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大全)》。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学术论文,欢迎阅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篇一摘 要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哲学社会科学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论述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的充分阐释了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内涵特征 管理体制 对策
哲学社会科学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不能没有繁荣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党和历代领导集体的关心与支持下,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和特征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社会科学是对人类生存条件及其变化的理论自觉,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广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包括哲学,也涵盖了诸多相关文科学科。而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包括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逻辑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学等。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
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内在统一的。两者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在关注社会存在的方式上两者是不一样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第二、具有实践性。实践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特点,它要求研究者必须深入实践,进行持久的调查研究;第三、人才成长有自身的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不但需要有丰富的书本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第四、着文不难,出精非易;第五、探索具有曲折性和无穷尽性。
二、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体系。但也应该看到,与时代要求相比,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管理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基础性工作不扎实、管理体制缺乏弹性等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的战略地位亟待加强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与一些领导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战略地位认识不足有关。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着重理工轻文史、重自然科学轻哲学社会科学的倾向。认识上的不到位使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具体措施不多,资金支持力度不大,对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缺乏紧迫感。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滞后于实践、与决策脱节的问题亟待改进
理论和实践脱节、与决策脱节是制约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我省哲学社会科学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天的哲学社会科学不单纯属于上层建筑,从渗透转化的意义上说,也具有生产力的属性。它和自然科学成果转化的特点不同,自然科学成果转化的着眼点是企业;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重点是决策层,是政府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它要为各级政府的决策和经济建设服务。成果能否转化取决于研究者和决策层双方,任何一方出现阻塞,转化都不能实现。
(三)基础性工作不扎实,哲学社会科学中学科、人才建设亟待完善
学科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是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步骤。目前,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中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传统学科基础并不很牢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又不断涌现,学科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两者发展并不平衡,重视基础性研究,忽略应用对策研究的状况仍比较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仍然比较单一,没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研究方法急需多样化。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人才断层、知识结构老化、功利主义思想与浮躁之风等问题在高校中仍然存在着;科研人员的思想观念问题有待转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四)管理体制缺乏弹性,评价体系、创新环境、经费投入亟待完善
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管理体制问题。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中存在的诸如重复研究问题、经费问题,追根溯源,是因为缺乏一个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统率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宏观管理机构。由于宏观管理缺位,我省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没有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也难以制定包括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与条件支持、课题研究等事关全局的科学决策。在微观层面,尽管各教学科研机构已经认识到现有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但自主改革意识不强,步伐迟缓,力度不大。科研机构体制的整体改革进展缓慢,仍存在着传统体制养传统人、平均主义的体制病。另外,科研工作评价体系不完善,工作考核和评价制度科学化程度不高,科研激励机制不健全,宽松、宽容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
三、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先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对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利益的日益分化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是对我们党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而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关键是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先导作用,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聪明才智,以富有真知灼见的科研成果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推动自然科学健康向前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引领自然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科学是一种革命性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却是没有头脑也没有灵魂。当科技作为一种没有头脑控制、人类并未真正全面透彻了解的力量时,它只是一种盲目可怕的力量,是造福人类还是祸国殃民关键要看科技被哪些人操纵和利用。因此,对任何一种自然科学理论,都需要以人学为尺度,去检验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行为及社会生活。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关键。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体制和机制保障。因此,新时期要把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紧抓好。
四、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是新时期加快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关键。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应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要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注意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运用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中,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智囊团”;要正确处理好思想理论领域的问题,尤其是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要保持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紧密联系,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围绕中心,贴近现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各级科研机构要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从客观事实出发、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从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最佳结合点出发去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同时,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此外还要积极做好研究者和决策层间的沟通交流工作,积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建设
体制机制是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改革创新的重点。我们必须统筹兼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去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活力的引导机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
继续进一步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整合研究力量,优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配置;继续进一步深化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体制改革,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划工作,制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五年研究规划和年度项目计划;继续进一步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为重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继续进一步建全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不断推动理论创新,推动理论与实际结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M]. 北京:人民出版社 , 2006
[3]丹增.时代呼唤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4(3)
[4]肖庆金.论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可替代性[J].重庆社会科学.
[5]王素.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和途径[J].社会科学研究,2004(4).
[6]新华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 [N] .光明日报,2011-06-03.
附件1:
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
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参考题目
哲学类
1、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
创。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典型调查。
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表
现。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5、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
6、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
8、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的典型调查。
9、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
10、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调查研究。
经济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市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30年历程的典型调查。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典型调查。
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途径和形式调查研究。
5、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进程的调查研
究。
6、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调查研究。
7、农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调查研究。
8、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典型调查。
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
10、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
11、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问题的调查研究。
12、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问题的调查研究。
13、货币、保险和期货市场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
14、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15、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发展与完善调查研究。
16、民间投资问题研究。
17、民营企业中业主和雇员关系问题的案例研究.
18、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典型调查。
19、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典型调查。
20、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典型调查。
21、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22、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典型调查。
23、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2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25、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的研究。
26、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
27、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
28、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29、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调查。
30、名牌战略案例研究。
法律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宪政问题研究。
2、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3、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础和法律保障研究。
4、物权法实施问题研究。
5、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
6、婚姻法实施中的问题调查研究。
7、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
9、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
10、中国民事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11、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12、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13、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14、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15、我国行政法制实践的调查研究。
16、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
17、我国反垄断法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科学类
1、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调查。
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3、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4、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分析。
5、社会信任问题调查研究。
6、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
7、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
8、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9、我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
10、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11、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典型调查。
12、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
13、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14、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
15、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16、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的调查研究。
17、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18、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19、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专项调查。
20、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典型调查。
21、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22、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3、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
24、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25、代际关系变化的调查研究。
教育类
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2、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调查研究。
3、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调查研究。
4、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课题研究。
5、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6、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典型调查。
7、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8、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
9、加强和改革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典型问题。
10、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1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中小学教育。
1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13、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困境问题调查研究。
14、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的调查。
15、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管理类
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的调查。
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
3、新兴科技企业的定位和管理调查研究。
4、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
5、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
6、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的调查研究。
7、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
8、我国民营企业破产、倒闭和再创业问题调查。
9、企业在创新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
10、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11、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查研究。
12、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与现状的调查。
13、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的调查研究。
14、新世纪我国商会(企业家协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5、影响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预与分析。
16、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和行政改革典型调查。
17、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
18、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
19、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个案研究。
20、市政管理机构建设和体制改革调查研究。
推荐专题: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