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科技创新为主题的调查报告

2023-07-11 23:09:4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技创新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科技创新为主题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全州科技创新工作情况,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常委会组成以王燕铭副主任为组长、部分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组成的调研组,从3月下旬开始,深入到延吉、珲春、敦化等县市(其他县市委托当地人大常委会协助调研)以及延边大学进行工作调研,通过实地察看科技项目、产业园区,召开座谈会、调阅相关资料、听取各级政府和高校工作情况的汇报,对全州科技创新工作情况有了初步掌握。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绩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将科技创新列为全州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绩。

(一)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州委州政府近年先后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州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绿色转型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科技政策措施,并通过召开全州科技创新大会,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展、创新创业大赛,落实奖励政策等,在全社会营造“人才优先、企业优先、科技优先”的良好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二是科技投入稳中向好。过去五年,全州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26项,获得立项430项,落实资金16460万元;争取项目38项,落实研发资金2939万元;争取省级项目258项,落实资金11731万元;安排州本级项目xx4项,落实资金1790万元。过去五年,珲春市政府为企业重大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投入资金24xx万元;敦化市争取2.8亿元对医药、食品、机械制造、林产等重点科技项目予以支持。三是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州和县市政府通过引导企业与域外高校对接,创设交流平台,开展培训等方式,积极汇聚科技人才。目前,全州科技活动人员6156人,其中国务院特贴50人,吉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人才65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0人,科技人才总量居全省第三位。

(二)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

全州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家,农业科技园1家,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延边大学科技园进入省级大学科技园区,敦化市省级医药高新区进入审批阶段。延吉高新区和延边大学2个双创基地在孵企业达35户,延边大学共获批“长白山湿地与生态”“妇科肿瘤生物学”“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肉牛科学与产业技术”等14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师生创办科技企业达到18家。州政府与延边大学共建医药健康产业研发中心,组建延边医药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批72户会员单位加盟协同创新。

(三)科技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州政府先后与中科院长春分院、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韩国科技情报研究院、俄罗斯科学院分院等多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签署全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组织校企校地合约项目xx余项,与中科院签约合作项目达到6个。其中,“紫杉醇深度开发”广谱抗癌新药、“珲春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等重点科研项目得到推进。加强对韩、对俄等周边国家的技术交流,成功举办xx届长吉图区域中韩技术转移大会。积极推进同黑龙江、新疆等地方的国内合作,并与宁波达成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图们江区域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成为科技合作基地,中韩食品科技与技术、中韩动物科技创新、图们江区域科技信息数据加工、朝医药科技创新等列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四)科技创新驱动作用不断提高。

目前,全州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家,20xx年实现生产总值35.52亿元,净利润4.6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45.55亿元,占到同期规上工业增加值9.6%。过去五年,全州获省科技奖项57项,敖东药业专利获“第xx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华康药业专利获“第二xx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血栓心脉宁标准化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全州专利申请量达2479件,其中发明专利749件,年度申请量与授权量均居全省第三位。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全州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发展,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一)政府服务科技创新不到位。

一是服务科技创新政府机构偏弱。调研中发现,仅延吉市单设科技局,有的县市从事科技服务工作仅有几名干部,有的科技干部对本区域情况掌握不清不透。二是服务科技企业措施单调。有的县市科技部门仅是“二传手”,对科技服务多停留在传达文件和项目申报、争取资金上,针对企业的市场调研、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研究不深、介入不上。三是政府对科技创新引导作用不够。过去五年,全州财政科技支出平均水平仅占GDP的0.24%左右,远低于全国的2.15%水平。州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每年仅200万元,县市科技三项经费200万元以上的仅有珲春市,多数县市政府对科技引导资金投入不能实现常态化,难以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

(二)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不突出。

我州科技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比较薄弱。目前,全州仅有20户企业设有科研机构,自主组织科技项目攻关的企业仅有几户。大多中小微企业缺乏长远发展战略眼光,既缺少自主创新技术储备主动意识,又无法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项目对接,多数企业现有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

(三)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州内企业的研发和技术人员在享受职称待遇、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都非常滞后,对高层次研发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全州高校毕业生回归率仅在12%左右。近年来,我州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但是引进人才大多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缺少企业所需的科技创新人才。企业科技人才普遍呈现服务年限短、流动性大问题,一线科技人员数量逐年递减,培育本土领军创新人才日趋困难。

(四)科技平台作用发挥不明显。

多数县市研发平台入驻项目小而散,科技项目成长后向域外流失严重。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20xx年获批,驻园科技企业边成长边流失问题突出。延吉高新技术开发区20xx年被列入高新区,目前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仅有3户。依托区内中小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中小科技企业成长缓慢。

(五)社会协同创新体系不健全。

高校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相脱节,过去五年延边大学在自然领域学术成果达7600多篇,落实到科研项目的仅有380项。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不足问题突出,实施转化的218项成果转化效益仅3455万元。尽管延边大学在动植物资源、基因、民族医药学等方面有很多的研究,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环节缺少资金支持和企业对接,致使很多项目在搁置中丧失转化机遇。此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缺少稳定成熟的科技创新风险分担和成果共享机制,州内企业对科研成果吸收能力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域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我州的.合作项目多为边缘领域的中小课题项目,合作前景好的较少。

三、意见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要强化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一是提高领导认识。科技创新是决定延边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延边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内生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各级政府领导一定要对科技创新工作有深透的认识,努力营造重视创新、支持创新、促进创新的良好环境,着力推动全州经济由传统生产向质量发展转变。要突出政府科技服务职能建设。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着眼于我州科技发展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州和县市政府科技工作机构,将一批家乡情结重、工作能力强、热心科技事业的干部推荐到科技工作岗位。二是突出科技创新的规划设计。紧紧结合我州企业发展实际,强化各级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制度设计、政策落实的主导作用,要结合延边州科技状况,明确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几项重点进行推进,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政策、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寻求突破。三是完善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投入机制。要从培育持续增长的税源经济与后发优势着眼,把科技创新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提高财政的科技投入,加大对本土企业科技项目的扶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一批创造新技术、新业态、提供新供给的新型企业。

(二)要强化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一是发挥现有企业平台引领科技创新主导作用。坚持依托现有企业科技项目,完善科技计划项目库,坚持重点项目重点扶持,通过科技项目的引领加快全州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二是依托招商引资平台引进科技项目。坚持围绕生物及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科技产业重点领域开展招商,加大科技招商奖励政策,通过科技项目优势引领科技创新发展。

三是筑牢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依托各类工业(科技)园区大力发展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的新型研发组织,支持城市众创空间等新业态组织发挥作用,多方位搭建科技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孵化器”、科技风险投融资、产学研结合等创新平台。

四是完善政府服务科技创新机制。构建和完善全州科技信息支撑体系,通过科技企业组建行业协会、企业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企业政策、项目、资金、信息、人才、检验检测等资源共享,着力解决我州科技企业人员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要强化科技人才的留用机制。

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州”战略,努力稳定和不断壮大全州科技人才队伍。

一是拓展人才引进渠道。要加大对科技人才引入的服务力度,积极了解我州科研平台和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建立“人才技术需求清单”,帮助企业实现全球人才对接。要重视“招才引智”政策调整,重点向企业创新人才倾斜。鼓励企业利用域外研发机构开展科技研发,利用延边与宁波对口帮扶协作机遇,积极帮助企业推进重点科技项目的跨区合作。

二是夯实人才发挥作用平台。强化对引入高端人才的跟踪服务,搭建完善的服务人才平台。这里不仅要解决引进来的人才落户、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事项,还要为其开展科技研发、组织试验、拓展服务范围等创设环境。对企业为引进高端人才创设工作室、研究室等活动空间的,各级政府要在项目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三是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尤其当前全国各省市都在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我州的引才思路要有创新,思想更要解放,拿出的政策要优于发达地区才有吸引力。在目光上要重点放在本区域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创新上;要在如何留住延边大学毕业生上下功夫,用政策和平台加情感等多种措施要人才留在延边创业创新。要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州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对转化科研成果、专利技术,发展科技服务业等新兴业态、新兴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要落实奖励政策。

四是要深入研究人口回流问题。没有人口的支撑,高端人才引进只是“空中楼阁”。在深入实施“引进高端人才”“推动返乡创业”战略的同时,更要着重落实人口流入政策,特别是要促进青年群体的回流,为我州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保障。

(四)要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一是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瞄准延边资源科技攻关。充分发挥延边大学科研优势,鼓励企业主动承接延边大学教学基地、实验基地、科研基地,各级政府要积极为延边大学开展社会调研、课题研究提供方便,促进科研成果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促进校地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

二是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支持。对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托延边资源性研发项目,重点跟踪专利项目攻关和科技成果孵化环节,对转化前景好的重大科研项目和能够形成地方标准的科研项目要给予重点财政支持。探索设立全州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基金,保障优势科技项目的研发和就地转化。

三是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要把政府对科技引导的方向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与企业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相一致,鼓励州内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研发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研发基地,积极探索建立以资产为纽带、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三位一体”产学研联合体。

第二篇:科技创新工作报告精选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切实了解我县企业科技创新情况,5月17日,县政协科技科协界委员赴__镇,就我县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__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方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__为主线,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科技惠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高点定位、目标一流、强势推进,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省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县、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县等荣誉。连续6年荣获南通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名;连续6年荣获南通市科技系统综合考核第一名。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通过科技招商选项目、产学研合作引项目、自主创新上项目,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全县在原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的基础上,已发展形成四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装备、软件和服务外包),七大优势产业(高效节能建材机械装备、电梯装备制造、数控锻压机械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电力装备、高技术船舶配套、电子电器)和三大传统产业(纺织化纤、丝绸服装、特种水产养殖及农产品深加工)群。拥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65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9家,名列__市第一。引进实施了金属注射成形技术、高可信高安全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应用、纳米涂料数码喷印技术等国家863计划项目1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80.73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01.24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比增长了5个百分点,达31%。

二是创新载体建设提质增量。不断加强以企业科技孵化器、特色产业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为主的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科技创新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县建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个,科技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孵化器3家,孵化面积达25万平方米;建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35家、市级59家,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家、市级2家,科技创新服务机构3家,省院士工作站1家,总量居全市第一。

三是科技富民强县影响全国。积极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桑蚕茧丝支柱产业。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75项,先后组织实施市以上农业科技计划43项。全县桑蚕茧丝绸产业年产值达52.6亿元,带动蚕农新增收入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和财政收入的14.5%均来自该产业。2009年12月,全国科技富民强县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县的经验受到科技部、财政部领导和全国各地代表的充分肯定。

四是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保护能力。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保护能力。“十一五”以来,全县累计申请专利8548件,授权3387件,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前十强”。2009年专利申请3709件,授权专利1853件,申请发明专利703件、PCT专利2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全市第一。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102项(国家1项、省级6项、市级95项)。

五是科技成果转化硕果累累。通过实施产学研合作“121”、“双百千”工程,推动了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在我县转化。县政府先后与上海交大、哈工大、武汉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大等18所高校院所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与美、德、俄、日、乌克兰、缅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关系;198家企业与122家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29个。先后承担实施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个,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6个,国家重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4项,争取上级科技拨款1.37亿元。

二、我县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主体意识不强。企业是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县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较之以前有一定的增强,但这与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要求还相距甚远。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观念滞后、动作迟缓,满足于小富即安,缺乏战略性前瞻目光,趋利思想严重。片面的认为技术创新投入大、见效慢、风险多,搞技术研发不如购买技术产生经济效益快。甚至有些企业单纯依附来料加工,满足于眼前小利,不图企业长远发展。

2、科技投入远远不足。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近几年,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在科技创新投入上逐年加大比重,但这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从政府投入看,从总量到增幅都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存在差距。2010年__安排三项经费2228万元,__2616万元,苏南地区的__更是达到了2亿元,而我县仅有700万元。从企业投入看,总体上规模偏小、结构不佳。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一个健康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应在6%、4%、3%以上,而县内企业只有3%左右,低于国家、省标准,更低于发达国家10%的平均水平。由于资金短缺,产品研究开发、培训所必需的费用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从社会化投入看,近几年,我县也成立了风险投资公司,但投资规模偏小,风险投资资金仅有几千万元,很难满足科技型技术创新需要;加上我县还没有建立科技金融银行,一些好的项目由资金原因没能得到开发和转化。

3、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比较少。我县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的340家企业中,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仅有128家,占比达37.6%,145家亿元企业与高校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的也只有78家;3000万元制造业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的198家,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没有建立;全县规模企业申请专利的只有131家,占企业总数(905家)的14.48%;3000万元以上企业申请专利的只有94家,占企业总数(340家)的27.65%;亿元企业申请专利的也只有60家,占企业总数(152家)的39.47%。若剔除未获授权专利和无效专利,企业真正拥有专利的就更少。由于企业不重视科技创新,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效益偏低。

4、高层次创新人才比较缺乏。__县人才总量虽逐年增加达5.2万人,但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仅为2566人,只占科技人才总量的4%。企业中人才总量还不多,工程技术人员只占18.1%,尤其在企业一线直接从事产品研发的人员更少,只占3.5%。虽然县委、县政府每年都组织大型人才招聘活动,但引进的数量还不够多,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带管理的来海创新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尤其比较缺乏。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引进难、外流严重,已成为经济、科技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5、科技管理队伍力量比较薄弱。随着国家将科技创新摆上战略层面,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工作内容逐年增加,工作任务也愈加繁重。调查了解到,__县科技主管部门现有行政编制10个,其中领导8人,远不能适应科技创新形势任务的需要。科技部门人员少与任务重的矛盾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与开展。

第三篇: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去年,xx市xx镇妇联向辖区内企业发放回收了调查问卷1000多份,并召开了座谈会,对本地区职工队伍思想文化技能等素质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1.企业员工尤其是一线工人十分渴望有机会参加培训和各种提升素质的活动。

数据显示:

(1)职工整体文化程度有明显提高,其中:初中以下的占9%、高中(中专、技校、职高)的占51%、大专的占27%、本科以上的占13%;

(2)大多数企业能定期开展职工培训,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87%,职工对培训的满意率较高,其中:非常满意的占16%、基本满意的占81%、不满意的占2%、非常不满意的占1%;

(3)职工对企业素质工程建设作用的认知一般,其中:认为很有作用的占调查总数的12%、有作用占32%、一般占36%、作用不明显占11%,没有作用占7%、说不清楚占2%;

(4)对企业关爱职工的认知度相对集中,其中排在前三名的是:工资收入少、子女入托入学难、看病就医难;

(5)职工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是:技术技能培训占24%、提升创新能力占21%、文化学习占17%、提升团结协作能力占13%、理论政策学习占10%。由此可见,提升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排在了职工需求的前列。

近两年,我们联合工会通过素质工程建设,特别是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职工创新工作室以及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较好地满足了职工的素质提升需求。越来越多的女职工开始注重自身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等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品的更新,使职业的更替速度加快,职工面临着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的巨大压力。

问卷调查中“您在企业中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其中要求“参加技能培训”的占71%,可见,职工对参加培训的需求强烈,并十分关注教育培训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梯度。在调研中,我们听到在职工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最大的福利就是培训”。

3.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职工的文化和技术素质高低不齐,部分职工业务擅长单一,且不愿涉及其他领域。增加了培训的难度。二是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对职工的思想和认识影响越来越大。调研数据显示,参加旅游、开展文体活动、找同事、朋友聊天这三种方式依次排在职工闲暇时间的前三位,职工了解信息渠道排在首位的就是网络,绝大部分的职工拥有微博微信,开放的网络在为职工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对工会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提出了新的要求,妇联在面对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力和网络舆情方面的'应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是妇联关注女职工、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亟需面对的问题。三是有的企业对提升职工素质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经费保障,人力和场地支持方面显得不足,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得少,有的很单调。

近年来我们以打造职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镇建有2个女劳模工作室和22个以女科技人员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我们以加快企业、产业工人转型发展为目标,以机械制造向智慧创造转变为导向,以劳模创新工作室、百家职工科技创新工作室为有效载体,进一步强化创新理念、提升创新服务,形成了“精英创新领先,群众创新并重,创新成效凸显”的良好局面,加快了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性职工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20xx年率先在xx集团、xx等知名大企业集团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20xx年又在全镇开展了“百家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推行名师带徒制度,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培养和聚集优秀人才,助推了全镇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培育创新理念,推进创新建设。我们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组织基层组织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广泛开展创新大轮训,帮助每一位员工掌握创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激发创新意识,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同时邀请专家举办了职工创新专题培训。

二是开展创新培训,提升职工能力。xx集团工会实施职业飞翔计划,着力构筑雏鹰、精鹰、雄鹰人才梯队。“雏鹰计划”,旨在通过引进、招募名校大学生,并对专业能力强、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每年招收大学应届毕业生50人,经过入职培训、拓展训练后分配至各个岗位,并实施“导师带徒”制度,帮助大学生尽快成长,使大学生迅速成长为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同时,入职一年以后,将甄选出德才兼备者纳入“xx集团战略人才库”进

行长期学习和培养,作为公司高素质人才梯队培养对象;“精鹰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各部门、车间有进一步培养有潜质的管理干部、技术骨干、班组长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负责人;“雄鹰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领军人物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为公司的战略扩张作准备。与苏州大学、东华大学联合开办了服装艺术与设计、纺织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smba培训班。xx集团工会实施凤凰计划,成立凤凰商学院,构筑创新创优的蓄水池。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成效。我们对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各企业也建立信息库,为优秀员工、技术人才建立档案,储备人才;将参与“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创效作为对职工表彰奖励、晋职晋升、培训深造的重要依据,对有重大贡献的职工给予重奖并上报上级工会。再次,建立人才培训机制。走金领、白领、蓝领多层次人才成长发展路子。xx集团、xx集团等企业先后创办了mba高层次管理人才培训班,拓展企业管理创新的人才队伍;坚持不懈强化创新团队与企业、院所的融合对接,走共同创新发展之路,每年举办创新创优技能大赛,发现培育企业蓝领工程师队伍。

四是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创新热情。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培育职工创新思维,开设创新课堂,培养和造就一批“知识型、技能型、专家型”职工队伍,高品位打造职工之家,成为职工业余创新学习的大学校。二是突出职工创新技能,各企业集团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以老员工、技术能手等带头,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尽心尽力的帮教与指导,带领新员工尽快适应岗位工作,不断探索研究岗位技能,迅速成长为企业一线的中坚力量,近年来通过这种辐射型的帮带模式培育了一大批优秀员工。三是突出立足岗位创新,以巾帼建功活动为有效载体,深入开展合理化小建议、小技术、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等竞赛活动,在基层组织开展“五新”“五小”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创新水平、竞争水平。xx、xx、xx、xx、xx等企业每年举办职工技能大赛,仅xx集团就组织了22届职工技术操作运动会,涌现了xx、xx等一大批技术操作能手与优秀操作法。

近年来,全镇涌现出:xx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xx获xx省五一劳动奖章、xx获xx劳动模范、xx获xx市五一劳动奖章。xxxx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xxx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xx省创新型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产业工人,并推出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法,引导全体员工争当“创新能手”“操作专家”。

第四篇:企业科技创新情况调查报告

企业科技创新情况调查报告

企业是吸引人才的主体,要树立“只求所用,不求所在”、“只求所为,不求所有”的意识。下面YJBYS小编为你送上企业科技创新情况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企业创新活动情况,根据省、市统计局的安排部署,XX县统计局于2014年12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企业科技创新情况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规上工业企业实施全数调查,对其他企业实施抽样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全县企业的科技创新现状,了解企业在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为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提供更好的宏观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全县企业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投入稳步增长,研发创新成效显著,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任重道远。

一、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

在市场竞争中,科技含量高低已经成为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已经受到全县企业经营者的普遍认同。调查显示,全县22家规上工业企业和10家规上服务业创新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同时逐渐呈现出了一些自身的特点。

(一)创新意识增强

在自主创新活动中,全县工业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创新意识逐渐增强。被调查的工业企业中45.4%的企业在近三年开展了产品创新活动,40.9%的企业在近三年开展了工艺创新活动,40.9%的企业在近三年进行了组织管理创新,27.2%的 企业在近三年进行了营销创新,有68.1%的被调查企业准备在今后几年内开展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抽样调查的10家规上服务业中,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不足20%。

(二)创新投入稳步增长

随着企业创新意识的增强,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以及研发人员的数量都稳步增长。2014年度,32家被调查企业中,有科技研发项目的企业占37.5%,分别是(益能铁合金有限公司、山丹水泥集团、宏定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金山啤酒原料有限责任公司、瑞源啤酒原料有限责任公司、腾达西铁冶金有限责任公司、丹马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润牧饲草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丰源节水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长山子煤矿、青龙管道有限责任公司、铁骑水泥)。科技研发经费支出4292.7 万元,同比增长188.4%,其中政府资金42万元,企业资金4250.7万元,参加科技项目人员120人,其中女性10人,拥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人员占 50%。拥有独立的研发机构或实验室的企业占12.5%,分别是(山丹水泥集团、铁骑水泥、腾达西铁冶金有限责任公司、金山啤酒),从业人员34人,其中博士学历4人,硕士学历1人,本科学历8人。可见,企业已经重视自己拥有研发机构的优势,把注意力放到了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方面。

(三)创新成效显著

科研投入的增加带来了丰厚的研发成果,全县企业创新成效显著。2014年度,32家被调查企业新产品研发支出2927.9万元,新产品产值6785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6120万元。企业技术创新效果明显,被调查企业在产品方面:28.1%的企业增加了新产品,31.2%的企业提高了产品性能或质量,25% 的企业取得了开拓新市场或增加市场份额;在工艺方面:25%的企业提高了生产能力或服务能力,28%企业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消耗,31.2%的企业降低了单位产出的劳动成本。在知识产权获取方面,被调查的企业中39.3%的企业形成了国家或同行业标准,1.25%的企业申请了注册商标或申请了专利,如:铁骑水泥”、“丹马油脂”、“西部合金”。

(四)市场导向及自身发展需求推动企业实施创新战略

企业创新战略的推动实施不外乎受到外部需求及自身发展压力的共同影响:(1)外因——市场需求变化。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最为敏感,这就要求企业及时根据需求的变化自发地对产品性质和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有81.2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创新对企业生存发展起了一定作用或重要作用。另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激烈的市场竞争也给了企业更大的紧迫感,有52%的被调查企业承认,市场或同业竞争也是其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2)内因——自身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靠一成不变的产品很难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档次,创好名牌产品,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调查数据显示,有42%的被调查企业因为企业内部研究与发展要求,迫使企业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实施创新战略。企业逐渐意识到,要保持其在市场经济中的永续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甚至是引领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调查显示,有28.1%的被调查企业的创新产品对于本企业是新的。

(五)院企、企企科技合作已成为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由于全县企业技术研发基础条件有限,高层次技术人才缺乏,所以新产品研发难以靠自身去独立完成,只有通过院企、企企科技合作,引进智力、引进成果,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近几年,我县的院企、企企科技合作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部分企业与省内外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正在组织实施多项科技合作项目。调查显示有34.3%的企业准备或者已经在和各大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展开合作。如:丹马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的油菜籽深加工油脂干式冷凝真空脱臭系统技术集成应用,长山子煤矿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长山子井田砂砾岩含水层分布特征及防治水对策研究、丰源节水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承插式悬辊管的研发、益能铁合金的多元铁合金新产品的开发等。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整体淡薄、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够。在调查的企业中,大部分的企业经营者虽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有切身体会,但对本企业如何开展科技创新的思路仍然模糊,感觉无所适从,对研发设备和技术人才投资缺乏积极性;也有少数的企业经营者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对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满足目前的产品和市场,缺乏危机意识、进取意识和扩张意识,固守小农经济的思维定势,不愿进行技术研发和扩大再生产的思想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禁锢。

推荐专题: 科技创新为主题的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