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个人调查报告

2023-01-22 09:51:2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个人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个人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调查统计,对数据的整理加工得出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往城市转移的明显变化,对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出现现阶段农业劳动力往城市转移,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变淡。望天吃饭,造成农民生活的无赖,在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面前农民为农作物收成担惊受怕,农民就算遇上了风调雨顺,农业获得好收成时,农民又担心粮价下跌,为买而发愁。无论是丰收还是歉收,农民的收入都难以保证,于是农民就背井离乡大规模流向收入更稳定的城市。分析出农民离开土地能造成什么影响,对于这个后果,怎样才能让农业继续发展下去给予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农民土地调查显示城乡差距非农经济

正文:

一、农民为什么要离开土地

从朱启臻编写的《农民为什么要离开土地》书中,“风调雨顺是无数人祈盼的年景,对于农民来说,秋天收获的不单单只是粮食果实,还有一年辛劳后的幸福,同时也攒下了美好的未来生活。然而春种到了,未必就会秋收,农民可以决定自己地里种什么种子,却无法决定秋天是否会收获种子结出的果实。因为大自然随时会用它的残酷将农民辛勤的劳作顷刻化为乌有。没有了收获就没有了收入,没有了收入就没有了希望。”[1] 我们深刻地领会到做农民的辛苦和无赖。作为农民子女的大学生,我们来到学校读书不就是为了脱离农业的束缚吗?不用在说现阶段的农民们,他们更加希望离开土地,离开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的生活。更不用说那些刚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的农村青年,无论什么样的理由,城市才是他们生活的空间,离开土地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1、城乡差距――农民离开了土地

从农民对土地意识调查问卷中,我们感受到了农民为什么这么坚定的要出门打工,因为城市里有他们曾没有的生活,有他们曾经没有的幸福和快乐,在问卷中统计了25个调查对象,有20个愿意城市里的生活,5个愿意农村的生活,这5个愿意留在农村生活的都是50多岁以上的老年人了,他们不是不向往城市里的生活,而他们是因为怀念土地,他们都曾过着60、70年代的生活,靠土地把他们养活到今天,他们对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不愿离开土地。而愿意城市生活的20个调查对象的谈话却给了我们惊讶的感叹!“在农村不好找媳妇,在城市里打工的女生真多”,“城市里的教育可好了,小学都开英语课”,“一个月的收入抵得上种地一年呢”等这些从20个调查对象的口中得知。是啊!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太大了,在农村种地,望天吃饭,过得胆战心惊,在城市收入稳定,工资又高,这样的差距怎么会不让我们的农民心动呢?这种差距就是导致我们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最直接原因。

有的年轻人刚才城市里打工回来,还带来外地的媳妇,他们这些年轻人在家里,父母经常担心找不到媳妇。农村家庭是非常的穷的,种地的收入基本上只能维持一年的生活,那里还有多余的储备来接媳妇呢。年轻人们又没有多少文化,对自己的婚姻真是担心,看到了那些去外面打工的总是带媳妇回家,又听说外面的收入高,生活又好,这种强烈的诱惑下,又有谁能不出门呢?在我们的调查统计中,除了读书的年轻人外有99%的年轻男同事都到城市里打工,96%的女同胞也都出门打工。可想而知,对于年轻人来说,外面真是他们追求的生活啊,有谁会愿意留在农村。这种生活的取向就是导致农民离开土地的原因之一。1

在调查对象中,一些中年人给我们的说法是“城市真是一个好地方,孩子学习成绩都要好的多”,是呀,我们也深有体会,在乡镇中学和市区中学相比较,教学质量真是差之甚远。 每一年的中考考生学中,能进重点高中的98%都是县级市级初中,2%的是乡镇初中。城市的教学质量远比农村的好的多,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最大心愿啊!有谁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城市读书呢。城市里教学好,坏境好,学习当然好。在我们的调查中孩子的教育几乎是每一个家庭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生活目标,作为父母的中老年人为了更好的收入和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他们拥有了坚定到城市打工的决心。年轻人们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让自己有更好更幸福生活,也都有了坚定到城市打工的意念。可想而知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是导致农民离开土地的直接原因。

2、农业经济收入与非农业经济收入的差距

通过对贵州省普定县城关镇新林村的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平均每户家庭的农业经济年收入4000元人民币,非农经济为元人民币。农业的经济收入与非农业经济收入约为1U5,全村的农业经济收入与非农业经济收入也约为1U5,这样大的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以一户农村家庭为例子,新林村第七组村民张贵华,家庭人口10人,外出打工4人,留在家里种地的2人,家有1亩水田,4亩旱地。下面是农业收入的计算情况。

稻米:有1亩水田,年生产稻米300公斤,市场价格为每公斤元,收入为1380元;支出化肥30公斤,市场化肥价格90元40公斤,每公斤元,支出元;支出种子秧苗200元;稻米的净收入约为1100元。

玉米:有4亩旱地,每亩年生产为300公斤,总的为1200公斤玉米,市场价格为每公斤元,收入为2640元,支出化肥400公斤,折为900元,种子需要5公斤,每公斤30元,和为150元,玉米净收入为1590元。

油菜:水田旱地都种,年产油菜200公斤,市场价格元每公斤,收入为880元,支出化肥80公斤,折为180元,种子忽略不计,净收入为700元。

葵花:水田旱地都种,年产葵花60公斤,市场价格每公斤,年收入为288,净收入约为250元。

黄豆:年产为40公斤,市场价格5元每公斤,年收入为200元,净收入为180元。 其他农业副产年收入约为200元。总的农业生产净收入为4020元人民币。

下面为非农业经济收入情况:

外出打工的4个人中,两男两女,男的每人月收入为1200元,净收入为700元,年收入约为8000元;女的月收人为800元,净收入500元,年收入为5500元,4人总的非农经济收入为元。

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农业经济收入与非农经济收入为1U7,农业经济与非农经济之间的差距甚大。这个很明显的例子说明了,农民为什么要离开土地,因为非农经济收入远大于农业生产收入,农民怎能不离开土地呢。除了这个例子外,几乎整个村子普遍都是这种情况,因为80%家庭中年轻的都出门打工,20%的家庭中年轻人虽然没有出门,但在家乡仍然有其他的非农经济收入。事实证明,农业经济收入远远低于非农业经济收入。

下面是关于普定县农业数据的分析,根据中国年鉴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贵州省普定县农业粮食总产量数据,由于数据有限,只能得到20xx年、20xx的数据。20xx年,普定县全年粮食总产量万吨[2],20xx年全年粮食产量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xx普定县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498元,20xx年普定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745元,增长xx%。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年均纯收入从20xx年到20xx年增长%,而总粮食增长为%,收入的增高远大于粮食的增长。由此可见,另外的收入来源与非农经济。也由此得到农民外出打工在日夜增长,更不用说20xx年的今天了,农民外出打工已经达到80%了,农业的收入更是小于非农经济收入。由此可见,农业生产经济与非农业经济之间的差距是导致农民离开土地的一个重大原因。

3、农民对土地感情淡化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一个导致农民离开土地的原因是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淡化,有的家庭是因为土地少而收入低,才出门打工,但是有一部分家庭的家庭承包土地是相当多的,但是他们仍然离开了土地去城市里发展自己,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种地已经不是80后90后的农村人的任务了,据我们调查发现,好多年龄在18到30岁之间的人都没有种地的想法,甚至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年轻人呆在家中。这部分人是什么导致他们不愿意种地呢,在我们的问卷调查当中,提到对土地的感情如何时,有下面的情况:“是否没有土地,一样可以生活的很好,有99%的年轻人都是肯定的回答,是否把土地看成是一种负担,也有99%的年轻人是肯定的回答,你觉得做农民好还是做城里人好,有98%都觉得做城里人好”。

问卷表明,年轻人不喜欢种地,并不是因为种地收入少,而是他们已经对土地感情淡化。现在的农村家庭里也没有那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儿女在继续种地。因为种地是非常辛苦的工作,还记得那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农民们在农忙季节顶着烈日到地里去耕种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是多么的辛苦。现阶段的年轻人们能去做这样的活吗?答案是已经没有了。从我们的调查中,留在家里种地的80%都是老年人了,老年人是经过辛苦时代过来的人,他们是不忍心看到这一片片的土地被荒着,他们是靠土地养活过来的,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而我们的新一代的年轻人呢,已经对土地没有任何感情了,在这个温饱已经解决了的时代里,工业迅速发展,手工业突飞猛进的时代里,哪怕是没有文化的农民也都能找到一分相当不错的工作,比起种地要好上十倍以上。

农民真的不想在种地了,哪怕是没有外出打工的人,他们留在农村,也不见得他们去种地,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还听到这样的一些话语,“我们没有去打工,是因为学了一点技术的”,“种地每一年都是花上一两千去请小工”。这些话的意思是,身为农民,已经不做农民了,土地只是一种赚钱的工具,比如说,到了耕种的季节,就去街上请几个小工来种,基本上没一个小工开60元钱工资,

五、六个小工三天就种好了,也就是花1000多元钱。然后除草季节就买点农药去除草算了,到收获时期也就请几个小工两天收完,总的算下来还是赚钱的,至少没有荒着土地。可见现在的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淡化也是农民不愿意种地,农民要离开土地原因之一。

二、农民离开土地造成那些影响

1、农业生产老年化

调查表明,现在留在农村种地的80%都是老年人,农业生产已经老年化了,农民的外出打工和离开土地导致无人种地,留下种地的只是一些对土地有感情的老年人。老年人体力有限,肯定是种不了这么多的土地。那么可想而知,这一代的老年人离开世界后土地不就是没人种了吗?老年人有的虽然在外面也能找到一分稳定的工作,但是很多的还是找不到工作,也只能留下来种地了,我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在“是否觉得自己的年纪大,身体不好或文化低,在外很难找到工作而留在家中种地”这一问答选项里有90%的老年人都是肯定答案。

那么,农业生产老年化会带来那些影响呢?

一、种植单一化,调查发现,农业生产老年化带来的影响相当大,老年农民的种植非常单一了。比如,我们问道现在的农民们种植的都是些什么?以以前比较有哪些不同?在以前,农民们没有离开土地,他们种地一般夏季都要

种上玉米、稻谷、大豆、葵花、四季豆、红豆等。到冬季都要种上小麦、油菜。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留在家里种地的都是老人了,老人那能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种这么多的农作物。调查显示,老农民告诉我们现在他们一般夏季就种植玉米和水稻,最多种点葵花。冬季种油菜。真的够单一了,也是人老了那还有那么多的精力呢。

二、经营粗放化,老农民大多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对农业生产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只要能满足他们的温饱问题就可以了,所以他们在种植时,没有像以前一样,不仅仅是靠化肥,还要搞上点农家肥,现在到了种植季节,就随便买点化肥来耕种,到除草季节,也不用松土了,就随便买些除草剂除草算了,反正能过生活就行。

三、土地荒漠化,虽然现在的调查中,土地荒漠化不是很明显,但根据一为姥姥告诉我们,“在村里有家人家年轻人都外出了,他家的土地还是很多的老人又过世了,现在,这么多的土地没有人种,在村里,留下来种地的都是我们这把年纪的,连自己家的都种不完。那家的土地啊,已经荒弃两年了,现在连犁都犁不动”。是啊,现在虽然土地荒漠化不是很明显,但若这一代的老农民过世后土地不是荒漠化了吗?还有一些离家远的土地也被荒漠化了。

2、农业劳动力短缺

对劳动力的短缺会存在一些误区,第一种看法是认为农村劳动力仍然是过剩的,第二种看法是认为农业劳动力短缺是好事,为机械化、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第三种看法是认为农业劳动力短缺为现代化和工商资本下乡承包土地创造了条件[3]。

对于第一种看法在我们所调查的村,几乎不存在可以转移的劳动力了。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年人和一些体弱多病的人或者是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离开的人。由于在农村,有的农民不仅仅种地,因为种地是有季节性的,不再农忙季节,一般农民都要到城镇去打工,所以让人们对农村劳动力统计造成错误的调查。

第二种看法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主要的原因是机械化还是需要很高的条件的,比如需要平原地区,在我所调查的这种山区那肯定是用不上的,还有对于这个规模经营同样需要很多的年轻人,而且需要素质更高的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再说也不是所有的农产品都能用机械化来种。像蔬菜、水果等。

第三种看法,首先,这种看法误解了现代农业,把现代农业等同于工商资本下乡承包土地,这就是许多地方政府感兴趣并极力主张的。因为对于一个工商资本家来说,怎样获得最大利益才是他们的目的,然而,一旦他们承包了大片的土地过后,他们就会不按季节,不按种植的粮食为主体,而是会想尽一切方法让自己获得最大利益,最终导致农业的生产化严重单一,比如他们认为种稻谷获利没有种大棚蔬菜获利大,就大规模的种植蔬菜后导致粮食短缺。

三、农民离开土地后怎样让农业继续发展下去

1、提高农业收入

农业收入多少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作为政府更应该保障农业的安全,让农民的收入提高才能保证农业的继续生产。现在政府通过支持农业补贴使农民在经济支出上得到帮助,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关注农业的发展和关注爱农民。

2、仍然进行家庭承包制

最适合种植农业的经营形式还是家庭承包制,农户经营并不排斥现代化,相反农户可以更好地容纳现代化要素。不能错误地把现代化农业等同于规模农业,更不能等同于公司资本

经营的规模农业。在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让农民们得到更高的收入,才能稳定农业的继续生产,才能防止农业单一化。

3、培养职业农民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职业农民就成为支撑中国现代农业的主体。职业农民不仅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而且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农民。职业农民的来源可以是家庭农场的继承人、可以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可以是大中专毕业的学生,一切有志于农业经营的人都可以成为职业农民。

第二篇:社会调查报告

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名,其中广州大学名,中山大学1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份,收回有效问卷5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

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xx%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xx%)、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

第三篇:社会调查报告

一.开篇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以往贫穷落后的山区,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如今以是另一番景象。这次,借相关课程要求的机会,我组人员利用双休日对周至县聂村以及杨凌区茂陵、上湾、下湾村就目前新农村建设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的内容包括: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程度,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收入的主要来源及提高收入的主要困难,村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民主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在调查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认识以及自我实践能力,同时也漂亮的完成课业任务,并且也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

二.数据统计:

随机抽取的调查样本,其基本情况比例分配符合正态分布原理,抽样方法科学。

1. 被调查人信息

从性别看,被调查者中,男性所占比重为61%,女性为39%。 从年龄分布看,被调查者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占20%,26-50岁的占40%,51-60岁的占24%,60岁以上的占16%。从学历状况看,被调查者中,文化程度是小学及以下的占2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7%,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大专文化程度及以上的占12%。

2.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村民中有3%对新农村建设很了解;有19%比较了解;53%不太了解,只是听说过;还有25%的不了解新农村建设这一说法。

3.村民收入主要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中52%的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所得;22%为外出打工;16%为其他行业收入

4 .新农村建设突出解决的首要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中16%的认为是环境卫生;39%的认为是医疗保健;29%的认为是文化教育,还有6%的认为都很重要。

5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有3%的认为是思想观念;有3%认为是缺少资金;有10%的认为是技术问题;还有74%的认为原因很多,包括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

6. 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投入

调查结果显示,有22%的认为很好;68%的认为一般;还有10%的认为不好。

7.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

在新农村建设中,有6%的认为应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48%的认为是要依靠农民自身努力;靠农民和政府集体努力、国家政策正确引导的各占6%;还有34%的认为应该是以上多点之和。

8. 农民对教育的看法

对子女的上学态度都非常支持,能考上大学最好。他们认为,农村要摆脱贫穷,就必须要有文化的人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9.村里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路、电、电话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好。村乡之间一般都连通了水泥公路,但村与村之间很多地方尚没有连通水泥公路。农村个人交通工具主要为自行车与摩托车,其中摩托车越来越普及。乡县之间全部有公交系统,但乡与乡之间尚无公交系统直接相连。

10. 村民对城市化的理解

村民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农村城市化。有些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取消农村和农民,将农村变为城市,可以看出村民的心态是积极的,都想生活得更加美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跟美好。

11. 农民对征地看法

农民对政府强征地看法颇大,调查中发现农民存在两忧。一忧失地后丧失生活来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征地现象比较普遍,受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大多数农民的“恋土”情结较浓,不愿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虽然部分年青人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过程中,开始离开土地外出务工,逐渐融入大都市的生活中,但是他们更相信祖辈传统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倘如彻底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仍觉得故土难离,特别是对于没有一技之长的“4050”人员,更担忧失去土地而丧失了生活的依靠。二忧拆迁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部分农民虽然对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十分向往,但是由于自身素质较低,收入不稳,对搬迁建设新居缺乏足够的信心。一方面,他们盼望自己现在的居住条件能够尽快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把仅有的一点积蓄都投入到建房上去之后,往后的生产和生活无所依靠,因此,他们对搬迁到农民新村既赞同又担忧。同时,部分农民担心进入农民新村集中居住后,家庭费用支出增多,特别是水、电、气等费用的支出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三.分析评价(理论升华):

1. 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不够。虽然中央、省级媒体对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较大,部分党员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位。同时,由于对不同类型的村队、不同的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目标不明确,具体操作中难以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积极性。

2. 村民对于征用土地没有很好的认识,他们担忧失地后丧失生活来源。这使得农民对政府工作的开展不够理解和支持,从而给政府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 农村的文化建设有待加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很重要。许多农民反映文化水平低是限制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平时的文娱活动也很少,除看电视、打扑克、打麻将外,基本没有什么活动。

4. 环境污染问题。环境问题是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企业不断涌现,污水的处理不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另外,还有盖房产生的建筑垃圾,建筑商为了降低成本,直接就把垃圾就地掩埋或者倒掉,以至于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下降。

5. 为初中,女性则为小学。义务教育流失率高,达标率低。原因在于: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依靠打工,许多初中未毕业的农村学生纷纷外出沿海打工。以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新农民培育缺乏,大部分外出农民工未经过专门培训,留在农村的农民更缺乏社会教育。

6. 产业化建设深度不够,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都没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也很单一。都是小农个体,没有农村合作社之类的合营经济。这样势必会造成农产品的价格不一,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诸环节链条不够完整,造成初级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越来越重。如周至县聂村猕猴桃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家对猕猴桃进行深加工的企业,产品全部都是直销;三是产业品牌不够响。传统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品牌不多、不响,走出去的品牌更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四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和领导人才,这方面需要政府的支持以及农民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转变。

7. 各自所关心的利益也不近相同,并且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一些差异,从村民们家庭生活情况看出,大多数家庭条件都不错,有些都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一些偏僻的地方出行还不太方便,生活环境不是那么理想,一些村民的思想有些落后,这些东西是不能完全避免,改革开放带来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地域发展的差异与不平衡。

四.对策或建议:

1.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新形势。

要利用村喇叭、明白纸、标语横幅、宣传车等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标准、要求进行全方位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围绕中央“20字”方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了解国家政策,增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让他们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采取举办培训班、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和农业科技下乡等形式,提高农民素质,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掌握致富实用技术,用现代农业科技、法律知识武装农民;要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创建活动,坚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3. 提高环保意识

减少环境污染。大力宣传和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特别是企业。有污染的企业要加大力度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

4.经济建设方面

要使农业向着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公司化、多样化、科技化、生态化、绿色化、服务化、自主合作化的方向迈进。大力发展节水节能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技术创新。

5.社会建设方面

要使农村社会向着安全保障化、社会和谐化、全面小康化的方向迈进。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推进老龄、孤儿、贫困与意外方面的保障制度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社会。对农民工要普遍推行综合保险,包括劳动保险、意外保险、医疗保险等,有条件的城市,要有序地不断地使长期在该城市服务的农民工转为城市市民。使农村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样化、多彩化、现代化,农村道德向着规范化、合法化、合情合理化的方向迈进。

6.文化教育与道德建设方面

要使农村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样化、多彩化、现代化,农村道德向着规范化、合法化、合情合理化的方向迈进。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文化教育娱乐健康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确保义务教育的完成与达标,大力发展多种形式与内容的社会教育。在核心价值观与道德建设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八荣八耻观、生态文明观引领新农民培育,大力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积极推进传统道德的科学化、规范化、合法化与现代化。从观念变迁看,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主性与自觉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面向市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新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应该成为对农民的一场思想、行为与文明的现代化启蒙运动。政府及有关开发机构不仅要传授农民各种实用的知识与技能,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知识及其技术,以提高农民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尤其要着力培育农民的市场与创业意识、生态与社会意识,使新农村建设普遍成为现代文明对农村的洗礼,真正使农村迸发出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

7.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要使整个农村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与改良,切实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在农业生态经济方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科学使用农药与化肥,加强食品生产的检查与监督;在生态农村发展方面,要积极推进生态村落与绿色家园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保洁制度建设。

8.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落实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这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大趋势。

五.心得体会:

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 ,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是青年学生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我们想要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知社会,认清自我,调整和完善自我,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自我,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准备.这是我们参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了解国情

单从书本上是很难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现状,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

2.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了解民情

走出象牙塔,融入农民大众,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自身成长。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 ,大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完善。

其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真的很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学生到这里来实践。农村,并不仅仅代表着贫穷和落后,更代表着潜力和市场。农村是磨练和锻造人才的地方,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更好的激发人的潜力。

农村在召唤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农村也同样期待我们为它的发展做贡献,加入到农村的建设中来吧!新农村建设就像一颗花,需要不断的滋养,只要付出, 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灿烂之花的开放。

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你我都在努力,我们一起加油!

六.感谢语:

这次调查,首先要感谢赵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给了我们这次锻炼的机会,并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亲自带领同学们去做调查。其次要感谢村民们对我们调查的支持与配合,虽然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我们自己的努力下成功的解决了,使得我们这次调查圆满成功,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使我们受益匪浅。

第四篇:调查报告个人体会总结相关文章

★ 最新调研报告个人总结

★ 关于个人工作总结精辟简短(7篇)

★ 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10篇

★ 学生实习报告总结5篇

★ 2021最新中学教育个人实习总结5篇

★ 2021大学生实习心得总结报告5篇

★ 指导教师工作总结5篇

★ 策划师个人工作总结5篇

★ 2021师范生教育个人实习总结5篇

第五篇:社会调查报告800字

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国,无论国力还是人们生活基础都在世界处于的地位。我国经济又如何?

众所周知美国GTP世界第一,还是有金钱不够用的情况。我国虽然总收入世界第六,但人平均收入不过1000美元,看了下边的调查,相信你会大吃一惊的。

调查地点:家里,计算机上。

时间:200x年1月31日

据美国劳工部统计,一百个美国人中,只有三个人能在六十五岁时,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无忧无虑。每一百个美国人,九十七个人一定要依赖社会保险支票!

每一百个从事高薪职业――如律师、医生――的美国人中,只有五个人活到六十五时,不用依赖社会保险金!这五人中又有四人是百万富翁。你不禁要问:“Whereisthemoney?”每当询问这些人的时候,你可以看见他们红着脸说:“花掉了。”

几乎每人都存在一种幻想,幻想他们的生命是永垂不朽的,他们浪费金钱、时间及心力,从事所谓“消除紧张情绪”的活动。大多数人每周辛勤工作,赚够了前,然后周末把他们全部花掉。难怪一点钱都没有。

这是人平均收入30000美元的国度,比较而言人平均收入只为三十分之一的中国呢?我出生在长沙对长沙的感慨最深。长沙的夜生活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长沙并不富裕,在全国三十多个省中,进不了前十,这就反应:支出的多,收入就少。

难怪湖南富不起来,就是这个原因。网上说在广州,一道菜叫什么“满汉全席”,100多道菜,开价100000美元!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人会去吃!钱放哪里不好,硬要花掉。100000美金是有的村10年的收入!一位老农感慨道:“100000美元,是我家20多口10辈子的劳动呀!竟抵不上别人的一顿饭。”

其实存款也有好处。举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刚出道的日本人,工作时间不到6年,他6年间不断地存款。一天,他去一位银行家那里,希望能得到60万美元的帮助,这位银行家开始不同意,后来他听从这人的意见,到一家小银行询问日本人存款的记录。受理小姐深有感触地说:“着上这是我看见的最有毅力的年轻人,他每月定期来我这存钱,风雨无阻。”银行家深受感动,马上借钱。

可见节俭多么重要。

推荐专题: 个人年度述职报告 个人原因辞职报告 个人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