嘎村委会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8。5公里,国土面积25。9平方公里。辖扎底簸、普期底、啊底簸、补嘎、哈木克、哈西和三丘田等7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09户778人。以彝族为主,有少数苗族。7个自然村分布在大凹腰至金厂河公路上,村民出行便利。补嘎村党总支委员会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8名,其中女党员7名。有耕地面积2016亩,其中水田1062亩,旱地954亩。最高海拔1370米,最低海拔1110米。年平均气温16。5℃,最高气温26。5℃,最低平均气温6。5℃,年降雨量1800毫米。全村经济收入246。3万元,粮食总产量92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人均有粮1180公斤。全村适宜种植杉木、草果、核桃等经济林木,粮食主产稻谷、玉米。目前,各村大力发展杉木树、红豆杉、猕猴桃等产业。全村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农业经济
补嘎村地广人稀,年降雨量达1800毫米,特别适宜种植杉木树等经济林木,基本上每户村民或多或少种植杉木树,对今后生活有一定保障。20xx年,在补嘎村委会组建成立了红豆杉种植商会,建立了在政府引导监管下公司建基地,基地连农户运行机制。引进了红河阳光天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红豆杉种植业。目前,红河阳光天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红豆杉种植业逐渐发展壮大,对山地和劳务需求逐年增多,村民可获得土地租金,同时有更多的务工机会,增加收入。在公司的带动下,部份村民开始参与育苗,有的村民种植红豆杉。20xx年,在县和镇农业等部门的引导下,补嘎村民开展种植猕猴桃,预计2至3年可挂果,可为村民带来丰厚的收入,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文化教育
全村没有一所学校,全村50余人学龄儿童,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三年级学龄儿童,均在10公里外的宋庆玲希望小学学习,家长每周五把孩子接回家,短暂团聚后,周日下午又将孩子送回学校,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四年级及上到镇中心小学上学。目前,全村有两人上中专,无一人上大学。
哈西村有一支由10多名村民组成的`民间文艺队,逢年过节等节庆日,文艺队经常到各村开展民间文艺演出,是开展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群教育、美丽家园建设和防治治病工作的有效栽体。
卫生防疫
补嘎村委会有一名卫生员,杨树华,男,52岁,1982年参加乡村医生工作,初中文化,多次到镇和县相关卫生机构业务培训。目前,村委会卫生所荒废闲置,卫生员基本开展不子正常诊疗活动,只能承担基本的儿童预防接种和配合公共卫生服务调查等工作。主要原因是目前交通便利,最远的三丘田村离县城也只有10多公里,大部份村民生病都到县城就医;其次是乡村医生年龄偏大、学习机会少、诊疗水平不高、群众对卫生员缺乏信任等。鉴于卫生资源缺乏现状,20xx年村委会选送一名女生到红河卫生学院乡村医生班学习,希望学成归来改变当地医疗卫生现状,服务于当地群众,满足当地村民的健康需求,进一步提高村民生存质量,实现小病不出村的愿望。
结合本职工作,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
在调研走访中,结合本职工作,采取进村入户、座谈、发放和粘贴宣传画(折页)等方式,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让百姓有钱看病、看得起病。20xx年人均筹资标准达470元,其中的政府补助380元,个人缴费90元。在走访宣传中,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份。
存在困难和建议
村委会门窗部份已损害需修善,为了村委会的整洁和卫生,需建设围墙和大门。
补嘎村委会7个自然村,只有哈西村有公房,其他6个自然村要求上级相关部门提供帮助,援建公房等基础建设。
哈西村、哈木克村和三丘田村大部分地在下河谷,由于没有基耕(田间)公路,无法有效开发土地种植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制约了经济发展。
卫生工作有待加强,积极争取县卫生局和镇政府支持,加强人员培养力度,要培养愿意学、愿意留、愿意服务的本地年青,尽早恢复卫生所的正常诊疗活动,积极开展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食物中毒等预防知识,调查掌握当地村民基健康状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县政府办《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工作的通知》,我镇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XX镇,辖8个村,农业人口7533户2.96万人,农村劳动力1.2万人,全镇总面积4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万亩,农业生产总值 1300万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对“三农”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完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我镇有五个“新农村”试点,分别分布在碧石、沙田、十六都、溪头四个行政村五个试点自然村。这些试点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十六都村组织实施“三清、三改、三通”等一系列环境整治措施以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青山绿水,沿河路绿树成萌,环境优美,公路畅通,是个人见人赞的好地方。
我镇新农村建设虽取了一定成效,但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村生产力低下
我镇的农业总体是还是粗放生产,产业化基本未形成,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都处于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出外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流,“留守”的农民大都是老、弱、妇、幼。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工,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二)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我镇除了十六都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他村村容村貌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各种因素,老百姓响应不积极,“六改四普及”难度大,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还不够,有些农民在思想上存在“等、靠、要”的.观念,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级党和政府的大事,个人存在不愿让利、不愿筹资的思想。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但“理事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水、改厕、改栏工作进展缓慢。
(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财力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1、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镇、村投入资金有限;2、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虽有所改善,但通达深度、通车质量都存在较大问题。且镇村都面临通村公路的养护资金紧缺的困难。
(四)社会各项事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镇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扰,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农民缺乏最基本的文化活动,赌博活动有抬头的趋势。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完善、强化、落实扶持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其次,加强对农民的文化、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二)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进一步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要根据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要在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民房设计上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和地方特色,注重与自然相和谐。重点整治脏乱差,加大宣传力度,转变镇村干部工作作风,耐心做好引导、疏通工作,认真按照“三清、三通、三改、三规范”的要求,进行一次村庄整治建设。成立“村民理事会”,并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加快“六改四普及”步伐,集
中力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净化、绿化、美化村容村貌,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三)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进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滞后的瓶颈制约。树立“建设大通道、发展大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自然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四)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制度,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加强乡风建设,加快文化站建设,继承发扬农村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因此,“三农”问题也备受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农问题的阐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三农”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会议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去年农业直接补贴税的发放更是体现了中央关于三农政策的具体实施。
本次暑假社会调查我调查的是我的农村老家,一个北方的乡村,下面分类介绍一下在这次调查中获得的信息.
(一)农业:“民以食为天”,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农业都在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们这个村地处北方平原地区,降水适中,因此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小麦、薯类等,这里的耕地是旱地,是一年两耕。
(二)教育: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人才的培养。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义务教育比重大。由此可见农村教育在我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村更是如此,这里的村民普遍还是比较重视教育问题的,随着农村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更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山东省的孩子大多都至少上到高中的学历,我调查的农户中大部分人都说孩子上学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应该尽量支持孩子的学业。同时,这里的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硬件、软件不断完善。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多数的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农村,这一个思想观念一直贯穿在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受教育过程中。从小形成的走出农村,告别农民的思想观念使义务阶段的教育严重背离义务教育对农村教育的目标,很少有人选择在掌握好知识后为农村作贡献,甚至在学习知识选择上避开农村避开农业。不仅在农村教育上产生了障碍,而且深层次的对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的继承发展也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三)经济:有人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村社、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参与。新农村建设不单是知识分子倡导的社会改良和实验,不单是农民的自发行为,也不单是政府的一相情愿,发挥政府、社会和农民三方面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工业反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等,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鲜明时代特征。”也有人说:“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整体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经验告诉我们,既要看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大量转移的必然性,也要看到,农业兼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退化的严重后果,哪些大量输出劳务的村落显现的凋敝现象足够我们警惕,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迫在眉睫,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四)医疗:医疗对民众特别是经济不宽裕的农民来说曾经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以前不少农民存有“小病不想看,大病不住院”的想法。但自从有了医疗合作制度后,我村农民只需交10几元钱就可以在以后的医疗过程中报销好多钱,基本上每个村民都对此政策大加赞赏。
2006年,政府投资支持五大重点领域新农村建设摆在首位,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农村电网,农村公共文化,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灌区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及种养业良种工程等.可以说我们村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这里将来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成果。
建设新农村要首先理解农村贫困的根源有了对农村贫困根源的知识,才能发现和尊重农村事务的规律。了解了这种规律,才可能恰当地处理国家援助与村民“自助”的关系,村民物质需要与文化需要的关系,以及农村眼下的迫切需求与历史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
中国农民贫穷,从根本上讲,不是因为国家政权的“下沉”,不是因为基层政权的,不是因为“权利”被剥夺,不是因为农民税费负担过重,不是因为城市的剥削,更不是因为农村缺少“基础设施”。中国农民贫穷,有五大根本原因。
1、制造的'产品已取代养殖和种植的产品,成为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农业已成为“产业”。占人口10%以下的农户,用机器耕作辽阔的耕地,方能获得城市普通人家的收入。
2、中国农村人口过多。农村人均耕地少,构成“自种自食”的自然经济,一半农产品不进入市场,而是供农民自己消费。自种自食的自然经济是我们时代最落后的一种生产方式。在工业时代,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拒绝自种自食,养牛的也得买牛奶喝,对鲜奶进行卫生消毒和包装的是专业工厂。因为引进了土豆、玉米、白薯,清朝的农村人从一亿上升到四亿,自由小农经济的成功达到了顶峰。今天,中国在册的农村人口高达九亿,包括将近五亿农业劳动力。尽管农业技术在飞速进步,耕地总量却是固定的,因此,农业领域的劳动积极性空前下降。
3、组织社区合作非常艰难。人们独立自由,不肯合作,习惯以出工不出力、“搭便车”来抵制合作组织。中国农民家庭的经济独立和人身自由有两千多年历史,自足、独立、自私、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乡村中国”的“基因”,与工业时代严密的组织化生产格格不入。
4、市场机制摧毁不肯合作的小农。小规模家庭农业无力应付市场上变动不居的成本和销售价格,无力适应市场机制对规模效益的要求,更无力联合起来建立非农的产业。所以,农村整体沦落到破产的边缘:一部分农民陷入绝对贫困,大多数农民陷入相对贫困,农村与城市的鸿沟急剧扩大。市场经济是事实,是农村衰落的原因,而不是挽救农村的手段。不组织起来合作,农民就无力适应市场的残酷竞争,就只能沦落为21世纪里自种自食的“自耕农”。
5、衰落的农村导致农民萎靡的精神。在市场条件下农村经济的衰败,以及中国一些农村政治政策方向上的失误,导致
了农村基层原有社区组织的溃败。农村基层社区组织的溃败,导致了农村文化的衰败甚至倒退。在繁荣的城市面前,农村人的精神和自尊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在精神和文化上更加衰落,甚至堕落到求助传统迷信。文化垮了,就更加一无所有,就使农村人更难组织起来,更难应付时代的挑战。中国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
总之,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处在探索阶段,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我相信在党的政策指导下,通过农民的勤劳勇敢地奋斗拼搏和积极主动地真抓实干,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农民阶级必能克服种种困难,中国的农业必将呈现一片艳阳天。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镇将如何依据实际,创造条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本人提出如下探索与思考。
理性分析**镇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和难点
**镇位于竹溪县城东部,是竹溪县东进车城十堰、西出渝陕的重要门户。全镇版图面积192平方公里,辖43个村,乡村户12578户,乡村人口46110人,315省道横贯东西。镇内工业基础雄厚,产值2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13家,沿315省道的平川地带农业发展基础良好,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20xx年全镇工农业总收入实现35442万元,人平纯收入实现2780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自然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使**成为竹溪县城的后花园和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高频亮点。
**镇是典型的资源大镇,现有茶园基地2.26万亩,桑蚕基地3500亩,魔芋基地2500亩,板票等干鲜果基地5000亩,蔬菜基地8000亩。同时境内有丰富的板石材资源、建筑用石料资源等,这些资源分别分布于全镇平坝村、二高山村和高山,几乎是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全镇现有通村公路总里程298公里,其中已实施了硬化的通村公路已达41公里。20xx年正在施工兴建的水泥硬化路51公里,基本形成“四纵四横”的公路网络,牢固的交通资源,为**镇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镇又是鄂西特产品加工的重要生产地,以前进茶场为龙头的茶叶加工年产值达1500万元,以漫液、船形湾、阎家坝为主的精细蔬菜产值达3500万元,以沙坝大岭等为主的魔芋年产值达600万元,以塔二湾、小河边等为主的干鲜水果年产值300万元。
以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等,为**镇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境内高山、二高村较多,平坝村较少,部分高山、二高山交通设施等级低,运行质量差,产业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薄弱,又给我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平添了许多困难,成为我镇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需要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区别对待,全面权衡,最终达到整体推进。
科学设计**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蓝图
新农村建设起点在规划,怎样才能确保规划科学,便于实施操作,结合**实际,将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组织,统一部署,高标准制定发展规划
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出新意、出精品的指导思想,采取外地学、当地看、比着干的办法,组织全镇村干部分别到竹山罗家坡村、平利县龙头村等地,学习、借鉴外地经验,通过实地看、问、学,提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感性认识。同时,组织全镇干部系统地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增强镇村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分类制定各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市、县确定的重点、试点村,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对照新农村建设“20个字”,分层制定建设规划,力求全面推进。对镇定试点,则依据优势,侧重于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对一般村则广泛畅导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分类突破、营造优势、逐层推进。全镇43个村已根据自身实际,全部制定出未来五年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2、咬定目标,精心组织实施
从外地发展的经验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通过长期抓、长期积累形成的,最根本的一点是咬定目标不放松,**镇无疑也必须走这条路。当然**有**的特色,我们立足从努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入手,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农村农民生活富裕,立足通过用先进文化、致富技术、《乡规民约》打造文明乡风,立足通过集镇建设、自来水工程建设、公路建设、能源沼气建设、生态家园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立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不仅要有好的规划,更要有一个好的推进机制,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联村考核机制,即:每个副科级干部联包1-2个示范村,每个行政干部联包一个村,每个村干部负责一个湾院,每一个党员联系一个贫困户的联包机制,对照规划,逐项、逐年、一任接着一任干,逐项、逐年实行量化考核。
3、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有效的办法是办点示范,先易后难,最后攻坚,**的实际是平坝村条件基础较好,有的村已具新农村雏形,只要注意完善、加强,就可具规模,既具代表性,又具示范性,我们规划率先对镇内前进村、阎家坝村、**街等12个平坝村,抢先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条件基础稍差的二高山村则注重从解决基础设施入手,尽快改善条件,分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对高山村则注重从改善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创造条件,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发展,形成各具优势,各具规模的新农村格局。
4、充分体现民意,让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是人民群众的新农村,他们日常生活中最缺、最盼、最急的事情他们自己最清楚,建什么样的新农村,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我们在领导、主导新农村建设时,最重要的是充分听取、采纳他们的建议、意见,体现民意,让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迸发出来。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急在上头,冷在下头”的尴尬局面,才能调动全体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进取心,才能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创新思维,创造条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多建楼房、多建街,其根本落脚点是解放生产力,实现生活幸福、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因此,地方党委、政府在主导、引导、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模式,探索新的建设创造条件,建设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农村。
1、按城市化理念,经营新型农村,实现统筹发展
集镇与乡村是**发展进步的两只轮子,集镇和乡村的发展是互补式的发展,是比冀双飞式的发展,集镇化应该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集镇化,新农村应该是集镇化进程中的新农村,从**集镇与乡村发展情况看,仍然应该坚持“集镇先行、乡村跟进”发展模式,突出**街、阎家坝、前进等村的新农村建设,使中心集镇达到5平方公里,居民达到1万人以上,形成农村中的城市。同时对315省道沿线的洞子沟、胡柳树、黄龙、漫液、康家岭等村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建成沿315省道“20里长街”,形成“一线穿珠式”的新农村格局,对高山二高山则实施依湾就院生态家园式的发展,形成以自然村院为主体的“星罗棋布”式的新农村,进而实现各具特色的统筹发展。
2、按工业化的理念,经营现化农业,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多年来,**镇走的是一条农业支持乡镇工企业发展之路,工企业如今发展势头良好,但传统农业的模式仍占重要比重,**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经营工企业的理念经营现化农业,突出发展以茶叶、蔬菜、魔芋、干鲜果为主导的特色农业,重点兼顾发展粮油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在特色产业上,探索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走企业化经营之路,在传统的种养业上重点依托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园和镇内“新科牧业有限公司”、“顺旺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现化养殖业和种植业。同时合理、有序组织劳务输出,打造“品牌劳务”走活劳务输出一盘棋,力争通过农业向工业化转型,传统种养向现化集约方式种养转型,分散型、打工型输出向品牌型知识化转型等实现农业、特色产业、劳务经济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加农业的综合效益。
3、按民营业化理念,经营现化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
江苏华西村、江西赣县、嘉鱼官桥8组、竹山、罗家坡等地经验告诉我们,民营化是一条快速致富的法宝和通途,未来五年**镇将按民营化的方式对镇内产业资源、基地资源等进行重组,整合再配置,力求通过发展本地民营大户、产业大户,带动全镇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4、按民主政治的原则,经营农村各项事业,实现民主管理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农民的主体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逐步得到巩固,主要是通过“四个还权”,即还农民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决策权,确保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动权,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全镇形成、掀起新农村建设的高潮,推动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体推进目标。
仓禀实知礼节,只要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就不难实现。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长期扎根农村这片热土上的农村信用社来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从当前现状看,农村信用社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主要难点
一是农村信用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部分企业和个人缺乏信用意识。据调查,现在部分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合同到期自动履约率不足90%,一些企业和农户在借款时说的天花乱缀,左一个承诺,右一个保证,只要钱一借到手,“黄世仁”就成了“杨白劳”,贷款到期后,信贷人员三番五次催收不回来,致使不良贷款前清后增,就拿丰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为例,5月末,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为2435万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良152万元,占6.2%;还有的贷户采取骗贷、赖贷、逃贷等多种方式,侵蚀和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极大地挫伤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积极性。
二是大量农村资金进城,信用社“一农难支三农”。从丰宁金融机构总体情况看,4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8882万元,其中农村信用社78048万元,仅占32.6%,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2320万元,其中农村信用社57379万元,占43.4%,而农业贷款则占全县金融机构的90%以上。各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以其结算、汇兑方便快捷等优势,吸收了农村大量资金上存,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建设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是农村担保机制建设滞后,一些企业和农户不能获得贷款支持。目前,传统农业对于信贷资金需求越来越小,基本可以自给或通过民间借贷方式解决;而急需贷款支持的农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高效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产品开发等中小企业,却因缺少抵押、担保等,难以满足贷款条件,不能及时得到贷款支持,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四是贷款“流动性”,制约支农积极性。贷款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是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前提,可是一概地追求“三性”也会是得其反。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四级分类管理办法还没有废止,“一逾两呆”仍是考核信贷管理的重要指标。贷款不允许逾期,发生呆滞要追究责任,使得信贷人员过多地考虑贷款流动性和安全性以及个人利益的'得失,在贷款发放中产生了重生产轻生活,重富轻贫的倾向,致使风险大、周期长的农业贷款萎缩。
二、建议
(一)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维护农村信用社债权。要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支持培育农村新风尚。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诚信光荣、赖债可耻的宣传活动。建立失信企业和农户信息披露机制,对守信户实行优惠信贷支持,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司法部门要依法加大对逃废金融债务等失信行为的处罚,支持农村信用社运用法律手段保全信贷资产,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修筑“截水工程”,让农村资金回流。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支农体系,形成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辖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业务上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协作,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向“三农”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形成农村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农村信用社要在改善服务方式和畅通结算渠道的同时,大力吸收农村闲散资金,减少农村资金跑、冒、滴、漏。与此同时,要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再贷款,扩大支农资金力量,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三)建立多种形式担保机构,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当前贷款担保难是阻碍中小企业和贫困户借贷的瓶颈。因此,要进一步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扶持各类基金组织发展,促成农村成立区域性担保基金组织;要培育和催生各类协会组织,引导成立各类行业协会,借助行业协会的担保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同时,要扩大抵押、担保的范围,在已开办的抵押、担保品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抵押、担保方式,开办所有权、仓单等抵押担保品种;要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信贷政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
(四)积极推进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在保证贷款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同时,农村信用社在制定政策和兑现考核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调查不细或违规放贷等原因形成不良贷款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形成的不良贷款,要免除信贷人员的责任,消除部分信贷人员的惜贷、恐贷心理,发挥出农村信用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有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开展三严三实和干净、忠诚、担当教育活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途径,是全面推进红河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全州社会和谐的关键举措。全州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和三严三实和干净、忠诚、担当教育活动各项要求部署,携手向前、同心同德、全面推进美丽家园行动计划,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筑中国梦,让中国梦铺就红河路。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紧密联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根据州、县和镇党委的安排部署,在农村开展三严三实和干净、忠诚、担当教育活动。
调查走访,了解基本情况
年3月1日,到补嘎村委会报到,3月16日参加屏边县和玉屏镇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后,根据县和镇相关要求,奔赴补嘎村开展调研走访和了解民情工作。
屏边县玉屏镇补嘎村委会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8。5公里,国土面积25。9平方公里。辖扎底簸、普期底、啊底簸、补嘎、哈木克、哈西和三丘田等7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09户778人。以彝族为主,有少数苗族。7个自然村分布在大凹腰至金厂河公路上,村民出行便利。补嘎村党总支委员会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8名,其中女党员7名。有耕地面积2016亩,其中水田1062亩,旱地954亩。最高海拔1370米,最低海拔1110米。年平均气温16。5℃,最高气温26。5℃,最低平均气温6。5℃,年降雨量1800毫米。全村经济收入246。3万元,粮食总产量92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人均有粮1180公斤。全村适宜种植杉木、草果、核桃等经济林木,粮食主产稻谷、玉米。目前,各村大力发展杉木树、红豆杉、猕猴桃等产业。全村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农业经济
补嘎村地广人稀,年降雨量达1800毫米,特别适宜种植杉木树等经济林木,基本上每户村民或多或少种植杉木树,对今后生活有一定保障。20xx年,在补嘎村委会组建成立了红豆杉种植商会,建立了在政府引导监管下公司建基地,基地连农户运行机制。引进了红河阳光天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红豆杉种植业。目前,红河阳光天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红豆杉种植业逐渐发展壮大,对山地和劳务需求逐年增多,村民可获得土地租金,同时有更多的务工机会,增加收入。在公司的带动下,部份村民开始参与育苗,有的村民种植红豆杉。20xx年,在县和镇农业等部门的引导下,补嘎村民开展种植猕猴桃,预计2至3年可挂果,可为村民带来丰厚的收入,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文化教育
全村没有一所学校,全村50余人学龄儿童,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三年级学龄儿童,均在10公里外的宋庆玲希望小学学习,家长每周五把孩子接回家,短暂团聚后,周日下午又将孩子送回学校,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四年级及上到镇中心小学上学。目前,全村有两人上中专,无一人上大学。
哈西村有一支由10多名村民组成的民间文艺队,逢年过节等节庆日,文艺队经常到各村开展民间文艺演出,是开展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群教育、美丽家园建设和防治治病工作的有效栽体。
卫生防疫
补嘎村委会有一名卫生员,杨树华,男,52岁,1982年参加乡村医生工作,初中文化,多次到镇和县相关卫生机构业务培训。目前,村委会卫生所荒废闲置,卫生员基本开展不子正常诊疗活动,只能承担基本的儿童预防接种和配合公共卫生服务调查等工作。主要原因是目前交通便利,最远的三丘田村离县城也只有10多公里,大部份村民生病都到县城就医;其次是乡村医生年龄偏大、学习机会少、诊疗水平不高、群众对卫生员缺乏信任等。鉴于卫生资源缺乏现状,20xx年村委会选送一名女生到红河卫生学院乡村医生班学习,希望学成归来改变当地医疗卫生现状,服务于当地群众,满足当地村民的健康需求,进一步提高村民生存质量,实现小病不出村的愿望。
结合本职工作,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
在调研走访中,结合本职工作,采取进村入户、座谈、发放和粘贴宣传画(折页)等方式,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让百姓有钱看病、看得起病。20xx年人均筹资标准达470元,其中的政府补助380元,个人缴费90元。在走访宣传中,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份。
存在困难和建议
村委会门窗部份已损害需修善,为了村委会的整洁和卫生,需建设围墙和大门。
补嘎村委会7个自然村,只有哈西村有公房,其他6个自然村要求上级相关部门提供帮助,援建公房等基础建设。
哈西村、哈木克村和三丘田村大部分地在下河谷,由于没有基耕(田间)公路,无法有效开发土地种植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制约了经济发展。
卫生工作有待加强,积极争取县卫生局和镇政府支持,加强人员培养力度,要培养愿意学、愿意留、愿意服务的本地年青,尽早恢复卫生所的正常诊疗活动,积极开展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食物中毒等预防知识,调查掌握当地村民基健康状况。
推荐专题: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 平安建设述职报告 县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