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环境调查报告范文500字(优秀范文二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环境调查报告范文500字(优秀范文二篇)》。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农村居民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是农村居民拥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幸福感的实现载体。年初,中央、省都对此项工作作出了安排,8月份,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9月上旬,市政协组织五个调研组,分赴我市八县两区,并到山东、安徽、湖北等相邻省份,深入到乡村一线,通过实地调研、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管护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总体向好,农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一)治理垃圾全面开展。按照农村垃圾治理“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四个环节的要求,加大了对设施设备的修建投入力度,共配置垃圾桶8万余个,修建垃圾池近2万座,购置各类垃圾收集运输车辆近8千辆。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处置,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比如新县在新集金河村、陈店梅花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采取“两次四分法”将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垃圾进行初分,然后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再分,垃圾的产量减少了70%,极大地减少了垃圾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
(二)粪污治理分类实施。推进“厕所革命”,排查摸底,建立台账,对验收合格厕所进行补助,引导群众主动改厕。坚决防治畜禽污染,督促环保基础较好的规模养殖场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依法关停不达标的养殖场;禁止农户家庭畜禽粪污随意堆放,做好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场、进入合作社、进入市场的引导工作。
(三)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因地制宜,采取截污纳管、建人工湿地、修生态沉淀池等方式分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比如,淮滨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收集县城区及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日处理生活污水4万吨,处理后均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进行排放,有效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同时,各县区结合“河长制”推进工作,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强化河道综合治理,不断把污水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四)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通过规范建房、硬化亮化道路、绿化田园、净化村庄环境等多种措施协调推进,促进村容村貌改观。比如,商城县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村容户貌“12345678”集中整治大提升活动的实施方案》,在脱贫攻坚为引领下,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五)管护机制逐步完善。各县区均成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督导,乡镇成立专门部门,对接落实工作,有制度、有方案、有队伍、有经费的管护制度正逐步形成。目前,全市通过直接购买或实施PPP模式,每年投资6亿元以上,引进了38家公司,创造了4万多个公益岗位,平均比例约占农村总人口的4‰,基本实现保洁服务全覆盖。
二、存在问题
(一)要素欠缺,投入不充分。改善人居环境,既要投入大量资金到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又要总体统筹协调各乡村打造自己的特色,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强有力帮助。
现阶段
一是缺少建设资金。投入无法做到全包全揽、面面俱到,各村镇之间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僧多粥少”的现象;全市统筹宣传不够,没有一个完整的宣传计划,城市投资者对农村现实情况了解不多,环境治理项目吸引力低,社会资本投入有限;农民收入普遍不高,自有资金投入能力不足。
二是缺少建设人才。一方面农村很多年轻人为了赚到更多的钱,选择到城市打拼,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生活,适龄劳动力缺乏;另一方面限于公共服务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农村人才缺失,尤其是污水处理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三是缺基础设施。道路、房屋、排污排水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环保设施、教育设施等各个方面,仍然相对滞后。比如,排污管网配套不足,截污纳管集中处理率偏低,人工湿地、生态沉淀池修建数量较少,部分排水渠设计不合理,排出的污水也是流入农田和村庄外围的宅基地,带来二次污染。
(二)力度不均,推进不平衡。
一是党政推进和群众参与不平衡。
各地党政能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出台实施方案。但是部分农民群众由于生活习惯,对改善环境参与度不高,维护环境卫生的自律意识不够,爱护村庄的基础设施设备的意识薄弱,存在“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
二是具体工作和长效机制不平衡。
一些“专项行动”、“重点工程”成效显著,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工作思路和操作办法,缺乏长效的管护机制,特别是合理的付费机制。三是乡村之间工作开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各村的环境状况不一样,整体来看,南部山区县情况较好,北部平原县问题突出。
在行动过程中,基础相似村镇因重视程度不一样,反映在工作成效上也差别明显。有的村工作组织有力、思路清晰、措施得当,亮点纷呈;有的村工作相对滞后,领导干部重视不够,把此项工作当成临时工作应付检查,推动力度不足,广度深度不够,短板弱项明显。部分村镇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化肥农药利用率低,塑料地膜等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逐年积累危害土壤生态环境;部分村镇把水产养殖作为主导产业,换水清塘时往往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河流和土壤污染;部分村镇存在大量不按要求治污的散养户,甚至出现“畜进人退”的现象。
(三)整合不足,系统不完善。
一是缺少科学规划。
部分乡镇规划缺乏前瞻性,编制滞后于建设发展的实际,建设项目不在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导致在规划审批中,因缺乏法定依据,制约了项目的后续建设。部分乡镇规范缺乏立体性,虽然也制定了相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区控制性规划和部分村建设规划,但未结合特色产业、山水资源、革命老区等优势制定发展规划。
二是缺少部门合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基层不少公共服务部门还属于垂直管理,习惯于在自己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缺乏沟通配合,对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要求不一,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尚未形成。三是缺内生动力。美丽乡村最终需要产业来带动和支撑,如果没有产业带动,那么建到最后也将会是一个空壳村、空心村。目前我市农村普遍都存在着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和发育程度低,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
(四)疏于管理,保持不到位。环境治理改善涉及面广,直接经济效益不高,在长效管理中存在困难。
一是管理体制不健全。
部分县区还没有完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主要依靠村、镇自行管理,以致出现“中阻梗”。比如随着陈年垃圾清理和日常卫生保洁工作的全面覆盖,乡镇中转垃圾量剧增,由于中转运力不足,处理不及时,垃圾外溢情况突出。
二是购买服务岗管理难。
政府通过直接购买服务或实施PPP模式,委托企业对农村垃圾治理进行管理过程中,一些乡镇在与中标服务公司签订合同之后,监督、管理和服务没跟上,缺乏督查考评措施。
三是动员群众保持难。
一些农村地区群众习惯了农村安逸平静的生活,对国家出台政策不够理解,不愿意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配合程度不够。比如,一些农村外出人员返乡后,填塘埋田、大拆大改,修建了一些偏离农村风格的房屋,破坏了村庄原有风貌和自然环境;一些村镇除了主干公路沿线外,其余地方存在垃圾乱丢、杂物乱堆现象,特别是一些偏远的村落,陈年垃圾处理问题依然严峻。
三、意见建议
(一)规划引领、产业支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合理的规划作为指导,规划不仅是长期发展的遵循依据,也是近期投资的成本考量。要立足农村自然文化资源禀赋,随行就市、量力而行,要强化整体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科学确定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建设方案、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同时,要明确乡村环境改善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现实体现,要注重发挥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乡村环境改善并非“烧钱”,农村环境治理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能催生农家乐民宿、养老养生、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等绿色文化旅游活动,推动农村众创空间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广大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要把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和产业发展协调推进,狠抓“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创建,把投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做好跟进扶持,发展农业保险,为农村产业保驾护航。
(二)增强合力,健全机制。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首篇文章,在全域范围内,加大投入,全力推进。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分配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真正让公共财政投入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是理顺部门责权关系,相关部门应积极整合项目,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健全农村环境投资回报机制,吸纳社会资本。通过村企结对共建、金融资本参与、社会捐资、民间投资等方式,集聚更多的资源、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环境改善中来。将本地区的优势资源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外推广,让投资者清楚地“看”到乡村发展的优势资源,投资乡村建设的经济回报,主动到农村投资建设,形成循环资金链,使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明确责任,加强督导。
一是进一步强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领导机构。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建立乡、村、组三级卫生保洁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各级具体责任人和片区责任保洁员,切实加强对各责任辖区的环境卫生日常化监管。并鼓励各中标服务企业乡级办公地点与其同设置,以便于沟通协调和监督管理。
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督查、协调、考核工作机制。采取抽查、督查等办法,提升考核实效,加强考核成绩运用,奖优罚劣。建立政府购买岗位激励机制,建议中标环卫企业设立绩效工资,由乡、村两级和中标环卫企业每月对保洁员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评,核发绩效工资,以增强保洁员责任感和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明确标准。建议出台《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包括垃圾收集处理标准、污水收集处理标准、村庄环境清洁标准、住房饮水用电安全标准、长效机制建设标准等方面,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更客观全面。
(四)提升素质,营造氛围。村容村貌的改善与农民素质提升紧密相连,环境治理需要走入群众内心。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编写宣传材料、书写固定标语等方式,教育和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遵守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采纳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的合理意见,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此外,还建议大力开展帮扶及帮建活动,动员和发动各级部门及各级干部深入村屯、农户家中了解民情民意,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形成美丽乡村共享共建的良好格局。
县委县政府部署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以来,开发区党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把整治农村环境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全面推进、集中整治的工作思路,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展开了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攻坚战,经过整治全区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xxx农业开发区是一个偏僻落后的纯农业乡镇,各项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20xx年底通车的过境“邢汾”高速公路的修建,将开发区的村通道十之八严重损毁,交通状况倒退十年以上,另外开发区12个行政村的村民家家做饭全是用柴草,各村柴草用量大,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再加上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畜牧业,现有牛2127头,羊16700只,人畜混居卫生条件较差。三大环境整治“硬伤”给我区环境整治形成巨大的压力。为此,我区结合实际,立足区情,制定了《关于在全区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月的实施方案》,明确整治范围、工作重点,时间进度、责任人员和保障措施,并形成工作台帐,严格按照整治标准把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突出“一把手”负责制,对驻区单位、村进行卫生评比,并将其纳入各村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现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保证了专项整治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全区上下扎扎实实展开了村庄街巷、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田间地头,公路、河渠沿线区域内的垃圾乱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整治。各家各户的柴堆、煤堆、粪堆、料堆进行集中清理,基本做到柴堆、煤堆要进院,粪堆全部清理到田间地头,料堆全部堆放整齐。各村坍塌破房、残墙断壁进行清理和修整,全面实现街巷通畅,村容整洁。
为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要求,我区召开了各村主要领导和全区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传达贯彻《武乡县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月的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各村两委成员要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村民组长的作用,把全村的群众真正动员起来,投入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之中。区党委、政府严格落实责任,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并纳入年终区村两级干部考核评比中,更好地调动了区村两级干部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区党委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组,负责全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开展和监督,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各项规章制度,确实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到了实处,全区的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全区共出动人力3680人次,出动车辆386次,其中大型机器46台次,用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投入资金达到26万元。全区主要村庄及街道墙体全部白化,新建垃圾池17座,清理垃圾近30吨,修复塌陷损毁路面15处,清理和修整残墙断壁5处,挑挖清理水渠1650米,清理全区道路两边杂草15公里,栽植绿化树1200株。
今年以来,我区加大宣传,以区党委的名义印发了村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每个行政村都刷写了环境卫生整治标语,办起了健康卫生专栏,并规定包村干部每周至少要组织农户进行一次卫生清扫。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一次教育、引导农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观念的契机,通过组织村民出工,增强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激发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培养村民环境卫生整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常态化,为今后不断深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xxx农业开发区是纯农业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中心是:干净、整洁、绿色。一方面在净美化村屯环境上重点推进。为巩固整治成果,把我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落实到各村、各单位,做到村村整洁无死角,街道整洁又美观。各村都聘请有正义感的群众为专门的卫生监督员,对公共地段分片包段看守,防止卫生反弹。另一方面是队伍建设。各村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管理人员,划拨管理资金,组建保洁服务队,采取定工资、定人员、定
车辆、定协议、定制度,统一管理,严格标准。保洁服务队主要负责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整治工作,形成环境卫生有人抓、专人抓、常年抓的良好态势。现在的__开发区基本实现了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貌,环境卫生整治时时有举措,天天有新彩。村民逐渐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能主动参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卫生水平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