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就业调查报告(推荐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就业调查报告(推荐5篇)》。
一、前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于就业问题一直是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处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其就业问题更是社会的焦点。
四年前我国实施了免费师范生政策,以改善我国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四年时间瞬间即过,眼下正是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的时光,其就业情况也备受各界关注,为此我们进行了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以期对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情况作较为客观的反映,并希望在某些方面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调查概况
(一)调查时间:20年6月8日――20年6月12日
(二)调查地点及对象:华中师范大学20级本科师范类毕业生
(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四)调查样本:本次调查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8份,问卷有效率96%;女生有效问卷占总有效问卷的41.7%,男生有效问卷占总有效问卷的58.3%。
被调查对象涵盖文史类、理工类。
三、调查结果现象及
(一)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调查统计显示(图一),在所有有效问卷中,有31.3%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52.1%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16.1%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较好。
所以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今年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经过,笔者认为造成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社会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找工作就意味着要走向社会,所以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必然会对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带来极大的影响。
自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就十分严峻,不仅仅是大学生就业困难,城市工人乃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依然不容乐观,社会整体出现就业岗位不足现象;并且近些年高校不断扩招,使得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其次,免费师范生政策因素。
由于是第一届免费师范生,国家的免费师范生难免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就业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这些都加剧了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困难,但相信随着免费师范生政策的不断推行,国家的政策会不断完善,就业机制会不断健全,这将对缓解免费师范生就业形势有很大的作用。
再次,免费师范生自身主观因素。
(1)缺乏求职技巧。
一些师范生的信息来源狭窄,对就业信息的掌控度不够;并且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的不够自信、过分紧张,缺乏求职礼仪知识、求职简历不完备、求职准备不充分等等。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机会总是偏爱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每个人求职时都要认真、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做到处变不惊,才能更好的展现自我;(2)综合素质欠缺。
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自己的成绩优秀就可以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忽视自己在实践、与人交流沟通、为人处事等综合素质方面的锻炼,这肯定会对自己就业带来极大困难,因为如今的用人单位不仅仅是看学生的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一个学生综合素质。
这点就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进入大学以后,就不能像中学时代那样,整体抱着书本死读,还应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能够提高我们能力的舞台,只要自己积极参与,自己的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3)很多学生认为既然是免费师范生,最后国家会分配工作,因而会有依赖心理,坐等国家分配,而没有尽自己做大努力去找工作。
(一)对于自己所签的学校满意度比较低
问卷调查显示(图二),有62.5%的师范生对自己所签学校不满意;25%的学生对所签学校满意,而有12.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所以总的来看,占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所签的学校不满意。
造成免费师范生对所签学校不满意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工资的期望值过高。
大学生十六年寒窗,为了读书可没少花功夫,没少吃苦,而且为了读书整个家庭也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这为的是什么?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也许这话不怎么对,但也未必不能反映出大多数毕业生的心态。
于是很多的学生一毕业把自己的工资标准定的很高很高,然而理想与现实常常是有差距的,当所签学校的工资标准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标准时,自然会对所签学校不满意。
其次,受精英意识作祟。
受传统“天之骄子”观念的影响,很多毕业生精英意识强烈,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对于基层的工作不屑去做。
所以如果所签学校不是顶级学校,自然会产生不满意情绪。
再次,就业理念存在问题。
大学生毕业以后,一般倾向于到沿海或中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对于西部或者是一些中小城镇一般不愿去,认为这些地区条件落后,去了工资不高不用说,还会失去很多高升的机会,这也是导致对所签学校满意度不高的一大原因。
(一)所签的学校是省重点、市重点的偏多,中小城镇或偏远乡村的极少
问卷调查显示(图三),所签学校是省重点的占29.1%,是市重点的占54.1%,而在中小城镇或乡村的只占16.8%。
通过对比可知,大多数的免费师范生毕业首选签约学校都是省级或市级重点,而中小城镇或乡村学校所占比重极小。
从这一项调查来看,国家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想要为城乡学校供应师资力量,以促进基础教育的提高这一初衷是没有获得圆满成功的。
至于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上面第二个问题就已经做出了,在此就不在赘述。
(一)免费师范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占绝大多数,毁约考研的占极少数
根据调查问卷,我们对于免费师范生毕业后的去向进行了分类处理,详细情况见上表。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得知,免费师范生毕业后,按照合同规定直接就业的'占据了绝大多数,其中在直接就业者中,想要在职读研的人数又占很大比重,这说明免费师范生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有着深刻的打算。
而准备毁约考脱产研究生或从事其他工作的学生只占极少数。
通过仔细,笔者认为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家政策的影响。
在免费师范生录取过后,就签订了免费师范生协议书,协议书中明确指出“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不能报考脱产研究生,并且还要回到生源地所在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对于违约者要退还所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和缴纳违约金,并建立不诚信记录”。
而这笔费用对许多学生和家庭将会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并且还可能对自己以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所以绝大多数的免费师范生选择按约直接就业。
并且为了自己的长远发展,很多的学生都考虑在职读研。
(2)大学生一般十六年寒窗,常年过着学校生活,对外面的社会生活有着极大的期待,因此想早日踏入社会,检验自己所学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分担一份责任。
(3)有极少部分的学生选择违约考研或从事其他工作,这一方面可能由于受当下就业形势的影响,想要继续深造,将自己的学历再提高一个层次,以便以后找一个更好的工作;另一方面有的学生从心底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一种抵触情绪,认定自己不适合当老师,所以即使是违约,也要选择做其他工作。
(五)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回生源地工作的占绝大多数,但也有少量学生跨省就业
根据调查显示,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回生源地工作的占绝大多数,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1)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影响。
免费师范生政策明确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地从事中小学教育”。
根据我同某些毕业生的交流及对各省免费师范生政策的研究,今年有的省区对免费师范生的政策放的较宽,免费师范生可以跨省就业,但是程序相当的复杂;而有的省份就明确规定必须回生源地。
所以政策的规定是决定免费师范生是否能跨省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2)个人意愿。
据调查,大部分的毕业生毕业后主观上都倾向于回本省就业,这一来是由于语言、习俗的影响;另一方面离家比较近,也可以就近照顾家里。
而也有部分的免费师范生选择跨省就业,这可能是由于以下两点原因:(1)工资标准、工作环境及社会福利条件的影响。
由于各地的发展状况不同,这就导致了各地的工资标准、工作环境存在着极大差异,总体来说东中部地区工资标准相对较高,西部地区工资标准相对较低,所以部分毕业生比较倾向于到东部或中部工作;(2)婚姻也是影响免费师范生跨省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结语
以上就是这次以华中师范大学部分免费师范生毕业生为实例调查的基本内容。
通过问卷调查取得的资料和所取得的数据,我们可以大致得出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我是这样看待的:对于国家的政策和一些客观因素,我们的确是不能左右,也无法左右的,但“机会总是偏爱那种准备的人”,因此作为免费师范生甚至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好好利用在校时间,一方面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就业品质,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不要总是将自己的目标订的很高很高,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飞得越高只会摔得越惨,要学会做平常人、做平常事、还要拥有平常心。
随着20xx年我校XX级大二同学的实习生涯拉开帷幕,各种各样的就业情况也摆在了我们面前。针对这一情况,特作出一份毕业生就业情势分析报告。
二、调查目的
对这一情况进行调查,从而使毕业生能够看清当前社会的就业现象、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找工作的时候能有所准备,很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三、调查方法
1、调查地点:校园内
3、调查对象:淮北职业技术学院XX级实习生及在校生
4、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四、调查内容
今年3月份刚来到学校就已经感觉到那种就业的气氛了,学校开始向我们介绍一些以前我校毕业生的实习单位并且零星的有一些企业来我校招聘了。但一开始的招聘会最终被招走的人很少。通过了解原因有以下几点:
(1)那时候的我们大多数其实还是没太在意的,反正知道了这学期就要出去实习了那就在学校多呆一些日子吧,而且也从上届学长、学姐那里听说不管在哪,后来都觉得还是在学校。所以,就多享受一下当学生的好吧。
(2)开始的'招聘会对于我们来说只能像是一个对以后找工作所做的一个铺垫吧,知道找工作是怎么回事,涨点找工作的经验。
(3)对于校园招聘,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从一些人口中知道,其实是把没有一点工作经验的我们当苦力,根本学不到一点东西。所以,我们都在等,等有好一点的工作。就像买东西“货比三家”一样。
(4)还有的是因为家里面可以帮忙找到工作、或是嫌远,还有的就是要有一些考试等。
介于这些种种,学校最终留下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之后,一次算是比较大型的招聘,在我校财经系就招走了六七十人,可能这时候大家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了吧,而且和自己的专业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联系,算是专业对口吧。招聘的人是以前的学长,可靠,且有他的成长经历可以有动力去那里拼搏!
而4月25号我校组织的一场拥有154家大小企业参与招聘的招聘会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60%~70%当时没有找工作的都去参加了,其他同学也都去奔赴各大人才市场。在五月中旬XX级的我校学生基本上都有了实习单位。
=相关文档推荐=就业工作调研报告5篇查看无忧考网报告全部文档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范围:
问卷调查所选样本为云南高职院校的三所重点院校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7份,回收率96.8%。
2、调查方法:
分为问卷发放调查与采访调查两种。因本次调查范围较小,固采用即发即写即收的方式,问卷回收率较高。
二、调查结果
(一)基本认知状况
1、在受到的人文教育或精神陶冶中,对您影响最大的是:( )
从调查结果看,在职业院校中,学校教育依然是大学生接受人文教育与熏陶的最主要途径,占44.44%;其次是家庭,占25.84%;社会途径占18.35%,书刊与传媒占11.37%。
2、您认为人文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说重要吗?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90.7%的大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对他们非常重要;7%的大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对个人重要性一般;仅分别有1%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不重要或者没有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3、您认为自己需要人文素质的学习培养吗?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人文素质的学习有较强烈的需求。认为非常需要和需要人文素质培养的占了94.3%。
4、您认为自然科学人才的成功与他们自身的人文素质:
70.5%的大学生对此有清楚的认知;18.3%的大学生认为会有一定的关系;但有11.2%的大学生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关系。
5、除了本专业的书刊外,您最感兴趣的书籍杂志是:( )
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非专业书刊,对大学生拓展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层次有重要意义。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生活类书籍,其次是艺术类和文史哲类,再次是时政类,魔幻和体育类最次。
6、您个人最大的业余爱好是:( )
本题中有170名大学生选择了多项业余爱好,对数据统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就总体比例看,47.3%的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最高;对电影和旅游也有较大兴趣,均占到34%;体育运动与上网则在25%左右。
7、您認为您在人文方面的爱好会使你( ):
从调查结果看,半数大学生认为人文方面的爱好最大的作用是使人心灵充实,其次是使言谈举止文雅、提高生活品位,再次是可以使自身性格开朗。
8、您对学校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的态度是( )
职业院校均延续开设有人文素质选修课,调查结果反映出课程设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满意度并不是很高,不甚满意的同学也占了18.9%。
(二)人文知识储备状况
1、文学知识:学生大多数爱好文学,在校期间普遍能够通过阅读中外经典名著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对文学知识了解较好。此部分作答情况最好。对于四大名著及其作者、第一部诗歌总集等知识的认知度达到91.5%和79.1%。
2、历史知识:有77.5%的同学回答出被称为“国父”的是“孙中山”;60.4%的同学知道建国历史最短的大国是美国;能够说出道家学说代表人物的同学有79.8%。
3、科技常识:有59.7%的同学了解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毕昇;87.9%的同学都能判断蒸汽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在哲学家的认知上有82.4%的同学判断正确。但在地理认知上稍有遗憾,知道世界上最长河流的同学有39.8%。
4、艺术素养: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5.6%的学生能够回答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包括拉斐尔。
(三)人文素质拓展状况
民族意识方面,大学生对全球化、多极化背景下民族意识变化趋势并不是十分自信。认为民族意识变化趋势增强的学生不到一半(41.6%)。
校园文化生活方面,大学生最有兴趣的是文艺活动(58.4%);专业培训(43.4%)也较有吸引力;对社团活动(35.1%)、体育活动(31.8%)和人文讲座(30.7%)的积极性不是很大。从关注角度看,大学生更喜欢文化娱乐新闻(57.4%),其次是科技新闻(31.5%),再次才是政治经济新闻(25.3%)。
三、分析小结
在多元化环境中,95后大学生有着广泛的吸收文化因子的渠道。在学校这个主阵地针对性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其他的影响渠道。
他们对于对人文教育的需求较为迫切,兴趣很高,这无疑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利的认识上的保障。
在经济较宽裕、物质较丰富的时代背景下,95后大学生更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对国家时政缺少一定的关注,实际上分离了个人小发展与社会大发展之间的联系。这点值得我们去注意和思考当下教育整体导向存在的问题。95后大学生生长在物质丰富的社会环境下,数码产品特别是智能手机已经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丰富多元的社会文化为精神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对职业院校如何引导这些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5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度远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网络成为他们获取社会资讯的主渠道。这说明过度娱乐化的确已经成为社会现象,大学生更是受到了影响。利用好网络资源,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可以取得更广、更深的教学效果;同时,怎样防止部分学生沉迷网络致荒废学业,也是培养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课题。
素质教育对职业院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道德修养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综合上述多项调查选题结果及对其的研判分析,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到素质教育的现状,并进一步探索职业院校加强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针对95后大学生准确地定位素质教育在他们成长成才中的作用。
20xx年4月-10月,市妇联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六大驻青高校联合开展了这一调查,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据统计,六大驻青高校20xx年应届毕业生中女大学生10782人,本次调查共发出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种调查问卷共7005份,。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一次签约率和月收入均低于同届男大学生。那么,女大学生们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择业观念仍存在误区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理想工作单位的选择上,69%的女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及三资企业,重点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稳定且高报酬、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好、有社会保障。就业热点仍然集中在我们传统认为的所谓“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如医院工作者、财务、审计、银行职员、新闻工作者、餐饮旅游、市场、广告、公关、行政、文秘等,调查报告《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可见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她们宁愿放弃自己的专业,也要追求体面、收入高的工作,这无疑延长了她们求职的时间,增加了她们就业的难度。
求职过程中遇性别歧视
在问及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65%的人回答是求职过程中遇到过男女不平等的情况,主要表现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中明确写着“只限男性”、“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等字样,也有些用人单位虽没明确说只要男性,但女大学生在面试中也被问到过带有性别倾向的问题,如“我们这个职位会经常要求加班加点,你认为女性从事合适吗”和“你有男朋友吗”等等。
而用人单位被问及选人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时,86%的单位认为他们看重的是“综合劳动能力”(劳动效率),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看劳动力成本。女大学生工作后结婚、生育、哺乳、养育幼儿的职能对工作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期间,企业需要安排人选临时替代其工作,从而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
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因缺乏工作经验和应试技巧而被用人单位拒绝的女大学生高达87%。在问及用人单位女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有哪些不足时,59%的单位回答是女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成本高,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招聘有过工作经历的大学生。
人力资源专家刘婷霞表示,有竞争力的薪酬已成为企业抢夺人才的重要砝码,其实从登上top50榜首的中国移动身上可以看出,学生更多是从薪酬福利与品牌实力两个方面考虑是否加入企业。在cpi一路看涨的今天,薪酬待遇更是为初涉社会,自食其力的大学生就业人群所看重。同时,企业知名度及工作环境两项指标比例的跃升,意味着大学生越来越关注环境和职业健康,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愉悦感有了更高要求。
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本身,大学毕业后,都希望能进入有一定知名度、规模的企业,毕竟是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从学校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对于大学生们来说,跨国公司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有:规范的用人机制、明快的办事作风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另外,它们的“品牌效应”也颇为吸引人。但在现实的就业形势面前,让许多大学生不得不考虑,向左还是向右?
从第六届大学生雇主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本土企业日益受到大学生青睐。继XX年top50强榜单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平分秋色之后,XX年本土企业的上榜数量明显增加,以28席首次超越了外资企业,占据了过半比例。同时,国有企业的青睐程度也普遍提升,在上榜的50强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数量大大提高,有接近1/4的学生入职首选国有企业,国家电网、三一重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都是新上榜的国有企业。而选择“中外合营”与“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则有所下降。从行业分布看,汽车、房地产、金融、能源化工关注度增加,但对计算机、互联网的热情有所回落,甚至在大学生偏爱行业排行榜中跌出了前十位。
张廷文认为,在就业环境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稳定的雇佣关系、较好的福利保障制度等优势突出,而且随着国有企业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改制和重组的深化,特别是国有企业创造利润能力的提升,带来了员工薪酬水平和发展空间的整体改善。品牌竞争力稳步上升,大学生对国有企业的一些偏见正在消失。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民营企业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截止到XX年,民营企业就业已经占到全国就业的75%,对国家的税收贡献已经达到55%。民营企业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国企和外资企业,很多民营企业用十年走过了跨国公司和国有企业五十年的道路和历程。从最近的地震捐款事件,也能体现民族企业具备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然而具有成长潜力的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就是人力资本的不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大量本土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程度也在快速地提升。加入这样的民营企业实质上是低成本进入国际人才市场的一个捷径。这也成为吸引大学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外资企业虽然仍高居榜首,但其吸引力已大不如从前。这一调查结果也向外资企业发出一个信号:必须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否则将面临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