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我的家庭调查报告(范文五篇)

2023-07-11 23:15:0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家庭调查报告(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家庭调查报告(范文五篇)》。

第一篇:家庭用水调查报告

组长:郝艳昕记录员:梁馨悦组员:崔翔龙,李蔚,靳媛

调查目的:为了了解一般家庭的用水情况,做了一次调查。

调查对象:中学生

调查方式:采用问卷法和调查法

调查过程:1,梁馨悦,靳媛查阅相关方面资料

2,李蔚,崔翔龙展开调查

3,郝艳昕作分析

调查内容:早晨:洗漱用水

中午:饮食用水

晚上:洗漱用水+饮食用水

调查结果:早晨:水龙头开着,浪费了约3升水。

中午:清水被直接倒掉,浪费了约2升水。

晚上:水龙头开着不用,清水无用途(倒掉),浪费了约7升水。

调查体会:一调查才知道,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浪费水资源,一天两天可能是小事,积少成多就成了大问题。为了能够节约家庭中的用水,提出以下建议:

1,洗脸水可以用来洗脚。

2,洗衣服水可以拖地。

3,洗菜水可以刷碗。

4,淘米水可以浇花。

调查问卷

1,你能否接受利用处理过的雨水和生活废水来冲厕所?()

A,能B,不能C,不知道

2,你认为节约用水是否有必要?()

A,有必要B,没有必要C,没关心过

3,你认为利用洁净水来冲厕所是否是一种浪费?()

A,浪费B,不浪费

4,你认为我国水资源现处于何种状态?()

A,良好B,面临危机C,不管我的事,反正我没有受旱

5,对于“节约用水”这句话,您是如何理解的?()

A,只是一种口号B,一种可有可无的生活习惯C,人类应当做的一件事

6,对于节约用水的看法()

A,支持,并且自己也坚持这样做B,支持,但自己平时不怎么注意

C,有别人节约,我用不着去做D,无所谓

问卷分析

1,大多数的同学全选了A.(能接受利用处理过的雨水和生活废水来冲厕所)。

2,多数同学选了A(节约用水有必要)。

3,多数同学选了B(利用洁净水冲厕所不浪费)。

4,多数同学选了A(我国水资源现处于良好状态)。

5,多数同学选了C(对于“节约用水”是人类应做的一件事)。

6,多数同学选了A(支持节约用水,并自己也坚持做)。

统计分析:

同学们对“节约用水”只是嘴上随口一说,并非真正融入其中,没有一点儿防患意识。

第二篇:家庭调查报告

今年的一月份正好赶上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春节虽然好,但也是一个消费开支非常大的'节日。因此,我做了从1月14~31日的家庭消费开支调查报告。

我每天记录消费情况,最后总结归纳成了一个调查表,通过调查表分析看,消费开支主要集中在年前那一段时间。其中干果零食类共开支180元,食品类共开支247元,饮料类共开支129元,生活用品类共开支280元,水果类共开支254元,蔬菜类共开支303元,奶类共开支746元,衣服类共开支542元,肉蛋类共开支1157元,鱼类共开支343元,洗刷类共开支386元,酒水类共开支1166元,学习用品类共开支71元。

其中酒水类比平时增加了百分之近80%,因为,平时我家一般不喝酒,而过年了要买酒接待客人,还要买酒送礼。肉蛋类比平时增加了30%,因为平时就我们一家人吃饭,过年了有亲戚来,要吃饭,因此比平时多了一些,其余开支和平时差距不算太大,食品类整个开支占45%,因此可判断出中国人很爱吃,礼仪消费主要是压岁钱,占整个开支的10%,礼仪消费也很重要,服装消费占整个消费的15%,因为过新年穿新衣,这是一个习俗,一到过年的前一两个月,大人们变开始忙碌,卖衣服之类的开支是少不了的。

总的来说,吃、穿、玩、礼仪消费是我家消费的主要项目,我相信在以后,我们会逐渐合理消费,让生活越来越美好。

第三篇: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从调查表中来看,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

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年事已高,身体健康等原因,能够保证孩子的吃穿就不错啦,根本没有能力教育培养孩子们。

结合学校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经历谈谈学校面临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多数是单亲家庭子女,父亲或母亲有一部分是逃避孩子的教育责任,离开家乡,还有一部分是因生活贫困而远离家乡,逃避责任的不愿意和家里沟通,为生活拼搏的缺少时间和家里沟通。外出打工的家长基本都在外省或国外,一年能回家一次或多年不回家。临时监护人承担不了教育责任。

2、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占44。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46。7%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由一些独立生活的留守儿童更是迷恋上网。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心忧的现象,一名留守儿童不愿意和临时监护人一起生活,以离家出走威胁在韩国打工的父亲,自己独立生活,独立生活后,就流连网吧,事情发生在暑期,开学后该学生出现旷课,老师了解到之后,该生以积习难返。近期又发生了用不上学威胁父亲多汇生活费,让人痛心。

3、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4、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部分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经常换洗衣服,在调查中,有一名留守儿童,小学四年级父母在韩国打工,至今未归,自己与姥爷和舅舅一起生活,朝鲜族,经老师家访发现其舅舅是个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也没有生活来源;姥爷七十多岁,汉语

不好,老师没有办法沟通,孩子连吃饭都不能保证,卫生清洁就更不要说啦,老师曾帮助他洗衣服,带他去洗澡,后来老师发现他躲着老师,了解原因是他不想让老师这样帮他,他不想麻烦老师,再后来有学生发现他经常到垃圾箱去捡食物吃,学校和她的父母取得联系要求他的父母回来,这个孩子班级值日很能干,对老师有礼貌,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拾到十元钱也能上交老师。

有很多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逃学、吸烟、打仗斗殴、顶撞老师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 。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这些孩子自认为自己可怜,没有人疼爱,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让人值得深思。学校的控辍工作和校园安全工作的难点以留守儿童为主。

留守儿童是未成年队伍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要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

第四篇:我的调查报告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没有生命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地球境已被人类严重破。

我们来到了汉丰湖边,就闻到了一股臭熏熏的味道,于是我们拿缫桓霾A∩弦恍┧夷玫窖矍耙豢矗锩嬗行矶嘞感〉奈⑸铮颐茄刈藕呦赶傅墓鄄煲槐椋芪Щ褂泄ひ捣纤⑸罘掀锊痪ㄒ档拇恚苯优湃牒永铮突嵩斐裳现氐乃廴尽#凑庑┪廴径际俏颐侨粘I畹挠闷贰

我们捡着垃圾,一路还看见几位清洁工人也在水里挠着垃圾。

1、为了改善河道环境,应尽快开展河水、河岸等全方面的治理工作。首先,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杜绝工厂、养猪场把污水、粪渣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应集中处理,避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然后,对河边、河道中的.建筑材料(已废弃的)进行清除,并对水道进行整改,进一步将河内的垃圾、淤泥清除。后在河边种树,植草皮,建立绿化带,避免沙土流失。2、对沿岸居民及全体市民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河流的环境,主要还是在于大家的思想意识,故人们应自觉保护河道,保护环境。这样,一条全新河流才会永远呈现在人们面前。总之,要明确,环境受破坏,受影响的还是人们自己,我们应当充分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到人们改变环境的利与弊。影响水资源的因素还远远不止这些。虽然我的调查研究也许还不够成熟,但希望能把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在人们的脑海中的地位提高,这样才会使出现的问题一天天好转。才能让我们的汉丰湖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绿色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

10年前,英国哲学教授巴列特(cyril barrentt)这样定义绿色生活:“绿色生活是大自然的生活形态,而不是细节的追求,不是与工作绝不相关,不是凌乱的生活中需要设法弥补的鸿沟或真空。绿色生活是最完满、最丰富的生活方式。”因为这个定义显得过于抽象,环保学者石中元又将其具体化:“‘绿色生活’是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的生活,融入一体的新文化、新风尚的生活。”

绿色生活作为一种当代生活方式,包括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即涵盖了制造举动,又包括了消费行为。可以将绿色生活概括为五个方面: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3、反复使用、屡次利用;

4、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第五篇:家庭调查报告

什么是失庭?一些家庭由于疾病或意外灾祸使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人们把这样的家庭称为失庭。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在我国,失庭每年以7.6万个的速度增长,现在我国已有超过100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家庭大多数“独自”承受失独之痛,独自面对养老、基本生活照顾和精神痛苦等问题。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失庭的生存状况、面临的困难及生活诉求,更好地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爱失庭。7月份,市政协妇联界别委员联合市计生委、市妇联,在市政协xx、xx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xx县、xx区及相关部门,通过听取情况汇报、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市失庭的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原因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意见建议综合如下:

一、我市失庭的现状

1、基本情况。截至20xx年3月,我市只有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数为628345人,其中小孩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育龄妇女数为437619人;现已确认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2184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的扶助对象1436人(因为我市目前还没有做过失庭情况的统计工作,所以这个数仅指女方年满49周岁领取独生子女死亡特殊补贴的家庭成员数)。以走访调研的xx县为例,49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达74286户,占家庭总户数的15.5%,其中独生子女意外死亡xx1人(女方年满49周岁),占独生子女家庭户数的1.76‰。目前出现的这群失独者大多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恰逢我国8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严格执行的年代。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失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经济状况。丧子之痛让他们生活无望,也失去了创造生活的积极性。他们中大部分生活贫苦,有极个别甚至居无定所,借住在村里的公房(如仓库)或亲戚闲置的旧房。农村失庭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117-xx5元/月的农村低保、235元/月的生育特别扶助金和家庭普遍较为微薄的劳动所得。城镇失庭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270-350元/月的城镇低保金、235元/月的生育特别扶助金和个人劳动所得。相对而言,农村失庭的经济更拮据,面临的生存挑战更严峻,对经济帮扶的需求更大。

3、精神状况。失庭成员因丧子打击失去了精神依靠和寄托,常常选择自我封闭,拒绝与社会接触,内心孤寂,处于社会的边缘化。这个群体的年龄大部分在50岁左右,女人的这个年龄基本上很难再生育,而男人再生育的机会相对大一些。因此,相对而言失庭中女性受到的伤害更大、更深。同时我们发现有原配偶陪伴的失独者的精神状况明显好过丧偶尤其是离婚失独者的精神状况,而再婚重组家庭的失独者精神状况相对又有所好转。相对而言城镇失庭的精神创伤更大,对精神帮扶的需求更迫切。

4、帮扶状况。我市从20xx年起按照省里的政策给予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每人每月50元。20xx年起我市执行国家出台的一项针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别扶助制度,扶助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每人每月100元。20xx年起我市执行标准随国家标准提高,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每人每月xx5元。随着物价上涨,我市从20xx年1月起对失庭的特别扶助金在国家标准上增至每人每月235元。部分县市区根据各自情况制定了扶助标准。如xx区从20xx年1月起对失庭的扶助金增至每人每月315元。xx区从20xx年1月起对失庭的扶助金增至每人每月300元。xx区xx乡在20xx年6月设立“失庭关怀基金”,7户失庭每年领取3000元到5000元的帮扶基金。南岳区从20xx年起在失庭父母生日、春节时分别送上生育关怀慰问金600元,对再生育家庭给予一次性生育关怀金500元。xx区参照市级标准执行。xx市从20xx年起将农村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代缴范围,由市财政按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从计划生育关怀资金中予以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我市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依然不能解决因为失去的孩子而造成的经济和生活上的困难。

二、我市失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主要问题

⑴经济收入偏低。据调查,一半以上的失庭收入达不到当地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农村失庭没有任何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赖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政府救助(城乡低保、五保供给)等方面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城镇失庭除部分领取退休金的有较为固定的经济收入外,其他失庭的经济状况跟农村失庭相似。独生子女因病去世的家庭经济困难问题更为突出,这些家庭在支付大量医药费后陷入经济困难,占到所有返贫家庭的50%以上。

⑵精神创伤极大。失庭的精神创伤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源于内在创伤。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后,失独老人失去了精神依靠和寄托,心理变得脆弱和敏感,容易陷入精神抑郁,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另一方面来源于外来创伤。一些人把失独者视为不祥之人,他们所给的东西也被视为不祥之物,这种来自社会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无疑更刺痛了失独老人的心。因此,相对于物质帮扶而言,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更为迫在眉睫。

⑶养老就医极难。调查显示,失庭普遍存在患病率较高、生活资源缺乏、养老困难等特点。“我不怕死,只怕老,只怕病。”这是我们走访调研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如何养老就医是他们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在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下,那些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不好的失庭,尤其是这一类的农村失庭,养老就医更是个大难题。医疗开支让他们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他们还常常面临无人办理正常医疗住院手续和术后无人照料等问题。

2、产生的原因

⑴政策关怀不够。一是对失庭的政策保障落实不到位。如XX年底颁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这里的“必要的帮助”只是原则性规定,对帮助的形式、金额、负责部门及年龄等均未作明确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又如20xx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xx”规划》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养老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工作,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独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这里的“必要”是哪种类型,“补贴”标准是什么,由哪个部门负责同样缺乏明确的规定。二是对失庭的救济帮扶政策存在漏洞。如现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限定“年满49周岁以上的失独父母”才能获得特别扶助,但这样不少49周岁以下的失独父母距离获得特别扶助就有一段较长的“真空期”,在他们最感孤立无助时却享受不到政策的关怀。同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等多种原因,大多数女性还不到45岁就已经无法实现再生育了。因此以年满49周岁为限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三是各级财政投入不够。虽然自20xx年1月起,我市失庭特别扶助金提高到每人每月235元,可相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水平和失庭面临的实际困境而言,我市各级财政投入依然偏少,扶助标准依然偏低。

⑵社会关怀不够。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针对失庭的专门养老服务机构,也没有关爱失庭的社会和民间组织。随着失庭在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方面需求的日益增长,公益服务事业和社会养老工作明显滞后。

⑶自我激励不够。主要体现在失庭无法走出丧子之痛的心灵创伤,丧失生活信心,无望开创新生活。失庭在生活中往往会面临诸多正常家庭无法想象的困难,据调查,70―80%的失独父母存在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近半数患有抑郁症。丧子之后,他们的精神极度敏感和脆弱,恐惧一切节日和聚会,极力躲避世俗人伦,常常处于压抑和自闭之中,无法积极地投入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城镇失庭。

三、关于解决我市失庭主要问题的建议

独生子女家庭,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践行者,对降低人口出生率、抑制人口过快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失庭的出现是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可以说是政策所迫、意外所致、生理所限。帮助失庭解决生活困难,化解心理障碍,既需要有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障、政府的`帮助,还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为此,我们建议:

1、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生育政策法规。建议考虑放宽“单独生两胎”的政策,增强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减少失庭的发生机率。在生育政策法规的出台上,给予所有失庭相应的扶助,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失庭帮扶对象的年龄划分。建议政府出台关爱失庭的相关政策,明确享受对象、享受标准、负责部门、审批程序、资金筹集与发放管理等基本内容。二是建立健全对失庭的养老机制。根据大多数失庭养老的实际,建议政府加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服务功能。根据我市财政收入状况和上一年度的物价上涨指数,提高失庭特别扶助金标准。由政府为失庭购买养老保险,以保险形式为失庭养老提供最重要的保障。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建立相关社会资源向失庭适当倾斜的政策体系。人社和卫生部门参照五保、低保、残疾人标准,给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失庭成员免费享受医保和养老保险待遇。民政部门参照“三无”和“五保”老人待遇,将年满55周岁的失独女性和年满60周岁的失独男性优先纳入五保供养、城乡低保救助范围,尤其是对患有疾病、无生活来源的失独对象,更要适当放宽年龄限制,通过采取分散与集中供养的方式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卫生部门出台看病就医的特别扶助政策,定期为失独老人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和亲情护理服务。三是定期发布失庭的权威数据。建议加强对失庭的信息统计工作,建立包括所有失独者在内的失庭数据库,定期面向社会公布权威统计数据,并及时更新,为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同时建立失庭健康档案。明确记录每个失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与卫生医疗机构协调,根据每个人的病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服务。

2、建立健全失庭社会公益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失庭社会关爱救助”机制。建立网络心灵驿站,通过开辟失庭网站专栏、建立失独者qq群等形式,面向社会定期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咨询和心灵交流等活动,为失庭搭建一个及时、便捷的现代化网络交流平台,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失庭,营造人人尊重、关爱失庭的社会氛围。同时,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失庭做义工,帮助失庭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二是建立社会公益组织和民间资金共同参与机制。建议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失庭养老服务事业,建立失庭关怀基金,成立社会养老爱心机构,鼓励社会兴办养老院和专门的失庭老年公寓,形成政府补贴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多元化集资的失庭养老服务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进程。三是建立多部门帮扶的联动机制。帮扶失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扶助、医疗救助、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多个领域,绝非一个部门的事。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帮扶优势,积极开展关爱活动,帮助失庭走出精神低谷、重拾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尤其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特色优势,针对失独母亲这个新弱势群体中特殊人群的现实问题,积极开展关怀失独母亲公益活动。

3、积极引导失庭重拾生活信心。一是开展精神慰藉。建议设立心理咨询公益岗位,充分发挥(村)社区的基层工作者和民间公益组织志愿者的积极性,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培训,指导他们定期与失庭成员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比如开展心理辅导、义务巡诊、临终关怀等多元化服务,一对一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和痛苦。二是鼓励并帮助失庭重新构建完整家庭。对于尚处于生育期且有生育意愿的失庭,开展“再生育”服务。除帮助他们办理相关生育证件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技术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还可以为其免费提供生理检查、优生监测等相关生育信息免费咨询和检查服务。遇到本级医疗部门解决不了的难题,应积极联系上级医疗部门,免费提供实验室检查、试管婴儿培育等系列生育信息咨询服务。对于失去生育能力,愿意收养子女的失庭,开展“重组家庭”服务。民政局、公安局和人口计生委积极协调,主动提供有关收养信息,优先安排收养福利机构儿童,对失庭在办理合法收养手续、婴儿入户手续时实行特事特办,繁事简办。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失庭参加社会活动。引导失庭、有特长的空巢老人组建各种文体队伍,开展文体活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娱乐身心,融入社会,用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来冲淡他们的记忆伤痛。

推荐专题: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我的家庭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