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性开放调查报告(推荐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性开放调查报告(推荐2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潍坊学院上万名在校本科生进行抽样调查,从性别、专业类别、年级、成长环境四个角度对潍坊学院学生的性观念进行了基本描述和分析, 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总体呈现开放、宽容、多元并不偏离的态势, 但一些漠然的态度当引起重视, 主张学校和社会在大学生性教育方面减少道德说教, 增加综合性性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性教育开放道德措施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
一、调查结果
(一)对性知识的关注程度
两性话题对人类有着永恒的吸引力, 生理日渐趋向成熟的大学生们对此更是乐此不疲。尽管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性知识方面只是隐约、零星的知道, 但是集体的生活、便捷的网络渠道等都使得他们对于此类话题不再讳莫如深了。事实上, 在大学中, 同学之间通过卧谈会等方式交流性知识的现象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了。
1、对性话题的谈论
从调查中, 我们可以看出潍院绝大多数同学对性话题呈现出一般关注和比较关注, 毫不关注或很少关注的仅占16%。在宿舍里, 68% 的同学对此类话题谈论得很多, 几乎不谈或从来不谈的仅占6.5%。从分析结果来看, 性别差异并不显著, 专业类别、成长环境差异显著。
2、性意识的觉醒
大学生们不再像高中时代一样一心只读圣贤书, 对性话题呈现出广泛的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意识的普遍觉醒。在生活中, 有47.5% 的被访者意识到自身有性方面的要求。从分析结果来看, 性别差异十分显著, 男生比女生更加明显。被访男生有61.5%表示意识到,远远高出女生的39.4%。女生大体上态度比较含糊, 大部分表示没有或不知道。值得注意的是, 农村的学生意识到有性要求的比率比城里的学生要高点。高年级比低年级更有意识, 其中大二学生在递增曲线中比较突出。
3、性知识的了解渠道
尽管婚前性行为越来越普遍, 但是在大学期间, 通过亲身尝试来了解性知识的毕竟还属于少数, 只有
9.2%。其中男生的比率比女生略高, 为12.4% , 女生只有7.4%.绝大多数人还是通过人际交流以及大众媒介来了解性方面的知识。有59.5% 的被访选择与他人交流的方式, 62.6% 选择大众媒介。而在大众媒介中, 选报刊书籍的占56% , 电视占38% , 广播占15% , 网络占43% , 音像制品占41% , 其他占10%。可见, 知识水平较高、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们更多地依靠书籍、电视、网络、音像制品等了解性知识(二)对婚前性的认同程度
时下, 婚前性行为越来越普遍。禁欲主义性文化的退隐, 性知识的广泛传播以及避技术进步带来的性与生育的相对分离, 社会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态度趋向宽容, 年轻的、高学历者的性观念无疑更加开放。这一切对潍院的学生观念都起到了事实上的冲击。对于婚前发生性行为, 明确持赞同态度的占了33% , 表示不赞同的占30.5%, 其余36.5%的人态度较为模糊。通过分析, 性别差异是最明显的, 男生(40.7%)比女生(28.5%)更赞同婚前性行为。专业类别、年级、成长环境虽说没有特别的差异,理工科认同的人少些。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 越来越多的人持赞同意见。农村来的孩子赞成的比例达到了47.3%, 比城市、城镇的高十几个百分点, 可见地域差别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
不过有的人尽管不反对婚前性行为, 却主张大学期间别发生这样的事情。与赞同婚前性行为(33%)的比例相比, 却有更高比例的人默认大学期间的性行为, 认为这是个人的事情,不加评论, 这一比例高达58.3%。用道德的标准加以指责的只有为数不多的人, 主要是男生和理工科的学生, 还有大一的学生对此反映也比较激烈。
(三)对大学生同居的看法
有婚前性行为并不一定要同居, 但就有不少大学生情侣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 从学校宿舍里搬出来, 过起了类似于小家庭式的生活。大学生活的自由使得同居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大学同居村。对于大学生同居, 专家们认为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基本上已成熟, 在这个时候发生同居是可以理解的, 问题的解决要靠社会和学校理性引导以及大学生自我的进步。潍院既然有相当比例的人赞同婚前性行为, 对同居现象比较宽容也不出意外。虽然有不少人比较理智地思考问题, 认为大学期间最好别同居, 干扰学习。仍有75.7% 的人认为这是个人问题, 旁人不该多加指责。
二结论
通过以上对数据的描述分析, 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条比较明显的结论。
(一)潍坊学院大学生性观念开放但未出现偏离。总体上, 男生比女生更开放, 差异比较显著。
(二)思想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事实上, 这是目前大学生的普遍特点。在问卷设计、发
放过程中, 我们明显觉察出潍坊学院大学生对这一话题的各种态度。在接受问卷填写时, 有人平静如水、有人欣喜若狂、有人直言拒绝,在回收的问卷中, 问题的所有选项几乎都有相当比例的人选择。
三措施
纵观我国性知识教育的普及程度,是极其缺乏的,无论从小学到大学,生理卫生常识课似乎成了一门难以启齿的课程,授课的教师在面对男女生殖器官和其特点时,都会一语带过或避而不谈,导致许多学生对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生理特征的显露带来困惑。有人说五千年封建社会之下的性保守程度,到现在依然根深固蒂,此话还真的一点不假。所谓以科学知识去摒弃旧观念迎接新学说,这只是一种口号的标榜,而不是深入到教学之中。这是教育的一大败笔。作为当代大学生,对性观念缺乏的程度依然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无力去批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爱的选择,作为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接受系统的教育之后,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有自己选择喜好的权力。那么作为学校,在学生对性观念缺乏的情况下应该做些什么样的工作呢?
(一)在目前大学体育综合课、保健课等课程中讲授性解剖、身体发育、自我形象、性交、受精、生育、避孕、自慰、性功能障碍、性传播疾病、性器官皮肤病及生殖健康等。欧美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关注生殖健康教育作为性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我国的大学性教育应该借鉴这样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知识的大量涌入等多方因素, 不断重塑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多元化的思想表明我们的社会是一个进步的社会, 但也要防止多元化导致的判断力的丧失, 在是非面前辨不清方向。因此, 学校和社会的引导依然重要。这一切更加使我们觉得进行此番调查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性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如何正确对待性, 在一个思想多元化的年代, 在一个文明开化的校园, 将学生们对此类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科学、系统地呈现出来, 探究现象背后的东西, 哪怕只有一点收获, 对我们来说都是巨大的鼓舞。
参考文献:
张改叶、陈娱、魏文君: 女大学生恋爱特点的调查分析 , 载中国青年研究 2003 年。
贾晓明: 学习建立亲密关系: 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 载中国青年研究 2003 年6 月。
肖扬: 国际聚焦: 青少年生殖健康问题与干预策略, 载当代青年研究 2002 年1 月。
袁贵礼、田毅: 大学生眼中的婚前性行为, 载中国青年研究 2002 年3 月。
徐莉、刘爽: 大城市未婚青年的性知识、性观念及其行为模式, 载青年研究 2001 年第4 期。
调查问卷你的性别()
A 男B 女你的户口所在地()
A 城市B 农村C城镇
3你的专业属于()
A 理工B 文史C 艺术类您是哪个年级的-----------
5你现在谈恋爱吗()
A 是B 否
6你对性话题的谈论程度()
A 经常 B 一般 C 几乎不谈 D 从来不谈你对自身性方面要求的意识()
A 没有意识 B 不知道 C 有意识你通过亲自尝试来了解性知识()
A 是 B 否你对婚前性行为的认同与否()
A 很不赞同B 说不准 C 非常赞同你对在校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看法()
A 不道德,伤风败俗B 正常生理需求C 读书为主,不易发生 D 其他 11 你对同居的看法()
A 正常的生活方式 B 坚决反对 C 最好别,干扰学习你对安全套进校园的看法()
A 坚决反对 B 漠不关心 C 同意你对未来伴侣发生过性行为关系后的态度()
A 毫不介意B 不太介意C 介意,但会继续 D 立即分手
这些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不仅使“食品安全”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社会热点词汇,人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极大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现今的中小学生对食品安全是怎样的一个认识呢?
县食安委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开展,组织监管工作人员展开了一次中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掌握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和影响因素,获取学校相关教育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和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也借此提高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20xx年6月,我县有关监管工作人员对七里营镇中学100名高二学生进行了食品安全知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100份。
根据统计问卷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情况:
(一)与家人、同学或是朋友经常谈论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占21%,由于频发食品安全事件才开始谈论的占32%,只是偶尔会聊上几句的占45%;从课堂上了解到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占6%,由网络电视广播了解到占67%,阅读报刊杂志占22%;对食品安全的专用名词如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的了解占19%,HACCP(危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占4%;认为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很高的占6%,一般占75%,比较差占%。
情况分析:中学生当中关注食品安全的不多,自我防范意识不强,对食品安全相关专用名词81%的人不知道,他们所了解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大部分来自网络电视广播,说明对中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匮乏。目前学生对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知识主要来源于网络、电视和家长,通过这些媒介虽然对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和维权意识有提高,但是仍然比较薄弱,毕竟这些知识的来源有限。
(二)该校高中部学生全部住校,仍有22%的学生选择在校外小餐馆或流动摊点吃饭,其中81%的觉得比食堂味道好,品种多,37%的是因为学校食堂不卫生。
情况分析:学生绝大部分认为学校食堂饭菜不好吃,却很少有关注食品是否卫生、安全,说明消费安全意识不强。
(三)购买食品看厂家、品牌、产地的占57%,看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占92%;只有%的从来没有买到过不安全的食品,7%的经常买到,79%的有过但很少;买到不安全的食品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占3.5%,自认倒霉占55.8%。
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购买食品有基本常识,但买到不安全食品却很少有人知道向相关部门举报,大部分选择自认倒霉,不知道维权,说明相关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
(四)大部分学生担心地沟油等非食用油流入餐桌、食品加工不清洁、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少部分担心散装食品卫生及转基因食品;大部分认为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较严重,呈恶化趋势,需加强治理,认为搞好食品安全靠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督、消费者需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识、对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企业严加惩罚各占三分之一。
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散装食品的质量比较疏忽,对转基因食品不是太清楚,说明对散装食品仍然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81%的学生不知道QS是什么,更不知道国家有对散装速冻食品等十类食品必须加帖QS标志的要求。对搞好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还是依靠政府监管,提高自身安全意识不强。
二、措施与建议
针对以上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提出以下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教育从娃娃抓起”,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人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不仅成年人要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孩子们更要从小学习掌握一些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建议一方面在学校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趣味文体活动等形式宣传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卫生知识、消费常识;另一方面,开设食品安全课堂,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系统学习食品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到餐饮服务各环节简单的食品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再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定期走上课堂,开展消费维权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维权意识,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遇到不安全食品向相关部门举报,发现价格不合理可以向消费者协会举报。
(二)加大检查力度。相对来讲学生消费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相关职能部门要尽职尽责,加强日常监管。一是对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的餐饮服务单位严格监管。从从业人员健康、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环境卫生、食品进货检验和索票索证制度及执行情况、原料储存、餐具清洁等各项内容进行重点检查,严格监管。二是对校园里面及周边超市、小摊贩严格监管。相关职能部门相互沟通配合,不断整治规范学校周边的食品摊贩的经营,开展联合执法,对学校周边的食品商店、超市、餐饮店进行专项整治,对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的食品经营者依法进行查处,取缔学校周边的流动摊贩,净化校园及周边消费环境,以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三)强化舆论导向。对于孩子们来说媒体宣传很关键,他们了解食品安全事件大多是从电视或网络上,购买零食看广告的多,所以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应该采取舆论监督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建议媒体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力度,大量曝光报道食品安全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新闻报道,激发他们参与食品安全宣传的热情。
社会广泛关注,各部门加强监督宣传,全力做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推荐专题: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性开放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