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文明交通调查报告范文(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文明交通调查报告范文(优秀范文六篇)》。
20xx年,我镇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所改貌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爱国卫生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抢抓机遇、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全面完成了各项农村卫生工作任务,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突出重点,促进全镇农村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1、加大投入,及时足额拨付卫生事业经费。我镇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列为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截止11月底,镇财政已累计拨付卫生事业经费x万元,有力的保障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全面落实。
2、严格标准,加快卫生所改貌步伐。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结合全镇农村卫生工作实际,我镇制定了《xx镇20xx―20xx年农村卫生机构设备升级及改貌建设规划》,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村级卫生所改貌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卫生所改貌工作开展。今年以来,累计投资40余万元,高标准完成了北套、西皋、太平三处卫生所新建和杜洪李、茂李、北关三处卫生所整修任务。为提高卫生所人员对改貌工作的认识程度,我镇集中时间组织全体卫生所负责人到三处新建卫生所进行了参观,
2召开了专题动员会议,激发了其他卫生所的要求改貌的积极性。在搞好卫生室建设的同时,我镇重点加强了社区服务站的美化、绿化工作,康陈、崖北、北套、闫家、茂李、大夫等村社区服务站绿化面积均达到或超过500平方米,截止目前,我镇37处卫生所中已有26处达到了济南市甲级卫生所"五室分开、四化标准"的标准,占卫生所总数的70%。
3、强化管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逐年提高。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卫生所管理。,根据年度岗位目标管理要求,镇卫生院制定了《卫生所、中心卫生所管理办法》,分别与卫生所和乡医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岗位责任,实行月检查、季度考核绩效工资制,认真执行"三制六统一"管理制度,健全二十项日常规章,采取走访、下发问卷等形式调查乡医用药、行医情况,加大监督力度,组织人员至少一季度对卫生所进行一次考核,有效的提高了卫生所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加大乡医培训力度,强化乡医队伍建设。坚持每月6日乡医例会制度,学习各项法律法规,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鼓励乡医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按时参加市统一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达到或超过每年规定的20学分,全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每季度初组织对乡医进行一次业务知识考试,引导全体乡医牢固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练就过硬的技术功底,以适应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三是普及健康教育。以卫生所为阵地,积极组织社区医生开展入户查体、服务、宣传工作,搞好群众身体状况调查登记,完善社区档案,认真记录、填写,把档案用好,用活。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加强对九类疾病的分类管理,社区医生每月将收集的`数据据实上报。今年共完成健康查体144332人次,建立健康档案17071份,其中高血压6274人,糖尿病237人,冠心病250人,脑血管病159人,慢性支气管炎265人,残疾人438人,眼病135人,牙病436人,恶性肿瘤63人,其他慢性疾病1789人,60岁以上健康老人4385人,其他健康档案2640人。卫生所人员本着属地化服务的原则,严格对居民进行健康查体,重点作好了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服务,将"五位一体"的服务功能落到实处,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深入到千家万户,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率达97%,社区卫生服务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四是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为重点,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水平。先后开展了"学雷锋、多奉献、强素质"活动,护士节输液技术练兵,
3组织青年团员到敬老院、五保户家中义务为老人查体、打扫卫生,宣传防病治病知识,深受群众好评。积极参加卫生系统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严把药品"准入"关,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用药不放心的问题。在完善服务措施、优化服务环境方面,门诊全部实行开放式服务,对病房进行了重新装修,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针对今年省道244线改造,造成群众就医不便的实际,卫生院投资20余万元,新修了卫生院至244线路面2500平方米,安装了高标准路灯、景观灯,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就医。
4、巩固农村中医工作成果。健全完善了镇、村中医药管理网络,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科专病,推动和促进了全镇中医工作的开展。
二、全面宣传发动,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长期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我镇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镇政府出台了《绣惠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调度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为全面做好群众筹资工作,充分利用宣传车、宣传栏、广播喇叭、标语、发放名报纸等形式,向群众深入细致的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做到家喻户晓,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我镇今年共有48405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覆盖率达到100%,人口覆盖率达到93%。截止目前,今年共有10081人次享受报销,报销金额1131106元。其中享受乡镇福利型报销8636人,共报销金额467178元;1284人享受到乡镇级大病补偿,补偿金额337306元;159人享受到市级大病补偿,补偿金额326622元,其中有6人报销金额在10000元以上,有效的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产生。为简化报销程序,卫生院在门诊大厅内开设了报销窗口,配备2名专职人员,实行一站式服务,为群众提供了方便。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本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紧紧围绕这“二十字方针”的目标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科学编制规划,统筹安排,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的进行。
在生产发展上,本村始终把壮大“村级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抓住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也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先后推广种植淮山XX亩,果蔗1800亩,法国豆XX多亩。在新种植技术的指导下,农作物增产增收,农民尝到了新甜头。眼下,正是淮山与甘蔗收成的季节。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不时地可以看到有农民在田间挖淮山或甘蔗,收获劳动成果。一位村民满怀欣喜地告诉我们,近几年,由于政府向农民们推广了新的种植淮山的技术,淮山长势喜人,卖得了好价钱,为他们增加了不少收入。除了种植甘蔗、淮山这种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外,本村还大力发展猪养殖业,规模养猪户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创新高。另外,还大力发展桂圆加工业等,增加了农民收入。政府还积极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鼓励部分青年外出打工,转移本村剩余劳动力,这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在走访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村的村容村貌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已大大提高。政府也帮助低保的村民们建造房屋,给予他们经济上的补贴。而政府对村民们建设沼气池的支持与帮助也为本村的清洁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位村民告诉我们,他是养猪专业户,一直苦于过多的'猪粪无处排放。现在在政府帮助下建设造沼气池,给予1000元的补贴。这样,不仅很好地清洁了环境,还有效地利用了资源,一举两得。
加强村政基础设施建设是本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村在近几年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渐完善各项公共服务保障设施。
医疗问题是民生之重。去年,本村投入了八万多元建成村卫生所,政府还积极鼓励村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就大大减轻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走进本村,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硬化路在脚下延伸。一位村干部告诉我们,在村民们与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村投入了30多万元硬化了四级路至大沙1.1公里村屯路,投入80多万硬化了村委至河坝社2.8公里村屯路。这切实解决了村民们的出行问题,更为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经济作物的外销。
水利建设也十分重要。水利是农业的脉搏,我们向本村政府了解到,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政府组织人力、物 力、财力兴修水利,保证可人民群众的收入增加。
此外,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本村在体育文化局的支持下,修建了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使村民有了自己的娱乐场所,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积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是本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点。
在去年,本村政府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深入了解了党的十七六中全会精神,并在群众中大力宣传,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政府积极向农民宣传农业知识、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在近几年,本村政府组织了一些村民免费到县城进行电脑知识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明素质。为了增强村民的身体素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政府还组织村民定期进行球类比赛。去年,本村以队为单位,成功举办了几场篮球赛,排球赛等,这不仅提高了村民们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丰富了村民的生活,还促进了各队的村民们之间的相互交流。
除此之外,一名村干部还告诉我们,今年,本村紧紧围绕平安村屯建设,以稳定压倒一切的态势做到维稳工作,成功调解了各种纠纷,如建设高速路时引起的纠纷等,促进了本村的稳定与和谐。另外,计划生育问题一直是本地方的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一些村民的重男轻女等落后思想引起的。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根除村民的这一思想劣根,村政府积极大力宣传有关计划生育的思想,狠抓落实好计划生育工作,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从根本上处理好这一问题。在近两年,村民的思想觉悟已有较大的提高,计划生育的工作已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家乡在新农村建设中新的变化,这更增加了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但我们也看到了本村在建设中的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河流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村民间还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等。因此,我们积极地向政府提出意见与建议,并期待着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范文一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充实了村两委班子队伍,提高了为群众办事的效率,给我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注入了新鲜活力。为贯彻落实*、省、市、区的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我镇通过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和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现任大学生村官作了相关调研,现就此调研结果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省、市、区的安排,自2007年以来,我镇陆续接收了12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年龄主要集中在24-28岁之间,其中男4人,女8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0人,大专学历1人,中*员1人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其余11人担任村主任助理。截止日前,经本人申请,离任10人,留任2人。离任的10名村官中,因村社管辖权变动而被转到其他乡镇任职2人,其余8人均通过考录公务员走上了新的岗位。
二、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现状
1。思想积极主动
虽然刚任职时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的情况不够了解,但是他们思想上积极上进,工作上踏实主动,逐步克服了重重困难,表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07、08和09年的大学生村官经过两年以上的基层锻炼和磨合,逐步适应了环境,成功地完成了由大学生到基层村干部的角*转换。
2。工作踏实熟练
总体上大学生村官工作态度端正、踏实肯干,绝大多数对村情基本数据、地理人文环境已基本熟悉,对农村政策、村主导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渠道和重点工作思路也比较清晰,能够很好完成本职工作,发挥了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当好了信息宣传员、政策讲解员、农村办事员。同时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智慧,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受到镇村两级的一致好评。
3。学习认真持续
按照市、区相关文件要求,我镇每名大学生村官每年均接受了1次以上的市级或区级培训。培训内容广泛,涉及*理论、思想道德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等多个方面。我镇大学生村官均认真、持续地接受了培训,做好了个人笔记,汇报了个人感受,都表示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增加了个人知识储备、提升了自我内涵和修养。
4。生活方便满意
我镇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工作、食宿等基本条件,帮助解决了其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交通、通讯等问题,并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干好工作。调研结果显示,我镇大学生村官对工作生活条件的满意度为100%。
5。待遇完善全面
我镇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及时为大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并为他们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伤险、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并参照在编人员水平发放补贴。按照省、市、区的要求,从2011年7月开始,我镇每月为大学生村官增发补助资金800元,月补助增长率达73%,解决了大学生村官长期以来补助较低的拮据现状,为他们扎根基层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总体上我镇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与在编人员的差距较小,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满意。
6。出路宽广多元
服务期满后何去何从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村官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主要有六条出路:续聘、参加公务员招考、自主创业、继续学习深造、参加社会招聘、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当前我镇大学生村官绝大部分选择了前两条出路,一是续聘率达100%,二是截至目前经考试被录用为公务员的比重达67%。此外,我镇有1名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间进行了研究生学习深造,并成功获得了硕士学位。在支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方面,我镇成立了创业孵化基地,鼓励镇上致富能手和个体工商户结对帮扶大学生村官创业。
三、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培训课程设臵的理论内容居多,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农村建设亟需的*知识和方式方法,而且培训形式单一,基本都在室内完成,缺乏到实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此外,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没有很好发挥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结对帮扶作用,导致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出现工作无法推动的现象。
2。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虽然我镇制定并严格落实了考核制度,这对激励和督促大学生村官认真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制度还处在探索阶段,管理尚不健全,在具体*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盲点,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时间比较散漫,组织纪律观念不强,自我约束不够,以及在工作上相互推诿、拈轻怕重的现象无法得到及时遏制,破坏了团结*的工作氛围,影响了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形象。
3。出路渠道需要拓展
调研过程中发现,受各种因素影响,自主创业、参加社会招聘和村两委选举这三条出路并未受到大学生村官的青睐。究其原因,一是大学生村官缺乏自主创业所需的资金和*技能背景,二是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将村官一职作为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跳板,三是大多大学生村官被借调到乡镇*工作,缺乏时间、精力和阅历,导致无法参加村两委会选举或无法在选举中胜出。
四、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健全教育学习机制
一是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专题培训,按照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采用理论学习、案例教学、经验传播、实地考察、远程教育等形式,重点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工作方法技巧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二是建立结对帮带制度,基层党员干部要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对一、手把手传授,让他们积极参与解决农民的利益纠纷、邻里矛盾和重点工作的处理,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农村,融入农村,融入群众,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学习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全面适应农村工作。
2。完善管理考核体系
一是管理上要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镇村两级监督,对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二是考核要按照注重实绩、量化标准、强化激励的原则,建立自评、村民参评、所在乡镇和村社联评机制,科学细化考核指标,定时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能力和*作到位能力的实务考核,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机制。考核过程要公正公开,考核结果要公示透明,并按照相关规定逗硬奖惩。
3。加强出路渠道建设
一是针对有*技能知识、有创业背景、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村官,结合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参照本地特*和实际,通过与当地致富能手和成功创业项目结对,进一步为大学生村官创造宽松的自主创业环境。二是要加大宣传优秀企业的社会招聘信息和待遇信息,向优秀企业推荐表现良好而又有意愿到该单位就业的大学生村官。三是成立大学生村官竞选村两委示范点,对强烈表现出扎根农村意愿和决心的大学生村官,要鼓励和协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村级换届工作中去,助推大学生村官竞选村两委,为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服务三农打造新典范、树立新榜样,带动大学生村官全员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去。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范文二
20xx年8月,我开始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进村一年多来,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玳堤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调研报告,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玳堤村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玳堤村,位于龙涓乡东北部偏北,东与安美村毗邻,西与福都、福黎村接壤,南与山后村相临,北与钱塘村和芦田镇招坑村交界,距乡*6公里。海拔600-800米之间,年降雨量1800毫米,年均温度17。6℃,无霜期290天。村内多数为李姓,至2010年底,全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965户,总人口3610人,其中党员62人。据统计我村有水稻田300亩,农地600亩,林地5000万亩,茶园3000亩;果园530亩,品种为柿、梨、桃、李、香蕉。村民以种植茶叶为主,兼顾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2010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土地管理,年创50万元。全村外出务工人员600余人,年总收入1800余万元,外出劳动力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我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我村一直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目前我村辖区内建有茶叶城一座,占地面积达150亩,一座藤艺加工厂位于茶叶城边,还有一座茶叶加工厂和一处养猪场。这些本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带动本村劳动力100多人从业。
2、历史与自然状况
明清为龙涓里玳堤乡。*属龙涓乡玳堤保。解放后,先属龙涓乡,后为玳堤乡,1958年2月仍属龙涓乡玳堤小乡玳堤高级社,1985年11月属龙涓*公社福都大队,1961年8月析出为玳堤大队,延至1984年7月为龙涓乡玳堤村。
1939年创办学校,1950年为玳堤小学,1988年建校舍1座600平方米。1997年,翻建小学教室12间,宿舍16间,2007年扩建学校,完善设备,学校总建筑面积1992平方米。2000年建村委会一座,建筑面积150平方米,1969年建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70千瓦。2007年,拓宽硬化344县道玳堤境内公路长2。4公里,水泥路面宽14米。
3、基层组织建设
玳堤村共有党员62人,村两委成员12人,在村书记李文发、村主任李锦镇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村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至今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乒乓球室,广播室等保*了村民全身心的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今年来我村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工作,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经过努力我村成为我乡党风廉政建设的试点村,加快了基层组织建设步伐。
4。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玳堤村两委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柴湾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我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做好茶叶生产工作,努力实现茶叶富民目标。通过积极引导茶农转变经营理念,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并组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村两委干部定期走访茶企、茶农,探讨产业发展之路。在通过开展茶农茶叶种植、初制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全村广大茶农经营茶园的管理水平,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产值,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以来,村两位委抓住村村通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资60万元,新修硬化村级公路2公里,拓宽修建村级道路土路面4公里;为了解决群众遇到强降雨天,茶园、屋舍会被溪水淹没的问题,2010年,我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在筹资筹劳和上级资金补助下,年底前我村顺利完成了山坪至深内长5公里的河道清理并拓宽为3米;2009年以来按照文明、卫生、科学的内容,要求加快户厕改造力度,我村对露天粪缸进行整治取缔,通过村两委的努力,我村厕改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为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我村结合创建文明村、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经常开展文明卫生创建活动、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建设,利用村级各种会议开展法律法规社会道德教育,弘扬新人新事,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结合创建安全示范村,开展让平安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我村今年来无重大事故,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民兵工作、征兵工作、妇女工作都较好地完成。
二、玳堤村发展状况和分析
1、经济发展概况及分析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看,我村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渠道单一;从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比较大,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差距。从对我村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了我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1)、茶叶经济发展缺乏规模化、*化、生态化。茶叶种植作为带动我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大多数茶叶种植户都是小农型的分散种植,小型、分散种植模式成为了发展规模茶叶经济的颈瓶。*化、高效化、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如今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真正潜力所在。而我村目前的农业格局则仅仅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与规模化、*化、高效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村居更大的跨越发展。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管理费用。集体资产总额少。无其他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无经济收入而搁浅。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我村较大的跨越发展,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运转。
(3)、部分村、组干部工作热情不高。一些村干部反映由于工作复杂、报酬低,工作难做,干部难当,工作积极*不高。
(4)、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成员年龄结构老龄化,青年人外地务工,党组织活动开展困难。
(5)、通往各组的道路泥泞,急需修建通往村民家门口的水泥路。要想富,先修路,村里泥泞的小路限制了本村与外界的沟通,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
(6)、居民思想观念落后,精神生活单调乏味。村中缺乏文化基础设施,缺乏先进文化传播的氛围,消极落后思想观念得到滋生繁衍。突出表现就是重男轻女等现象丛生,超生欲望强烈,导致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局面。
2、整改措施及意见建议
(1)、在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经济增长渠道,打破单一*的发展格局。
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服务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服务业经济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3)、针对部分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是加强干部学习。采取理论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村干部进行基本理论、政策法规、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队伍依法施政的水平,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是适当改善村、组干部待遇。采取灵活的方式,如根据各个村干部负责的工作的开展情况,根据个人工作业绩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高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
(4)、拓宽信息渠道,壮大村级经济
首先,要加强学习。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面对时时处处产生的大量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管是老干部还是新干部都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其次,要真正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并努力将其落到实处,善于和农村的致富能人保持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把获取致富的信息反馈给农民。再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指导农村工作的作用,扩大信息的来源。
(5)、组织学习
鉴于现阶段农民文化偏低的实际,为了让农民能够学得进,用得上,在送科技进村入户的培训工作中,注重改进培训方法,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参观大户,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等方法进行,应该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6)、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自身潜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通过镇区工业园区集体厂房的出租不断扩大集体经济收入。
(7)、尽量多的组织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使村民远离不良风气,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村居。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具有特*的新农村就应该创新思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引进各种优秀人才资源,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进步、发展的新玳堤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急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针对这些问题,谈谈我镇的一些做法及建议。
丁堰镇地处如皋市东大门,总面积70.48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7个社区,总人口5.36万人。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争创省、市文明镇为契机,负重拼搏,奋力争先,四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镇、江苏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南通市文明镇、法治南通合格镇、南通市社会治安安全镇等荣誉称号,被如皋市表彰为招商引资、小集镇建设、项目投入、全面小康建设红旗单位,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工作等先进集体。201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5亿元,人均GDP达43200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2010.98万元,全镇经济总量不断发展壮大,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形成了“乡风文明镇容美,和谐共建新农村”的良好局面。到目前为止,全镇共建成省级文明乡镇(村)2个,南通市文明乡镇(村)2个,如皋市文明村(单位)25家。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以德育人抓教育,干群道德素质有了新提高。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根本,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
一抓干部道德建设,树立做好官做好人。着力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法纪教育和文明素质教育,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文明标兵意识。今年党风廉政日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主题教育。
二抓党员队伍建设,永保党员的先进性。以镇党校、村公共服务中心为阵地,加强形势任务、政策理论、实用技术培训,宣传贯彻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镇党委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开展“学党史、作表率、比贡献”竞赛活动。
三是抓职工群众道德建设,人人争做文明人。近年来,结合创建文明镇、卫生镇、平安安全合格镇等工作,大力加强了农村道德规范建设,以“文明和谐我先行”为主题,提高居民素质,重点开展了“清洁庭院、清洁河塘、清洁村镇”文明生态创建活动;“文明走路、文明行车、文明乘车” 文明交通倡导活动;深化“双帮”、“志愿者行动”、“春蕾计划”爱心文化弘扬活动。
四抓中学生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习惯细节的养成。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爱国教育,培育学生文明习惯行为行成,教学生学会做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抓学校教师、学生进社区制度,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镇为了发挥教育功能的整体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大教育模式,为我镇社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施展才华的舞台,我镇各学校与社区建立了教师、学生进社区制度,例如每学期初,学校负责召集村、社区代表,召开会议一次,讨论并商讨本学期共建计划;社区应支持学校开展各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尽量提供场地和指导人员,确保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正常开放。全年教师进社区活动次数不少于20次,学生进社区实践活动不少于50次。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使学校与社区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学校作为农村重要的服务机构,与社区联系密切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农村社区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
2、群众创建抓载体,人民精神面貌有了新转变。近年来,我镇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改善农村环境为突破口,广泛发动群众,扎实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为加快全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2010年我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39.55亿元,增长31.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17亿元,增长57%;实现利税总额5.79亿元,增长6.6%;实现利润4.61亿元,增长8%。全年完成注册外资3078.4万美元,占年计划139.93%;到帐外资1205万美元;全年完成规模工业项目投入14.6亿元,占年计划112.3%;全年开工城建规模项目12个,开发房地产20.5万平方米,占年计划102.5%;全镇开工项目农业29个,其中,规模项目8个,一般项目21个;2010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018元,增长12%;人均地区总值36200元。实力丁堰不断增强。
3、强化环境整治工作,打造净化家园。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重点抓好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工作。
一是突出设施建设。在镇区公共场所内设置垃圾桶(箱),镇区公共场所有禁烟及禁止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的标志。对镇区环境卫生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治建设,我们按镇区整体规划实施了镇区公共厕所水冲式改造,镇区共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共厕所11座,设置封闭式垃圾房、垃圾桶300多个,设置环保型果壳箱100多只,建成垃圾中转站1座。镇区垃圾达到了日产日清,道路清扫保洁率达100%;全面落实临街单位“门外三包,门内达标”的镇容环卫责任制,镇区主次干道无“八乱”现象。农贸市场车辆乱停放、店外店、摊外摊等秩序混乱的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二是突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今年上半年全镇先后组织了1500多人的队伍,花了十天时间对全镇所有的河道、居住线、农村公路、人口聚居地突击整治,清理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园前屋后环境,清理水面恶性植物。去冬今春共整治三级河1条,1.86公里;村级河28条;41.5公里,累计动土90多万方,在清除恶性水生植物、清除生活垃圾、清除建筑垃圾、清除卫生死角、清除整修路面坑塘等工作上,做到应清尽清,全面推进到位。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全镇范围所有一、二、三、四级河道基本达到了“底清、面洁、坡绿、岸净”的要求,我镇镇区和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以瑞华文化休闲广场、机场油库的候鸟家园为代表,我镇形成了一批景观绿地和生态小区。
三是建立长效管理。具体做到了“四个落实”、“一个建立”。全镇6个村7个社区落实垃圾袋装化收集、环境保洁员60名;投入资金60万元落实垃圾清运车辆60辆,新购大型自动装卸清运车2台套,新购垃圾箱、垃圾桶600个,新建垃圾池120处。
4、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我镇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载体,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等现代传播手段,对我镇农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科学知识、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知荣辱、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形成现代文明理念。我镇在各村(社区)设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会理事会,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我镇10个村(社区)建有高标准的公墓,火化率已达到100%,全镇无乱建坟墓、乱建宗庙、骨灰装棺土葬等现象。在创建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使全镇人民得实惠。
5、完善设施抓阵地,群众文体生活有了新变化。文化阵地及文体活动惠及百姓。两年来镇大力抓好阵地功能完善提升。镇财政拿出40多万元对镇文体活动中心进行整理装修,镇财政拿出400多万元新建12000多平方米的华盛健身休闲广场并投入使用。13个村(社区)均建立了农家书屋、乒乓球室、健身室、篮球场,其中三个村(社区)建成了高标准的农民健身广场,镇、村文化阵地开展活动正常化,以面向基层、贴近实际正常开展文体活动,两年来镇文体中心在传统节日,本着节俭,贴近需求,开展40多场有影响的文体活动比赛,丰富全镇人民文体生活。所辖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100%,全镇有群众性特色文体团队5个,在“三送工程”中,全镇放影150场、送文艺节目进村进社区14场,全镇3万多人次参与了观看。近年来每年的元宵艺术节,都在镇区沿街街道进行荡湖船、踩高跷、舞狮子、舞龙灯等表演;在文化广场举行活力丁堰大型文艺晚会,灯展、猜迷、焰火等穿插其中,让全镇人民过一个欢乐、和谐、健康、文明、喜庆的新春佳节,激励了士气、鼓舞了人心。
镇建有局部四层的广播电视服务站,到目前为止全镇有线电视11640户,入户率达到93%,数字电视转户率达到90%,固定电话装机数(含小灵通)17750部,户均1.12部,百户电脑拥有量达到38.6台。
6、村民自治抓规范,群众民主管理上了新水平。建立村民议事决策机制,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在全镇13个村(社区)依托公共服务中心设立了村民议事室、会议室,建立健全了以村级重大事项“一事一议”、村(社区)“两委”联席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对村级水电路等基础建设、农村“一池三改”、居民新村建设规划等改善村容村貌的重点工作组织村民进行讨论研究,在讨论决定中,充分听取和广泛吸纳村民的意见及建议,使村(社区)两委的决策充分体现民意,更加切合村情。
7、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宣传,充分发挥矛盾调处作用。镇机关、各村(社区)、镇骨干企业、学校医院均建有公益广告或宣传栏(橱窗)等宣教阵地,思想道德教育做到有计划。全镇各村(社区)做到推进村全覆盖,村规民约履约率95%以上。建立了镇村社会矛盾调处组织,全镇有专兼职社会矛盾调解人员65人,1~6月份,全镇排查矛盾纠纷12次,共梳理调处矛盾纠纷131件。接受来访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8、进一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治村(居)、治校、治企工作取得新实效。在依法治村工作上,我镇把皋南村作为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试点村,典型引路,在全镇全面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居)活动,全镇村民“四民主两公开”及民主意识普遍得到了加强。各村(居)均设立了村务公开栏,将村级财务、费用上缴、一事一议资金收取和使用、计划生育指标等人们关注的重大事项定期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在鞠庄村示范推广了村务公开触摸屏,让群众更方便快捷了解村务公开内容,实施民主管理。在依法治校工作上,进一步深化依法治校工作,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定期到校讲课,定期开展法制道德教育,预防、减少和遏制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在依法治厂工作上,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干部职工的四意识的教育,即市场经济法律意识、产品质量法律意识、劳动安全法律意识、环境保护法律意识。同时企业内部管理各项制度健全,工会、职代会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劳动用工普遍签订了劳动合同,无歧视性就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保障。
9、爱心文化抓弘扬,关爱特殊群体有了新举措。乡村学校少年宫正常开放,珠心算、乒乓球、舞蹈、绘画、电脑等培训正常开展,培训有计划、有记载、有效果,全年少年宫接受未成年人活动5000人次。如皋市文明委、南通市文明委的领导多次突击检查,均非常满意。
10、注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让孩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目标,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整治,加大对网吧、电子游戏厅等的监管力度,网吧、游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管理规范,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了未成年人教育指导站,形成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加强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村(社区)文体活动场所定期向未成年人开放。
1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近年来,全镇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镇建有花园式的敬老院,入住老人安享幸福的晚年。我镇在全市乡镇中率先建立失地农民保障体系,现皋南社区和凤山社区1556名失地农民均已进入失地农民保障体系,按月领取保障金。(按政策规定,16周岁以下领50元每月;男性16~50周岁、女性16~45周岁领取150元;男性50~60周岁、女性45~55周岁领取110元;男性60周岁以上、女性55周岁以上领取210元。)既充足维护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又为我镇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今年到目前,全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75%、失地保险覆盖率70%、工伤保险覆盖率85%。
12、结对帮扶为“十二五”迈进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09年全镇10个村(社区)665户贫困户全面与市级机关、镇域企事业单位共47家446人结对。其中:市四套班子领导1人帮扶3户,市级机关(含在城下属单位)34人帮扶34户,在镇的市级机关下属单位82人帮扶82户,镇公务员48人帮扶95户,镇下属事业单位145人帮扶219户,村(社区)干部77人帮扶173户,镇域规模企业59人帮扶59户。实施了一帮一或一帮二,做到帮户工作的全覆盖,为迈进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们在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有:
1、思想认识不到位。在一些单位一些干部中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老板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是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指标,只有物质文明建设才是硬指标,抓精神文明建设不如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影响大、政绩好、见效快。二是一些同志存在模糊意识,认为经济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上去,先把经济抓上去,再抓精神文明也不迟;三是存在畏难情绪,一些同志觉得物质条件差,思想工作难做,精神文明不好搞,应付了事。
2、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在一些村(社区)阵地建设加了,但在落实人员管理,开展活动上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活动开展困难、群众的参与性也不强、活动阵地变成了聋子的耳朵。镇级缺少综合性文体活动场馆,无法举办一些有影响、有意义的大型活动;镇电影院、文化馆、宣传栏等设施老化,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3、工作人员缺乏。目前乡镇抓精神文明建设专业人才少,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方式方法单一、思路狭窄,导致精神文明建设的进度不快、质量不高、后劲不足,创建的效果不明显。工作人员一方面存在着数量不足的问题,如镇党校没有人员编制,兼职人员很难全身心投入工作。另一方面存在着基层工作者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如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平均年龄普遍偏大,思想方法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制约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4、工作方法简单。创建的方式、方法不能很好地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大多还停留在搞活动、刷标语、提口号、出宣传车等一般的、沿袭多年的老办法上。还不能很好地把当今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中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引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工作中。
5、参与意识不高。调查发现,较多群众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一方面固然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认识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没能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认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采取如下措施:
1、农村经济强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发达的经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会举步维艰。事实证明,许多农民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很迫切,但苦于没有经济条件。因此,要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及集体经济。有了经济基础,再有正确的引导,广泛的宣传,科学的方法,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展。要按照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是打破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瓶颈”的关键。
2、农民教育强引导,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农民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一是抓好形势政策教育。以“学政策,知政策,用政策”为主题,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农村形势政策教育,宣传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用政策调动人心,用利益激励人心。二是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当前农村一部分农民群众价值取向错位、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扎实开展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为主题的时代精神教育,以“告别陋习,树立新风”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和行为养成教育,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消除封闭、保守的意识,树立敢闯敢拼、勤奋自强、富而思进的观念。三是加强农民的文化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的渗透和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努力将农民培养成产业工人、企业老板、种养大户、经济人。
3、文体阵地强建设,满足农民生活新需要。求富、求知、求乐、求美,已成为时代潮流和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一是要重点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好改造好镇文化站、健身房,下工夫建设农民大剧院、培训中心(成教学校)。切实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努力做到有场所、有设备、有管理、有效益。二是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在农闲季节特别是国庆、元旦、中秋、春节期间,组织灯会、歌咏、球类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让农民参与进来,自娱自乐。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电影、戏剧送到乡村,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三是培养一批群众文艺队伍。在抓好乡镇文化专职干部的配齐配强工作、加强思想和业务的培训提高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要着力抓好群众文化活动队伍、民间社会文化团体、民间艺术人才队伍等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中的骨干作用。
4、村容镇貌强整治,建设环境优美新家园。建设环境优美新家园,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要求。在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一是按照村庄规划,加大基础性投入。从解决农民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加大农村交通硬质道路建设,解决农民集中小区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新建小区要按照绿化、亮化、美化的标准进行实施。二是进一步完善治理农村“脏、乱、差”长效管理措施。按照“以块为主、条包块管”的原则,对城乡结合部、后街里巷、镇与镇村与村交界处等重点区域的卫生死角展开集中整治行动。三是继续深入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引导农民改厕、改圈、改舍、改灶,改善居住环境,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培育农民卫生习惯。
5、创建载体强创新,注入“乡风文明”新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有效载体。一是强化综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惠民资格。扎实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农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党政机关、单位、(村)社区主要有违法违纪不文明行为,取消文明评比资格,农民有违法等不文明行为取消惠政策的补助。二要实行城乡共建。有计划地组织县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支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工农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和结对帮扶,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文化帮扶等活动,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健康文明新风尚的形成。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竞争上岗、交流等方法,引进一批有才能、有专业知识、热情精神文明事业的年轻同志尽快充实到队伍中,尤其是宣传文化队伍中,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建成一支能够适应时代要求、战斗力强、作风硬朗的宣传文化队伍。四要加大精神文明创建投入,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投入,尽快制定和出台多渠道的投入与产出办法,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形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政府引导、社会主导、群众推动参与的良好局面。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构建和谐农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一个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这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基本现状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南江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个中心,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我县共创建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最佳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社区1个、集镇1个、村2个,县级文明单位(社区、村)2个。
(一)思想观念不断进步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精神方面的消费逐步增多,休闲方式逐步多样化。就是在边远乡镇,也有不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坝坝文化”较为火热,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
正月初七“灯火节”游园活动、万名群众环城长跑、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等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各文艺宣传团体创作编排的金钱板、音乐快板、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农民读书节”和“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入村入户,深入人心。
(三)阵地建设更臻完善
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新规划建设了12个乡镇文化站,为光雾山镇铁炉坝村、元潭乡字库村、侯家乡姜家大院捐赠图书XX余册,并建立了规范的图书阅览室。加强了县内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传统文化颇具特色
我县精深的红军文化、独特的楹联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等凝聚了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蕴。南江诗词楹联学会发展会员137名,建成了4个楹联文化村,完成了300副永久性对联入户悬挂,相继在5个村、2个镇、1所学校、2条街道、2个景区开展了楹联文化创建活动,为南江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确定了“舀火纸、爨坛戏、杂耍、说春”四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二、存在问题
我县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南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视不够,认识偏差。一些乡镇,尤其是经济和基础建设较为落后的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对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干部队伍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偏重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做到两者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形成了“两张皮”。
2、投入不足,基础薄弱。一是缺经费。目前乡村两级财政十分困难,无法筹集到资金建设文化阵地,有发展之心而无建设之力。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不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二是缺阵地。边远乡镇大多缺乏文化设施,就连一些原本已经建设起来的文化设施,也因缺乏足够的资金,没有很好的保养和管理,无法发挥作用;大部分边远乡镇没有文化站,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社没有图书阅览室,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开展。
一、基本概况:
今年的寒假,我参加了学校的活动,进行了一次寒假回乡实践调查,调查对象是我的家乡,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打帮乡,我就其中的一个村――xx村进行了为时两天的调查走访,走访时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信赖和支持,调查时也针对村里开展了一些工作,还对部分村民进行实地调查走访,以取得更好的调研效果。
二、调查时间:
20××年1月29日至30日
三、调查地点:
贵州省镇宁县打帮乡xx村
四、实践调查员:
x x x( 北林经管 人资06-1 )
五、调研经过及内容
1 、村庄基本概况
从打帮乡绕过蜿蜒崎岖的山路,经过半个多小时车程,我来到此行目的地――xx村。一到那我就得到了村长的热情接待,当我说明此行目的时,村长对我表示感谢,并对我的调查和实践表示支持,从而也增加了我调研的信心。
通过向村长询问,我首先大致地了解了xx村的基本情况,xx村距打帮乡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全村行政村总面积1200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绝大部分村民为布依族,全村总人口1262人,其中劳动力人口有650人。
该村经济发达程度居其所属的贵州省镇宁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的中下等水平,村民的生活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因此,近年来村里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地向城里转移,至XX年年,全村外出务工人数已接近300人,将近本村劳动力总人数的一半。
由于xx村所处地形为山地,三面环山,一条小河顺山而下,最终注入打帮河。村里耕地类型主要有水田和旱地,总面积为600亩,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全年气温较高,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和玉米,经济作物有甘蔗和西红柿。经村长介绍,至XX年年底,全村村民人均收入达600元,比上年增长约15%。
虽然村民们生活比过去好了很多,但是村里仍然有经济特别贫困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收入不能满足家庭的基本开支。
xx村进行农业生产时依照的是村民们多年的经验,由于村民们大多不识字,文化水平低,且xx村交通不便利,因此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xx村的村民们不能较快地掌握科学的方法,通过技术的改进来提高生产力,导致了发展的滞后,这次来调查我从学校带来了一些挂图和农业书籍,我把资料交给村长,村长十分激动,他说;“放心,我们村干部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春节之后,我们就开村民委员会,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谢谢你带来的资料,也谢谢你们学校的领导关心我们农村的发展,相信有了国家的政策和你们的关心,我们xx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2 、村庄建设情况:
⑴ 村庄基本面貌:
通过对xx村概貌进行分析,村民住房没有进行过统一规划,全村的建筑有着明显的布依族建筑风格,主要类型为砖、石、木料型房屋,较过去住的土坯房有很大改善,但仍有极少数村民的房屋仍是土坯结构,冬不挡严寒,夏不避酷暑。
全村无硬化道路,通向乡政府的路只能通过摩托车、农用车等小型车辆,而且道路崎岖不平,在雨季容易出现道路软化,滑车等危险。
⑵ 基本设施建设
通过了解,xx村基本设施建设情况基本不完善,
推荐专题: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 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农村文明交通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