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大学生调查报告异地恋

2023-07-11 23:08:0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调查报告异地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调查报告异地恋》。

第一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一、前言

教育部于20xx年3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颁布了修改后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删除了原《规定》中“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规定。这意味着普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结婚不再需要获得学校同意,只要根据国家《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执行即可登记结婚。这个规章的修改带来了一系列影响,首先就是原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大学生婚恋问题浮上水面,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制度基础,那现在大学生婚恋观究竟如何呢,打破“禁婚令”是否意味着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如洪水猛兽般冲向静谧严肃的大学校园呢?本调查小组就是在这种研究背景下展开调查研究的。

二、调查研究相关说明

(一)研究目的

本次调研活动由《和谐校园的构建研究》SRT项目组实施,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代在校大学生婚恋观现状,掌握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在校学生的婚恋观区别。

2、在以上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答案的原因。

3、提出建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加强其责任意识。

(二)调查实施方法

本课题组于20xx年6月成立,在征求指导老师意见之后确定操作程序,设计调查问卷,并于10月份进行试点调查,在总结试点调查工作之后重新修改调查问卷,并最终确定调查方案。

本调查为自填式问卷的随机调查。问卷发放方式以实地面访为主。调查的范围为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在校本科大学生。访问地点为各校教室和宿舍。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165份,回收问卷163份,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96.9%。

本问卷设计采用依照自然性征区分调查对象,核心调查的是调查对象的婚恋价值观。

三、具体数据分析

在对问卷进行分析时主要从四个角度,分别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和大三大四的学生(依据是从不同的年龄段),城镇的学生和农村的学生(依据是从不同的地区成长的,环境的不同),男生和女生(性别的不同)以及对于概括问卷调查的总体数据分析四个方面。对整个问卷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如下结果:

(一)大一大二学生和大三大四学生的角度

1、在被问及是否赞成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的问题时,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6%的大一大二的同学赞成在校大学生恋爱,而大三大四的只有23.9%的同学赞成。

2、在问到不赞成在校大学生恋爱的原因时,大三大四学生中有11.8%的人选择影响学业,39.4%的人选择没有经济基础,而17.5%的人选了感情不纯,7.8%人选择影响正常社交,而在仅有的反对谈恋爱的大一大二的同学中有37.5%的人选择没有经济基础。通过这些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大三大四的同学由于经历了大一大二的年龄阶段,他们更多是着眼于将来的工作,所以他们选择谈恋爱会影响学业从而会影响到将来的工作,并且他们比较现实的看到自己没有经济基础,现在的钱主要来源于父母;而大一大二的同学更多的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可以看出随着阅历的增加,就业压力的增加,许多的同学选择应该是把学业放在第一,抓紧时间认真学习,从而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3、在被问及在校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时,大一大二的同学中有26%的人选择在校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是找个生活上的伴侣;24%的人选择是打发时间,排除寂寞;32%的人选择爱情没有动机,有缘中意即可;14%的人选择受周围环境的影响;4%的人选择为了生理方面的需要。大三大四的同学中的数据跟大一大二的基本相同。说明大学生谈恋爱时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并不受年龄的影响。

4、在问到在校大学生恋爱最后能发展为婚姻的几率时,无论大一大二学生,还是大三大四的学生都认为这种几率很小。而我们从身边的事例中,从与学长的交流中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校园情侣关系由恋爱转化为婚姻关系的是非常少的。大学生恋爱一旦面临毕业时的种种情况,比如工作地点的不同,导致双方的距离越来越大,最终不得不选择分手。所以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由恋爱走向婚姻。

从以上的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情况调查中,我们发现大一大二的同学中更多的赞成谈恋爱,而大三大四从实际的角度出发,选择大学里应该多花时间在学习上而谈恋爱更多的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现在的就业压力这么大,所以应该把更多的花时间在学习上。而且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大三大四的同学明显比大一大二的更现实,考虑的东西多与将来的工作有关,原因应该是后者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

5、在被问及自身交际圈中在校大学生结婚情况,大一大二同学有99%的周围的人没有结婚,而大三大四中有90%的人没有,可见现在在校大学生的结婚还是很少的,是少数现象。这种情况也将成为下文研究的重点之一。

6、在回答是否赞成在校大学生结婚的问题时,大一大二的同学有80%的人赞成在校大学生结婚,大三大四的有75%的人赞成。而仅有少部分的同学表示反对。

7、对于校方是否有权力禁止或限制适龄大学生结婚的问题,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无论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还是大三大四的学生都认为学校没有权力阻止在校学生结婚。有80%的大一大二的学生选择结婚与学校的管理体制不会冲突,而仅有50%的大三大四的学生选择没有冲突。其他50%的大三大四的学生选择在校大学生结婚会给学校现有的管理体制带来很大的冲击。可以看出,大三大四的学生更多的是从学校的角度,从全面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8、在被问及在校大学生结婚的最主要障碍时,有9.5%的大一大二的学生选择在校结婚家长会反对,有11.9%的选择社会影响,19.1%人选择个人的精力不济,还有23.8%的学生选择个人的物质基础欠缺。在同一个问题上,57.6%的大三大四的学生选择物质基础欠缺会阻碍在校大学生结婚。

的确,结婚是神圣重大的事情,而且结婚后,双方的生活更多的是需要物质基础的,良好的物质基础是婚姻存续发展的关键性的因素。在这一点上,大三大四的同学考虑的比较多,相比而言,大一大二的则少了很多。

9、在回答有关在校大学生结婚后面临的问题的时候,有45.2%的大一大二的学生选择学业受到影响,有15.2%的大一大二的学生选择正常社交受限,16.2%的大一大二学生选择是生育问题。而在大三大四的学生中,有57.6%的学生选择是经济问题,13.8%的学生选择是住房问题。

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大三大四的学生更多的关注的是实质性的也即有关物质性的问题。相比而言,低年级的学生考虑的问题比较多一些。

10、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几乎所有人都表示知道我国法定的结婚年龄。

从以上在校大学生恋爱婚姻的基本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大一大二还是大三大四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赞成在校大学生结婚的,并且有绝大部分的学生选择学校无权干涉在校大学生结婚,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他们是不会选择在校结婚的。从考虑的侧重点来说,大三大四的学生更多的是考虑物质性的内容,显然比大一大二的学生更成熟更理性更务实。

(二)从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的角度对本次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其中城镇学生有88问卷份,农村学生有72份问卷,在具体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城镇的学生还是农村的学生,在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调查中,对许多的问题的回答是相似的。

1、在被问及是否赞成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的问题时,城镇学生有59.1%的赞成在校大学生恋爱,而农村的学生有65.2%的赞成。

2、在被问到不赞成在校大学生恋爱的原因时,城镇学生有10.1%的选择恋爱影响学业,20.3%选择没有经济基础,25.6%的人选择感情不纯。44%的人选择爱情排他性影响正常的交往,而农村学生更多的选择没有经济基础,占到了70.9%。

3、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农村的学生有79%的人赞成在校大学生结婚。而城镇的学生有76%的赞成。

4、对于校方是否有权力禁止或限制适龄大学生结婚的问题,无论农村的学生还是城镇的学生都选择学校没有权力干涉在校大学生结婚。但是60.4%城镇学生选择在校大学生结婚与学校的管理秩序不会发生冲突时,有72.4%的农村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

5、在被问及在校大学生结婚的最主要障碍时,城镇学生有56.3%选择在校大学生结婚学业受到影响,而有68.6%的农村学生选择经济问题是大学生结婚后面临的主要的问题。

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对是否赞成恋爱,是否赞成结婚时,绝大部分的学生是赞成的,在考虑到恋爱,结婚的具体的问题时,双方的侧重点不同,农村学生更多的是物质经济方面的东西,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这么多的农村学生赞成结婚,这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的。其实从分析原因来讲,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的不断发展完善,再加上受教育程度的增加,我国城镇和农村学生的看法在许多问题上是一致的。

(三)在对男生和女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男生和女生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基本相同,也是绝大部分赞成恋爱,绝大部分赞成在校大学生结婚,比率超过了75%。

(四)从整个问卷的角度分析,在160份问卷中

1、有80.9%的大学生是赞成谈恋爱的,在19.1%不赞成的大学生当中,被问及不赞成的原因是,有20.3%的学生选择没有经济基础。

2、在关于谈恋爱的动机有20.4%学生选择找个生活上的伴侣,有27。1%选择打发时间,排遣寂寞。有28.4%的学生选择爱情没有动机,有缘中意即可,24.2%的学生选择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3、有78.9%的学生是赞成结婚的,100%的学生选择,学校没有权力干涉在校大学生结婚。

4、有78.3%的学生选择在校大学生结婚与学校的管理体制没有冲突。

5、在涉及到在校大学生结婚的主要阻力时有26.9%学生选择校规校纪所限,25.1%的学生选择家长反对,26。3%的人选择社会的影响,12.4%的人选择个人精力不济,9.3%的学生选择个人物质基础缺乏。

6、有20.4%的人选择学业会受到影响,有25.2%的人选择正常社交受限制,有23.6%的人选择大学生结婚生育问题无法解决,有17.2%的人选择经济问题,有13.6%的人若为住房问题。

从整体上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对恋爱是持赞成态度的,在仅有的反对的人群中,反对的理由也有很多,主要是影响学业,没有经济基础等等。在谈到由爱情发展到婚姻的几率时,绝大部分的学生选择是很少能成功的。可见,现在的大学生对大学的恋爱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并不是非常盲目的。

对婚姻的赞成态度也是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的,即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对结婚后面临的问题,并不是非常盲目的,基本上有了一定的理性的认识。在涉及到学校方面时,选择学校没有干涉的权力也是目前社会的主流看法。

四、有关在校大学生结婚的深入分析

(一)在校大学生结婚的原因可总结为两种类型

1、理想型许多在校大学生经过甜蜜的恋爱阶段后就再也分不开了,立刻进入了婚姻的程序。婚姻是甜蜜的,爱情是伟大的,但是爱情也是盲目的,缺乏理性的。他们选择拥有了爱情就拥有了一切,毫不顾忌生活的现实性和残酷性。

2、现实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多样化,市场经济的实用观念、利益机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和道德防线。而且,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成长的压力,就业压力无比沉重,大学生的经济意识也呈现出新形势。有些大学生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追求更便捷、更轻松的生活之路,便在学习期间找寻外界社会中合适的结婚对象。

(二)在校大学生结婚没有成为主流现象的原因

年龄较大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结婚相对于在校本科生结婚,更容易得到理解和认同。而对于本科生,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限制。新《规定》虽然赋予了大学生应有的权利,但并不等于提倡鼓励在校大学生结婚。因为符合结婚条件的在校大学生属于没有独立经济能力,并且尚处在学习阶段的特殊婚姻主体。他们正处于人生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学校是专门的教育场所,在校大学生结婚不仅与国家晚婚晚育的政策相冲突,而且会给学校管理和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口的迅速增长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要坚决拥护国家的方针政策。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优秀人才,要具有比普通人更高的政治思想意识,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而在校大学生结婚的行为显然不利于国家政策的实施,是国家不鼓励、不支持的。

2、学校管理以及软硬件条件的制约

在校大学生结婚,要经过恋爱,然后走向婚姻。组成家庭之后,还有许多其他的事务需要做,要承担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学生能不能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就成了一个大的疑问,这给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大学生租住高校附近民房同居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假如申请的双方同在一所高校就读,若校方批准他们结婚,他们是否可以在校外租房居住?从情理上说,既然是合法夫妻,租房居住也无可厚非。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允许他们租房,就无法对他们的生活进行有效地管理,而他们一旦在外租房,对未婚大学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难免就会效仿其行为。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不是自由市场,不能随心所欲。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同居仍然持否定态度,在《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守则》上明确规定:“学生宿舍不准留异性住宿”,在女生公寓的牌子上也清楚地写着“男士止步”,男生楼前宿舍须知也相应地写明“女生止步”。但随着禁婚令的接触,允许在校大学生之间或是已婚人员和在校大学生共同生活学习,必然会加速同居现象的蔓延。学校住宿管理是为了保障同学们的安全与隐私,学生结婚也是其实现自身权利的体现,在此矛盾上,学校应该如何处理呢?

而一旦学生结婚并且怀孕,那也将成为一个令学生和学校双方头疼的问题。因为按照我国目前的高校现状来看,本科学习阶段四年的课程是相对固定的,对学生按时定期完成学习的要求还是较为严格的,达不到规定学时就不能顺利毕业,这个问题应该由学生自己解决。有些学者称,实行学分制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牵涉到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非一日而成。

怀孕学生一朝分娩后,孩子的户口问题也是一个问题。按照我国户籍管理规定,如果双方都居住在同一个城市,或一方居住在城市,那么按照国家计生政策,有合法婚生子的,理应为其子女办理入户手续;但是如果双方都是外地人,只是在某一城市就读,才将户口迁入该城市,在其毕业后去向未定时,婚生子能否拥有当地城市户口就成了一个问题,如果落户在学校,就无疑增加了学校的管理压力,而且该问题决不是高校所能独立解决的。

在校大学生婚姻对校园环境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校园是神圣的授业学习场所,近年来由于受外界不良风气影响以及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没有及时跟进,出现了与校园环境不相协调的现象,有些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搂抱、接吻而旁若无人,损害了大学生形象,也破坏了校园严肃的教学气氛。打破“禁婚令”后,这种情况很可能愈演愈烈。另外,试想,在大学校园经常出现成双成对的夫妻或大腹便便的少妇,这也与校园的学术氛围极不协调,与我国现在提倡建立“和谐校园”的宗旨相违背。

3、来自家庭的阻力

我国大学收费与国民平均收入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是第二名日本的3倍,一个农民家庭要供养一个大学生读完大学本科需要不吃不喝41年,更有很多学生是依靠贷款才完成学业的,在此情况下,如果还要承担子女在校恋爱甚至结婚的费用,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更是无法承受的。而且据调查,绝大多数父母都反对子女在校时结婚,其理由主要是选择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对于恋爱婚姻等其他事情应该学有所成之后再考虑。父母都希望子女都能顺利完成学业,事业有成后再结婚生子,建立家庭。

4、大学生自身能力的不足

首先,对于夫妻双方都是在读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问题。在我国,大学生是纯消费群体,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绝大多数都来源于父母的资助。而婚姻不是空中楼阁,婚后生活也不单是谈情说爱,必须有经济基础作支撑才行,最具有现实性,没有经济基础的婚姻是不会稳固和长久的。尽管有的学生在不断学着自立,边打工边上学,用来补贴学习所需,但也难以完全自立,更何况负担婚姻生活。所以,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因而大学生不宜在校结婚。

其次,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是大学生在校结婚的又一大障碍。毕业了,大学生夫妻将何去何从?你有你的专业和理想,你的另一半也有自己的工作和方向,当这些与婚姻发生矛盾的时候,更增加了婚姻的不稳定因素。

影响学习是在校结婚的最大弊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恋爱、婚姻、经营家庭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的,在校期间的学习是很紧张的,要完成好学业,就应当全身心投入,如果把精力用在恋爱、婚姻、家庭中,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影响。如果错过了在学校学习的机会,走向社会后再想学习,在工作和生活的重压之下,是要付出更多代价的。而且如果婚后生活出现波折,势必会分散更多精力,学习成绩也会直线下降。所以,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影响到学习,是不值得提倡的。

经过我们之前做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教育部打破“禁婚令”的新规定普遍表示欢迎,但多数人表示,并不会在大学期间结婚。而根据教育部对70多所高校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高校中登记结婚的学生只有不到万分之一,也表明了大多数大学生还是理性的。

五、解决方案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

1、家庭内部的教育

父母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给予经济物质方面的资助,更需要教育和鼓励子女在学校中以学习为中心,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独立意识。

2、社会传媒等要注意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注意宣传正确的婚恋观、道德观,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导向,法律开禁并不等于鼓励在校大学生结婚。

3、学校应明确规定不提倡在校大学生结婚,强调即使大学生结婚也要自觉遵守学校规定,学生应该积极告知自身婚姻,以便学校进行管理。另外,要加强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明白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二)学校更新其自身观念,实现人性化管理体制

1、更改校规中对于学生结婚进行处罚的规定。

2、及时了解学生的婚育情况,主动关心。

3、有条件的学校尽量改善软硬件,为小部分的已婚学生提供独立生活空间或者有偿提供夫妻公寓,对怀孕学生在学时和学制上采取弹性化方法,效仿美国大学住宿政策,为怀孕学生特辟育儿公寓。

(三)国家应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由于在校大学生结婚带来的一系列新的问题从而给学校造成的管理成本的增加,不能由学校独自承担,国家要给予政策、程序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面临新规章、新形势,若要继续保证并加强高校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一方面需要学校与时俱进,采取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另外一方面必须严肃在校大学生婚恋观,纠正其只顾个人感情的狭隘心态。只有两方面共同努力,互相促进,才能营造出一个求实创新、民主活跃的和谐校园。

第二篇:大学生调查报告如何写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了用异地恋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异地恋很普遍的存在于18-25岁年龄层的人群中。作为一种争议很大存在很广的恋爱形式,关于异地恋的话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1.异地恋的定义 恋爱,你是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

异地恋,是相隔两地的恋爱,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求学和深造,工作等各种原因而“背井离乡”,有些异地恋的情侣本来是在同一地区生活,后来因为其中一方或双方读书(如到外国留学或到国内其他地区的学校就读),工作、移民等发展而成。也有一些情侣一开始就是远距离,例如来自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发展成情侣,由笔友开始发展为以写情书维系恋情的情侣,以及由网友发展成网恋的情侣等。一些情侣也可能因为申请移民而要其中一方先前往外地居住,另一方留在原居地,也属于异地恋。一般异地恋是比较稳重,有着深厚的感情的。因为维持异地恋需要忍受更多,当然也会收获更多。

2.异地恋的现状

据调查显示:

(1)一份3613人参与的问卷调查及网上调查显示,曾经有过异地恋经历、或正在进行异地恋的人数高达58%。

(2)有55.45%的人表示能够接受异地恋,但仍需要努力。26.36%的人认为能够接受,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夫妻同在一个城市并居住在一起的占56.7%,同在一个城市但不住在一起的占18.2%,两地分居的占23.4%。

由上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异地恋经历或支持异地恋的人的比例超过了八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异地恋的成功比例往往没有达到这么高,甚至没有达到三成,究其本质,可归纳为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1)相互了解不足。异地恋的前提是双方可以相遇并擦出爱的火花,然后在不同的地域共同地来维系这份感情。但是在此之前必须明确两人是什么关系,是否真的互相了解,是否想更进一步的发展,又是往什么方向去发展。因为对异地恋的双方来说,很可能一年或者几个月的了解就会成为未来很多年相互维系感情的源泉,如果相互了解不足,再加上地域的阻隔所产生的误会,很难让人相信这几个月的认知可以支撑伺候的几年甚至十几年。

(2)无法排遣孤独。异地恋的地域限制性是其最明显的特点,双方不能及时的见面和交流,就算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视频语音传输技术已经触手可及,但无论图像再清晰,语音再逼真也无法模拟面对面的交流,更不可能达到同等的效果。难免令人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严重的影响到生活,极容易导致心理的畸形和歪曲,最后无法承受而切断感情。

(3)时间冲淡感情。异地恋的时间限制也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客观规律发展看来,感情也会逐渐变淡。很多语言的交流便成为一纸空谈,空洞且乏味。时间的本质是日复一日的重复,难免会使人产生厌倦疲劳的感觉,当然也会令人充满向往。但是时间作为一把双刃剑常常在发挥作用时只能发挥前者,一旦异地恋只是疲劳和厌倦的叠加,那么异地恋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4)信任责任缺失。异地恋的双方会有感觉不安全的体会,所以猜测怀疑逐渐累积,责任感慢慢淡化,只要一方在无意中触碰到了导火索,就很有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感情爆炸,进而导致感情破裂。这种矛盾也广泛存在其他的感情形式问题中,但是在异地恋的背景下行人责任的缺失就显得尤为致命,脆弱的异地恋无法承受这些思想上的问题的重压。

所以,异地恋的现状不容乐观,各种各样的细微波动就又可能击垮它的防线,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异地恋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但是占绝大多数的还是失败的案例。现实这股强大的无形力量常常令人无法抗衡,如果不在双方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加以感情的强化,就很难做到真正的成功。

3.异地恋的心理

理论上将爱化为三种成分:亲密,激情,承诺。所谓的亲密是指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于爱情的情感成分。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的外在吸引力的动机,属于爱情的动机成分。而承诺指的是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于爱情的认知成分。

在异地恋当中,经常会出现所谓的空洞的爱和伴侣的爱。空洞的爱也就是有对爱承诺,但是缺少爱的亲密和激情。这种爱已经失去了精神上的情感和身体吸引。除非爱的承诺很有力量,否则这样的爱必将结束,因为承诺很容易受到清醒的改变和影响。而伴侣的爱是亲密和承诺的组合,它的实质是一个长期的有承诺的友谊。因为异地的缘由,恋人间无法获得爱情中的激情部分,难以得到真正的完美的爱,并且空洞的爱和完美的爱都有很大地局限性,所以异地恋的人大都在心理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顾虑和问题。

处于18-25岁年龄层的年轻人往往情感约束性差,理智性较弱,在异地恋中很难真正地做到心理的平静和淡然。特别是对于重视恋爱过称的人而言,异地恋的心理折磨会是极大的痛苦。例如异地恋的人在心理上会有坚持的意念想法,其中就会有人则会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来想一些美好的事情来唤起回忆,减少相思的痛苦。但有些人则会逐渐迷失自我,出现不同程度的幻意和动摇。所以异地恋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双方的心理状态如何,是否能够调适到最好的心理去面对异地恋的考验。

异地恋的人思想更加成熟稳重,也更能从别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在意志坚定的情况下,异地恋会成为极大的动力,能够在心理上给予自己鼓励,使自己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而在意志不坚定的情况下,异地恋就成了不可逾越的阻力,相应的,就会产生对别人的幸福生活的羡慕感和嫉妒感,此时,异地恋的人或另寻新欢,或愤恨社会,甚至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来。对于正在经受异地恋的人群,社会应当给予给多的关注和理解。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

第三篇:大学生调查报告如何写

1调查研究背景介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上有很大的进步,并且已经取得比较骄人的成绩,同时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也日趋完善,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利益分配出现比较大的差距,当前社会出现许多影响社会治安形势的不安定因素,同时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越来越频发,并呈现低年龄化趋势,犯罪倾向组织化,暴力化和手段成人化。这些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2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调查研究的目的

未来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如何卓有成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我们要通过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扫除培养他们法律意识的障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我国法治化建设进程。

2.2调查研究的方法

我们通过积极汲取现有的关于法律意识培养的理论成果,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研究,更加理性地思考与改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目前存在的不足,笔者这次所做的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形式,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心理分析法等,试图多角度、多视野来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归纳出目前该群体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工作的开展和推进中国法治化的进程。

2.3调查研究的意义

2.3.1有利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多方面。其中影响他们最重要的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而法律意识作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维权能力,同时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3.2有利于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

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加之其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造成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存在着欠缺,导致他们在遇事后会比较盲从并易冲动,从而诱发犯罪的产生。大学生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因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样不但可以引导大学生做到自觉守法、用法,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全。

2.3.3有利于实现法治的现代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实现法治现代化能够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法律意识尤其是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内在动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法律至上意识、平等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厘清民主与法治、自由与秩序、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而推进法治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3调查研究设计

3.1调查研究的方法

在本次调查中,根据我们的调查内容,调查目的,我们此次选择的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填问卷法,二是结构访问法。

20xx年1月26日至2月24日,我们通过发送问卷进行网络调查和在校调查,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600份,收回问卷573份,其中有效问卷566份。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3.2调查问卷的设计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诸如殷发志撰文的《上海市市民法律素质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报告》等研究社会大众法律意识的文章,参考了诸如张萍、强昌文的《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分析报告》等以大学生法律意识为调查对象的文章,以及参考了舒国澄、李宏勃的《法理学阶梯》等法理学著作,吸取了检察院、法院工作者提出的中肯建议。

调查的对象:

本组人员在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大学实施研究调查,以获取最新、最真实的数据。

4调查问卷的剔除类别

(1)整份问卷答案呈规则作答的,如同一性作答、波浪形作答等。

(2)同一题目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的。

(3)整份问卷漏答题目2个以上的。

5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我们运用张文彤的《统计分析教程》和李沛良的《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数据,最后用了spss中的频数分析、交叉性分析、关联性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较客观和较正确地反映了河北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在原因分析和培养途径分析方面,我们广泛应用交叉性分析,把各个独立的调查问卷所涉及问题结合起来,使相关问题在数据上互相联系,从而发现单纯用频数分析所不能揭示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对法治社会认识还是处于一个偏低的水平,做到深入认识了解并形成自己思想的人较少,获取法律知识的意愿并不大,热情也不高涨,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单一,被动接受法律知识,不符合朝气蓬勃与思想上进的大学生形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尽管大学生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会采取法律措施,依据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对政府的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却并不是很信任,我国仍应继续加快法制社会的建设工作,加快民众尤其是大学生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法律意识的建立。

据调查发现有21.3%的大学生学习法律专业是为了更好地找到工作,19.6%的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的意义仍持有质疑,由此可知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对其将来的生活等有一定影响。而对于学校或相关部门组织的法制宣传活动或讲座,26.6%的大学生认为能学到东西愿意去,25.2%的大学生觉得太形式主义没意义,28.4%的大学生觉得浪费时间。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39.1%的学生会以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但还是有21.6%的大学生只是对之抱有无奈之情。同时我们发现,大学生认为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的监督是最为有效的,认为党委、政府、人大等领导机关有效的人数为14.3%,也存在12.6%的学生对此表示说不清,这无疑表明了有一部分大学生法律知识缺乏,对法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通过以上数据统计,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还有部分大学生不选择法律武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据调查,我们发现有21.3%的大学生缺乏法律知识,而认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识且能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生只占35.5%,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的学生占43.2%。这很明显地表明大学生缺乏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意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停留在感性意识阶段,缺乏理性法律意识,实际运用能力不足。

6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建议

6.1优化法治环境

6.1.1积极推进法制建设

首先,加快立法进程。加强立法,有法可依是实现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前提。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法律,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但日益变化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又对当今的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快立法步伐,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当代大学生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必要条件。

其次,加强司法公正。司法活动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法律需要通过严格的司法活动才能得到有效地遵守和执行,而且由于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的敏锐度非常高,更倾向于关注国家机关对待热点问题的态度,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较容易通过司法公正执行获得对司法公正性的认可,从而对法律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

最后,树立法律权威。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有赖于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就当代大学生而言,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树立法律信仰。第二,积极宣传法律知识。第三,勇于同违法犯罪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6.1.2改善网络环境

当今社会,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愈来愈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毋庸置疑,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方便和快捷,然而,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色情、暴力等低俗内容,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因此,为了使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就需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就必须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改善网络环境,以遏制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首先,加强网络立法。加快网络立法进程,构建法制化的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尤为重要。其次,加强网络技术防范。最后,建立和完善网民举报制度,聘请一批社会责任心强,有一定政策水平的网友为义务监督员,协助有关部门监管网站,把网民举报与技术监控结合起来。

6.2创建法制校园文化

6.2.1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高等院校作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律政策,将法制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使其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增强法律素养。

6.2.2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1)推动法制教育课程改革。高校要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充分考虑在校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教学,以此增强法律教育课程的实效性,从而真正发挥好法治课堂的作用。如丰富法治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扩展法治教育渠道、构建有效实践环节等。

(2)实行依法治校。首先,建立健全校园法规制度。高校要建立健全各种校园规章制度,同时结合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实际,参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适应现代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规章制度,让学校所进行的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依法治教和学生管理法治化,形成靠制度管人、靠制度行事的良好局面。

其次,设置法治机构,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种力量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各高校不但需要设置完善的校规校纪,而且要加强法规的有效执行。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该通过以法育人等经常性的校规校纪教育,及时纠正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创造校园法制宣传的良好氛围。应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法治意识创造条件。一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形成一个有时代精神,秉承优良传统,推崇崇高理想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熏陶和感染高校在校学生,将优良传统和作风转变为学生自身素质;二是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积极向上思想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要利用校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正确引导校园里的各种思潮和文化现象。

6.2.3锻炼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法律实践活动,将法制教育与法律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邀请有办案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公安人员或律师来校举行法律讲座;举办一些法律知识方面的辩论赛或演讲;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等活动。法律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6.3重视和完善家庭教育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家庭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第二课堂,父母是孩子的首个教育者,他们对子女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很大的。

作为父母,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子女的法律意识,从小就开始认真教育孩子的行动。家长应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并且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第四篇:大学生婚恋观的统计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恋观的统计调查报告目第一部分 调查方案设计录一、调查方案 „„„„„„„„„„„„„„„„„„„„3 二、调查问卷 „„„„„„„„„„„„„„„„„„„„3 三、问卷发放 „„„„„„„„„„„„„„„„„„„„4第二部分 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4 „„„„„„„„„„„„„„„„„„„4 „6 „„7 „„8二、男女爱情忠贞度是否有显著*差异的大样本均值检验 三、恋爱期待程度与单身是否有关联的卡方**检验 四、主动程度与期待程度是否有关联的卡方**检验五、恋爱目的与恋爱和婚姻的关系对比分析 „„„„„„„10 六、适婚年龄与找到伴侣的方式对比分析 „„„„„„„„12 七、男女结婚最看重与最不看重方面对比分析 „„„„„„13 八、婚姻幸福度的假设检验 „„„„„„„„„„„„„„15第三部分 调查结论 „„„„„„„„„„„„„„„„„„19第四部分 调查反思 „„„„„„„„„„„„„„„„„„202第一部分 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而婚恋观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 康、学业成功等问题,从而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发展水平,进而影 响未来的国民素质、 社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对于正确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航线,获得纯真、高尚的爱情有着重要的意义。此项调查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在 校大学生的婚恋观念及未来趋势。 也有利于针对相关问题指导与帮助大学生摒弃 不正确的婚恋观念、树立健康婚姻观,走向更为幸福完满的人生。(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科大学全体在校学生中 100 人; 男生 40 人,女生 60 人作为样本。(三)调查分工二、调查问卷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别:q1、你现在是否单身?( )a。是 b。否q2、你希望在大学里谈恋爱吗?(a、已经找到了对象 c、不着急,缘分安排 e、不想谈恋爱)b、是的,非常期待 d、从未想过q3、如果你遇到一个喜欢的人,你会主动追求吗?(a、会,爱情要靠自己争取 c、不会,暗恋其实也不错 b、不会主动追求,但会有所暗示 d、不会,希望对方主动追求自己3)q4、你认为现阶段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是什么?( )a、空虚寂寞谈场恋爱打发时间 c、找一个真正喜欢的人 e、其他 b、想要一场浪漫的爱情经历 d、将来的结婚对象q5、你的爱情观是什么?( )a、一生只爱一个人 b、有恋人后不轻易爱别人 c、可同时爱几个人 d、随*而为q6、你认为恋爱和婚姻的关系是?( )a、恋爱是恋爱,婚姻是婚姻,两者无必然联系 b、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只想恋爱不想结婚 c、恋爱是婚姻的基础,婚姻是爱情的延续q7、你认为什么时候结婚比较合适?(a、随遇而安 c、25 岁到 30 岁之间)b、20 岁到 25 之间 d、30 岁以后q8、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找到另一半?a、线下自由恋爱 b、相亲 c、网络或其他渠道 d、父母包办q9、 你认为结婚最可能看重对方什么? ( ) 最不看重的是什么? ( )a、相貌品* e、人际关系 b、家庭背景 f、工作情况 c、经济实力 g、其他 d、个人能力(尤指男方能力)q10、你对婚姻的期待值是多少?(0-10 分) 非常感谢您的配合,谢谢!三、发放问卷这次发放 100 份问卷,回收率 95%,有效问卷 95 份,有效率 100%,其中男 生有效问卷 40 份, 女生有效问卷 55 份,下面就针对这些有效问卷进行有效的分 析并总结得出结论。4第二部分 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1、*别*别 人数 百分比 男 40 42。1% 女 55 57。9%2、近几年我国结婚,离婚登记人数(万对)离婚登记年度总 同比增 时间 结婚登记年度总计 同比增长 计 长 2008 1098。3 226。9 2009 1212。4 10。39% 246。8 8。77% 2010 1241 2。36% 267。8 8。51% 2011 1302。4 4。95% 287。4 7。32% 2012 1323。6 1。63% 310。4 8。00% 注: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5根据民政部 2008 至 2012 年的数据对比,民政部最近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8 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 226。9 万对,增长 8。1%,粗离婚率为 1。71‟;2009 年 办理离婚手续的有 246。8 万对,增长 8。8%,粗离婚率为 1。85‟;2010 年办理离 婚手续的有 267。8 万对,增长 8。5%,粗离婚率为 2。0‟;2011 年办理离婚手续的 有 287。4 万对,增长 7。3%,粗离婚率为 2。13‟,2012 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 310。4 万对,增长 8。0%,粗离婚率为 2。3‟。2012 年与 2008 年相比,我国的粗离婚率 5 年间增长了近 40%。 *离婚率保持高速增幅, 由表看出几乎成直线增长趋势, 增幅远超结婚率。 高速增长的离婚率说明了社会思想的进步与开放,同时也暴露 了公众对婚姻的轻率。社会大众逐渐忽略婚姻的神圣,转而是婚姻为儿戏二、男女爱情忠贞度是否有显著*差异的大样本均值检验表一 男女爱情忠贞程度统计爱情忠贞程度 *别 男 女 合计 一生只爱一 个人 有恋人后不轻易 随*而 爱别人 可同时爱几个人 为 6 27 1 6 11 36 1 7 17 63 2 136合计 40 55 95均值方差2。83 0。76 2。93 0。74注:本小组对爱情观选项进行数据化分析,假设 a 项[一生只爱一个人"为忠 贞度 4 分,b 项[有恋人后不轻易爱别人"忠贞度为 3 分,c 项[可同时爱几个 人"忠贞度为 2 分,d 项[随*而为忠贞度"为 1 分。2 由统计数据计算出,男生人数 n1 =40,均值 x =2。83,男生方差 s1 =0。76;女生 2 人数 n2 =55,均值 y =2。93,女生方差 s 2 =0。74,α =0。05因 n1=40>30, n2=55>30,故作大样本情形的两总体均值比较。 假设:h0:μ 1=μ 2 ; h1: μ 1≠μ 2u= -0。56对于给定的 α =0。05,查表得临界值u 0。05 / 2=1。96, 因∣ u∣ =0。56u 0。05 / 2 ,则接受 h0 ,认为男女生在爱情忠贞度上无显著*差异[男人花心" , [男人信得过,母猪都会上树"等对男生爱情忠贞度的偏见* 言论历来不断, 本小组男*成员表示有深深的委屈:我们不是这样的好么?故作 男女爱情忠贞度是否有显著*差异的均值检验来以正视听,从数据分析看,女生 忠贞度均值为 2。93, 男生忠贞度均值为 2。83,表明女生的平均忠贞度确实略高于 男生, 女生忠贞度方差 0。74,男生忠贞度方差 0。76,表明男生的忠贞离散程度 略高于女生, 男生个体间差异略大。但经过均值检验发现男女生在爱情忠贞度上 无显著*差异。三、恋爱期待程度与单身是否有关联的卡方**检验7表二期待程度 单身 是0 否1 合计 11。99 5。01 已经找 到了对 象4 0 17 17 7。76 3。24 是的, 非常 不着急,缘 从未想 期待 3 分安排 2 过1 10 1 11 44。43 18。57 53 10 63 2。12 0。88 0。71 0。29 3 0 3 不想谈恋 合计 爱0 1 0 1 67 28 958excel 中补充 spss 中分析所得的 p值为 3。37308e-10 50。155>9。448 p假设 接受:期待程度与是否单身有关联此次分析中,为了便于进行卡方**检验,我们将是否单身分为:是=0 =1否将期待程度分为:已经找到了对象=4,已经找到了对象=3 ,不着急,缘分安排=2,从未想过=1,不想谈恋爱=0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来:对恋爱的期待程度与是否单身有关联!正所谓[得不 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从表中的数据可以清楚的看出,在程 度 3 分布的人中, 单身的有 10 人 占总体单身人数的 14。92%,而非单身的只有 1 人,只占总体非单身人数的 3。57%四、主动程度与期待程度是否有关联的卡方**检验表三9卡方统计量 12。276期待程度会,爱情要 靠自己争取 4 9 4 21 0 0 34主动程度 不会主动追 不会, 暗恋 不会,希 求,但会有所 其实也不 望对方主 暗示 3 错2 动1 3 4 15 0 0 22 3 2 15 1 0 22 3 0 13 1 1 18合计已经找到 了对象 是的,非 常期待 不着急, 缘分安排 从未想过 不想谈恋 爱 合计18 10 64 2 1 95106。44 3。58 22。9 0。724。17 2。32 14。82 0。464。17 2。32 14。82 0。463。41 1。89 12。13 0。38 0。190。36 0。23 0。23 excel 求得 p 值为 0。42609112。276p>0。05p>0。05 拒绝 此次分析中,为了便于检验 我们将主动程度分为:会,爱情要靠自己争取=4, 不会主动追求,但会有所暗示=3,不会,暗恋其实也不错=2,不会,希望对方主 动=1;将期待程度分为:已经找到了对象=4,已经找到了对象=3 ,不着急,缘 分安排=2,从未想过=1,不想谈恋爱=0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主动程度与期待程度是没有关联的!从表中可以看出: 各个不同期待程度的人群中, 对恋爱采取不同层次主动的, 都有人分布。 就拿 [缘 分安排"这一期待程度为例,对于恋爱采取 4 个主动程度的人数都相差不多。五、恋爱目的与恋爱和婚姻的关系对比分析表四恋爱和婚姻的关系 恋爱目 的 恋爱是恋 爱,婚姻是 婚姻,两者 无必然联 系 婚姻是爱情 的坟墓, 只想 恋爱不想结 婚 恋爱是婚姻 的基础,婚 姻是爱情的 延续合计空虚寂 寞谈场 恋爱打 发时间1112想要一 场浪漫 的爱情 经历 将来的 结婚对 象 找一个 真正喜 欢的人 其他210903039 412由统计数据看出,找一个真正喜欢的人和谈恋爱打发时间占到了 58% 和 18%,说明大学生的课余空闲时间真的很多以及大部分大学生注重的还是自身 情感的需求,而恋爱目地是[将来结婚的对象"仅占 15%,说明他们没有太多 考虑双方的未来,不以结婚而谈恋爱,较为享受当下爱情的甜蜜。 而 55%选择[找一个真正喜欢的人"中选择[恋爱是婚姻的基础,婚姻是恋 爱的延续"占 77%,说明虽然大学生较为享受当下爱情的甜蜜,但是还是觉得 恋爱婚姻是不可分割的,目前没想过婚姻问题,不代表拒绝结婚,而认为[婚 姻是爱情的坟墓不想结婚"的悄悄为 0%。结论:1、大学生恋爱目地主要以找正真喜欢的人为主,双方较为享受当下爱 情的甜蜜。 2、大学生以结婚为目地恋爱的占少数,但他们有对婚姻的渴望。六、适婚年龄与找到伴侣的方式对比分析表五找到伴 侣的方 式 线下自 由恋爱 相亲 网络或 其他渠 道 父母包 办 合计 随遇而 安 8 1 1 0 10 适婚年龄 25 岁到 20 岁到 30 岁之 25 之间 间 10 0 0 1 11 65 1 0 0 66 30 岁以 后 5 1 1 1 8合计 88 3 2 2 9513小组对被调查者理想的适婚年龄及他们希望找到伴侣的方式进行联合数据统 计,发现大部分的被调查者(66 人)选择的适婚年龄在 25 到 30 岁之间,小组 猜想因本次调查的主体对象是大学生,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约 22 到 23 岁)后 找工作,工作事业稳定后开始考虑婚姻大事,所以 25 到 30 岁之间的选择人数最 多;而部分学霸,继续考研,甚至读博深造,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考虑在 30 岁以 后结婚;另外选择 20 到 25 岁结婚的也不在少数,他们大部分认为有了爱情,其 他都不是问题;而选择随遇而安的有 10 人,这些人表示不会考虑结婚年龄,缘 分到了,条件成熟了自然会结,如今*经济发展日益快速,思想文化日渐开 明,社会养老保障日益完善,他们不会受传统婚姻观念的束缚。 在对找到伴侣方式的统计中发现,不论是选择哪个适婚年龄阶段,大部分的 学生都偏向于线下自由恋爱以找到另一半,在互联网如此普及流行的时代,通 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找到另一半的在 95 人中仅有 2 人,大部分人表示尽管网络方 便快捷,但出于网络交友虚拟,不真实,易被骗,异地恋,见光死等一系列隐 患,他们还是不会选择。有趣的是选择 30 岁以后结婚的人,在父母包办,线下 自由恋爱,相亲,网络及其他途径四方面都有涉及,本小组推测由于 30 岁以后14剩男剩女较多,没有男女朋友处于单身状态更别提结婚,而往往会通过各种途 径,来解决婚姻大事,但人老心未老,大部分人仍然渴望通过自由恋爱收获美 满的婚姻和家庭。 结论:1、找对象呈现出[线下自由恋爱"为主,多种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2、25 到 30 岁为大学生群体结婚的理想年龄,但随着社会思想的多元化 开放化,晚婚晚育,随遇而安趋势明显。七、男女结婚最看重与最不看重方面对比分析表六最 看 重 男 女 合 计相貌 5 3 8家庭背 景 0 1 1经济实 力 2 3 5个人能 力 8 24 32人际关 系 0 1 1工作情 况*格品 持家能 质 力 学历 0 18 4 1 17 1 1 35 5合计 3 4 7 40 55 95最 不 看 重 男 女 合 计家庭 经济 个人 人际 工作情 相貌 背景 实力 能力 关系 况 *格品质 3 17 5 1 5 1 14 18 2 0 2 1 17 35 7 1 7 2持家能力 1 0 1 3 9 12学历 4 9 13合计 40 55 951516在对结婚最看重对方的方面,男女之间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女生最看重的是 男生的个人能力其次是*格品质, 而男生最看重的是女生的*格品质其次是个人 能力,两项内容在男女调查中都高居前两位。而其他选项上,除了[持家能力" 方面男生人数高于女生,其他方面男女生未出现明显差别。本小组分析:虽然近 些年女*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女生成绩普遍好于男生现象出现, [女汉子" , [男 人婆"等生物频频出现,但自古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格局仍未改变,被调查男生 表示希望女友*格温柔体贴, 同时有一定个人能力和经济*能力,不过分依赖 男友,适当时候作为男生的后援,共渡难关。同时婚后在家庭生活中要会持家, 不败家。而被调查的女生表示希望男友温柔体贴,关心爱护的前提下,还要有一 定的个人能力去赚钱而不是由于家庭背景好本身有钱,女生不奢望[高富帅"但 至少也要是[经济实用型" ,能满足基本生活和发展的需要,男女双方更注重对 方的个人发展*。 同时在最不看重方面的数据统计中发现,42。5%的男生和 32。7%的女生最不 看重家庭背景且仅有 5%的男生,5。4%的女生最看重经济实力,显然传统观念中 [门当户对" [经济实力"已然不是看重因素, [吃软饭" 、 [拜金女"只是偶然的 社会现象,不能以偏概全。而[男生只爱美女" , [女生都是颜控,就爱长腿欧巴" 这类带有偏见*的言论在这项调查中也得到驳斥,仅有 12。5%的男生及 5。4%的 女生认为外貌最重要,而 25。4%的女生认为男生相貌对择偶最不重要,所以长得 一般的男生女生们(特别是男生) ,不要再拿[丑"当挡箭牌,努力发展自身才 是关键。 结论:1、个人能力和*格品质为男女双方考虑对象的两大因素,男生更看重*格 品质,女生更看重个人能力 2、相貌并不是最重要的,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温柔持家,而不 是貌美如花。 3、 男女双方更看重对方的个人发展*, 而不是自身条件的优差, [高富帅" [白富美"不是大部分人对对象的选择,而是其自身奋斗的目标。八、婚姻幸福度的假设检验表七170 9 8 8 6 8 3 8 5 7 分数分 组 0-2 3-4 5-6 7-8 9-105 7 8 8 8 8 8 9 9 810 8 9 10 6 9 8 4 10 8 频率 (%) 5 3 14 48 25 95 5 3 15 50 27 1006 6 2 10 0 8 5 8 8 6婚姻幸福度 9。5 7 10 10 8 8 9 10 9 77 9 8 8 8 5 9 6 89 9 8 4 8 8 7 8 87 5 7 8 8 8 5 9 87 2 10 7 8 7 8 7 510 9 8 9 1 5 9 8 8频数平均 标准误差 中位数 众数 标准差 方差7。430851064 0。206506088 8 8 2。002150811 4。0086078718峰度 2。590599826 偏度 -1。467112115 区域 10 最小值 0 最大值 10 求和 698。5 观测数 94 最大(1) 10 最小(1) 0 置信度 (95。0%) 0。410080156 假设所打的分数在 9 以上的将来婚姻会幸福 ,则 95 位同学的幸福分数中有 25 位达标。,α =0。05, 假设: =0。25= p>0。05 福。 故接受 , 即可以认为打分在 9 及以上的同学将来婚姻会幸第三部分 调查结论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我们可以明确认识到: 1、2008 至 2012 年的数据对比,*离婚率保持高速增幅,几乎成直线 增长趋势,增幅远超结婚率。高速增长的离婚率说明了社会思想的进 步与开放,同时也暴露了公众对婚姻的轻率。 2、男女生在爱情忠贞度上无显著*差异,爱情面前男女平等 3、恋爱的期待程度与是否单身有关联,单身的更加期待爱情的到来。 4、主动程度与期待程度是没有关联,期待爱情不代表会主动追求对方。 5、大学生恋爱目地主要以找正真喜欢的人为主,双方较为享受当下爱情19的甜蜜。 6、大学生以结婚为目地恋爱的占少数,但他们有对婚姻的渴望。 7、找对象呈现出[线下自由恋爱"为主,多种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25 到 30 岁为大学生群体结婚的理想年龄,但随着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开 放化,晚婚晚育,随遇而安趋势明显。 8、个人能力和*格品质为男女双方考虑对象的两大因素 ,男生更看重* 格品质,女生更看重个人能力 9、相貌并不是最重要的,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温柔持家,而不 是貌美如花。 10、男女双方更看重对方的个人发展*,而不是自身条件的优差, [高富 帅" [白富美"不是大部分人对对象的选择,而是其自身奋斗的目标。 11、大部分大学生对婚姻幸福度的预测为基本幸福,个体差异不明显第四部分 调查反思此次调查报告,我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定下调查题目与方向,分发问 卷,统计数据,加以分析。虽然每个人都报以十二分的努力,但是仍然有不足之 处: 1、问卷只分发了 100 份,略少,数据反映出的问题真实*不够; 2、主题是大学生婚恋观,男女比例因是 1:1,而不是**科大学学生婚 恋观调查; 3、男女的人数不相等,造成后期数据处理中,都用百分比进行说明,加大 处理的繁琐程度; 4、设计的问卷,有些许问题的选项考虑不够全面,出现选项意思重叠,或 者缺少选项等情况; 5、处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数据不合理。 这些问题都反映出本次调查中,我们对细节的把握还不够,思考的全面*还有 待加强。2021

第五篇:大学生调查报告如何写

时下,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个时代流行的新名词,自从我国实行大学生毕业自主择业制度以来,大学生选择回到小县城或者农村自我勤劳致富,开办属于自我的小型企业或工厂,或几个人合伙成立专业合作社承包大片荒山和土地进行养殖和种植业,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择业的一种时尚选择。

笔者有幸能够接触和紧密联系他们的工作,对20xx年至20xx年时间段的我县32名大学生创业者做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从调研中了解到,32名大学生中从事工业生产项目的有3名,其中2名大学生的公司已走入正轨,1个公司举债经营。从事服务业项目的有16名,有11个公司运转正常,4个公司举债经营、1个公司濒将倒闭。从事手工业项目的有6人,有3个公司发展良好,1个公司举债经营,2个公司已倒闭。从事农村种植、养殖业的有7人,目前有5家在正常经营,2家已转行。综上所述,32名大学生中有21名创业基本成功,有11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成功率为65%。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对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失意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时请失意者对再次创业畅谈了一些感受和想法,再结合成功企业家的一些观点,对大学生创业的知识积累途径、大学生创业时应规避的风险、大学生创业的优点和弊端、对大学生创业供给社会支持的提议等方面进行一个深入浅出的分析,期望到达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大学生创业知识积累途径:

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对自我的将来要有一个初步的规划,如果选择自主创业,那么在各方面都要早作准备,要从多方面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提高个人的业务和管理本事,归结起来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过大学课堂

推荐专题: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异地恋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