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乡生活变化调查报告(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家乡生活变化调查报告(范文6篇)》。
国庆的一天,我访问爸爸、妈妈、姥姥、姥爷 ,深深了解了家乡几十年来的巨变。我的家乡是吉利区,虽然前些年还是一个小小的农村,但是,经过我们上一代人的努力,终于换来硕果累累。大到城镇建设,小到衣食住行,都有惊人的改善。
在“衣”的方面,从改革开放前单调乏味的蓝绿制服,还打着大大小小的补丁,粗糙简单。到如今的色彩缤纷,衣着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三大件”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住房、装修”,消费水平大大增加。
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填饱肚子就算富裕人家”,买粮食还要粮票,到现在的每日必吃得健康、营养,食品供应现在根本不在话下,水果、糕点、菜肴、海鲜・・・・・・丰富极了,现在很多人为吃得太多而发愁,以前可从来没有这种烦恼,听说以前还有许多人为营养不良着急呢。
在“住”的方面,原来大片的砖瓦平房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二十多年前,七十平方米的房子算宽敞得很。而如今,吉利区住房达到一百多平方米的居民已不少见。而且室内的装修、家具和家居用品也与早年不可同日语。
在“行”的方面,从“自行车王国”进入“汽车社会”,是我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近几年来,我区的私家车数量急剧上升,光是河阳新村到了晚上,找个停车位都难啊。
这些仅仅是我们吉利发展变化的几个方面。随着我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好,我更加喜爱我的家乡。为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会付出我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更要献出自己的一份汗水和力量。
家 乡 巨 变
我的家乡是闻名全国的经济百强县—神木县。因为神木的土地下埋藏着大量的黑金-煤炭,使神木从贫穷走向繁荣,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原来的神木城区面积极小,只有现在从巡警110到干河子的区域,人口自然也稀少,只有在油库路、钟楼、黄庄才能找到成片的居民区,别处只有两三个村庄。没有广场,更没有公园。城里的人们也靠种地挣钱,大部分地方是耕地。街道到现在的希望小学就没了。人们生活的也不富裕,大多住在平房里,甚至还有人住在砖瓦房里。一眼扫去找不到一栋楼。那时的公路是狭窄而又粗糙的水泥路,路上还没有红绿灯、斑马线......街上基本上没有几辆车,路上跑的只有为数不多的班车,人们出行大多是坐三轮车与步行。
而现在,神木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南到单家滩,北至店塔镇,光城区人口就增加到二十万,随处可见生活愉悦的人群。人们大部分住在小区的楼房里。工厂在城区里没有了(大多迁到郊区,为了环保)。修建了东兴广场、迎宾广场、人民广场……还有专供人们娱乐的游乐场、杏花滩公园……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神木经济飞速发展,城里都成了柏油大道,建成了滨河路、麟州路、东山路,通了火车,引来了高速公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中学、小学应有尽有。夜幕降临,神木城又亮了起来。街上的各式路灯,店铺上的霓虹灯,高楼上的探照灯,还有二郎山、东山上漫山的太阳能灯把整座城市装点的五彩缤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神木还非常重视对城市的美化绿化。新建的街道边都留有专用绿化带,栽种各种花草树木,对各条水渠进行绿化改造,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这就是日新月异的神木城,随着煤炭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她的明天会更美好。
家乡是一个我们如此熟知的地方,即使身处异乡想到它也会有种温暖的归属感。我的家乡铜梁是重庆市的一个教育大县。不仅有雄厚的教学实力,而且还是五千年龙文化的发源地。
从出生到读大学前我从未离开过我的家乡,我觉得自己对她是如此的熟悉。但仅仅半年的时间,当我再次踏上龙乡这片土地时,我又觉得她是那么的陌生。事实如此,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家乡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以前人们只能想想或在电视中才能看到的镜头现在都变为了现实。为了更深层的了解这篇见证我成长的土地,在寒假的这一个月我走访了铜梁的每个角落和相关部门,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调查的结果着实让我大吃了一惊,家乡的变化涉及甚广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以下为我调查结果简介。
一、“秀外慧中”,住房讲究舒适精美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县城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铜梁在几
年前还都是楼房,电梯房都算是“高级住宅”,现在城里的房屋基本上都进行了重建。重建的新房主要是电梯房,且楼层都在八层以上,底楼为门市方便市民经商,二楼以上为套房用于居家。这种设计理念很符合县城的发展,经商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套房又让市民有了方便优美的居住环境。据政府介绍当时考虑到建筑不应该仅仅是钢筋水泥建筑的“洞穴”更要体现县城的文化,还专门请来了设计师把方便简约的现代居室和县城蕴含的柔美古典相结合,设计了现在的街道建筑。平整的青石板优雅清爽、暗灰色的琉璃瓦低调精美、朱红色的大柱子古典大气。这一古典和现代相融合的设计,不动声色的把县城的安乐祥和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开源节流”经济多元化
我的家乡也被成为“龙乡”,这里有举世闻名的火龙舞,龙舞的发展带动了铜梁旅游业的蓬勃,使龙乡人民的收入颇丰。并且现已有多家企业决定入住铜梁的工业园区,使许多县城周围的乡镇务工人员得到了工作的机会。同时铜梁的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铜梁的经济,房地产企业的迅速崛起从各方面刺激着铜梁经济的腾飞。
三、“四通八达“交通讲便利、通讯讲快捷
“要致富,先修路”说道经济发展的措施我们总会想起这句话。无可否认,这句话准确的道出了交通对于一个地域
发展的重要性。
铜梁缺乏河流因此陆路成为唯一的交通方式 。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这几年来,铜梁政府加大了为民办实事的力度,在道路建设上下了重功夫。路网四通八达、交通得到极大改善。铜梁的几条主街道都进行了维修拓宽兼顾了道路,方便载重的货车行驶。为了便利与外界的联系政府部门在多次的上书、争取之后,渝遂高速公路在经过镇边的地方设立了一个高速公路出口。这个出口可让铜梁人民受益匪浅,不仅节省了市民出行、货物运输的时间还让这个县成为附近县城到遂宁重庆的一个中转站,促进了这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四、“多姿多彩”,文化娱乐丰富缤纷
物质和精神总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人民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生活的建设。县城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就是他们建设精神文明的最好见证。现在每到晚上,在满天繁星的夜空下你在政通街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一群群人在偏偏起舞。这就是市民们新的娱乐,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愿意的都可以加入其中,没有固定的老师,大家相互学习,跳的都是一些简单的舞曲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快乐。很多市民还养成了晨练的习惯,每天早晨公园里很多人在跑步、做操。用最简单也是最健康最环保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健康。除了这些自发的活动,县政府定期还会举办一些拔河、赛跑等友谊活动,还会发放奖品,引导市民们选择健康的娱乐充实我们的生活。
五、“五彩缤纷”穿衣爱时尚
以前经济条件有限,尽管爱美很多人并不能够买很多衣服。现在县城繁多的衣服店就是穿衣变化的一个很好例证。经济发展了,人们都讲究穿着了,衣服的 款式、面料、牌子都成了挑衣服的重点而不再像过去一味注重质量耐穿。很多富裕的人还会选择成都重庆等大城市选购时尚服饰。各式各样的衣服、鞋帽、装饰物可谓五彩缤纷,装饰了市民的美,同时也装点了他们的心情。
调查感言
这次的调查结果深深地震撼了我。在不经意间家乡已经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它变得更加可爱更加迷人了。我坚信她是天边初升的太阳会在党和政府的争取引导下发出更加温暖的光芒照亮一直守护她的人民,也温暖她远在他乡的游子的心。
调查原因: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我们滁州的母亲河D清流河,已变成了臭水河,严重影响了溜州市的城市形象和人们的生活。
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一12月调查对象:清流河,市内公共场所及各大生活小区。
调查结果:
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相关人员和区民,我们发现:
一、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有:废水、废气、塑料袋等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噪音、废旧电池等。
二、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
1、清流河周边工厂的废水直接排入了清流河,这些废水虽然经过了处理,但大部分处理不合格,导致清流河河水又臭又黑。
2、工业园区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多,有的很刺鼻,有的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3、人们的环保意识淡漠,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和生活小区常有人乱丢白色垃圾,乱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乱弃废旧电池,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
4、工厂或建筑工地机器的噪音太大,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休息。
防止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据此,我提议:
一、加大破坏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如:有关部门加大对工厂处理废水、废气、噪音检查力度,对有害环境的工厂责令停产整顿并进行处罚。
二、加强保护环境意识的宣传力度。如:通过媒体宣传、开展有关保护环境意识的公益活动,在各公共场所设置保护环境的提示牌等。号召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三、加强管理,保证工厂或建筑工地在允许的时间工作,不要打扰人们的休息。
衣:
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
食:
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住:
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现如今,一踏进村庄,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每户人家一块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 四面用宅沟围起来,沟水清澈,鱼翔浅底,既可捕食,又可防火。宅前宅后,还种上了花果林木,绿树成阴、鲜花争妍,家家住的是个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农民别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接通了水、电,既可饮上洁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同时,户户添了三件“宝”:一是修了个洁净厨房,用上了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二是建了卫生厕所;三是造了沼气池,把粪便、垃圾统统灌到沼气池里,经发酵后制成沼气,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其残渣又是农田需要的有机肥料。这样,既节省了燃料支出,又保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这在城市里是无法做到的。
行:
过去,从乡里到县城不足40公里,农民却要坐车颠簸整整2个小时,终于进城了,灰头土脸的还不好意思见人。由于路况不好,公交车不愿意开辟线路,城乡道路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出租车,也多是城里淘汰的破旧车辆,中途趴窝、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这种长期制我县农村发展的“行路难”问题,现在有了根本改观。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县依托国家政策扶持,累计投人资金9000多万元,大力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新修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48公里,一条条缎带式的沥青路从县城向乡村延伸,全县公路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50%。通过招商,县上先后引进两家运输公司落户,新颖、舒适、快捷的公交车不仅到了全县所有乡,还开到了部分乡村,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坐车,直接进城。更大的收益是,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进军国内外市场,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人。
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档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的。曾几何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农村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新六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组合音响、照相机)和电脑、小洋楼、摩托车、空调、移动电话、小汽车等转化,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
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前,全村的中小学校舍设施十分简陋,文化设施非常落后。如今,一座现代化的文化活动中心已在镇东建立起来,可为本乡农民提供图书、影视、歌舞、棋牌,甚至培训、上网等全方位服务,大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村里所有中学、小学现已全都迁移到新民镇上,新建了宽敞的校舍,更新了教学设备,分别合并成为完中、中心校、幼儿园各一所,并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学杂费、书簿费的待遇。至于学生上学,通公交的村,可乘公交车上学,不通公交的村,由学校设校车接送。这样,全村学龄儿童、青年,既能充分享受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又能保证他们出行安全,家长都感到满意放心。
农村经济:
改革开放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开始从单一农业经济迅速向多种经济发展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村里有了企业家、养殖户。村民万怀称得上是村里的能工巧匠和首富了,他不仅有全村唯一的小轿车,还在自家院子里安置了车、钳、刨、钻为一体的车间。他每天忙得很,业务挺多,村里人都说他是一个“农民企业家”。村里还有了专业的养殖户,如村民田喜,养了几千只鸡。我曾到他的半现代化的鸡舍参观,令人赞叹不已。每天他都忙个不停,一年下来的收入很可观。村民茂田当年还是个孩子,如今他开大货车为厂矿跑长途挣钱,漂亮的妻子则是家里地里一把好手,种地的亩数甚至超过了许多男人,家里布置的档次也很高。村里还有不少人到外地去工作了,村里的活儿忙完了,他们就到城里去打短工,比如到饭店当厨师,给人家安装修理锅炉,到私人的加工厂当喷漆工,等等。
农村合作医疗:
作为生长在农村的自己,从小便知道了农村人看病的真正难处。城里人得病有医疗报销,可是农村人往往因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制度,因此,在小病的时候一般是不舍得花钱去看而导致最后病情恶化转成比较严重的病情,待到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必须去医院看的时候,医院动辄几万元的治疗费用令农村大多数农民望而却步,因此,在农村只要一提及看病,大多数农民都表示出无奈的表情。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中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近年来在全国推出了农村合作医疗优惠政策,使全国农民朋友兴奋异常,农民看病终于可以有医疗保障制度了。作为自己也是受益者,自己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时身体非常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最近几年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从06年开始便由于高血压的原因导致连续两年出现了脑血栓的病情,截止到现在,家里共计花费了几万元的医疗费用,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可以说是花费颇大,但是父亲填报了农村合作医疗,看病的时候能报销百分之五十,这样一来,我们家就能报销花费药费的一半,使家里损失大大减少。看着报销回来的医药费,看着父亲日益渐好的身体,我们全家感谢党和国家的好的惠民政策。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老无所养,意思就是城里人年纪大了、退休了可以有国家的退休金来保障,而农民待到年龄大了失去生活能力了便只能依靠儿女来养活,不但给儿女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而且生活质量也急剧下降。现在好了,党和国家在全国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凡是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个月都将领到国家发给的200元养老金,200元钱对于没有什么花消的农民来说基本可以维持日常生活了。看着村里年满60周岁的长辈们从村委会领到钱后的喜悦表情、看着他们在议论着自己也有“退休金“了,作为我们晚辈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但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得农民百姓心的政策。
我的家乡巨变社会调查报告
10化本 朱飞燕100900077
“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洲。”我的家乡—大余位于位于江西省的西南边缘,居章江上游,大庾岭北麓。地理位置东经114-144.44′,北纬25.15′-25.37′。东北与南康市相连,东南与信丰县接壤,西北与崇义县毗邻,南与广东省南雄襟连,西界广东省仁化县。全县东西长约127.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呈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条形状,国土面积1367平方公里。323国道横贯全境,县城南安镇距赣州市85公里,距南昌市512公里。
在新年到来之际,我利用寒假在家期间,对家乡近年来的变化做了一个社会实践调查,并整合成一份报告。
建国60周年来,全县人民以改天换地的气慨改造大余、建设大余,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8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12.48公里,比1949年150公里扩大6.42倍。全县旅客周转量14167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32230万吨公里,比1978年120万吨公里增长267.9倍。邮电通讯呈快速发展。县内已建成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综合通信能力较强的现代化电信网络,通电话行政村达100%。2008年,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45万户;移动电话和互联网从无到有,已分别发展到9.26万户和8361户。邮电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业务种类逐渐增加。2008年,邮电业务总量8526.79万元,比1952年5万元增1704.4倍。城乡建设步伐加
快。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2008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12.9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2.79%。2008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0.12平方公里。城区道路全部硬化,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灯火辉煌。农村楼房林立,家园清洁。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全县已实现村村通电、通邮、通车,广播电视覆盖全县各个角落,彻底改变了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96元,比1949年30元增加4066元,增长135.5倍,年均递增8.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16元,比1949年28元增加3588元,增长128.2倍,年均递增8.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616元,比1949年376元增加18240元,增长48.5倍,年均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17元,比2004年6394元增加3123元,年均增长10.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093元,比2004年4297元增加1796元,年均增长9.1%。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家庭开始拥有比较高档的耐用消费品,享受型消费特征凸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5.15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1.67辆、摩托车78.33辆、洗衣机95台、电冰箱85台、彩色电视机163.33台、家用电脑30台、组合音响31.67套、微波炉20台、空调器33.33台、淋浴热水器91.67台。每百户使用固定电话110部,移动电话196.67部。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52.22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23辆、洗衣机5台、电冰箱6台、彩色
电视机31台、移动电话32部。城乡居民享受到了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多种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
随着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从改革管理体制到调整教育结构,建立和完善了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以普通教育为龙头,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开始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和困难补贴。2008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8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3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6.64万人,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人数18.8人。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243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733人。
近几年来,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乡的生活环境也变化了许多。记得我还是个孩童时期,我们村里人住的房子都是土房子,村里最漂亮的房子就数我们的小学教学楼了。那是一栋两层小楼房。蓝天白云下,村民生活简朴,快乐。而如今村民们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了,那一栋栋破旧的土方子都被一幢幢高大明亮的楼房代替了。小时候,村民们的生活用水是从河边的古井里用水桶一担担的挑到家中,而现在我们再也不用到河边去挑水,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再不用担心喝水问题了。记得小时候,遇到下雨天,河里发大水,洪水冲进水井里,大家都不能喝上干净的水。不仅如此,如今每家每户都有
彩色电视机、电话,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现在,乡亲们也没有出行不便的问题。不久前村里修建很多道路,即使住在偏僻角落里的乡亲也不担心出入问题,因为如今乡村之间实现了村村通路,政府大力修建不少马路,一条条小路变成了水泥浇筑的马路,车辆通行方便极了。再也不担心做不到车,去不了县城,每天都有定时的公交车,还有许多其他的车子。
当然,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是更富足了,社会在进步,我们也同样在进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在进步。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但是我们的生活的自然环境却变得越来越差劲了。众所周知,大余是享誉世界的“世界坞都”,开采矿石在我们县是一项很平常也很重要的工作。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开采,钨矿资源也在慢慢消耗。很多地方都将整座山开采空了,采矿的同时不注意保护环境,我们的河水变脏了,河流也变小了。我县的森林覆盖率74.2%,活力木储积量500多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近年来,很多商家瞄准我们的森林,到山上大肆砍伐树木,并将木材运往城里做家具之类的。山水的树木少了许多,又在砍伐过后的土地上种上新的小树苗,因为没有了大树,山中的蓄水量就自然少了许多。如今,我们的河里的水流量变得越来越小,河水也脏了也没有人回到河中玩耍了。如果是从前,小孩子们整个夏天都在河中玩耍,那时河水清澈见底,天空一片蔚蓝,河边树木青翠,真是一片美好乐园。而今昔日的乐园早已无人光顾了,小河也被我们戏称为“小溪”。生活的富足,制造的垃圾也多
了很多,废弃的塑料袋也在增多,不过幸好村里请来了街道清洁工,将街道打扫的干干净净,垃圾也进行集中处理,街道也变干净了。如今,大余兴起了旅游业的发展,经过2009年7·3洪灾,很多旅游景点都破坏了,县政府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重新修整了牡丹亭,重建了魁星塔,经过
两年时间的修整,又又扩大了旅游景点,使得县城旅游业更具发展了。大余的牡丹亭、梅关古驿道、丫山、魁星塔等景点更具魅力,吸引了不少游客。旅游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更富足了。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更为爱我的家乡,更为关注我的家乡。我根据资料搜索了解家乡近几年的情况,并通过走访家乡各地实地调查,做出一份简单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虽然不完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家乡近几年的变化。虽然我现在还能力有限,但我会心忧家乡,把对家乡的牵挂转化为我前进的动力。家乡在无时无刻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足,我们的城市也变得更现更清洁。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有待于改进,但我相信在政府的带领下,任何问题都会得到完美的解决。所以,家乡的前景是美好的。
所以,通过调查,我是欣喜的,看着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我看到了家乡美好的未来。大余,必将成为一条巨龙,腾飞在章江的身侧,既在她的身畔成长,又为她保驾护航。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下,大余会发展,大余会腾飞。而作为大余人的我,会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将来为建设家乡贡献我最大的力量。
推荐专题: 家乡生活变化调查报告