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规(优秀范文六篇)

2023-10-13 21:12:4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规(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规(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1实践题目:小学生厌学”现象

2调查方式:调查法 、谈话法、辅导教育法。

3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至4月x日

4调查地点:毕节地区小吉场镇中心校

5调查过程: 经历了对学生家庭及周边环境的调查走访,和学生的谈话交流,对学生的辅导教育等环节。

(1)选题:学生“厌”学现象

(2)计划:曾有学者指出,学生“厌”学现象,当今已不是一地乃至一国的问题,而是教育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小孩都会在某个时候对上学多少有些抗拒。 如果孩子不去上学而是呆在家里,这些症状就会消失。从而促使学生对于学习没有了兴趣及崇高的理想,没有崇高的目标理想的催发,学习对于学生就成了一件很普通的“日常”生活。为了不使学生不把学习仅仅当作一件普通的“日常”生活,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这个“日常”的学习生活,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形式与气氛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让学生在这“日常”的学习生活里窥察生活的底蕴,领悟人生的真谛,寻觅理想的路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我对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了研究。

(3)个案描述:苏鹏,男,小吉场镇中心校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学生,身体健康,学习能力差,第一次离家,不适应学校生活,导致不爱跟同学交流,不喜欢上课及完成作业,经常谎称生病而不去上学。进一步了解,该同学在家父母比较娇生惯养,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很受家人溺爱,从小比较依赖父母,没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4)地点:小吉场镇中心校

(5)方式及方法:调查法 、谈话法、疏导教育法

(6)调查了解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的认知,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客观现实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认知,因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学生厌学,古来有之。那么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概括地说可以分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类。 厌学的一方面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学生对学习目的模糊,认识不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没有兴趣,丧失了求知欲,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厌学便是很自然的事了。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虽然很重要,但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厌学的三大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今天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6提出问题:

(1)家庭因素的影响有哪些?

(2)学校因素的影响是哪些?

(3)社会因素的影响是哪些?

7分析问题:

(一)家庭因素

1、过分溺爱。生活中孩子在家时父母的过分溺爱使他们习以为常,认为自己天生就应该过“小皇帝”的生活,不但没有感恩心理,而且稍有不满意,就对父

母发脾气,甚至逆反顶撞。有时父母由于工作繁忙,顾不上教育孩子,使一些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无所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回家也不愿意写作业、学习成绩老是跟不上,久而久之,学生便习以为常,形成了恶性循环。学习中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轻言放弃。失去了一次次的锻炼机会,也养成了逃避或喜欢找人代劳的依赖感。来到寄宿制学校首先脱离了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心理上没了安全感。造成了厌学心理。

2、放任自流。部分家长有时觉得孩子对学习厌烦而导致学习很累,自己很心疼,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却照样赚钱,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导致学生对个人将来的前途不太关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读书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不愿努力学习,甚至经常逃避学习,以至厌学。

3、家长期望值过高。有的家长都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但在家长的眼里,他们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迁怒于学生。久而久之,把本来有乐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二)学校因素。

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大部分的老师的作业布置超过国家的有关规定,使学生的作业量增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

对于部分寄宿式学校,第一次离开父母很多孩子不适应,又加上学生不熟悉环境不熟悉导致学生不愿呆在学校里,学习跟不上,长此以往便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

(三)社会因素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一些不良的思想,如“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哥儿们义气等很容易侵蚀他们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惘,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再就是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运用,特别是电脑的诱惑。由于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不像在家里和学校里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沉迷于网络,家长和老师是拔也拔不出来。

农村信息闭塞,缺乏理想。在农村里,孩子接触到信息渠道很窄。他们主要靠教师和家长知道信息。传统的教育加之教师本身的信息问题,难以满足孩子们信息的需要。更难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8原因与对策:

(一)希望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要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苦恼,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平时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与辅导,不要让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要多听听孩子是如何思考的,看看他的想法。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有不正确的地方,家长再加以讲解和辅导。对

孩子的关爱和体贴会减弱孩子的厌学现象

2、重视、关心孩子的学习。就每天都应该过问、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比如今天学了什么,做什么作业;完成了没有?会做吗?对比较懒惰的就要督促严点。对孩子多表扬、鼓励。采取正确的方法。也不能听到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就打。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啊。

3、多与学校、老师沟通,随时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在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学生意志力

相对地压缩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要加强自身的意志能力,抵挡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果在学习当中遇到难题,要随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和同学之间遇到矛盾,要及时化解,不要产生对班级、对集体的'厌恶和排斥,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 学校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基础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都能轻松完成。不把学习看成包袱。

(三)建立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1、赞可夫曾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消化吸收。尤其对学习有偏差的学生,教师更应常投以关爱的目光,以证实教师对他们格外重视,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同伴的热情与快乐感染了他,让他的情绪得到调节,心理达到平衡保持了良好的心态,厌学心理也就逐渐消失。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不仅能

使他们学到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发新的学习需要,发展广阔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学习不感兴趣,但他们当中不乏热衷于文娱、体育等活动的人才。如果能组织他们参加这类活动,就可逐步把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满腔热情关心学生。知识学习中总有一些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乏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负担。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9结论:

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就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矫治地其厌学心理,让其以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对待学习和生活。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发展。

第二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调查目的:

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名,其中广州大学名,中山大学1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名,大三学生15名。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份,收回有效问卷5份。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xx%。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己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

第三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滕头村基本概况

滕头村位于浙东沿海开放城市奉化市城北6公里,占地1.1平方公里,1993年,滕头村被联合国命名为“全球生态500佳”;1997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教育基地”。此后又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三农工作典范入编单位”、“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滕头人民在时间中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路子,为中国农村改革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这就是中国新农村共同追求的共同足迹,新农村范文发展的共同目标。

二、目的明确,准备充分

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寻求经济模式,追求共同发展”。并通过活动在基层的生活从而达到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目的,同时能够在感性上了解生态农村的经济模式,从实践中宣传这种模式。既然口号喊出来了,该小分队认为就必须做到深入、扎实、有效。

这次滕头村之行也是实践小分队精心选点的,活动受到学校学院的充分重视,特安排学长们对实践队员进行时间培训,观看前几年的暑期社会范文实践的录像、成果,学习以前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经验。听指导老师分配任务,分头寻找资料,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三、实践过程

经过一天的路途劳累,疲惫并未消减大家的兴致,队员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沿着村里的林荫大道,渐渐深入,呼吸着空气中田野青草的气味,听着潺潺的流水声,他们知道这是一个诗情画意般的村庄,“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桔子堤,葡萄河,绿树成荫花果香”。

在组长的安排下,实践队员们首先拜访了几位滕头村的村领导。听着村领导对奉化滕头村大致现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介绍,不得不慨叹滕头村的神速发展。村领导介绍了滕头村从昔日“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两百零,有女不嫁滕头”的贫困农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农村的奋斗历程。并详细介绍了滕头村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情况,他们非常自豪的告诉队员们滕头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走上了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滕头村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创新的过程,又是一个产业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间相互依存促进的过程。全村已拥有各类企业60家,走上了以高效农业为基储村办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协调发展路子,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算可以歇下脚,停贮在这片美丽的村庄,享受眼前的美景,紧接着的一天,实践小分队参观了农业示范区和滕头农民公园。

进入滕头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放眼望去,一马平川,耕地被分割成无数个方块,横平竖直,整齐划一。机耕路直通畈中,两旁辟有绿化带,栽着桂花、罗汉松、茶花,包围着一块块庄稼地,形成花园式农田格局。在绿化带下面,是用块石垒砌成的暗渠,供灌溉排水之用。偌大的―片农业示范区,耕、种、收、管全部机械化操作。同时实践队员们还参观了组织培养实验室,一行行一排排整齐的组织培养皿,一台台显微镜,还有很多说不出名字的仪器,这都无不体现了科技在农业方面的`伟大贡献,正说明科技兴农埃绿树成荫芳草遍地的农家乐园,既有观赏性实物,又有参与性项目,在久居城市的人们看来,简直是换了一个世界。随后他们又参观了这里展示着从古到今农具的陈列馆。

次日,实践小分队走进了滕头书画馆。那里珍藏了全国各地名家的字画。书画馆作为展示滕头的文明窗口,以“精益求精,服务于民”为宗旨,为繁荣滕头文化艺术,促进滕头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服务大众,成为人们与滕头沟通的一个桥梁和纽带。

艳阳高照的下午,在一位热心阿姨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小康住宅区。“小康别墅区”是滕头的第三代房子。这些别墅是彩色的,红色的琉璃瓦,配上蓝白相间的外墙显得十分和谐。

当实践队员们拿出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卷开展调查时,村民们的热情回应给了他们更多的鼓动。并且与村民就对农村建设的意见进行了长达2小时的交流。

在返回的前一天,实践小分队前往了滕头村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以学军、学农、学工为载体,开设“爱国主义、生态环保、科学普及军事国防、劳动技能、磨难拓展”六项教育,并结合农俗风情游乐等100多项活动,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五自”能力的理想场所,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是广大学生体验生活、磨砺意志的难忘经历。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军训学生炎炎烈日下站立的是永不言败的灵魂,更让他们看到的是滕头明日的希望。

翻阅查询大量资料,总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四、总结经验,收获累累

该实践小分队不仅实地考察,而且翻阅大量资料搜集。

滕头村发展模式:改土和科学施肥相结合,建立“以田养田”的循环系统;改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种养循环系统;结合开发农村能源,实现“种、养、加、沼”四结合的物质循环系统。而生态农业要得到持续发展,必须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以增加经济实力,反过来生态农业又为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提供原料。

1、发展状况

通过查阅资料实践队员了解到,滕头村发展生态农业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发性阶段,其出发点为治理农田的脏、乱、差。别看现在的滕头环境很好,以前的滕头自然环境很差,地势低洼,河流不畅旱涝灾害不断,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后来该村提出“要致富,先改土”的口号,迈出了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农村生态建设第一步。第二阶段为自觉性阶段,发展的主要内容为对山、水、天、林、路、河、村进行综合管理,对耕地进行地址改良,道路、河道进行加固,对山林进行综合开发,协调好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滕头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高效、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循环系统。今日滕头耕地成方,道路成行、果树成林,暗渠暗沟,屋舍整齐,俨然不是当初的滕头了。

2、发展模式

2.1改土和科学施肥相结合,建立“以田养田”循环系统。滕头村在大规模耕地改造以后,为了保持耕地图纸进入良性循环,建立了专门的小组探索科学施肥方式,研究土质改良方法。经过长期实验,多次实验总结,终于找到了一套科学的施肥方法。

2.2改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种养循环系统,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平面种养为主,容易找成水土流失。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的不足,滕头村经过多次实验,总结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种养模式,大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2.3结合开发农村能源,实现“种、养、加、沼”四结合的物质循环系统。过去村民用柴草作燃料,既破坏山林,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又污染环境,浪费大量生物资源。为改变这一不良物质循环系统,滕头村就着手建起了一坐大型沼气池。

3、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为做到持续发展,滕头村领导认识到必须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以增加经济实力,反过来生态农业又为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提供原料和吸引旅游。于是,村里先后办起了饲料加工尝服装厂、电工设备厂等。

4、经济发展原因

4.1比较好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好,每年有很多游客被“生态农村”所吸引前来观光游玩(实践队此行体会最为深刻的一点)

4.2有好的领导群体。和滕头村差不多状况的村子有很多,而唯独滕头村有如此成就,这和领导群体是分不开的。“唯才是用,量才录用”。

五、实践感言

通过这次实践让队员明白了很多,也学到更多。滕头村这一整套富有中国新农村特色的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这就是中国新农村共同追求的共同足迹,新农村发展的共同目标。

实践队员都在这里学习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在学校学习好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方面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准备到时候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时间如流水般悄然离去,实践的帷幕也慢慢落下,只留下那一份持久于心的眷恋,挂在心头,不能消散……

实践万岁!

第四篇:社会调查报告

“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说到社会公德,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公共生活的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公德则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调查目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实践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发现大学生公德意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如何更好地传播公德意识的建议,共创和谐社会。

调查形式:于XX年4月7日,随机抽取湖南地区两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南大学)的210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占49.7%,女生占50.3%,调查问卷回收率79.5%,有效问卷167张,有效率100%,人工处理数据,统计图表用excel来绘制。

调查内容:从长沙市大学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

此次调查我们通过如下几个问题,对大学生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进行了研究。

1、坐公交车时,你会给老幼病残孕让座吗?

2、坐公交车时,你自己没有座位,但看到坐着的年轻人对身边的老人小孩熟视无睹,你会?

3、你会在自习室里大声接电话吗?

4、一位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但却不知如何维护,而你恰好懂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你会?

调查发现对于问题一,有70%以上的同学表示一定会让,25%的同学表示视情况而定,只有3%左右的同学表示不会让。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基本的公德意识,视情况而定的同学,可能是因为公交车上人很多,自己的座位离老人又远,不方便给老人让座。对于问题二,有75%左右的同学,只是心中责怪那人没素质,但没有任何行动,有5%左右的同学表示不在意,15%的同学表示提醒年轻人让座。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公德意识,至少对这种行为表示不满,但绝大多数保持沉默,缺乏维护公德的勇气;更深层次的探究,还是私德在起作用,害怕别人不听劝告,而使自己尴尬,或者说不知道怎样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他人;在公德与私德之间,大多数人还是在维护私德的基础上再去维护公德,问题四和问题五同样显示出了这样的问题。

二、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

我们主要是通过调查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以及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的。

1、你对国计民生的态度是

2、你曾主动去无偿献血吗?

3、你曾经利用手机或网络等媒介传播过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吗?

调查发现,对于国计民生的态度,有57%的同学表示偶尔看一下,只了解周围人谈论的事情;40%的同学表示很关心,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只有3%的同学表示与自己无关的不关心。表明大部分同学还是会去关心社会问题,但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大多都是从别人不经意的谈论中,获得信息的,也有极少数同学表示不关心。当我们调查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时,我们了解到有36%的同学表示想去,但不放心;33%的同学没有献过血;31%的同学无偿献过血。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愿意去无偿献血的,但有30%多的同学却不敢去献血,因为担心卫生条件,害怕自己因为献血而感染疾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我们认为跟负面宣传有关,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报道,大多是会因此而感染病毒。我们的社会、政府应该积极为大家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作一些正面的宣传与引导,消除人们心中的障碍,建立人们对社会的信赖。随着近年来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活动也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如网络暴力,色情信息泛滥等,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对大学生在网络中的道德作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有81.25%的男生从来没有在网络上传播过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93%的女生从来没有做过,11.25%的男生曾经有过这种行为,但现在不再有,仅1%的女生有过这种行为,7.5%的男生一直都有这种行为,6%的女生一直都有这种行为。 结果显示,在网络上接触不良信息并传播不良信息的人群中,男生明显多于女生,究其原因,可能是男生的好奇心比女生强。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避免自己沉迷网络,养成自律精神。

三、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态度

此项内容,我们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对待环保问题的态度,进行研究的。

1、你对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态度是

2、如果在举行一些环保活动,你会积极参与吗?

在调查大学生对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态度时,有70.5%的同学表示有意识,尽量少用;6.5%的同学表示坚决不用;25%的男生表示不在意,6%的女生表示不在意。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有一定得环保意识,在能不用的情况下尽量不用,女生的环保意识要强于男生。可能是因为女生比较细心,比较关注细节,更注重环保。部分原因可能是性格差异造成的。同样在调查大学生参加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中,我们发现女生的积极性也要高于男生。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表明长沙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一>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公德意识,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二>大多数大学生能自觉遵守公德但缺乏维护公德的勇气;<三>大多数大学生还是会在维护私德的前提下再去维护公德。

对于以上特点,我们认为有如下原因:

1、大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有待加强和提高;

2、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而大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些细节;

3、从众心理普遍存在;

4、网络中的不良信息的影响,如:网络中的暴力游戏等;

5、学校和家庭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待加强;

6、社会陋习依然存在。

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我们有如下建议:

1、首先是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与素质,通过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公德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攻起,带头践行公德规范;

2、其次应该加强家庭与学校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教育。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和校园,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正确的道德教育,不要将一些自私利己、时时提防他人的错误思想教给孩子;作为学校,应该多开展一些有关加强公德教育的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并让他们从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

3、最后政府应该要为提高大学生公德意识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在路边乞讨的人们能够获得救济;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让人们在更完全、更清洁的医疗环境中得到治疗。总的来说,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进一步加强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只有人们社会公德意识的普遍提高,社会风气才会逐渐变好。

第五篇: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帮助大学生深刻了解国情,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全面提高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几年来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培养造就跨世纪合格人才,必须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结合新形势,拓宽新领域,探索新途径,取得新成效。

一 坚持育人目标,突出实践主题,理清工作思路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坚持育人目标,突出实践主题,理清工作思路。

(一)坚持“育人”目标:无论指导思想、方案设计、具体操作,还是总结消化、成果运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始至终都要贯彻“育人”目标,站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对参加实践的青年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实践教育。

(二)突出实践主题:大学生社会实践要牢牢把握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这一主题,立足家乡建设,着眼本省发展,拜工农为师,以社会为课堂,经风雨,见世面,做贡献。

(三)理清工作思路: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论证,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思路是:立足实际,意在育人,发挥医学优势,突出五个结合j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改革开放先进地区,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实践教育网络,培养造就新一代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 结合大学生成才需要,做到“五个结合”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做到“五个结合”。

(一)从“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的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作为医学院校多次组建“医疗科技服务”营队,聘请附属医院医疗专家任指导教师,深入农村、厂矿,开展了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医疗咨询、义诊、巡诊、健康体检、医务培训等活动,撒播科学文明的种子,倡导一代社会新风。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出发,坚持社会实践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我们组织到改革开放效益显著的企业DD驰宏公司参观、考察、劳动,以实际行动为曲靖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加大“国情教育”的力度,带领青年学生到三元宫DD红军长征作战纪念馆,参观、考察,接受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从“市场经济意识教育”的实际出发,坚持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我们根据学校校实际情况,以“医疗医药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助销”活动为媒介,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公关营销,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青年学生在接受实践教育的同时,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从“医德医风教育”的实际出发。坚持社会实践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相结合:我们组织“青年志愿者医疗科技服务营队”到社会实践地DD三宝镇、钟山乡、驾车乡等地开展活动。义诊病人300余人次,门诊手术15人次,为基层医务人员举办讲座占次,听讲达750余人次。大学生在服务中奠定了学好专业课的信念,理解了奉献的含义,展现了新一代青年的崭新风貌。

(五)从“培养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实际出翻坚持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相结合:我们组建“勤工助学营队”,带领大学生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或进行建校劳动,或从事家教,或从事家庭服务员,或到厂矿进行有偿劳动。大学生不仅得到了劳动报酬,而且锻炼了能力,升华了思想,自立、自强的观念逐步形成。

三 注重对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和管理

参加实践的大学生占在校学生的多数,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有抓好了大多数学生的实践教育,才能促进青年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以同籍(同市、同县、同乡)自愿组成“医疗服务小分队”,并提前与所在家乡联系,开展“十个一”主题活动。即:了解一个单位的改革成就和规划;采访一个改革先进人物;。参加一次实际生产劳动;开展二项科技文化服务;参与一项改革新项目;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召开一次知识分子座谈会;进行一次医疗卫生状况调查;组织一次团日活动;撰写一篇考察报告。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并由其所在实践单位盖章,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5天,从而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总之,要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党政团齐抓共管,协力合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人员支持。认真组织,精心实施;二是突出5个结合: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自身优势,坚持5个结合,不断丰富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达到“育人”目的;三是坚持“双项效益、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并完善基地;四是选好指导教师。我院医疗服务营队由医疗专家任指导教师,对地方来说,增强了医院实力,对专家来说,便于发现典型病例,提高教学科研的针对性,对学生来说,提供了向专家和社会学习的好机会;五是总结消化工作。认真做到“三个一”,即:举行一次图片展览,召开一次专题座谈会,组织一场社会实践报告会。通过不同形式,多种途径,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面和教育效果。

第六篇: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通过实践,希望可以呼吁社会关注这群被遗忘的人,关爱这些老人,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声问候,一个笑脸,一份爱心,让我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温暖老人们的心窝,使他们爱的天空不再是灰色,而是充满了欢言笑语。开展献爱心活动,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二、实践过程

1、送出爱的礼,走进爱的心

一大早,阳光明媚,我和几个同学就一起带着爱心礼物来到了养老院,我们把小小的礼物送到他们手里,却把大大的温暖送到了他们心里。老人们都很感动,和蔼可亲的,有的还和我们谈起心来!

有一位老爷爷是位退伍军人,老伴很早就过世了,他告诉我们,他的儿女常年在外,自己一个人很孤独,所以来敬老院找找朋友,找点安慰,让自己不再那么寂寞!

老人和我们谈起了他参军的情况时,很是感动,慷慨激昂,仿佛又回到了部队,眼睛里流露出的是兴奋与不舍,但可以看出其中夹杂着这么多年来的辛酸泪,一个人的寂寞生活让他的面容更显憔悴了!

2、拉着爱的手,唱着爱的歌

让人难以忘怀的是80高龄的陈奶奶,老奶奶常年躺在床上,尽管行动不便,人老心不老,勤动手足脑;人老神不老,乐观精神好;人老气不老,烦愁被吓跑;人老志不老,奉献不能少;人老情不老,相伴乐陶陶;人老不服老,生活有目标;人老不摆老,学习永不骄;人老不怕老,困难吓不倒… …伴着动人的歌声,手着拉手,老奶奶露出了久违的笑,我们也笑了,笑得有点心疼,那一刻,真的很快乐。

3、进行深入调查

最后,我们找到了养老院的院长赵伯伯,聊起了养老院的近况。他告诉我们:“院里的老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还是有保障,也还算丰富,但精神生活就太贫乏了。老人们的内心其实也和孩子们一样,他们更加害怕孤独,更加渴望得到温暖!

有的老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开朗,但他们内心的那扇门却把自己关了起来,最痛苦的是,当想到亲人时,只能自己独自一人在黑夜里默默流泪。”正如,有的老人拉着你的手,滔滔不绝地诉说着坎坷的经历和家事,情到深处时,泪如雨下。落寞惆怅衰飒,似乎充斥着他们的整个生命。连容纳幸福快乐的空间都挤不进去,鹿鸣思长草,愁人思故乡。我想他们一定很思恋那个自己曾经住过大半辈子的'家,因为在这里,幸福快乐并不是会蔓延到每一个角落,也并不惠及每一位老人。走出大门时,我看出了大家的依依不舍,也看到了有的'人在偷偷擦眼泪。

三、实践结果

通过这次的关爱老人活动,可以看出老人们其实很怕孤独,一点点的关爱都可以让他们冰封的心融化,感受到人间的温情,要多陪他们聊聊天,多关爱他们。当子女不在身边的时候,老人们最需要的是一份温暖的关怀和问候。

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建议:

1、希望养老院可以建立老人活动中心,给老人们配备活动室,阅览室,保健室。老人可以到活动室里和别的伙伴们聊聊天,下下棋,活动室里还最好有健身器材,或者象棋,扑克,麻将等娱乐用品。活动中心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老年人活动,如老年人畅谈会,太极扇,太极拳比赛等等。

2、 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美化公园,花园等公共场所,使得老人们除了在空闲时间可以去活动中心活动。

3、对于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法律知识,鼓励老人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4、希望政府部门能定期给这些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和置办生活用品,解决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提高贫困老人的生活补助,为老人安置娱乐设施,即使是一台小小的电视机,也会使老人们身心愉悦,喜笑颜开的。

5、希望医疗机构组织能够定期上门给老人看病,提倡自愿服务,保障老人们得身体健康。

推荐专题: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规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