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信仰调查报告流程(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信仰调查报告流程(大全)》。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每年大一新生必问的问题肯定就是应该加入那个社团,其实学生社团是由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社团活动的开展以社员的参与为条件,同时社员对本社团的了解也以积极参与为基础。因此一个社团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发展的潜力,社团活动是否具有号召力,取决于一个社团的社员的素质。由于社员素质的不同,大学社团虽然多但也是水平参差不齐,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社员的素质的呢?哪种社团更吸引高素质的大学生参加呢?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又有哪些影响?社团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又该怎样做才能越办越好呢?
为了了解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情况,我进行了大学生社团活动问卷调查。共调查了30名大二学生,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的社团经历。问卷共设有四个问题,对于第一题:吸引你加入社团的原因,回答兴趣爱好的有16人,得到认同,提高自信的有10人,打发空闲时间的有2人,广交朋友的有2人。由此我们可看出兴趣爱好是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首先考虑的因素,正所谓志同道合,大学社团的出发点也正是为了集趣味相同之人,一起做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事。第二个理由得到认同,提高自己。大家已经是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对未来的思考,所以社团活动不仅是追求兴趣的地方,更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场所,因为社团活动都要
学生自己来组织,经费有自己筹集,如果有幸当选部长,主席之类的领导职位,还会涉及经营社团,管理社员,因此社团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舞台。所以很多同学参加社团更大的理由是提高自信,锻炼自己。虽然这个理由看似不像第一个里有那样单纯,带有功利的色彩,我却认为是很理性,很有远见的一个理由,当然我们不排除因为感兴趣加入,所以表现突出成为领军人物,兴趣与锻炼自己同时实现,这样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对于另外两个理由,打发空闲时间和广交朋友,30人中都是各有2人选择,对于打发空闲时间,给人一种生活态度很消极的感觉,大学生活虽然不像高中那样紧迫,但总不至于到了无聊到无事可做,没事找事吧,如果加入社团仅为了打发时间,那么我想这对于所加入的社团和自己本人都不是一件好事,一是对社团活动肯定不上心,说不定什么时候觉得没有无聊时间可大发了就会从社团中销声匿迹,而抱着这种心理加入的社团对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也是不起一点作用。至于广交朋友,这可以说是任何一个社团的特点,毕竟大学社团是一个不分专业,可以结识学校各个专业同学的平台。也正因此为了交朋友成为加入社团的一个理由。
对于第二题什么样的社团更吸引你,我们共设有三个选项,学习类,例如外语俱乐部。娱乐类,例如轮滑协会,登山协会。丰富经验类,例如创业协会,广播站。选择第一个的同学有10人,选择第二个的有8个,选择第三个的有12个,看来很多同学还是很重视学习以及经验的积累,我个人认为大学社团就应该起
到这样的作用,但我们也不排除加入一个学习类或积累经验类的社团,另一方面为了放松自己,丰富大学生活再加入一个娱乐的,只要时间安排合理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也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选择。
对于第三题社团活动有哪些影响或作用。从活动对社团成员的吸引力来评价,有12名同学认为活动对自己的吸引力很大,可以起到发展兴趣,结识新朋友的作用,有9名同学认为社团活动是形式重于内容,没什么意思,参加几次后很失望,有5名同学认为社团活动很浪费时间,没什么实际收获,有4名同学认为无所谓。我认为大家对社团的看法不一致是导致影响不同的最大原因,本来抱着很积极的态度加入社团的同学肯定能从中得到收获,而对于那些自己就很被动的同学来说社团活动不过就是人云亦云,跟大流行事而已。
相比前三题我更关注第四题,社团如何发展的更好。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我共设有4个选项,丰富的活动项目和内容;独特新颖的风格;名人参与,多举办名人讲座;资金充足,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举办大型活动。选择第一个的有7个人,选择第二个的有6人,选择第三个的有8人,选择第四个的有9人,我不得不承认这应该是我们一个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吧,从每次学校一有大型活动各个院系拉的外联条幅就可以推断出这个题的结果。学校到处都充斥着一种经济的气息,不能说大家太功利吧,
但作为一个单纯的学生社团来说,豪华的设置,华丽的舞台真的没那么必要,哪怕只是操场上的一次简单的外语角也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而且这样反而更自然,更贴近学生的身份。当然经济实力也不可小看,就现在东财的社团来说,勤工助学协会,国旗班,广播站,大家公认的很有经济实力的协会,不仅活动丰富,名气大,而且社员在外有面子,表面很好但容易助长攀比之风,我个人认为简简单单多为学生举办一些实际的活动,为他们创造一些展现自己的平台是最重要的。
针对以上我做的调查,我认为社团活动的质量是社团存在、发展的生命力,也是提高社团声誉、增强社团凝聚力的关键。但一些大学生社团图外在的形式,重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活动,挂虚名,搞假、大、空。要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在制定好年度和学期活动计划方面提供帮助。所开展的活动要坚持思想性和教育性,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的完善统一,力求出精品,上档次,不断扩大社团影响力和活动的教育面。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类社团,坚持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主导,营造浓厚的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氛围,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但同时我们也得看到经费是社团活动的物质保证。学校要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社团本身也可以联合社会上的企业为自己筹得经费。
总之,社团必须以其丰富的内容吸引大学生的参与,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来发展社团,使社团能更好的开展活动,使社员获得锻炼成长,进一步吸引学生参与,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在信仰的支配下正确的行为。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或者真理。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信仰是指人们对某人某物或某种主义、学说、理论等的极度信任和景仰,以至在它面前表现出敬畏和依赖感,并神圣地奉为自己行为的典范和指南。
一、民间信仰概述
民间信仰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的民间文化现象。民间信仰指流行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民间信仰深深植根于乡村民众之中,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迁,外界压力有多大,农民始终没有放弃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然崇拜、神灵信仰、祖先崇拜等精神追求。民间信仰以其独特的“民间性”,伴随农民的一生。
中国民间信仰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间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影响着社会中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并与国家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作用。因此,对于民间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校对,而且对于理解传统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民间信仰共同构成了乡村民众的信仰图景,扎根于农民心中,渗透在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着农民的精神需求和利益索求。宗教与民间信仰反映着乡村生活的全貌,日益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课题。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曾经引起过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解放后,由于受到现代民族国家理念的影响,在破除迷信的口号下,民间信仰更是被打入冷宫,特别是当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大陆绝迹后,就再也无人问津,研究则更无从谈起。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社会政治环境的宽松,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历史学、民俗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等学界的学者开始关注和重视这一领域,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二、民间信仰的特征
民间信仰以广大的乡村为土壤,它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种信仰,内容相当庞杂,既有远古时期的巫教巫术,也有民间的方土方术,还有神仙传说、对各路自然神的崇拜、阴阳五行风水、医术与养生学等等,其中也包括寄寓于普通民众心态中的社会理念与人生理想。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祖先崇拜,内含牌位崇拜和坟墓崇拜,其中牌位崇拜又分家内崇拜与祠堂崇拜;
(2)神灵崇拜,内含自然崇拜和精灵崇拜;
(3)岁时祭祀;
(4)农业祈仪;
(5)占卜风水;
(6)咒符法术。
祖先崇拜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它与古人相信祖先死后灵魂不死,并会变为鬼神保佑后代有关,其中体现了儒家伦理价值。与其有关的崇拜活动有祭祀,包括立宗庙、祠堂、牌位等,还有一套烦琐的祭祖礼仪。祖先崇拜的主要指向不是鬼神,而是人事,其作用是在表达对先人追思的同时,调动家族成员间的情感与道德。
神灵崇拜源自古人万物有灵的观念,它包括自然崇拜与精灵崇拜两类。在我国民间自然崇拜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所谓日神、月神、风神、雨神、雷公、山神、河神等;而财神、喜神、药王神则属精灵崇拜的范畴。
岁时祭仪是民间流行最广,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信仰活动。现在流行的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与这一信仰有关。岁时祭仪常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如春节代表着人们对来年风调雨顺,诸事如意的企盼,清明扫墓寄托着对故人的追念,九九重阳则溶入尊老敬老的美俗。
农业祈仪是围绕着与播种、收获等生产活动有关的节气进行的祭祀活动。它最初可能与人们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感到畏惧有关,但不可否认,其中更多地表达了祈求收获,盼望富足的美好心愿,这一民间信仰行为千百年来在以农业为本的中国社会,一直发挥着指导农民适时播种与收获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其在提醒农民按节气的变化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不误农时方面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占卜风水是一种近乎巫术的活动,一般分“阳风水”和“阴风水。”所谓“阳风水”是指人间各类建筑的风水,“阴风水”则指坟墓的风水。民间对风水的崇拜,与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关,是人们相信风水流向能招致祸福的观念所致,它是早期人们科学知识匮乏,对自然规律缺乏认识的表现。当然在这种民间信仰里也隐含着规避灾祸,祈求幸福的强烈愿望。
符咒法术是借助神力进行法术的民间信仰活动。符文通常用朱笔抹在黄纸上,形如涂鸦,咒语则古怪荒诞,不知所云。至于法术形式更是五花八门,荒诞不经。
从上述民间信仰体系可以看出,我国民间信仰崇拜没有明确的教义、划一的仪式、严密的组织,呈现出多彩多样、纷繁复杂的特点,有独特的行为特征,这就是:原始性、多样性、农事性、人性、功利性等。民间信仰还具有群众性、民俗性、松散性、海外性等特点,使得民间信仰成为民俗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
民间信仰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有着数千年所形成的深厚积淀,在农民的生活习俗中有着深广细微的渗透。
村落生活是乡村农民在乡村空间里随习俗形成的一种生活式样。它是与城市社会的生活方式相对的一种生活方式。乡村社会及其成员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相应的生活方式也是变化与发展的。它在古代、中世纪、当代、当代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差别极大。今日乡村农民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和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前的同日而语了。同时,即使在同一时代,由于各民族、各地区的乡村社会发展情况十分不同,在它们基础上产生的生活方式也就极有差异。总体而言,乡村生活方式有如下几个特点:
(1)“乡土”性。
(2)个体差异较少、同质程度很高。
(3)有较高的封闭性、变化相当缓慢。
(4)崇尚吃苦耐劳与生活简朴。
哈维兰认为:“所有宗教都是为了满足那些社会和人类心理上的需求。”宗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千百年来,不同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宗教,他们把解释自然、社会和人生现象作为自己的使命,扮演着现实人类精神生活导向的角色。民间信仰同样也为广大民众提供了精神慰藉,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民间信仰杂糅了儒佛道三教,除此之外,还包括历史上诸多的现实人物,诸如关羽、秦琼、岳飞等深受民众喜爱的历史人物都变成了民间的神。更有各地因其民俗而随意创造出来的地方神,多到无法胜数。有些形成了民间宗教组织和宗教结社,其核心内容是对劫难将至的信仰。
中国民众的祭祀活动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在日常生活中,民众祭祀土地、城隍、灶王以及各种自然神的最主要的动机是为了求诸庇护及免灾,可能也有预备“人情”的用心。如果鬼神世界是取材于现实世界的,是对现实世界反应的话,那么就可以理解,下层民众其实是处于对官府的不信任、处于无望或对人生的无奈才求助于鬼神的帮助。民间信仰在经历了数千年的积淀和延续之后,仍然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非物质文化保护为民间信仰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整合全社会的力量保护、保存人类思维的智慧和结晶。
中国要使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作为整体立得住脚,就必须先学会从正面看待所谓的乡村民间信仰。这就需要我们对一些基本的观念加以清楚的陈述。乡村的“民间信仰”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元价值)在生活实践中的仪式及其表现,从文明早期的天道观、阴阳观、神灵观和巫的观念往后代代相传,经过吸收儒、道、释和其他哲学、宗教的符号和观念,在唐宋时期演化为非常繁盛的内容,历明清而登峰造极。民间信仰经过当代的科学、教育和政治的洗礼、冲击,在当前又复兴出其基本的或者证明有生命力的内容。从国家仪式,到平民百姓在人生仪式、全国和地方性的节庆、面临重大事件或灾异事件的反应,都见证着我们习惯称为“民间信仰”的表现。实事求是地面对中国人的生活日程,“民间信仰”是大众的信念和仪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并不像一些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专属于没有现代文化的乡民。边缘地方的农民之中观察民间信仰,并不说明它是农民所专属,而是出于一种调查研究上的便利和效率的考虑而已,因为农民更可能以比较直接的方式表现民间信仰。
在传统时代,民间信仰基本上是适应当时的人民、社会和国家以积极、正面的方式建立相互关系和整体关系的,当然也不乏阵痛性的短期冲突。在当代,我们的民族遭受了外部冲击所造成的民族灾难,在民族自我意识的低潮时期曾经对我们的文化极度失望,悲愤欲绝地予以糟践。如今,全体中国人民经过不折不挠的奋斗,我们的民族,包括文化的若干基本方面都幸存下来了,国家也逐渐兴旺起来了,现在是思考如何善待我们的基本文化问题的时机了。在这个大背景下,学界应该诉求一个目标,也就是让民间信仰在公共知识中“名副其实”,在人民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归其本位”。
所谓的“名副其实”是要让民间信仰不再被随意地贴上“迷信”标签。近代以来,民间信仰被学者用“迷信”污名化,成为精英阶层、政治权力通过建立贬低民众的话语而驯化民众、领导民众的功利性知识。自然发展状态下的信仰是以神圣之心、敬畏之心为基础的仪式体系,善意和正面的社会功能是其常态;迷信是变异到有害状态的民间信仰,是信仰中一个极端的状态。今天已经过了需要这项污名化技术所生产的知识的时代了。应该通过充分的反思、充分的经验研究来提供一种公共知识,在社会中形成通识:迷信是迷信,民间信仰是民间信仰;迷信和民间信仰之间是一种可能的联系,不是一种必然的联系;知识界和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是努力减少民间信仰转化为迷信的可能性,而非以一个“迷信”标签贬损一切民间信仰。
所谓的“归其本位”是要让民间信仰不被恶意利用。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具有丰富的科学技术可资利用的时代。信仰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也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为了大多数人有更大的机会过一种幸福的当下生活,应该有民间信仰一席之地的方面,就应该将其归于民间信仰;应该归于科学技术的方面,学界和政府有道义为民众提供应有的科学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民间信仰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就真成迷信了,甚至成为黑道、邪教的帮凶了。这是要认真对待的。我们希望,今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感召下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在我们的共同体之中让民间信仰和科学技术各就各位,让民间信仰更好地成为积极的公共意识的组成部分。
四、民间信仰研究走向
首先,该视角涉及我国现当代人思想文化研究中一个正在开拓的新领域。从此拓展、深入研究,有利于人文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在现当代对民间信仰的关注和研究,专著文章,还是时而可见。民间信仰内容庞杂,有俗信,如生肖属相、祖先崇拜、龙凤崇信,也有迷信等不乏负面的东西。但是,大多论者,对民间信仰,往往只注意其信仰的精神的层面,并以宗教学的知识、理论进行解说。然而,民间信仰在现实中,是和我们民众的世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独特的信仰形态。它既是信仰,又是生活,是一种不脱离信仰的生活相。
其次,民间信仰是与宗教不同的信仰形态。我们华东师大教育部文科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有一个重大攻关课题“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课题组于XX年暑期实施社会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在年龄为16周岁以上的中国大陆人口中,信仰宗教的人数占31.4 %。如果按照我国现有的人口比例来推算,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大陆具有宗教信仰的总人口超过了3亿。且不论这数据是否需进一步调查验证,其人数众多是无疑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信仰宗教”,可以做进一步推敲。因为,我们在各地考察调查中发现,广大农村民众说自己或他人“信佛”,实际上,此佛大抵不是佛教之“佛”,而是民间杂神而已。或者,如周氏兄弟周作人、周树人(鲁迅)早年所言,中国人大多是信道教的,懂得了中国的道教,就懂得了中国人的国情。这里所谓的道教,在民间其实也不是真正的道教,而是民间信仰罢了。总而言之,民间信仰在民间影响极大。一般而言,它不受宗教的约束,也不同于一般的宗教。现实生活中,它与民间民众日常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如盖房买房、生老病死、养育嫁娶、读书上学、外出行商、打井造桥、种田捕鱼等等纠缠在一起,并有意无意地规范制约人们的言行走向。在世俗的生活中,民间信仰极大地约束着人们的思想言行和人生观。民间信仰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对民众生活有害。因立场观念的差异,时代的不同,实际危害的程度和个人的感受有所差别。民间信仰中蕴含的民间权威文化符号和信息,具有不同于法律的法约力量,其合理适度的流行、应用,往往与遏止人性的劣根性,促进人性的良知,保护生活生产的生态环境,祈求人生福禄寿、美好幸福等生活目的相联系,内含有利于现实民众生活和社会公共秩序的和谐发展的积极因素,在维系社会规范,促进社会稳定,改良国民性等方面,具有政府行政管理无法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索、剖析,可以为我们当代思想文化和相关学科提供新的理论。
其次,对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凝聚民族性具有实际的意义。
本研究的新思考是我们在长期相关的田野考察研究积累中提出的。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如上述所说的对民间信仰本身和民间信仰与文艺或科学等之关系的研究。在有的村落、家族、庙会、仪式等的研究中,有所涉及,另外,学界也有一些与本研究走向较为相近的文章发表,如乌丙安《俗信――支配中国民俗生活的基本概念》,向柏松《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生活》,陈明文《试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作用》,张鸿石《论传统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文章中不乏一些对策和卓识,对本方向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思路和理论启迪。
总之,这一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民俗学的立场,建立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田野考察的基础之上。以调查、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和相关的文化材料为基点,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多学科的观照,综合运用民俗学、宗教学、文艺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当代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的问题作理论分析。民间信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潮中,将会经历不断的熔铸,从而找到存在和延续的途径,继续为中国农民提供有意义的解释空间和精神家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国家对民间信仰的管理提供政策的依据,为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调查研究背景介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上有很大的进步,并且已经取得比较骄人的成绩,同时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也日趋完善,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利益分配出现比较大的差距,当前社会出现许多影响社会治安形势的不安定因素,同时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越来越频发,并呈现低年龄化趋势,犯罪倾向组织化,暴力化和手段成人化。这些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2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调查研究的目的
未来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如何卓有成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我们要通过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扫除培养他们法律意识的障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我国法治化建设进程。
2.2调查研究的方法
我们通过积极汲取现有的关于法律意识培养的理论成果,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研究,更加理性地思考与改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目前存在的不足,笔者这次所做的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形式,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心理分析法等,试图多角度、多视野来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归纳出目前该群体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工作的开展和推进中国法治化的进程。
2.3调查研究的意义
2.3.1有利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多方面。其中影响他们最重要的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而法律意识作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维权能力,同时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3.2有利于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
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加之其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造成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存在着欠缺,导致他们在遇事后会比较盲从并易冲动,从而诱发犯罪的产生。大学生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因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样不但可以引导大学生做到自觉守法、用法,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全。
2.3.3有利于实现法治的现代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实现法治现代化能够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法律意识尤其是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内在动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法律至上意识、平等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厘清民主与法治、自由与秩序、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而推进法治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3调查研究设计
3.1调查研究的方法
在本次调查中,根据我们的调查内容,调查目的,我们此次选择的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填问卷法,二是结构访问法。
20xx年1月26日至2月24日,我们通过发送问卷进行网络调查和在校调查,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600份,收回问卷573份,其中有效问卷566份。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3.2调查问卷的设计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诸如殷发志撰文的《上海市市民法律素质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报告》等研究社会大众法律意识的文章,参考了诸如张萍、强昌文的《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分析报告》等以大学生法律意识为调查对象的文章,以及参考了舒国澄、李宏勃的《法理学阶梯》等法理学著作,吸取了检察院、法院工作者提出的中肯建议。
调查的对象:
本组人员在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大学实施研究调查,以获取最新、最真实的数据。
4调查问卷的剔除类别
(1)整份问卷答案呈规则作答的,如同一性作答、波浪形作答等。
(2)同一题目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的。
(3)整份问卷漏答题目2个以上的。
5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我们运用张文彤的《统计分析教程》和李沛良的《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数据,最后用了spss中的频数分析、交叉性分析、关联性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较客观和较正确地反映了河北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在原因分析和培养途径分析方面,我们广泛应用交叉性分析,把各个独立的调查问卷所涉及问题结合起来,使相关问题在数据上互相联系,从而发现单纯用频数分析所不能揭示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对法治社会认识还是处于一个偏低的水平,做到深入认识了解并形成自己思想的人较少,获取法律知识的意愿并不大,热情也不高涨,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单一,被动接受法律知识,不符合朝气蓬勃与思想上进的大学生形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尽管大学生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会采取法律措施,依据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对政府的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却并不是很信任,我国仍应继续加快法制社会的建设工作,加快民众尤其是大学生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法律意识的建立。
据调查发现有21.3%的大学生学习法律专业是为了更好地找到工作,19.6%的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的意义仍持有质疑,由此可知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对其将来的生活等有一定影响。而对于学校或相关部门组织的法制宣传活动或讲座,26.6%的大学生认为能学到东西愿意去,25.2%的大学生觉得太形式主义没意义,28.4%的大学生觉得浪费时间。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39.1%的学生会以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但还是有21.6%的大学生只是对之抱有无奈之情。同时我们发现,大学生认为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的监督是最为有效的,认为党委、政府、人大等领导机关有效的人数为14.3%,也存在12.6%的学生对此表示说不清,这无疑表明了有一部分大学生法律知识缺乏,对法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通过以上数据统计,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还有部分大学生不选择法律武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据调查,我们发现有21.3%的大学生缺乏法律知识,而认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识且能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生只占35.5%,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的学生占43.2%。这很明显地表明大学生缺乏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意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停留在感性意识阶段,缺乏理性法律意识,实际运用能力不足。
6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建议
6.1优化法治环境
6.1.1积极推进法制建设
首先,加快立法进程。加强立法,有法可依是实现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前提。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法律,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但日益变化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又对当今的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快立法步伐,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当代大学生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必要条件。
其次,加强司法公正。司法活动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法律需要通过严格的司法活动才能得到有效地遵守和执行,而且由于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的敏锐度非常高,更倾向于关注国家机关对待热点问题的态度,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较容易通过司法公正执行获得对司法公正性的认可,从而对法律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
最后,树立法律权威。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有赖于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就当代大学生而言,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树立法律信仰。第二,积极宣传法律知识。第三,勇于同违法犯罪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6.1.2改善网络环境
当今社会,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愈来愈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毋庸置疑,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方便和快捷,然而,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色情、暴力等低俗内容,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因此,为了使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就需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就必须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改善网络环境,以遏制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首先,加强网络立法。加快网络立法进程,构建法制化的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尤为重要。其次,加强网络技术防范。最后,建立和完善网民举报制度,聘请一批社会责任心强,有一定政策水平的网友为义务监督员,协助有关部门监管网站,把网民举报与技术监控结合起来。
6.2创建法制校园文化
6.2.1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高等院校作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律政策,将法制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使其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增强法律素养。
6.2.2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1)推动法制教育课程改革。高校要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充分考虑在校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教学,以此增强法律教育课程的实效性,从而真正发挥好法治课堂的作用。如丰富法治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扩展法治教育渠道、构建有效实践环节等。
(2)实行依法治校。首先,建立健全校园法规制度。高校要建立健全各种校园规章制度,同时结合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实际,参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适应现代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规章制度,让学校所进行的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依法治教和学生管理法治化,形成靠制度管人、靠制度行事的良好局面。
其次,设置法治机构,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种力量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各高校不但需要设置完善的校规校纪,而且要加强法规的有效执行。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该通过以法育人等经常性的校规校纪教育,及时纠正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创造校园法制宣传的良好氛围。应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法治意识创造条件。一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形成一个有时代精神,秉承优良传统,推崇崇高理想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熏陶和感染高校在校学生,将优良传统和作风转变为学生自身素质;二是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积极向上思想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要利用校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正确引导校园里的各种思潮和文化现象。
6.2.3锻炼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法律实践活动,将法制教育与法律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邀请有办案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公安人员或律师来校举行法律讲座;举办一些法律知识方面的辩论赛或演讲;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等活动。法律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6.3重视和完善家庭教育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家庭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第二课堂,父母是孩子的首个教育者,他们对子女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很大的。
作为父母,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子女的法律意识,从小就开始认真教育孩子的行动。家长应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并且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推荐专题: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信仰调查报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